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规范GB/T 50392-2016

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规范GB/T 50392-2016

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规范GB/T 50392-2016
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规范GB/T 50392-2016

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规范

GB/T 50392-2016

1 总则

1.0.1 为规范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中开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工艺设计。

1.0.3 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冷却塔 cooling tower

把冷却水的热量传给大气的设备、装置或构筑物。

2.0.2 开式冷却塔 opened cycle cooling tower

冷却水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冷却塔。

2.0.3 闭式冷却塔 closed cycle cooling tower

冷却水与空气不直接接触的冷却塔,包括干式、湿式、干湿复合式闭式冷却塔。

2.0.4 淋水密度 water loading

填料区域水平投影面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喷淋水量。

2.0.5 气象参数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冷却塔设计时采用的大气压力、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自然风向和风速。

2.0.6 逼近度 approach

冷却塔的出水温度与进塔空气湿球温度之差值。

2.0.7 水温差 range

冷却塔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之差值。

2.0.8 气水比 mass ratio of dry air and water through cool-ing tower 进入冷却塔的干空气与冷却水的质量流量之比,以λ表示。

2.0.9 任务曲线 demand curve

在设计气象参数、进出塔水温一定的条件下,由不同的气水比λ计算出的一组冷却数Ω,表示为Ω和气水比λ的关系曲线[Ω=f(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Ω随λ增大而降低的曲线。

2.0.10 冷却塔(填料)热力特性曲线 characteristic curve

冷却塔(填料)散热性能特性数Ω′与气水比λ的关系曲线[Ω′=f(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Ω′随λ增大而增大的直线。

2.0.11 阻力特性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冷却塔塔体及部件对空气流产生的阻力,阻力值为风速和淋水密度的函数,符合特定函数关系。

2.0.12 羽雾 plume

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与冷却塔内外的冷空气接触后,在风筒出口产生的可见水雾。

2.0.13 回流 recirculation

冷却塔的进塔空气中混入了一部分本塔或塔排排出的湿热空气的现象。

2.0.14 干扰 influence

冷却塔的进塔空气中混入了一部分其他冷却塔或塔排排出的湿热空气的现象。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冷却塔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气象条件,进行多方案比较。

3.1.2 冷却塔的大、中、小型界限宜按下列规定划分:

1 大型:单格冷却水量不小于3000m3/h;

2 中型:单格冷却水量小于3000m3/h且不小于1000m3/h;

3 小型:单格冷却水量小于1000m3/h。

3.1.3 冷却塔应按下列要求采取优化空气流场的措施:

1 横流式冷却塔填料顶部至风机吸入段下缘的高度不宜小于风机直径的20%。

2 横流式冷却塔的淋水填料从顶部至底部应有向塔的垂直中轴线的收缩倾角。点滴式淋水填料的收缩倾角宜为9°~11°,薄膜式淋水填料的收缩倾角宜为5°~6°。

3 横流式冷却塔应设置防止空气从填料底至集水池水面间短路的措施。

4 逆流式冷却塔填料顶面至风筒进口之间气流收缩段的高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塔顶盖板为平顶时,从填料顶面算起的气流收缩段顶角宜小于90°;当平顶盖板下设有导流圈(伞)时,从收水器顶面算起的气流收缩段顶角宜为90°~110°;

2)当塔顶盖板自收水器以上为收缩型时,收缩段盖板的顶角宜为90°~110°。

5 双侧进风的逆流式冷却塔应设中部挡风隔板,隔板上缘紧贴填料支撑梁底,下缘宜伸入集水池水面以下200mm~300mm。

3.1.4 逆流式冷却塔的淋水密度和塔内风速宜按下列规定范围取值,寒冷地区淋水密度宜取大值:

1 大、中型冷却塔:淋水密度宜为10m3/(m2·h)~16m3/(m2·h),塔内风速宜为2.0m/s~2.5m/s;

2 小型冷却塔:淋水密度宜为12m3/(m2·h)~16m3/(m2·h),塔内风速宜为2.0m/s~2.5m/s。

3.1.5 逆流式冷却塔填料支撑梁、柱的投影面积不宜超过冷却塔横截面积的20%。

3.1.6 横流式冷却塔的淋水密度与进风口风速宜按下列规定范围取值:

1 进风口的平均风速宜取1.8m/s~3.3m/s;

2 点滴式或点滴、薄膜混装式填料的淋水密度宜为20m3/(m2·h)~26m3/(m2·h);

3 薄膜式填料的淋水密度宜为26m3/(m2·h)~50m3/(m2·h)。

3.2 冷却塔布置

3.2.1 冷却塔塔排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侧进风的冷却塔,进风口宜面向夏季主导风向;

2 双侧进风的冷却塔,塔排的长轴宜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3.2.2 单格冷却塔,塔平面宜为正方形,当场地限制,需要采用长方形冷却塔时,长方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4:3,并且进风口宜设在矩形的长边。

3.2.3 冷却塔宜单排布置,塔排的长宽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大、中型冷却塔,塔排的长宽比宜为3:1~5:1;

2 小型冷却塔,塔排的长宽比宜为4:1~5:1。

3.2.4 考虑回流影响时,设计湿球温度的修正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τ1——修正后的设计湿球温度(℃);

τ0——原始设计湿球温度(℃);

Q——塔排冷却水量(m3/h);

k——逼近度与水温差的修正系数,可通过表3.2.4查取。

表3.2.4 逼近度与水温差修正系数k

注:中间值由线性插入法计算。

3.2.5 多排布置的逆流式冷却塔的塔排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长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相邻塔排,净距不应小于4m;

2 长轴不在同一直线上、平行布置的相邻塔排,塔排间距不应小于塔的进风口高度的4倍。

3.2.6 多排布置的冷却塔,当相邻塔排的间距小于塔排平均长度时,设计湿球温度的修正宜符合本规范第3.2.4条的规定。冷却水量应取两塔排的冷却水量之和,逼近度和水温差应取组合后修正值k较大者。

3.2.7 大型冷却塔塔群的回流与干扰影响的修正,宜通过流场数字模拟实验或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确定。

3.2.8 当需要用围护板屏蔽冷却塔时,应保证冷却塔与屏蔽装置之间气流畅通。冷却塔进风口侧与其他建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塔的进风口高度的2倍。

3.2.9 冷却塔的位置宜靠近主要用水装置,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布置在厂区主要建筑物及露天配电装置的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留有适当间距;

2 应布置在贮煤场等粉尘影响源的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3 应远离厂内露天热源;

4 冷却塔进风口侧的建(构)筑物不应影响冷却塔的通风,塔排中间布置构筑物或大型设备时,进风口与构筑物或大型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进风口高度的2倍;

5 宜避免冷却塔的羽雾对周围环境及生产装置的影响;

6 宜避免冷却塔的噪声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7 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当不能避免时,驱动风机的电机应选用防爆电机,同时布置在防爆区域内的电气、仪表应采用防爆设备。

3.3 冷却塔防护

3.3.1 寒冷地区的冷却塔应按下列要求采取防冻措施:

1 应在进风口设置防止水滴外溅的设施;

2 当同一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的数量较多时,宜减少运行冷却塔数量,停止运行的冷却塔的集水池应保持一定量热水循环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3 可采用减小风机叶片安装角、停止部分风机运行、选用允许倒转的风机等措施;

4 在进风口上下缘及易结冰部位设热水化冰管,化冰管的热水流量应与防冻化冰要求相适应;

5 设置能通过部分或全部循环水量的旁路水管,当冬季运行或热负荷较低时,循环水可通过旁路直接进入集水池;

6 冬季可在进风口加挡风板。

3.3.2 冷却塔应按下列要求设置安全设施:

1 应设置通向塔顶平台、淋水填料的梯子;

2 风筒应有向外开启的检修门;

3 塔内应有检修平台、走道,并应有安全护栏;平台、走道、护栏的材质应防腐蚀或采用耐腐蚀材质,并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4 塔顶应有避雷装置、接地设施和照明设施。

3.3.3 当环境对冷却塔的噪声有限制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采取降低冷却塔噪声的措施。

3.3.4 含有腐蚀性污染物的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塔体内壁、配水设施、淋水填料和收水器安装的紧固件等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集水池宜根据水质情况及相关标准进行防腐、防渗处理。

3.3.5 采用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冷却塔的塔体结构、围护结构、填料、配水系统、收水器、喷头、风筒等部件应具有抗光氧老化、抗湿热老化的性能。

3.3.6 冷却塔中采用的淋水填料、收水器、喷头等塑料材质的强度、刚度、耐热性、耐低温性等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DL/T 742的有关规定,复合材料结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GB/T 31539的有关规定。

3.3.7 寒冷地区的冷却塔宜采取消雾措施。

3.3.8 缺水地区的冷却塔宜采用节水措施。

3.3.9 多风沙地区的冷却塔应有防风沙措施。

4 气象参数

4.0.1 冷却塔设计的气象参数,应取能代表冷却塔所在地气象特征的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

4.0.2 气象参数的统计宜采用近期连续不少于5年中的每年最热时期3个月的日平均值。

4.0.3 气象参数宜取一昼夜4次标准时间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日平均值。

4.0.4 冷却塔的设计湿球温度宜采用当地多年平均、每年最热时期3个月中最热天数不超过5d~10d的日平均湿球温度,并以与之相对应的日平均干球温度、大气压作为设计参数。

4.0.5 当收集到的气象资料没有湿球温度时,湿球温度应根据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按本规范式(5.1.2)计算,或用国家气象局编制的《湿度查算表》查算到阿斯曼湿球温度。

5 设计计算

5.1 热力计算中常用参数计算

5.1.1 饱和水蒸气压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p″——饱和水蒸气压力(kPa);

t——温度(℃)。

5.1.2 空气相对湿度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φ——空气相对湿度;

θ——空气干球温度(℃);

τ——空气湿球温度(℃);

p——大气压力(kPa);

p″θ——空气温度等于θ℃时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kPa);

p″τ——空气温度等于τ℃时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kPa)。5.1.3 空气含湿量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x——空气含湿量[kg/kg(干空气)]。

5.1.4 湿空气比焓(简称空气焓)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湿空气比焓[kJ/kg(干空气)]。

5.1.5 饱和空气比焓(简称饱和空气焓)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饱和空气比焓,即当空气温度为水蒸气分压达到饱和状态温度t 时的比焓[kJ/kg(干空气)]。

5.1.6 湿空气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ρ——湿空气密度(kg/m3);

ρd——湿空气中干空气部分的密度(kg/m3);

ρs——湿空气中水蒸气部分的密度(kg/m3)。

5.2 逆流式冷却塔工作特性

5.2.1 逆流式冷却塔工作特性冷却数的热力计算宜采用焓差法,冷却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Ωn——逆流式冷却塔工作特性冷却数(无量纲);

K——蒸发水量带走热量系数(K<1.0,无量纲);

k a——以焓差为动力的容积散热系数[kg/(m3·h)];

V——淋水填料体积(m3);

Q——冷却水量(kg/h);

h1——进填料空气的比焓[kJ/kg(干空气)];

h——出微元填料空气的比焓[kJ/kg(干空气)];

dt——微元填料进水与出水的水温差(℃);

λ——进填料的空气(以干空气计)与水的质量比(kg[干空气]/kg);

C w——水的比热,取4.1868kJ/(kg·℃);

t1——进填料(塔)水温(℃);

t2——出填料(塔)水温(℃);

r t2——出填料水温时水的汽化热(kJ/kg)。

5.2.2 冷却数积分部分的计算可采用切比雪夫四点积分法、多段辛普逊积分解法。冷却数计算时的积分分段数应与填料实验数据整理计算分段数一致。

5.3 横流式冷却塔工作特性

5.3.1 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的热力计算宜采用焓差法,冷却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Ωh——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

x d——从进风口算起淋水填料深度(m);

z d——从淋水填料顶层表面向下算起的填料高度(m);

q——淋水密度[kg/(m2·h)];

H——填料高度(m)。

5.3.2 横流塔冷却数的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单格水量小于3000m3/h,水温差为6℃~15℃的中、小型横流式冷却塔可采用修正系数法,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0——修正系数;

Ωn——按逆流式冷却数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冷却数。

2 单格水量大于3000m3/h,水温差为6℃~15℃的大型横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经过鉴定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计算,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本规范附录A中心差分法,按下式计算:

3 水温差大于15℃的大、中、小型冷却塔和新开发的横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经过鉴定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计算。

5.4 热力计算

5.4.1 热力工作点气水比的确定可采用试算法或作图法,求取塔(填料)的热力特性曲线与塔的任务曲线的交点处的气水比。填料的热力特性曲线与冷却塔的任务曲线计算公式的条件应一致。

5.4.2 采用填料热力特性公式Ω=Aλm时,应对填料实验资料整理中Ω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若所采用的公式不同,应进行修正。

5.4.3 设计工况宜与填料实验的工况相同或接近,否则应对填料的热力特性公式Ω=Aλm进行修正。

5.4.4 冷却水质如与填料实验条件差别较大时,应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5.5 阻力计算

5.5.1 冷却塔的通风阻力计算,宜采用原型塔的实测数据换算成总阻力系数,并按总阻力系数法进行计算。

5.5.2 当缺乏原型塔的实测数据时,可按经验和通风工程理论计算方法,采用分步计算迭加求出塔体总阻力系数,并按下式中的总阻力系数法进行计算:

式中:△P1——塔体的通风总阻力(Pa);

ρ1——进塔湿空气密度(kg/m3);

v m——填料断面的平均风速(m/s),v m=G1/(3600F m);

A1——塔体总阻力系数,计算方法见本规范附录A;

n——阻力部位的总数;

ρi——i部位的湿空气密度(kg/m3);

v i——i部位的计算空气流速(m/s);

ξi——i部位的阻力系数;

[ξi]——将ξ从以ρi、v i计修正到以ρ1、v m计的阻力系数;

F m——填料区计算面积(m2);

G1——进塔风量(m3/h)。

5.5.3 填料阻力宜采用原型塔的实测数据,换算成填料阻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P2——填料通风阻力(Pa);

v m——通过填料的风速(m/s);

A2、m——系数,由实验资料整理后给出A2=f(q)、m=f(q)进行计算。

5.5.4 塔的总阻力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P——塔的总阻力(Pa);

K T——塔体阻力调整系数,视A1的实测数据或计算条件与该工程塔设计条件的差异程度以及计算精度确定,宜取1.0~1.2;

K m——填料阻力性能修正系数,即填料实验模拟塔与工程塔之间安装状况不同的阻力调整系数,宜取1.0~1.2。

5.5.5 设计进塔风量应按阻力与风压相平衡的原则确定,计算方法宜采取先将塔的阻力特性曲线△P-G1换算到与风机性能曲线气体状态相同,即ρ=1.2kg/m3条件下的H′0-G′0曲线,再通过H′0-G′0曲线与制造厂提供的风机标准曲线H0-G0求交点的方法。

式中:H′0——换算到与风机标准状态(ρ=1.2kg/m3)相同时的当量阻力(Pa);

G′0——换算到与风机标准状态(ρ=1.2kg/m3)相同时的当量风量(m3/h);

ρ1——进塔湿空气密度(kg/m3);

ρ2——出塔湿空气密度(kg/m3);

ρ1d、ρ2d——进塔、出塔湿空气中干空气部分的密度[kg/kg(干空气)];

G1、G2——进塔、出塔风量(m3/h)。

5.5.6 当用风机选型软件采用静压选择风机时,应考虑风速不均匀对动压的影响,且应按平均风速计算动压,应对动压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宜取1.1~1.2。

5.5.7 出塔湿空气密度计算宜采用下列方法:

1 设定若干个出塔空气干球温度θ2,令湿球温度τ2=θ2—(0~0.3)℃,计算其空气焓h2,当其与热力计算设计工作点λ0的h2相同时,用该组温度(θ2、τ2)代入式(5.1.6)计算出塔湿空气密度ρ2。

2 设定θ2数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θ1、θ2——进塔、出塔空气干球温度(℃);

t m——进出塔的平均水温(℃);

h m——温度为t m时的饱和空气比焓[kJ/kg(干空气)];

h1——进填料空气的比焓[kJ/kg(干空气)];

h2——出填料空气的比焓[kJ/kg(干空气)]。

5.6 水量计算

5.6.1 冷却塔设计水量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Q——设计进塔水量(m3/h);

G1——设计进塔风量(m3/h);

ρ1d——进塔空气中干空气密度[kg(干空气)/m3];

λ0——塔的设计气水比;

K Q——调整系数。冷却水中的油、杂物等对冷却效果有明显影响时,可根据实塔使用经验,选取小于1.0的系数,对常规清水塔,K Q=1.0。

5.6.2 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Q e——蒸发损失水量(m3/h);

P e——蒸发水量损失水率(%);

△t——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

K e——蒸发水量损失系数(1/℃),按表5.6.2选用,中间值按内插法计算。

表5.6.2 系数K e

5.6.3 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Q w——风吹损失水量(m3/h);

P w——收水器与进风口的风吹损失百分率,当缺乏测试数据时取0.01%。

5.6.4 节水型冷却塔宜以没有热负荷变化时的年平均节水率作为考核指标,节水型冷却塔年平均节约水量宜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Q J——节约蒸发水量,节水型冷却塔与常规湿式冷却塔相比节约的蒸发水量(kg/h);

x1J——常规湿式冷却塔进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kg/h);

x1C——常规湿式冷却塔出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kg/h);

x2J——节水型冷却塔进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kg/h);

x2C——节水型冷却塔出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kg/h)。

5.7 水力计算

5.7.1 当以集水池池顶为计算进塔水压的交接点时,进塔水压力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P sc——配水管进塔水压(kPa);

P s0——配水水平主干管起端水压(kPa);

△P s——池顶以上立管沿程与局部阻力(含三通分流)水力损失(kPa);

△H——水平干管中心标高至池顶的标高高差(m)。

5.7.2 当水平主干管上并联数根支干管时,水平配水支干管起点(入口)水压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P s1——配水水平支干管进水端水压(kPa);

∑△h a——水平主干管起点至支干管起点(入口)之间的各个局部阻力损失总和(kPa);

9.81∑i a l a——水平主干管起点至支干管之间各段直管的沿程水力损失总和(kPa)。

当管道材质为钢管时,沿程水力损失坡度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管道内径(m);

v——水流速度(m/s)。

5.7.3 当水平支干管的结构形式为等径直管上等距布置若干个支管,支管尺寸形状相同,末端安装喷溅装置(喷头)时,喷溅装置的有效进水压力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P0m——喷溅装置(支管编号为m)有效进水压力(水头)(kPa);

i1、i2、i3、i4、…、i m——支干管起点至支管间第1、2、3、4、…、m段的支干管直管段的沿程损失水力坡度;

l1、l——干支管第1段、第(2、…、m)的各段长度(m);

v0、v m、v f——支干管起始段水流速、编号为m的支管三通前水流速、支管在三通处(分流)的支管流速(m/s);

∑△h f——支管的水力损失总和(包括沿程及局部阻力损

失)(kPa);

(▽0—▽m)——支干管始端中心标高至支管编号为m的喷嘴出口(下口)之间的标高之差(m);

n、m——支管的总数、编号顺序数,从支干管始端顺序编号1、2、…、n;

ε——三通分流支管的阻力系数(侧流)。

式中ε的值取决于面积比与流量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F——支管、支干管的断面积(m2);

q f、Q m——支管、支干管(编号为m的)三通分流前的流量(m3/h)。5.7.4 喷溅装置(喷头)的流量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q m——顺序号为m的喷溅装置(喷头)喷水量(m3/h);

——喷溅装置(喷头)喷嘴出口的直径(m);

μ——流量系数,由实验得出。该系数与池式实验装置喷头直接与配水池底相连得到的流量系数μ相当,而与管式配水实验装置给出的包含短管及三通分流阻力在内的流量系数值有差别。

5.7.5 水量、水压计算宜用试算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总水量及管网布置条件确定喷头数目及单个喷嘴喷水量q m0。

2 应按每个支干管上布置的喷嘴数计算各个支干管的始端进水流量。

3 假定一个P s0值,应按本规范式(5.7.2-1)计算P s1值。

4 应按本规范式(5.7.3-1)及式(5.7.4)计算出某一根支干管上各个喷头的喷水量q m及支干管入口的计算流量。

5 累计各个支干管的流量与设计总水量进行比较后,应调整(第二次)假定的P s0值,重新计算,直至流量相同或非常接近。

6 应由计算得到的各喷头流量计算出各支干管入口流量,进一步调整主干管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和阻力损失,同时调整(第三次)P s0值,重复计算,直至喷嘴累计流量与设计总水量相同,主干管各管段设定流量与计算结果的流量相等或非常接近。

7 应检查各个喷嘴的喷水量与平均喷水量的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当差值过大时,则应修改管网的有关结构尺寸,并重新计算。

6 塔型及部件设计

6.1 塔型

6.1.1 冷却塔塔型的选择,宜根据冷却水量、水温差(t1—t2)、逼近度(t2—τ)、冷却水水质、运行方式、可供布置冷却塔空间的大小、施工条件、周围环境要求、当地气候特点、水资源和电力供应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6.1.2 当工艺要求循环冷却水为洁净水或北方对全年运行总水耗控制要求较高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可选用闭式冷却塔。

6.1.3 新建循环冷却水系统不宜采用水轮机驱动风机的冷却塔。

6.1.4 冷却塔可不设备用。

6.1.5 开式冷却塔塔型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逼近度(t2—τ)≤4℃时,宜采用逆流式冷却塔;

2 逼近度(t2—τ)>4℃时,可对横流式或逆流式冷却塔比较后确定。

6.1.6 当噪声控制要求高,水质较差、水量变化大时,可选用横流式冷却塔。

6.1.7 对进风条件差、地下隐蔽工程、冷却水中含有腐蚀介质的系统,宜选择鼓风或

侧出风形式的冷却塔。

6.1.8 冷却塔塔体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塔内承重梁、柱布置应与气流顺畅的要求相一致,靠近进风口的梁宜平行气流方向布置;

2 风机风筒进口梁宜为十字形或辐射形布置;

3 风机承台宜直接布置在塔中心主柱顶上;

4 塔体结构的材质应根据水质情况选择。

6.2 集水池

6.2.1 小型冷却塔,集水池平面尺寸宜与塔体填料区平面尺寸一致,应在进风口侧池顶外加回水檐,回水檐伸出尺寸宜为1.0m~1.5m。大、中型冷却塔宜将水池加宽至进风口外1.5m~2.0m,不再设回水檐,北方寒冷地区宜加宽至2.0m~2.5m。

6.2.1 集水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水池出水管渠应设置拦污格栅网;

2 集水池应有溢流、排空、排泥设施,池底宜有一定坡度坡向排污坑沟,坡度宜为0.3%;

3 集水池池顶宜高出地面0.5m以上;

4 集水池有效水深宜根据循环水泵布置形式、水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循环水系统所需调节容积及冰冻深度等确定,水池有效水深宜为1.2m~2.3m,水池最高水位以上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3m。

6.2.3 多格组合冷却塔集水池应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温、试车阶段、检修条件、水质处理要求采取分隔措施。

6.3 进风口

6.3.1 横流式冷却塔进风口应设百叶窗。逆流式冷却塔进风口可不设百叶窗,多风沙或多漂浮物地区的逆流式冷却塔宜设百叶窗或保护网。

6.3.2 进风口的高度宜根据进风口面积与填料区面积比确定。

进风口面积与填料区面积比应按下列规定选取:

1 单面进风时宜取0.35~0.45;

2 两面进风时宜取0.40~0.50;

3 三面进风时宜取0.45~0.65;

4 四面进风时宜取0.50~0.70。

6.3.3 进风口上沿的导流板(檐)应按下式计算,当P r大于8时可不设导流板(檐),当P r等于5~8时应设置导流板(檐),当P r小于5时应调整有关设计参数。

式中:P r——压力比;

∑△P i——从进风口至收水器后的通风阻力损失总和(Pa);

v1——进风口风速(m/s)。

6.3.4 进风口侧面导流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风口与主导风向或塔群周围小区空气流动方向平行时,可不设导流板;

2 进风口与主导风向或塔群区空气流动方向存在一定夹角时,宜在塔排端部设置进风口侧面导流板。

6.4 填料

6.4.1 填料选择应综合考虑冷却塔形式、热力特性、冷却任务、循环冷却水质、通风条件、填料的热力特性、阻力特性、填料的支撑方式、填料的造价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热力与阻力性能好、刚度好、耐腐蚀、抗老化、具有阻燃性能的填料;

2 逆流式冷却塔宜采用薄膜式或点滴薄膜式填料;

3 横流式冷却塔宜对薄膜式、点滴薄膜式、点滴式填料与塔体高度等因素匹配比较后确定,淋水填料的装填高度和进深的比值宜为2.0~2.5。

6.4.2 应根据冷却塔进水温度t1选择耐温性能不同的填料,并考虑材料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填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t1≤45℃时,宜采用改性聚氯乙烯(PVC)填料;

2 45℃<t1≤60℃时,宜采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和聚丙烯(PP)填料;

3 60℃<t1≤70℃时,宜采用聚丙烯(PP)或纤维增强塑料(FRP)材料;

4 t1>70℃时,宜选铝合金或其他耐高温材料;

5 寒冷地区应选用耐寒型填料。

6.4.3 当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小于50mg/L时,宜采用薄膜型填料。当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大于100mg/L时,宜采用点滴式或点滴薄膜式填料,当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介于50mg/L~100mg/L之间时,可选用片距较大或防堵型薄膜填料,或点滴薄膜式填料。

6.4.4 填料的热力特性与阻力特性应结合风机特性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在相同设计条件下冷却能力最大者。

6.4.5 当填料块直接简支在支撑小梁上时,支撑梁宜采用宽度小、通风阻力小的结构,梁中距应与填料块简支最优尺寸相配合。当采用支撑型格板时,格板简支设计跨度与支撑梁的跨度应一致,格板的耐腐蚀性能应与填料相适应,同时应考虑格板对通风阻力的影响。

6.4.6 当填料安装方式采用吊装时,应有防止填料发生晃动的措施。填料的组装形式应稳定、便于施工和日常维护。

6.5 配水系统

6.5.1 配水系统总体布置形式应满足配水均匀、水力损失小、通风阻力小、便于施工安装与维修的要求。

6.5.2 逆流式冷却塔宜采用管式配水,应通过水力计算及布置条件比较,确定采用树状管式配水或环状管式配水。冷却水中悬浮物较多时,可采用槽式配水。

6.5.3 树状配水管宜采用对称分流布置形式,使各支干管入口水压接近相同。

6.5.4 主干管管径宜采用分段变径方法,支干管宜通过计算,综合采用变径、变坡或变喷嘴标高的措施,使各喷头入口水压接近相同。

6.5.5 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合理管径和分段变径布置的配管方案,应使所有喷头的流量偏差在5%以内。

6.5.6 喷头平面布置形式应根据单个喷头布水特性,按照组合布置形式通过计算取最优确定。

6.5.7 横流点滴式冷却塔宜采用池式配水,池底标高应一致。配水池设计水深宜大于喷头内直径的6倍,且不宜小于0.15m。配水池保护高度宜大于0.1m,在最大设计水量时不应产生溢流。

6.5.8 池式配水前的配水管应能够向各配水池均匀供水。池数、各水池的配水点数、消能设施及水量控制调节设施应结合配水池尺寸经计算比较后确定。

6.5.9 横流式冷却塔配水池宜设置盖板,或采取防止空气短路及光照下滋生微生物和藻类的措施,当冷却水中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宜设防爆监测点。

6.5.10 横流薄膜式冷却塔宜采用管式配水,单格或双格冷却塔上塔立管宜置于塔体两端;多格冷却塔上塔立管宜分别设置于塔体进风口侧端。

6.5.11 管式配水的支干管宜在进水端设水量、水压调控检修阀,尾端宜设置连通管。

6.5.12 配水管网应有放空、排气设施,根据需要,宜设置稳压管、直接通向水池的旁路水管、化冰管等。

6.5.13 上塔阀门宜采用带防水保护装置的阀门。

6.6 收水器

6.6.1 收水器应选用收水效率高、高(宽)度低、通风阻力小、刚度大、重量轻的形式,材质可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玻璃钢等,其理化性能应与填料具有同等水平,玻璃钢收水器的氧指数不应低于28%。

6.6.2 机械通风冷却塔应采用高效收水器,收水器宜以实际测试漂滴损失水率作为选择依据,收水器的漂滴损失水率宜小于0.001%。

6.6.3 收水器布置断面积宜与填料区接近,当收水器构造形状能使出风方向偏转时,应将收水器分区布置,使出收水器的空气向风机(风筒)进口方向汇集。

6.6.4 逆流式冷却塔收水器宜直接敷设在配水管上,当配水管上方有适宜的横梁可利用时,亦可布置在梁的空间内或梁上。

6.6.5 逆流式冷却塔收水器布置平面至风筒进口的距离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塔顶板为平盖板时,从风筒进口边缘做单边倾角45°(顶角为90°)的虚拟喇叭口向下延伸至收水器平面,得到喇叭口圆直径,此圆范围内的收水器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宜为80%;

2 当塔顶板为收缩形或平盖板下设置有导流伞时,靠塔壁处塔顶(或导流伞)下沿至收水器顶面应有不少于0.5m的过渡高度。

6.6.6 横流式冷却塔收水器宜布置在填料(出风端)后面,从上到下宜分区采用具有不同阻力值的收水器,以使填料区上下风速均匀。

6.7 风筒

6.7.1 塔顶盖板为平板时,安装风筒的圈梁底应与顶板内侧顶面平接。空气进口不得做成90°直角入口,宜做成流线形、圆弧形或喇叭口形,圆弧形半径和喇叭口顶角及高度宜根据土建施工难易、通风状况改善的效果综合平衡后选定。

6.7.2 风筒喉部风机叶片水平轴线以下的吸入段应采用流线型,吸入段高度宜大于1.2m 并且不小于风筒喉部直径的15%。

6.7.3 当采用圆锥台型风筒扩散段时,风筒喉部风机叶片水平轴线以上的扩散段(筒)高度宜等于风机半径,扩散段(筒)的中心角宜为10°~15°。

6.7.4 圆锥台型风筒扩散段(筒)的出口直径应按下式计算:

双曲线冷却塔

双曲线冷却塔结构优化计算与选型 (2008-12-14 22:20:52) 转载 分类:天力知识 标签: 杂谈 【Optimized Calculation and Model Selection of Double Curved Cooling Towers】 [摘要]目前,火电厂机组容量不断增大,其冷却塔亦向超大型方向发展。对冷却塔结构进行优化可保证冷却塔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冷却塔优化包含热力选型优化和结构本体优化,其中热力选型优化包括塔高与淋水面积的选配,塔高主要部位几何尺寸的相关比值等;结构本体优化包括在合适的荷载组合下,保证热力选型所确定的冷却塔主要尺寸、风筒几何尺寸比值、壳底斜率及壁厚等。通过优化计算,进行几个较优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的比较,找出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最优的方案。 [关键词]冷却塔结构计算设计优化 0概论 双曲线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冷却设备。随着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冷却塔的淋水面积和塔高也不断增大、增高,冷却塔的结构优化计算和选型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冷却塔尤其是超大型冷却塔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的基本保证。冷却塔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双曲线旋转薄壳通风筒、斜支柱、环型基础或倒“T”型基础(含贮水池)及塔芯淋水装置组成,详见图1。

冷却塔通风筒包括下环梁、筒壁、塔顶刚性环3部分。下环梁位于通风筒壳体的下端,风筒的自重及所承受的其他荷载都通过下环梁传递给斜支柱,再传到基础。筒壁是冷却塔通风筒的主体部分,它是承受以风荷载为主的高耸薄壳结构,对风十分敏感。其壳体的形状、壁厚,必须经过壳体优化计算和曲屈稳定来验算,是优化计算的重要内容。塔顶刚性环位于壳体顶端,是筒壳在顶部的加强箍,它加强了壳体顶部的刚度和稳定性。

机械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机械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摘要: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产品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现行大多机械设备设计情况看,更注重以自动化、轻量化、精密型以及高效型 等为设计方向。但也有部分设备运行中在噪声、振动问题上较为严重,不仅影响 设备综合性能的发挥,也容易对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伤害。通过实践研究发现, 将动态设计方法引入其中,对提升机械结构设计水平可起到明显作用。 关键词:机械结构设计;方法;要求 引言 机械结构设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 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 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 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 间关系等问题。 1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的重要性 日常生产中,在对机器零件进行设计时,要求其结构不仅具体满足使用条件,而且要求结构的工艺性能良好,即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只有满足机械结 构设计的工艺性,才能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还具有零件装载完整、成本消耗少 等优点,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机器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是进行 机械设计的关键,其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值得深入研究。 此外,重视对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合理化,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认真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对机械零件(尤其是复杂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时,首 先要通过对图纸的详细分析,弄清各零件在产品中的装配关系和作用,再对该零 件指数(包括形状、尺寸等)和性质(如粗糙度等)进行详细分析;2)认真分 析零件加工工艺性在对机械零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 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基准,分析个表面工艺性,检查各加工面设计基准与定位基 准是否重合,避免基准链换算而增加计算工作量。 2.机械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2.1机械结构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尺寸变化 较长零部件或者机械结构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较大的尺寸变化,在设 计时应考虑温度变化产生的自由伸缩空间,如可以采用能够自由移动的支座、自 由胀缩的管道结构等。 2.2滑动轴承采用接触式密封结构 由于滑动轴承比滚动轴承的间隙大,而且滑动轴承发生一些磨损后,轴心产 生相应的移动,因此滑动轴承宜采用接触式密封结构。 2.3同一轴上布置两个键时,根据不同的键类型,选择不同的结构方式 半圆键是靠侧面传力的,由于键槽较深,若在同一个横剖面内采用对称布置 两个半圆键,将严重削弱轴的强度,最好将两个半圆键设计在同一轴向母线上, 平键两侧是工作面,上表面与轮毂键槽底面间有间隙,工作时靠轴槽、键及毂槽 的侧面受挤压来传递转矩,不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靠上下面压紧产生承 受载荷,连接处的偏压也承受载荷。 2.4对于带传动、链传动错误的结构设计 带传动结构设计时,由于紧边下垂较小,而松边下垂较大,应使紧边在下,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19

1 总则 1.0.1为在医药工业洁浄厂房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确保质量、节能环保,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生物制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检验设施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监管规定。 1.0.3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系统设施验证、维护管理、检修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1.0.4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医药洁净室pharmaceutical clean room 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受控的医药生产房间或限定的空间。

2.0.2医药工业洁净厂房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ean room 包含医药洁净室的用于药品生产及质量控制的建筑物 2.0.3人员净化用室room forcleaning personne 人员在进人医药洁净室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2.0.4物料净化用室room forcleaning materia 物料在进入医药洁净室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2.0.5受控环境controlled environment 以规定方法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特定区域 2.0.6悬浮粒子airborne particles 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0.1um~1000um 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2.0.7微生物microorganIsms 能够复制或传递基因物质的细菌或非细菌的微小生物实体 2.0.8含尘浓度particle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数量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工法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工法 一、特点及适用范围 本工法是双曲线冷却塔的倒模板施工工法,是目前我国火电厂多采用的3000㎡的钢筋砼双曲线冷却塔的最成熟施工方法,由于在倒模板结构中,采用自主设计的可变平行四边形模板支撑结构,能较好的解决收分难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质量、安全有保证等特点,所以,本施工方法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在施工中也能更好的节约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适合大中型双曲线冷却塔(3000㎡和5000㎡)的施工。 二、工艺原理 本工法是根据双曲线冷却塔的结构要求和倒模板施工特点,采用倒模板分层进行收分扩分钢筋砼施工,从而完成整个工程结构施工。 三、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冷却塔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该施工方法为设计面积为3000m2钢筋砼双曲线冷却塔,其主要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环基、池底板、整体式池壁、圆柱形人字柱、刚性环梁、筒壁井、上环梁;塔内淋水装置为杯基淋水构架柱、中央竖井、主次梁、水泥淋水网格板、主配水槽、塑料喷溅装置、玻璃钢收水器、循环回水及压力钢管和循环水沟分别与中

央井及池壁连接。塔外另设上塔爬梯、进塔门、避雷装置、塔筒内壁及淋水构件均刷防腐涂料。 (二)、主要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挖基坑——铺筑垫层——塔心杯形基础施工——环基施工-浇筑混凝土底板——池壁施工——回填土——安装塔吊——人字柱、中央竖井施工——筒壁、刷涂料、安装爬梯、塔芯构件预制——焊刚性环栏杆——塔吊拆除——塔芯结构吊装、做散水——竣工 (三)、主要操作要点 1、工程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 (1)、首先,建立冷却塔工程定位放线控制网,控制网设在不受建筑物障碍的开阔地带,用混凝土和铁板建立控制点。 中心控制点的建立:在池底板塔中心位置预埋一块300×300铁板,重新依据塔外控制网将塔的中心投在铁板上,作好轴线十字线和中心点作为塔中心的控制点。 标高的控制也用水准仪投到中心铁板上,作为控制塔体标高和水平面的依据。 (2)、在施工水池壁,人字柱和环梁时。在塔中央设井字架,吊2.5kg锤球对准中心桩十字丝,作为中心控制线,用钢尺拉半径依次控制人字柱,环梁半径。标高也根据水准点用水准仪进行抄平。 (3)、筒壁的施工中心线找正采用对中线锤和找正盘组成悬

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5.1.1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结构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语言,综合技术的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5.1.2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集思考、绘图、计算(有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于一体的设计过程,是机械设计中涉及的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在整个机械设计过程中,平均约80%的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对机械设计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多解性,即满足同一设计要求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唯一的。(3)机械结构设计阶段是一个很活跃的设计环节,常常需反复交叉的进行。为此,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了解从机器的整体出发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5.2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 5.2.1结构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

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通过对功能表面的变异设计,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5.2.2结构件之间的联接 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征外,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的相关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凡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相关成为间接相关。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之间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之间为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两零件直接相关部位必须同时考虑,以便合理地选择材料的热处理方式、

标准厂房初步规划设计说明样本

标准厂房初步规划设计说明

湖南城步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城步苗族自治县湘商产业园1~5#标准化厂房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湘商产业园是城步县发展园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区域竞争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和桥头堡,湘商产业园以高标准和高起点为原则,形成面向工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领导新一轮开发建设。 地块位于省道219以南,生态良好,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地块为不规则多边形,长边最长194米,短边181米。地势有一定坡度,高程472~476米之间。项目设计用地面积:3046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城步县规划局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规划设计条件书及要求。 2、建设方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设计要求。 3、建设方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规划地形图。 4、城步县规划局及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筑设计方 案。 5、设计合同、设计任务委托书。 6. 建设方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城步县发展和改革局对项目可研报告批复。 7、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三、设计范围 城步县湘商产业园1~5#标准化厂房初步设计为建筑方案的延续,本次初步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及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建筑、结构、水、电、消防、节能等工程的初步设计。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3046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其中:1# 2# 3# 4# 5#

建筑占地面积: 绿地率: 18% 建筑密度: % 容积率: 第二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 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10.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二、设计目标、原则、理念 1、设计目标 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及区位条件,结合周边厂区环境,把该厂区建设成为配套设施完善、空间环境优美舒适的现代工业园区。 2、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产、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工业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产、办公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工人员工的归属感与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产、办公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生产、办公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生产办公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生产行为与办公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城市的地标或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园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机械通风冷却塔技术规范书混凝土

荣成市石岛热电联产项目 技术规范书 机械通风冷却塔 需方:荣成市昊阳热电有限公司 设计方: 山东省鑫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6年5月

1.总则 1.1 本规范书用于荣成市昊阳热电有限公司机械通风冷却塔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制造、安装(含现场安装)、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本技术规范书中所提出的只是对设备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全部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供方应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1.2供方应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的优质服务。 1.3供方的投标文件如与本招标文件有偏差(无论多少或微小)都必须清楚地列出“差异表”附在投标书中。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型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需方则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能够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中的各项要求。 1.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供方开始生产制造设备之前这段时间内,需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应遵守这些要求。 1.5 本技术规范书所引用的标准若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供方对供货范围内的成套系统的设备质量(含辅助系统与设备、附件等)及安装质量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对外采购的部件)。 1.7 乙方对设备的加工能力、质量、使用性能、供货的完整性、先进性、可靠性负责,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负责,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1.8本技术规范做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工程概况 2.1 电厂水源 本工程冷却塔补充水水源为中水再生水,自来水作为备用水源。 2.2 气象条件 荣成市属暖温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在平均日照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800毫米左右。 荣成市气象资料: 极端最高温度: 39.8℃ 极端最低温度: -18.5℃ 年平均气温: 12℃ 最热月平均温度: 25.4℃ 最冷月平均温度: 15.4℃ 基本风压: 0.35KN/m2

大型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中的几个质量通病与控制方法

大型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中的几个质量通病与控制方法 【摘要】作为火电厂的标志性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结构的观感质量直接影响整座电厂的形象。为取得较好的观感效果,对于冷却塔的施工方面,必须重点控制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操作。对于一座高耸、立面双曲线、平面尺寸大、薄壁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塔筒结构,质量通病要完全消除存在一定的困难。持续不断总结、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提升工程的质量,是我们每个工程建设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双曲线冷却塔观感效果质量通病 1 引言 目前,双曲线冷却塔的施工工艺比较成熟,大多采用爬模施工技术。爬模施工技术是80年代国外引进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冷却塔施工工艺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三脚架翻模施工技术对大型冷却塔施工不适合难题、加快施工进度,某工程一个6500m2冷却塔施工开始采用爬模施工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国内经过不断的改进、吸收,全部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并且冷

却塔风筒施工质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作为现代化火电厂的标志性建筑,双曲线冷却塔不仅要具有结构的整体质量外,其观感质量也变得日益重要,一般性要求:曲线流畅、接缝规则无缺陷、混凝土的表面颜色保持一致且光洁,整体达到良好效果。尽管双曲线冷却塔施工工艺在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观感的质量通病以及形成原因,多数施工人员认识相对浅显,因此,防范施工不到位,往往引起一些观感问题。为消除观感问题,必须透彻认识问题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提升冷却塔的观感质量。 2 工程简介 2.1 筒壁施工垂直运输方法 此种方法主要有下述施工工艺。井架脚手架体系,此工艺方法井架搭设、电梯安装、吊桥设置等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此工艺方法已逐步被淘汰。以塔式起重机为主体辅以传统施工升降机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中塔式起重机主要承担钢筋等物料的运输,在传统工艺中,这些工作主要由施工人员运送,另外,混凝土可以通过塔吊或者升降机运送,也可以通过泵来完成。曲线电梯和折臂塔机的结合方法,该方法在塔内设有折臂机,可以完成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目次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3钣金件设计规范 4焊接件设计规范 5铸件设计规范 6机加件设计规范 7公差设计规范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10技术要求规范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见HIFU-DP-121001(GF)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常用紧固标准件优选清表。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2.1选用原则 满足性能指标,供货稳定,供货周期不超过2个月;性价比优,能够用其他品牌及型号替换。 2.2滚珠丝杆类 台湾TBI、台湾上银 2.3直线导轨类: 台湾上银 2.4减速器: 2.4.1 行星减速器:德国纽卡特(NEUGART) 2.4.2 蜗轮蜗杆减速器:台湾成大 3钣金件设计规范 3.1弯曲棱边应与切割边垂直。如不能保证,应在弯曲棱边和切割边的交汇处设计一个R大于2倍板厚 的圆角。如图1所示。 3.2弯曲棱边与槽孔棱边的距离应大于弯曲半径加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如图 2所示。 3.3复杂结构应组合制造。将复杂结构分拆成几件简单结构,再组焊在一起。如图3所示。

4焊接件设计规范 4.1 几何连续性原则 应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如图4所示。 4.2 避免焊缝重叠 应避免多条焊缝交汇。改进措施:加辅助结构;切除部分;焊缝错开。如图5所示。 · 4.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焊缝根部承受拉载荷能力<承受压载荷能力。如图6所示。 4.4 最少的焊接 应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小焊缝的长度。如图7所示。

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

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 ?一、?????工业厂房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防火设计首先要确定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通常根据《建规》来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大型工业厂房多采用轻钢结构,厂房的承重构件一般为钢柱、网架,建筑外表面覆以铝锌钢板或镀铝锌钢板等。根据《建规》,其柱、梁的耐火时间均为0.25~0.5小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仅为四级(耐火等级较低)。解决的方法:建筑专业设计时可在柱、梁表面覆以一定厚度的防火隔热涂料,满足规范要求,这样,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可按二级考虑。 二、?????工业厂房的消防设计 近几年随着工厂加工规模越来越大,联合厂房的设计逐渐成为企业的首选。对厂房进行消防设计时,防火分区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分隔不好就会影响工艺生产。 1.防火分区设计 (1)防火墙与防火分区 因生产工艺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往往不可能采用防火墙将大跨度厂房进行分隔。普通建筑中普遍采用的防火门与防火卷帘,对于大跨度厂房而言,采用该方式进行防火防区划分通常难以实现。即使能够使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日后的使用、维修也极为不便,故通常也不予采用。 (2)水幕与防火分区 采用独立水幕作为大跨度厂房的防火分隔,配合消火栓及灭火器的消防系统,是较可行的做法。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防火水幕带,该方式可灵活设置,

不会将整体的生产空间人为分隔。该方式较大跨度防火墙更易实现,且不会对正常的生产工作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厂房一旦发生火灾,该方式可以立即实现有效的防火分隔。 (3)自动喷水灭火与防火分区 如果在大跨度厂房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可满足规范要求。但是采用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大跨度厂房一般层高都在10米以上,而根据《自动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自动喷水灭火装置通常应用于8米及以下的大空间建筑物; ②相对投资成本较大。 (4)消防炮与防火分区 消防炮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系统,早期主要应用于各类易燃易爆的石化企业、机库、船舶等场所。近年来建筑行业迅猛崛起,大量高大空间建筑物相继出现。对于大空间建筑,生产工艺或运营模式往往要求其空间具有完全通透性,传统模式上的防火分区、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传统消防设置方式遭遇到新的挑战,而消防炮的特性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消防模式在该状况下的不足,消防炮灭火系统被部分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要求的消防水量一般比较大,根据实际要求,消防水量多在20 l/s~200 l/s之间,通常需在室外设置一定容积的消防水池。该消防设施目前尚未被普遍采用,设计人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2.设备地下室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方案

XXXXX生物质发电厂工程冷却塔 施工方案 审批:会签: 审核: 编制: XXXXXXXXXXXXX日月XX XXXX年XX 录目

37 / 1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管理目标及施工部署 4、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5、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6、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7、安全生产措施 8、文明施工措施 9、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10、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11、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工程概况11.1、本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XX生物质发电厂工程1250m2自然通风冷却塔建设地点:XXXXXX。 37 / 2 建设规模:1250m2双曲线水塔。 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XX 施工单位:XXXXX

1.2、建筑概况: 本工程冷却塔淋水面积为1250平方米,塔高60.20m,喉部标高48.515m,钢筋采用HPB300、HRB400E。混凝土:垫层C15、淋水装置C30P8F150、水池底板C30P6F150、环形基础C30P6F150、塔筒及人字柱C40P8F200,水泥采用不低于42.5号的硅酸盐水泥。 2 、编制依据 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2 本工程招标有关文件 施工图纸 2.3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工业厂房设计基本原则

工业建筑种类繁多,可分为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航空工厂建筑、造船厂建筑、水泥厂建筑、化工厂建筑、纺织厂建筑、火力发电厂建筑、水电站建筑和核电 站建筑等。工业厂房按用途可分为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仓库、动力站,以及各种用途 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滑道、烟囱、料斗、水塔等;按生产特征可分为热加工厂房、冷加工 厂房和洁净厂房等;按建筑空间形式可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类。 设计基本原则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有下列几个方面。这是确定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出发点。与建筑有关的工艺要求是:①流程。直接影响各工段、各部门平面的次序和相互关系。②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与厂房平面、结 构类型和经济效果密切相关。③生产特点。如散发大量余热和烟尘,排出大量酸、碱等腐蚀 物质或有毒、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温度、湿度、防尘、防菌等卫生要求等。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材料、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易得,施工 方便,耐火耐蚀,适应面广,可以预制,也可现场浇注,为中国目前的单层和多层厂房所常用。钢结构则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间或振动较大的生产车间,但要采取防火、防腐蚀措施。最好 采用工业化体系建筑,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 下面几点是必须做到的:①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一般厂房多为自然采光(见工业建筑采光),但采光均匀度较差。如纺织厂的精纺和织布车间多为自然采光,但应解决日光直射问题。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则采用人工照明(见工业建筑照明)。②有良好的通风。如采用自然通风,要了解厂房内部状况(散热量、热源状况等)和当地气象条件,设计 好排风通道。某些散发大量余热的热加工和有粉尘的车间(如铸造车间)应重点解决好自然通 风问题。③控制噪声。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还可设置隔声间。④对于某些在温度、湿度、洁净度、无菌、防微振、电磁屏蔽、防辐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车间,则要在建筑平面、结构以及空气调节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⑤要注意厂房内外整体环境的设计,包括色彩和绿 化等。 合理布置用房 生活用房包括存衣间、厕所、盥洗室、淋浴室、保健站、餐室等,布置方式按生产需要和卫 生条件而定。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间不大的生产辅助用房,可以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一起。 总平面布置 这是工业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在厂址选定后,总平面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确定 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 管道网路的分布等。此外,生产经营管理用房和全厂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用房的安排也属于 总平面布置的内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和保护环境质量也是总平面布置必须考虑的。总平面布置的关键是合理地解决全厂各部分之间的分隔和联系,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全局问题。总平面布置涉及面广,因素复杂,常采用多方案比较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选出最佳 方案。 防腐蚀设计 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和产生的酸、碱、盐以及侵蚀性溶剂,大气、地下水、地面水、土壤中 所含侵蚀性介质,都会使建筑物受到腐蚀。此外,建筑物还会受到生物腐蚀。 建筑防腐蚀设计的原则:①限制侵蚀性介质的作用范围;②将侵蚀性介质稀释排放;③在建 筑布置、结构选型、节点构造和材料选择等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总体布置要点 ①对散发大量侵蚀性介质的厂房、仓库、贮罐、排气筒、堆场等,尽可能集中布置于常年 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和地下水流向的下游。为利于通风,厂房和仓库的长轴应尽量垂直于主导

机械通风冷却塔技术规范书

神木县恒东发电有限公司二期热电工程 机械通风冷却塔 技术规范书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住建部电力行业甲级 A8 二○一一年十一月西安

批准:审核:校核:编写:

目录 1. 总则 2. 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 3 设备规范 4 技术要求 5. 供货范围 6. 投标方提供的资料 7 质量保证、试验及验收 8 包装、运输

1.总则 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神木县恒东发电有限公司二期热电工程机械通风冷却塔(简称机力塔)及其附件的订货招标。 本次招标范围为2台机械通风冷却塔及其附件。 投标方投标的上述设备必须已经应用于电厂,并具有使用两年以上的成功现场经验。为便于对投标方的资格进行审查,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关的资格文件和同类设备在相似工程中的业绩表。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投标方如对本技术规范书有异议,应以书面差异表形式明确提出,在征得招标方同意后,可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如招标方不同意修改,仍以招标方意见为准。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对与本技术规范书要求有差异的条款,应以差异表的形式明确表明,否则将示为完全响应标书。 在签定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承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方应遵守这些要求。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书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同等效力。 2 环境与设计条件 环境条件 厂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环境条件主要参数如下: 神木县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季节性明显,基本特征为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风沙频繁,夏季炎热而短,秋季凉爽,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该区的水文气象要素为: 机力塔位置海拔标高 1266.70m(电厂高程系,下同); 地震烈度 6度; 室外气温变幅29.0℃41.2℃; 最冷月平均气温 -9.6℃ 室外平均相对湿度 55%; 最大积雪深度 12 cm 最大冻土深度 146 cm 全年主导风向 N、SSE 神木县7、8、9三个月频率为10%的日平均气象条件如下:湿球温度19.2℃,对应的

机械设计基本准则及常见要点

机械设计基本准则及常见要点 一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结构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语言,综合技术的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二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集思考、绘图、计算(有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于一体的设计过程,是机械设计中涉及的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在整个机械设计过程中,平均约80%的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对机械设计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多解性,即满足同一设计要求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唯一的。(3)机械结构设计阶段是一个很活跃的设计环节,常常需反复交叉的进行。为此,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了解从机器的整体出发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三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 3.1结构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通过对功能表面的变异设计,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3.2结构件之间的联接 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征外,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的相关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凡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相关成为间接相关。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之间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之间为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两零件直接相关部位必须同时考虑,以便合理地选择材料的热处理方式、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同时还必须考虑满足间接相关条

工业厂房环境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s for the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GBZ 1-2002 1 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及评价。 1.2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选址与整体布局、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辅助用室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92—19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8702—988 电离辐射防护规定 GB10434—19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10436—19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7—19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11654—1989~GB11666—1989 GB18053—2000~GB18083—2000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910—1997 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 GB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187—19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机械通风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开式冷却塔(标准状态:现行)

I C S83.120 Q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7190.2 2018 代替G B/T7190.2 2008 机械通风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开式冷却塔 M e c h a n i c a l d r a f t c o o l i n g t o w e r s P a r t2:L a r g e o p e n c o o l i n g t o w e r s 2018-12-28发布2019-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 B/T7190.2 2018 前言 G B/T7190‘机械通风冷却塔“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中小型开式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开式冷却塔; 第3部分:闭式冷却塔三 本部分为G B/T7190的第2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7190.2 20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三 本部分与G B/T7190.2 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修改为‘机械通风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开式冷却塔“; 修改了适用范围,将 机力通风工业型冷却塔 修改为 装有淋水填料的逆流二横流机械通风开式冷却塔 (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修改和删除了部分引用标准,增加了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二噪声测量值修正技术要求的引用标准(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修改和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规定引用G B/T7190.1中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产品标记的规定(见4.2,2008年版的4.2); 将 热力性能 修改为 冷却性能 标准设计工况 修改为 标准工况 (见5.1,2008年版的 5.1); 增加能效等级的规定,并按耗电比划分为1级二2级二3级二4级和5级(见5.3,2008年版的 5.3); 增加了塔体材料外观二金属件浸锌层厚度及模压二拉挤型材制品等复合材料件的性能要求,删除巴柯尔硬度二树脂含量二围护结构和风筒外观的要求(见5.5,2008年版的5.5); 修改淋水填料的要求(见5.6,2008年版的5.6); 修改填料的试验方法(见6.6,2008年版的6.6); 修改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和判定规则(见7.2.1和7.2.3,2008年版的7.3.2); 修改型式检验判定规则(见7.3.4),2008年版的7.3.4.3); 增加了冷却塔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见9.8); 试验报告在相应的附录中给出(见附录A二附录C二附录D二附录E,2008年版的9.9); 删除了附录A中的主要符号及单位二进塔空气湿球温度实测值的修正二热平衡计算等内容,修改了冷却数的符号及计算公式(见附录A,2008年版的附录A); 修改了耗电比计算公式(见附录D,2008年版的附录C)三 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39)归口三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二清华大学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二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二中化工程沧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二广州览讯 Ⅰ

机械车库设计规范

机械车库设计规范

机械式停车库(场)设计规程 1.总则 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械式停车库(场)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停车库(场)。 2.0.2地下机械停车库 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2.0.3独立机械式停车库 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2.0.4附建机械式停车库 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2.0.5机械式停车设备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2.0.6停车位 parking place 停车库(停车设备)中车辆最终停放的位置。 2.0.7转台 turntable 经过回转动作,改变所载车辆纵轴方向的机械设备。 2.0.8车辆升降机 vehicle lift 依靠升降机械,改变车辆停放高度的机械设备。 3一般规定 3.0.1停车库的规划、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与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库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3.0.2停车库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库地点的交通环境情况来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3.0.3停车库及其停车设备的类别应根据所需停车位数量、交通和环境情况、建筑物的规模和布局以及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空间等具体条件进行选择和设计。 3.0.4停车设备的类别见附录A

双曲线型冷却塔

双曲线型冷却塔 冷却塔俯拍图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火电厂、核电站的循环水自然通风冷却是一种大型薄壳型构筑物。建在水源不十分充足的地区的电厂,为了节约用水,需建造一个循环冷却水系统,以使得冷却器中排出的热水在其中冷却后可重复使用。大型电厂采用的冷却构筑物多为双曲线型冷却塔。 英国最早使用这种冷却塔。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各国广泛应用,40年代在中国东北抚顺电厂、阜新电厂先后建成双曲线型冷却塔群。冷却塔由集水池、支柱、塔身和淋水装置组成。集水池多为在地面下约2米深的圆形水池。塔身为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双曲线形无肋无梁柱的薄壁空间结构,多用钢筋混凝土制造。冷却塔通风筒包括下环梁、筒壁、塔顶刚性环3部分。下环梁位于通风筒壳体的下端,风筒的自重及所承受的其他荷载都通过下环梁传递给斜支柱,再传到基础。筒壁是冷却塔通风筒的主体部分,它是承受以风荷载为主的高耸薄壳结构,对风十分敏感。其壳体的形状、壁厚,必须经过壳体优化计算和曲屈稳定来验算,是优化计算的重要内容。塔顶刚性环位于壳体顶端,是筒壳在顶部的加强箍,它加强了壳体顶部的刚度和稳定性。 斜支柱为通风筒的支撑结构,主要承受自重、风荷载和温度应力。斜支柱在空间是双向倾斜的,按其几何形状有“人”字形、“V”字形和“X”字形柱,截面通常有圆形、矩形、八边形等。基础主要承受斜支柱传来的全部荷载,按其结构形式分有环形基础(包括倒“T”型基础)和单独基础。基础的沉降对壳体应力的分布影响较大、敏感性强。故斜支柱和基础在冷却塔优化计算和设计中亦显得十分重要。 冷却塔高度一般为75~150米,底边直径65~120米。塔内上部为风筒,筒壁第一节(下环梁)以下为配水槽和淋水装置。淋水装置是使水蒸发散热的主要设备。运行时,水从配水槽向下流淋滴溅,空气从塔底侧面进入,与水充分接触后带着热量向上排出。冷却过程以蒸发散热为主,一小部分为对流散热。双曲线型冷却塔比水池式冷却构筑物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水量损失小,且冷却效果不受风力影响;它又比机力通风冷却塔维护简便,节约电能;但体形高大,施工复杂,造价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