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摘要: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渗透到我们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赵城这样的问题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走进他,给他机会,给他时间,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对于像岳燕这样的学生“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改正错误。

关键词:爱心教育让孩子一个都不少

正文:

产生背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才”能出众,更需要“德”行高尚,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更好的实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问题学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这样的工作,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

而又有可能收效不大的是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转化问题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我校的搬迁,我不想因为搬迁而流去一个孩子。那么很多问题学生就担心搬到新校区了,会不会因为我们不听话而不要我们了呢?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何等重要!作为学校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抓学生的道德品行教育,抓好德育会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近年来我班实施了德育“爱心”这一创新举措。

具体做法:

案例一:

我班有个学生叫赵城。初一上学期刚进校时,不做作业,上课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总是喜欢说话,打扰别的同学上课、做作业,下课狂奔乱跳找不着人影,同学间经常闹矛盾,还与班干部顶撞,说脏话,扰乱课堂秩序,甚至把女生的鞋带解了拴在课桌上,弄得班上哄堂大笑,老师也没法上课。“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我曾想到过让他转校(这也是全班同学以及科任老师的心愿)因为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反映他的问题,种种行为和表现令全班同学都为之头疼。开始我给与了一定的警告,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我说: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给你规定时间,必须一次比一次有所进步,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进展。看到他不思进取,成绩、表现上不去,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张三”,我每次生完气后就着急。

今秋开学时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我不再责怪他,给她机会,给她宽容,找机会让他为班级做点事,并多次表扬他。我想必须要想法贴近他、走进他直至改变他。记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多方面地了解学生。”为了不让全班学生和科任老师头疼,我决定先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他的哥哥,他跟我详细谈了弟弟小学的情况。从与他哥哥的交谈中我得知:这孩子其实自尊心很强,但小学基础很簿弱,也想到过努力,但经过多次努力,都没有成功,加上他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平常很少管他。孩子的父母是位农村人,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教育的方法,仅知道给儿子吃饱了穿暖和了认为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能帮助他,特别是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她根本没去多接触、多了解。我想,要改变他,有多难啊!在家访回来的路上,我想好了下一步的工作。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非常好动,总是有事无事就惹是生非,制造矛盾。于是,到了每周一的安全课时,我总让他发言,让他对班级的安全、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管理进行建议,说出自己的好办法,他都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也很开心。通过反复实践,他的行为习惯慢慢就好起来了,在班级和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我趁机再对他提出个人表现方面的要求,他欣然接受,而且改变很快。一段时间下来,开学初的一些不良表现渐渐消失了,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了,也不和老师抬杠了,并且带头为班级着想了。虽然成绩提高不大,但是集体荣誉感超出了同学们的意料之外。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锦上添花:把他推选为班委

干部的候选人,待同学们考察通过。他非常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从方方面面努力表现自己,一心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上课时纪律也好了,课外活动时与班干部一起讨论如何进行班级管理,我们班才是一个和谐的班级,凝聚力最强的班级。在此过程中,他只要一有不好的习惯就想到了自己是一名班干部,要“先正己,后正人”如何让我们班得到“流动红旗”,教室里的桌凳摆放、擦窗子、扫地都有了它的身影,放学后也能按时回家了。一切的一切证明他正在逐渐改变自己,而且变得越来越棒。有了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及我和各科老师的适时激励,同学们对他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委竞选时他顺利的当上了班级纪律委员。他不但自己主动遵守班上的纪律,还带头管好班上的纪律,并且管的时候还很有方法和技巧的,深得同学们的信任,真正起到了班干部模范的作用。

本学期,经过我和全体老师的不断努力,他已横扫一切旧习,各方面遵规守纪,成了同学们的楷模。同学们一致推荐他为我们班的优秀学生干部。实践证明,只有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甘苦,教育工作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实效。

案例二:

岳燕同学是我班以前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女生,而且还是班委干部。可是到了初二上学期时,由于跟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有了接触,便经常请假回家说去医生那里输液,(因为第一次是他奶奶请的假,说他有慢性胃炎的毛病)我觉得这请假也很正常,由于爷爷奶奶年级大了耳朵不好使,家里电话也打不通,我也就信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别人说有一个学生经常出入网吧、

酒吧、游戏厅。我实在不放心,就找了两个学生去他家里看看情况,才知道她根本就没有病。通过跟她爷爷奶奶的交流才知道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其实每次请假都是谎话,她在家里说学校放假,在学校里说请病假。于是我就跟她远在深圳打工的爸爸打了一个电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孩子这样的情况,他竟然很平静,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只是一味地说反正我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就该由学校管理,当时气得我是七窍生烟啊!

每次说请假去输液都是假的,结果就去混社会了。爷爷奶奶也拿她没有办法,后来越来越胆大了,甚至可以通宵不回家了,还去酒吧喝酒、抽烟,一两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晚了,她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了社会这个大染缸了。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但我不灰心,我不想失去一个曾经很优秀的孩子。于是我进行了漫漫地寻找之路。

我每天夜里下班后都在全城的酒吧寻找,还要求本班的学生提供有力的线索,班上的孩子们都知道,我们班不能少了一个人。“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在滨河路一个酒吧里找到了这位女生,并将他带到家里进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后交给她爷爷奶奶。这样我认为就没有事了,从此以后就会幡然醒悟而回到教室里上课了。没有想到,才过去了三天,这位孩子最终没有能挡住社会上的诱惑。有一天放学后居然又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出走了,离奇失踪了。满心欢喜的我一下子又跌入了低谷,也曾经多次想过放弃,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个空座位时,我心里不禁暗暗一沉。于是,我再次踏上了寻找之路,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也就轻松了许多,这次找到后我没有直接带她回家,而是找了另外一个学生随我一起去

餐馆里吃饭。就在这个时间,我与她进行了倾心交流,才得知她是因为害怕社会的人找她的麻烦,又不敢跟家里人说,也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人。社会上的人对她进行恐吓,就连家里也没有面子再回去了,父母亲除了在电话里责骂,也没有别的方式,爷爷奶奶更是没有好脸色给她看。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自己想脱身这个压力难度确实有些大,深感无助的她便有了“以烂为烂”的想法了。

于是,我问她以后还想不想回到学校里继续读书,她说想。我跟另外一位同学不但给了她鼓励,还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对她的恐吓进行了分析。让她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也不要去害怕社会上这些人的恐吓,一定不行就报警。有了同学们的理解和我的劝告,这一次她有了信心,终于回到了课堂,她自己也觉得如果有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再来骚扰就会有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也就不再有心里负担了。通过这次的教育方法的改变,现在上课也不分心了,并恢复了原来的班干部身份,我一并交代这位班干部不要将她的离家出走的真正情况告诉班上其他的同学。同学们也看到了班主任这样的良苦用心,大家不但都欢迎她回来,而且没有一个学生在她面前有瞧不起她的意思。她自己也有了信心,在本次的考试中虽然成绩下滑了一些,但是那个空了的座位不在空缺,我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成效显著: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这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赖,倾听他们的心声。班

主任每天跟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情况最全面,掌握学生动态最敏锐,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见到学生的不足应宽容以待之。现在的学生对于个别老师的动辄就发火是最为反感的,甚至会让老师下不了台。尤其是在批评他们的时候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冤枉他们,如果太严肃了,他们会让你下不了台,没有脸面。

因此,我对赵城同学的转变主要从他的内心入手,去关心她,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交流、谈心,同时更让他感受到这一切都得益于班主任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老师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从而让他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中尝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她,引导他、鼓励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像岳燕这样的学生,不能动辄就责怪,这样会让她本来就无处诉苦的心理承受不了而做出一些令常人不敢想象的后果,老师给她以父母般的爱,去关心她、融化她的心灵,让她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自己,至少学生不会反感,这样的德育教育效果那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今秋我班的保生控流工作是全校名列前茅的。

得到启示:

一、良师益友真情奉献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须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

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但在有的教师眼里,对问题学生常常不屑一顾,甚至是放弃不管。但如果是一个眼中有情、心中有爱的老师一定会设身处地的为问题学生着想:问题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又多么的令人佩服啊!明知听不懂上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到校听讲;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却是屡败屡考;明知学校期中期末表彰会上听不到他们的名字,却要一直陪坐替别的优等生捧场。他们的坚强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多么的牢不可破啊!如果我们的老师对他们能够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值得你用初中三年的时间去爱他们,贴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信任、理解学生,对他们怀有较高的期待,学生就会微妙地觉察到老师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同时也能激发起自信心,产生进步的动力,从而实现老师期待的目标,达到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赵城的情况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情、父母的交流,和同学对他的排斥,失去了应有的家庭之爱、友爱。而我就以爱心为媒介、以爱心为原材料,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理解的桥梁。抓住他缺少父母的爱,与他交朋友;抓住他自尊心强,有颗热情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心给他挑起班级纪律委员的重任,抓住岳燕缺少父母的关爱,去关心她,用老师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她,用关爱唤起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这虽然是一个个很普通的个案,但也包含着转变问题学生的一些技巧、方法。因为,惟有爱,才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惟有爱,才是人类最好的教育;惟有爱,才能点燃问题学生转化之火!

二、以人为本,师爱有道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渗透到我们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赵城这样的问题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走进他,给他机会,给他时间,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对于像岳燕这样的学生“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改正错误。

三、良师益友,宽容为上

在德育主体上,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眼中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种与他们的年龄很不相称的冷漠和无助,他们每天疲于文化作业中。如此沉重的青少年,哪里还有快乐与美好可言。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让我们渐渐感悟到:德育的本质应是快乐的。只有快乐的德育才是人性的德育,也只有人性的德育才能发展健康人性,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根本目的,达到德育的最高境界。说白了我们德育的终极目标就应该是让学生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追求人生的愉快和完美,创造人性的灿烂与辉煌。让每一位学生都懂得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要心存感激;让学生感到老师给了我改错的机会,创造的空间,从中获得的经验与感受是我在社会上学不到的,或许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也能促使学生发展健

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谐、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我们的德育教育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进行反思与改进,建立一个快乐的校园,让孩子们享受快乐和幸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这两次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的改变,我在多方面观察了孩子们的动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懂事了。也让我明白了更多道理,对孩子们的教育,光靠责怪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做孩子们心里的朋友,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从孩子们真正缺乏什么入手,让孩子们大彻大悟,从而指挥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在德育工作中一直坚持学生自主管理探索,积极创新德育活动的载体和方式,使我们的德育活动进一步贴近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和实际,注重在学生的体验中生成品格。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实现德育目标的多种渠道,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摘要: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渗透到我们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赵城这样的问题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走进他,给他机会,给他时间,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对于像岳燕这样的学生“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改正错误。 关键词:爱心教育让孩子一个都不少 正文: 产生背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才”能出众,更需要“德”行高尚,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更好的实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问题学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这样的工作,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

而又有可能收效不大的是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转化问题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我校的搬迁,我不想因为搬迁而流去一个孩子。那么很多问题学生就担心搬到新校区了,会不会因为我们不听话而不要我们了呢?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何等重要!作为学校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抓学生的道德品行教育,抓好德育会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近年来我班实施了德育“爱心”这一创新举措。 具体做法: 案例一: 我班有个学生叫赵城。初一上学期刚进校时,不做作业,上课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总是喜欢说话,打扰别的同学上课、做作业,下课狂奔乱跳找不着人影,同学间经常闹矛盾,还与班干部顶撞,说脏话,扰乱课堂秩序,甚至把女生的鞋带解了拴在课桌上,弄得班上哄堂大笑,老师也没法上课。“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我曾想到过让他转校(这也是全班同学以及科任老师的心愿)因为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反映他的问题,种种行为和表现令全班同学都为之头疼。开始我给与了一定的警告,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我说: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给你规定时间,必须一次比一次有所进步,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进展。看到他不思进取,成绩、表现上不去,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张三”,我每次生完气后就着急。

德育工作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总结报告(推荐文档)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内容提要】热爱祖国,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而我们的“中国梦”更要求未来一代满怀爱国激情去开拓前进。随着时代的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今天我们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就要用符合这个时代的创新的方法。 一、案例背景: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也是一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永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时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实现“中国梦”——“富强梦”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切入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祖国”“人民”在孩子们心中是个什么概念,他们能搞清楚为什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尝试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实施过程: “如果我们不再与自己的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没有奉若神明之物了,我们的生存也就毫无目的 了”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的感情人人都要具备。可是,这种 感情又不是与身俱来的,而要靠从小培养。那么作为教育者,就应该时时刻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对我们的 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一)、加强教师政治理论的学习。 1、提高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期伊始我们学校开展了课教师政治理论的学习。很多 教师改变了思想。认识到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是教育的一 个永恒主题,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是培 养青少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情操教育的 核心内容,是新世纪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中 心工作之一。 2、提高教师的示范作用。 我们的老师通过对政治理论的学习,自身的爱国素养也 得到了质的提升。很多教师明白了“其身正,不令则行”的 道理。 我们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发挥了德育的表率作用,以 身立教。如: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我都与学生同场列队, 高唱国歌,聆听国旗下的讲话。以前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升旗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用爱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背景:本人进入教师队伍的首站是在黔江区黎水镇中心校,当时觉得自己真正踏上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行业,急切想适应班主任工作,于是找校长开了后门。当天第一节语文课,我在教室外巡视学生,不出所料,有几个学生在嘻皮笑脸,连与语文书都没有拿出来。没有经验的我,下课后在教室训斥了学生,加之其他原因,校长当天下午决定换将了。后来自己努力的咀嚼、体会、总结、实践和工作环境的改变,主动向右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和通过网络学习,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东西。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沟通,才能接受。尤其是“问题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往往非常敏感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因此,消除学生情感的隔阂和疑惧心理,为学生创设倾诉的环境,使学生愿意接近自己,自然而然“信其道”。 班主任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心去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自然会明白学生有几多困惑,几多迷茫。来自家庭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学习的繁重,自身心理、生理上的包袱,他们多么渴望班主任能够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因此班主任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真挚的交流,推心置腹的沟通,只有做到心与心相通,才能叩开情感的心扉,奏响师生心灵的乐章。 案例:现在这个班,我是初一从别人手中接过来的,当时对学生

的基本情况不是很了解,学生又觉得我比较严格,从心里比较惧我,不大亲近我,很多事情只是闷在心中。为能打破这局面,我决定每天早上陪学生跑步,课余和胆子大的学生聊天,偶尔同体育课老师一道,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班上广开言路,让同学们通过当面交流、留纸条和班会,QQ聊天,短信息等形式,让同学主动开口,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想法。其中,我注意到一个叫张胜蓉的女生。从未与我交流过,见到我也很腼腆,总是红着脸,低下头。平时除少数几个女生外,基本不和别人往来,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表,有时感觉心情不好,略带沮丧的表情,又特别是有家长来校看学生的时候,这种情况表现尤为突出,甚至要悄悄的逃离当时的场面。学习时间,作业总是对的少,错的多,学习目的不明,任务不清,总带着忧伤、彷徨、徘徊,表情特严肃。当然第一次月考,成绩不用说,一个字差。鉴于这种情况,我主动找找她过几次谈话,都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电话家访,家长从未了解学生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回家学生也不爱学习,家长也不和学生沟通。就一味的找学生要分,分数低了就大骂,有进步了也不表扬。每次家长都是以批评学生的方式结束,觉得我的工作都被动了很多。一天,班长走进我的办公室,“班主任,向你反映一个情况,其实,我班张胜蓉同学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现在和她一起居住的并不是她的真正的父母,而是养父母,我们两个老家离得并不远,听我父母说,在她很少的时候,她爸妈为了能生一个儿,才把她抱出去的,她的养父母对她并不关心。”听了班长的反映,我如梦初醒,才知道她真实情况,正真的为她担心。也许我班和她一样的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心做甘露,精心育春苗 背景: 爱“是从教者的永恒主题,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途径多样,但“爱”应始终贯穿其中,“爱”是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一个待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关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拿出母亲般的关心、爱心和细心。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书育人的基础。只要教师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之魂,只有施爱与每一个学生,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才能发出灿烂的火花! ××是我们班的一位“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爱说话,更不和别的同学交往,班级的活动也不参加,上课睡觉,作业不写,科任老师都称他是我们班的“害群之马”,我也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不见其悔改,我也甚是头疼,感到束手无策。 案例: 1、××聪明、接受能力不错,由于基础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性格内向,做事时不专一,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 3、缺少家庭教育,缺少母爱,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有自卑心理。 解决策略: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要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们。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 实施过程: 一、情感沟通,树立自信 在之后的一次家访中我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10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了解到这些,我非常同情他,从此更加关心他。一天,上课铃响了,我仍然没看到××的影子,我开始有点担心和着急。就在这时,一声“报告”打断了我的思绪。是他。只见他满头大汗,上衣半扣半敞着。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他衣服的一颗纽扣掉了。我只是轻声说了一声“以后早点儿”,便让他回到了座位上。下课后,我把××叫到了办公室。××习惯性地低着头,以为又要挨批。“××,把你的上衣脱下来。”××怔了一下,怯怯地把衣服脱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四都镇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捕捉“闪光点”转化“后进生” 产生背景: 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而在我们学校中,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从小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长大,性格都比较孤僻;再加上爷爷奶奶盲目的溺爱,导致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在这种前提下开展德育工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象。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尝试采用新的方法来转化后进生,以使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阳光。 主要做法 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内容,再由学校领导培训各位班主任教师,使每个具体实施者都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握和具体的了解。每位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订个册子,用做教师记录学生的闪光点,每周汇总一次,每月将记录情况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 创新点:用细节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以正面激励为主具体实施: 一、促进“后进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1、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后进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培养道德意志力,鼓励“后进生”上进。 二、利用班集体的凝聚力带动“后进生”学习。 1、分成小组让好生带动“后进生”。 2、每天坚持四查(课前预习,查课堂笔记,查课后作业,查复习效果。) 3、课外活动时,让他们当小老师,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辅导。 我班八年级有个学生叫王林(化名)。七年级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作为政教主任的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被埋没或得不到承认,致使他心理不平衡,性格也变得冷漠、孤僻。为此,我经常利用课间、自由活动与他们一起谈笑玩耍,一方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另一方面研究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201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一、背景分析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我国在十月一日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我华诞,耀我国威。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幅幅画面舒展在眼前……中华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一些不容忽视的主客观因素严峻地制约着爱国主义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有人说:中国当前家庭子女缺少的不是营养、金钱,也不是家庭的爱,而是缺少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却很少有家长会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针对此种现象,结合国庆节这个时间,召开了此次班会。 二、活动意图 根据六年级的接受能力和认识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实施过程 此次班会由班长主持,有以下几项工作: 1.回顾辉煌历史及观看国庆节联欢晚会,感受祖国的伟大与繁

荣,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生代表ppt展示,国庆节的由来。 3.学生代表讲述几代国庆阅兵发展变化。 4.认识中国地图,通过地图指出自己的家乡。小组讨论家乡的特色,各抒己见。 5.班长激情朗诵诗歌《祖国,感谢您》,全班同学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6.小组讨论“我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生:我们要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健康成长。 生:我们要努力学习,锻炼体魄,勇夺奥运金牌。 生:我们要勤奋读书,考上航天大学,去研究载人飞船,让神八、神九再创第一! 生: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让祖国更加美丽。 最后达到一致共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7.宣誓,完成《爱国中华从我做起倡议书》。 8.班主任寄语:今天的班会开得有声有色。看到伟大祖国这个东方巨人正在慢慢崛起,你想大声说句什么?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对祖国的爱。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描绘美好的明天吧。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共篇.doc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共10篇 范文一: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易县是省级贫困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本县农民致富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子女受教育的主要经济。但同时,打工农民的子女却因此远离了父母,于是,每一所农村学校总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而且留守学生的数量有逐渐连年上升趋势。 学生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往往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学生的学习,重养轻教,面临现代人、现代社会形态以及现代社会背景,大多还是使用过去那套“只管学生吃饱吃好、穿好穿暖,其它一并放任。”的老办法,好吃、好玩的给学生留着;天冷了或下雨了,给学生送衣、送伞;而对学生学业、行为习惯均无干预。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的,不能标本兼治。这样常常致使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父母的关爱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留守学生产生性格孤僻、情感脆弱等心理病症,甚至逃学厌学,自暴自弃,沾染上不良习惯。留守儿童这些问题就像一块块厚厚的坚冰深深的嵌在学生的心中,靠学生自己本身没有能力解决,即使有别人的帮助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针对上述情况,从2011年开始,我就围绕着留守学生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过多方面研究创新,在教育、管理、监护“留守学生”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班主任德育案例精选5篇

班主任德育案例精选5篇 【篇一】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又一年了,这一年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管理班级,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我们是一群与心灵打交道的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青年。下面是我在德育工作中的几个小案例,我记录下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以身作则 案例:一个班级,教室整洁卫生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保洁工作,我班刚进校时,经常是下午才做完教室卫生,上晚自习时就很脏了,瓜子壳、纸屑随处可见。为此,我没少到班上宣讲卫生和保洁的重要性,可还是有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怎么办呢?我想除了硬性的规定外,以身作则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一有空就到教室走走看看,发现有垃圾,就主动用扫帚扫一扫。有一次,一块橘子皮在两个同学之间,我提醒其中一位,可她却不假思索的回答:“不是我扔的!”这话听起来滋味不好受,愤怒归愤怒,我笑看了一下大家,说:“没关系,不就是一块橘子皮嘛!”我弯腰捡起并慢慢走到垃圾桶边扔掉。“我很高兴,××同学不乱扔垃圾,这是好习惯,值得表扬哟!”很多同学都笑了,那是会心的笑,集体的力量和老师的以身作则让这个同学感到了羞愧,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在积极地改正。现在,我基本不过问班级的卫生了,因为大家已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分析:作为老师,身教益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二、切忌主观想象 案例:一次,我召开班级干部会,大家都到齐了,就体育委员一人未到,等了十分钟,终于来了,这个学生近几次开会都迟到,我很生气,当着其他班干部的面不客气地说:“你到哪里去了?再迟到,撤掉你的体育委员职务!”这个同学很委屈的说:“老师,你让我下课后给体育老师交班级学生花名册的嘛。”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是我让他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呀,刚才一忙,就给忘了。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歉,他虽没再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心里还是感到很难过的。 分析: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一旦你伤害了他,就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三、恒心、爱心和耐心 案例:我班有几个成绩后进生,平时他们上课总爱打瞌睡,作业总是做不完,或者干脆不交,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我大伤脑筋。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和这几个学生打心理持久战。我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并不是难事,关键要靠自己平时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开始在课堂上关注他们,用自己的眼神提醒他们认真听课,必要时语言提示,及时鼓励。他们的作业我时时跟踪,要求课代表负责,我随时检查,如果他们作业做不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否则留下来我陪他们在办公室做完。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附件2 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单位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盖章)

榆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以“真正”为原则抓好农村住校生的养成教育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 摘要:我校地处农村,有一半学生是住校生,单亲孩子、留守儿童占了很大的比率,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校提倡全体教师以“真正”为原则,即用“真心、真爱、正言、正行”真实地去教育、陶冶每一个孩子,力争让孩子们做到富有爱心,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完成成才先成人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住校生真心、真爱、正言、正行养成教育成才先成人 一、以“真正”为原则实施养成教育的简单背景 2004年秋季,我校在农村率先成立寄宿制学校,凭借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周边乡镇和邻县的一些学生家长慕名而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住校生也越来越多,一时间,学校可以说“人满为患”,学生多了,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住校生中单亲孩子、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一些其他学校的“问题学生”也以各种让人同情的理由被家长“全托”了进来。随便走进每一个班级,这样的孩子都可以占到全班住校孩子的一半左右,最突出的问题就在这一部分孩子身上凸显了出来:养成教育极差,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基本上一片空白,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让这些孩子能顺利地从这里走向更高的学堂,真

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发扬集体的智慧,依靠全体教师的不懈的努力,终于走出一条坎坷的道路,即要求全体教师以“真正”为原则,用“真心、真爱、正言、正行”真实地去教育、陶冶每一个孩子,各班主任更要身体力行,力争让孩子们做到富有爱心,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真正做到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落实成才先成人的目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守得云开见月明,风雨过后现彩虹,我校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具体实施案例 案例一用真心去感化 2009年下学期,我校转来一个叫马慧阳的学生,这是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孩,每节课后,他总是一个人来去匆匆,显得落落寡欢,单薄的身影晃来晃去,很快的引起了数学老师李向军的注意,一次,借着送作业本的机会,李老师叫住了马慧阳同学,李老师趁着办公室没人的机会,询问了马慧阳同学的家庭情况,经过交谈,李老师得知马慧阳同学的爸爸因病刚刚去世,妈妈为了让马慧阳和两个姐姐上学,不得不外出打工,把马慧阳送到了我们学校,看到慧阳身上单薄的衣服,李老师的眼睛湿润了。第二天,李老师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了几件,趁着其他学生上体育课的机会,以纠正作业为借口,把马慧阳同学叫到宿舍,把衣服送给了他。起初,马慧阳紧张的神情里夹杂着害羞,不愿意接受,经过李老师的娓娓劝说,马慧阳含着眼泪接下了衣服。此后,李老师

小学德育创新案例

小学德育创新案例 " 坏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 三(2)班有个学生叫李友辉。三年级上学期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于是,班主任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文明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家庭环境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坏风气的耳濡目染,最终酿成他出口成“脏”,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同学们躲着他,一些胆小的不得不委屈自己,言听计从。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须多给他更多的爱与宽容。 首先,动之以情,正面疏导。李友辉对我和同学们存有戒心,甚至怀有敌意。起先,他对我的关心(帮他包书皮,剪指甲)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会愿意亲近我的。于是,我利用课上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课间谈心,课后辅导等多种渠道亲近他。在学校他病了,我亲自给他倒水,拿药照顾他,俗话说:真诚所挚,金石为开,他感到了我对他的爱护。并从他的眼睛读出了自信之火已被点燃。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汇编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案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刘某,8岁,是一年级的学生,单亲家庭,是我班的学困生。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刘某的父母在她六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她和母亲一起过,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出车祸把头部撞坏了,导致大脑有问题。平时对孩子关心方式不对。总是和老师交流孩子在校情况,但很少有实际行动去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这也就让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也就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 四、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班主任创新德育工作案例(论文)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 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良好的习惯,是真正让孩子在社会立足、受益终生的素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抓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他们年龄小,知识少,从意识到行为,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学校教育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抓住关键期,通过一定方法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引导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礼节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大部分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教育方法欠妥。有的父母外出务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文化知识,不懂教育方法,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这些儿童缺乏亲情的关怀和正确的习惯养成教育,往往表现突出做事计划性不强,条理性差,随意性强,甚至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不良

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不正确,导致书写潦草,字迹歪歪妞妞,大小不一,篇章结构杂乱无章,更严重的是,不当的姿势,让部分孩子早早的带上了小眼镜,甚至还有脊柱侧弯,影响孩子的眼睛健康和身心发育。 2、学习缺乏主动性,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缺乏钻研问题的毅力,缺乏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的耐力。总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如何去做,总希望有捷径,而不是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解决。 针对上述情况,从20XX年开始,我校就成立了由XXX任组长,以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体的“好习惯养成”工作小组,围绕着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过多方面研究探讨,在教育方法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现状 我校的很多学生都存在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不正确的现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长此以往,还会出现更多的近视、斜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书写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对学生的检测中,学生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实施过程与方法: (一)、提高思想上的认识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1)

附件2: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报表 (2014年度)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带头人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 2014年1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 人; 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 0字; 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 4、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主要内容是后进生的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环境的因素,有家长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的因素。正因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学困生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想学。这些孩子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不会学。这些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三是学习有障碍。这部分学生是属先天智力低下的特殊儿童。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辅导学困生。 记得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学生温家宝,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椅、摇头晃脑,还经常招惹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课余时间爱

班主任德育案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选录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我的教书生涯里,有句话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我一位曾经的校长对我说过的。那一次,我正滔滔不绝地向他抱怨有的学生是如何如何地堕落,不管用怎样的办法都无法教他走上正途。那位校长听了半天,只扔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多年以后,这句话还是如此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的我听了很不以为然,觉得这是领导没有深入实际工作的一句官腔。但不能否认,这句话对我是很有影响力的,不知不觉中,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用这句话来扪心自问,而且我已深切地体会到这句话确实有它的哲理性,所以也不知不觉地佩服着那位校长。 下面我要讲的就是我对班中一位学生的教育过程,也是我对以上这句话真正感悟的过程。 虞红是我班的一位女同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不稳定,家境也不是很好,因为忙于生计,不太管她,所以她的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但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差,坏毛病比较多,有“野小子”之称,。 第一次领教她的坏还是在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年级的一位班主任领了一位学生家长来找我,说是他们家附近的一位学生(就是虞红)经常在半路上拦住他们家的孩子,说奉一年级班主任的命,来收缴学生的零用钱,一年级孩子胆子小,就乖乖地把钱给了她,已经有好多次了。 我听了以后感觉简直就是天方夜谈,我无法相信一个二年级的女学生竟会敲诈一年级的学生。但事实就是事实,当当事的两方站在一起的时候,虞红承认了这件事,并涕泪俱下地向我保证下次不敢了。我见她态度还诚恳,就教育了她几句,因为她家庭条件不太好,我就用自己的钱替她赔给了人家,心里还挺自豪的,把一个学生教好挺容易的嘛! 但接下来的事就让我目瞪口呆了。班级里经常有学生向我汇报零用钱、学习用品被偷,因为班主任不能无目的地搜,所以我总是用尽办法诱导小偷主动拿出来,但是这一招根本没用,东西继续被偷,小偷还是毫无踪影。有一次,一个学生向我举报说在体育课看见虞红回过教室,接下来就有很多同学钱被偷了。于是我就找了虞红询问情况,她死活不承认,并且忽然跪了下来保证说真的没偷过。这下可吓了我一大跳,万一真的冤枉了她可怎么办呢?我不好再查下去了,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价值是无法灌输的,它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如何实现,如何渗透灌输,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实践。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 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要比逼着孩子多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 教书是教师的职责,而育人更是重中之重。班主任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学生虽然小,但还是很重感情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情感工作相当重要的。你的角色在这里就不仅是一个老师或班主任了,而更像是学生的“父母”、“朋友”。在学校组织的一些大型活动中,或班级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就要和学生站在一起,这样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也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威信。换句话说就要像孩子们一样,去玩,去体验。下雪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堆一个雪人;运动会的时候,为学生加油呐喊;联欢会时,和学生一起表演节目……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们也会更亲近你,愿意和你交流,你也就很容易积极发现他们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总之,德育工作是常抓不懈的,在校园班级中是无处不在的,一 份耕耘,就会有一份丰厚的收获,当我看到自己所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的向前发展,当我看到在我的试验田里不久的将来会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时,我是欣慰的,那时所有的辛勤汗水,如一场春雨滋润心田,如一股甘甜汇成更大的力量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工作。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吴中区长桥中学王建林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施俊义性别:男年龄:14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责任感淡薄。 3、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该同学今年14岁,父母离异,跟随父亲,主要由爷爷监管,也可以说无人监管,这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亲对其放任自由,平时就给他一台电脑来打发业余时间,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很差,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上课打瞌睡的坏习惯。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他平时在班级孤僻,沉默。我就让同学们主动和他玩、谈心,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

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是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他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针对他惰性强的缺点,多鼓励他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还让他帮助教师拿教具等,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他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

班主任德育创新案例

班主任德育创新案例 ——用爱点燃后进生转化之火 背景:众所周知: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班主任同仁想出了很多绝招和妙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工作策略方法追源溯本、千变万化中都离不开对后进生的关爱这一法宝。我国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知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它应具备正直少却虚伪、具备无私少却自我、具备广阔少却狭隘。它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顺境中更加奋发,不骄不躁,永远向前。然而现实的教育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虽然也爱学生,但学生却从未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原因何在?首先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

的教师能做到很好的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学生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因此,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教育与学生的感情要求就会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有的放矢、有着见效。再就是学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工作意义及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则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典型案例过程:我班有个学生叫朱学优。上学期刚进校时,不做作业、迟交作业、上课情绪低落,下课狂奔乱跳找不着人影,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大家都嫌弃他,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找就是同学反映他的问题,种种行为和表现跟父母为他起的名字一点不相称。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几乎没有进展,初一第一次学校组织的月考各科几乎都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表现成绩上不来,我真的为这孩子着急。 怎么办?我必须要想法贴近他、走进他直至改变他。 记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

德育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

德育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 创新德育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工作一、产生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农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通过网络结交朋友、购物聊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网上聊天使得一些家庭破裂。再加上现在这批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是八零后的独生子女,性格自私不计后果没有容忍度闹点矛盾就离婚。这就使单亲孩子的数量。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校“单亲子女”的比例已超过百分之二十,使得这部分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学校在转化学生思想,规范养成教育及落实文明礼仪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学年内,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养成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贫困生、学困生的扶助与转化工作。 二、案例内容:刘昊宣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他判给了父亲,父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爷爷奶奶交谈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孩

子稍微犯一点错他就轻则嚎叫重则打骂使得孩子见到他就躲很少和他交流。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 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