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制定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区别对待。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 2.预防感染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我保护,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防止受凉。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3.供给营养需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适当限制食盐摄入,还要给予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重型患儿喂养困难,应特别细心、耐心、少食多餐,以免导致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 4.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l)注意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心杂音变化,必要时使用监护仪监测。(2)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因哭闹、进食、活动排便等引起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可立即置于膝胸卧位,吸氧,通知医师,并做好普萘洛尔、吗啡应用和纠正酸中毒等准备。(3)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液粘稠度高,暑天、发热、多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器官栓塞的危险,因此应注意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4)合并贫血者,可加重缺氧,导致心力衰竭,须及时纠正,饮食中宜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5)合并心力衰竭者参阅本章心力衰竭护理。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诊疗计划、检查过程、病室环境,消除恐惧心理,说服家长和患儿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6.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维持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知识。行扁桃体摘除术与拔牙时,给足量的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较好者可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到医院就诊检查,使患儿能安全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 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教育 1.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入院后生活习惯的改变、陌生环境的影响等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同时术前家长因担心孩子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风险及预后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告知家长不良的心理可加重患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家长学会自我调整,在患儿面前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说明术前禁食禁水的意义,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误吸甚至窒息,手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3)呼吸道准备指导 术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对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者必须在控制感染后才能进行手术。肺部并发症是心脏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必须训练腹式呼吸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肺部并发症。有效咳痰方法: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咳嗽应在深呼吸后进行)。这样可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并随咳嗽排出。 (4)术前准备指导 手语训练指导,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时患儿不能讲话。为使患儿能更好地与医务人员进行非语言沟通,术前要教会患儿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伤口疼痛就皱皱眉,想小便时可

握拳等。患者只要点头或摇头示意一下,护士会用简单的话语与其沟通。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术后平卧,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2)饮食指导拔除气管插管6小时后可进流食,无呛咳、呕吐可适当添加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菜汤、蒸蛋、肉末、各种水果,进食量要控制,实行少量多次。 (3)病情观察指导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如术后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通常为外科术后吸收热,为正常现象,于术后1-2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术后3天又出现发热,应警惕手术切口、双肺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4)呼吸道护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为了预防肺部并发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咳痰,促进分泌物排出。 (5)引流管护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折叠、抓脱、扭曲,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6)伤口护理指导指导家长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伤口敷料有无脱落。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压痛等症状。告知患儿不要自行抓脱敷料,必要时指导家长做好四肢约束。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术后患儿体质虚弱,指导家长给予营养价值高、清淡易消化的乳类、瘦肉、鱼虾等食品,可适当食些水果、蔬菜、少食多餐,控制零食和饮料摄入。病症复杂、心功能低下及术后持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少食盐。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制定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区别对待。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 2.预防感染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我保护,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防止受凉。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3.供给营养需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适当限制食盐摄入,还要给予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重型患儿喂养困难,应特别细心、耐心、少食多餐,以免导致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 4.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l)注意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心杂音变化,必要时使用监护仪监测。(2)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因哭闹、进食、活动排便等引起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可立即置于膝胸卧位,吸氧,通知医师,并做好普萘洛尔、吗啡应用和纠正酸中毒等准备。(3)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液粘稠度高,暑天、发热、多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器官栓塞的危险,因此应注意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4)合并贫血者,可加重缺氧,导致心力衰竭,须及时纠正,饮食中宜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5)合并心力衰竭者参阅本章心力衰竭护理。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诊疗计划、检查过程、病室环境,消除恐惧心理,说服家长和患儿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6.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维持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知识。行扁桃体摘除术与拔牙时,给足量的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较好者可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到医院就诊检查,使患儿能安全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刘宏宇王岩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封堵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护理 室缺房缺外科修补术治疗先心病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是此种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和输血风险。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介入治疗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新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需要输血的优势,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3岁,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房间隔缺损(asd)11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心功能ⅰ级。 1.2介入手术方法 1.2.1动脉导管未闭常规局麻下分别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沿股静脉送入6~7f的端孔导管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后,将260cm的交换导丝经pda送入降主动脉;沿动脉送入4~5f的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弓降部行侧位造影放大摄影,观察pda的形状和位置,测量其直径,沿交换导丝送入传送鞘至降主动脉,撤出导丝和内鞘,选择大于pda最窄直径2~4mm的蘑菇伞封堵器(amplatzerductoccluder,ado),证实ado形状,位置满意,无或仅有少量烟雾状残余分流时,可沿指示方向操纵旋转柄,释放ado,封闭pda,术毕撤出导管、导丝及鞘,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术中静脉注射肝素0.5~1.0mg/kg,24~48h 后复查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 1.2.2房间隔缺损在全麻或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送入260cm导丝至左上肺静脉,用球囊测量asd最大伸展径,选择型号合适的amplatzerasd封堵器在x线及tte监视下封堵asd,其余同上。 1.2.3室间隔缺损在全麻或局麻下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常规左室造影及导管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 教育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教育 1.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入院后生活习惯的改变、陌生环境的影响等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同时术前家长因担心孩子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风险及预后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告知家长不良的心理可加重患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家长学会自我调整,在患儿面前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说明术前禁食禁水的意义,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误吸甚至窒息,手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3)呼吸道准备指导 术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对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者必须在控制感染后才能进行手术。肺部并发症是心脏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必须训练腹式呼吸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肺部并发症。有效咳痰方法: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咳嗽应在深呼吸后进行)。这样可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并随咳嗽排出。 (4)术前准备指导 手语训练指导,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时患儿不能讲话。为使患儿能更好地与医务人员进行非语言沟通,术前要教会患儿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伤口疼痛就皱皱眉,想小便时可

握拳等。患者只要点头或摇头示意一下,护士会用简单的话语与其沟通。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术后平卧,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2)饮食指导拔除气管插管6小时后可进流食,无呛咳、呕吐可适当添加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菜汤、蒸蛋、肉末、各种水果,进食量要控制,实行少量多次。 (3)病情观察指导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如术后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通常为外科术后吸收热,为正常现象,于术后1-2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术后3天又出现发热,应警惕手术切口、双肺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4)呼吸道护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为了预防肺部并发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咳痰,促进分泌物排出。 (5)引流管护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折叠、抓脱、扭曲,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6)伤口护理指导指导家长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伤口敷料有无脱落。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压痛等症状。告知患儿不要自行抓脱敷料,必要时指导家长做好四肢约束。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术后患儿体质虚弱,指导家长给予营养价值高、清淡易消化的乳类、瘦肉、鱼虾等食品,可适当食些水果、蔬菜、少食多餐,控制零食和饮料摄入。病症复杂、心功能低下及术后持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少食盐。

小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及母亲的妊娠史,了解有无导致发病的诱因。 2、评估心功能及活动耐受情况,观察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绝对卧休息,注意保持患儿情绪稳定。 2、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有水肿者适当限制摄水量,给无盐或低盐饮食,少量多餐。 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监测呼吸、脉搏,每次1分钟以上;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视水肿轻重,隔日或每周测量体重1次(严重心力衰竭者除外)。 5、输液患儿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总量。 6、注意皮肤清洁,防止压疮,预防感染。 7、保持大理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加重心脏负担。

8、服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每次服药前应测脉搏,幼儿脉搏低于100次/分钟,儿童低于80次/分钟,立即报告医师停药。 【健康指导】 1、法洛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点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2、对平时心肝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3、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患儿应及时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吸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4、如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心脏病手术护理及注意事项

心脏病手术护理及注意事项

先天性心脏病的家庭养护 全网发布:2011-06-23 20:45 发表者:王新良(访问人次:1673) 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属于需要细心呵护的特殊 人群,我们应该从生活细节上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1、劳逸结合应为患儿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应教育儿童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2、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3、供给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4、滴管喂奶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养比较困难,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

轻患儿体力消耗。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而吸起窒息。 5、控制情绪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7、适时接种对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当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8、预防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进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9、及时就医如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分析 目的总结我科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患儿的术后监护效果。方法总结性分析、统计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措施,并探讨这一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4例,死亡率为4.00%;术后的并发症21例,包括肺部感染、低心排、心律失常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在监护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呼吸系统,根据每例患者的生理特征进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监护,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标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 先天性心脏病也成为先心病,小儿常见的主要症状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心病的发病率一般为0.6%~0.9%,其中我国每年刚出生的婴儿中,先心病的患者约为16~21万。有1/3的先心病患者处于危重状态[1]。我科的研究采取了回顾性的数据分析,在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质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在2013年2月~2014年7月,总共统计了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后的监护分析。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平均在(11.2±1)月。体重平均在(8.7±0.4)kg。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过了经胸片、彩色心脏超声、心电图等确诊疾病。病种构成见表1。 1.2治疗方法所有100例小儿患者,全部患儿均采取低温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实行一期根治手术。手术结束后均在监护室进行监护,气管处插管接PB840呼吸机辅助呼吸。具体的监护、护理方面有呼吸系统的监护、机械通气进行呼吸道护理、循环系统的监护、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电解质的监测及消化系统的监护。 1.2.1呼吸系统的监护由于婴幼儿的身体各机能、抵抗力都较弱。大多数的小儿患者在手术之前都需要对呼吸道进行护理,且呼吸道在手术完成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刘薇廷研究发现小儿先心病最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和本研究结果一致。所以呼吸道护理尤其重要[2]。 1.2.2机械通气进行呼吸道护理想要保障供氧和防止二氧化碳聚集,并减少耗氧量、降低心脏负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帮助呼吸,能够有效的帮助心功能的恢复。我科采用的均是PB840呼吸机帮助呼吸,疗效较满意。 1.2.3循环系统的监护小儿心脏机能不够完善,收缩和储备的能力较低,心室心房顺应能力差,手术会直接对心脏、大血管、传导等系统造成刺激。低温、

30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1.小儿,6个月。健康查体时在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诊为房间隔缺损。行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 A.左房明显增大 B.主动脉弓抬高 C.左室增大 D.肺门舞蹈征 E.心脏外形无改变 【答案】:D 【解析】:考察房间隔缺损辅助检查。X线检查示心脏外形呈现轻、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主动脉心影缩小。可见肺门“舞蹈”征。 2.某新生儿,出生后医生告知家属该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该疾病合适的手术年龄为 A.1~2岁 B.3~5岁 C.5~9岁 D.9~12岁 E.12岁以后 【答案】:C 【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施行根治术。轻症患儿,手术年龄以5~9岁为宜。根治有困难可做姑息手术即体肺分流术。 3.患儿女,1岁。消瘦,哭闹时青紫,平静后青紫消失,查体: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主动脉狭窄

【答案】:B 【解析】:考察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气促、乏力、喂养困难,当哭闹、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出现暂时性青紫。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见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该患儿符合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 4.2~3岁小儿的正常心率为每分钟 A.120~140次 B. 110~130次 C. 100~120次 D.80~100次 E. 70~90次 【答案】:C 【解析】:考察小儿心率。新生儿时期,心率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 5.小儿,5岁。患有法洛四联症。其母带其健康体检时顺便咨询,该小儿行走过程中常有下蹲动作是否为病态,护士解释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主要是由于蹲踞 A.缓解漏斗部肌肉痉挛 B.减少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氧耗 C.使劳累及气促缓解 D.增大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及回心血量 E.增加静脉回心血量 【答案】:D 【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临床表现。法洛四联症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由于蹲踞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循环阻力增大,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得到缓解。 6.小儿,1岁。患有法洛四联症,由母亲在家照顾。社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指出,对法洛四联症等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为防止其发生脑血栓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 A.避免过劳 B.低盐饮食

【实用】-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胚胎发育畸形或遗留缺损,如左右心房间隔缺损称房间隔缺损,右心室与左心室间隔缺损称室间隔缺损。各处瓣膜均可有狭窄或闭锁,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室一侧发育不良或缺如,如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心脏各腔及动、静脉之间连接异常,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或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也可能多种畸形同时存在,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室肥厚四种畸形并存)等。临床表现为发绀、呼吸急促、上呼吸道感染、杵状指(趾)、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1、健康史:一般资料、过敏史,本次疾病的类型、特征、发病及以往诊疗及用药过程。 1.2、身体状况 1.2.1、局部表现: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状况。 1.2.2、全身表现:全面体格检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状态,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估病人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判断其对手术的耐受力。 1.2.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及其它特殊检查。 1.3、心理社会状况 1.3.1、认知程度: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术前配合、术后康复和预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3.2、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对接受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生理功能的变化和预后是否存在焦虑、恐惧和无助心理。评估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识别并判断其所处的心理状态。 1.3.3、社会支持系统:评估病人家属的经济承受程度。 2、术后评估 2.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2、身体状况

2.2.1、生命体征 2.2.2、循环和呼吸功能 2.2.3、伤口及引流情况 2.2.4、意识情况 2.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心理感受,评估有无术后心理变化。 2.4、判断预后:评估病人和家属对疾病预后的了解,康复训练和早期活动是否配合。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伤口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脏压塞。 3、体液不足危险:与体外循环有关。 4、受伤危险:与机械通气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术前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 1.2、术日准确测体重,为术中、术后用药作准备。 1.3、正确给氧:发绀患者可低流量吸氧;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者不需吸氧;动脉导管依赖性下肢血流灌注患者禁吸氧。 2、术后护理 2.1、同心脏术后护理。 2.2、先心手术患者多为儿童,应严密观察神志、表情、瞳孔、感觉及四肢活动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神经系统合并症。 2.3、监测血电解质:血钾变化,并注意补钙。 2.4、预防低血容量及肺水肿。 【护理评价】 1、患者疼痛减轻 2、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 1、心功能改善,维持有效循环 2、患者无损伤或损伤得到及时处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左右,早产儿为足月儿的2~3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护理常规如下: 1. 心理护理 关爱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或游戏,鼓励患儿与正常儿童接触,以建立正常的社会行为方式,使患儿保持精神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消除恐惧心理、乐观态度、坚持服药。 2. 一般护理 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床铺清洁、舒适,被褥、衣着合适。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安排好患儿作息,减少心脏负担、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与睡眠,根据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大哭大闹,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动作宜轻、快,并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多次扰动患儿。患儿烦躁不安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 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小儿喂养困难者要慢喂,宜少量多餐,避免吃奶时呛咳和加重呼吸困难。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防喂食过饱,人工喂养儿奶嘴出奶孔不可太细,以免增加吸吮时体力消耗,喂养过程中,应拔出奶嘴驱气后再喂,如出现发绀加重,应暂停喂养,并给予氧气吸入,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喂养,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年长儿可鼓励集体进餐,以提高食欲。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应根据病情,采用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 病情观察,预防感染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 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 病房,24h监护患儿,记录处置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结果28例患儿术后 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 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 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 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监护。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监护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fter operation.Methods:28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fter operation,they were admitted to ICU intensive care unit.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closely observed.When 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stable,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general ward and monitored for 24 hours.Results:28 cases had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1 case(3.6%),1 rapid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3.6%)and 1 atelectasis(3.6%).28 case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death.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is the key points of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keywor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Operation;Monitoring 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 方案就是进行手术治疗[1]。因婴幼儿的特殊生理解剖特点,手术和监护的难度大 大增高[2]。本文对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 病患儿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水平, 具体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 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 1.6~6.8岁,平均(3.4±0.5)岁;体重 6~16 kg,平均 (8.9±2.8)kg;疾病类型:肺动脉瓣狭窄(PS)1例(3.6%),法洛四联症(TOF)3例(10.7%),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3例(10.7%),房间隔 缺损(ASD)4例(14.3%),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5例(17.9%),室间隔缺损(VSD)12例(42.8%)。 1.2监护方法 28例患儿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 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24h监护患儿,加强呼吸道的监护和 循环系统的监护,正确处理心包引流管,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等,记录处置 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 2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一)住院健康教育 1.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入院后生活习惯的改变、陌生环境的影响等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同时术前家长因担心孩子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风险及预后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告知家长不良的心理可加重患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家长学会自我调整,在患儿面前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说明术前禁食禁水的意义,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误吸甚至窒息,手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3)呼吸道准备指导 术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对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者必须在控制感染后才能进行手术。肺部并发症是心脏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必须训练腹式呼吸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肺部并发症。有效咳痰方法: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咳嗽应在深呼吸后进行)。这样可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并随咳嗽排出。 (4)术前准备指导 手语训练指导,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时患儿不能讲话。为使患儿能更好地与医务人员进行非语言沟通,术前要教会患儿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伤口疼痛就皱皱眉,想小便时可握拳等。患者只要点头或摇头示意一下,护士会用简单的话语与其沟通。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术后平卧,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2)饮食指导拔除气管插管6小时后可进流食,无呛咳、呕吐可适当添加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菜汤、蒸蛋、肉末、各种水果,进食量要控制,实行少量多次。 (3)病情观察指导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如术后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通常为外科术后吸收热,为正常现象,于术后1-2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术后3天又出现发热,应警惕手术切口、双肺及尿路感染的发生。(4)呼吸道护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为了预防肺部并发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咳痰,促进分泌物排出。 (5)引流管护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家长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折叠、抓脱、扭曲,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6)伤口护理指导指导家长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伤口敷料有无脱落。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压痛等症状。告知患儿不要自行抓脱敷料,必要时指导家长做好四肢约束。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术后患儿体质虚弱,指导家长给予营养价值高、清淡易消化的乳类、瘦肉、鱼虾等食品,可适当食些水果、蔬菜、少食多餐,控制零食和饮料摄入。病症复杂、心功能低下及术后持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少食盐。 2.术后半年内活动要适度,心功能较差、需长期服用强心药者更要注意。半年后可根据心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活动原则是先户内后户外,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就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就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左右,早产儿为足月儿的2~3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与大动脉错位,护理常规如下: 1、心理护理?关爱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或游戏,鼓励患儿与正常儿童接触,以建立正常的社会行为方式,使患儿保持精神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消除恐惧心理、乐观态度、坚持服药。 2、一般护理?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床铺清洁、舒适,被褥、衣着合适。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安排好患儿作息, 减少心脏负担、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与睡眠,根据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与大哭大闹,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动作宜轻、快,并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以避免多次扰动患儿。患儿烦躁不安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3、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与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小儿喂养困难者要慢喂,宜少量多餐,避免吃奶时呛咳与加重呼吸困难。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防喂食过饱,人工喂养儿奶嘴出奶孔不可太细,以免增加吸吮时体力消耗,喂养过程中,应拔出奶嘴驱气后再喂,如出现发绀加重,应暂停喂养,并给予氧气吸入,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喂养,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年长儿可鼓励集体进餐,以提高食欲。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应根据病情,采用 4.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监测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心脏杂音的变化。注意观察青紫程度、饮食及活动耐力的变化。病室内要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18~20℃,温度55%~65%,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接触。 3、对症护理? 3.1、预防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抗力弱,易发生

30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1. 小儿,6个月。健康查体时在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诊为房间隔缺损。行胸部X 线检查可发现 A. 左房明显增大 B. 主动脉弓抬高 C. 左室增大 D. 肺门舞蹈征 E. 心脏外形无改变 【答案】:D 【解析】: 考察房间隔缺损辅助检查。X线检查示心脏外形呈现轻、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主动脉心影缩小。可见肺门“舞蹈”征。 2. 某新生儿,出生后医生告知家属该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该疾病合适的手术年龄为 A. 1~2岁 B. 3~5岁 C. 5~9岁 D. 9~12岁 E. 12 岁以后 【答案】:C 【解析】: 考察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施行根治术。轻症患儿,手术年龄以5~9 岁为宜。根治有困难可做姑息手术即体肺分流术。 3. 患儿女,1 岁。消瘦,哭闹时青紫,平静后青紫消失,查体:胸骨左缘第2~3 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法洛四联症 E. 主动脉狭窄 【答案】:B

【解析】: 考察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气促、乏力、喂养困难,当哭闹、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出现暂时性青紫。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 肋间可闻见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该患儿符合房间隔缺损临床表现。 4.2 ~3 岁小儿的正常心率为每分钟 A. 120 ~140次 B. 110 ~130 次 C. 100 ~120 次 D. 80~100次 E. 70 ~90 次 【答案】:C 【解析】: 考察小儿心率。新生儿时期,心率120~140次/ 分,1岁以内110~130 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 分。 5. 小儿,5岁。患有法洛四联症。其母带其健康体检时顺便咨询,该小儿行走过程中常有下蹲动作是否为病态,护士解释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主要是由于蹲踞 A. 缓解漏斗部肌肉痉挛 B. 减少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氧耗 C. 使劳累及气促缓解 D. 增大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及回心血量 E. 增加静脉回心血量 【答案】:D 【解析】: 考察法洛四联症临床表现。法洛四联症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由于蹲踞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循环阻力增大,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得到缓解。 6. 小儿,1 岁。患有法洛四联症,由母亲在家照顾。社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指出,对法洛四联症等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为防止其发生脑血栓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 A. 避免过劳 B. 低盐饮食 C. 预防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指导

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指导 一、疾病知识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 二、入院指导 (一)术前护理 同心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1、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护理。 (1)根据病人心功能情况区别对待,心功能差者要限制其活动,并加强巡视;(2)完成各种术前检查;(3)注意防止和控制呼吸道感染;(4)对中度以上肺高压病人,术前一周每天吸氧3次,每次30分钟;(5)对重度肺高压病人术前置入漂浮导管监测者,做好漂浮导管的护理;(6)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输液时注意输液速度。 2、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护理 (1)适当限制病人活动,以防出现晕厥或外伤;(2)做好家属解释工作,耐心对待患儿,以取得配合;(3)按医嘱施行氧气治疗,一般术前一周每天吸氧3次,每次30分钟; (4)鼓励多饮水,因病人血球压积高,血浆含量少,鼓励病人多饮水;(5)多巡视病人,及时发现心衰、咯血、低氧性脑病发作等,若发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术后护理 (1)按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 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协助病人咳嗽排痰;(3)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起床活动。一般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三、出院指导 1、紫绀型心脏病患儿根据其病情不同,有些需做缓解症状的减状手术,有 些需做根治术,手术后紫绀会有所减轻,有的完全消失。在术后早期要限制活动量,加强营养,使体力和心功能尽快恢复,学龄儿童一般术后半年左右可以上学,但暂不要参加体育课与剧烈活动。 2、儿童术后应加强营养供给,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利生长发育。 3、注意气候变化,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避免呼吸道感染。 4、定期门诊随访。 床号:患儿姓名:患儿家属姓名:告知者: 日期:

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脏与生命息息相关,所以说心脏病突发会威胁到性命的,在平时一定要重视心脏病的护理,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下面请求医专家为 我们介绍心脏病的日常护理工作. 心脏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心脏病护理1、坚果有益.学会吃零食,在办公桌里放些核桃、白果、花生等坚果,它们是心脏的益友.调查表明,每天只吃1次坚果的人,比不吃者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53%.这主要得益于坚果中所含的 不饱和脂肪酸.堆积于胸腹部的脂肪流动性强,容易进入血液影响心脏.脸腹部肥胖的苹果型身体者危险更大.持之以恒采取节食、限制 脂肪食品摄入以及多运动等减肥措施,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增加罹 患心脏病的危险. 心脏病护理要注意的禁忌 心脏病护理2、经常吃鱼.吃鱼对保护心脏极为有益,这是因为鱼类中普遍含有一种特殊不饱和脂肪酸-22碳6-烯酸.新近发现,鱼肉 中还含有另一种叫w-3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成分,是心脏病的保护神.只要每天平均吃上30克-50克鱼,则可使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一半. 心脏病护理3、抽点时间晒太阳.合理、适当地晒太阳可保护心脏.阳光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有效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据调查:凡是阳光照射率高的地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都小.日光浴的最佳时机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6点. 心脏病护理4、及时治牙病.慢性牙病的细菌是心脏病的潜在隐患,因此,积极防治牙病,保护口腔卫生,也可收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心脏病护理5、预防感冒.感冒可招致心脏病等发生,中老年人尤然.专家解释: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如白细胞数

量的上升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在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也可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1、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经治疗好转后,可参加一般轻体力工作. 3、轻度心衰时,病人应适当休息,加强饮食调理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恢复后可照常工作. 4、心衰较重时,应长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饮食应少量多餐,选用营养丰富及易消化食品. 心脏病护理要注意的禁忌 1、忌晨跑.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功等方式. 2、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 3、忌急剧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竭. 4、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肌梗塞. 心脏病护理要注意的禁忌 5、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 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6、忌频繁起夜.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7、忌拒绝脂肪.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先天性心脏病家庭的护理

重症医学科ICU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重症医学科ICU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 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 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一)临床表现 1、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紫纟甘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在鼻尖、口唇、扌旨(趾)甲床最明显。 3、蹲踞患有紫纽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征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岀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4、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纟甘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5、肺动脉高压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纟甘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紫纟甘,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6、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7、其它胸痛、晕厥、猝死。部分患儿则有体循环方面的症状,例如排汗量异常(通常表现为大大超岀正常同龄人的量) (二)体外循环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1)按心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3)术前防止受凉,适当限制活动。 4)术前量身高、体重。 5)指导病人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要点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增加,往往导致心功能不全,以至心衰等。本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女多于男,约1/3病人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最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约为1%,两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 西医也称风心病,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中医也称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病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一、病因病理 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应的一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病。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 1)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应,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发生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二、分类 (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病变初期,受累瓣膜肿胀,瓣膜内出现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mm~2mm的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这些赘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状,附着牢固,不易脱落。赘生物多时,可呈片状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光镜下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病变后期,由于病变反复发作,赘生物被机化,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膜间互相粘连、腱索增粗、短缩,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当炎症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引起内膜灶状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由于病变所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受血流返流冲击较重,引起左房后壁粗糙,内膜增厚,称为Mc Callum 斑。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病变反复发作,Aschoff小体机化形成小瘢痕。病变常见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及左心耳等处。风湿性心肌炎在儿童可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累及传导系统时,可出现传导阻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