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器具

【学习目标】

认识一些常用的器具,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器具。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净——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载玻片擦洗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用镊子夹取叶的下表皮。

4.浸——把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展平材料。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7.染——把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知识点二:其他常用的实验器具

1.可以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器具有放大镜等。

2.实验中常用的解剖器具有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在小学的科学课中你曾使用的计量器具有量筒、天平等。

4.可以用来加热的器具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说出几种生物实验中的通用器具。

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知识点三:使用实验器具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解剖器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2.在探究实验中,加热时要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

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分组介绍各种器具的种类和用途。

(1)你知道哪些实验器具?其作用是什么?

实验器具:量筒、试管、酒精灯、放大镜等。

量筒:量取液体;试管:溶解、反应等;酒精灯:加热;放大镜:把物体放大。

(2)通过影视和书籍,你了解到医生用到的解剖器具有哪些?

(手术)解剖盘、(手术)解剖剪、镊子、(手术)解剖刀片。

2.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擦拭载玻片?

清洁好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需用细软布(如清洁的纱布)擦干。其方法是擦拭载玻片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着其短边的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清洁的纱布沿长边往返,在上下两面同时轻轻擦拭。

(2)滴多少水合适?

滴水时水量要适当,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度,约1~2滴。如滴多而载玻片又倾斜,则水很容易流满载玻片。

(3)为什么要展平材料?

用解剖针或镊子将材料展开,不重叠,利于观察。

(4)为什么取放盖玻片时要小心?

因为盖玻片小而薄,不小心就容易破碎。

(5)为什么要给材料染上色?

使细胞的结构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6)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时,如何解决?

①视野里看到的物像为什么漆黑一片?

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以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漆黑。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②如何区分气泡和细胞?

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

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或移动,细胞则不具有这些特征。

③盖盖玻片时容易产生气泡。那么正确操作方法是什么?

放盖玻片时,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的边缘,待水完全接触该边缘后,再轻而缓慢地放下盖玻片,由于盖玻片下的空气已经让水排挤掉了,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许多气泡。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4、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规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准备: 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的纱布,叶片,自来水等(分组);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量筒,天平,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角匙; 2、实验前制度、纪律、安全教育; 3、学生实验分组; 4、投影仪、制作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揭示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那么如何探索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呢,这就是下面几节课要学习的第2章《探索生命》。 三、新授: (一)引导生阅读本章学习目标 (二)首先学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三)引导生阅读本节学习目标 一、认识显微镜 1、师简介显微镜后,引导生对照教材图2-1,观察显微镜。 (1)、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对照图2-1认识显微镜 (2)、分别观察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3)、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的升降情况。 (4)、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2、师指示显微镜,让生回答其结构及作用。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教案 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讲课者:徐进峰 单位:舞钢市二中 时间:20XX年9月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知识目标:认识并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共同体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验科学的真实性;用平等的互动、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重点:认识显微镜结构和作用,学习使用显微镜。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法: 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等。 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展示:一组精美图片(约2分钟) 师问:图片漂不漂亮? 生答:漂亮。 师问:想不想亲眼去看看? 生答:想。 师问:怎样才能亲眼看到呢? 生:……

师讲述:大家猜猜借助什么看?(学生议论片刻后)对了,用显微镜。学会使用显微镜,我们就可以亲眼目睹更多美轮美奂的生物,探索更多生物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一:认识显微镜(约13分钟) 1、学生用教科书第20页,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图,自学或同学合作,识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并理解其功能。 2、板书课题。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显微镜是精密贵重仪器,要爱护。并叮嘱学生一定要规范操作,按照课本要求取出显微镜。 3、教师故意展示显微镜,学生评判并纠错。 4、课件展示显微镜,让一两名中偏下程度的学生指认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如有错误,让其他学生帮助来纠错。 5、教师对学生不能正确评判的地方,予以讲解、演示。 课件展示、强调: (1)镜头放大倍数的识别,如10X表示放大10倍。 (2)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活动二:使用显微镜(约20分钟) 1、教师分步演示,学生分步练习。 第1步:选目镜。 师演示:选倍数较低的目镜(如10X) 讲解:倍数低,视野大,易发现观察对象。 生:操作练习。 第2步:选物镜。 师演示:选倍数较低的物镜(如10X)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探索生命2.1探索生命的器具学案(新版)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器具 【学习目标】 认识一些常用的器具,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器具。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净——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载玻片擦洗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取——用镊子夹取叶的下表皮。 4.浸——把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5.展——展平材料。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7.染——把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知识点二:其他常用的实验器具 1.可以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器具有放大镜等。 2.实验中常用的解剖器具有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在小学的科学课中你曾使用的计量器具有量筒、天平等。 4.可以用来加热的器具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说出几种生物实验中的通用器具。 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知识点三:使用实验器具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解剖器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 2.在探究实验中,加热时要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

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分组介绍各种器具的种类和用途。 (1)你知道哪些实验器具?其作用是什么? 实验器具:量筒、试管、酒精灯、放大镜等。 量筒:量取液体;试管:溶解、反应等;酒精灯:加热;放大镜:把物体放大。 (2)通过影视和书籍,你了解到医生用到的解剖器具有哪些? (手术)解剖盘、(手术)解剖剪、镊子、(手术)解剖刀片。 2.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擦拭载玻片? 清洁好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需用细软布(如清洁的纱布)擦干。其方法是擦拭载玻片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着其短边的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清洁的纱布沿长边往返,在上下两面同时轻轻擦拭。 (2)滴多少水合适? 滴水时水量要适当,以恰好被盖玻片盖满为度,约1~2滴。如滴多而载玻片又倾斜,则水很容易流满载玻片。 (3)为什么要展平材料? 用解剖针或镊子将材料展开,不重叠,利于观察。 (4)为什么取放盖玻片时要小心? 因为盖玻片小而薄,不小心就容易破碎。 (5)为什么要给材料染上色? 使细胞的结构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6)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时,如何解决? ①视野里看到的物像为什么漆黑一片? 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以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漆黑。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②如何区分气泡和细胞? 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表现为四周较黑、中间较亮,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

探索生命的器具

2-1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目标 1、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含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进行简单介绍,说明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我们肉眼所观察不到的细微结构。 1、学生对照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各小组进行提问,并解答。 3、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焦螺旋。

(4)反光镜的使用,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不同光圈的使用。 4、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i.区别目镜和物镜。 ii.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iii.识别粗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 (一)对光 (1) 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 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 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一白亮视野。 (二)观察 (1)E片观察。 (2)载玻片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米 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止,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更加清晰。(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则应 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并且解决 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 (三)其他探究器具的认识 二、课堂小结 三、达标测试: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_1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单元 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三、教学准备:1、自制。2、学生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3、FLASH:(1)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4、视频文件:(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2)草原大迁徙;(3)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6)保护色;(7)螳螂的拟态;(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引言]:有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态因素定义。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态因素的有关内容。[提问]: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讲述]: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讲解]: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 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假设]: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兴趣很浓,问题激发起学生回答的热情,纷纷举手述说自己捕捉鼠妇的经历与经验。提到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相互讨论归纳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和温度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8)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8)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探究生命的器具〞要紧介绍了显微镜的结构、作用与使用方法,对常用实验器具的分类、安全操作规那么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一种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并练习使用显微镜进行观看。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差不多了解了生物的要紧类群、生物的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究生命,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适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专门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存与疏导:在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对比图2-4,归纳出制作临时玻片的过程。认知率达100%。 2、技能把握和指导: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防止玻片内显现气泡,并使用显微镜观看玻片标本。利用率达95%。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实验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觉咨询题,并尝试解决咨询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投入率达100%。 5、观念确认与引导:强调实验在生物课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的认识,才能学会许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究生物世界的隐秘,从而使学生明确实验课的目的,激发其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从而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具预备: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洁净的纱布、滴管、烧杯、叶片、番茄、自来水等。

第1单元 第1章 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设计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设计 Unit 1 Chapter 1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lif e teaching design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第1单元 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3、flash: (1)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的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视频文件: (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 (2)草原大迁徙;(3)秋海棠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 (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 (6)保护色;(7)螳螂的拟态; (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 1.地球原始大气组分与现在大气有何不同?为什没有氧气?氧气产生的意义? 现在:O2,N2,CO2等,原始就是H2,CH4,HS等还原性气体与N2,CO2,无O2。 原始氧气与物质结合为氧化物,无氧气补充。 氧气意义:臭氧层挡紫外线,形成氧化反应为主代谢,推动新的生命体。 2.间断式进化与渐进式进化各有何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什么事物种进化的原动力? 渐进式:兼具两个物种特点的中间物种与有化石证据。 不足:集群灭绝突然性破坏渐进的速度,更多渐进物种或化石证据缺乏。 间断合理:演化史上物种突然爆发式出现,无中间物种现象。 不足:有些变化时逐渐实现,生态系统内有竞争也有协同发展。 进化原动力:基因改变。 3.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钠钾泵逆浓度将胞内Na+移到细胞外,K+移到细胞内,造成细胞内浓度不同。刺激首先诱发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细胞内电压升高至平衡,伴随细胞内电压升高激活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K+快速外流,电压降低。 4.衣藻的视紫红质通道蛋白就是什么离子通道?将它在神经元质膜上表达后,激活该蛋白会引起离子内流入细胞还就是外泄出细胞?为什么473nm的激光可以激活它? 钠离子。引起钠离子内流。吸收473nm光子能量,造成蛋白构型改变,打开钠离子通道引发动作电位。 5.神经元细胞间的部分联系就是突触,那么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又就是通过什么方式跨域突触间隙进行电信号的传递?神经回路就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利用单色或多色激光启动激活与抑制神经回路? 神经元间通过突触发出的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神经回路就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形成的信息传递。在神经元细胞上表达不同的光敏离子通道蛋白,通过单色或多色激光激活,引发离子的内流或外流引起冲动启动回路。 6.模仿假肢如何接收到大脑的命令? 假肢。大脑电信号由神经元传递给肌细胞,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假肢识别传递到皮肤表面肌电信号。

海口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检测题C卷

海口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检测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箭毒蛙有鲜艳的体色,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这说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 2 . 下列动物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A.蛲虫B.水螅C.涡虫D.绦虫 3 . 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均不动,此污点最有可能在() A.盖玻片上B.待观察的材料上C.目镜上D.物镜上 4 . (2015秋?阜宁县校级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 5 . 在江苏某地长有法国梧桐树和松树,到了冬天,法国梧桐树纷纷落叶,松树却仍然郁郁葱葱.这说明()A.它们都适应本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B.法国梧桐树不适应本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C.松树比法国梧桐树更适应本地区冬天寒冷的环境 D.松树和法国梧桐树进行着生存竞争 6 .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45×,物镜2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8× D.目镜5×,物镜10× 7 . 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你认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视野中的A里面一片空白,边缘较黑,挤压盖玻片发现其形状会改变,此结构是气泡 B.视野中的C是灰尘污点,移动载玻片和转动目镜后他都不动,则此灰尘可能存在于物镜上 C.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有重叠现象,说明刮取的碎屑在清水中没有涂抹均匀 D.视野中有一些食物残渣,可能没有用凉开水漱口 8 . 下列关于“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黑藻叶片”时不需要染色是因为含有叶绿体 B.载玻片上先滴加清水再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上面 C.洋葱内表皮细胞不经染色即可清楚看到中央大液泡 D.可以通过形成物像的大小区分动、植物细胞和气泡 9 . 下列为四组显微镜(目镜×物镜),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5×40B.10×40 C.10×4D.12.5×10 10 . 视野中的右上角看到有一“p”字母,玻片上应该是什么字母,怎样移动玻片标本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A.d字母,向右上方移到玻片标本B.d字母,向左下方移到玻片标本 C.q字母,向左下方移到玻片标本D.q字母,向右上方移到玻片标本 11 .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2 . 除哪项外,下列均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水分C.空气D.瓢虫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用的材料应该是( ) A.薄而透明 B.厚实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制作的要求。光学显微镜原理是利用光线透过所要观察的物体,经过放大后时人体能看到起微细结构,因此观察所用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临时装片材料的制作要求。 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 A.擦→滴→撕→展→盖→染 B.滴→撕→展→擦→盖→染 C.擦→滴→展→撕→盖→染 D.擦→滴→撕→展→染→盖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A。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制作装片的过程。 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目镜上标的是10×,物镜标的是40×,请问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为( ) A.300倍 B.150倍 C.40倍 D.400倍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应该选择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小明在载玻片上用细圆珠笔写了个字母“b”,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那么它看到的图形应该是( ) A.b B.p C.q D.b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显微镜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物像和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分析】:在解答这一类题目是,可以将试卷选择180°后,所看的是图片变的显微镜中的物像。 5、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B。 【分析】:解答这一类题目可以按顺序记住6个字:擦→滴→撕→展→盖→染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再转换高倍镜的时,焦点产生微小变化,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焦,不然视野会模糊;同时,因为放大倍数的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变少,所以会导致变暗。因此本题应该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7、用吸管吸滴番茄果肉汁液,制成的标本是( ) A.切片 B.装片 C.涂片 D.磨片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玻片标本的种类。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称为切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而成的称为涂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称为装片。因此,本题应该选择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玻片标本的分类。 8、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探索生命的器具》说课稿

说课稿 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说课者: 单位: 时间:

《探索生命的器具》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生物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生物主要类群、生命现象等知识,在意识到生物学重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生命的器具,这对学生今后科学的探索生命,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学会科学地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说生物学是一座华丽的殿堂,那本节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殿堂的敲门砖。 2、教学目标 依据《生物课标》和七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并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共同体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验科学的真实性;用平等的互动、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3、重、难点的确立 重点:认识显微镜结构和作用,学习使用显微镜。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实验课的组织比较难,学生会很兴奋,乱摸乱动,而本节实验又是学生第一次,学生可能会因过度

兴奋而随意操作,为今后用显微镜探究其它生命现象埋下隐患,所以规范操作、高起点、严要求,开好头,很关键。 二、教法 依据课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等。 三、学法 结合本课重难点,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互帮互助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巩固提高练习。 (一)导入(约2分钟) 用投影展示一组色彩绚丽、美轮美奂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是什么事物,以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很难准确认出的。老师公布:“这都是显微镜下的世界。”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显微镜的好奇心,由此产生想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迫切心情。 (二)讲授新课 两项活动。 活动一:认识显微镜(约13分钟) 虽然也可以由老师像讲解员那样给学生一一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但这样没有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极有可能会兴趣骤减。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鼓励学生利用课本插图,自学或与同学合作,研究显微镜结构。(2)教师故意错误、不规范地演示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让学生来评判并纠错,以此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2课时) 本节是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日后实验操作的能力,还会影响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而且要让学生在自学互帮中培养学习能力及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通过合作学习、独立操作实践、纠他人之错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将学生浓厚的兴趣深化为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各种探究器具,这对学生今后科学地探索生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 能力目标: 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尝试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真实和实验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教学难点: 学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课前准备

教师:显微镜,镊子、刀片、滴管、干净的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永久玻片标本、洋葱、番茄、清水、碘液;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量筒,天平,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角匙; ▍流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使用方法。 学生交流:说出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及使用方法。 实验,有时仅依靠显微镜还不足以完成实验探究,下面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并学习使用方法。 ▍流程二:新课学习 一、识别探究器具 1.课前建立学习小组,每组五人,代号为A、B、C、D、E。分别学习不同类型的探究器具及使用方法。教师提供学习提示卡5张并进行学习任务分配: A.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复习) B.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C.: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D.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E.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2.学生结合教材P21插图及结合教师提供的实验器具进行识别,同组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总结学习经验。 附学习提示卡。 A组:观察器具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教学目标 1、出显微镜的差不多结构和作用。 2、不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讲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适应。 教学重点 识不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包蕴着无限隐秘,这些隐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要进行科学探究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进行简单介绍,讲明利用显微镜能够观看到我们肉眼所观看不到的细微结构。 1、学生对比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各小组进行提咨询,并解答。 3、对学生显现的咨询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焦螺旋。 (4)反光镜的使用,识不平面镜和凹面镜。 (5)不同光圈的使用。 4、检查学生的把握情形。 i.区不目镜和物镜。 ii.识不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iii.识不粗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 〔一〕对光 (1) 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 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 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一白亮视野。 〔二〕观看 〔1〕E片观看。 〔2〕载玻片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米 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止,最后调剂细准焦螺旋 使更加清晰。〔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那么 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提动身觉的咨询题,同时解决 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 〔三〕其他探究器具的认识 二、课堂小结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1、生物的定义: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 2、生物的生命现象: (六条,能够举例说明每条现象,能够根据这六条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其他所有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体有生长发育现象。 (种子 参天大树;蝌蚪 青蛙) 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特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④生物体通过繁殖产生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特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⑤生物体能够对外刺激作出一定反应。(含羞草、草履虫、河豚;趋利避害) ⑥生物体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恐龙灭绝;仙人掌针形叶) 3 、生物的主要类群: (举例说明,每种类群知道1~2种代表生物名称。) ※4、生态因素的定义: (能够举例说明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可以分为: ①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互助等。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例如: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环境、蚯蚓适应洞穴生活;蚯蚓改良土壤。 注意: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但不能相互适应,只能是生物单方面地去适应一定的环境。 6、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离不开生物。(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第二章 探索生命 1、显微镜的结构及操作: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熟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①取镜 ②安放 ③对光 ④装片 ⑤调焦 ⑥观察 ⑦记录 ⑧复原 ⑨装箱 显微镜操作步骤记忆口诀: 取镜与安放,转动来对光,放压标本片,调焦见物像,结果要记录,复原后装箱。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1.材料工具:显微镜、植物叶、清水、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 2.小老师培训:课前对四名学生进行单独教学,并教会他们如何指导其他学生。【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显微镜的装配。 【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显微镜的组装,在活动中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二、讲授新课 (一)玻片标本类型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学生通过实验报告上的材料工具名称,认识所用到的工具。 教师对学生不熟悉的工具进行指导,并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2.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选取的材料是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它是洋葱的茎。 3.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每一步注意事项,每一步都让学生用一个动词概括出来。【教师】第一步操作用到的工具是什么? 【学生】纱布。 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说这样做的好处。学生用一个动词概括此步为“擦”。 【教师】第二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什么液体? 【学生】清水。 【教师】清水有利于细胞保持活性。教师演示。 学生回答用一个动词概括这一步为“滴”。 【教师】对选取的材料怎样处理了进行了怎样的处理? 学生概括了连续三个动词“撕”、“浸”、和“展”。 教师边演示边强调:用到的工具……?(镊子) 要撕取的是洋葱的……?(内表皮) 撕得不要过大,大小和我们观察到的永久装片中的材料大小差不多。 如何展平?我给大家加了解剖针这个工具,操作起来更方便一些。但要注意安全。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给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教师】如何盖?(一端先接触水滴,另一端缓慢放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这步的动词是……?(“盖”)。 【教师】我们选取的材料非常透明,我们能看到细胞吗? 【学生】不能 【教师】要是染上色呢? 【学生】可以看到。 【教师】我们要用碘液染色。在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碘液。 这一步是……?(“染”) 【教师】最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动词是……?(“吸”) 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4.最后把制作步骤用动词概括为:(学生填写在实验报告上)

《1 生命的奥秘》教案

《1 生命的奥秘》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命孕育的常识,感受生命的神奇,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地生活。 3、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生命孕育的常识,感受生命的神奇,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地生活。 3、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利用课前几分钟活跃课堂气氛。 二、谈话引入 有谁问过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如果没有问,那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妈妈有没有告诉你自己出生时她所受的痛苦? 三、小胚胎故事 1、小组交流资料,然后分工合作,准备介绍《小胚胎的故事》。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每个人的生命诞生的过程。 2、童话形式交流《小胚胎的故事》。(学生通过教学游戏从中体验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材料:课前准备(问问妈妈,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小胚胎的故事》,描

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四、我出生的那一天 交流自己的故事——《我出生的那一天》 通过讲故事的环节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的所受的痛苦。 1、向父母家人了解自己出生当天的故事,记录一个最感人的细节。 2、与妈妈进行一次访谈,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所受的痛苦。 五、解读生命密码 开展“解读生命密码”交流。通过讨论、现场调查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孕育的疑问。 第二课时 一、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1、为什么我是男(女)孩,他(她)是男(女)孩? 2、为什么我长得像爸爸?他(她)长得像妈妈?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是独一无二、令人自豪”。 二、我对妈妈知多少 1、故事《天使的名字叫妈妈》。 2、妈妈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反应?生你的时候经过什么痛苦? 3、你断奶的时候,妈妈想了哪些方法? 4、你小时候妈妈每天给你洗多少块尿布? 5、妈妈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妈妈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最不快乐的事是什么? 6、妈妈每天几点起床?一天工作几小时?做家务几小时?睡眠几小时? 7、妈妈的生日是哪天?谁给她庆祝生日? 三、妈妈的账单 1、读故事:《妈妈的账单》、《可怜鸟兽父母心》。 2、讨论:妈妈的账单为什么是“0”元?这个“0”元是什么意思? 3、试一试:我为妈妈写“爱的账单”。 四、了解这些情况后,说说你有何感想? 第三课时 一、续写小诗 1、朗诵《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探索生命的器具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目标 1、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尝试使用显微镜。 4、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1、范使用显微镜。 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含着无限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出示显微镜,进行简单介绍,说明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我们肉眼所观察不到 的细微结构。 1、学生对照书本理清显微镜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各小组进行提问,并解答。 3、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调。 (1)显微镜的拿法。 (2)辨认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的放大倍数。 (3)学会使用焦螺旋。

(4)反光镜的使用,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5)不同光圈的使用。 4、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i. 区别目镜和物镜。 ii. 识别反光镜的凹面和平面。 iii. 识别粗准焦螺旋。 (二)使用显微镜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 (一)对光 (1)选择低倍物镜,对准对光孔。 (2)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一白亮视野。 (二)观察 (1)E 片观察。 (2)载玻片放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物台,但离1到2毫米 使物镜慢慢上升,并看好物镜,直到看到物象为止,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更加清晰。(看到的像是倒像,如要将看到的东西移向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并且解决 5、实验完毕,准确收好显微镜 (三)其他探究器具的认识 二、课堂小结 三、达标测试: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1)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使用录像带;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 一、讲授新课 (一)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师】PPT展示课本中的常用的探究器具图,让学生进行辨认,教师加以说明、补充、归类。着重说明酒精灯、滴管的用法。 【教师】演示各种器具的用法: 1.观察器具:放大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4.加热器具:酒精灯、石棉网;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钵、滴管、药匙。 【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仔细听讲解。 【教师】提示学生: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一滴水中究竟有什么吗?你知道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吗?我们所说的细菌是什么样子?要看到它们,必须借助放大倍数更多的观察用具——显微镜。【教师】出示早期的显微镜和观察到的细胞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了解显微镜的历史。通过观看了解到微观世界的奇妙,认识到显微镜的作用。 (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显微镜的发展史) 【教师】讲述: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结构。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二)显微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1. 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教师】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2. 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趣味观察1.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e”字的玻片;②印有“上”字的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④镜筒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2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二) 教学目标 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制作临时玻片制作。 教学难点 防止玻片出现气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显微镜的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以下操作(1)指出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 (2)对光。 (3)观察E片。 2 、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对各部进行归纳。 A、用洁净的纱布把载波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净。 B、用滴管在载波片的中央滴一滴。 C、用镊子撕取叶的小表皮――――取。 D 、把材料浸入水底中―――浸。 E 、展平材料――展。

F、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盖。 G、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练习,教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及解决。 A 、取材厚而透明,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是一片漆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B、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 C、若视野中出现污点,帮助学生判断污点的位置。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 二、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实验的主要内容。 三、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 二、选择题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