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ISHOU UNIVERSITY 专业课课程论文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题目:

作者:

学号:

所属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总评分:

完成时间: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实现信息共享,文件传输是信息共享的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随之出现了许多FTP服务器来共享一些信息资源,编写一个操作简单,方便的FTP客户端来下载这些资源受到了人们的极大的欢迎。

FTP是一种用于在网上传输文件的协议,从原理上说,FTP是一个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应用协议。它用两个连接来实现:一个是控制连接,用来连接服务器和实现文件操作;一个是数据连接,用来实现数据传输。FTP的实现核心是命令/应答模式,FTP客户端将用户的所有FTP相关请求都转化为FTP服务器可识别的命令,然后发送到服务器,并接收和处理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传回的应答。

本程序是一个小型FTP服务器系统,实现了FTP服务器所应该具备的大多数功能,包括用户的登录,文件的上传、下载、删除,选择数据传输模式、目录选择等,并给出相应的提示。通过该程序的开发,基本上实现了一个FTP服务器所应该具有的功能,能够解释一般的FTP命令,并且符合RFC59规范。

本程序采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设计步骤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

关键词:客户端;服务器;下载;上传;FTP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课题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 (2)

第二章FTP协议与原理 (3)

2.1 FTP简介 (3)

2.2 FTP的工作原理 (3)

2.3 FTP运行原理 (4)

2.4 FTP文件传输连接类型 (4)

第三章开发环境及工具介绍 (6)

3.1 C语言概述 (6)

3.2 VC++介绍 (6)

3.3 VC++6.0集成环境介绍 (6)

第四章FTP服务器需求分析 (8)

4.1 FTP文件传输的需求 (8)

4.2应解决的问题 (9)

4.3功能分析 (9)

第五章系统设计与实现 (10)

5.1功能要求 (10)

5.2开发工具 (10)

5.3主要功能与实现 (11)

5.4 菜单栏功能模块 (11)

5.5 查看功能模块 (13)

第六章系统测试 (18)

6.1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18)

6.2 采用的测试类型 (18)

6.3 测试的过程与结果分析 (18)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就是这诸多变化之一,而且它无时不刻包围着你。可以这样说,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互联网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中成长最快的新鲜事物,从诞生到高度发展仅仅用了二十几年,而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是一片光明。每个人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它的发展,从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司到各种各样的网上商店、书店、网吧、网上银行等,就连电影院也都搬到了网上,你可以足不出户的欣赏美国大片。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internet和world wide web(简称WWW)已经被大家熟知。最近几年internet的发展更是神速,它已经深深触及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许多新兴技术在internet中的推广应用,使用它的自身发展更日趋完善,它为用户也带来了越来多的实惠和便利。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你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只要通过互联网,你就可以同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相互交流,而且形式多样。互发邮件、交换文件、彼此聊天这已经很平常了,而现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相结合,已经出现了可视电话、网络家电、电子商务等。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类网站或主页。他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而且已经把企业网络建设纳入了未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是互联网最大的凝聚力所在,它是一个巴罗万象的信息服务系统。

在生活中,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自选共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迫切需要。尽管远程登录(telnet)提供了访问远程文件的极好方法,但怎么也比不上使用自己计算机的文件方便。如果用户想使用其它计算上的文件,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把它copy 到自己的计算机中,以便在本地计算机上操作。ftp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工具,你可以在任意文件传输协议(ftp)访问的公共有效的联机数据库或文档中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1.2课题研究现状

1971年,第一个FT的RFC (RFC114 ) 由A. K. Bhushan在1971年提出, 同时由 MIT与Harvard实验实现;1972 年,RFC172提供了主机间文件传输的一个用户级协议;1973年2月,在长期讨论(RFC265,RFC294,RFC354,RFC385 ,

RFC4 30)后,出现了一个官方文档 RFC454 ;1973年8月,出现了一个修订后的新官方文档 RFC542 。确立了FTP的功能、目标和基本模型。当时数据传输协议采用 NCP;1980年,由于底层协议从NCP 改变为 TCP,RFC765 定义了采用 TCP 的 FTP;1985 年,一个作用持续至今的官方文档 RFC959(STD9)出台。用FTP传输文件,本来用户事先应在远方系统注册,但后来为了便于大家获取资源,FTP 在互联网上有一种特殊的也是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匿名FTP(anonymous FTP).通过Internet,任何用户可以使用FTP和一个公用账号去获得一些公用资源。在Internet上目前有许许多多的这种公用计算机,我们把这种用来做匿名FTP服务的计算机称作FTP服务器,对每一个连入Internet的用户,只要知道这些FTP服务器的地址,就可以与它们连接并获取上面各种资源。由于FTP操作简单实用,开放性强,且能充分利用Internet来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FTP服务器连入Internet,这样越来越多的资源就可以通过匿名FTP 来获得。

1.3研究内容

文件传输系统是为了满足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文件共享和数据

传输的需要而设计的。本文在VC + + 语言平台上,依据应用层的文件传输

协议的基本原理,从切身实际出发,开发了一款文件传输系统。该系统能

登录服务器, 实现文件的下载和上传, 以及文件的添加和删除的相关操作。在此过程中, 首先ftp客户端将用户名、密码和链接端口发送到指定

ip地址,尝试与ftp服务端建立连接;其次 ,登录成功后 ,用户将要传输文

件的进行编码,发送到ftp 服务器;最后 ,待数据传输结束, ftp客户端发出QUIT指令,结束ftp连接。通过前期规划,中期编写代码,后期调试和测试程序, 这款模拟器能实现基本功能 ,但如果为了满足商业化需求,就得我们

后期进一步优化。

第二章FTP协议与原理

2.1 FTP简介

FTP是tcp/ip协议中的协议之一,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该协议是In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它由一系列规格说明文档组成,目标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使存储介质对用户透明和可靠高效地传送数据。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为“下载”文件。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国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传”文件。在Tcp/Ip协议中,FTP标准命令TCP端口号为21,Port方式数据端口为20.

从根本上说,FTP协议就是在网络中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之间按照TCP/IP协议来传输文件。FTP协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由FTP客户端程序和FTP服务器端程序组成。使用时,先启动FTP客户端程序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然后向远程主机发出传输命令,远程主机在收到命令后就给与响应,并执行正确的命令。但是FTP有一个根本的限制,那就是如果用户在某个主机上没有注册获得授权,既没有用户名和口令,就不能与该主机进行文件传输。但匿名FTP服务器除外,它能够使用户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并以匿名身份从远程主机上拷贝文件,而不必是该远程主机的注册用户。用户使用特殊的用户名就可有限制的访问远程主机上公开的文件。限制许多系统要求用户将邮件地址作为口令,以便更好的对访问者进行跟踪。出于安全的目的,大部分匿名FTP主机一般只允许远程用户下载文件,而不允许上传文件。另外,匿名FTP主机还采用了其他一些保护措施以保护自己的文件不至于被用户修改和删除,并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匿名一直是Internet上获取信息资源的最主要方式,在Internet成千上万的匿名FTP主机中存储着无以计数的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和软件。人们只要知道特定信息资源的主机地址,就可以匿名FTP登录。

2.2 FTP的工作原理

FTP是TCP/IP的一种具体应用,它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七层,TCP模型的第四层上,即应用层,使用TCP传输而不是UDP,这样FTP客户在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前就要经过一个被广为熟知的“三次握手”的过程,它带来的意义在于客户与服务器直接的连接是可靠的,而且是面向连接,为数据的传输提供了可

靠的保证。采用FTP协议可使Internet用户高效的从网上的FTP服务器下载大信息量的数据文件,将远程主机上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以达到资源共享和传递信息的目的。由于FTP的使用使得Internet上出现大量为用户提供下载服务器。Internet成为了一个巨型的软件仓库。在文件传输中还支持断点续传功能,可以大幅度的减小和网络带宽的开销。

2.3 FTP运行原理

FTP的工作原理与其他许多网络实用程序一样,也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互联网文件传输协议标准是FTC959在说明的。该协议定义了一个在远程计算机系统和本地计算机系统之间传输文件的标准。一般来说,要传输文件的用户需先经过认证以后才能登陆服务器,访问在远程服务器的文件。大多数的FTP服务器往往提供一个guest的公共账户来允许没有FTP服务器账户用户可以访问该FTP服务器。一个FTP会话通常包括五个软件元素的交互。就模型而言,从1973年以来并没有什么变化.

FTP协议模型

2.4 FTP文件传输连接类型

一个完整的FTP文件传输需要建立两种类型的连接,一种为文件传输下命令,称为控制连接,另一种实现真正的文件传输,称为数据连接。

1·控制连接

客户端希望与FTP服务器建立上传下载的数据传输时,它首先向服务器的端口发起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FTP服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完成连接的建立过程,这样的;连接就称为FTP控制连接。

2·数据连接

FTP控制连接建立之后,即可开始传输文件,传输文件的连接称为FTP数据连接。FTP数据连接就是FTP传输数据的过程,它有两种传输模式:主动传输模式和被动传输模式,如图所示。

主动传输模式和被动传输模式

第三章开发环境及工具介绍

3.1 C语言概述

C语言是在70年代初创建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它既有汇编语言可以直接访问机器硬件的功能,又具有高级语言面向用户、可读行好和易于记忆的优点,因此受到广大程序员的欢迎。C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便于实现有上到下、逐步细化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因此,用C编写的程序具有容易理解和便于维护的优点。C语言的函数结构有利于程序分割为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为大型软件实现模块化的程序设计创作了条件。C没有依赖于硬件的输入和主、输出语句,因此用它编制的程序有较好的可移植性。C语言首先在Unix操作系统中得到了应用,由于它的这些优点很快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

3.2 VC++介绍

Visual C++6.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应用程序

(Windows95/98/2000/XP/NT)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集成工具。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MFC类库,MFC是一个很大的C++类层次结构,其中封装了大量的类及其函数,很多Windows程序所共有的标准内容可以由MFC 的类来提供,MFC类为这些内容提供了用户接口的标准实现方法,程序员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预定义的接口把具体应用程序特有的东西填入这个轮廓,这将简化编程工作大大的减少程序员编写的代码数量,使编程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

3.3 VC++6.0集成环境介绍

Visual C++提供可一个集源程序编辑、代码编译与调试于一体的开发环境,这个环境称为集成开发环境,对于集成开发环境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程序设计的效率。开发环境是程序员同Visual C++的交互界面,通过它程序员可以访问C++源代码编辑器、资源编辑器,使用内部调试器,并且可以创建工程文件。Microsoft Visual C++有两个版本,对于每一个版本,都有对应的文档。

1)专业版本,它包括一个更高级的优化变压器,更广泛的文档,并能设计基于DOS的应用程序。

2)标准版本,其费用较低,没有那么高级的编译器,文档较少,且不能设计基于DOS的应用程序。

第四章FTP服务器需求分析

4.1 FTP文件传输的需求

Internet上早期实现传输文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Internet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环境,有PC,有工作站,有MAC,有大型机,据统计连接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已有上千万台,而这些计算机可能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有运行Unix的服务器,也有运行Dos、Windows的PC机和运行MacOS的苹果机等等,而各种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流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文件传输协议,这就是所谓的FTP。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这样用户就可以把自己的文件传送给别人,或者从其它的用户环境中获得文件。与大多数Internet服务一样,FTP也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议的客户机程序,连接到在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程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出命令,服务器程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比如说,用户发出一条命令,要求服务器向用户传送某一个文件的一份拷贝,服务器会相应这条命令,将指定文件送至用户的机器。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用来传送文件的协议。在Internet上通过FTP服务器可以进行文件的上传(Upload)或下载(Download)。FTP是实时联机服务,在使用它之前必须是具有该服务的一个用户(用户名和口令),工作时客户端必须先登陆到作为服务器一方的计算机上,用户登陆后可以进行文件搜索和文件传送等有关操作,如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列文件目录、设置传输参数及传送文件等。使用FTP可以传送所有类型的文件。FTP服务器的使用十分广泛,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到FTP服务器。主要用于存放文件,让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这些文件。因此,FTP服务器要有很大的存贮空间,免费的FTP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想,能不能将FTP服务器建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宽带业务的不断推进,我们用动态IP将Web主机、FTP服务器和MAIL服务器搬回家,已经不再是梦想。通常服务器端是远程端点,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 网络连接到远程的FTP服务器站点。

在设计程序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个重要的步骤—需求分析。所谓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开发出的软件却没人要,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劳。如果费了很大的

精力,开发一个软件,最后却不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要重新开发过,这种返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而我们现在就很明确的知道,我们的程序是用来进行局域网文件传输的,知道了这一点,我们的程序至不会全部返工,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是什么。明确了程序的功能我们要进一步的分析。

4.2应解决的问题

选择好开发工具,设想好程序将要实现的大体功能后,我们就要分析该程序所需的条件,对该程序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做一下准备工作,以便于以后设计的顺利进行。

根据我们想要在局域网内进行文件传输的要求,首先,要选择在局域网内通讯;其次,因为本程序要实现的是FTP服务器功能,所以我们要建立服务器但是为了测试服务器是否能够有效运行,我又配置了一个客户端。

4.3功能分析

在做程序之前,我们要先确定本程序的功能,只有确定了功能,才能确定程序中使用什么函数来实现。

如果想在局域网内进行文件传输,首先要有服务器和客户端,两者配合使用。先打开客户端和服务器,然后让客户登陆一下服务器,服务器端设制一下服务器所完成的功能,然后客户端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第五章系统设计与实现

5.1功能要求

本程序是一个在局域网内实现的小型FTP文件传输。主要实现的是FTP服务器端功能,包括:FTP服务日志,在线用户的管理,统计客户端信息还有客户端上传、下载、选择数据传输模式、改变目录等,并给出相应提示。

5.2开发工具

本系统的实现采用的工具为VisualC++6.0.开发平台为Windows2000,WindowsXP。

程序界面主要包括服务器日志、在线用户。统计信息、安全管理、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如图所示。

服务器用户界面

5.3主要功能与实现

用CSocket类编制的服务器端的程序,其过程如下,其过程主要是:1)创建CSocket对象。

2)创建底层套接字Socket.

3)调用Listen,开始监听从客户发来的访问请求。

4)如果收到请求,调用CAsyncSocket::Accept()函数进行接收处理。

5)建立CSocketFile对象,并且使该对象与CSocket对象具备一定得联系。

6)建立Carchive对象,以便实现卸装(接收)数据和存储(发送)数据的目的地址。当然,该Carchive对象应该与前面的CSocket对象建立联系。

7)使用Carchive对象在客户和服务器Socket之间传递数据,从而实现服务器Socket和客户机Socket之间的通信。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给定的Carchive 对象只能在单一的方向上传递数据:或者接受,或者发送。一般情况下,可能需要两个Carchive对象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

5.4 菜单栏功能模块

菜单栏包括:服务器,查看。

服务器菜单包括:开始,停止,用户账户向导,用户账户功能,

查看菜单包括:服务器日志,在线用户,配置,统计,安全等功能。

各项功能实现如下:

服务器功能:

1.账户向导:当你登录服务器时你需要一个有效的账户,用户账户向导将引导您通过必要的步骤,创造一个新的用户账户。并将其添加到用户账户对话框,创建用户名,如图所示。

用户账户向导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你可以创建自己的用户名以及密码用户用以登录FTP服务器,该部分功能实现代码如下:

CWizardPage1: : CWizardPage1() : CPropertyPageEx(CWizardPage1: : IDD, 0,

IDS_HEADERTITLE1, NULL)

{

m_strAccountName=_T('''');

m_psp.dwFlags &=~PSP_HASHELP;

}

CWizardPage1: : ~CWizardPage1()

{

}

void CWizardPage1: :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pDX)

{

CPropertyPageEx: : DODataExchange(pDX);

DDX_Text(pDX, IDC_ACCOUNTNAME, m_steAccountName);

}

BEGIN_MESSAGE_MAP(CWizardPage1, CPropertyPageEx)

END_MESSAGE_MAP()

2.用户帐户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服务器端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帐户,设置目录权限(使用添加按钮以添加一个新目录,其中选定的用户帐户已具有访问权限,每小组目录您可以设定不同的权限,例如你可以给所有权限到C: \下载,但限制的权限为C: \下载\申请时,没有权限指定的目录,在这个目录中它会自动阻止用户要求上传任何子目录)。目录属性,当您添加的编辑目录的用户帐户,目录属性对话框将显示物理目录(物理目录是真正的路径文件夹的名称)。虚拟目录(虚拟目录是一个物理文件夹的别名,当用户连接到您的FTP服务器,它将看到这个目录而不是真正的物理目录名称)。设置服务器端允许客户端的权限,例如允许客户端可以下载,上传,重命名哪些服务器端的文件内容。例如用户123将:E:盘设为许可目录,客户端就可以随时下载,上传E:\盘里面的内容,如图所示

用户账户窗口

这一功能实现,代码如下

V oid CUserAccountsDlg::OnDblclkDirlist

(NMHDR*pNMHDR,LRESULT*pResult)

{

OnEditDir();

*pResult=0;

}

5.5 查看功能模块

1.服务器日志模块的功能:在此屏幕,记录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以及传输信息,当客户端登录服务器时服务器日志会显示是否与服务器连接成功,当客户端要上传文件或是下载文件成功时会记录服务器和FTP客户端的详细资料,从而有助于您追踪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所有的通讯讯息,数目之间的方括号[]是线程ID,如图所示。

该部分功能实现代码如下:

Friend CLogFile& setlevel(CLogFile& os, int level)

{

m_nCurrentLevel=level;

return os;

}

friend CLogFile& error_lvl(CLogFile& os)

{

os.m_nCurrentLevel=1;

return os;

}

friend CLogFile& warning_lvl(CLogFile& os)

{os.m_nCurrentLevel=2;

return os;

}

friend CLogFile& trace_lv(CLogFile& os)

{

os.m_nCurrentlevel=3;

return os;

}

服务器日志窗口

2.在线用户模块的功能:通过服务器来查看在线客户端的用户名,用户IP地址,用户登录时间等信息,如图所示。

在线用户窗口

该模块功能实现代码如下:

class COnlineUserPage : public CDialog

{DECLARE_DYNCREATE(COnlineUsersPage)

public:

void RemoveUser(DWORD nThreadID);

void AddUser(DWORD nThreadID,LPCTSTR lpszName,LPCTSTR lpszAddress);

COnlineUsersPage();

~COnlineUserPage();

enum { IDD = IDD_PROPPAGE_ONLINE};

CListCtrl m_OnlineUsers;

protected:

virtual void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pDX); //DDX/DDV suport protected:

afx_msg void 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virtual BOOL OnInitDialog();

afx_msg void OnContextMenu(CWnd*pWnd, CPoint point);

afx_msg void OnKickUser();

afx_msg void OnEditUserAccount();

afx_msg void OnBlockIp();

DECLARE_MESSAGE_MAP()

};

// Microsoft Visual C++ will insert additional declarations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revious line,

#endif

3.配置模块的功能:在这里,可以配置FTP服务器所以得设置。默认服务器端口为21,可以同时连接最多用户数,客户端与服务端连接时间(当客户端已闲置的具体时间,它会自动断开),欢迎信息(当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时将会显示该文本),再见讯息(文本显示当一个客户端从服务器断开时)其他设置。FTP服务器Windows下启动,启动最小化在系统盘,并在启动时自动激活服务器。用户还可以将用户各种信息都记录在服务器日志里,如图所示。

配置界面

可通过该图可以看出来,服务器的一些配置功能的实现代码如下:

CConfigurationPage::CConfigurationPage():CDialogResize(CConfigurationPa ge::IDD)

{ m_nPort=0;

m_nMaxUsers=0;

m_strGoodbyeMessage=_T(“”);

m_bStartIray=FALSE;

m_nTimeout=0;

m_strWelcomeMessage=_T(“”);

m_bLaunchOnStartup=FALSE;

m_bAutoActivate=FALSE;

m_nLogLevel=0;

m_strApplicationName=_T(“”);

m_bModified=FALSE;

}

CConfigurationPage: : ~CConfigurationPage()

{

}

BOOL CConfiguration Page: : OnInitDialog()

{

CDialogResize: : OnInitDialog();

InitResizing(FALSE, FALSE, WS_CLIPCHILDREN);

UpdateDialogControls(this,FALSE);

return TRUE;

}//nInitDialog

void CConfigurationPage: : OnVIew()

{

int ExecStatus=(UINT)ShelExecute(m_hWnd, “open”, “NOTEPAD.EXE”, (LPCTSTR)theApp.m_LogFile.m_FileName, 0, SW_SHOW);

Switch(ExecStatus)

{

Case 0:

MessageBox(“Systeem is out Memory”,”ShellExecute Error”,MB_OK

MB_ICONEXCLAMATION);

break;

case2:

MessageBox(“NOTEPAD.EXE is not found!”,”ShellExecute Error”,MB_OKIMB_ICONEXCLAMATION);

break;

default:

If(ExecStatus<=32)

MessageBox(“Problem with executing of

NOTEPAD.EXE”,ShellExecute

Error”,MB_OKIMB_ICONEXCLAMATION);

break;

}

}//查看日志内容

V oid CConfigurationPage::OnClear()

{

theApp.m_LogFile.Clear();

}//清除日志文件内容

到这里该系统的主要模块的功能的实现以基本完成。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八— 前言.......................... 1总则 ....................... 2术语 ....................... 3传输标准及系统制式 ......... 4系统设计 ................... 5系统传输指标 ............... 6海底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原则 7海底光缆的敷设和工程设计要求8 海缆登陆站的选择9设备的安装及配置 ........... 10远供系统设计.............. 11辅助系统设计.............. 12维护工具及仪表的配置 ......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 附:条文说明.................. II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5 1

、才▲ 、■ 前言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从 1990 年建设中日国际海底光缆传输系 统开始 引入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最初 560Mbit/s PDH 系统到目前先进的10Gbit/s WDM 系统。随着海底光缆系统技 术上的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多个工程建设,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 设计、建设的经验和资料 都得到有效积累 。 1996年编制的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YD5018- 96, 主要适用于单波长、海底电中继器的海底光缆系统的工程设 计。上世纪90年代末,海底光缆系统已全部采用大容量 SDH^统和WDM 系统。所以,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信息产业部信部规函 号文?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 重新修订原规范。 根据我国新建的多条国际和国内海底光缆工程的经验, 外有关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资料 以及陆上光缆传输系统工程 设 计要求,并总结了原YD5018-96发布实施以来海缆系统设计的实践 经验,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对原规范进行了修改、补充、增删和细 化。经反复讨论修改,后经有关部门会审定稿。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 卫昀 高军诗。 [2004]508 ?的精神, 参照国

文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时间: 2011-1-5至2011-1-7 专业年级:08计科4班: 一.设计目的: 通过操作系统其中一个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实现方法,掌握Linux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建立、打开、读/写、执行、属性等系统调用的使用,学会设计简单的文件系统并实现一组操作,以及学习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命令,提高对文件系统实现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掌握操作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增强系统软件设计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设计容: 为LINUX 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本文件系统采用类似DOS系统的文件管理方式,每次调用该文件系统时,首先申请一定的存空间,然后对该存空间进行分配。将申请到的空间划分为目录区,文件区;采用位示图进行空间管理,盘块的分配使用显示(FAT 表)的方式。每次调用该文件系统时自动为其分配空间,并将上次操作的结果从硬盘上调入存;当结束调用时则将操作的结果重新存入硬盘,以便下次调用。(每次使用都会自动搜索文件系统,以此确定是否是第一次使用;若是则格式化生成文件系统,否则读取已存在的文件系统。) 三.设计过程 1、实现功能 该系统具备下列功能: login 用户登录logout 注销 mkdir/md 创建目录rmdir/rd 删除目录 cd/cd .. 修改目录creat 创建文件 open 打开文件dir 显示当前目录和文件 write 读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2、添加功能 (1)制作了一个“操作命令符”列表框,说明接下来如何操作,这样有利于更好地阅读、操作和运行程序,使不懂得程序代码的人也可以运行该程序,更好地理解该程序实现的功能。 (2)在命令解释层函数cmdexp()里加了一些选择和操作功能,增加程序实现的功能,如原来程序只有显示当前目录和文件、创建目录和修改目录的功能,把它拓展到系统所要求的全部功能,并在原有的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修改,使程序更加完善。 3、设计思路 (1)要将文件存储在磁盘上,必须为之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并对文件存储空间进行管

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HDFS与传统文件系统Linux FS的比较与分析

6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第30卷 图1I-IDFS架构 2HDFS与LinuxFS比较 HDFS的节点不管是DataNode还是NameNode都运行在Linux上,HDFS的每次读/写操作都要通过LinuxFS的读/写操作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LinuxPS是HDFS的底层文件系统。 2.1目录树(DirectoryTree) 两种文件系统都选择“树”来组织文件,我们称之为目录树。文件存储在“树叶”,其余的节点都是目录。但两者细节结构存在区别,如图2与图3所示。 一二 Root \ 图2ItDFS目录树围3LinuxFS目录树 2.2数据块(Block) Block是LinuxFS读/写操作的最小单元,大小相等。典型的LinuxFSBlock大小为4MB,Block与DataN-ode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天然存在的,不需要系统定义。 HDFS读/写操作的最小单元也称为Block,大小可以由用户定义,默认值是64MB。Block与DataNode的对应关系是动态的,需要系统进行描述、管理。整个集群来看,每个Block存在至少三个内容一样的备份,且一定存放在不同的计算机上。 2.3索引节点(INode) LinuxFS中的每个文件及目录都由一个INode代表,INode中定义一组外存上的Block。 HDPS中INode是目录树的单元,HDFS的目录树正是在INode的集合之上生成的。INode分为两类,一类INode代表文件,指向一组Block,没有子INode,是目录树的叶节点;另一类INode代表目录,没有Block,指向一组子INode,作为索引节点。在Hadoop0.16.0之前,只有一类INode,每个INode都指向Block和子IN-ode,比现有的INode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 2.4目录项(Dentry) Dentry是LinuxFS的核心数据结构,通过指向父Den姆和子Dentry生成目录树,同时也记录了文件名并 指向INode,事实上是建立了<FileName,INode>,目录树中同一个INode可以有多个这样的映射,这正是连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ISHOU UNIVERSITY 专业课课程论文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题目: 作者: 学号: 所属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总评分: 完成时间:

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实现信息共享,文件传输是信息共享的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随之出现了许多FTP服务器来共享一些信息资源,编写一个操作简单,方便的FTP客户端来下载这些资源受到了人们的极大的欢迎。 FTP是一种用于在网上传输文件的协议,从原理上说,FTP是一个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应用协议。它用两个连接来实现:一个是控制连接,用来连接服务器和实现文件操作;一个是数据连接,用来实现数据传输。FTP的实现核心是命令/应答模式,FTP客户端将用户的所有FTP相关请求都转化为FTP服务器可识别的命令,然后发送到服务器,并接收和处理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传回的应答。 本程序是一个小型FTP服务器系统,实现了FTP服务器所应该具备的大多数功能,包括用户的登录,文件的上传、下载、删除,选择数据传输模式、目录选择等,并给出相应的提示。通过该程序的开发,基本上实现了一个FTP服务器所应该具有的功能,能够解释一般的FTP命令,并且符合RFC59规范。 本程序采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设计步骤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 关键词:客户端;服务器;下载;上传;FTP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课题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 (2) 第二章FTP协议与原理 (3) 2.1 FTP简介 (3) 2.2 FTP的工作原理 (3) 2.3 FTP运行原理 (4) 2.4 FTP文件传输连接类型 (4) 第三章开发环境及工具介绍 (6) 3.1 C语言概述 (6) 3.2 VC++介绍 (6) 3.3 VC++6.0集成环境介绍 (6) 第四章FTP服务器需求分析 (8) 4.1 FTP文件传输的需求 (8) 4.2应解决的问题 (9) 4.3功能分析 (9) 第五章系统设计与实现 (10) 5.1功能要求 (10) 5.2开发工具 (10) 5.3主要功能与实现 (11) 5.4 菜单栏功能模块 (11) 5.5 查看功能模块 (13) 第六章系统测试 (18) 6.1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18) 6.2 采用的测试类型 (18) 6.3 测试的过程与结果分析 (18)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文件系统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Array文件系统管理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1月8日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制 文件系统管理 一、实验目的 模拟文件系统的实现的基本功能,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文件系统的管理方法看,加深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的实现。通过高级语言编写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系统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编程模拟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在用户程序中通过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create,open,read,write,close,delete等文件命令,对文件进行操作。 以下报告主要包括: 1.可行性分析 2.需求分析 3.概要设计

4.详细设计 5.测试 6.总结 三、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对于图形编程还不了解,但是经过本学期的三次实验的练习,可以设计好命令操作界面。利用大二期间学习的数据结构可以模拟出此课程设计的要求。 2、经济可行性 课程设计作为本课程的练习及进一步加深理解。与经济无关,可以不考虑。(零花费,零收益) 3.法律可行性 自己编写的程序,仅为练习,不作其他用途,与外界没什么联系,可行。 四、需求分析 编写程序实现文件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实现无穷级目录管理及文件管理基本操作 2、实现共享“别名” 3、加快了文件检索 五、概要设计 为了克服单级目录所存在的缺点,可以为每一位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用户文件目录UFD(User File Directory)。这些文件目录可以具有相似的结构,它由用户所有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组成。此外,在系统中再建立一个主文件目录MFD (Master File Directory);在主文件目录中,每个用户目录文件都占有一个目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和设计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和设计 引言 (2) 一前提和设计目标 (2) 1 hadoop和云计算的关系 (2) 2 流式数据访问 (2) 3 大规模数据集 (2) 4 简单的一致性模型 (3) 5 异构软硬件平台间的可移植性 (3) 6 硬件错误 (3) 二HDFS重要名词解释 (3) 1 Namenode (4) 2 secondary Namenode (5) 3 Datanode (6) 4 jobTracker (6) 5 TaskTracker (6) 三HDFS数据存储 (7) 1 HDFS数据存储特点 (7) 2 心跳机制 (7) 3 副本存放 (7) 4 副本选择 (7) 5 安全模式 (8) 四HDFS数据健壮性 (8) 1 磁盘数据错误,心跳检测和重新复制 (8) 2 集群均衡 (8) 3 数据完整性 (8) 4 元数据磁盘错误 (8) 5 快照 (9)

引言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由位于网络上的一组服务器把其计算、存储、数据等资源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请求者以完成信息处理任务的方法和过程。在此过程中被服务者只是提供需求并获取服务结果,对于需求被服务的过程并不知情。同时服务者以最优利用的方式动态地把资源分配给众多的服务请求者,以求达到最大效益。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被设计成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commodity hardware)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和现有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有很多共同点。但同时,它和其他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HDFS 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非常适合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 一前提和设计目标 1 hadoop和云计算的关系 云计算由位于网络上的一组服务器把其计算、存储、数据等资源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请求者以完成信息处理任务的方法和过程。针对海量文本数据处理,为实现快速文本处理响应,缩短海量数据为辅助决策提供服务的时间,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建立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海量文本数据集,通过文本词频利用MapReduce原理建立分布式索引,以分布式数据库HBase 存储关键词索引,并提供实时检索,实现对海量文本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 明,Hadoop框架为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2 流式数据访问 运行在HDFS上的应用和普通的应用不同,需要流式访问它们的数据集。HDFS的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到了数据批处理,而不是用户交互处理。比之数据访问的低延迟问题,更关键的在于数据访问的高吞吐量。 3 大规模数据集 运行在HDFS上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数据集。HDFS上的一个典型文件大小一般都在G字节至T字节。因此,HDFS被调节以支持大文件存储。它应该能提供整体上高的数据传输带宽,能在一个集群里扩展到数百个节点。一个单一的HDFS实例应该能支撑数以千万计的文件。

操作系统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文件管理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301 学号: 姓名: 2015 年6 月16 日

实验一文件管理 一、实验目的 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应独立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它们的实施方法,加深理解课堂上讲授过的知识。 二、预备知识 1.VS2010的使用 2.C#的学习 3.文件主目录与子目录的理解 三、实验容与步骤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要求设计一个10 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 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 个文件。系统能够检查打入命令的正确性,出错时能显示出错原因。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例如只能执行,允许读等。在每次打开文件时,根据本次打开的要求,在此设置保护级别,即有二级保护。文件的操作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 等命令。 所编写的程序应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前者应包含文件主及它们的目录区指针;后者应给出每个文件占有的文件目录,即文件名,保护码,文件长度以及它们存放的位置等。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运行文件目录(AFD),在文件打开时应填入打开文件号,本次打开保护码和读写指针等。 程序流程图:

逻辑设计: 使用线性数组表表示MFD,泛型数组表示UFD,每个元素包括用户ID、保存的文件数、再使用线性表表示文件信息,每个元素包括文件名,文件属性(保护码),文件的状态等信息。 物理设计: //主目录 private FileUser[] mfd; //当前用户 private FileUser currentuser; ///

/// 文件 /// public class FileObject { public string filename; public int size=20; public int read=0; public int write = 0; public string author; } /// /// 文件系统用户 /// public class FileUser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文件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题目:文件管理系统 1、课程设计选题 (3) 1.1主要设计内容 3 1.2主要设计思路 3 2、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3 3、概要设计 (4) 3.1整体设计框架 4 3.2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4 4、系统实现 5 4.1原理 6 4.2各模块算法思想 6 4.3流程图描述 9 4.4代码描述 10 5、系统测试 11

5.1系统主界面 11 5.2子系统功能测试 11 6、总结 19 7、参考文献样式 19 1、课程设计选题 1.1主要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用C语言编写,设计的是一个模拟的多用户多级目录的文 件管理系统。通过具体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和文 件操作的实现,加深对文件系统内部功能和实现过程的理解。 1.2主要设计思路 首先系统要完成初始化的任务,建立起整个系统,等待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用户登录模块,对用户的用户名进行验证,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则系统进入 等待用户输入的状态,用户选择相应指令后,系统按照即定方式处理用户请求, 用户退出后,系统转入登录模块,等待下一位用户的登录。 2、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本系统为多用户多级目录的文件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根据所注册的用户名登 陆来对文件或是文件进行操作。多用户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需求,同时 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密作用。 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按名存取的功能,以使得用户能透明地存储访问文

件。为了实现按名存取,文件需要对文件存储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分配;对存储在文件存储设备上的文件进行保护,保密和提供共享的手段。另外,文件系统还要提供检索文件或文件中记录的手段,文件系统就是完成上述功能的一组软件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模拟一个文件管理系统,要完成对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基本操作有文件、文件夹的打开、新建、删除和读取写入文件,创建更改目录,列出目录内容等信息。系统建立了文件目录树,存储文件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对于用户名下的文件,用文件目录树的分枝来存贮。 采用命令行操作界面很直观,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用户只要按照操作界面所显示的命令来操作就行了。 因为存在着同一个目录下不能有同名文件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文件的基本操作时要考虑到在已经有的文件中是否有同名文件,有的话则输出提示信息。 3、概要设计 3.1整体设计框架 系统初始化界面是由用户注册,用户登录,退出系统三个模块组成。用户登录模块再由创建用户,进入目录,删除用户,显示所有用户,显示位示图,修改用户资料几大模块组成。然后各个模块再由一些小模块组成。其中创建文件,打开关闭文件,读写文件等文件操作模块包括在进入目录模块里面。 3.2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3.21系统初始化 系统的初始化包括初始化了磁盘的空间即位示图、一个管理员用户 3.22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可以在这里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的最大长度都为10个字节,如果用户名不重复的话,则注册成功,用户的权限默认为一般用户。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设计(20201126073806)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设计 1. 前言...................................................... 3.

2. HDFS1 (3) 3. HDFS2 (5) 4. HDFS3 ............................................................................................. 1 1 5. 结语..................................................... 1.5

1. 刖言 Hadoop 是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Hadoop 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简称HDFS,解 决了海量数据存储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分布式计算引擎MapReduce ,解决了海量数据如何计 算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分布式资源调度框架YARN,解决了资源调度,任务管理的问题。而我 们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Hadoop 里享誉世界的优秀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Hadoop 重要的比较大的版本有:Hadoop1 ,Hadoop2 , hadoop3 。同时也相对应的有HDFS1 ,HDFS2,HDFS3三个大版本。后面的HDFS的版本,都是对前一个版本的架构进行了调整优 化,而在这个调整优化的过程当中都是解决上一个版本的架构缺陷,然而这些低版本的架构缺陷也是我们在平时工作当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这篇文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给大家介绍HDFS不同版本的架构演进,通过学习高版本是如何解决低版本的架构问题从而来提升我 们的系统架构能力。 2. HDFS1

FAT文件系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之三 设计任务:模拟OS文件系统 在任一OS(Window或者Dos;也可以是在Linux下,但要求能将结果演示给老 师看)下,建立一个大文件,把它假象成一张盘,在其中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OS 字 ,第 ⑤、每个目录实际能放下文件或子目录30项。 ⑸、文件系统空间分配: ①、第0个盘块(1k)存放磁盘信息(可以设定为格式说明“FAT32”、盘块大小,盘块数等 内容) ②、第1个盘块起,至125盘块,共125个盘块(125k)存放FAT内容 ③、第126、127(2个)盘块,存放位示图

④、从第128盘块至10000盘块,皆为数据(区)盘块,其逻辑编号从0开始,至 9872号数据盘块,即第0数据盘块为128号盘块,第1数据盘块为129号盘块,… ⑤、第0数据盘块(即128号盘块),存放根目录(同样只用一个盘块作根目录), 由于第0、1目录项为“.”(本目录), “..”(父目录),因此根目录下同样只能存放30个文件或目录,并且从第2个目录项开始。 ⑥、文件或子目录数据,放在第1数据盘块及以后的数据盘块中,由用户按需要使 用。 内容 ⑺、删除文件 #DelFile 文件名.扩展名,在文件所在的目录项中,将第一个字节变为0xE5,并同时修改FAT内容和位示图内容;如果文件不存在,给出出错信息 ⑻、文件拷贝 #CopyFile 老文件,新文件,为新文件创建一个目录项,并将老文件内容复制到新文件中,并同时修改FAT内容和位示图内容 ⑼、显示位示图内容

#ShowBitMP,将位示图内容(已有信息部分),显示在屏幕上(按十六进制)⑽、显示FAT内容 #ShowFAT,将FAT内容(已有信息部分),显示在屏幕上(按十六进制) 4、程序的总体流程为: ⑴、输出提示符#,等待接受命令,分析键入的命令; ⑵、对合法的命令,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否则输出错误信息,继续等待新命令 关于对FAT表和MAP表的用法 1.当要用到数据块是,查询MAP表(因为只做比较查询即可),查询到的未用位置 置1,然后在FAT表上进行相应记录,在本程序做出的规定是,当文件夹FAT 表做-1,若是文件则按照FAT做对应的顺序记录,最后一块同样是-1结束,2.回收的时候,是按照FAT表的首项,做顺序置0,然后MAP也在相应位置置0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模板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 II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传输标准及系统制式 (4) 4 系统设计 (5) 5 系统传输指标 (6) 6 海底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原则 (7) 7 海底光缆的敷设和工程设计要求 (9) 8 海缆登陆站的选择 (11) 9 设备的安装及配置 (12) 10 远供系统设计 (13) 11 辅助系统设计 (14) 12 维护工具及仪表的配置 (15)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7) 附: 条文说明 (1)

前言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从1990年建设中日国际海底光缆传输系统开始引入中国, 经历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从最初560Mbit/s PDH系统到当前先进的10Gbit/s WDM系统。随着海底光缆系统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变化, 经过多个工程建设,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设计、建设的经验和资料都得到有效积累。 1996年编制的?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5018-96, 主要适用于单波长、海底电中继器的海底光缆系统的工程设计。上世纪90年代末,海底光缆系统已全部采用大容量SDH 系统和WDM系统。因此, 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信息产业部信部规函[ ]508号文?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精神, 重新修订原规范。 根据中国新建的多条国际和国内海底光缆工程的经验, 参照国外有关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资料以及陆上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要求, 并总结了原YD5018-96发布实施以来海缆系统设计的实践经验, 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对原规范进行了修改、补充、增删和细化。经重复讨论修改, 后经有关部门会审定稿。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卫昀高军诗。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模拟文件系统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1) 第2章概要设计 (1) 2.1 系统的主要功能 (1) 2.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 (1) 2.3运行环境要求 (2) 2.4数据结构设计 (2) 第3章详细设计 (3) 3.1模块设计 (3) 3.2算法流程图 (3) 第4章系统源代码 (4) 第5章系统测试及调试 (4) 5.1运行结果及分析 (4) 5.2系统测试结论 (5) 第6章总结与体会 (6) 第7章参考文献 (6) 附录 (7)

第1章需求分析 通过模拟文件系统的实现,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教材中的重要算法的理解。同时通过编程实现这些算法,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知识的能力;掌握操作系统结构、实现机理和各种典型算法,系统地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并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模拟二级文件管理系统的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研究Linux的文件系统结构,模拟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第一级为主目录文件,第二级为用户文件。 第2章概要设计 2.1 系统的主要功能 1) 系统运行时根据输入的用户数目创建主目录 2) 能够实现下列命令: L ogin 用户登录 Create 建立文件 Read 读取文件 Write 写入文件 D elete 删除文件 Mkdir 建立目录 Cd 切换目录 Logout 退出登录 2.2系统模块功能结构

2.3运行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vc++6.0 2.4数据结构设计 用户结构:账号与密码结构 typedef struct users { char name[8]; char pwd[10]; }users; 本系统有8个默认的用户名,前面是用户名,后面为密码,用户登陆时只要输入正确便可进入系统,否则提示失败要求重新输入。 users usrarray[8] = { "usr1","usr1", "usr2","usr2", "usr3","usr3", "usr4","usr4", "usr5","usr5", "usr6","usr6", "usr7","usr7", "usr8","usr8", }; (3)数据结构说明 a)文件结构链表 struct fnode { char filename[FILENAME_LENGTH]; int isdir; int isopen; char content[255]; fnode *parent; fnode *child; fnode *prev; fnode *next; }; b)函数介绍 fnode *initfile(char filename[],int isdir);//初始化文件或目录 void createroot();//建立系统根目录 int run();系统运行 int findpara(char *topara);对参数进行处理 bool chklogin(char *users, char *pwd);检查账号与口令 void help();命令列表 int mkdir();建立目录 int create();建立文件

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二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 本实验要求在假设的I/O 系统之上开发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这样做既能让实验者对文件系统有整体了解,又避免了涉及过多细节。用户通过create, open, read 等命令与文件系统交互。文件系统把磁盘视为顺序编号的逻辑块序列,逻辑块的编号为0 至L-1。I/O 系统利用内存中的数组模拟磁盘。 实际物理磁盘的结构是多维的:有柱面、磁道、扇区等概念。I/O 系统的任务是隐藏磁盘的结构细节,把磁盘以逻辑块的面目呈现给文件系统。逻辑块顺序编号,编号取值范围为0 至L .. 1,其中L 表示磁盘的存储块总数。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字符数组ldisk[L][B] 构建磁盘模型,其中 B 表示每个存储块的长度。I/O 系统从文件系统接收命令,根据命令指定的逻辑块号把磁盘块的内容读入命令指定的内存区域,或者把命令指定的内存区域内容写入磁盘块。 我设计的文件系统拥有三个用户。 二.具体说明 1.文件系统的组织:磁盘的前k 个块是保留区,其中包含如下信息:位图和文件描述符。位图用来描述磁盘块的分配情况。位图中的每一位对应一个逻辑块。创建或者删除文件,以及文件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文件系统都需要进行位图操作。前k 个块的剩余部分包含一组文件描述符。每个文件描述符包含如下信息: ?文件长度,单位字节 ?文件分配到的磁盘块号数组。该数组的长度是一个系统参数。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它设置为一个比较小的数,例如3。 2.目录:我们的文件系统中仅设置一个目录,该目录包含文件系统中的所有文件。除了不需要显示地创建和删除之外,目录在很多方面和普通文件相像。目录对应0 号文件描述符。初始状态下,目录中没有文件,所有,目录对应的描述符中记录的长度应为0,而且也没有分配磁盘块。每创建一个文件,目录文件的长度便增加一分。目录文件的内容由一系列的目录项组成,其中每个目录项由如下内容组成: ?文件名 ?文件描述符序号 3.对文件的操作: 文件系统需提供如下函数;create, destroy, open, read, write。 ?create(filename): 根据指定的文件名创建新文件。 ?destroy(filename): 删除指定文件。 ?open(filename): 打开文件。该函数返回的索引号可用于后续的read, write, lseek, 或close 操作。 ?close(index): 关闭制定文件。 ?read(index, mem_area, count): 从指定文件顺序读入count 个字节mem_area 指定的内存位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 班级:11 学制: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技术背景 (2) 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 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 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 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 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 1.2.4 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 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

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 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 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 3系统软硬件设计 (8) 3.1 硬件设计 (8) 3.1.1 概述 (8) 3.1.2 电路原理 (9) 3.1.3 SPI接口配置 (9) 3.2 软件设计 (12) 3.2.1 概述 (12) 3.2.2 发射程序 (13) 3.2.3 接收程序 (17) 4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Abstract (23)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 引言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 II 1总则.. (1) 2 术语 (2) 3 传输标准及系统制式 (3) 4 系统设计 (4) 5 系统传输指标 (5) 6 海底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原则 (6) 7 海底光缆的敷设和工程设计要求 (7) 8 海缆登陆站的选择 (8) 9 设备的安装及配置 (9) 10 远供系统设计 (10) 11 辅助系统设计 (11) 12 维护工具及仪表的配置 (12)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4) 附:条文说明 (1)

前言 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从1990年建设中日国际海底光缆传输系统开始引入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最初560Mbit/s PDH系统到目前先进的10Gbit/s WDM系统。随着海底光缆系统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多个工程建设,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设计、建设的经验和资料都得到有效积累。 1996年编制的?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5018-96, 主要适用于单波长、海底电中继器的海底光缆系统的工程设计。上世纪90年代末,海底光缆系统已全部采用大容量SDH系统和WDM 系统。所以,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信息产业部信部规函[2004]508号文?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精神,重新修订原规范。 根据我国新建的多条国际和国内海底光缆工程的经验,参照国外有关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资料以及陆上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要求,并总结了原YD5018-96发布实施以来海缆系统设计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对原规范进行了修改、补充、增删和细化。经反复讨论修改,后经有关部门会审定稿。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卫昀高军诗。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文件系统#include stdio.h #include memory.h #include string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FCB { char fname[16];//文件名 int type;//1代表普通文件2代表目录文件0表示空文件 int size;//文件大小 int fatherBlockNum;//当前的父目录盘块号 int currentBlockNum;//当前的盘块 void initialize() { strcpy(fname,"[message]"); type=0; size=0; fatherBlockNum=currentBlockNum=0; }

}; const char*FilePath="C:\myfiles"; const int BlockSize=512;//盘块大小(可配置) const int OPEN_MAX=5;//能打开最多的文件数 const int BlockCount=BlockSize/sizeof(int);//盘块数 const int DiskSize=BlockSize*BlockCount;//磁盘大小 const int BlockFcbCount=BlockSize/sizeof(FCB);//目录文件的最多FCB数 //const int IOBUF_SIZE=512; //char IOBuffer[IOBUF_SIZE]; int OpenFileCount=0; struct OPENLIST//用户文件打开表 { int files;//当前打开文件数 FCB f[OPEN_MAX];//FCB拷贝 OPENLIST() { files=0; for(int i=0;i OPEN_MAX;i++){ f[i].fatherBlockNum=-1;//为分配打开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设计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设计

目录 1.前言 (3) 2.HDFS1 (3) 3.HDFS2 (5) 4.HDFS3 (11) 5.结语 (15)

1.前言 Hadoop是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分布式计算引擎MapReduce,解决了海量数据如何计算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分布式资源调度框架YARN,解决了资源调度,任务管理的问题。而我们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Hadoop里享誉世界的优秀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Hadoop重要的比较大的版本有:Hadoop1,Hadoop2,hadoop3。同时也相对应的有HDFS1,HDFS2,HDFS3三个大版本。后面的HDFS的版本,都是对前一个版本的架构进行了调整优化,而在这个调整优化的过程当中都是解决上一个版本的架构缺陷,然而这些低版本的架构缺陷也是我们在平时工作当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这篇文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给大家介绍HDFS不同版本的架构演进,通过学习高版本是如何解决低版本的架构问题从而来提升我们的系统架构能力。 2.HDFS1

最早出来投入商业使用的的Hadoop的版本,我们称为Hadoop1,里面的HDFS就是HDFS1,当时刚出来HDFS1,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它解决了一个海量数据如何存储的问题。HDFS1用的是主从式架构,主节点只有一个叫:Namenode,从节点有多个叫:DataNode。 我们往HDFS上上传一个大文件,HDFS会自动把文件划分成为大小固定的数据块(HDFS1的时候,默认块的大小是64M,可以配置),然后这些数据块会分散到存储的不同的服务器上面,为了保证数据安全,HDFS1里默认每个数据块都有3个副本。Namenode是HDFS的主节点,里面维护了文件系统的目录树,存储了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信息,用户上传文件,下载文件等操作都必须跟NameNode进行交互,因为它存储了元数据信息,Namenode为了能快速响应用户的操作,启动的时候就把元数据信息加载到了内存里面。DataNode是HDFS的从节点,干的活就很简单,就是存储block文件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