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第20卷,第5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0 No.5 2003年10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Oct.,2003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

汤建龙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旨在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他以其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增补逻辑”等“新概念”为工具,运用“自毁原则”,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从而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逻辑视线,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并初步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5-0030-04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种,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发展,其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三部著作《论书写学》、《书写与差异》和《语言与现象》。在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解构主义哲学。在他看来,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人的思维领域中,逻辑中心主义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逻辑中心主义代表着一种没有可能的自我毁灭的梦想。其实质是认识主体利用人类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设定出一个个静态的封闭体,人为地使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并被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名称,如:实体、理念、上帝、宇宙、灵魂等。[1]因此,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在场”的形而上学与言语中心论的结合体;它意味着言语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德里达着重对这样一种逻辑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批判了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而对西方形而上学大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顾名思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首先要消解的就是结构主义作为基石的“结构”概念。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德里达是以结构主义为突破口,进而对一切建立在二元对立逻辑之上的固定的等级结构实施颠覆,对以等级结构和结构中心论为特征的“在场形而上学”实施彻底的解构。他曾明确地指出,“结构要被破坏、解开,沉淀物要被排除掉”。并指明这里讲的“结构”包括“各种类型的结构”从“语言的、`逻各斯中心论'的结构”到“声音中心论”的结构。可见颠覆“结构主义的”结构并不是德里达的最终目的,弄塌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才是他的最终奋斗目标。在他看来,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都可以用逻各斯中心论来说明,结构主义的所谓结构,只是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论在当代的一种表现。

所谓“逻各斯中心论”(logocenterism),在德里达那里指的是一种以“在场”(presence)为中心的本体论,从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尔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分析哲学的“语言”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无一不是逻各斯的变种。德里达认为,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超验的意义和绝对的精神,他将任何依赖于绝对牢靠的基础、高于一切的原则和等级结构森严的思想体系统统称之为“在场的形而上学”。他认为逻各斯中心论就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他对逻各斯中心论的解构,实质上是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解构。因为逻各斯中心论本身就假定了逻各斯的在场,假定了逻各斯的中心地位。德里达要解构逻各斯的“在场”或中心地位,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哲学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哲学一直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是以二元对立逻辑为基础的。他认为,哲学总是围绕着诸如真/假、确定的/隐喻的、实在的/虚构的、经验的/先验的、观察的/理论的、事实/价值、客观的/主观的等等无数对立来建构自己的。德里达的解构就是要揭露这种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等级结构,进而颠覆它。

“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destructio 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揭示等等。海德格尔在

【收稿日期】 2003-04-15

【作者简介】 汤建龙(1978-),男,江苏溧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是表示把结构加以分解或拆开,从中把意义发掘出来,使之得到显现。德里达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概念,对之补充了“消除”、“抹去”、“反积淀”、“分裂”、“问题化”等含义,因而在德里达那里,“解构”已不再是海德格尔的“destruction”,而是变成了“deconstructio n”。因而,德里达的“解构”决不是常识所认为的毁灭。德里达清楚地意识到,要消灭或毁灭所有形而上学的观念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而德里达的解构是揭露表面上单纯、和谐的形而上学观念的内在矛盾和内在紧张的态势,也就是使所有形而上学的本质性观念“问题化”,将对立的双方进行颠覆。这种颠覆是采取“同居”的方式,从内部实施的,也就是利用被颠覆的对象的潜在矛盾,使其自行瓦解,不攻自破,德里达名之为“自毁原则”。德里达以其自毁原则,对传统哲学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进行了颠覆。

在场的形而上学将存在规定为在场,也就规定了存在是一个静态的封闭体,因而它具有中心,而这一中心,常常又被哲学家们视之为某一实体、理念或上帝等。对此,德里达指出,“人们一直认为……中心是独一无二的,它构成了结构中的每个东西,而且一方面支配着结构,另一方面却避开了结构”,因而“中心是矛盾的,它既在结构之中,又逸出结构之外。中心是整体的中心,然而,因为中心不属于整体(不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则另有中心。这样中心就不是中心了。”因而,“有必要开始考虑:并不存在中心,中心亦无自然的位置。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种作用,一种不定点(non -locus)。”[2]因而,德里达认为,在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中,恰恰包含着一个致命的矛盾:既然传统哲学的“这个中心是在一个哲学体系结构的总体之外的,既然又存在着不同的哲学体系,那么,这便证明了这个中心事实上不是哲学体系的中心”。[3]因为根据“中心”自身逻辑要求,它必须保证整个哲学体系以及不同哲学体系的连贯性,但人们见到的却是一个中心不断替换、确定的矛盾的连贯着的哲学史。因而在德里达看来,这样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根本错误的,也不存在这样一种逻各斯。

在德里达看来,对传统“在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仅仅停留在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中是不够的,还必须批判与此相关的“言语中心论”。“言语中心论”是一种把语音或言语作为语言之本质的语言观。它认为,对“思”的各种间接的表达方式中,言语是最好的表达手段。“言”比“写”更为重要,相对于“言”而言,文字是附属的、不在场的、次要的二手货,是对言语的一种堕落和沦丧。传统哲学认为,思、言、写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思”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思的内容必须通过“言”表现出来,而“言”又必须通过“写”记录下来。德里达认为,这样一种关于“思、言、写”的关系是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德里达通过对哲学的考证,认为“言”与“写”之间事实上并不是直接统一的。他认为言语中心主义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或柏拉图。柏拉图认为,“文字的惟一用处是唤醒`理念'的记忆,但文字在实现这一使命时,由于它与言语的疏远,却起了相反的作用。由于写本身就有差异的效果,这种效果对说是威胁,它扭曲了声音与理念的联系。为了消除`写'的这种副作用,只有彻底返回心灵。”[4]德里达认为,柏拉图关于“写”与“说”的关系是正确的,但是要彻底返回心灵则是根本错误的。

德里达认为,“写”比“言”、“思”具有更多的实在性。言语中心论中“言”与“写”的对立是以“言”对“写”的压迫为特征的,“言”总是拥有特权,“写”总是受到贬低和压制。这就意味着一种暴力的“等级制”和“从属的秩序”存在于这一对立中。德里达对言语中心主义的解构,旨在推翻言语对书写的压迫,从而彻底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根据德里达的观点,如果我们取消了传统哲学体系所赋予言语的中心的、首要的地位和特权,将书写置于“中心”位置,那么,整个言事中心论就难以存身了,以其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体系也会因此而坍塌。在此,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首当其冲成了德里达的靶子。因为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坚持言语优于书写的立场。德里达利用了索绪尔言语优于书写的观点中的漏洞和矛盾,对其进行了解构。

众所周知,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任意性原则”。该原则强调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所指是两个能指词的差异的产物。比方说,树(所指)可被叫做“树”(能指),也可以被叫作“tree”。而且树之所以被叫做树,是因为它不是花。德里达在此发现了索绪尔的漏洞。根据索绪尔的设想,所指词“树”是两个能指词的差异的产物(例如是与“花”相区分的产物)。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说它也是和“草”、“竹”、“麦”等相区分的产物呢?由此,这一过程将永无终点。其结果便是每一个符号都没有了一个固定的位置,都是由无限延续的符号的差异构成的。不仅如此,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界线也消失了。所指成为了一种空想,因为,差异性同样也适用于所指。这样一来,意义便不能在固定的符号中被完整地发现,它只是撒播在一连串的能指中。因此,词语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最终的、超验的中心或意义。德里达对具有固定意义的所指的拒斥,实际上也就是对具有特权的言语的拒斥。

在德里达看来,在历史上“写”比“言”、“思”具有更多的实在性。因为言语的声音转瞬即逝,记忆也无法长久保存,文字是了解历史的唯一希望。他认为,言语中心论通过将书写看作是言语的寄生的、不完满的再现而赋予言语以特权,采取的是一种置语言的某些特征于不顾的方式,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作法。[5]索绪尔认为,如果距离、不在场、误解、不可信任和模棱两可是书写的特征,那么,人们可以建构一种以言语为理想的交流模式。然而,他又同时指出,书写将自己伪装成语言,甚至有时“篡夺”言语的地位,“书写的专制”是强大的,例如可导致发声的错误。这样一来,言语第一性、书写第二性的等级关系由于索绪尔求助于书写来说明语言单位的性质而受到了曲扭。德里达认为,人们恰恰是通过书写来说明纯粹差异的语言单位观念的。这样一来,被索绪尔认为不应该是语言学考察对象的书写转而成为了语言学单位性质的最好说明。因而,言语被理解为书写的一种形式。德里达给出了一个新的书写的概念,这是一个广义的书写概

念,它处于说与写之间,既是言语又是书写,这样一来,言语中心主义的言语高于书写的等级关系便被颠倒了过来,言语被书写所规定和说明,书写成了言语的样板。而“写”具有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于本文的解释,就会不是本文的确定的意义。也就是说,要通过对“写”的解释达到“言”和“思”,是不可能的。

德里达摧毁了逻各斯,并改变了“写、言、思”的关系,传统哲学的“中心”就被消解了,因而整个形而上学的基础也就崩溃了。历史和本文就只能是由一大堆失去深度的文字符号组成。这些文字符号不代表任何思想含义。德里达说:“`思想'(`思想'即被称作`思想'的词)意味着无:它是名词化的虚空,是无派生物的自我同一,是力的`延异'的效果,一种话语或意识的虚幻王国,它的本质、基础会被解构。”[6]

德里达对等级结构实施颠倒仅仅是他解构工程的第一步。第二步,也是解构的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确保此类等级结构永远不再建立。“解构不能限制为或立即转化为一种中立情况:它必须通过双重表达、双重科学、双重书写的方式,实现对古典的对立的颠覆,整个地取代那个系统。只有在那种情况下,解构才会在它批判的对立领域,提供给自己干预的方法。”[7]德里达明确意识到:在颠覆形而上学的等级结构过程中,必须小心避免重新建立同样的等级结构。因为等级制的对立结构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摧毁形而上学的等级结构呢?德里达为我们提供了从事摧毁的新工具,被他称为“不再是和永远不能被包括在以前的范畴中的”[8]“新概念”:“分延”、“痕迹”和“增补逻辑”。运用这些新概念,德里达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大厦实施了进一步的彻底的摧毁。“分延既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一个概念”,[9]它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它的根本特征是不确定性。用德里达的话来说:“它不是一种存在———在场”,“它什么也不支配,什么也不统治”,“不仅不存在分延的领地,而且分延甚至还是任何一块领地的颠覆”。[10]“分延阻止任何词,任何概念,任何重要阐述根据一个中心的科学的在场概念去总结和支配区分的运动。”[11]正是由于分延的出现,言语中心主义的言语优于书写的传统便彻底崩溃了。

德里达对“在场与不在场”的二元对立的解构,也是运用的“分延”这一有力武器。德里达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直接在场的,“在场的形而上学”所孜孜追求的纯而又纯的“在场”的概念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一旦我们假定现实便是特定的一瞬间所在场的东西,那么悖论就产生了,因为唯有在每一瞬间先已打上过去、未来的痕迹时,方可想象运动的在场。作为在场的时间基础的现时本身已包含了不在场,即包含了过去和未来。因此,在场是不在场的结果,或者说是“分延”的结果。之所以我们能认识到在场,仅仅是因为在场中有着它不在场的“痕迹”,这个不在场就是“分延”。德里达说,“分延”是“在场和不在场的被忘却了的本源”。[12]“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在场或不在场的,存在的仅仅是差异和痕迹的痕迹。”[13]

“痕迹”在德里达那里意味着某种写下来又被抹掉的东西,它总是半隐半现,它的在场或不在场永远无法确定。痕迹是一种不在场,但是它又总是在在场的事物中宣告自身的在场。“痕迹”永远在出现/消失。对德里达来讲,语言一旦以“分延”为基础,则符号就变成了“痕迹”。一个符号总是要借助别的其它符号来规定其意义,在它上面留下它们的“痕迹”。这样一来,在德里达那里,本文就不再是一个超验所指的给定结构,也不再是一个意义明确的封闭的单元,而是一系列的“痕迹”。本文不再是一个业已写成的集子,不是书中的内容,它只是一种起区别作用的网状结构,它没有一个终极的意义。相反,它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样,语言就从僵死的结构中解放出来。

“增补”是德里达解构在场的形而上学的又一工具。“增补”一词来自卢梭关于教育是对天性的增补的观点。因此,在卢梭那里,“语言被制造出来是用来讲话的”,书写仅仅是“言语的增补”。然而,作为补充的东西也就成为被增补之物的本质性的条件。这样增补和被增补之间的绝对区别消失了,言语与书写之间的绝对界线被消除了。将书写视作言语的补充而将之弃置一旁是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杰作,这在同时也消解着形而上学自身。原来有内在结构的本文在德里达那里成了一个无限开放的东西,本文里面的东西不断涌出,本文外面的东西不断进来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增补,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本文的“意指链”。这样,本文的原初意义就不可理解,人们在本文的理解上也不可能达成共识。于是,德里达说,收信人“死了”,理解的权威“死了”,本文成了四处飘零、无家可归的孤儿。整个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彻底的坍塌了。

德里达提醒我们,结构主义滥用结构概念,将结构抬到了吓人的高度,已潜伏了致命的危机。德里达通过对作为结构主义基石的传统的“结构”概念的瓦解,重创了结构主义。在毁掉了结构的确定性、封闭性、中心性、统一性和压迫性之后,解构主义提出了一个几近全新的、开放的、非中心化的、充满差异的、无限流动的结构概念。与此相联,“意义”概念也被德里达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再也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多重的、不稳定的和扩张的。“意义”不再是隐藏在本文后的某种东西,而是从能指到所指的运动。“意义”既不存在于行动之先,也不存在于行动之后,而是存在于运动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对“结构”和“意义”的理解是一种全新的理解,极有建设性意义。

解构主义提出的结构之间的断裂是存在的,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仅存在于本文之间、意识形态之间,而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因为存在于本文之间、意识形态之中的结构只是思想家们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或某一范围之内客观对象之间结构的反映,而不是对整个世界结构的反映。如果仅从人们所发现的结构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的确是不连贯的,但如果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不同结

构之间又是连贯的,客观世界是这些不同结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根源。本文、意识形态本身没有独立的历史,但它们又组成了整个人类史的一个方面。[14]由于解构主义没有看到、也不愿意研究结构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片面的发展。

德里达作为一个激进的颠覆者和破坏者,通过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谋杀,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富有深度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倡导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德里达的贡献在于他动摇了人们通常熟悉的一些观念,并对此提出质疑。这主要是指德里达对“绝对真理”、“客观真理”等概念的抨击。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看来,“逻各斯中心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主张存在着关于世界的客观真理或绝对真理的观念,它包含着一种返回真理,并且一劳永逸地、不作任何歪曲地绝对把握真理的热情。德里达认为这种观念是一种没有可能的、自我毁灭的梦想。因为并不存在一种不被歪曲的普遍一般的真理概念。真理并不先于谬误而存在,并不能够自己把握自己;真理和谬误是同时存在的,没有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这样一来,就把真理存在的合法性否定掉了。因而西方很多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对德里达表示欢呼,他们认为德里达把他们从“西方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这一否定颇有深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批判的补充和发展。但是,德里达为了彻底和形而上学告别,在否定形而上学的“绝对真理”概念的同时,连同真理本身一同否定掉了。如果真理不存在,那就没有了分辨各种解释和各种观点之间优劣的标准和尺度。其结果是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这一点被不少西方哲学家意识到了。“解构”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堆固定的结论,而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思维方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德里达有意为之的结果。其奇特的写作风格,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而是为他的哲学目的服务的。他的“解构”并不是纯粹消极的破坏,而是颇有建设性的。德里达对各种“在场”之物的否定则表明,他明确意识到哲学的对象不应是某种给定物,即不应该是某种有限物,而是无限。西方形而上学不是将无限以某种有限的形式给出,就是将某种有限夸大、抬高成无限,这必将是不正确的。德里达多少意识到了这一点。

德里达认为,西方所有的形而上学都是将基础建立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假说之上的,即认为意义能够超越其能指产生和存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认为,能指不再涉及超越它们自身之外的实体或事物;能指只涉及其它的能指,意义是一种特性,不是实体。言语只是一种自我参照系统,不能指向超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也就是说,由书写来中介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直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无异是抽走了形形色色“在场的形而上学”大厦的基石。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由于作为中介的语言符号的介入,而变得复杂,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也变得模糊不清了。这对传统无疑是一种挑战,而这一挑战又恐怕不是斥责一句“德里达是唯心主义”就能了结的。

德里达在颠覆了言语中心主义后,片面地扩大了书写语言的作用,割裂了“写、言、思”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言”在表达“思”,“写”在表达“言”与“思”时的确会出现差异。但是从根本上讲,“写”、“言”、“思”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在表达客观事物这一点上它们是有内在统一性的。语言的差异性不是由于书写本身产生、创造出来的,而是由于客观世界和历史的发展造成的。德里达割裂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将语言看作一个独立自主的、自我参照的系统,将世界的一切都本文化了,在本体论上有滑向唯心主义的危险。其实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指出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然而,“哲学家们只要把语言还原为它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通语言,就可以认清他们的语言是被歪曲了现实世界的语言,就可以懂得,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立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面。”[15]解构主义片面扩大“写”的独立性,从而否定了“言”、“思”、“写”之间的关系,从思想方法上看也是一种形而上学。

德里达解构主义在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后却又确立了一种新的逻辑,即非理性的逻辑、不规则的逻辑、“分延”的逻辑。其在反中心过程中却又确立了“书写”的中心地位。解构主义认为对本文的最初意义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但它最终又陷入了要求人们对它的思想的正确的理解的矛盾之中。当然这一点德里达已意识到了,他说:“为了攻击形而上学而不使用形而上学的概念,这样做毫无意义。我们没有任何与这一历史毫无联系的语言、语句和词汇,我们无法说出一个解构性命题而这个命题又没有滑入这个命题想要驳斥的那种形式、逻辑和隐含的假定之中”。

当然,由于我们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解主要是来自德里达学派,这难免和德里达先生本身的思想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比方说,德里达学派强调阅读是一种主观活动,强调阅读者的主观意志力的扩张。而德里达则认为解构性阅读并不等于自由作用,而是要使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本文。德里达认为,解构这一文化结构,并不是要抛弃西方传统和秩序,而是从这一秩序内部来怀疑、破坏这一秩序,造成内部的震荡,从而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化结构的局限,最终将西方哲学和文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参 考 文 献】

[1]张之沧,龚廷泰等.从马克思到德里达[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2.467.

[2]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61.

[3][4]赵光武,黄书进.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西苑出版

社,2000.39、40.

[5]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57.

(下转第41页)

也就是保卫人的尊严。

而今,人类似乎面临着要技术还是要隐私的两难抉择,似乎技术的运用注定要以牺牲我们的自由为代价,隐私权的丧失似乎是技术运用不可避免的产物。那么是否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个人应该交出一部分隐私,放弃一部分“主权”,容忍技术手段的应用对隐私的损害呢?笔者认为,这应该区别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安全而不得不采取的技术手段,比如,为遏制犯罪,银行设置的摄像头,尽管每个人都不得不在镜头中露脸,但人们似乎还可以容忍。但如果是出于为企业和商家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或者是正当利益而采取的不正当的手段,或者是他人出于妒嫉、报复而恶意侵害别人的隐私,或者是政府把技术作为监控人的社会形式等等,这是不能容忍的。因为隐私不只是人类尊严的基础,也是所有其他人权的基础,没有隐私权,其他权利就无从保证,就根本谈不上自由、民主和平等。所以,维护隐私权,不只是个人问题,还是个事关宏旨的社会问题,如果隐私权得不到保护,人就没有安全感,如果这个社会人人自危,缺乏信任,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爱因斯坦曾指出,关心人类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相对于其他任何方面而言,人本身才是最高的价值和目的。江泽民同志说:“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先哲提出的`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仁者莫大于爱人'的思想,在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7]离开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最终意义上都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发展。人是否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标志着社会的真正进步和提高。江泽民同志又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8]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隐私权既是人的尊严的基础,人格力量的保障,自由自主的绝对必要条件,又是人权的基础,维持社会稳定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时,必须在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的前提下进行,保护人的隐私不受侵害,而绝不能以牺牲人的自由和尊严为代价去谋取经济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马秋枫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法律问题[M].北京:人民

邮电出版社,1998.176-177.

[2](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

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67-168.

[3]肖峰.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2.96.

[4]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2.130.

[5]李青秋.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M].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2.88.

[6]J·J·哈代.科学技术和环境[M].唐建文译.北京:科学

普及出版社,1984.7.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2.323.

[8]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79.

(责任编辑 郭晋风)

(上接第33页)

[6]Der rida,Positio n,A lan Bass,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2.47.

[7][8]Derrida,M argins o f Philosophy,Chicago University

P ress.1982.329、329.

[9][10]Derrida,Lang uage and Phenomenon,Chicago U niversi-

ty Press.1973.130、153.[11][13]Der rida,Position,Chicago University P ress.1981.14、

37-38.

[12]Derrida,On Writing,Chicago U niv ersity P ress.1976.143.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6页脚注2.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25.

(责任编辑 殷 杰)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第20卷,第5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0 No.5 2003年10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Oct.,2003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 汤建龙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旨在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他以其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增补逻辑”等“新概念”为工具,运用“自毁原则”,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从而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逻辑视线,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并初步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5-0030-04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种,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发展,其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三部著作《论书写学》、《书写与差异》和《语言与现象》。在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解构主义哲学。在他看来,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人的思维领域中,逻辑中心主义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逻辑中心主义代表着一种没有可能的自我毁灭的梦想。其实质是认识主体利用人类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设定出一个个静态的封闭体,人为地使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并被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名称,如:实体、理念、上帝、宇宙、灵魂等。[1]因此,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在场”的形而上学与言语中心论的结合体;它意味着言语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德里达着重对这样一种逻辑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批判了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而对西方形而上学大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一 顾名思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首先要消解的就是结构主义作为基石的“结构”概念。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德里达是以结构主义为突破口,进而对一切建立在二元对立逻辑之上的固定的等级结构实施颠覆,对以等级结构和结构中心论为特征的“在场形而上学”实施彻底的解构。他曾明确地指出,“结构要被破坏、解开,沉淀物要被排除掉”。并指明这里讲的“结构”包括“各种类型的结构”从“语言的、`逻各斯中心论'的结构”到“声音中心论”的结构。可见颠覆“结构主义的”结构并不是德里达的最终目的,弄塌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才是他的最终奋斗目标。在他看来,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都可以用逻各斯中心论来说明,结构主义的所谓结构,只是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论在当代的一种表现。 所谓“逻各斯中心论”(logocenterism),在德里达那里指的是一种以“在场”(presence)为中心的本体论,从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尔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分析哲学的“语言”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无一不是逻各斯的变种。德里达认为,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超验的意义和绝对的精神,他将任何依赖于绝对牢靠的基础、高于一切的原则和等级结构森严的思想体系统统称之为“在场的形而上学”。他认为逻各斯中心论就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他对逻各斯中心论的解构,实质上是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解构。因为逻各斯中心论本身就假定了逻各斯的在场,假定了逻各斯的中心地位。德里达要解构逻各斯的“在场”或中心地位,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哲学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哲学一直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是以二元对立逻辑为基础的。他认为,哲学总是围绕着诸如真/假、确定的/隐喻的、实在的/虚构的、经验的/先验的、观察的/理论的、事实/价值、客观的/主观的等等无数对立来建构自己的。德里达的解构就是要揭露这种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等级结构,进而颠覆它。 “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destructio 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揭示等等。海德格尔在 【收稿日期】 2003-04-15 【作者简介】 汤建龙(1978-),男,江苏溧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明星入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在当今社会,某明星被高校录取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鲜事。众多体育明星、歌手、演员在 他们事业的低谷、转型等阶段,都选择了进入高校深造的道路。我们将就这一现象讨论其中 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下面是几个个例简述: 邓亚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退役之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 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入国际奥 委会等组织任职;——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 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 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 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 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 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 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 年9 月26 日《多体育明星念大学并不上课被指荣誉换文凭》从球星到老板,姚明如今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读书郎。 昨天,作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姚明时隔多年重回课堂。连上 6 节课,每节45 分钟,涵盖《大学英语》、《基础数学》和《中国近代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三门课程。 考虑到姚明的特殊身份,学校给了这位明星学生一些特殊待遇:为了让他在教室里坐得 舒服,贴心地换上一张特制的宽大座椅;为了让他兼顾事业与学习,特别采取单独授课与随 堂听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担心学业,困扰姚明的还有来自校友和媒体的“围观”。“姚师弟”、“姚校友”,, 走在 校园里,姚明身边总有众多举着手机、相机的“粉丝”同学追随;在他上课的教室外,无数 “长枪短炮”早已守候。——资料来源:《文汇报》2011.11.8 体育版 理论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浅谈如何看待明星入大学现象? 问题分析: 案例中涉及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社会生活问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 根据。明星选择入大学深造,其动机无外乎两种:炒作自身,提高知名度,期望在公众心中 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素质,在所在的领域继续深造,或完成事业的转型。我们应注意到,无 论是哪种动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社会发展对知识型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 单一的技能不再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靠吃青春饭成为了越来越不现实和长久的生存之 路,同时,高素质人才得到的社会尊重和社会地位也相应提高。明星提升素质或事业转型必 然需要文化知识的深造,认识到这一点的明星们争相投奔清华、北大等各大名校,或为收获名声与面子,或为真正学习知识。因此,明星入大学取得高文凭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体现,是 在面对客观规律时做出的满足自身利益的主观选择。 该案例涉及的第二个重要原理是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论文

大 众 文 艺大 60摘要:当今社会,整个城市建筑的风格不尽相同,混泥土、钢 筋结合下得现代建筑缺乏生机。解构主义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构主义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德里达;哲学 在现代设计史上,设计风格的转变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转变后的设计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而这些设计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支分支。 一、解构主义的由来 解构主义(d e s o n s t r u c t i o 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 。因此,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的角度上讲,1967年前后就被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德里达所攻击的对象,恰恰是列维·斯特劳斯理论,他认为其理论“毫无生气”。在70年代已有一些学者攻击斯特劳斯理论。他们被成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也是其中成员之一,但最后发展自己的体系,最终形成了所谓的“解构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影响甚大。 二、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影响 对于设计、建筑界来说,德里达理论的提出比较适时。从建筑设计来讲单调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垄断设计风格几十年之久,在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厌倦。而解构主义正是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哲学理论的提出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 三、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运用及代表人物、作品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语言的创新、尝试与探索,它不是保守的而是反传统的、激进的、凭建筑师的直觉经验而来。按伽德纳的理解,直觉是另一种东西,人们可以借助它来达到某种内心的、对于潜藏在世界背后并且弥漫于世界之中的创造流(crearive flow)的交感进行认知。直线(垂直、平线)的古典原则在这儿遇到了斜线。零散与偶然的挑战,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因此,解构是反传统和约定俗成的,它是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起点。 进行“解构”思考的著名设计师有P?艾曼森(P e t e r Eisenman)、哈迪德(Zaha Hadid)、盖里(F.Gehry)等人以及赛特集团和OMA集团,他们的共同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如在美中寻丑,理性中寻求非理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对受压制、约束的不纯和杂乱无章的东西以及内在的粗野狂暴进行描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建立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1.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 最早反映在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代表作:1989年设计的德国维特拉国际家居展览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建于(1995~1997)年,作为9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新建筑,盖里重新撰写了建筑手法的传统 盖里的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他重视解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2.P?艾曼森(Peter Eisenman) P?艾曼森(Peter Eisenman)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与P?艾曼森有较多联系,对其思想也有一定影响。艾曼森的两大作品——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克斯纳艺术中心与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 艾曼森主持的DAAD学院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始于1987年,学院1996年底建成。原建筑呈折线互相联系,扩建部分在原有建筑北侧而且沿着山坡布置。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独具特色。设计借助计算机,建筑轴网的每个交点都在三度空间不断位移,多层次交叉、错动。利用扩建部分与己建成部分的空间作为中庭。新旧建筑之间的空间本来就极不规则,设计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并予以发挥。沿中庭北侧布置单跑大楼梯,平面呈曲线状,坡度极缓而且有宽度变化,大楼梯与横跨中庭的天桥、顶光组合成极具特色的共享空间。由于高层的变化、结构的扭转、空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动感,这种扑朔迷离的空间在建筑艺术确实有所突破。DAAP学院的外立面也很有特色。新主入口由轻淡的红、绿、蓝三色组成交叉的状构图,具有独特的动感,有人称之为“交响乐式的地震”。 3.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在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下,屈米在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一反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类型学,生态学和文脉主义的观点,认为那些观点都是怀旧、保守的表现,脱离今天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拉维莱特公园应当是无中心、无边界开放型公园,建筑艺术不依赖传统的构图规律,如等级、秩序等,而是以点、线、面整体并列、交叉、重叠、创造出动态的空间构成,一种新的空间模式。 无中心或许是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拉维莱特公园中心构思是设计的核心思想。 在 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成为西方建筑届的热门话题。“解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它采用歪曲、错位、变形的手法,反对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等彼此的有机联系,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解构主义的风格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极大的丰富了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在当今社会,整个城市都是一样的白灰色盒子,显得呆滞而缺乏生气。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都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世界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解构主义像是七彩多元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那一抹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6. [2]许力主编.薛恩论.李道增等编著.《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5. [3]尹国均编著.《混杂搅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N中变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尹国均编著《国外后现代主义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 [5]谷康.李晓颖.朱艳春.编著《园林设计初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英)杰里米·梅尔文编著:《…isms流派》建筑卷,王环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 倪晓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理论研究?设计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冯颀军(1970-),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讲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6年12月第6卷第6期 Dec,2006Vol.6No.6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 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盖里、埃森曼、特斯屈米、哈迪特和日本的井广美藤等人。20世纪80-90年代,代表设计作品有盖里的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特斯屈米设计的巴黎巴维莱特公园等。在中国,虽然解构主义设计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被青年建筑师们所推崇,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对建筑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探讨和方案研究阶段,可以说并没有真正出现解构建筑。 另一方面,由于室内设计对装饰形式化追求的特殊性,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在近几年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商业建筑(如国内近年大规模建设的SHOPPINGMALL)或娱乐建筑(如 PUB或会所),由于解构主义设计的特异性和文化形式元素 的反叛性更被业主或观览者所青睐。比较有影响力的如近年建成的香港顶峰俱乐部(上世纪80年代末)、宁波天一广场 (2003年),无锡站前商贸区(2004年)及一些重要城市商业建筑或空间,其中无锡站前商贸区还获得2004年柏林建筑双年展最佳城市人居环境奖,由此可见,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空间。 一、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的概念和起源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广中演化出来的,而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自六十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Derrida)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定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 的手段,而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1](P157)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却又被厌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解构方法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特征如性别、地位的原则,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对待图像,解构方法企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按照解构主义理论,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1978年,朱迪丝?威廉逊(JudithWilliamson)在她的著作《对广告的解码:广告中的观念形态及意义》中就用解构的方法分析广告的意义,这也是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平面设计理论分析的最初尝试。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从某种角度来说,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体系是从对前人的批判开始的,德里达的批判对象非常广泛,从柏拉图以来的包括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黑格尔、尼采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他的批判方法其实就是解构主义的方法: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它进行剖析、 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德里达的这一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冯颀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无锡214063) [摘要]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由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大师德里达最早确定的,解构主义在现实体现上最 早运用于设计领域尤其是建筑设计及研究。文章介绍了解构主义设计的概念、起源和解构主义哲学,并对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建筑实践、德里达关于解构建筑的实践倡导及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解构主义建筑;中国室内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6)06-0109-03 1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1.劳动 使猿脑变为人脑,提供意识的物质器官; 产生语言并为意识完善提供了必要形式;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意识向深层次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 3.正确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论断既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而辩证矛盾则是指在客观现实中,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前者是一种认识上的逻辑错误,应予排除;而后者则是认识对象所固有的,应予正确地反映。 4.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就是全盘抛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典型:尼采的历史虚无主义、俄国的无产阶级文化派、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例如:对待自己的态度,不能是否定一切,容易导致抑郁 5.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 第一、克服了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第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三、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第四、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6.西方经济学 价值:无差别的效用 价值量:边际效用决定价值量。“物以稀为贵” 稀缺性scarcity: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矛盾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并发展;丰富和发展 8.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归根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 资本主义选举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制。 资产阶级的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竭诚或集团利益而夺取政权或保持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其局限性表现在:其民主是在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其平等是用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其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9.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 垄断价格不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从全社会看,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生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_杜小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 niversity 2000年第3期(Social Sciences Edition)(总第134期) 后现代主义研究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杜小真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在法国存在主义衰败之际,对结构主义和现象学扬弃的结果。解构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分析;解构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 德里达的思想代表了法国激进反传统倾向,因而受到了许多责难与打击;但无论如何,他的冲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 结构主义;现象学;延异;解构 我更愿意用激进结构主义来讨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虽然美国人总喜欢把他归之于后现代思想家之列,其实,法国人很少提到 后现代 这个名称,尽管许多美国人讲的许多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都是法国人。所以具体讨论德里达这个常被美国人称作后结构主义代表的哲学家的思想及其演变,可能会更有意义。 在具体讨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之前,有必要简述一下与之有关的法国当代哲学的一些背景情况,也就是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一、法国结构主义的发展:从符号到解构 法国当代历史学家、著名学术评论家F.多斯(F.Dosse) 认为,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近20年间,结构主义在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这是因为结构主义是一种从科学中获取希望的严格方法,而且结构主义还是思想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这就是被称作 批评意识的重要时刻 的时期。结构主义范式的胜利首先源于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的蓬勃高涨的结果。这种高涨敢于冲撞老巴黎大学的学院式的专制禁锢,因为这种学院专制掌握着学术的合法性。结构主义则表现着一种对抗,顺应了西方历史的一个特定时期,表现了寻求新的模式表达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否定、对 现代主义 的渴望的要求。结构主义对于一切西方历史中受到压抑的东西部十分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最先闪光是人类学和精神分析这两个学科就不是偶然的了。这两个学科都注重西方历史中的无意识,明确意义的反面,被压抑者、不可理解物 这也是语言学成为科学研究先导并且为普遍社会科学指引方向的时刻。结构主义为与旧习陈规斗争中的现代性旗帜,也成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幻灭中 95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 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 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 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73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 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设计师盖里、埃森曼、特斯楚米、本尼什、晗迪特、里伯斯坎、辛门布劳和日本的井广美藤。其中以生于加拿大的美国设计师盖里的作品最负盛名。 20世纪80-90年代,盖里的设计引起世界户泛关注,其重要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巴黎的“美国中心”、瑞士巴塞尔的维斯塔公司总部、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市市政会议中心;本尼什设计的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学院大楼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而这个的通常结论就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构主义在学术界与大众刊物中都极具争议性。在学术界中,它被指控为虚无主义、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疯狂。而在大众刊物中,它被当作是学术界已经完全与现实脱离的一个象征。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解构主义仍旧是一个当代哲学与文学批评理论里的一股主要力量。 解构在建筑上: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一一,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果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是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1

案例讨论报告 一、案例名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二、案例用途: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论、价值观 三、案例内容: 在展开案例之前,我们先详细了解一下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包括赢利方面) : 1)商业广播电视:私人所有,本身是一种企业实体,以盈利为目标,受政府控制相对较松, 由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主要功能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的商品;收入来源主要有:广告收入、节目出售收入、客户挂牌节目、有线广播的收视费等;美国ABC,NBC,CBS,FOX,日本NTV,TBS,香港TVB,A TV。 2)公营广播电视:国家所有,但对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由独立机构代管,为文化公共 事业,以服务公众利益为最高目标,体现公众言论自由的民主权利;收入来源主要有执照费、国家财政拨款、少量广告收入;英国BBC,日本NHK。 3)国营广播电视:国家垄断经营,代表官方立场,作为执政党的宣传工具,负有传播新 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等责任,接受政府相关机构管理;经费主要有财政拨款和广告收益;我国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依照这一模式。 中国的电视台还没有分具体的商业和公营电视台类型,所以所有的电视台都想通过提高收视率来增加收入。收视率高说明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很多的人在收看,就好像网站一样,点击率高就说明他的来访量或会员量大,那样播放广告的效果就会好。广告投放单位的效果就会同比增加。广告单位愿意在电视台多作广告,电视台的收入也就会高了。 收视率是各媒体电视台吃饭的保障,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各媒体电视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在节目中希求获取观众即时而廉价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认同,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迎合和制造某些低级趣味,甚至假造收视率,各种状况不断发生。 为了提高收视率,各种选秀节目更是本着人们对情感世界的主观意识出发,制造了很多吸引眼球的看点。如《中国达人秀》出位的选手,不是断臂钢琴王子、先天断指钢琴美女,就是袖珍歌者、唐氏综合症武术高手;山东卫视《中华达人》冠军由双腿残疾乐观生活的选手获得;青海卫视《花儿朵朵》一位小儿麻痹症选手因讲述收养孤儿的身世获得晋级;深圳卫视“金钟奖”一位白化病选手靠说出自己的故事赢得评委鼓掌……如此煽情,作为电视台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审美?什么样的价值观?歌唱选秀卫冕的选手唱歌并不动听,舞蹈选秀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3605386.html,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作者:任淑平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8期 摘要: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实践层面的研究,追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而译介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之一,涉及其他诸多因素。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对比,阐述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及其对翻译研究提供的新视角。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1966年,年仅36岁的雅克·德里达以《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语惊四座,次年更以3本文集《书写与差异》(Writing and Différance)、《言说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和《论书写学》(Of Grammatology)奠定了他作为“解构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 解构(deconstruction)一词的词根来自“解”、“瓦解”(to“undo”、“de-construct”),由否 定性词头de-和construction(结构)组成,正体现了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否定性的前后相继关系。因此,解构主义也被翻译成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与翻译息息相关,对于翻译过程中不可捉摸的现象,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这一概念。在《哲学的边缘》(M argin s of Ph ilo sophy)的论文中德里达杜撰了一个新词“différance”,“延异”被规定了两个含义:一是指差异或区分,即“to differ”,二是指延期或推迟,即“to delay”,前者指空间,后者 指时间。德里达有意改变一个字母(difference—différance)意在表明,语言中任一要素都不是自足的,必与其他要素相关,但又彼此有别。例如,所指与能指相关,能指并不就是特定能指的能指,所指也不一定先于能指存在,两者的联系是有差异和不确定的。德里达相信这一新词最能体现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套差异的系统理想,而翻译体现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就翻译来说,德里达认为原文信息和编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译文的不同表达形式和相互联系。德里达曾这样认为:“Supposing a play o f forms without a determined and invariable substance,and also supposing in the practice of this play a ret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ifferences,a spacing and temporization,a play of traces.”(Derrida,1982:15转引自刘军平)因而,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保护这些形式差异,而忽视内容(中心)。在中心和本原缺席的时刻,一切都变成非形而上学的话语。与拘泥于语法规则的形式主义不同,德里达的内容(中心)是超验主义的所指,并且“印迹”(trace)、非中心化(decentering)、补替(supplement)、播散(dissemination)和延异(différance)无限扩展了意指指用领地,激发了语言、思维和翻译的

解构主义

中文词条名:解构主义 英文词条名:(解构主义的英文写法)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哲学一直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史的框架“就是在整体意义上把存在确定为在场。可以列举出许多专有名词,它们与基础、原则或中心密切相关,常常用来确认在场的连续性:如理念、起源、目的、潜能、实在(本质、存在、实体、主体)、真实、超验性、意识、良知、上帝、人,等等”。所谓将存在确定为在场,就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超出语言之外的事实,它们呈现在言说者的面前,并且能在言说中传达出来,换言之,这些真理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是现时的、“在场”的,言语则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由此,所谓的描述或分析只不过是:在观念中“策略地”回归被认为是简约、完整、正规、纯洁、标准、不言自明的某种本源或先在的使命,以便接着来观照衍生、繁化、蜕变、意外等。德里达认为,虽然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这一体系,但至少可以通过关注它所压制的那些问题来说明它强加了哪些思维条件;虽然我们无法设想并实现形而上学的终结,但还是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它所确立的等级体系,从内部对形而上学进行清理。 由此,德里达提出解构这一概念。解构的策略有四: 第一,在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方面统治着另一个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一个命题,从根本上说,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第二,必须通过一种双重姿态、双重科学、双重文学,在实践中颠覆经典的二元对立命题,全面转换这个系统。为此,解构将全面介入为它所批驳的对立命题领域。换言之,解构在该系统的内部进行操作,目的却是要打破这个系统。 第三,解构的理路因此也即是用最为谨慎和内在的方法,通盘考查其概念的结构谱系,同时从它无以命名或描述的某一外在角度,确证这段历史在通过这一与它利害悠关的抑制来构筑自身使为历史的过程中,可能遮蔽了什么,排斥了什么,遗忘了什么。 第四,解构一段话语,即通过在文本中识认出产生了据说是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的修辞活动,运用话语本身的逻辑将其推到极端,就能看到所谓的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是一种非常模糊、自相矛盾的东西,并没有一种完整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就被消解了。 解构实际上就是对形而上学的解构。解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诸如呈现/非现、言语/文字、哲学/文学、字面义/隐喻义、中心/边缘等,不是摧毁前者,留下后者,而是取消对立,转移它的位置,置之于不同的背景之上。由此可以发现,所谓自我/非我、理性/癫狂、文化/自然等对立的事物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有时是如何互相转化和毁灭自己的,或者是如何把那些会给它们带来极大麻烦的细枝末节驱逐到文本的边缘地带的。在对卢梭、黑格尔、尼采、索绪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文本的解读中,德里达往往抓住作品中某个明显无关宏旨的东西,诸如一个注解、一个反复出现的次要术语或形象、一个随便写出的隐喻,精心地加以发挥,以至它极有可能瓦解那些使文本成为一个整体的对立物。例如,卢梭认为教育是自然的增补,这在赋予自然以优先地位的同时,也表明了自然内在的缺陷乃至于缺席,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不仅是自然外在的、附属的东西,而且是使自然成为自然的本质条件。这种增补性逻辑提示我们,正是边缘为人们考虑的中心对象作出规定。 解构的任务就是消解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使得人们找不到所谓永恒的本质和中心。但解构并不能终结形而上学,因为要动摇形而上学而不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是不可能的,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正是在从形而上学继承而来的概念中进行工作的,而且,这些概念不是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_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理论研究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 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林秋云 自90年代起,/解构0一词频频出现于国内理论文章中,然而,有的人把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保罗#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批评混为一谈,认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德曼为代表的解构批评一样,也是在提倡一种消解哲学,即对结构主义的消解,是一种纯粹的文本分析和/内部0研究,1这种看法是对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误解;但是,这种/误解0究其根源,也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的。本文将对德里达解构主义/中心0消解(decentering)的本质、困境及人们对它的误解作一分析,以期对德里达的解构批评作出正确评价。 一、/中心消解0的本质: 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在196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召开的一次关于结构主义的学术会议上,德里达宣读了名为5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嬉戏6的著名论文,从此,他的思想为世人所知。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对当时正风靡欧陆的结构主义思潮提出了重大质疑。其对象直接指向/结构0范畴。在随后的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5声音和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概论6、5论书写6、5写作与差异6等三部著作,从而对形而上学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简单地说,他认为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其根本特征是惯于为世界设立一个本源或曰/终极能指0,这个本源可以是/理念、始基、目的、现实、实体、真理、先验性、意识、上帝、人等等0。o由这个本源出发,形而上学设定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范畴,如在场/不在场,精神/物质,主体/客体、能指/所指、理智/情感、本质/现象、声音/书写、中心/边缘等等,而所有这些对立都不是平等的,其中一方总是占有优先的地位,另一方则被看作是对于前者的衍生、否定和排斥,如在场高于不在场、声音高于书写、中心优于边缘等等,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逻各斯中心主义0、/声音中心主义0、/男性中心主义0等。德里达认为,/从柏拉图到卢梭,从笛卡尔到胡塞尔,所有的形而上学家都这样进行思想,因此,这并不是形而上学态度中的一种,它是形而上学的要求,是最持久深广的 # 108 #

马克思主义案例

案例文本: 在二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说法,就是西方国家已进入“富裕社会”、“发达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人们是为了商品而生活。他们把小汽车、高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厨房设备当作生活的灵魂。把个人束缚在社会上的机制已经变化了,社会控制正是在它所产生的新需要中确立起来的。”统治阶级对大众的意识形态操纵,不再局限于家庭、宗教、教育等狭隘的范围了,而是扩展到一切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非人道化的消费社会的建立,控制大众心理情绪的媒介以及渗透一切的官僚制度,不仅使资产阶级在西方维持其霸权,而且还逐渐同化了一些社会革命力量,尤其是工业无产阶级。对此,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已经过时” ,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深刻的理论“ 危机” 。他们认为,“马克思的概念规定了现实背后的本质;它们的意义来自对现象的分析,而今日的资本主义的… 现象?是十分不同于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发展和重 新规定。 “如果人们不是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衡量马克思的概念,并且不能从中产政治实践引出相应的结论,那末他们就把马克思的理论僵化为机械地反复使用的…基本语汇?,僵化为一种僵死的和现实没有关系的言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像他们的先辈只是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了,而是要用”事实”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在物资缺乏时期是可以被人理解的,它是从经济方面来阐述社会辩证法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马克思的批判、立足于过去、立足于那个物资匾乏和技术发展比较有限的时代。甚至他的有关异化的人道主义理论,主要也是围绕工作问题和人与其劳动产品相脱离的问题。”在今天,物质匾乏问题早已解决,但出现了人为地制造的匾乏。技术管理和消费控制表明国家机器已不单纯是经济意义上或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成了驾驶一切的超人力量,阶级统治和经济统治被一种愈加庞大的技术网络所代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解决其矛盾,已使社会辩证法不起作用,而是意味着社会辩证法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已从经济方面扩展到社会统治集团,从抽象的…历史领域?扩展到每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由生存的舞台扩展到生活的舞台。”今天,仅*揭示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 ,仅*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仅*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推动,都不可能使现存社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化。今天的国家权威和统治力量已不表现在直接的物质形态上,而是通过“消费控制”和“操纵意识” 深入到日常 生活的所有领域。 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案例讨论: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如何? 案例点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