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50 咸潮、赤潮 含详解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50 咸潮、赤潮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50 咸潮、赤潮

赤潮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泄漏的石油B.重金属盐 C.固体废弃物 D.氮、磷营养物

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北方近岸海域②南方近岸海域③城市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影响有

①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②加快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③使污染区域集中④使污染区域扩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D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比如氮、磷、钾营养物和有机物质你;石油、重金属盐、固体废弃物不会导致植物的快速生长。选择D。

2.C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所以赤潮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北方近岸海域温度低,发生少,南方近岸海域温度高,发生多;城市近岸海域生活污水多,发生多;乡村近岸海域生活污水少,发生少,选择C。

3.B 赤潮发生的海域要求水温较高,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加快污染污染物的扩散,使污染区域扩大,选择B。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01~2005年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比较

2001~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月度变化

4关于赤潮成因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污染会加剧赤潮灾害

B.全球气候变暖有助于减弱赤潮灾害

C.全年皆有,1~3月多发

D.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较为封闭的渤海最多

5.关于赤潮的危害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潮会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②赤潮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③应该使用遥感技术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预报④沿海地区应该禁止海水养殖,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A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赤潮;全球气候变暖易导致赤潮的发生;从图中可以看出,赤潮多发生于5、6月份;东海为我国赤潮发生最多的海域。

5.A 人类食用被赤潮污染的海产品,可能会导致死亡;为防止海水富营养化,沿海地区应该合理进行海水养殖,而不是禁止。

6.咸潮,也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当内河含盐量(氯度)升高超过一定标准即形成咸潮。下图为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垦与上游修建水库对河口氯度的影响曲线。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建库和治江围垦对咸潮上溯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库缓解了咸潮、治江加剧了咸潮B.建库加剧了咸潮、治江加剧了咸潮

C.建库缓解了咸潮、治江缓解了咸潮D.建库加剧了咸潮、治江缓解了咸潮

【答案】A 受咸潮影响大氯度值高,受咸潮影响小氯度值低;以距离入海口70km为例来分析,在图中距离入海口70km距离处作与纵坐标平行的线,与图中三条曲有三个交点,读这三个交点的氯度值可知,建库、治江前氯度最高,建库后氯度最低,说明建库缓解了咸潮;建库、治江后氯度比建库后氯度高,说明治江加剧了咸潮,A正确。

7.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

合造成河口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读“长江口内咸潮入侵示意图”,一般情况下,就南支的北港和南港咸潮入侵强度来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港比南港弱

B.北港比南港强

C.北港与南港相等

D.无法判断

【答案】B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南港的水流强,北港的水流弱,所以北港受海水入侵严重,咸潮入侵强度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珠江三角洲自2005年底开始再次发生咸潮危害,这是珠江三角洲遇到的最严重的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据此回答下列题。

8.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在

A.过量抽取地下水的地区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D.多台风地区

9.以下措施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挖采河沙,疏通河道

D.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多用河水

8.C咸潮是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造成的,最容易发生的地区当然是紧邻且直接与海洋相通的河流入海口附近。故选C。

9.B 海水倒灌入河,一般发生在河流的枯水季节,河口水量少,水位较低。减缓咸潮危害的有效措施应

该是引淡压咸,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可避免咸潮的发生。故选B.

上海水务部门某日发布消息称,受长江口咸潮(又称海水上溯或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入侵的影响,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国家地表水标准),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下图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及咸潮入侵路线图。下表为三峡建坝前后长江安徽大通水文站流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长江口咸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B.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咸潮发生最多

C.三峡大坝对咸潮不构成影响D.三峡大坝建成后,咸潮发生次数增多

11.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控制流域用水总量B.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

C.自来水厂迁至上游D.加大梯级开发力度

10.A长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是雨季,冬季少雨。冬末春初长江水位最低,容易导致海水倒灌。三峡大坝使长江径流稳定,冬季长江水位不会太低,减少咸潮的发生。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可行的措施是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减少污染。长江口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此时水位最低,容易

导致海水倒灌,A对。夏季是雨季,长江水量大,没有咸潮发生,B错。三峡大坝使长江径流稳定,冬季长江水位不会太低,减少咸潮的发生,C、D错。

11.B 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可行的措施是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B对。控制流域用水总量,加大梯级开发力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A、D错。自来水厂迁至上游,距上海太远,不切实际,C 错。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我国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下列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12.C据题意咸潮是由于旱情引起,珠江三角洲地区冬季降水量小,再加上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故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冬季河流的径流量小,易发生成潮。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有关,全球变暖会加剧咸潮的发生故C正确。

13.A 降低咸潮损失可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协调用水等措施加以解决.

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桥水库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开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特大咸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D.多台风的地区

15.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⑤D.①③④

14.C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5.C 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为我国长江口一带“年平均盐度分布”和“咸潮时盐度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当河流发生咸潮时,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①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

②地面沉降

③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

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7.减轻咸潮对城市影响的有效措施有( )

A.水厂取水口向河流下游移动

B.跨流域调水,保证城市供水

C.开放上游水库蓄水,增加河口径流量

D.建立海水淡化厂,实行含盐河水淡化

16.D咸潮是指河流量下降,海水倒灌,海水上溯造成上游河道变咸的现象。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外海潮波等作用于海岸使得海岸侵蚀后退,咸潮没有侵蚀能力,①不符。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水过渡开采

或地下岩溶构造塌陷引起的,与咸潮无关,②错误。咸潮,导致海水上溯,地下水被海水入侵造成土地盐碱化,③正确。咸潮使得河口的营养物质增加,加上咸潮使得河口区的含盐量升高,藻类生长较快,爆发赤潮,④正确,故选D。

17.C 水厂取水口向下游移动,容易取到咸水,影响水厂水质,对减轻咸潮没有很大作用,A错误。跨区域调水,保障城市供水,但无法提高河流径流量,B做法不选。上游水库放水,增加了河口径流量可缓解咸潮,C正确。建立海水淡化厂,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实行淡化,对减轻咸潮影响较小,D错误。福建省莆田市木兰陂(如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灌溉水利工程,因木兰溪上游早年建设的钱陂被洪水冲毁,后在现址处建成。木兰陂灌溉水利工桯设有闸坝,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沟渠和海堤,发挥灌溉、抵御海潮侵袭等功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与钱陂相比,木兰陂受洪水影响小的主要原因是

A.河道较弯曲B.海潮影响小C.河面较开D.水流速度快

19.木兰陂每年会蓄水拒咸,正常年份可能处于蓄水期的是

A.4月B.7月C.9月D.12月

18.C钱陂在上游,落差大,因水流湍急,容易被山洪冲垮;木兰陂在下游地带,河面较开、流速较缓,受洪水影响较小。选C正确。

19.D 涝时开闸放水排洪,旱时闭闸蓄水;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是雨季,降水多,应开闸放水防洪;冬季是枯水期,应闭闸,蓄水防海水倒灌。选D正确。

【点晴】木兰陂一般采取“未涝先排,未旱先蓄”的方法。陂首溢流堰闸坝能够自动排洪入海。冬季是枯水期;莆田的春雨和夏季的阵雨雨量较多,春夏两季是丰水期。特别是夏秋季的台风,往往带来丰沛的雨水,若遇天文大潮,排水不及时往往发生涝灾。为了防止木兰溪泛滥,往往开闸大量放水入海。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位于钱陂的下游,地形较平

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洪水的破坏力较小。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木兰陂减少了洪涝造成的损失,增加耕地。

下图示意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过度砍伐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

C.中游围湖造田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

21.下列产业,不宜在图中沙洲发展的是

A.旅游休闲B.生态农业C.船舶制造D.火力发电

22.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的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B.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

C.在人海口修建拦海大坝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20.B读图,根据图例,图中年5米等深线位置不断向沙洲侵蚀移动,最可能是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泥沙在库区沉积,河流泥沙沉积减少,侵蚀增加,B对。上游过度砍伐会导致泥沙沉积增加,5米等深线向远离沙洲方向移动,A错。围湖造田,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河口泥沙沉积多,C错。目前是全球变暖问题,D错。

21.D图中沙洲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适宜发展旅游休闲活动,A对。地形较平坦,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生态农业,B对。沙洲临江,近海,港口条件优越,适宜发展船舶制造,C对。火力发电需要有充足的煤炭资源,该地煤炭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D不宜。

22.B 咸潮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陆地水位较低,引起海水倒灌形成。所以应对咸潮措施,最合理的是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提升陆地地下水位,B对。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会加重咸潮影

响,A错。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对地下水影响不大,C错。海洋面积广大,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不适宜,D错。

二、综合题

23.近年采,我国近海赤潮频发。下图是2016年7、8月渤海赤潮分布示意图。

分析渤海赤潮的时空分布原因。

【答案】赤潮时空分布:(1)时间:夏季7、8月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河流进入汛期;(2)空间:在渤海河流的入口附近、海湾的海域。

成因:由于工农业、生活废水通过河流大量流入渤海,在河口附近和海流不畅的海湾海区海水发生富营养化,从而引起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赤潮的时空分布原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由图示可以看出:渤海赤潮主要在渤海河流的入口附近、海湾的海域;图示时间是7、8月,此时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河流进入汛期。“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工农业、生活废水通过河流大量流入渤海,在河口附近和海流不畅的海湾区海水发生富营养化,从而引起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生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化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24.读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

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统计

(1)中国沿海赤潮时空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2000-2001年间,东海海域的赤潮发生次数远远超过南海海域,试分析原因。

【答案】(1)赤潮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赤潮发生频率呈现明显南高北低的区域性特征。

南方海域比北方海域水温高。(3分)

(2)南海海域宽阔,水深;东海沿岸经济发达,含氮、磷有机物的废水随河流注入东海(4分)25.下图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_______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2)从各海域分布看,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

(3)下图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据图分析我国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_______

(4)江苏省海岸线较长,且较为平直,其海岸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作用形成的。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中,这类海岸适合发展_______。

【答案】(1)80

(2)南黄

(3)南方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南方沿海工农业区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4)泥质海岸堆积滩涂养殖晒盐风电场旅游等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海洋灾害除了赤潮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2分)

(2)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0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普遍较________(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分)

(4)简析赤潮发生的人为原因。(4分)

【答案】(1)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任选两个) (2分)

(2)5月日照量大水温高(3分)

(3)低环境治理力度加大(2分)

(4)大量生产、生活污水入海;沿海海水养殖业发达,饵料污水增多;人类活动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沿海航运发展;外来有害赤潮种类引入。(4分)

27.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读2013年我国沿海各月发现赤潮次数图。

描述2013年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的时间特征并简述赤潮的主要危害。

【答案】各月发生次数不等,主要集中于5、6月份。(4分)

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影响人类健康。(6分)

2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荷兰须得海分为外须得海和内须得海两部分,沿岸为荷兰重要的鲜切花出口生产区和海洋渔业生产区,但风暴潮多发,1931年荷兰建设海堤将内须德海与外须得海隔开,内须得海变为艾瑟尔湖,艾瑟尔湖在筑堤后逐渐地由咸水湖变为淡水湖。

(1)分析须得海海堤建设前内须得海沿岸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2)说明艾瑟尔湖(原内须得海)由咸变淡的过程。

(3)推测须得海海堤建成后对内须得海地区农业的影响。

【答案】(1)内须得海沿岸地处西风带,强盛的西风吹动下海水潮势强;沿岸陆地地势低平,易使海水涌入;内须得海出口小,潮水涌入后排出速度较慢。(答对两点满分)(2)海堤建成后,阻碍并减少了高盐度的海水的涌入。接着,湖泊中的咸水不断通过人工水渠接莱茵河排出,也通过风车等工具排出。同

时,由于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陆地淡水汇入量大,不断地稀释了湖泊的盐度。最终,艾瑟尔湖湖水盐度不断降低(3)海堤建成后,有效地阻碍了海水的涌入,减少了该地区的风暴潮灾害;湖(海)水水位下降后,湖(海)底出露,利于围海造陆,为花卉种植业新增了大量用地;湖水由咸变淡,为该地提供了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但破坏了海洋渔业的发展的咸水环境;海堤完善了区域内的陆地交通网络,利于农产品外输

【解析】(1)须得海海堤建设前内须得海沿岸风暴潮多发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来分析。结合图示和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内须得海沿岸地处西风带,受西风常年的影响海水潮位较高;荷兰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水容易涌入;内须得海出口小,潮水涌入后不易排出。

(2)海堤建成后,阻碍并减少了高盐度的海水的涌入艾瑟尔湖(原内须得海);湖泊周围为了农业生产,湖泊中的咸水不断通过风车、人工水渠等将咸水排出;同时该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地表大量淡水注入湖中稀释;经过一段时间后,艾瑟尔湖湖水盐度不断降低,由咸变淡。

(3)海堤建成后,有效地减少风暴潮灾害;海堤有效阻挡了海水的涌入,湖泊水位降低,便于围海造陆,增加了耕地面积;海堤改善了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并可防止土地盐碱化;湖水淡化,可提供大量淡水,但可能影响海洋渔业的生存的咸水环境;海堤完善了区域内的陆地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荷兰西南部和北部的交通联系,便于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50 咸潮、赤潮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50 咸潮、赤潮 赤潮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泄漏的石油B.重金属盐 C.固体废弃物 D.氮、磷营养物 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北方近岸海域②南方近岸海域③城市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影响有 ①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②加快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③使污染区域集中④使污染区域扩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D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比如氮、磷、钾营养物和有机物质你;石油、重金属盐、固体废弃物不会导致植物的快速生长。选择D。 2.C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所以赤潮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北方近岸海域温度低,发生少,南方近岸海域温度高,发生多;城市近岸海域生活污水多,发生多;乡村近岸海域生活污水少,发生少,选择C。 3.B 赤潮发生的海域要求水温较高,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加快污染污染物的扩散,使污染区域扩大,选择B。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01~2005年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比较 2001~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月度变化

4关于赤潮成因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污染会加剧赤潮灾害 B.全球气候变暖有助于减弱赤潮灾害 C.全年皆有,1~3月多发 D.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较为封闭的渤海最多 5.关于赤潮的危害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潮会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②赤潮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③应该使用遥感技术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预报④沿海地区应该禁止海水养殖,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A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赤潮;全球气候变暖易导致赤潮的发生;从图中可以看出,赤潮多发生于5、6月份;东海为我国赤潮发生最多的海域。 5.A 人类食用被赤潮污染的海产品,可能会导致死亡;为防止海水富营养化,沿海地区应该合理进行海水养殖,而不是禁止。 6.咸潮,也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当内河含盐量(氯度)升高超过一定标准即形成咸潮。下图为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垦与上游修建水库对河口氯度的影响曲线。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建库和治江围垦对咸潮上溯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库缓解了咸潮、治江加剧了咸潮B.建库加剧了咸潮、治江加剧了咸潮 C.建库缓解了咸潮、治江缓解了咸潮D.建库加剧了咸潮、治江缓解了咸潮 【答案】A 受咸潮影响大氯度值高,受咸潮影响小氯度值低;以距离入海口70km为例来分析,在图中距离入海口70km距离处作与纵坐标平行的线,与图中三条曲有三个交点,读这三个交点的氯度值可知,建库、治江前氯度最高,建库后氯度最低,说明建库缓解了咸潮;建库、治江后氯度比建库后氯度高,说明治江加剧了咸潮,A正确。 7.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

高考地理第一阶段复习 第13讲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含能力训练)

(第13讲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 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3)矿产资源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 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 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 海底管道。 利用方式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赤潮与咸潮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赤潮与咸潮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环境与陆地环境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环境与陆地环境知识点水环境与陆地环境是两个相互阻碍的环境,以下是水环境与陆地环境知识点,请考生查看。 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要紧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坚持全球水的动态平稳。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 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紧密: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定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阻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差不多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差不多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阻碍:①阻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阻碍海洋生物-渔场③阻碍航海④阻碍海洋污染 9.世界要紧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缘故: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难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难: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腐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缘故:外力腐蚀(在外力腐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腐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腐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阻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躲开断层

2023年北京高考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北京高考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必 备) 1.农业问题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原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④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整 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⑤蒸发量大旳地区不合理浇灌(漫灌)→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⑥过度引水浇灌→河流中下游和 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 退);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 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⑦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2.工业问题:①废气:矿物燃料燃烧→CO2→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矿物燃料燃烧→ SO2、NOX→酸雨;冰箱和空调大量使用致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②废水:污染水源、土壤、核电站排放大量热水③废渣:占用土地、污染水源 和土壤、放射性污染3。工程建设问题①地下水开采过量→地下水位下降,形 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陷、沿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②水库:沉没农田城镇、文物景观;后靠移民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局限性→水土流失;下游

矿物质减少→耕地肥力下降、渔业受影响;河口三角洲后退,海岸线后退(泥沙 堆积减少、海浪侵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某些物种消失→生态破坏; 水库地震。 ③道路建设(铁路、公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阻断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环 境污染④开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海洋石油 污染4。旅游活动问题: 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旳破坏;对背景环境旳破坏;对文物古迹旳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旳冲击5。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①我国经典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②产生旳原因: 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a植被旳破坏;b不合理旳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③治理旳措 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 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旳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 构造旳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当地经济发展,

微专题26:咸潮赤潮风暴潮微专题

微专题26:咸潮·赤潮·风暴潮 【高考真题回顾】 【例1】(2013高考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解析】(1)判断低压中心和向岸风。①由题干可知,风暴潮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②图中乙地西侧(左侧)为低压中心,北侧、南侧均为高压。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距离低压中心最近,因此受低压中心影响最显著;③各地的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因此甲地为偏南风(离岸风)、乙地为东南风(向岸风)、丙地为东南风(离岸风)、丁地为南风(离岸风),因此只有乙地为向岸风;④因此综合来看,乙地距离低压中心最近,并且为向岸风,因此受风暴潮的影响最大。 (2)分析抵御风暴潮的有效措施。①完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警,但不能阻挡海水涌向陆地;②围湖造田,会减弱湖泊对水的“调蓄能力”,在海水入侵时,不能有效存储水,使得海水入侵水量更大,危害更大;③修防护林,可以阻挡海水的入侵,但效果弱于堤坝; ④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防止海水入侵,抵御风暴潮,因此选项C正确。 【参考答案】B C 【例2】(2013高考题大纲版)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露的石油 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解析】第1题,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的内容是营养物。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B选项是正确的。重金属盐毒性高,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A选项是错误的。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收。C选项是错误的。泄露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D选项是错误的。 第2题,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C选项是正确的。 第3题,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C选项是正确的。赤道地区虽然水温高,风力小,但人口少,排放的污染物少。A选项是错误的。大洋中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3泉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13 泉 一、单选题 1.著名的济南名泉月牙泉经常停止喷涌,2016年8月份,月牙泉宣告复涌。复涌的原因是 A.人类停止开采地下水B.台风影响C.人工修理D.雨带到达 【答案】D 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随着济南大雨不断,月牙泉宣告复涌,故选D。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种间歇涌水泉,当地人称之为“潮汐泉”,即使在晴朗无雨的天气,泉水照样有规律的间歇涌出。潮汐泉的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该地地质历史时期为温暖的浅海环境B.该地人类活动不合理易导致土地红漠化 C.该地岩层破碎,断层发育较多D.该地气候湿润,旱灾发生频次低 3.下列关于潮汐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潮汐泉每次涌出水量雨天比晴天多B.潮汐泉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 C.潮汐泉的涌泉现象与地表植被无关D.潮汐泉每天涌出次数夏季比冬季多 2.A图示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主要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A正确;土地红漠化发生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云贵高原是石漠化,B错;图中岩石有裂隙,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断层发育,C错;石灰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渗漏而导致地表缺水干旱,D错。据此分析选A。 3.D每次潮涌的涌出量等于甲、乙水位之间的水体容积,因此潮汐泉每一次的涌出量是相同的,A错;潮汐泉是间歇性涌出而不是由于潮汐作用形成的,B错;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会影响到潮汐泉的发生,C错;夏季当地降水较多,入渗补给量更大,一天中发生涨落的频次更多,涌出泉水次数较多,D正确。据此分析选D。 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图(a) 为月牙泉景观图,图(b)为该区域地下水位分布图。阅读图文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1 河流阶地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21 河流阶地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渭河某河段南岸7个阶地的拔河高度(拔河高度是指河流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每个河流阶地均上覆黄土,黄土层底部为古土壤层,古土壤层下面为河床相砾石层。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河流阶地下切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河流堆积发生在冰期,湿润的气候影响河流的下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870千年来,该河段地壳抬升幅度最大的时期形成的阶地是 A.丁4B.T5C.T6D.T7 2.河流阶地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增大B.流速减慢C.含沙量增大D.水位下降 3.每个阶地的黄土层 A.形成于寒冷的冰期B.形成时间较同阶地的古土壤层早 C.形成时砾石层裸露D.利于开挖成本较低的窑洞 1.B通常,地壳抬升幅度最大时,河流下切作用最强,阶地的拔河高度变化最大。读图可知,近870千年来,该河段由阶地T4到T5地壳抬升幅度最大,该时期最后形成的阶地是T5,故B正确。 2.A冰期时,寒冻风化作用强,河流中水量少,大量风化物被带至河流中,河流中上游发生大量堆积;间冰期时,河流水量增加,河流中上游发生下切侵蚀形成阶地,故A正确,B、C、D错误。 3.A渭河位于黄土高原的南部,黄土高原因风力堆积而成,因此这些阶地上的黄土来自于风力堆积。由此可推测每个阶地上的黄土层应该是在降水较少、风力强劲的冰期沉积而成。故A正确。黄土层底部为古土壤层,因此黄土层形成时间较同阶地的古土壤层晚,故B错误。砾石层位于古土壤层下部,而黄土层位于古土壤层上部,故C错误。并不是每个阶地的黄土层都利于开挖成本较低的窑洞,故D错误。【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时需仔细阅读材料并联系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知识。 在地质作用下,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是青海黄河乡东南黄河堆积阶地实测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2 生物入侵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12 生物入侵 一、单选题 1.近些年外来入侵物种(如:加拿大-枝黄花、巴西龟等)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农林业生产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外来生物入侵某一区域,极易造成“疯狂繁殖”的原因是 A.繁殖能力强 B.营养源丰富 C.缺乏天敌 D.生物竞争激烈 【答案】C 外来生物入侵某一区域,极易造成“疯狂繁殖”的原因是缺乏天敌。选择C项。 读哺乳动物、鸟类受威胁因素图,完成各题。 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达30%左右 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40%左右 C.鸟类受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 D.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小于80% 3.该图主要说明了( ) 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禁止捕猎所有野生动物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生物灭绝只是偶然事件,人类不必采取对策 2.C读图可以看出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从图中明显看出,在鸟类受威胁的因素中,栖息地的丧失是主要原因。 3.B栖息地丧失使物种减少令人担忧,因此要保护生态环境。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4.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19 二十四节气 带详解

2022微专题训练19 二十四节气 一、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也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用于指导农业耕种。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读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位置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依据是 A.太阳的周年视运动B.月亮的周年视运动 C.北极星的周年视运动D.地球的周年视运动 2.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温度变化的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3.在下列各组节气中,郑州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立冬、立秋B.雨水、处暑C.清明、雨水D.小满、大暑 1.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黄道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因此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A正确。 2.A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故答案选A。 3.D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的节气,太阳直射纬度相同,对一个地方来说昼夜变化一样。根据24节气的先后顺序可知,小满、大暑关于夏至对称,因此昼长相等。D对。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江淮地区B.华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降水B.霜冻期C.光照D.热量 4.C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一候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是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华北进入夏季下雨时节,此时正是大暑时节。故选C。 5.D 8~11月份播种冬小麦,海拔越高,纬度越大的地区,越应偏早播种;北半球越向北温度越低,热量越少,向南麦子播种应该迟些;地理位置由北向南:北京、山东、河南,麦子播种由先到后。故选D。 6.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 A.中秋B.端午C.清明D.春节 6.C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中秋、端午、春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不是节气;选项中只有清明是节气。 7.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B.当地降水增加C.农业耕作技术提高D.当地气候变暖 7.D 40年前,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谚语表示的种植时间提前了,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当地气候变暖,D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地降水增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27 水量平衡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27 水量平衡 一、单选题 流域水平衡包括大气水平衡、地表水平衡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两个抽象的水库,即“大气水库”和“地表水库”。下图是某流域水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跨流域调水、蒸发、降水、水汽净输入 B.水汽净输入、降水、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水汽净输入 D.水汽净输入、蒸发、降水、跨流域调水 2.关于流域水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减少了我国地表水库水量B.大气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植物蒸腾 C.地表水库仅包括河流水和湖泊水D.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平衡有重要影响 1.C根据图中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判断1为径流的输入,2为降水,3为蒸发,4为水汽的输入。C与此判断最接近,C正确。 2.D南水北调影响了我国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但对我国地表水库的总水量无影响,A错。大气水库的水即有地表水蒸发、植被蒸腾,也有其他区域水汽的输入,B错。地表水库应包括所有地表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湿地等,C错。植被的变化可明显影响区域地表水下渗及植物的蒸腾量,会对流域水平衡产生重要影响,D错。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小题。

3.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区() A.纬度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大 B.距海越近,水平衡数值越大 C.海拔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小 D.赤道地区,位置越东,水平衡数值越小 4.图中可以判断,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年内降水均匀,水平衡数值小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5.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湿润,水平衡值为正值B.全年炎热干燥,水平衡值为负值 C.全年炎热干燥,水平衡值为正值D.全年温和湿润,水平衡值为负值 6.关于图中,b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b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B.b水域封闭度低,外界海水漂来的盐份多 C.b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小D.b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 3.D 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以a区域为中心水平衡数值向四周递增,故ABC都错误。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水平衡数值小于刚果盆地,故D正确。 4.A据材料可知,该图是非洲水平衡分布图。赤道穿过的东部地区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较弱,降水量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A选项正确;图中水平衡数值主要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水平衡数值小,故B选项错误;图示区域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年内降水不均匀,故C选项错误;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地区),水平衡为负值,故D选项错误。 5.B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地区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符合的是B项。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1.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条件B.山脉走向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1.C 读图,两山的纬度不同,山麓地带气温不同,相同海拔高度的气温也不同。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对。降水条件、山脉走向、海陆位置不是影响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B、D错。 2.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高山草甸带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 2.B 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B正确。故选B。 林线是高山地区森林带的最高海拔,雪线是高山永久积雪区的最低海拔。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等高距100m。该地林线为2400米,雪线为2800米。据此完成第3题。

3.图示地区高山草甸和荒漠分布面积最大处位于上图的 A.西北部B.东北部 C.南部D.西部 3.B 草甸和荒漠的分布与地表水的分布有关,图中西北部地区有两条河流流经,东北部分布有多条河流,南部山区也有河流分布;西部地区距离湖泊较远,水分条件较差,故B项正确。 垫状点地梅(下图)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900米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该区域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500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据此完成4~6题。 4.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5.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73 水的透明度 带详解

2022地理微专题训练73水的透明度 一、单选题 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是海水之美的两个基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程度,数值越大,透明度越高。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颜色,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水色发生变换。中国最美的海在南海,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节。下图是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海域海水透明度最大差值可能为 A.24B.27C.34D.38 2.我国海水水色最美的海域及季节在 A.南海春季B.渤海夏季C.黄海秋季D.东海冬季 3.关于我国四大海域海水透明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近海向远海,海水透明度逐渐降低 B.近海海水透明度变化小于远海 C.四大海域由北向南透明度逐渐升高 D.我国四大海域的海水透明度差异不大 4.关于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沙群岛海域没有河流流入,泥沙少,海水透明度高 B.南沙群岛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海水污染小,海水透明度高 C.南沙群岛海域海水透明度高与水体面积、水深、海水自净能力等密切相关 D.南沙群岛海域夏季太阳光线入射角度变化最大,海水透明度高,水色最优美 1.C从我国各海区的海水透明度等值线可以看出最小接近0,最大的接近34,最大差值可能为34,选择

C。 2.A从我国各海区的海水透明度等值线可以看出南海最大,春天海水水温垂直差异小,海水平静,所以我国海水水色最美的海域及季节在南海的春季,选择A. 3.C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我国四大海域海水由近海向远海,数值增大,说明海水透明度逐渐提高,A错。近海海水透明度变化大于远海,B错。四大海域由北向南数值增大,说明透明度逐渐升高,C对。我国四大海域的海水透明度差异较大,D错。 4.D根据图中数值分析,南沙群岛海域没有河流流入,泥沙少,海水中悬浮物质少,海水透明度高,A 正确。南沙群岛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海水污染小,海水透明度高,B正确。南沙群岛海域海水透明度高与水体面积、水深、海水自净能力等密切相关,C正确。根据材料,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节,D不正确,选D。 【名师点睛】影响海水透明度及水色的因素有海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的含量,江河入海径流,天空中的云量,海水的涡动与混合等因素。从近海向远海,入海径流少,泥沙少,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质影响小,海水透明度提高。水体越深,面积越大,与外洋交换水量多,污染少,透明度高。 海水透明度是海水能见度的一种量度。常以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水中的可见深度来表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水中的悬浮物质、浮游生物、进入海水中的径流、光线等。下图是我国沿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据图文材料分析,对南海的海水透明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最可能是 A.河流注入B.距陆地远近 C.云量多少D.洋流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62 盐湖 带详解

盐湖 下图为“我国第四纪盐湖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A2 B.B4 C.C3 D.D3 2.下列关于我国盐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 B.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完全不吻合 C.盐湖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 D.盐湖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1.A 读图,根据图中我国盐湖区界线,盐湖亚区界线。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A2区,即昆祁盐湖亚区,A对。B4区是阿拉善盐湖亚区,C3区是呼伦贝尔盐湖亚区,D3区是运城盐湖亚区,盐湖密度较小,B、C、D错。 2.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盐分在水体中积聚形成,A 错。根据图例,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B错。盐湖大多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C错。盐湖主要分布在非季风气候区,D错。 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的阿塔卡马沙漠中,原为大洋底部,后因地壳运动形成内陆湖。其富含硫化钾、硫酸锂等多种矿产资源。某公司采用卤水蒸发法开发该湖中矿产资源成为世界盐湖资源开发的典范。图为该沙漠盐湖的卤水蒸发速率图。据此完成下题。

3.阿塔卡马盐湖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沙漠地区,风将沙漠中的矿物吹入湖中富集形成矿产 B.大洋底部抬升为内陆湖,周边岩石矿物通过流水等汇入湖泊 C.火山喷发带来丰富的矿物元素,通过化合作用形成各种矿产 D.盐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造成各种矿产资源富集 4.由图判断,与阿塔卡马盐湖卤水蒸发速率变化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B.湖水密度C.天气D.海拔 3.B 根据材料,阿塔卡马盐湖原为大洋底部,后因地壳运动形成内陆湖。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大洋底部抬升为内陆湖,周边岩石矿物通过流水等汇入湖泊,B对。A、C、D错。 4.D 由图判断,气温高,蒸发速度大。湖水密度大,蒸发速率小。天气影响气温高低,气温、湖水密度、天气与蒸发速率关联性大,A、B、C错。盐湖位于沙漠中,海拔不变化,与阿塔卡马盐湖卤水蒸发速率变化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海拔,D对。 2011年9月14日,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洪水经冲出的洪沟和库赛河流入库赛湖,9月20-30日期间,库赛湖因水量急剧增加出现湖水外溢,并导致其下游的海丁诺尔发生类似情况,湖水最终汇入盐湖。如果盐湖也因为来水量持续增加而外溢,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下图示意盐湖及周边地区湖泊水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100 厄尔尼诺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100 厄尔尼诺 一、单选题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结合材料完成题。 1.厄尔尼诺年会使秘鲁渔业受损,下图表示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的关联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②上升流减弱③浮游生物减少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 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③印尼森林大火④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 B.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海上升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 C.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水温度降低,营养物质减少,鱼类死亡 D.厄尔尼诺造成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1.B 厄尔尼诺年,秘鲁沿岸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使得上升流减弱,营养盐类上泛减少,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 2.A 在厄尔尼诺年,西岸由于气流上升减弱,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干旱;而东岸荒漠地带却出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3.C 厄尔尼诺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于南美洲赤道西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而导致可能南美洲西部盛行上升气流,故常出现暴雨。厄尔尼诺对太平洋两岸的气候影响显著,同时秘鲁沿海上升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南美洲西部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渔场受到影响,渔业减产。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15 雾 带详解

2022微专题训练15雾 一、单选题 2014年2月6号傍晚,厦门现神奇的平流雾,犹如仙境,十分壮观。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陆地或水面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通常发生在冬季,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范围大,雾较浓,厚度较大,有时可达几百米。读图甲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间“早晨地罩雾,尽管晒谷物”中的雾指的就是平流雾 B.平流雾在空间中自上到下逐渐形成,越往上雾越浓 C.冬季南下冷空气遇到温暖的河湖面时也可能在河湖面上形成平流雾 D.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此地的雾多数都是平流雾 2.海洋上有些地区四季皆可出现平流雾,上图中最不易出现平流雾的地点为 A.A B.B C.C D.D 1.C根据资料,平流雾通常发生在冬季,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范围大,雾较浓,厚度较大,民间“早晨地罩雾,尽管晒谷物”中的雾指的不是平流雾,A错误。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陆地或水面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在空间中是自下而上逐渐形成,越往上雾越淡,B、C错误。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此地的雾多数都是平流雾,D正确。 2.D海洋上有些地区四季皆可出现平流雾,上图中最不易出现平流雾的地点为D,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水汽难凝结成雾,D对。A、B、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出现可能性较大,A、B、C错。 3.谚语说“十雾九晴”的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B.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97 农作物生长习性 含详解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97 微专题训练农作物生长习性 一、单选题 1.牛油果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读我国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A.喜温暖湿润 B.喜通风透气 C.不耐贫瘠 D.耐酸抗寒 1.A 图示牛油果分布区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喜温暖湿润。通风透气不是仅分布在我国南部、西南地区的原因;山区也有分布,说明耐贫瘠;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或西南地区,说明不抗寒,故A项正确。 2.薰衣草芳香别样,被誉为“香料之王”。全球最著名的种植地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山区。读薰衣草生态习性(图甲)、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乙)。回答下题。 下列普罗旺斯种植薰衣草有利的自然条件正确的是 ①熏衣草生长习性喜高温,该地夏季高温多雨②夏季降水较少,光照长 ③普罗旺斯山区,海拔较高,温度适宜④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B 试题分析:从图乙中可看出,普罗旺斯夏季降水少,①错;雨热不同期应是地中海气候,④错;B 正确。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该山地1 800 m以上的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以下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 ) A.耐旱 B.耐寒 C.抗风 D.耐贫瘠 3.A 该山地位于42°N,在1800米以上的山上,冬季气温应很低,山地土层薄,土壤贫瘠,所以岳桦林能耐寒耐贫瘠;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主要就是为了不被风折断或拔起,为了适应在大风中生长;从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来分析,北坡有多种林带,说明气候比较湿润。所以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耐旱。故选A。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读“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4.瓦德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枣椰树,下列不属于 ...枣椰树的生长习性有()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31 过程性问题 带详解

2022地理微专题训练31过程性问题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D 地下水水量较少且流量较稳定,因此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为④;城市化后植被遭到破坏,下垫面被硬化,雨水汇流速度快,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使径流量峰值时间提前且流量增大,①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水库有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由于水库的调节河流峰值流量减小且时间推迟,②为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③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故选D。 2.下图从t1一t4的演变过程是一个() A.城市的形成过程B.城市的移动过程 C.城市郊区化过程D.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群的形成过程 【答案】D从图中可以看出,从t1一t4城镇数量逐步增多,城镇面积逐渐增大,形成了城市群,所以D 正确。 3.读图,回答:

图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 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答案】B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图中石灰岩为沉积岩,沉积岩接近岩浆部分受高温高压条件影响,变质称为变质岩大理岩。所以该图体现的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下图从t1一t4的演变过程是一个() A.城市的形成过程B.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群的形成过程 C.城市郊区化过程D.城市的移动过程 【答案】B读图,根据图例判断t1一t4的演变过程是城市郊区化,最后城市连到一块,因此是一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群的形成过程。故选B。 5.荒漠化是指 ( ) A.沙漠扩张的过程 B.降水减少的过程 C.人为破坏草场的过程 D.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答案】D本题考察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荒漠般景观的过程。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故本题选D。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 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