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华字经》注释本

《中华字经》注释本

《中华字经》注释本

天文

【题解】

《中华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韵文式常用字表,共50篇,500韵,1000句,4000个常用汉字。它涵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的生字2540个,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规定的常用字2905个,国务院公布的常用汉字3500个,国标汉字信息字符集基本集的3755个汉字。

《天文》是第一篇,共8韵,16句,64字。本篇从包罗万象的乾坤和宇宙开始,描述了种常见的天象。

【原文】

乾坤有序,宇宙无疆。

星辰密布,斗柄指航。

【注释】

[1] 乾坤:《周易》第一卦和第二卦。《易·乾·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之象为天,表示阳性。《易·坤·彖辞》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天”。坤之象为地,表示阴性。《易传》认为乾的作用在使万物发生,坤的作用在使万物成长。乾坤相互交感推动万物发生变化。故乾坤又引申为天地、日月、男女、父母等。

[2] 序:次序、顺序。

[3] 宇宙:空间与时间的总和。宇:指上下四方无边无际的空间;宙:指古往今来无始无终的时间。

[4] 疆:边界。

[5] 星辰:天体的总称。星是发亮的天体,辰是比星暗一些的天体。星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态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太阳是恒星,月亮是卫星,人类居住的地球是行星。

[6] 布:陈列、铺开;

[7] 斗柄: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排列形状如一把杓子,故民间又称为“杓子星”。北斗星从斗头到斗柄分别为天枢、天璇(或天璿)、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或瑶)光。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斗头,又称“斗魁”或“璇玑”。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斗柄,也叫“斗杓”。斗柄在这里指北斗七星。北斗星较亮,而且在北极星附近,连接天璇、天枢二星的线延长约五倍处便可找到北极星,故又被称为指极星,人们夜间走路行船常把北斗星作为辨别方向的重要标志。此外,由于地球的公转,北斗星在一年中处于北极星的不同方位,《鶡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人们从斗柄所指方向,分季节、辨农时;

[8] 航:航向。

【译文】

天地啊,你化育万物,包罗万象,运行井然而有序。

宇宙啊,你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哪儿才是界疆?

闪烁的星辰密布于太空,

北斗星为地球指航。

【评析】

《中华字经》以“乾坤”作为开端,把文章的起始点和自然界的起始点统一起来,体现了作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星辰密布,斗柄指航。”不仅说明北斗星自古以来就是地球运动的参照物,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

【原文】

昼白夜黑,日明月亮。

风驰雪舞,电闪雷响。

【注释】

[1] 昼:白天。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所处的时间。

[2] 夜:黑夜。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所处的时间。昼与夜相对;

[3] 日:太阳的简称,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与地球的平均距离14959.787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为地球的109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平均密度1.4克/立方厘米。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5770K,愈向内部温度愈高。中心由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以辐射的方式,由内部转移到表面,而发射到宇宙空间。太阳也在自转,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5天,两极区约35天。总体说,太阳是稳定的,但其大气层却处于局部激烈运动中;

[4]月:月球的简称,旧称“太阴”。地球的天然卫星。与地球平均距离384402千米。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才能被看到。月球直径3476千米,约为地球的1/4,质量为地球的1/81.3,密度为水的3.3倍,重力约为地球的1/6。自转周期与其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都是27.3日,故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5]风:地球上空气的流动。古代把风分为四种:春为和风,夏为熏风,秋为金风,冬为朔风。气象学常用风力表示风的强度,风力分为十三级:0级无风;1级软风;2级轻风;3级微风;4级和风;5级清劲风;6级强风;7级疾风;8级大风;9级烈风;10级狂风;11级暴风;12级飓风。

[6]雪:水气在空中遇冷直接凝华成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和温度高低等不同,所形成的雪花形状、雪片大小也就不同;气象学上将雪分为大雪、中雪和小雪。

[7]雷:伴随闪电出现的强烈爆炸声。由闪道中的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

[8]电:闪电。云团与空气摩擦而生电,闪电则是云层间、云地间或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的猛烈放电现象;

【译文】

昼是白天显尽一切,夜晚却漆黑无光。

日出一天明,月升满地亮。

风儿驰骋,雪花飞舞。

电闪即逝,雷鸣轰响。

【评析】

第一句描写了日出日落、昼夜交替,月缺月圆、岁月流逝的天象。第二句描写了风、雪、雷、电四种自然现象。

【原文】

云腾致雨,露结晨霜。

虹霓霞辉,雾沉雹降。

【注释】

[1] 云:地面的湿空气升至高处,遇冷而凝成无数细微水点,成团浮游空中。按云底的高度不同,一般可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族。外形或分层、或团聚,或呈波状。云状演变常能表明大气结构情况和天气的变化。

[2] 雨:云中的微小水点积重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下落而为雨。雨滴直径约0.1~7毫米。

[3] 露: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为水点是露,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

[4] 霜: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而凝华在其上的白色结晶微粒是霜。一般出现于晚秋和早春季节的晴朗无风夜间或清晨,晚秋产生的霜叫“早霜”,早春产生的霜叫“晚霜”。

[5] 虹霓:是太阳光线与水汽相映,出现在天空的彩晕。主虹为虹,副虹为霓,霓位于虹外侧,常出现于雨后;霞,是因日光斜射而呈现赤色的彩云。

[6] 雾:空气中的水汽凝成细水点或冰晶,象云烟一样弥漫在空中则是雾。

[7] 雹:雨遇冷气凝结成大小不一的冰块随雨降下,便是冰雹。雹呈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大小不一,常见的5~50毫米。

【译文】

云升腾于空中才致雨,

露凝结于深秋方成霜。

长虹伴彩霓,朝霞眩辉光,

迷雾沉大地,冰雹从天降。

【评析】这几句说自然气候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原文】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时令应候,寒来暑往。

【注释】

[1] 春:中国农历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季。春天,天上轻清之气下降,地上地中之气上升,天地交感,万物萌生,百花齐放,之间极为调和,故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2] 夏:一年中的第二个季节,农历四至六月为夏季,四季的第二季。七至九月为秋季,十至十二月为冬季。夏天是它们迅速成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果实的季节,冬天是植物贞藏的季节。

此二句是说植物和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萌生,夏天生长,秋天成熟,冬天储藏的自然规律。

时:岁时、季节。令:政令,古时的政令分为春令、夏令、秋令、冬令。农历按季节气候

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从春至冬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民间有《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人随节气更替安排农事;应候: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寒:冷。此指寒冷的季节;暑:热。此指炎热的季节。寒来暑往指四时相代,季节交替。

句文大意说岁时节令啊,就是应天候而作,这才有冷与热的循环,寒与暑的来往。

第2课地理

远古洪荒,海田沧桑。

远古:遥远的古代、古时候;洪荒:指远古时代混沌蒙昧的状态;海田沧桑:即沧海桑田,喻世事变迁巨大。沧是水汇集的地方;桑田即植桑的农田,泛指农田。《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该句反映出作者叹古的感慨:看,远古时代,洪水肆虐,一片荒凉,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又变成大海,世事的变化是多么巨大。

陆地漂移,板块碰撞。

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没的部分,总面积为149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漂移:漂流移动;板块指成块的陆地。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A·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它发现相隔在大洋两岸的南美州和非洲两大陆的海岸线,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连续性,恰如一张被撕成两块的报纸,完全可以重新拼合起来,此说后来被科学界观测论证并认同。

板块构造说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关于地壳水平运动的新假说,实际上它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综合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形成的。这一学说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麦肯齐等青年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它们认为全球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之间海底的扩张,使陆地板块在地幔上漂移,若两块板块相碰撞,就会产生巨大的水平挤压力,使地槽中的地层发生复杂的褶皱和断裂并上升成为构造山系,导致山的产生。

该句在述说地球演化的科学成因:大地在海洋中缓缓漂移,这些板块相互分离,又相互碰撞。

山岳巍峨,湖泊荡漾。

山岳:陆地表面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隆起地貌,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的称为山。并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山上有丘为岳,所以高大的山称为岳。一般的概念,也把山岳、丘陵通称为山。山按成因分可分为褶皱山、断块山、侵蚀山、火山等;巍峨:山的高大雄伟貌;

湖泊:地表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如太湖、梁山泊。湖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潟湖、牛轭湖、风蚀湖、人工湖等。按泄水情况,分为排水湖和非排水湖。按盐度高低,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地球上湖泊总面积约205.8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38%;荡漾:形容水的起伏微动貌。

这句话是接上而言:因为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所以才造出了山岳巍峨挺拔,形成了湖泊涟漪荡漾。

植被旷野,岛撒汪洋。

植被: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全球地表的植物称为“世界植被”,某个地区的植

物称为“地方植被”,天然森林或草甸称为“自然植被”,耕作的农田或树林称为“人工植被”;旷野:空阔的原野;

岛:也称“岛屿”,散处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通常大的称岛,较小的称屿。按成因主要分为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如中国台湾岛属大陆岛,南沙群岛属海洋岛,崇明岛属冲积岛。世界最大的格陵兰岛面积达217万余平方公里。世界岛屿总面积约为9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汪洋:形容水宽广无际貌。

句文描写自然环境的优美:植被满山遍野,岛屿象播撒到汪洋大海的种子崭露出头角。

冰川冻土,沙漠沃壤。

冰川: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雪线以上是冰川积累区,以下是冰川消融区。按其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20多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11%,占地球淡水总量的69%;冻土:温度在冰点以下导致所含水分冻结的土壤或疏松岩石。按照冻结的持续时间不同,分别为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叫“永久冻土”,指多年连续保持冻结,即使在盛夏,融化深度也不大的土壤或稀松岩石,其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20%~25%,主要成带出现于极地区域。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山地区也有多年冻土;

沙漠:沙质荒漠。地表覆盖大片流沙,分布各种沙丘,在风力的推动下,沙丘不时移动,往往侵没农田、村镇、道路;沃壤:肥沃的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在成土母质、生物、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耕种、施肥、灌排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不断演变和发展。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木丰树森,岩多滩广。

木,树:树木,指木本植物;丰:茂盛、茂密;森:树木丛生繁密貌;

岩:岩石的简称,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一般是固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或天然玻璃质或生物遗骸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根据形成岩石地质作用可把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滩: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或海边、河边泥沙淤积的地方。这两句说树木茂盛,种类繁多,岩石丰富,滩地广阔。

鸟飞兽走,鳞潜羽翔。

鸟:飞禽的统称,为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只具二足而前肢成翼,心脏具两心耳和两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还有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种类繁多,现存的鸟类,可分古颚总目、楔翼总目和今颚总目三个总目。有9000余种,中国有1200余种;兽:即兽类,哺乳纲动物,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哺乳纲包括3个亚纲: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其中原兽亚纲最原始,真兽亚纲最高等。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广泛适应辐射于陆栖、穴居、飞翔和水栖等多种环境。现有19目,约4237种,中国有17目。

鳞:鱼类、爬行类和少数哺乳类体表以及鸟类局部区域所被覆的皮肤衍生物。一般呈薄片状,具有保护作用,这里代指鱼类。鱼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为冷血动物,即不定体温的脊椎动物。鱼类长期生活在水中,有适应在水里呼吸的鳃器官,仅有少数种类可用鳔辅助呼吸。鱼体多呈纺锤形,也有侧扁形、平扁形或棍棒形,并常覆有保护性的鳞片。鱼以鳍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有成对的偶鳍和不成对的奇鳍两类。具有两对鼻孔,听觉器只有内耳,能感知声响。体温几乎完全随水的温度变化而相应变化,为变温动物。一般为卵生,少数卵胎生或胎生。鱼类的寿命长短相差很大,长的可达百岁,短的只能活一年。个体差别更大,大的可长20米、重40吨,小的只有0.75~1.5厘米长。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两个类群,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水域。中国鱼类约28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2100多种,淡水鱼类约700多种;羽:鸟

类表皮细胞衍生的角质化产物。被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具一定的防水性,有保护、保温、飞翔等功能,这里代指会飞翔的鸟类。

鸟在天上飞,兽在地上走。鳞生的动物在水中潜游,羽生的禽类在空中飞翔。句文描绘了一幅飞禽走兽在大自然中和谐相处图画。

境态和谐,物种安详。

境态:环境与生态;和谐:协调、和顺;物种:生物种类,即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物种和环境相互制约、依存,达到相对稳定、协调和合的状态,各种生物在这种状态中安然生存。

地球的生态啊是多么和谐!物种的环境啊是多么安详!该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态环境的渴望。

第3课人伦

父母爹娘,没齿难忘。

父母爹娘:爹娘和父母是一个意思,现代人称父母为爸爸妈妈,古时人则称爹和娘;没齿:没世,犹言一辈子,终身。这两句说父母的生身养育之恩,终身不忘。

兄弟姐妹,危困助帮。

兄弟:同辈人中男性年长者为兄,习惯称哥哥。同辈人中男性年幼者为弟;姐妹:同辈人中女性年长者为姐,年幼者为妹;危:危险、危急;困:困难、贫乏;助帮:即帮助。兄弟姐妹之间,谁有了危急困难,应该互相帮助。

姑姨叔舅,亲戚互访。

姑:父亲的姐姐、妹妹为姑;姨:母亲的姐姐、妹妹为姨;叔:父亲的哥哥称伯,父亲的弟弟称叔,这里叔代指父亲的哥弟;舅:母亲的哥哥、弟弟为舅;亲戚:内外亲属;互访:互相拜访探望。这两句是说亲戚之间,要经常联系来往。

侄男闺少,哺育茁壮。

侄男闺少:兄弟的孩子为侄,男指儿子,闺指闺女,侄男闺少即侄子、儿子、闺女、小孩,泛指下一代幼小的男女孩子;哺育:喂养、培养;茁壮:强壮、健壮,生长旺盛。这两句意思为哺养教育下一代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夫妻相敬,梦忆糟糠。

夫妻:丈夫与妻子的合称。即男女双方通过合法婚姻组成的配偶。夫的配偶称妻,妻的配偶称夫,由此而形成的关系称为夫妻关系,是血亲关系与姻亲关系的基础;糟糠:酒滓、谷皮,喻粗劣的食物。《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说贫贱时交的朋友不能忘记,共过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因此后来以糟糠为曾共过患难的妻子的代称。夫妻相敬,梦忆糟糠两句说夫妻之间要相敬相爱,在富贵的时候要常想夫妻共患难、同贫贱时候的深厚感情。

隔屋邻舍,遇事谦谅。

隔屋邻舍:指前后左右房舍相邻的家庭住户;谦谅:谦让、谅解。这两句说邻居之间要友好相处,遇事要互相谅解谦让。

伯公妪婆,慈孝赡养。

伯公:父亲的哥哥称伯,伯也是对父辈亲友的通称,旧时又是对文章品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公是对尊长的敬称。伯公在这里泛指男性长辈;妪婆:妪和婆都是指年老的妇人,这里泛指年长女性;慈孝:慈指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是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对父母等长辈的尊敬奉养。这两句是说对长辈和老人,要孝敬赡养。

尊朋礼友,仁义君郎。

尊:尊重;礼:本为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朋友:《周礼》郑玄注:“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泛指相交好的人;仁:人与人相互亲爱,古代儒家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内容;义:情义、恩义。这两句意为朋友之间,互相

尊重有礼貌,重情谊,做仁义之人。

第4课大道

形分上下,道合阴阳。

形:形体。中国古代哲学上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称为形而上,如精神、思想等,研究此类的学问为形而上学。有形的东西为形而下,研究此类的学问为形而下学;道:法则、规律,韩非《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把道解为万物产生、变化的总规律。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合:符合;阴阳:本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这里指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人看到一切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气或物质势力,如天地,日月,山河,雌雄等等。孔子曰:“一阴一阳为之道”,就是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并用阴阳来比附社会现象,引申为上下、君民、君臣、夫妻等关系。

幽冥杳渺,天体著彰。

幽:深远、昏暗、隐秘;冥:昏暗、幽深;杳:幽暗、深远,见不到踪影;渺:水远貌。幽冥杳渺就是形容深远昏暗;天体:太阳、地球、月亮和其它恒星、行星、卫星以及彗星、流星、宇宙尘、星云、星团等的统称;著彰:明显,看的清楚。这二句是说物质可以无穷无尽的微分下去,小到什么都看不见,达到一种“无”的状态。也可以累积起来形成巨大的天体显明彰著。

凝气为精,聚能以场。

气与精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物质。《易经·系辞》:“精气为物。”就是说天地阴阳的精灵之气,凝合积聚成万物;能:物理学名词,即能量。场:平坦的空地,这里指物理场,即相互作用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达实物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整个空间。这二句说阴阳二气交合形成万物的精华,弥漫于宇宙中的各种能量形成不同的物理场。

缩浓而质,积微显量。

浓:厚、密。质:性质、本质。缩浓而质指人的视野中无形或未成形的物质,浓缩才显出它的性质;微:细、小。量:质和量均为哲学名词,一起构成事物的规定性。质是指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事物的不同就是事物之间质的差别的表现。量是质的等级、规模和结构的表现,可用数量表示,如多少、大小、高低、长短、轻重、快慢等。事物的质以一定量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积微显量即积少成多。

化巨幻虚,恍惚成象。

化:变化、融解。幻虚:模模糊糊,虚而不实,似有似无。化巨幻虚是说很大的东西可以化解,消融为微小至模糊看不见的东西;恍惚:模糊不清。象:形状有影有形。恍惚成象意为模糊无形的东西可聚成有形象的实物,《道德经·上篇》:“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强固凌弱,柔亦制刚。

强: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固:必然。凌:侵犯,欺凌。强固凌弱即强大的必然欺负弱小的;柔:柔弱,与“刚”相对。亦:也。制:制服。柔亦制刚即柔软的也能制服刚硬的。

终极必反,存兴趋亡。

终极:穷尽,最后。终极必反即物极必反,为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认为事物发展到极限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鶡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兴:兴盛。亡:衰败、灭亡。存兴趋亡意为兴盛到顶点就开始走向败亡。

唯实众名,一理万方。

实:实际。名:名称。实与名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唯实众名意即一个实际内容有众多名称;一理万方就是万物一理,世上很多事物都包含着同一道理。

以上讲宇宙天地间的大道理,说世上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对立的一对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又互相转化,最后以“一理万方”作结。反映了作者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变化的唯物辩证世界观。

第5课历史

炎黄二帝,尧舜禅让。

炎黄二帝:炎帝和黄帝,传说中国上古时期的帝王。《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黄都是在中原发展起来的部族,炎帝为姜姓部族的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沿海,向南发展到湖南、浙江以远。农业比较发达,称为神农氏。黄帝为有熊氏部族的首领,姬姓,号轩辕氏。他联合其他部族共同发展,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扰乱各部落的炎帝,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击杀与之为敌的蚩尤,被部落首领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号称轩辕黄帝。传说黄帝带领各部族人民进行了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抽丝、纺线织布、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指南车、天文等,人们以炎黄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华人皆自称“炎黄子孙”;尧舜:即唐尧和虞舜,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长,相传为圣明之君。禅让:将帝位让授于贤者。据说在尧舜之时,帝位的传续不是父子相承,而是帝王在年老时挑选贤能之人,把帝位让给他。尧将帝位禅让于舜,舜将帝位禅让于禹。

禹启世袭,灭桀商汤。

禹:远古夏后氏部落领袖,又称夏禹,大禹。姒姓,鲧的儿子。古史相传禹继承其父的治水事业,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采用疏导的办法,经过13年的治理,终于除了水患。舜死后,禹继任部落联盟领袖,在安邑(今山西运城县境内)建都,后来东巡狩猎,死在会稽;启:也称夏启,禹的儿子。禹死后,启继王位,从此改禅让为世袭,中国由此开始了王位世袭的几千年历史,所以说“禹启世袭”。夏启建立夏朝,先后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斟鄩(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共传13代、16王,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左右;桀:相传为夏代的最后一个君王,故又称夏桀。夏桀暴虐荒淫,民怨沸腾,成汤起兵讨伐,桀兵败被俘,死于南巢(古地名,今安徽省巢湖市西南)。商汤:远古时商部落的首领,始祖名契,子姓,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市南),其势力达到今勃海一带。从契传到汤,共14代。公元前16世纪,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一带),故又称商汤。灭桀商汤即商汤消灭了夏桀。商汤后世曾多次迁都,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传至纣,共传17代、31王,约在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

周武伐纣,侯列各邦。

周武:即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是上古时的一个部落,姬姓,始祖后稷,原居邰(今陕西武功),传至四代公刘,迁都于豳(今陕西彬县东北),传至十二代古公亶父,为戎、狄族所逼,迁都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发展农业,部族日臻强盛。周文王时,建立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河以西)作为国都。周文王死后,传位于长子姬发,是为周武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起兵伐纣,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之战取得大胜,灭商朝,建立周王朝,都镐京(今陕西省长安沣河以东)。周朝确立了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诸侯。农业比商代发达,农产品种类增多,手工业也有发展。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次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34王,800多年;纣:即纣王,商代最后一个君王,帝乙之子,名受,号帝辛。暴敛重刑,大失民心。周武王起兵征伐,商军队倒戈,纣王兵败自焚,商王朝灭亡。故为“周武伐纣”;侯,即诸侯,商代开始分封诸侯,有侯、伯等称号。武王建周后,大规模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在封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责任。邦,国土。侯列各邦:意为诸侯都分别统治着自己的封地国土。

秦皇集权,汉刘楚项。

秦皇:即秦始皇嬴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是古时一个部落,嬴姓,传为伯益的后代。非子

为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传到秦仲,周宣王命为大夫。后秦仲之孙秦襄公以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分封为诸侯。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富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嬴政于公元前246年继秦王位,时年13岁。公元前221年,灭诸侯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称皇帝,自为始皇帝,都咸阳。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统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筑长城、治驰道,焚书坑儒。公元前210年,东巡死于沙丘。由于秦王朝赋役繁重,刑政苛暴,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汉高祖)所灭。共历2世,统治15年;集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分封制,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威胁天子的混战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一切权力收回中央,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实行郡县制,分全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郡),郡下设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听从中央调遣;汉刘:指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刘邦,字季,秦末沛县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发动起义,刘邦也于沛地起兵,号为沛公。与项羽分兵入关破秦,先攻入秦都咸阳。项羽自据关中,封刘邦汉王,刘邦先平定三秦,然后与项羽争夺天下。双方在荥阳成皋间争战相持五年,终于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在汜水即帝位,立国号为汉,建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疆域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以及越南北、中部,北到大漠,东北迤至朝鲜半岛北部。汉武帝时成为亚洲最富强繁荣的多民族国家。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公元17年,爆发赤眉、绿林农民大起义。公元25年,远支皇族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或后汉。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起义,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汉代共历26帝,统治406年;楚项:项羽,也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州出身。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

鼎立割据,乱晋八王。

鼎立割据是说东汉后出现的魏、蜀、吴三国时代。鼎立:三方并峙如鼎足分立;割据: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这里指魏、蜀、吴三方割据鼎立的局面。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至280 年吴国灭亡止,共历时61年。一般也将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建国前的历史划入三国时期;乱晋八王:即八王乱晋,西晋末年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公元265年司马炎(晋武帝)代魏称帝,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疆域东、南到海,西到葱岭,西南到云南、广西以及越南北、中部,北抵燕山,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部。司马炎称帝后,一是大封皇子和宗室为诸侯国王,国王有大臣有军队有百姓,在受封国内拥有全部权力,是实在的统治者。二是重用外戚,使一些外戚掌握了实际的权力。他还收买一部分高级士族,组成司马氏集团,助他夺取曹魏政权,以至形成了西晋高级士族的贪暴统治层。这些都种下了后来争战混乱的祸根。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其妻杨皇后和父亲杨骏争夺政权,大乱即从宫廷内开始。公元291年,晋惠帝妻贾皇后杀杨骏夺得政权。贾皇后使用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又使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贾皇后又杀司马玮。大乱从宫廷伸展到宗室诸王间,这就是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八王分别为: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汝南王司马亮,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禺,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公元316年,被匈奴贵族建立的汉朝所灭。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南方重建晋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420年,刘裕代晋,东晋灭亡。两晋共历15帝,156年。

南北对峙,腐朽隋炀。

南北对峙:南北指南北朝,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中国的170年间,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经历宋、齐、梁、陈四代,到589年陈亡。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伐东魏,北周伐西魏,北周又灭北齐,581年北周被隋所代。589年,隋灭陈和后梁,结束了南北对峙的

局面;腐朽隋炀:隋炀即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代皇帝,生于公元569年,604年杀其父隋文帝杨坚而继帝位,至618年共在位15年。581年杨坚(隋文帝)代北周称帝,国号隋,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疆域东、南到海,西到新疆东部,西南至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迤至辽河。隋炀帝登基后,大兴土木,严重破坏了生产,又横征暴敛,兵役繁重,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其生活极其荒淫奢侈,腐烂颓靡,故曰“腐朽隋炀”。公元618年隋朝在农民大起义下瓦解灭亡,共历2帝,38年。

贞观政要,五代续唐。

贞观政要:贞观是唐太宗年号,从公元627年至649年,共23年。贞观政要为书名,唐代人吴兢撰写,10卷40篇,分类编辑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所上劝谏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五代续唐:公元618年,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唐前期国势强盛,疆域初年南部同隋,北部在7世纪后半叶极盛时北界包有今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西北曾到达里海,东北曾到达日本海。其后时有变动,至安史乱后丧失过半。唐末政治腐败,赋役繁重,加上藩镇割据,战乱不息,最终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公元907年被朱温所灭。共历20帝,290年。唐以后,又先后出现了五代朝廷。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至960年,交替出现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几代朝廷。称为五代,所以说五代续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共13帝,54年。

陈桥兵变,耻辱靖康。

陈桥兵变:即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夺取后周政权的政变。公元959年,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死后,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周恭帝。赵匡胤当时是后周禁军的最高将领,久已谋夺后周政权。960年初,边境传来急报,说契丹和北汉要联兵攻打后周。赵匡胤趁机率军出征,与其弟赵匡义,亲信赵普、张守信等策划兵变。大军来到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皇袍披在他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这便是“皇袍加身”故事的来历。赵匡胤当了皇帝,立国号宋,从此开始了北宋168年的历史;耻辱靖康,即靖康耻辱。靖康为北宋第九代皇帝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北宋末年,政治黑暗,宋徽宗(宋钦宗之父)宠信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等人,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欲。北方的金朝看到北宋的虚弱,挥师南下,进攻北宋。于靖康元年冬(公元1126年)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金朝贵族于大肆搜刮后,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以及乐工,工匠,携大量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州府地图等北去,北宋灭亡。

耶律完颜,元建宋僵。

耶律:复姓。初为契丹部落名,辽建立后为国族姓。这里指耶律族建立的朝代——辽。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建立王朝,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疆城为东北到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今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接界,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125年为金所灭;完颜:复姓,女真族。完颜姓始祖函普定居于完颜部族,后娶其部人之女为妻,成为完颜部人,遂以完颜为姓。此指完颜族人建立的朝代——金。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王朝,疆域为东北到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与西夏接界,南以秦岭、淮河与南宋接界,是继辽之后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234年在蒙古和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元:朝代名。1206年(宋宁宗开禧二年)蒙古族领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后不断向黄河流域扩张,至第六代蒙古汗王孛儿只斤蒙哥时,陆续击败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在吐蕃建立行政机构,进行统治。1271年,第七代蒙古汗王、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1368年朱元璋军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自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至此,共历11帝,98年;宋:指南宋。1126年,金兵攻入汴梁(今开封),北宋灭亡。第二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京。南宋北以淮河、秦岭与金接界。1279年为元所灭,两宋共历16帝,320年。元建宋僵即元朝建立宋朝灭亡。

朱轮太祖,崇祯吊丧。

朱轮太祖:指明太祖朱元璋,明代的建立者,1328年~1398年在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东)人。幼时家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元末爆发农民起义,1352年朱元璋率众投红巾军,属郭子兴部。郭子兴死后代领其众,遥奉小明王韩林儿为首领。1356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称吴国公。接受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实行屯田壮大军力,先后击败陈友琼、张士诚,改称吴王。1368年,建立明王朝,都南京,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逐步统一全国。明太祖建国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除宰相职位,巩固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疆域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乌地河流域,西界在河套西喇木伦河一线,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有今西藏、云南,东南到海及海外诸岛。轮,轮换、接替;崇祯吊丧:指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而死,明朝灭亡一事。明思宗朱由检1628年继帝位,年号崇祯,故世人又称其为“崇祯皇帝”。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明遂亡。明朝共历16帝,277年。

清军入关,大臣住藏。

清军入关:指清王朝军队进入中原,统治全国。1616年,东北女真贵族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27年,其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皇帝位,1636年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1644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继帝位,年号顺治。同年进军中原,定都北京,统一了全国。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帝制,清朝共历11帝,276年;关;即山海关,又称榆关或渝关。在河北秦皇岛市,长城起点,明初置关戍守。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联接华北与东北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冲,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大臣住藏:清朝时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并订立各种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管理西藏地方事务。

粉碎叛卓,犁域设将。

卓:即和卓或和卓木,意为伊斯兰教始祖的后裔,旧时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封建主自称“和卓”,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伊斯兰教白山派清朝称为回部;粉碎叛卓:指18世纪中期,回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布那敦、霍集占发动叛乱,清朝乾隆皇帝派兵平叛。1758年,大小和卓兵败被杀,平叛取得胜利;犁域设将:犁域指伊犁地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惠远域,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台湾复归,守卫边防。

这两句是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清王朝在台湾设府的一段历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南部地区,修筑了热兰遮和赤嵌楼两个要塞,后来他们陆续侵占了台湾全省。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他亲率战舰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从金门出发,经彭湖,横渡台湾海峡,于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在台湾人民的欢迎、支持下,经过八个月的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盘踞台湾三十八年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郑成功,明清之际的著名将领,生于1624年,南安(今属福建)人。本名森,字大木,曾被南明隆武皇帝赐姓朱,名成功,字明俨,称为“国姓爷”。1646年,清军攻进福建,他率部分将士到金门,誓师复明抗清。1662年率军将荷兰侵略军赶出台湾,歼敌1600多人。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逝,年仅39岁。长子郑经继承父亲遗志,带领将士和民众肃清荷兰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对台湾进行开发建设,发展农业、工业、贸易和教育,促进了台湾经济的繁荣。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爽看恢复明朝已不可能,便归顺了清廷,清军驻进台湾。次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鸦片战争,英占香港。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输入毒品鸦片。1838年(道光十八年)达到四万余箱,引起中国白银外流,财政国难。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州严厉禁烟。于1839

年6月3日至25日,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30余万斤,并多次打退英军的挑衅。1840年,英国在美国、法国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由于清廷腐败和武器落后,虽中国军队和民众英勇抗英御敌,仍失陷一些城市。1842年8月,清王朝派人与英国在南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英占香港:按照《南京条约》的“割让香港”条款,英国占领了中国香港。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英人侵占香港达150余年。

戊戌维新,社会改良。

戊戌维新也称作戊戌变法,即1898年(农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1895年(光绪21年)清政府被日本战败后,民族危机十分严重。代表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政治要求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定日本强加给的《马关条约》,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组织“强学会”,掀起维新变法运动。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步伐加快,康有为又赶到北京上书,请求变法。1898年4月康有为等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倡设“保国会”。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引用维新人士,从6月到9月陆续颁发维新法令,推行新政(故又称“百日维新”)。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操纵军政实权,坚决反对变法维新,9月21日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变法运动失败,改良社会的设想破灭。

辛亥革命,孙文思想。

辛亥革命:即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905年,孙中山组织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资产阶级改良派作斗争。在各省和海外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做准备。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12月,孙中山经17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朝皇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次革命是经过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取得了确定性的胜利。但由于没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士凯窃据了政权,革命遂告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孙文:即孙中山,生于1866年,卒于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遂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政纲。1905年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他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职;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提请辞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1918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中国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哲学上,提出“知难行易”说,批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保守思想。遗嘱编有《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

联盟抗倭,国共两党。

联盟:国家、阶级、政党或团体之间结成的联合关系;倭:即日本,古称日本为倭;国共两党:指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二句说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

抗”,并将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调至陕甘一带和以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一起,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在外敌当前的形势下,张杨二人与红军实现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无理拒绝。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督战,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8项主张。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的调停下,蒋被迫接受了张杨的条件。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后,从1937年2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多次派周恩来等人同国民党就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举行谈判。7月7日,日本侵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天,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再次提出国共两党合作问题。之后,又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表示愿意在团结抗日、实行民主政治的前提下,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编红军。根据两党协议,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自此,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定都京师,人民解放。

京师:首都的旧称,这里指北京。这两句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首都为北京。从此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做了国家主人。第五课的内容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二十六个朝代更迭的历史。

第6课政治

中华初繁,睡狮渐醒。

中华: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繁:繁荣;睡狮: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人把当时贫穷、懦弱、麻木的中国比为睡狮。

这两句是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成立到20世纪结束,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76年中国共产党结束了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1979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解决了13亿人温饱问题,在世界经济连年低迷的情况下,一枝独秀,连续多年以7-9%的速度向小康社会迈进,世界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上海取得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等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已经走上了初步繁荣昌盛的道路,这只“睡狮”也已逐渐苏醒,就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玖久纪末,千年始零。

玖久:玖指1999年;久指20世纪;纪末:世纪之末;千年:指2000年。这两句说1999年是20世纪的末尾,也表明上个千年的结束。新千年的计数从零开始,也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宏业盛昌,妙策禀迎。

左右兼顾,总揽统领。

宏业:指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设宏伟大业;盛昌:即昌盛。是兴隆、繁荣、丰茂意;妙策:好的政策;禀迎:承受、接受、迎接。这两句说中国自80代以来,在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现代化建设的大业逐步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看、望;揽:把持、管领、统属。这两句说把握全局,兼顾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制定国家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

内取稳进,外交志同。

阶梯过度,切忌狠猛。

志同:看法、认识相同。阶:台阶。阶梯,渐进的阶级。这四句是说国家进入初步繁荣的阶段,对内要采取稳妥渐进的方针,使政治经济的发展平稳有序,千万不可头脑发热,盲目冒进,使来之不易的形势毁于一旦。对外要多交志趣相同的朋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大欺小、强凌弱。1953年提出国家之间交往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快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承认和认同,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往来。

六贼七害,监视审听。

六贼七害:指六种坏事和七种坏人。原文出自《六韬·文韬》上贤第九。太公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明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的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候,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者,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二曰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无与谋;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辨词,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欲,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五曰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伤农事,王者必禁之;七曰伪方异技,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这里以六贼七害指臣属中奸伪、贪佞和弄权误国之流;监视:监察注视;审听:详究、考察听到的、看到的东西。这二句是说在国家治理中,要用好人,用对人,时刻警惕像六贼七害这样的人和事误国。

戒贪须效,践约宜恒。

戒贪:节制、禁止各种过分的欲望、爱好;效:效果、功用;践约:履行预先约定的事;宜恒:应当长久,持之以恒。这两句说从政为官应当节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贪不占,清正廉洁,有信守恒。

贬恶褒绩,赏劝罚惩。

贬:不好的评价,褒:嘉奖、称赞。贬与褒相对;恶:坏、坏事,与“好”、“善”相对;绩:功业、成绩;

赏:赏赐、奖赏;劝:提倡、勉励;罚惩:即惩罚,处分、鞭挞犯罪或犯规的人。

“赏劝罚惩”出自《六韬·文韬》赏罚第十一。“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本句的意思是说:奖赏是为了激励人,劝人向善;惩罚是为了警戒人,惩治罪恶。

操刃执斧,塞涓救荧。

刃:即刀。涓:细小的流水,荧:火星。

该句出自《六韬·文韬》守土第七。太公曰:“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意思是持刀不宰割,也就失去了有利的时机;手持斧钺不征伐,敌人就会抢先而至。涓涓细流不堵塞,就会变成江河;荧荧火星不扑灭,就会燃成熊熊烈火。

这里引伸为高度重视出现的小问题,以防范于未然。

势如突起,抽薪熄平。

势:形势;突起:突然而起;薪:柴。要使燃起的大火熄灭,需抽掉下面的木柴,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解开其根本症结。

途逢险兆,消芽于萌。

兆:征兆;消芽于萌即消灭于萌芽。出现不好的苗头要在其萌芽之际禁毁,出现危险的征

兆要及早消除。

调息止纷,贵在用衡。

纷:纠纷、纷争;衡:称、衡器,借用为公平。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平息纷争,重要的是公平、公正。

依法谋治,官吏皆正。

治:治理;吏:旧时大小官员的通称,与“官”同义;正:纯、平、直,不偏邪。依法管理干部、治理国家,各级官员和工作人员才能正直守法、勤政奉公。

第7课经济

币帛钱钞,攘夺其宗。

币帛钱钞:币帛与钱钞同义,都是货币的称谓,钱币是进行货物交换的代用品,财富的象征;攘夺:强取、侵夺;宗:原本、主旨。这两句说钱币财富是人们竞争、争夺的根源。

企财盼利,价值均等。

企:踮起脚跟。引申为仰望、盼望的意思;盼:盼望、渴望;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通过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表现出来;均等:平均、相等。这两句是说人们企盼发财获利,无非是追求价值的均等和心理的平衡。

务工开厂,增富减穷。

务工:努力工作;开厂:开办工厂;增富:增加财富;减穷:减少贫穷。

资产累计,税率加乘。

资产:资金财产;税率:税的征收率;加乘:加减乘除。

银行贷款,储蓄倍宠。

银行:通过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信用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出现在16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威尼斯。中国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成立,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和债务人中介的金融企业,主要通过存放款获取利息差额;贷款:贷是借入的意思,贷款是借得钱款。银行贷款实际上是银行放款;储蓄:积贮备用。这里指居民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机构;宠:喜爱。

抵押拆借,循例不停。

抵押: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不动产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而不移转占有的法律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拆借:金融市场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间的短期借款,一般以两天为期。除金融机构外,一般企业及个人也按一定利率进行短期的借贷;循例:遵循旧例、常例。

供给需求,市货充盈。

供给:供应给养,使不匮乏。这里指市场经济中卖方对市场的货物供应;需求:有机体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对某些事物的必然需要,如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等。这里指人们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物质需要。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对矛盾;市货:市场上的各种货物;充盈:充足丰富。

销售买卖,亏差余剩。

销售:卖出;亏差:亏损、欠缺、短少;余剩:多、余。

债券股票,博赌输赢。

债券:依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依发行主体分类,有国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并有权取得股息的书面凭证。可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的有价证券。股票可分为记名股票与无记名股票,前者须经过一定的手续才能转移其所有权,后者则可以自由转移;博赌:即赌博,用财物作注比输赢。这两句是说买卖债券、股票,是金融投资,也是以钱财进行输赢赌博。

闻赚虽喜,跌赔癫疯。

赚:买卖获得盈利;跌:下降、低落,如物价大跌、股市下跌;赔:折损、亏蚀,与赚相对;癫疯:精神错乱失常。这两句说做生意盈利赚钱了就高兴喜欢,亏本赔钱则痛苦沮丧,甚至于发疯癫狂。

第8课文化

诸子百家,孔孟老庄。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至汉初各种学派的总称。诸子指各派的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等,也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指各学派。西汉刘歆将各学派著作辑为《诸子略》,其中把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10家,辑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孔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曾长期聚徒讲学,传说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者七十二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其学以仁为核心,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点,相信天命,承认“生而知之”,但又强调“学而时习之”,主张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政治上主张“正名”,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他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他的言论事迹,主要见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纂辑的《论语》一书中。孟即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徒,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民贵君轻”说。被统治者奉为“亚圣”,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其弟子纂辑的《孟子》一书;老庄:道家的代表人物。老指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有《老子》(《道德经》),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书中包括朴素辩证法因素,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被道教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庄即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是“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著作有《庄子》。

僧尼寂寞,菩萨忍常。

僧尼:从事佛教职业的男女,也称和尚。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是当时反婆罗门的思潮之一。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汉代时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寂寞:清静、冷落、孤独;菩萨:梵语音译。佛教指达到自觉、觉他两项修行果位者。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

后泛称大乘思想的实行者,一般也称所崇拜的神像为菩萨;忍:忍耐、克制。

扁鹊灵医,鲁班巧匠。

扁鹊:战国时著名医生、医学家,姓秦,名越人,勃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精于医道,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扁鹊吸取前人经验,创造切脉医术,擅长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各科,医名甚著。曾游历齐、赵,后入秦,因为秦武王诊治疾病,被秦太医令李醯妒忌杀害。著有《扁鹊内经》,《外经》等,已失传。《史记》、《战国策》里载有他的传记和医案,但有人认为扁鹊乃古代良医的称号,医案非出自他一人。现存《难经》,题为秦越人撰。因其家在庐国,又名庐医。后世各地修建的庐医庙,供祀的就是这位古代神医;鲁班:春秋时鲁国的建筑巧匠。姓公输,名般,又作盘、班,因是鲁国人,又称鲁班。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石硙,相传还发明木作工具,故民间泥作、木作和砖瓦建筑行业中人皆尊奉其为祖师。

蔡伦毕升,鉴真玄奘。

蔡伦:东汉时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木、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侯纸”之称。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毕升:宋代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宋庆历年间(1041—1048 ),毕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此外,他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活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鉴真:唐高僧,生于公元66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14岁于故乡大云寺出家,22岁受戒。后至长安洛阳学习佛学,归后主持扬州大明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本僧人荣叡、普照等邀请东渡日本,但多次出行均未如愿,直到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第六次航行始到达日本。第二年于奈良东大寺建戒坛,传授戒法。公元759年,建唐朝招提寺,传布律宗,为日本律宗始祖。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公元763年卒于日本;玄奘:唐高僧,通称三藏法师,民间呼为唐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生于公元602~664年,俗姓陈,名禕,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13岁出家,博涉经论。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贞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天竺。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名震五竺。历17年,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携回佛教经论657部,奉诏在弘法寺、大慈恩寺译经。10年译经75部,总1335卷,多用直译,笔法严谨。编译《成唯识论》,撰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罗盘硝药,针灸疗伤。

罗盘:又叫指南针,指示方位的一种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中间装置一根可以水平转动的磁针构成。静止时,大致指南北方向。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相传黄帝时发明了指南车,战国时已有了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成的指南针,称为“司南”;硝药:指火药,炸药的一类,主要用作引燃药或发射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针灸:中医治病之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应用各种特制针具,施行一定的刺激方法作用于经络穴位以治疗疾病。灸法主要是用艾绒等物薰灼经络穴位以治疗疾病。针和灸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论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疗伤:即疗治伤病。

拼牌拨珠,围棋麻纲。

牌:珠:即珠算,运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的方法。最先见之于《数术记遗》,是中国最早用滚珠在盘上计算的记载。但珠不穿档,不是元明后的珠算盘。宋元时人们创造的乘除捷算法促进了筹算向珠算的演变,筹算口诀亦变成珠算口诀,便于记忆,算法简捷,运算迅速,明代已盛行;围棋:中国传统棋种,战国时已有关于围棋的文字记载,南北朝时传入朝鲜半岛、日本,19世纪初传入欧美,建国后列入体育运动竞赛项目。棋局纵横各19道,

共361个交叉点,二人对局,分黑白子,现代对子局执黑子者先行,让子局上手执白子先行。对局时,双方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下定后不准再移动位置。终局将实有空位和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记空位,多者为胜;麻:指麻将牌,也作“麻雀牌”、“雀牌”,博具。始于清代,由马吊牌演变而成,牌分万、索、筒三门,每门自一至九,各4张,另加中、发、白、东、西、南、北各4张,后又增加花牌和百搭,共144张。4人同玩,每人13张,以先合成4组兼另一对牌者为胜;纲:纲领、规则,这里指麻将牌的游戏方法、规则。

易经论语,史记达畅。

易经:即《周易》,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大抵系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离卦称十翼,为传。主要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8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与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之一。南宋儒学大师、理学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撰,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年)成书,共130篇,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前后3千年左右。采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体裁。取材丰富,保存了上古至汉武帝时的较为系统的珍贵资料。文字通畅,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中国历史学、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达畅:即顺达流畅。

河图洛书,算术九章。

河图洛书:古代儒家关于《周易》和《洪范》两书来源的传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算术九章:即《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书,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成书,全书共9章。记载246个数学问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法,分9大类,每一类为一章。《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以及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联合一次方程组解法。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和世界数学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著名数学著作之一。

西三红水,聊儒瓶厢。

西三红水:指《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四部中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吴承恩,小说家,大约生活于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幼喜爱神话故事,后来他在前人作品和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西游记》共100回,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4人克服艰难险阻,降妖伏魔,除精拿怪,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孙悟空等众多形象。作品想象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诙谐,别具风格;《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罗贯中大约生活于1330~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三国演义》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共120回,故事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亦有所反映。文字用浅近的文言,典雅晓畅。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红楼梦》的作者为清朝小说家曹雪芹。曹雪芹,生年不详,卒于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其父被免职,家产被抄,遂迁居北京。

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年未及50。《红楼梦》也叫《石头记》,书中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贾府的盛衰历史的描写,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深刻解剖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120回,学界一般认为前80回为曹原作,后40回为高鹗所续。高鹗约生活于1738-1815年,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蘭墅,一字云士,别号红楼外史。乾隆六十年进士,入翰林院;《水浒传》的作者为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兴化县续志》载《施耐庵墓志》,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朝至顺进士,卒于明朝洪武初年,终年75岁。《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是在民间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描写了宋代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揭示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矛盾、人民生活,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农民起义军领袖人物,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水浒传》的版本很多,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等,有人认为是施耐庵作,罗贯中编;聊儒瓶厢: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西厢记》4部中国古典作品。《聊斋志异》的作者为清朝文学家蒲松龄。蒲松龄生活于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皆落第。以数十年时间,写成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全书共24卷,476篇,加上补遗与附录27篇,总503篇。作者以民间故事为基础,通过丰富想象,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作品构思奇妙大胆,语言生动,借谈狐说鬼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和官吏罪恶给予暴露,批判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也歌颂了纯真爱情和自由精神;《儒林外史》的作者为清朝的小说家吴敬梓。吴敬梓生活于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擅长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著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刻画了各种类型士人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心态、行为,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嘲讽。语言纯净精炼,富于表达能力;《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即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笑笑生是笔名,其真名实姓尚不清楚。此书写作年代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写的是宋代的人物故事,实际反映的都是作者所处的明代中叶以来的社会事实。作品以《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为引子,描写恶霸、官僚、豪商西门庆的一生。对西门庆勾结权贵、横行乡里、蹂躏妇女等罪恶作了深刻揭露,反映了封建社会处于腐朽没落时期统治阶级的特有本性。这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在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此书把描写重点对准市井百姓,通过一个家庭的解剖和日常琐事的描写反映社会,开创了“人情小说”的先河。但书中大量的色情描写产生了消极影响;《西厢记》的作者为元朝戏曲作家王实甫。王实甫,一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所作杂剧14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3种。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剧本,写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的女儿莺莺,二人发生爱情,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约束而结合。故事源出唐朝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王实甫突破元杂剧每剧4折的体例,全剧共分5本21折。剧本表达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并丰富了人物性格和情节。文词优美生动,在戏曲文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诗词曲赋,戏剧说唱。

诗、词、曲、赋为文学的几种体裁形式,文学的重要类别。诗: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发抒情感。词: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作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曲:乐曲的唱词,是韵文的一种文体,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通常则多指宋代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包括杂剧、传奇)、散曲两类。赋: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盛行于汉魏六朝。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以唐诗、宋词、元曲、汉赋著称;戏剧、说唱为文艺的两种表达形式。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分为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说唱:是由一人或二人在台上有说有唱地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民间艺术。

9、艺术(8)

琵琶琴瑟,锣鼓铿锵。

琵琶、琴、瑟、锣、鼓为中国传统的几种乐器,琵琶、琴、瑟是弦乐器,锣与鼓是打击乐器。琵琶:用木料制成,有4根弦,下部瓜子形的盘,上部为长柄,柄端弯曲;琴:亦称“七弦琴”,俗称“古琴”。周代已有,魏晋以后,形制已和现在的大致相同。琴身为狭长形木制音箱,长约110厘米,琴头宽约17厘米,琴尾宽约13厘米。面板用桐木或杉木制成,外侧有徽13个。底板用梓木制成,开有大小不同的出音孔两个,称“凤沼”、“龙池”。琴面张弦7根,奏时右手弹弦,左手按弦,有吟、猱、绰、注等手法。音域较宽,音色变化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艺术和各具特色的多种流派。现在琴是多种弦乐器的通称,如胡琴、月琴、风琴、钢琴等;瑟:春秋时已流行,形似琴,但无徽位,通常有25弦,每弦有一柱。古时瑟常与琴或笙合奏;锣:用铜制成,形状象盘子,用锣槌敲打;鼓: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用鼓槌敲打;铿锵:形容锣、鼓、琴、琵琶等乐器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笙箫呜咽,卧笛悠扬。

笙、箫、笛为中国传统的几种管乐器。笙:有大小数种,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箫:古代用许多竹管排在一起做成,现代一般用一根竹管做成;呜咽: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声;卧笛:即横笛,横着吹奏的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悠扬:形容时高时低而和谐的声音。

筝音奔奋,唢呐高亢。

筝、唢呐为中国传统的两种乐器,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13根弦,后增至16根,现发展到25根弦;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有一孔;高亢:高而宏亮的声音。

钟铃鸣脆,喇叭噪晌。

钟:用铜或铁制成的响器,中空,用木棒撞击会发出响声;铃:用金属制成的响器,最常见的是球形而下面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也有钟形而里面悬着金属小锤的,振动时相击发声;鸣脆:声音清脆;喇叭:管乐器,用铜制成,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噪:形容喇叭的声音;晌:押韵用字。

荆浩匡庐,董源潇湘。

荆浩:人名,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通经史,能文章,隐居太行山的洪谷,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著有《笔法记》,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匡庐:即《匡庐图》,荆浩的存世画作;董源:人名,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一作董元,字叔达,仲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曾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工画山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其水墨山水,影响很大,巨然加以发展,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存世作品有《潇湘》、《夏山》、《夏景口山待渡》、《半幅溪山行旅》、《龙宿郊民》等;潇湘:即指董源的画作《潇湘》图。

米芾写意,悲鸿骏昂。

米芾:北宋书画家。生活于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徽宗召其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又称之“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画山水从董源演化而来。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技法,开创独特风格。其子米友仁继承父法,自称“墨戏”,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氏云山”和“米派”之称。著有《书世》、《画史》、《宝章待访录》、《山林集》,存世书法有《苕溪诗》、《蜀素》、《虹县诗》《向太后挽词》等;写意: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表达作者的意境。米芾的画即属此类;悲鸿:即徐悲鸿,生于1895年,卒于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其画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