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堂在最前面,“堂下”是庭(内庭),堂在高台上,堂前有阶梯,一般左右各一,称西阶、东阶。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堂有东西两面墙,称做东序、西序;堂的南面没有墙,立有两根柱子,叫东楹、西楹(实际有时不止两柱)。堂的边叫“廉”,廉很直,所以后代说“廉正”、“廉洁”。现在南方地区那种前后开门的“堂屋”,即来源于堂。堂没有南墙,因而敞亮,于是又名“堂皇”。后来“堂皇”引申为气势宏大之意,也做“堂而皇之”,形容气派很大,或形容不加掩饰,公开行动。

堂是房屋主人平时活动、待客的地方。堂后是室,是主人休息处。从堂到室有户(即房屋之门)相通。要入室必先登堂,所以才有“登堂入室”,引申表示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室内有四角,古代称为隅。《论语述而》篇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老师讲出室的一角而学生不能联想类推其他3 个角,就不再重复指点了。也从另一面指出,这个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问题。

古人的住宅,经常被称为“宅”、“馆”、“庐”等,宅既指住宅,同时又包括前后左右的宅地,所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才有“五亩之宅”的说法。馆是比较华丽的住宅,如《藤王阁序》“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庐是极为简陋的住房,类似后代的茅屋、窝棚,《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就是《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草庐”。历代帝王还喜欢用土石建筑高台,作为游玩之处。古代的楼,最初指建在高处的建筑物,如城楼等。汉代以后,出现了多层的房屋,也叫“楼”。这样“楼”也就有了今天的含义,如《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人外出,也要住旅馆、宾馆等,古人把它们叫做逆旅、客舍、传等,如《王积薪闻

1 棋》说“将游京师,宿于逆旅”,《送元二使安西》说“客舍青青柳色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舍相如广成传”。

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

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宫廷建筑

首先我们最熟悉的是庭,民居建筑中的庭指的是院子,而宫中的庭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所以又叫“朝”,后代连说成“朝廷”(“廷”同“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说“拜送书于庭”,而《邹忌讽齐王纳谏》说“门庭若市”中指的则是自家的院子。

古代宫廷大门的两边,有两个高大的建筑物,叫“阙”,又叫“观”,所以后代用“宫阙”指称宫殿,如苏轼《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也有用“观”指称宫殿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我们以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大成的紫禁城为例,其全部建筑由前朝后庭两部分组成。

外朝以“三大殿”即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辅以东西两侧的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和朝见群臣,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场所;内庭以“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辅以养心殿、御花园及东西各六组宫殿等,是皇帝与后妃等日常居寝和娱乐的地方。

讲到这里,我还想到了中国古代宫廷中的一个特殊建筑——萧墙。你们联想到了什么?“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时常被人引用,那么“萧墙”是什么墙呢?

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说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屏”。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论语集解》转引郑玄的解释说道:

“萧之言肃也;墙犹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萧墙之内就是宫室,臣子进入宫室晋见君王首先要经过萧墙,在此需要整理仪范,换为严肃尊敬的态度。后来,萧墙也因此借指内部。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季氏》。当时的季孙氏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把持国政,专横一时。季孙氏想要攻打小国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孔子听说后,认为季孙之忧不在外部,而在萧墙之内,指的就是鲁国国君鲁哀公不会坐视季孙氏的专横跋扈,会寻机惩治季孙氏的。

后世用祸起萧墙来比喻祸患起于内部。

说到萧墙,在民居建筑中也有一种建筑物跟它的作用类似——影壁

影壁,也称照壁、照墙,与萧墙一样有屏障的作用,不过它们的身份可大不相同。萧墙是专门用在皇宫内的,所以也常常用萧墙代指宫墙,萧墙内外就进一步引申为宫廷内外。影壁则分布较为广泛,不仅限于宫廷。影壁一般是一面独立的墙壁,建在宫殿、寺庙、园林、祠堂、住宅等各种类型建筑的大门内或大门外,与大门相对。影壁也有屏避视线的实用功能,可以形成一个与街巷既连通又有限隔的过渡空间,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它是古代建筑中一道富有文化气息的风景线,如孔府影壁、北海琉璃九龙影壁、北京白云观影壁、杭州凤凰寺影壁等,皆享有盛誉。

2 上面简要地介绍了下古代的民居和宫廷建筑,下来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两个与古代建筑有关文化常识

为什么古代建筑前常摆放一对石狮子?

中国古代的各类建筑物前,如宫殿、衙署、陵墓、寺庙、园林、桥梁等等,总会左右各摆放一对石雕的狮子。在古籍也有记载,如清朝朱象贤《闻见偶录》:

地并非在中国,怎么会出现在中国呢?

据文献记载,狮子之所以进入中国,源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

中国和西域各国的往来。如《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载: 章帝章和元

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 ”意思是说,东 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派遣使者送来狮子和符拔(一种形状像麟而无角的动 物)。

随着佛教东传中国,狮子逐渐取代了兽中之王 ——老虎的地位。据《传灯 录》上载: “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 , 天上 天下,惟我独尊 ?。”后来, “狮子吼 ”被用来比喻佛陀说法时发出的声音很大,具 有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而狮子在佛教中地位也更加重要,被佛教徒视为 吉祥庄严的神兽。

由于人们对狮子的推崇,因此狮子很快就成为中国雕刻艺术的题材。汉唐 时期的帝王陵墓、豪门贵族坟园,开始有了石狮子的踪影,目地是让人产生敬 畏之心。不过此时石狮子的使用并不普及。

3 唐宋以后,石狮子被民间广泛使用,大门前置放石狮子就像在门上贴门神 一样,都是用来作为守护门户,辟邪纳福的。古人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之分,讲 究阴阳协调,所以石狮子的摆放也有一定规矩。通常是一雄一雌,双双对对, 左雄右雌,符合男左女右的阴阳学说。摆放在大门左侧的雄狮,通常雕塑造型 是足下踏一绣球,象征权力无限;右侧雌狮则是足下依偎着一幼狮,象征子孙 绵延。

故宫被称为 “紫禁城 ”与“紫色”有关吗?

紫禁城的 “紫”其实和颜色无关,而是指紫微垣。紫微垣是星官名,是古代 天象

中最重要的三垣之一。古人观测天象和认识星辰的时候,常常把若干颗恒 星组成一组,称为一个星官。

紫微垣由十五颗恒星组成,古代天文学家根据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 于中

子。 ”

今宫殿衙署门外左右,所峙石兽,卷发巨眼,张吻施爪,俗称为石狮

为什么古代建筑前常摆放一对石狮子呢? 体壮威猛,毛呈棕黄色,雄狮颈部有

长毛,吼声洪大,产于非洲和 捕食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大型动物,有 “兽王 ”之称。狮子的原产

那么, 狮子,

亚洲西部。

天,位置永恒不移,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

微正中”之说。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自然应该是

天下的中心,以感应上天。因此古人用紫微星代称天子。甚至皇宫和皇城的建筑方位分

布也是按照天上的星宿来设计的,比如午门与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

天宫中的银河。宫室的这种安排,符合古人对于天文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紫微星的重要

地位。

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于是便用“禁”字来强调

皇宫的无比尊严。紫禁城既富丽堂皇,又壁垒森严。在宫殿之外,还围以十米多高的

城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而且岗哨林立,戒备森严。除了宫女、太监和警卫人员之

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平民百姓就是看一看门额殿角,也

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明清两代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紫禁城的名称也得

以广泛流传。

了解了一些居住民俗之后,我们再来简要了解一下出行民俗:

古代陆行的主要工具是马车,车厢叫“舆”,因此也用“舆”指代车,如《劝

学》上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古人乘车是站在车上的,在车厢的前

部有一根可以受扶的横木,叫“轼”,有时也指扶“轼”这一动作,如《曹刿论战》

说“登轼而望之”。车厢的上边可以立盖,盖用一根木头支撑,就像一把大伞一样,

称为“车盖”,如《两小儿辩日》说“日初出大如车盖”。

车子因为形制、用途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辎车,是有帷幔的车子,后

代的“巾车”与它相似,如《归去来辞》说“或命巾车”。传车是用来传递消息、

法令等的一种轻快马车,又称“传”,如《朱买臣传世态炎凉》说“买臣遂乘传

去”。辇,本指人拉的车,后专指帝王及王后乘的车,如《阿房宫赋》说“辇来于

秦”。

古人乘车,一般是一车三人,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间,右边是陪乘保卫的人,叫“车右”,又叫“骖乘”,如《董宣执法》说“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古代也有牛车,并且牛车在南北朝时还一度成为时髦。如《赤壁之战》说“乘犊车,从吏卒”,“犊车”就是牛车。

古人水上交通工具是船,船有不少种类,更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舟、舰、舸、舫等。

此外又有扁舟,就是后代的舢板,如《赤壁赋》说“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舰指大的战船,此外,战船还有艨艟(又作“蒙冲”)等,如《赤壁之战》说“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楫是船桨,常与舟连用,也指船,如《劝学》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此外,古人还常用船的一部分指代船,如《藤王阁序》说“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舳”是船尾安舵的地方,这里指代船。

4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134020549 张晴林 借本学期开了民俗学课程的契机,我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库》丛书之一,由高丙中教授著书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与此同时,我也上网搜集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看过许多学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及理解。结合着网上的扩展介绍,加上自己的一些阅读感受,以此写下读完这本书以后的理解和思考。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是熔铸民俗学近150年的思想资料而撰写的一部理论民俗学专著,在本书内容架构中,作者首先以“民”和“俗”为焦点评述了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历史发展逻辑,揭示了民俗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继又阐明了以生活和整体为取向的学术思想,从而确定了解答理论难题的思路;接着将民俗学定位于生活世界,使一系列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迥然有别的内容(如语言层面的口头文学、信仰层面的迷信、行为层面的习俗等),在生活世界的视野里构成民俗学完整的研究对象,进而回答了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本书对“民”和“俗”的界定,对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的阐释,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对民俗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可贵的学术价值。为了从理论上摆脱民俗学作为“遗留物学”的学科危机,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现实的、自成体系的当下生活。通过对于“民”和“俗”的概念梳理,高丙中旁征博引、精细缜密地论证了民俗就是习惯性、功能化的社会生活;民俗研究应从现实的、整体的层面上把握民众的生活世界;民俗学是直接地、较为全面地关心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门学问。以不断更生的现实生活作为研究对象。 中国现代民俗学标志性的起点是1918 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及其刊物《歌谣周刊》的发行。这门既年青又古老的学科在多年的风雨飘摇中,从理论到方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化是独立学科的标志。我搜索了作者写书的初衷,了解到高丙中教授是为了从理论上摆脱民俗学作为“遗留物学”的学科危机,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现实的、自成体系的当下生活。通过对于“民”和“俗”的概念梳理高丙中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迫切地想把民俗学纳入经世学术之列。所以,此书不仅是理解民俗以及民俗学诸概念必不可少的学术专著,而且为民俗学与社会实践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是民俗学经世致用的理论依据。但是,高丙中充分论证了一个“应该研究”的对象世界,却未能解决一个“如何研究”的现实问题。高丙中没有注意学术发展往往还有其自因的、出世的一面,也即科学革命无法人为预设的一面。具体的科学研究如何做、做什么,往往只与该项研究所持的理论与方法相关,而与我们如何定义操作对象没有关系。也许,学术的入世与出世,本来就是两种不同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两种取向,彼此无法相融,却始终互补。 我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之一是作者在书中详细而深刻地论述了两种研究取向——民俗事象研究和民俗整体研究。两种研究取向各自抓住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两个方面:文化和生活。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推荐:大师谈语文教育教学之书籍 以下书籍皆可到卓越网上订到: 1.《跟大师学语文:文章讲话》,叶圣陶、夏丏尊著,中华书局出版。 2.《跟大师学语文:文话七十二讲》,叶圣陶、夏丏尊著,中华书局出版。 3.《跟大师学语文:语文随笔》,叶圣陶、夏丏尊著,中华书局出版。 4.《跟大师学语文:怎样写作》,叶圣陶,夏丏尊著,中华书局出版。 5.《文心》,叶圣陶、夏丏尊著,三联书店出版。 6.《国文百八课》,夏丏尊、叶绍均著,三联书店出版。 7.《经典常谈》,朱自清著,三联书店出版。 8.《语文杂记》,吕叔湘著,三联书店出版。 9.《语文常谈》,吕叔湘著,三联书店出版。 10.《语文闲谈》,周有光著,三联书店出版。 11.《文章修养》,唐弢著,三联书店出版。 12.《作文入门》,梁启超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3.《文章作法》,夏丏尊、刘熏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4.《季羡林说写作》,季羡林著,中国书店出版。 15.《文章例话》,周振甫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6.《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朱自清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7.《叶圣陶教育名篇》,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8.《夏丏尊教育名篇》,夏丏尊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9.《作文杂谈》,张中行著,中华书局出版。 20.《文言津逮》,张中行著,中华书局出版。

一、语文教育史的书 1、《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 2、《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5、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1、《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文心》 3、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4、《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5、《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 6、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谈美》,《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修养》和《谈文学》 7、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8、《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

河南过年的民风民俗范文

河南过年的民风民俗范文 本文是关于民风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在河南等地都有着这样一个过年的歌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河南过年的民风民俗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河南过年的民风民俗范文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看起来确实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办呢?谁让我们有一颗质朴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厨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画。到了过节那一天,便要把画拿下来,点上香,然后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所以,当过节时,我便知道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鱼啊,肉啊,鸡啊,菜类等年货齐全,然后能洗的拿出来洗,活的要宰杀为后面要做的几道食品,做准备,而二十五时,变无事可做,而这天更多的是休息。 腊月二十六到了,这一天可没前一天舒服了,人们又忙活开了。

这不,开始发面,和面,蒸馒头。满满的几大盆子面要一个一个的把馒头做的圆圆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时候,还要蒸上两三袋(面粉袋),因为在过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馒头,所以要多蒸一些为平常日子做一次补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们在厨房里徘徊奔忙的日子。这天要煮肉,先买来猪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样的方块,然后便放在锅里煮,只闻到空中弥漫着阵阵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带骨头的肉便进了小孩子们的肚子里。嘻嘻!吃了!然后,大人们用一些可以煮的干菜,用肉汤“红烧”一下,最常见的一些干菜;海带,黄花菜,干豆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腊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鱼,炸了以后再吃。然后,还有什么:炸鸡块,炸虾,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鸡…… 太多了。而这些炸食,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妈爷奶们忙着做,而我们也忙着吃,吃的时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说出来,不然是要挨骂的,可能是因为风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已经吃饱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说是“忙上加忙”,毕竟这天过完就要真真正正的过年了,老爸老妈带着我们几个姐妹去别人家道喜串门。 大年三十到了,这天要包饺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们也帮一下小忙。做的饺子,啥馅儿都有。下午,便要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上贴上上、下联还有横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个屋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年画,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们便穿起新衣,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 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一个群体(国家、民族)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 理念、风俗,及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活动。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 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那么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为精神文化。在阶级社 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 下面我来简述一下,武汉著名的吉庆街,吉庆街地处武汉闹市区,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著名的中华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吉庆街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庆街成为夜市大排档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整顿、被规范的“不合法”状态中。汉口的码头文化在吉庆街发扬光大;吉庆街的菜肴各种菜系之精髓,周围的食客,有的是官高权重的要员,有的是斯文儒雅的公司白领,还有偶尔光临的明星名人。在武汉,没有哪条170米长的街道夜市,能像吉庆街一样,历经多次整顿取缔,却仍“顽强”生存下来;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使得天南海北的游人食客纷至沓 来,争睹它的风采;也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引 起如此大的争议,从2001年10月开始,各部门着 手对吉庆街大排档市场进行。 成立了各个职能部门联合整治吉庆街夜市场管理小组,对市场的进行了统一要求,摆放统一规范。直至2004年6月,经武汉市城管局批准,吉庆街成为武汉市首家获得审批的占道夜市。这段路是全国惟一的可以占道经营的场所。 为了将名街的汉味特色进一步传承,增强名街品牌效应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丰富其特色名街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饮食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江岸区委、区政府决定打造沿江商务区,首选吉庆街进行改建。吉庆街以武汉本地特色菜肴小吃和民间艺人席间即兴演出为特色,外地人来吉庆街不只为了吃,多数是冲着汉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而来。 不是任何街头艺人都有资格在吉庆街进行卖艺活动,表演的艺人必须事先办理一定的手续,取 得演出证,挂在胸前。 演出证相当于是营业执照。有些艺人们别具一格,在“艺牌”上又附加一个“身份牌”,上面还有本人的肖像漫画。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到晚上,吉庆街就开始鲜活和喧嚣起来,从店内到店外,各种菜食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顾 客随意选择、 自由搭配,艺人街头助兴,每家生意都显得很红火。可分为:美食生活区、民俗创意区、文化馆藏区、商务办公区。各块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交通联系便利,自东南向西北,产业板块布局由喧闹渐次走向宁静,由夜间经营渐次过渡到日间经营,衔接自然。 在吉庆街的音乐表演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种类 浅谈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徐佳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表演艺术系,河南 济源454650) 摘要: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音乐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 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关键词:音乐;文化;生活;民俗文化中图分类号: 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215-02 215--

洛阳民俗文化

洛阳民俗文化 洛阳民俗文化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所以自古以来洛阳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 洛阳民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以河洛大鼓、排鼓、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皮影戏、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以关林庙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元宵灯会和其它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节日庙会类,以洛阳水席、民间小吃(如浆面条、烫面角、不翻汤、各种肉汤、烩菜等)为代表的饮食类等。 简单介绍3大类 一(石窟艺术 洛阳有与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的龙门石窟。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

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时期和唐代武则天时期,其中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是凿于宋代的奉先寺石窟。里边的佛像造型雍容典雅、面目传神,所穿服饰纹路清晰、衣褶宛然。洞窟中的浮雕精美华丽,飞天、乐伎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尤以“帝后礼佛图”浮雕最负盛名。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碑刻是书法艺术的精品,每年吸引了无数书法爱好者慕名前往。 二(洛阳牡丹 洛阳的牡丹名闻天下,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也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洛阳种植负牡丹的历史悠久。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南北朝时候即有记载,而洛阳大规模种植牡丹是在隋朝,之后慢慢发展,到清朝时,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盛产牡丹了。那为什么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呢,洛阳牡丹开得硕大鲜亮其实是与洛阳的独有地脉有关,伊河洛河带来的火山岩元素沉积下来,使洛阳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锰、铜、锌、钼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其中锰的含量平均高出,,(,倍,加上该地区适宜的气候,使得洛阳牡丹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现在每年的4月份洛阳都会召开牡丹花会,观赏牡丹最好是去洛阳市内的几个公园:王城公园、西苑公园和牡丹公园。并且洛阳牡丹现在还有了“形象代言人”,那就是很多人都喜爱的卡通形象—小破孩。 三(民俗文化庙会 作为洛阳牡丹花会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项目----民俗文化庙会每年4月14日至4月25日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们本着展示民俗风情、服务旅游战略的办会宗旨,每年都精心组织来自全县(市)、六区的各民间艺术团体和社火团队到此演出,由龙灯、狮舞、排鼓、腰鼓、秧歌、斗鸡等民间艺术节目,这些民间艺术活动既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还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每年都吸引大批的中外游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17庖丁解牛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庖丁解牛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 D.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 【答案】B(导:顺着,循着,有导入之意)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属今为.之虏矣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 C.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 【答案】D(A.介词,给,替/介词,被。B.介词,从/介词,比。C.连词,可是/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D.均为介词,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然B.技盖至此乎 C.技经肯綮之未尝D.善刀而藏之 【答案】C(A.“向”通“响”。B.“盖”通“盍”。D.“善”通“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迟 A.视为止,行为 .. ,每至于族 B.虽然 .. C.依乎天理 ,批大郤,导大窾 .. 见全牛也 D.三年之后,未尝 .. 【答案】D(A.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B.古义:即使

这样。今义:转折连词。C.古义:本来的样子,文中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二、文本阅读 阅读《庖丁解牛》全文,完成后面的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释. 刀对曰 释:拭擦 B .臣以神遇. 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C .彼节者有间. 间:间隙 D .每至于族. 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答案】A(释:放下)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进乎.技矣依乎.天理 B.?????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 吾见其难为.斩木为.兵 D.????? 因.其固然因.地制宜 【答案】C(A.均为介词,相当于“于”。B.均为连词,但,却。C.动词,做/介词,作为,当作。D.均为介词,依照)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 .《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 .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从旅游展演的崭新视角,以“生态”为主题,解读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效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开发理念,使其既体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又能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旅游展演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

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

《古代的衣食住行》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肉食是古人副食的主体,一方面在于游牧生活的习惯在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不会很快消失,另一方面是由于蔬菜的栽培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野生者多,家种者少。富贵之家以一些菜蔬为配料,贫贱者以野蔬充饥。蔬菜在副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这不但反映着菜圃技术的提高,而且也与烹饪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相适应。 古人肉食中以牛、羊、猪最为重要。 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饲养也不及羊、猪迅速,所以《王制》上规定:“诸侯无故 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郑玄注:“‘故’谓祭享。”但是这只是书面文章,实际上从来没有被历代统治者遵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秦师袭郑,郑国商人 弦高路遇秦师,于是“以牛十二犒师”。几万人的军队只送去十二头牛,未免太少了,但由于牛的珍贵,因此这份犒劳也不算轻。而军队吃牛肉,这就透露出《王制》所说并非实际情况。又如《史记·冯唐列传》:“魏尚出私养钱,五日一椎(击杀)牛,享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这一方面说明杀牛是任意的,另一方面军吏等人五天吃一顿 牛肉就为魏尚效命,边塞得以保全,也足见牛的“力量”之大了。 羊是较普通的肉食。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劳动)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杨恽虽然曾被封侯,广有产业,但此时已被废为庶人,自称“戮力耕桑”,他这里说的大体是一般有产者的生活。《汉书·卢绾传》:“绾亲(指父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以羊、酒相贺,既是“里中”的习惯,也符合刘、卢两家当时的身份地位。 猪也较普遍。《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豕又称彘,豚是小猪,又写作豘。孟子列数家畜时,一句话中两次说到猪,足见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世说新语·任诞》:“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肥豚与酒,即所谓美食,都是丧葬之礼所不容,阮籍葬母而大吃,此其所以为放诞。又:“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破格提拔),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赍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刘宝一顿就吃了一只半豚,可见豚之小,其肥嫩可知;豚乃美味,足见老妪之情,所以他做官后设法相报;老妪之子进以牛、酒,是因为刘宝地位变了,礼需与人相称,又可见牛高于豚。《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豚。”权势显赫的阳货送给著名学者豚,并想借对方回拜的机会见面,这说明按当时的标准看,一只豚已经不是很轻的礼了。 ——摘选自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5.下列关于“古人肉食”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农业社会后残留有游牧生活的习惯,是古人以肉食为主食的原因之一。

河南省传统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

河南省传统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 班级:设计五班 学号:2014132255 姓名:田盼文 指导老师:李宁

河南省传统饮食文化的调查 实践人:田盼文 班级:2014级艺术设计五班 学号:2014132255 实践时间:2015年1月1日到2月1日 随着大一上半学期的结束,迎来的维持一月的实践假期,第一次写实践报告,每天走街串巷的去寻找各种美食,感觉挺好,把自己以前吃过的没吃过的美食都能尝了个遍,河南省的美食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热枕的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来到河南,来到我的家乡;来了解河南风土人情,尝尝河南的传统美食,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河南比较有名的传统美食。 河南省是以面为主,是生产小麦玉米的大省,人尽皆知的我们河南有烩面,河南的烩面以羊肉汤为主,烩面的面非常筋道,烩面的汤汁用羊肉大骨头熬的,汤汁非常的香浓,从下面的图片就能看出来,我在这里写着,就有一种想吃的冲动。 烩面可以算我们河南的传统美食,代表了河南省,河南人憨厚好客的个性;河南烩面价钱公道,而且分量超足,最重要的是够美味,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推荐一个面店——合计羊肉烩面,据说是用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在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了一段历史故事。

烩面的面非常筋道,是河南烩面的一大特色,因为河南烩面所用的面是河南小麦磨出来的面,非常健康;面的颜色非常晶莹剔透,光 看着就非常的有食欲。

而且河南的烩面里面有好多小佐料,比如提鲜的香菜,香菜也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没有打过农药,颜色特别的鲜艳,香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有的人就不喜欢吃香菜,点烩面的时候只要说明就可以了;除了香菜,还有干菜、木耳,一碗烩面里面有好多东西,一碗烩面非常丰富,里面的食物面面俱到,非常的有营养价值。 在我们的家乡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面盆,是瓷的,这个盆一用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 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样,民俗学为社会民俗史提供充分资料,使之成为历史科学的主要依据;历史学借助历代民俗事象揭示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轨迹。人类学者、民族学者对原始部落、晚进民族的深入调查。对那些部族和地区的复杂的古老信仰风俗的研究,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由于古代原始宗教的发展和人为宗教的创立与传播,民俗事象与宗教生活的体验互为影响。因此,民俗学又与宗教学结成了近缘关系。民间传承所展示的历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和美的艺术创造,为探讨美学提供了重要佐证。美学的研究也只有注视了世世代代民间传承文化中的美学,才能揭示出更为科学的美学规律,表达出更完整的美学思想。因此,民俗学与美学同样是近缘学科。此外,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高度想象和艺术构思,及其所显现的信仰观念和奇异的思维,既是文学的又是民俗的。如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言》、《两拍》、《老残游记》等,还有大量的传奇小说、讲唱文学、戏曲名著,都是我国历代生活的风俗画卷.现代,如鲁迅作品《阿Q正传》、《风波》、《孔乙己》、《药》、《祝福》;老舍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北京人》等等,都在表现民俗生活上为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是大量的民俗事象,有人称其为“现代学”、“未来学”、“人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初民的歌谣 识记: 1、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②《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③《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2、《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 ①《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②《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③《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④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理解: 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 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 ①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②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③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④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 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①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应用: 1、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①创世神话 《三五历纪》:盘古开天辟地;《风俗通》:女娲造人 ②自然灾害神话 《淮南子》: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山海经》大禹治水 ③战争神话 《山海经》:阪泉大战 2、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 ①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 这个主题; ②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③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3、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①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