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中医方剂学

一、解表药主入肺、膀胱经,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虽有表证,也要慎用(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桂相配治疗风寒表证】

2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性味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桂枝单用解肌发表,配伍芍药,调和营卫;类似:柴胡单用疏肝解郁,配黄芩和解少阳。

eg: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配伍有:桂枝和白芍,生姜和大枣

3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主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4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半夏南星及鱼蟹毒)—呕家之圣药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炭) 止血(肺胃等多种出血证)治外感表证,无论寒热皆可。荆芥穗祛风作用强于荆芥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风中润剂,既能祛外风,也能熄内风,祛风湿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驱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独活为下半身)

8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9 藁本: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太阳引经药

10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药

11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少阴经引经药,细辛辛燥伤阴,“辛不过钱”

12苍耳子: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治鼻渊要药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有毛易刺激喉咙

14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通经下乳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注:薄荷能发汗,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2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退翳明目、熄风止痉、镇静安神(3-6g)

4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5桑叶: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6菊花:疏风清热(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白)、清热解毒(野)

7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8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降压

9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疏肝要药与黄芩配伍和解少阳

11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12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麻黄汤

桂枝配芍药,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桂枝汤

生姜配半夏—胃寒呕吐—小半夏汤

荆芥配防风—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升麻配葛根—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麻疹初期—升麻葛根汤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先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石膏配牛膝,相使—胃火牙痛;

2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治肠燥便秘、苦寒

归肺、胃、肾经,上清肺,中凉胃,下泻肾火;既清实热,又退虚热;与石膏配治阳明经热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肺、胃、肾经

4天花粉(瓜蒌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天花粉可致流产,孕妇禁用;归肺胃经。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止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归心、肺、胃、三焦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为治疗瘰疬,乳痈肿痛常用药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9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可凉血,入上焦,泻肺火

清热用生黄芩,清上焦热用酒黄芩,止血用黄芩炭,清热安胎用清炒黄芩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入中焦,治中焦湿热

黄连配木香,相使—湿热泻痢,腹痛里急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入下焦,治湿热下注;能泄热,滋肾水

4龙胆草(根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5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治梅毒药物:大风子,苦参,轻粉,土茯苓

6白藓皮:清热燥湿、祛风解表既治风湿热痹,又治湿热黄疸

7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三)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金银花,连翘可用在温病热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炒炭用于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2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疮家圣药连翘心,清心火

3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4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6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7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8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肺痈吐脓,湿热淋证、泻痢;不宜久煎。

9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0红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11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肺止咳、清热利湿有毒,过量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

12射干:清热解毒、利咽消痰

13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14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5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16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17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可解表)有毒孕妇禁用

18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瘀止血、凉肝定惊

19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

20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熄风止痉

21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治疗乳汁不下

22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化痰

23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24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25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四)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2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性味:甘苦咸,归肺胃肾经。治瘰疬,白喉

3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又退无汗骨蒸

4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5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6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五)清虚热药

1青藁: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主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温邪伤阴,夜热早凉;暑邪发热,口渴尿赤;疟疾,寒热往来

2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枸杞的干燥根皮,治有汗骨蒸

3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可治阴虚外感

4银柴胡:退虚热、除疳热

5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三、泻下药

1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退黄、逐瘀通经、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后下:泻下力较强,久煎后泻下作用减弱;生:热结便秘;酒:瘀血;炭:血热出血;制:化浊降脂2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冲服10—15g

溶服,冲入煎剂中。芦荟,巴豆,千金子入丸散;性味咸苦寒

3火麻仁:润肠通便打碎入煎

4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5甘遂: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有效成不溶于水,宜入丸,散。剂量0.5—1g,醋制降毒。

6芫花:泻下逐水、祛痰止咳、(外) 杀虫疗疮入汤剂1.5—3g

7大戟: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8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0.1—0.3g

9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煎服3—9g,入丸散1.5—3g

10商陆: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11番泻叶:泻下通便

12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1独活:祛风湿、解表止痛--少阴头痛祛下半身湿痹(羌活为上半身)

2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消痰逐饮

3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消食、生津止渴--为治脚气常用药,配槟榔

4川乌:祛风湿、温经止痛、麻醉

5草乌:祛风湿、温经止痛、麻醉 --草乌毒性更强

6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治破伤风

7蕲蛇:祛风、通络、止痉--治破伤风

8昆明山海棠: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解毒杀虫

(二)祛风湿热药

1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即清实热,又退虚热:知母、牡丹皮、青蒿、秦艽、地骨皮。主治:湿热黄疸,骨蒸潮热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3桑枝:祛风湿、利关节、利水消肿、祛风止痒、生津润燥

4雷公藤: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5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6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7臭梧桐:祛风湿、通络平肝

8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9海风藤:祛风湿、通络止痛

(三)祛风湿强筋骨

1五加皮(南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无毒

2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

3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五、芳香化湿药归脾胃经

1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2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3藿香:化湿、解暑、止呕

4佩兰:化湿、解暑可治脾瘅症(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

5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后下

6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痢

7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止痢

8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治寒湿偏盛的疟疾

六、利水渗湿药性属沉降

(一)利水渗湿药

1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既能利湿又能补虚

2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3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擅泻肾火

4猪苓:利水消肿、渗湿性味甘、淡

5香加皮(北五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有毒

(二)利尿通淋药

1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包煎,“仁,子善泻”车前子,菟丝子恰好相反

2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清心火

3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4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涩

5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善治石淋

6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7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治膏淋要药

8海金砂:利尿通淋、止痛--止尿道疼痛

9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杀三虫:蛔虫,蛲虫,钩虫

10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11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

12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善引火下行

(三)利湿退黄药

1茵陈蒿: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2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3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4珍珠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七、温里药

1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宜先煎0.5—1小时,尝无麻辣感为度,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2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辛甘大热。归心肾脾肝经。宜后下

3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回阳通脉

4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与黄连配治肝火犯胃;辛热燥烈,耗气动火,不宜多用就用

5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6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母丁香,鸡舌香:丁香成熟果实;公丁香:丁香花蕾)

7高良姜:温中止呕、散寒止痛

8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9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10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11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开胃进食主治:胃寒腹痛,癫痫症

八、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

1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配半夏治疗痰湿之证—二陈汤

2青皮:破气疏肝、消积化滞

3枳实:破气除痞、消积化痰

枳实虽有破气之功,但也可以用于脏器下垂病症;辛苦酸温,归肺胃大肠经

4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善行大肠之气滞,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5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本草纲目》

6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上入肺,疏通气机;中走脾,肾气散寒止痛;下达肾与膀胱,温肾缩尿”

7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1—4.5g

8檀香: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9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有小毒,归肝,脾胃,小肠,膀胱,性苦寒,

配延胡索—肝郁气郁或肝郁化火,胸腹诸痛证。

10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为治疗胸痹之要药。性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

11柿蒂:降逆止呃性苦平

12刀豆:降逆止呃、温肾助阳

13荔枝核:行气止痛、散寒散结

14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乳香,皂荚,青木香,常山量大引起呕吐

15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6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17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18绿萼梅: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19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九、消食药性味甘平,主归脾胃

1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炭)止泻痢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山楂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

2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3鸡内金:消食健脾、涩精止遗能消各种食积,能化坚消石,治疗石淋;研末服

4神曲:消食和胃--略兼解表之功,用于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5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6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健脾消食而不伤胃气,主治米面薯芋类食滞

十、驱虫药

1使君子:杀虫消积--驱蛔虫,与热茶同服可致呃逆,腹泻。甘温

2雷丸:杀虫消积不入煎剂,加热至60℃即失效,绦虫

3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配木瓜,治脚气肿痛,冲心烦闷,杀绦虫

4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杀绦虫

5苦棟皮:杀虫疗癣有毒,广谱驱虫中药杀绦虫

6南瓜子:杀虫绦虫,血吸虫

7鹤草芽:杀虫绦虫;不入煎剂,不溶于水。治多种肠道寄生虫;(亦有泻下作用,以利驱虫虫体。)

十一、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1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2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淋

3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可治烫伤,但大面积烧伤不宜用本品

4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归肝,大肠经,善治大肠出血

5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6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安胎--善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7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二)收敛止血药

1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代表药,擅治肺胃出血

2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全身各处出血,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

3棕榈炭:收敛止血、苦涩收敛

4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5紫珠:收敛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擅治肺胃出血

(三)化瘀止血药

1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化瘀生新,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2茜草:化痰止血、凉血通经--妇科调经要药

3蒲黄:化痰止血、利尿对于出血证,有无瘀血,无论寒热皆可用;来源于花粉,宜包煎

4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5花蕊石:化瘀止血

(四)温经止血药

1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2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3灶心土:温中止血、止呕、止泻布袋包先煎,或煎汤代水

十二、活血祛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1川芎:活血止痛、祛风行气“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2延胡索:活血止痛、行气“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3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姜黄、郁金、莪术都来源于同一植物,治气火上逆所致妇女倒经,用郁金。

4姜黄:活血行气、行气通经

5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

6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7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包煎,与蒲黄配治胸痹心痛

(二)活血调经药

1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能破宿血,补新血”--《本草纲目》“一味丹参散,攻同四物汤”--《妇科明理论》

2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妇科调剂要药

3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祛瘀消痈

4鸡血藤:行血调经、补血、舒筋活络

5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6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7牛膝: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酒炙)补肝肾、强筋骨

8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走而不守

(三)活血疗伤药

1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乳香、没药、苏合香、血竭皆源于树脂类

2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3马钱子: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外用不可大面积涂抹。大毒,内服不宜生用,炮制入丸散

4夏天无:活血定痛、祛风湿、舒筋通络

5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6自然铜:接骨疗伤、散瘀止痛

7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8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9刘寄奴: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

(四)破血消癥药

1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醋制,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2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醋制,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3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4斑蝥: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外用兼治斑秃

5虻虫:破血逐瘀、散积消癥

6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1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消肿止痛 --化痰,止呕要药。归肺脾胃经。

2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消肿散结

3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痛止痉、解毒散结与全蝎,僵蚕配治口眼涡斜

4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生品宜外用,内服宜制用: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善散皮里膜外之痰”;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

5旋覆花: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宜包煎,“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独升”

6白前:降气化痰性温而不燥烈,无论寒热,外感内伤皆可用

7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二)清化热痰药

1川贝母:清热化痰、消肿散结、润肺止咳

2浙贝母:清热化痰、消痈散结(偏于清热化痰)

3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瓜蒌果实,天花粉是瓜蒌根)

4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半夏,胆南星,天南星,禹白附都来源于天南星科

5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热性呕呃之要药

6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肺部引经药,利咽排脓要药

7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8礞石:坠气化痰、平肝定惊治顽痰,老痰胶固之证;打碎布包先煎

9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善治小儿惊风;竹茹,竹沥,天竺黄均来源于竹

10竹沥:清热豁痰、利窍定惊本品性寒尚能滑肠,可治中风痰迷,便秘脉实之证

11海藻:消痰软坚、利气消肿

12昆布:消痰软坚、利气消肿

13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平喘多服久服损肝肾,性味苦寒有毒14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制酸、收涩敛疮

15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打碎先煎

(三)止咳平喘药

1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2紫苏子: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降气化痰

3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咳,皆可用之

4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清肝降压、止血

5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6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下气--治疗咳喘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

7紫菀:润肺化痰止咳

8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9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清痔 --量大易致呕吐

10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11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既治肺热咳嗽,又治胃热呕吐

12洋金花:止咳平喘、麻醉镇痛、止痉

配伍:1、桔梗配杏仁:桔梗性升,载药上行,被称为诸药之舟楫;杏仁性降,引药下行。

两者一升一降,能宣降肺气而止咳平喘。

2、白芥子配陈皮:增强温肺化痰之力。

十四、安神药

(一)重镇安神药

1朱砂:镇惊安神、清心解毒入丸散,每次0.1—0.5g,研末0.3—1g,忌火煅。

2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3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4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不入煎剂

(二)养心安神药

1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生津、益肝炒酸枣仁治失眠效果好

2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3远志:养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4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5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安五神,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本草经》

6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十五、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1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煅)收敛制酸、止血止痛

具有制酸作用的药物:瓦楞子,海蛤壳,石决明,牡蛎,海螵蛸。

2牡蛎: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煅)制酸止痛

3代赭石:重镇降逆、平肝潜阳、凉血止血入汤剂1—3g

4珍珠母: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燥湿收敛

5珍珠:定惊安神、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研磨冲服

6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又能祛外风治疗风热表证,尚入血分,活血

7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降压

(二)息风止痉药

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为热极生风首选药

2牛黄:凉肝息风、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入丸散0.15—0.35g

3钩藤:平肝息风、清热定惊、清热透邪宜后下

4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治头痛要药,急、慢惊风均宜,无论寒热

5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6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7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8僵蚕:息风止惊、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十六、开窍药(主归心经)

1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入丸散0.03—0.1g;可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治疗神昏闭证无论寒热。

2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鲜品3-9g,主治有痹痛,疥癣;噤口痢,虚实皆可,痰蒙神昏,跌打损伤。

3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湿通散寒

性寒,开窍药中唯一寒性药;主治有疮疡肿痛,水火烫伤,外科眼科良药,入丸散0.15—0.3g

4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温通散寒

入丸散0.3—1g,治寒闭神昏,冻疮。

十七、补虚药

一、补气药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扶正祛邪、生津归肺脾心经

2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性凉,归肺,心,肾,脾经

3党参:补脾肺气、生津补血性平偏温,补脾而不燥,养胃而不湿,润肺而不寒凉,养血而不滋腻4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性平偏凉,为补气药中的清补制品

5黄芪:健脾益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6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健脾第一药,炒用可增强补脾止泻之功。黄芪、白术可治气虚自汗,但黄芪配滋阴降火药可治阴虚盗汗,而白术不可

7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炒用可增强,补脾止泻之功,山药,黄精平补肺脾肾。

8甘草:(炙)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生)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久服大剂量易引起浮肿,解热毒,解毒物

9白扁豆:健脾和中、化湿

10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护胃气、制毒

11刺五加:健脾益气、补肾安神

12绞股蓝: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13红景天: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14沙棘:健脾消食、祛痰止咳、活血化瘀

(二)补阳药

1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2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3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4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与五味子,吴茱萸相配治五更泻—四神丸

5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治阳虚便秘

6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动不安,习惯性堕胎

7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疗伤续折、活血祛瘀止痛、止血安胎崩漏下血,胎动不安

8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固精缩尿)治肾虚胎动不安,

9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10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11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12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培补肝肾

13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14锁阳: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15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6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通便

(三)补血药

1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补血圣药

2熟地黄:养血养阴、填精益髓、(炭)止血

3何首乌:(制)补益精血、(生)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4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炒用为了去其酸敛之性

5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熄风,治阴虚动风。

6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四)补阴药

1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2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3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常与玄参,生地配用,润肠通便,如增液承气汤。

4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5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养心阴、清心热

6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与枸杞,熟地,菟丝子同用治肾阴亏虚,目喑不明

7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天冬,玉竹,黄精,百合,薤白,知母,土茯苓都为百合科

8黄精: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益肾平补肺脾肾经:黄精,山药

9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10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2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止血,退虚热

主治:肾虚骨痿,囟门不合,阴血亏虚,惊愕健忘。

13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14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十八、收涩药

(一)敛肺涩肠药

1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久咳虚喘之要药

2乌梅: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炒炭)涩重于酸,收敛力强、能固冲止漏、(外敷)能消疮毒--久泻,久利之常用药,安蛔良药

3诃子:(煨)涩肠止泻、(生)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久泻,久利之常用药

4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虚寒性泻痢之要药

5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6麻黄根:固表止汗

7五倍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止汗、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解毒消肿

8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与赤石脂相须,治久泄久痢--赤石脂禹余粮汤

9石榴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精、止带杀虫

10罂粟壳: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有毒,“为涩肠止泻之圣药”--《本草纲目》适用于久泄、久痢而无邪滞者

(二)固精缩尿止带药

1山茱萸:收敛固涩、补肝肾 --平补阴阳之要药可治大汗虚脱

2覆盆子:固精缩尿、补肝肾、明目

3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4莲子:益肾固精止带、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养心良药

5芡实:益肾固精止带、补脾止泻、除湿

6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杀虫

7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浊之良药

8海螵蛸(乌贼骨):固精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制酸止痛胃酸过多良药

十九、涌吐药

1常山:涌吐痰涎、截疟治疟要药:青蒿,常山,砒石,马鞭草,鸦胆子。

2胆矾:涌汢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3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1硫黄:(外)解毒、杀虫疗疮;(内)补火助阳通便内服1.5—3g,治疥疮。

2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内服0.05—0.1g,入丸散剂;主含二硫化二砷,忌火煅

3白矾:(外)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止血止泻、化痰

4大蒜:解毒杀虫、消肿止痢杀钩虫,蛲虫

5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辛温,有毒,归心经,外用不可入目 0.015—0.03g

6蛇床子:杀虫止痒、祛风燥湿、温肾壮阳

7土荆皮:杀虫止痒不入煎剂,只供外用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1升药:拔毒去腐大毒,只外服,多配煅石膏;轻粉,红粉,朱砂,白降丹含汞

2铅丹: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内服0.3—0.6g

3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升药,炉甘石,土荆皮只外用

4硼砂:(外)清热解毒,(内)清肺化痰内服1.5—3g

与冰片配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冰硼散

5砒石:(外)攻毒杀虫、祛腐蚀疮、(内)劫痰平喘、截疟

内服, 0.002—0.004g 入丸散,不与水银同用。

6轻粉:(外)攻毒杀虫、敛疮、(内)逐水通便

治梅毒要药:土茯苓,轻粉,大风子,升药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

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表虚自汗、易伤风邪--玉屏风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①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加六一散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

②内伤咳嗽

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久咳兼便溏乏力者 --六君子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胀

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外寒内饮-- 小青龙汤;饮郁化热,

烦躁而喘,脉浮兼清郁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2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4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喘脱危象--急用参附汤送服蛤

5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四、哮病

①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小青龙汤;阴寒内盛-有汗出肢冷、气短不足以息--苏子降气汤

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若病久热盛伤阴,虚中夹实--麦门冬汤;若发作时以痰气壅实为主,寒与热俱不显著--三子养新汤

3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 风痰哮证――袪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加减

②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五、喘证

①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若得汗而喘不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属支饮复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小青龙汤

2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 痰热遏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若气滞腹胀,大便秘结--六磨汤。

②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兼中气虚弱,肺脾同病,清气下陷,食少便溏,腑中气坠者--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如兼标实,痰浊壅肺,喘咳痰多,气急,胸闷,苔腻--用苏气降气汤;如阳虚饮停,上凌心肺,而喘咳心悸或水邪泛滥而肢体浮肿、尿少,舌质淡胖,脉沉细者--真武汤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合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六、痰饮

①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

②悬饮

1 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饮清热――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

③溢饮

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④支饮

1寒饮伏肺――温肺化饮――小青龙汤;无寒热,身痛表证见肺气已虚--苓甘五味姜辛汤;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咳喘较甚者--葶苈大枣泻肺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或经吐下而不愈者--木防己汤

2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脐下悸,吐涎沫,头目眩晕,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五苓散

七、血证

①鼻衄

1 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 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②齿衄

1 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③咳血

1 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

④吐血

1 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 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若以上三种导致气随血脱者及出血量者――独参汤

⑤便血

1 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2 气血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⑥尿血

1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蓟饮子

2 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4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对于有气虚下陷表现者--补中益气汤

⑦紫斑

1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2 阴盛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若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者-- 六味地黄丸

3 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八、心悸

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者--黄连温胆汤

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若阴虚而火不旺者--天王补心丹;若阴虚火旺而兼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知柏地黄丸。

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 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心惊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浮肿较甚者--真武汤

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 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九、胸痹

1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血瘀轻者--丹参饮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若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者--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5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若脉结代,气虚血少,血不养心--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不寐

①实证

1肝火扰心――疏肝泻热、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 痰热扰心――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半夏秫米汤;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礞石滚痰丸

②虚证

1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2 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本证亦有以归脾汤、养心汤同用

3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若血虚阳浮,虚烦联寐者--酸枣仁汤;若病后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者—归脾汤;若病后血虚肝热不寐者--交泰丸

十一、郁证

①实证

1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 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温胆汤

②虚证

4心神失养――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5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6 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和六味地黄丸

十二、癫狂

①癫证

1 痰气郁结证――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 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用甘麦大枣汤

②狂证

1 痰火扰神证――清心泻火、涤痰醒――生铁落饮加减;若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者--承气汤;若神志较轻,痰热未尽,心烦不寐者--温胆汤

2 痰热瘀结证――豁痰化瘀、调畅气机――癫狂梦醒汤加减

3 火盛伤阴证――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十三、痫证

1 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 痰火扰神――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者--竹沥达痰丸

3 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

4 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5 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亦可用河车大造丸。若痫证日久不愈,而见神志恍惚,恐惧等--甘麦大枣汤

十四、胃痛

1 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2 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若胃脘胀痛而便秘者通腹行气--小承气;若胃痛急剧而拒按者,兼见胎黄燥便秘--大承气汤

3 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 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5 瘀血停胃――化瘀通络、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若呕血便黑,面色萎黄,四肢不温--黄土汤;若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者--归脾汤

6 胃阴亏虚――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若寒胜而痛甚者--大建中汤或理中丸;若腹中雷鸣切痛者--甘草泻心汤

十五痞满

①实痞

1 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

2 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散

3 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

4 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和枳术丸

②虚痞

1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

2 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

十六、呕吐

①实证

1 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若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者--先服玉枢丹

2 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若积滞较多,腹满便秘者--小承气汤;若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者--竹茹汤

3 痰饮内阻――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若痰郁化热,壅阻于胃者--温胆汤

4 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四七汤

②虚证

1脾胃气虚――益气健脾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若呕吐日久,肝肾俱虚,冲气上逆者--来复丹

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十七、泄泻

①暴泻

1 寒湿泄泻――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若湿邪偏重者--胃苓汤

2 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湿邪偏重者--平胃散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若伤食食积较重者,脘腹胀满者--枳实导滞丸

②久泻

1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2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兼脱肛者--补中益气汤

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十八、痢疾

1 湿热痢――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初起兼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若表邪未解,里热已盛者表里双解--葛根芩连汤;若表证已解,痢犹未止者--香连丸

2 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若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者--神犀丹或紫雪丹

3 寒湿痢――温中燥湿,调和气血――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若痢久脾虚气陷者--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若久痢顽固不愈,证见寒热错杂者--乌梅丸;若禁口痢--开禁散;

十九、腹痛

1 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四逆汤;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者--暖肝煎;若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而又身体疼痛者--乌头桂枝汤;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附子粳米汤

2 湿热壅滞――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若腹中大寒,呕吐肢冷温中散寒--大建中汤;若腹痛下痢脉微肢冷,脾肾阳虚--附子理中丸

4饮食停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5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6瘀血内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二十、肺痈

1. 初期――清肺散邪――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若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者--犀黄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若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者--桔梗白散

4. 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二十一、肺痿

1 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 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二十二、肺痨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二十三、自汗、盗汗

1 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若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者--麦味地黄丸营

3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若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者--四妙丸

4. 心血不足――养血补心――归脾汤

二十四、厥证

①气厥

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若精神刺激常可导致发反复发作,因此,平时可服--逍遥丸

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若本亦可证反复发作的倾向,平时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汤,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

②血厥

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铃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若痰湿化热,口干便秘者--礞石滚痰丸

二十五、噎膈

1 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若津伤便秘者--增液汤

2 津亏热结――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若肠中燥结,大便不通--大黄甘草汤

3 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如服药即吐,难以下咽,可先含服玉枢丹

4 气虚阳微――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

二十六、呃逆

1 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 胃火上逆证――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若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者--小承气汤

3 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若气逆痰阻,昏眩恶心--旋覆代赭汤、二陈汤

4 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丸;若呃逆不止,心下痞硬--旋覆代赭汤;若中气大亏,呃声低弱者--补中益气汤

5 胃阴不足证――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若胃气大虚,不思饮食者--橘皮竹茹汤

二十七、便秘

①实秘

1 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若热有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清肝通便--更衣丸

2 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 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②虚秘

1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2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3 阴虚――滋阴通便――增液汤

4 阳虚――温阳通便――济川煎

二十八、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十九、黄疸

①阳黄

1 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若因砂石阻滞胆道--大柴胡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 胆腑郁热――泄热化湿,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 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1.《千金》犀角散

②阴黄

1 寒湿阻遏――健脾和胄、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

2 脾虚湿滞证――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汤

2.肝脾不调证――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三十、积聚

①聚证

1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木香顺气散

2 食滞痰阻――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

②积证

1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若气滞血阻较甚+寒象--大七气汤

2 瘀血内结――祛瘀软坚、补益脾胃――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若积块肿大坚硬,正气受损者化瘀软坚,兼顾正气--鳖甲煎丸

3 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合化积丸

三十一、鼓胀

1 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中医方剂学 一、解表药主入肺、膀胱经,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虽有表证,也要慎用(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桂相配治疗风寒表证】 2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性味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桂枝单用解肌发表,配伍芍药,调和营卫;类似:柴胡单用疏肝解郁,配黄芩和解少阳。 eg: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配伍有:桂枝和白芍,生姜和大枣 3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主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4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半夏南星及鱼蟹毒)—呕家之圣药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炭) 止血(肺胃等多种出血证)治外感表证,无论寒热皆可。荆芥穗祛风作用强于荆芥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风中润剂,既能祛外风,也能熄内风,祛风湿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驱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独活为下半身) 8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9 藁本: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太阳引经药 10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药 11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少阴经引经药,细辛辛燥伤阴,“辛不过钱” 12苍耳子: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治鼻渊要药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有毛易刺激喉咙 14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通经下乳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注:薄荷能发汗,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2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退翳明目、熄风止痉、镇静安神(3-6g) 4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5桑叶: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6菊花:疏风清热(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白)、清热解毒(野) 7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8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降压 9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疏肝要药与黄芩配伍和解少阳 11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12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麻黄汤 桂枝配芍药,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桂枝汤 生姜配半夏—胃寒呕吐—小半夏汤 荆芥配防风—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升麻配葛根—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麻疹初期—升麻葛根汤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中综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就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得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得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就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得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基本技能。评价得标准就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得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得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得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医学中得中医内科学与针灸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得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基础医学部分重点考查中医学得基本理论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得能力;临床医学部分重点考查运用中医学得理论知识,对临床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得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人文知识得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三个层次得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熟悉记忆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常用中药得药性功用,方剂得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腧穴得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临床常见病证得辨证论治规律、医学人文等知识,并准确理解相关概念与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学得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释病症发生发展及诊治得机制,并对常用中药、方剂、腧穴、治法及病症进行分析与判断;运用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医患沟通、医学伦理法规等问题。 3、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阐释有关得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病症进行诊断、立法、遣药处方、针灸治疗;综合运用医学人文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临床与医学研究中常见得伦理法规等问题。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约13% 中医诊断学约13% 中药学约13% 方剂学约13% 中医内科学约28% 针灸学约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105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106—165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Ⅳ考察内容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躯体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躯体 望形体既望人体的宏观外貌,包括身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特征、躯干四肢、皮肉筋骨等等。人的形体组织内合五脏,故望形体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人的形体有壮、弱、肥、瘦之分。凡形体强壮者,多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强健、皮肤润泽,反映脏腑精气充实,虽然有病,但正气尚充,预后多佳。凡形体衰弱者,多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消瘦,皮肤干涩,反映脏腑精气不足,体弱易病,若病则预后较差。肥而食少为形盛气虚,多肤白无华,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这类病人还常因阳虚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故有“肥人多湿”之说。如瘦而食少为脾胃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不荣,并常伴有两颧发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之证,故又有“瘦人多火”之说。其严重者,消瘦若达到“大肉脱失”的程度,卧床不起,则是脏腑精气衰竭的危象。 望姿态 正常的姿态是舒适自然,运动自如,反应灵敏,行住坐卧各随所愿,皆得其中。在疾病中,由于阴阳气血的盛衰,姿态也随之出现异常变化,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病态。望姿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如病人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在外感病中,多是发痉的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是血虚阴亏,经脉失养。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

于痉病,常见于肝风内动之热极生风、小儿高热惊厥、温病热入营血、也常见于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此外,痫证、破伤风、狂犬病等,亦致动风发痉。战栗常见于疟疾发作,或外感邪正相争欲作战汗之兆。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为痿证。关节肿大或痛,以致肢体行动困难,是为痹证。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或拘挛,或痿软,皆为瘫痪。若卒然昏倒,而呼吸自续,多为厥证。痛证也有特殊姿态。以手护腹,行则前倾,弯腰屈背,多为腹痛,以手护腰,腰背板直,转动艰难,不得俯仰,多为腰腿痛;行走之际,突然停步,以手护心,不敢行动,多为真心痛。蹙额捧头,多为头痛。如病人畏缩多衣,必恶寒喜暖,非表寒即里寒;病人常欲揭衣被,则知其恶热喜冷,非表热即里热。伏首畏光,多为目疾;仰首喜光,多为热病,阳证多欲寒,欲得见人;阴证则欲得温,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从坐形来看,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属肺实气逆;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为水饮停于胸腹。但卧不耐坐,坐则神疲或昏眩,多为气血双亏或脱血夺气。坐而不欲起者,多为阳气虚。坐卧不安是烦躁之征,或腹满胀痛之故。从卧式来看,卧时常向外,身轻能自转侧,为阳证、热证、实证;反之,卧时喜向里,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若病重至不能自己翻身转侧时,多是气血衰败已极,预后不良。蜷卧成团者,多为阳虚畏寒,或有剧痛;反之,仰面伸足而卧,则为阳证热盛而恶热。 望诊之望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汇总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 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一)明确复习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做好应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过程中才能积极地调动大脑的潜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时间的浪费减到最少。在复习开始之前应当先冷静下来进行思考,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相关的条件,明确此次复习备考的目标。 1全面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 考试大纲是复习备考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熟悉和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复习内容的基本步骤。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科目考查的内容、重点和要求,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重点与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的内容和重点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内容详略不同,或者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常常和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有出入。平时任课教师不讲、一般考试不考的内容,大纲却常常作为考点或重点内容要求。因此,无论你是应届生、往届生或在职拟攻读研究生的人员,在开始复习之前,都有必要仔细地阅读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考试大纲对专业内容的要求和明确复习范围。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复习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越复习越不知道复习什么,也不知道复习了有用没用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丧失了参加考试的信心。 2认真分析复习的重点 了解和把握大纲要求是开始复习工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考生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每个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对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对某些内容总是有的方面记得清楚,而另一些方面则较为模糊的情况。通过对大纲的学习,对照自己对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细致地将自己掌握的不牢固的课程、章节、知识点等总结出来,这些内容就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发现复习重点,那就是模拟题训练。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错的地方一般就是自己的弱点,在复习时就应当作为重点来对待。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发现的重点往往比较分散,可以作为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在复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对复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查时使用。 3适应考试的方式和环境 虽然大多数考生都已“身经百战”,应考经验较为丰富。但中医综合考试不同于一般的结业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时间长达三个小时,题量多达180个,涉及的课程有六门之多,考查的知识点多达数百个。考试时间长、题量大、考查内容知识点多,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全部为客观性的选择题。这样长时间、大强度的考试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的身心较好地适应严酷的考试环境。 (二)借鉴往年考生复习备考经验 今年中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了较大调整,但是除增加针灸学和设立分专业试题外,大部分考试内容、考试的方式、题型等没有变化,因此,借鉴往年考生的复习备考经验还是很有帮助的。往届考生经过了考研全过程的锻炼,对复习备考的过程往往有比较成熟

中医诊断学-六淫辨证的辨证要点

中医-中医诊断学-六淫辨证的辨证要点 在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试中,不管是执医还是执助,中医诊断学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今天中公教育的医疗专家讲师为大家进行典型易错题的剖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在中医诊断学病因辨证这一章节中,每一种证候的辨证要点是常考点,今天我们针对陈给大家整理了学习笔记,我们可以依次来学习。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可以一起来看思维导图。 一、风淫证候的辨证要点: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表);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风邪犯肺);或为突发皮肤瘙痒、丘疹(风客肌肤);或肢体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风邪中络);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风胜行痹);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风水相搏)。 二、寒淫证候的辨证要点: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痛,鼻塞或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咯痰稀白,或为脘腹疼痛,呕吐,肠鸣泄泻;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伏等。 三、暑淫证候的辨证要点: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或发热,猝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至昏迷、惊厥、抽搐等;或见高热,神昏,胸闷,腹痛,呕恶,无汗等。 四、湿淫证候的辨证要点: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浊。或为局部渗漏湿液,或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五、燥淫证候的辨证要点:皮肤干燥甚则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燥易伤肺),脉象偏浮。有凉燥与温燥之分。 六、火淫证候的辨证要点: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质红绛,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或神昏、谵语,惊厥,抽搐,衄血,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 ppt word版 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考研307中医综合大纲

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

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诊之望神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里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医再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中将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笔记·临床症状汇总

一、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浮弱。 3.小青龙汤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4.九味羌活汤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微黄,脉浮。 5.加味香苏散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有汗不畅,头痛口苦,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薄黄,脉浮数。 2.桑菊饮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3.麻杏甘石汤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无汗,舌苔薄白/黄,脉浮而数者。 4.升麻葛根汤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5.柴葛解肌汤恶寒减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2.参苏饮恶寒发热,无汗,头疼,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3.再造散感冒风寒,头痛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4.麻黄细辛附子汤①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②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5.加减葳蕤汤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脉诊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脉诊 脉诊,是医生用手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脉学著作主要有:晋代王叔和著《脉经》,确定了二十四脉,是最早的脉学专著。张景岳著《景岳全书》,祥论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脉症从舍等。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载二十六脉。李士材著《诊家正眼》,增定二十八脉。 第一节诊脉概述 一、脉诊原理 脉象是指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搏动、心气盛衰、脉道通利和气血盈亏直接有关。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的至数与心的搏动频率、节律相应。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并有约束和推进血流的作用,直接影响脉象。 (二)气学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血充盈于脉道,直接关系到脉象的大小;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心的搏动也靠气的调节,因此,气与血是脉象形成的物质基础。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有助于血的运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肝藏血,贮血和调节血液,肝又能调畅气机;肾藏精,为元气之根,这些因素均与脉象的形成有关。 一、诊脉部位 (一)三部九候诊法 《素问》三部九候诊法,又称遍诊法。分为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二)人迎寸口诊法 人迎寸口诊法见于《内经》,是通过诊人迎、寸口两部脉象并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法。人迎主要反映体表的情况,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 (三)仲景三部诊法 仲景三部诊法,指诊寸口脉候脏腑,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的诊法。 (四)寸口诊法 1.寸口部位:是手腕部挠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挠动脉),又称气口、脉口。 2.独取寸口脉诊病的原理:一是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肺经起于中焦,可以反映胃气的强弱。二是肺朝百脉,脏腑气血变化能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三是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诊脉方便。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诊(一) 名解: 1.戴阳证:为久病重病患者,原本面色晦暗,突见两颧泛红如妆,是因阴胜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危。 2.镜面舌: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者,称为镜面舌,是剥苔最严重的一种,多见于重病阶段。 3.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或痰湿内蕴,致肺气不宣,清肃失司所致,属实证,古人喻为“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因肺肾阴亏,精不上承,属虚证,谓“金破不鸣”。) 4.消谷善饥:指食欲亢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多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多见于消渴病,或瘿瘤。 填空: 1.平脉的特征:有神、有胃、有根。 2.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3.老和嫩是疾病虚实的标志之一。老舌多见于实证,嫩舌多见于虚证。 4.潮热分型:日晡潮热(申时即下午3-5时发热明显,见于阳明腑实证,故又称阳明潮热)、湿温潮热(午后

发热明显,并有身热不扬,多见于湿温发热)、阴虚潮热(午后或夜间低热,常伴颧红、盗汗、舌红少苔等,多属阴虚火旺)。 选择: 1.得神:目光明亮,目珠灵活,神清,表情自然,面色荣润,含蓄隐隐,形体适中,体态自如,是脏腑精气充足,神旺的表现。 少神:两目乏神,目珠少动,神清,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形体瘦削或肥胖,是脏腑精气不足,神气不足的表现。 失神:目光晦暗,目珠呆滞,神昏萎靡,表情淡漠,面色无华,晦暗枯槁,形体羸瘦,动作艰难,是精少气虚神衰的表现。 假神:目光晦暗突然目光变亮,神志昏迷突然神志清楚,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不欲语言突然言语不休,是正气将脱,虚阳外越,阴不敛阳,阴阳即将离决的表现。 神乱:包括焦虑不安,狂躁妄动,神识痴呆等,多见于癫病、狂病、痫病、脏躁等。 2.青色-主寒证、痛证、气滞、血瘀和惊风。 赤色-主热证(实热、虚热)、戴阳证。 黄色-主脾虚、湿证。(黄疸-颜色鲜明如橘皮为阳黄,

考研中医综合笔记(中药、方剂)

方剂归纳 龙胆泻肝汤:(共7处) 1、十自汗、盗汗―⑷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与营——龙胆泻肝汤 2、十一血证(1)鼻衄③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十一血证⑷吐血②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十四不寐⑴实证①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5、十八痫证⑵痰火内盛: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6、二十九胁痛⑶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7、四十五耳鸣、耳聋-⑴肝胆火盛:清肝泄火——龙胆泻肝汤 温胆汤:(共2处) 1、十四不寐⑴实证②痰热内扰:化痰清热,与中安神—-—温胆汤 2、、四十五耳鸣、耳聋⑵痰火郁结:化痰清火,与胃降浊——温胆汤 柴胡疏肝散(共5处) 1、十六郁证⑴实证①肝气郁结:疏肝理气解郁—――—柴胡疏肝散 2、十九胃痛⑶肝气犯胃:疏肝理气,与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3、二十六腹痛⑸气滞血瘀:以气滞为主,宜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4、二十九胁痛⑴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5、三十二鼓胀⑴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归脾汤(共9处) 1、十一:血证⑴鼻衄④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十一:血证⑷吐血③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3、十一:血证⑹尿血③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十一:血证⑺紫斑③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5、十二、心悸⑵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6、十四、不寐⑵虚证②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7、十六、郁证⑵虚证②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8、三十一、眩晕⑵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9、四十八、内伤发热⑷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金匮肾气丸(共4处) 1、五哮证⑵缓解期③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2、六喘证⑵虚喘②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3、九、痰饮⑷支饮②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4、四十三、消渴⑶下消②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共3处) 1、三十二、鼓胀⑸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 2、三十九、水肿⑵阴水②肾气衰微:温肾助阳,行气化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四十一癃闭⑹肾阳衰惫:温阳益气,补肾利尿——《济生》肾气丸 失笑散(共2处) 1、十九、胃痛⑸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 2、三十一、积聚⑵积证①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藿香正气散(共3处) 1、二十一呕吐⑴实证①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二十三、泄泻⑴感受外邪①寒湿(风寒):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藿香正气散 3、二十五、霍乱⑴寒霍乱①轻证:散寒燥湿,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合纯阳正气丸 葛根芩连汤(共1处) 1、二十三、泄泻⑴感受外邪②湿热(暑湿):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