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假设你是2008年北京奥委会组委会的一名成员,负责奥运会某一项目的具体运作和组织,相关的资源和供应商都归你调用。你可能不是场馆建设、城市规划、创意设计、款项募集、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行家,而且,在这个项目中你并不需要亲自具体做些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是你必须做的:为奥运会某一项目前后所有需要完成的步骤做一个计划,并且执行这个计划。

奥运会备受世人关注,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容出错,在奥运会的项目中有很多因素是你必须考虑的,比如,参加奥运会的官员、运动员、观众的衣食住行;北京的天气;各类比赛场地的准备、检测;意外事件的处理;新闻媒体、通讯;开幕式、闭幕式的设计、排练、演出,等等。

奥运会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人与事可谓千头万绪,上述因素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对于这样的大项目以及对其分拆后的项目,需要的不光是最后期限,更重要的是根据最后期限倒推出来的时间表。

时间表是实施项目所须步骤的一个基本的、动态的计划表。时间表为行动提供动力和指南,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设定“里程碑”,可以将自己的进度与预先设定的完成时间相比较,以精确地控制项目进展。

简而言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项目的成败取决于时间表的制定和实施。

时间表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时间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这种说法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现代企业的项目管理,强调的是所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而不仅仅是项目小组承担所有的工作。财务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部、品质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参与了部分甚至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时间表内不仅列出小组成员要完成的所有任务,还要体现出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及时间安排。

从立项到项目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各个层面的成员,从高级经理到基层员工,在项目磨合中必然会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培养出以协作为中心的“团队精神”(TeamWork)。项目中的时间管理,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中的等级观念、条块分割等局限,鼓励相互尊重、相互协同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运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

时间表是各方力量均衡的产物。各职能部门在审核时间表时,会从本部门的角度考虑其可行性。如财务部会核算其成本,法律部会判断其合法性,稽核部会考虑其合规性,人力资源部会考虑人员配置等等,从而系统地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时间表在最终得到决策层的批准后,将成为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和制衡工具。

时间表的分类

人们通常说的时间表,往往是指对任务(task)的时间安排和控制,这是时间管

理的最重要的部分;时间管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每个参与人员的时间资源。参与项目相关的人员有很多,有全职的和兼职的,有全程参与的和暂时参与的,有内部的和外部的,等等。每个人参与项目的程度、阶段、角色都有所差别。项目人员的时间资源表需要尽可能地列出每个参与人员的性格、特长、角色、计划投入的时间量及阶段等基本要素。项目人员的时间资源表应先于项目任务的时间表草拟出来,以便在制定项目任务的时间表时指定负责人和参与人员。

制订项目人员的时间资源表,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公平安排。在项目事项的安排时,能充分考虑到工作量及每个人员能投入的时间关系,可以有效避免下属被工作及苛刻的时间进度压得喘不过气来。在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们会形成这样一个误区:他们对于那些提前加班完成任务的人的“嘉奖”往往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工作。

这样做不利于内部的公平与和谐。

时间表的制定

在为项目量身定制时间表时,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头脑风暴。尽可能地召集所有相关人员,让大家一起考虑所有项目相关的工作任务,并且确定其相互依赖关系。

2.项目拆分。尤其对于大的项目,拆分很重要,需要一个主计划和若干子计划,甚至孙计划,需要确定各个计划的负责人。

3.计划草拟。确定“里程碑”和关键路径。将草拟计划送至决策层及相关人员,并在职能部门中征求意见。

4.计划确定。收集好各方面意见后更新制订时间表,然后再召集相关人员开会,明确责任和目标。

时间表的基本要求

1.要使一个时间表真正有用,必须有明确的时间和任务。“建议”、“尽快”、“可能”这些模棱两可的话应尽量少用,因为这些话有可能成为拖延项目进度的借口。

2.时间安排合理。有多少工作量?有多少时间?同时还需要处理什么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及现实?在你预计的时间上再多加25%~50%,这样可以使时间表更为现实。大多数人在项目上都会低估所需时间。

3.工作任务公平。时间进度安排是否公平?是不是会导致为了赶时间而造成超负荷工作现象?

4.要得到本人认可。只有任务执行人承诺的时间表才会真正有用。一般而言,当事人自己设定的时间表,是相对现实的。

时间表的控制与调整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最客观、最公平并且被大家认可的时间表,在项目进行中仍然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麻烦。项目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对时间进行调整,使得时间表始终和实际进度及发生的变化保持一致。

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会遇到以下变化的情景:由于组织对优先程度的调整,项且可能被放到了不重要的位置,甚至可能取消;一个原来很简单的事情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让人泄气的巨大麻烦;关键人员的离开或调离;有些任务提前完成或滞后了等等。

项目偏离了自己的预期,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该如何实现既定目标?

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切记的原则是:一个项目的时间不是一下子就过了几个月,而是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地溜走的,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每天或每周审视变化的环境和进度,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时间表,用适合的方法让“出轨”的项目尽快回到既定轨道上来。

1.重新制订时间表。也许需要的只是改变时间,时间调整以后,项目就可以回到正轨,继续前进了;也许需要的是删除一些无关大局的任务,有些步骤可以锦上添花,但并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去掉这些装饰可以帮助项目轻装上阵;也许

需要的是调整一些任务的实现方式,如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邮寄改成快递或发电子邮件。

2.寻求更多的资源。清点现在手头的资源,有没有可能得到更多?如果有更多

的人、更多的资金以及更多的设备和想法,将会对项目起到什么作用’如何顺势加

以改进?与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为自己的项目争取更好的条件和资源。

3.替换。有没有某一项是项目中所需要的,但目前你可能达不到,可否用其他现成的资源代替,只要替代品不会使最终完成的项目发生质的改变。

4.及时中止项目。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中止自己的项目是很困难的决定。但是如果整个项目存在的基础条件的确发生了变化,项目已经没有意义时,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撤销正在进行的项目,避免更大的损失。如公司决定花一年的时间,开发一种新的很有前途的产品,但三个月后,市场上此类产品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而公司的新产品并不具备性能及成本上的优势,此时就应果断决策,做出符合公司整体利益的决定。

再复杂的项目,只要你制订了正确的时间表,并及时进行调整和跟踪。就会有很多办法在问题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得到修正,从而使项目走上正轨,直至任务的完成。

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项目时间管理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3日

“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大概是每一位项目经理最希望做到的。但工期托延的情况却时常发生。因而合理地

安排项目时间是项目管理中一项关键内容,它的目的是保证按时完成项目、合理分配资源、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它的主要工作包括定义项目活动、任务、活动排序、每项活动的合理工期估算、制定项目完整的进度计划、资源共享分配、监控项目进度等内容。

磨刀不误砍柴功

时间管理工作开始以前应该先完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范围管理部分。如果只图节省时间,把这些前期工作省略,后面的工作必然会走弯路,反而会耽误时间。项目一开始首先要有明确项目目标、可交付产品的范围定义文档和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由于一些是明显的、项目所必须的工作,而另一些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要以经验为基础,列出完整的完成项目所必需的工作,同时要有专家审定过程,以此为基础才能制定出可行的项目时间计划,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

怎样把时间“分解”?

1、项目活动定义

将项目工作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工作包也叫活动或任务,这些小的活动应该是能够保障完成交付产品的可实施的详细任务。在项目实施中,要将所有活动列成一个明确的活动清单,并且让项目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能够清楚有多少工作需要处理。活动清单应该采取文档形式,以便于项目其他过程的使用和管理。当然,随着项目活动分解的深入和细化,工作分解结构(WBS)可能会需要修改,这也会影响项目的其他部分。例如成本估算,在更详尽地考虑了活动后,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完成活动定义后,要更新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上的内容。

2、活动排序

在产品描述、活动清单的基础上,要找出项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特殊领域的依赖关系、工作顺序。在这里,既要考虑团队内部希望的特殊顺序和优先逻辑关系,也要考虑内部与外部、外部与外部的各种依赖关系以及为完成项目所要做的一些相关工作,例如在最终的硬件环境中进行软件测试等工作。

设立项目里程碑是排序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里程碑是项目中关键的事件及关键的目标时间,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里程碑事件是确保完成项目需求的活动序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开发项目中可以将需求的最终确认、产品移交等关键任务作为项目的里程碑。

在进行项目活动关系的定义时一般采用优先图示法、箭线图示法、条件图示法、网络模板这4种方法,最终

形成一套项目网络图。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优先图示法,也称为单代号网络图法。

3、活动工期估算

项目工期估算是根据项目范围、资源状况计划列出项目活动所需要的工期。估算的工期应该现实、有效并能保证质量。所以在估算工期时要充分考虑活动清单、合理的资源需求、人员的能力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项目工期的影响。在对每项活动的工期估算中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对工期的影响。项目工期估算完成后,可以得到量化的工期估算数据,将其文档化,同时完善并更新活动清单。

一般说来,工期估算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专家评审形式。由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

2)模拟估算。使用以前类似的活动作为未来活动工期的估算基础,计算评估工期。

3)定量型的基础工期。当产品可以用定量标准计算工期时,则采用计量单位为基础数据整体估算。

4)保留时间。工期估算中预留一定比例作为冗余时间以应付项目风险。随着项目进展,冗余时间可以逐步减少。

4、安排进度表

项目的进度计划意味着明确定义项目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日期,这是一个反复确认的过程。进度表的确定应根据项目网络图、估算的活动工期、资源需求、资源共享情况、项目执行的工作日历、进度限制、最早和最晚时间、风险管理计划、活动特征等统一考虑。

进度限制即根据活动排序考虑如何定义活动之间的进度关系。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加强日期形式,以活动之间前后关系限制活动的进度,如一项活动不早于某活动的开始或不晚于某活动的结束;另一种是关键事件或主要里程碑形式,以定义为里程碑的事件作为要求的时间进度的决定性因素,制定相应时间计划。

在制定项目进度表时,先以数学分析的方法计算每个活动最早开始和结束时间与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得出时间进度网络图,再通过资源因素、活动时间和可冗余因素调整活动时间,最终形成最佳活动进度表。

关键路径法(CPM)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

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须的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时间压缩是指针对关键路径进行优化,结合成本因素、资源因素、工作时间因素、活动的可行进度因素对整个计划进行调整,直到关键路径所用的时间不能再压缩为止,得到最佳时间进度计划。

5、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主要是监督进度的执行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错误。在控制中要考虑影响项目进度变化的因素、项目进度变更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因素、进度表变更时应采取的实际措施。在前几期中曾经对此进行过探讨,在此不再赘述。

巧用工具来帮忙

目前项目管理软件正被广泛地应用于项目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它清晰的表达方式,在项目时间管理上更显得方便、灵活、高效。在管理软件中输入活动列表、估算的活动工期、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参与活动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管理软件可以自动进行数学计算、平衡资源分配、成本计算,并可迅速地解决进度交叉问题,也可以打印显示出进度表。项目管理软件除了具备项目进度制定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项目执行记录、跟踪项目计划、实际完成情况记录的能力,并能及时给出实际和潜在的影响分析。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各种表述模板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各种表述

一、引言 所有的公司都期望能获得项目管理的成熟和卓越, 但很少有人了解现代意义上的”项目成功”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标准。 著名的项目管理学家Kerzner博士对”项目成功”的定义做出了新的诊释, 就是不但要满足传统的项目时间、费用和性能的三大目标以及满足客户或用户定义的质量标准, 还要满足具有最少的或者双方同意的范围变更、没有干扰组织的企业文化或者价值观、没有干涉组织的日常工作进程这些条件。 所谓的”成熟”, 简单的说就是在项目管理中达到成熟与卓越的效果。首先应该明确的是, 并不是应用了项目管理, 就能达到好的效果。科兹纳博士指出:”肤浅的应用项目管理, 即使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也不会达到什么出众的效果。相反, 这会导致重复错误, 而且更糟糕的是, 你所学习的是你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别人的错误。 为了更广泛的评价所有的行业、企业的项目执行能力, 世界上正在开展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PMMM,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的研究。PMMM是参考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过程成熟度(CMM)模型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而提出的。

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各种表述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有以下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 不同的成熟度模型有不同的表述,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模型: 1.PMI的OPM3模型 PMI的OPM3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模型, 第一维是成熟度的四个梯级, 第二维是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和五个基本过程, 第三维是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层次。 如图2所示, 成熟度的四个梯级分别是:

IT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IT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一是由于IT项目的复杂性;二是由于缺乏合格的IT项目管理人才。 2.越来越多的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将它作为主要的(运作模式)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解决方案)。 3.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是(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4、IT随着人类的发展,有组织的活动逐步分化为2种类型,它们分别是(项目) 和(作业)。 5、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活动中心进行协调活动,这一表达包括五个观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的是(社会组织中的)人,(4)协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6)协调的关键是(人)。 6、PMBOK中的核心知识领域有四个,他们是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之所以称其为核心知识领域,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将形成具体的项目目标。 7.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应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8.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组织系统)所处的环境。 10、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XX提出,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到( 80%-90%)。 11.随着IT的不断发展,信息战略已由组织的部门职能战略提升为(组织的核心)战略,信息系统也成为(组织战略)的核心。 12.项目风险管理是为减轻潜在的不利事件对项目的影响而采取的一项活动,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___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规划、风险监控。 13.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 获取、加工、传递、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14.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经过的所有)过程。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没有包含在(工作分解结构即WBS)里的工作是不应该做的。 15.沟通就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这里的意义是指( 信息)、(情感)、(思想),项目沟通管理目标是:及时而适当地(创建)、(收集)、(发送)、(储存)和处理项目的信息。 17、PMBok中辅助的知识域有(4 )个,他们是(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之所以称其为辅助知识领域是因为(项目目标是通过他们辅助实现的)。 18、项目管理的许多理论和概念其实并不难以理解,难的是如何运用它们,其主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项目管理中的时间表 假设你是2008年北京奥委会组委会的一名成员,负责奥运会某一项目的具体运作和组织,相关的资源和供应商都归你调用。你可能不是场馆建设、城市规划、创意设计、款项募集、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行家,而且,在这个项目中你并不需要亲自具体做些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是你必须做的:为奥运会某一项目前后所有需要完成的步骤做一个计划,并且执行这个计划。 奥运会备受世人关注,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容出错,在奥运会的项目中有很多因素是你必须考虑的,比如,参加奥运会的官员、运动员、观众的衣食住行;北京的天气;各类比赛场地的准备、检测;意外事件的处理;新闻媒体、通讯;开幕式、闭幕式的设计、排练、演出,等等。 奥运会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人与事可谓千头万绪,上述因素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对于这样的大项目以及对其分拆后的项目,需要的不光是最后期限,更重要的是根据最后期限倒推出来的时间表。 时间表是实施项目所须步骤的一个基本的、动态的计划表。时间表为行动提供动力和指南,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设定“里程碑”,可以将自己的进度与预先设定的完成时间相比较,以精确地控制项目进展。 简而言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项目的成败取决于时间表的制定和实施。 时间表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时间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这种说法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现代企业的项目管理,强调的是所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而不仅仅是项目小组承担所有的工作。财务部、研发部、采购部、生产部、品质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参与了部分甚至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时间表内不仅列出小组成员要完成的所有任务,还要体现出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及时间安排。 从立项到项目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各个层面的成员,从高级经理到基层员工,在项目磨合中必然会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培养出以协作为中心的“团队精神”(TeamWork)。项目中的时间管理,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中的等级观念、条块分割等局限,鼓励相互尊重、相互协同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运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 时间表是各方力量均衡的产物。各职能部门在审核时间表时,会从本部门的角度考虑其可行性。如财务部会核算其成本,法律部会判断其合法性,稽核部会考虑其合规性,人力资源部会考虑人员配置等等,从而系统地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时间表在最终得到决策层的批准后,将成为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和制衡工具。 时间表的分类 人们通常说的时间表,往往是指对任务(task)的时间安排和控制,这是时间管 理的最重要的部分;时间管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每个参与人员的时间资源。参与项目相关的人员有很多,有全职的和兼职的,有全程参与的和暂时参与的,有内部的和外部的,等等。每个人参与项目的程度、阶段、角色都有所差别。项目人员的时间资源表需要尽可能地列出每个参与人员的性格、特长、角色、计划投入的时间量及阶段等基本要素。项目人员的时间资源表应先于项目任务的时间表草拟出来,以便在制定项目任务的时间表时指定负责人和参与人员。

工程项目管理学考试试卷一(A卷)及标准答案

南昌大学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6、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7、总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8、前锋线 前锋线是指在原时标网络计划上,从检查时刻的时标点出发,用点划线依次将各项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连接而成的折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得分评阅人 1、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是: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 2、ISO10006将项目管理分为十个过程,它们是:战略策划过程、综合性管理过程、与范围有关的过程、与时间有关的过程、与成本有关的过程、与资源有关的过程、 与人员有关的过程、与沟通有关的过程、与风险有关的过程、与采购有关的过程。 3、目标是计划的灵魂。 4、工程项目控制的内容包括:范围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控制、风险控制、安全、健康、环境控制。 5、工程项目目标系统至少包括系统目标、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三个层次。 6、在项目管理中,范围的概念主要针对如下两个方面: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 7、组织的两个含义是指组织结构和组织工作。 8、直线型项目组织形式适用于独立的单个中小型工程项目、职能型项目组织形式适用于工程项目很大,但子项目又不多的情况、矩阵型项目组织形式适用于工程项目特大,而且这个项目又可分成许多自成体系、能独立实施的子项目的情况。 9、网络图中工作的时间参数包括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总时差、自由时差。

软件开发项目配置管理工具的选择

软件开发项目配置管理工具的选择 通过软件配置管理,将对软件系统中的多重版本实施系统的管理;全面记载系统开发的历史过程,包括为什么修改,谁作了修改,修改了什么;管理和追踪开发过程中危害软件质量以及影响开发周期的缺陷和变化。并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地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不仅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得到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还会保护宝贵的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 每一个软件项目,无论是工程类项目,还是产品类项目,都必须经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集成测试、部署、交付、维护和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生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件,包括文档、源程序、可执行代码、支持库。更可怕的是,频繁出现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向如此庞大且不断变动的信息集,如何使其有序、高效地存放、查找和利用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最早的开发人员尝试过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手工来实现: 1)文档:每次修改时都另存为一个新的文件,然后通过文件名进行区分,例如"XXX 软件需求说明书V1.0,XXX软件需求说明书V1.1,XXX 软件需求说明书V2.0.",并且在文件中注明每次版本变化的内容; 2) 源代码:每次要修改时就将整个工程目录复制一份,将原来的文件夹进行改名,例如"XX 项目V1.0、XX 项目1.01、.",然后在新的目录中进行修改; 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十分繁琐,容易出错,而且会带来大量的垃圾数据。如果是团队协同开发或者是项目规模较大时,还是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很显然,这样简陋的方法是无法应对这一问题的。后来,有人尝试从制造工业领域引入了"配置管理"这一概念,通过不懈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管理办法和活动原则,这也就是软件配置管理。 通过软件配置管理,将对软件系统中的多重版本实施系统的管理;全面记载系统开发的历史过程,包括为什么修改,谁作了修改,修改了什么;管理和追踪开发过程中危害软件质量以及影响开发周期的缺陷和变化。并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地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不仅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得到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还会保护宝贵的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 常见的配置管理工具 正如前面所述,由于软件配置管理过程十分繁杂,管理对象错综复杂,如果是采用人工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产生大量的废品。因此,引入一些自动化工具是十分有裨益的,这也是做好配置管理的必要条件。 正是因为如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这些工具的实现原理与基本机制

项目阶段事态升级管理程序

项目阶段事态升级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0目的 当项目阶段中不符合情况影响到项目计划时,以及当发现工艺技术、供应商及其所在的国家存在特殊风险时,应对相关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阶段的项目计划收到影响时,工艺技术、供应商及其所在的国家存在特殊风险时的控制。 3.0职责 3.1项目小组成员负责现场问题的处理和汇报。 3.2项目负责人负责跟踪未解决问题清单的处理进度以及事态升级时,协调相关资源,保证项目进行。 3.3职责部门领导负责在事态升级时参与问题的解决以及需要相关资源时,汇报。 3.4销售部长负责需要就交期与顾客沟通时,协调沟通事宜。 3.5技术总监负责参与事态决策以及参与事态升级时纠正措施对策的制定。3.6副总经理负责了解重要事态以及提供事态升级时,职能范围内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资源。 3.7总经理负责了解重大事态,并为问题解决提供相关资源。 4.0术语 无

5.0流程图 5.1项目阶段升级流程图:

5.2 事态升级的要求: 5.2.1 项目阶段应对未解决问题清单每月进行一次进展结果管理,包括:未解决问题和关闭问题的现状进行总结管理,项目会议应对相关的记录、整改措施、未解决问题的进展完成情况记录进行保存。 5.2.2 事态等级划分: 5.2.3 紧急事态清单,包括: ●日程紧急变更(提前、暂停、终止等); ●设计变更(图纸); ●产能、预测变更; ●样件数量/日程/要求变更;

●DV/PV实验失败,需要重新测试; ●其它客户/供应商紧急要求事项; ●其它内部/外部原因引起的影响项目开发的紧急情况。 5.2.4 事态等级应对方法: 5.2.5 事态升级触发条件: Level 1升级Level 2: ●开发日程的相关问题关闭延迟一周以上; ●顾客交付延迟1天以上; ●潜在问题/风险项目小组内部资源协调时,遇到不可抗拒因素阻碍; ●潜在问题/风险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的决策权限超出项目小组成员职责范 围时; Level 2升级Level 3: ●开发日程的相关问题关闭延迟一月以上; ●顾客交付延迟1天以上且得不到解决时; ●潜在问题/风险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超出职责部门领导权限时;

项目管理系统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作者:许成绩出处: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时间:2005-4-4 10:42:00 钟杉为项目管理俱乐部成员推荐 项目对于任何组织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在现今高度竞争的商务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并以各种努力去开发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为其发展战略服务,比如项目管理过程、准则、模板、培训、文档等。为使这些努力获得成功,什么是首先要做的?怎样才能有目的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呢?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提供了这样一个框架和方法。 1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简介 1.1 为什么需要OPM3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各种组织都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一方面是外部赛场,我们将不得不和自己不甚了解的组织或者是在自己不很熟悉的领域去参与竞争,为此组织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熟悉外部环境的竞争标尺。另一方面是部训练,组织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进行定位,因此也需要有一个测定和改进能力的标尺。科兹纳(Kerzner)把通过测量和比较而获得持续改进的方法定义为基准比较法(Benchmarking)。组织要想在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赢得优势,没有部和外部的基准,用于比较和持续的改进自己的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部基准类似于参加校进行的十项全能运动,你可以通过观看十项全能运动友谊赛进行学习;外部基准则类似于参加非校的锦标赛。只有这时,你才有了学习和持续改进的机会,这一点对于任何想要获胜的参赛选手都是十分重要的。OPM3就是要制订这样一个标准,适用于不同大小和形式、不同行业和文化的各种组织,来指导组织培育和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即通过成功的项目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能力。 1.2 什么是OPM3? “组织项目管理”是指通过项目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组织和项目活动来达到组织目标。首先,“组织”扩展了项目管理的围,不仅仅包括单一项目的成功交付,还包括项目组合管理(Program Management)和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单个项目的管理可以认为是战术水平的,而组织项目管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被视为组织的一项战略优势。 “成熟度模型”可以定义为描述如何提高或获得某些期待物(如能力)的过程的框架。“成熟度”一词指出能力必须随着时间持续提高,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获取成功。“模式”是指一个过程中的变化,进步或步骤。 OPM3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测量、比较、改进项目管理能力的方法和工具。美国PMI学会对OPM3的定义是:“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 1.3 OPM3的用途 OPM3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开发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并使他们的项目与它们组织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OPM3 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了解组织项目管理,并给出了对照标准作为自我评估的工具,来确定组织当前状况,以及制定改进计划。OPM3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1.通过部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组织改进的方向。 OPM3成熟度标尺为组织提供了在关键时机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即时“抓拍”的结果可以和以前的评价做比较,来确定已实行的变革带来的效果,以便指导今后的改进。

项目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项目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 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认为: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展开的各种管理活动。其中,一个项目的有关各方所需满足的要求与期望是复杂多变的。 2 集成管理:项目集成管理是为确保项目各专项工作能够有机地协调和配合而开展的一种综合性和全局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它包括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项目目标、选用最佳或满意的项目备选方案、以及集成控制项目的变更和持续改善项目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 范围管理:项目范围是指项目的“产出物范围”和项目的“工作范围”的总和。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于项目产出物和工作范围的全面识别、确认和控制的管理工作。 4 挣得值:挣值是一个表示已完成作业量的计划价值的中间变量。这一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EV=实际完成作业量╳其计划成本(价值) 二、简答(20”) 1、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区别 1)管理的对象不同。项目管理的对象是一个或多个项目,管理的是有关项目的评估、决策、和控制过程;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决策、实施与控制。项目管理的对象是一次性的、独特性的项目,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对象是周而复始的经常性的日常运营工作。 2)管理的方法不同。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日常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为项目管理是面向任务和过程的,而日常运营管理是面向部门的和程序化工作的,所以项目管理的方法中有许多针对具体任务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而日常运营管理中有更多的部门协调、指挥命令等针对日常运营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3)管理的周期不同。项目管理的周期是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这是相对比较短暂的,而日常运营管理的周期是相对长远的,多数企业希望能够永续经营,期望自己的企业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一直能够经营下去。 2、项目的特性 各种不同专业领域中的项目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不同项目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项目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不管是科研项目、服务项目、服务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的这些共同特性如下:、 (1)目的性:指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独特性:指项目所生成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都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配置管理岗位职责

配置管理员岗位职责 摘自:软件配置管理论坛 一、配置经理的基本技能与资格 资格: 能够重视配置管理工作; 能够按规范实施配置管理工作; 积极支持部门的配置管理方面的工作; 能够积极支持与帮助其他人员; 为部门的配置管理能力的提高贡献力量; 熟悉公司配置流程以及其他相关的流程; 为增进项目管理,对于项目内的困难和关键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到部门; 基本技能: 能够独立规划项目的配置管理工作; 熟练掌握配置管理的相关概念; 能够了解配置的相关工具,熟练使用技术工程部配置所使用的工具; 具有基本的与人沟通的技巧; 能够了解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初步了解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的各个方面; 了解部分系统和应用工具,如数据库ORACLE,前台开发工具DEPHI等; 二、配置经理的职责 作为一名配置人员,配置经理的职责就是能够与质量人员、测试人员等共同保证项目的质量。如:作为质量保证的成员之一,能够为整个技术工程部规范化管理的推进作贡献,如宣传规范化管理的知识,陈述规范化管理的利弊等;能够在项目进行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的与项目经理、QA、SCCB及项目成员进行配置管理规范化的沟通,为项目配置管理的规范化作出努力. 具体表现为: ?项目进行初期或首次进入项目中时,能够首先与项目经理、QA、SCCB及项目成员就项目的未来配置管理工作进行沟通,取得项目经理、QA、SCCB及项目全体成员对配置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积极了解项目情况,项目各阶段的进展,为更好的进行配置管理作努力; ?熟练并充分的利用配置管理工具的各方面的功能,提高配置管理的效率; ?为项目控制好版本,保证项目各阶段所使用的版本正确; ?及时发现项目问题,把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经理、QA或SCCB,并积极协助解决; ?与项目内其他组成员,如开发组、测试组等协调工作,并能够很好的沟通; ?能够在项目中不断总结、分析,为项目内配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作贡献;

项目管理常用表格模板[1]1

项目需求建议书(RFP) A. 项目信息 提供关于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发起人姓名等方面的一般信息 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文件起草人:项目发起人:日期: B. 项目目标 描述完成项目的时间、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信息 C. 工作描述(SOW) 描述执行项目的具体工作 D. 可交付结果 描述执行项目的阶段,完成项目任务的主要交付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E. 合同类型 描述使用哪种性质的合同

F. 付款方式 描述付款的时间、金额、币种、方式等 G. 建议书的内容 描述建议书应包括的具体内容 H. 建议书的评价标准 描述评价建议书的主要标准,包括价格、技术方案、项目管理方法、经验与资质等方面 I. 提交建议书的时间、地点要求 描述建议书的截止日期、提交的地点等信息

A. 项目信息 提供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发起人姓名等与项目相关的一般信息 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授权书起草人:项目发起人:日期: B. 项目授权书 描述项目的工作任务,被任命的项目经理的姓名,项目经理的职责、权力等方面的信息

A. 项目信息 提供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发起人姓名等与项目相关的一般信息 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经理:文件起草人:项目发起人:日期: 项目关系人名单 列出项目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人员的信息

公司名称: B. 项目概述 提供关于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工作任务、项目目标、项目管理采用的方法等的信息业务需求/难题 工作描述 项目目标

项目管理方法 C. 技术要求 提供关于项目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实施规范以及技术方面的培训计划等的信息 D. 相关人员签名

项目事态升级管理制度

广州市世达密封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奥力斯油封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项目事态升级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QZ10-30 制定部门:企管部 发行日期:2013.1.18 版本:1 页数:2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页次版次修订人2013.1.18 新增 1 李彬

文件标题项目事态升级管理制度受控文件印章 文件编号QZ10-30 版次 1 页次2-2 拟定:李彬审核:贾榜军批准:司徒瑞林 签名:签名:签名: 日期:2013-1-15 日期:2013-1-15 日期:2013-1-15

文件标题项目事态升级管理制度受控文件印章 文件编号QZ10-30 版次 1 页次2-1 1.目的: 启动项目事态升级是为保证APQP小组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汽车项目开发任务,及时纠正各阶段中 出现的问题,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进度和顾客满意。 2.范围: 适用于所有汽车项目新产品开发过程 3.内容: 3.1新项目启动时,研发中心经理指定项目组长,并成立项目小组。项目组长需按客户要求确定项目目标, 并编制开发进度计划表,报常务副总经理批准。 3.2项目组长按照项目开发节点定期召集项目小组会议,确定项目进度、重点工作完成状况、布置下一阶 段工作任务,评估项目风险。通常存在的项目风险并导致事态升级的原因可能是: A、未遵守预定的开发期限; B、未实施决定性措施; C、质量能力/质量绩效得不到保障; D、看不到进步; E、未遵守承诺; F、项目流程中出现的偏差在目前的责任层上无法解决。 3.2.1当项目开发进度正常时,项目组长在计划表中标识已完成事项。 3.2.2当某一事项未按时完成或完成结果偏离目标时,项目组长评估此事是否会影响整体项目进程或对客 户端带来不良影响,若没有影响或影响轻微,则由项目组长与责任部门相关人员进行项目会谈,确 定问题解决方案,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并将项目会谈结果通报项目小组全体成员及公司高层。 3.2.3当该事项严重影响整体项目进度或对客户端带来不良影响,或者项目会议后仍未消除问题,则项目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对于任何组织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在现今高度竞争的商务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并以各种努力去开发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为其发展战略服务,比如项目管理过程、准则、模板、培训、文档等。为使这些努力获得成功,什么是首先要做的?怎样才能有目的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呢?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提供了这样一个框架和方法。 1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简介 1.1 为什么需要OPM3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各种组织都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一方面是外部赛场,我们将不得不和自己不甚了解的组织或者是在自己不很熟悉的领域去参与竞争,为此组织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熟悉外部环境的竞争标尺。另一方面是内部训练,组织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进行定位,因此也需要有一个测定和改进能力的标尺。科兹纳(Kerzner)把通过测量和比较而获得持续改进的方法定义为基准比较法(Benchmarking)。组织要想在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赢得优势,没有内部和外部的基准,用于比较和持续的改进自己的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内部基准类似于参加校内进行的十项全能运动,你可以通过观看十项全能运动友谊赛进行学习;外部基准则类似于参加非校内的锦标赛。只有这时,你才有了学习和持续改进的机会,这一点对于任何想要获胜的参赛选手都是十分重要的。OPM3就是要制订这样一个标准,适用于不同大小和形式、不同行业和文化的各种组织,来指导组织培育和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即通过成功的项目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能力。 1.2 什么是OPM3? “组织项目管理”是指通过项目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组织和项目活动来达到组织目标。首先,“组织”扩展了项目管理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单一项目的成功交付,还包括项目组合管理(Program Management)和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单个项目的管理可以认为是战术水平的,而组织项目管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被视为组织的一项战略优势。 “成熟度模型”可以定义为描述如何提高或获得某些期待物(如能力)的过程的框架。“成熟度”一词指出能力必须随着时间持续提高,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获取成功。“模式”是指一个过程中的变化,进步或步骤。 OPM3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测量、比较、改进项目管理能力的方法和工具。美国PMI学会对OPM3的定义是:“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 1.3 OPM3的用途 OPM3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开发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并使他们的项目与它们组织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OPM3 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了解组织项目管理,并给出了对照标准作为自我评估的工具,来确定组织当前状况,以及制定改进计划。OPM3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1.通过内部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组织改进的方向。 OPM3成熟度标尺为组织提供了在关键时机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即时“抓拍”的结果可以和以前的评价做比较,来确定已实行的变革带来的效果,以便指导今后的改进。 2.通过外部的横向比较,提升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商家通过评价、改进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

专业技术人员时间管理与项目管理_88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项目管理计划包括各专项计划和有关说明的()(包括经过批准的更新计划)。 A.总体综合管理计划 B.单独计划 C.复杂计划 D.附加计划 2.()是—种使用国家或民间统一的标准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去制订项目资源计划的方法 A.统一定额法 B.调查法 C.规章制定法 D.推断法 3.()是根据已完成的类似项目对未来项目费用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 A.类比估算法 B.历史估算法 C.评估估测法 D.统一估算法 4.()是指项目开工以后到项目竣工验收之前任何一个时点所进行的评价,它又称为项目中间评价 A.项目跟踪评价 B.项目过程评价 C.项目收尾评价

D.项目后评价 5.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发表意见的方式实现的 A.匿名 B.实名 C.集中 D.无规定 6.下面不属于有效防止信息泛滥的方法的是(): A.选择有价值的书籍 B.阅读有用的报纸和刊物 C.合理使用电子邮件 D.浏览微博,博客等 7.工作说明书包括经营需要、()、战略计划等 A.产品范围说明书 B.产品预算说明书 C.指导性文件 D.理论结果预计书 8.研究和发现哪些项目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生话水平或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酌项目发现过程叫做() A.项目识别 B.项目甄选 C.项目准备

D.项目考察 9.下面不属于混乱产生的原因的是(): A.“筑巢”本性 B.作为视觉提示物 C.爱因斯坦情结 D.混乱可以说明有创造性 10.制定年计划的原则(): A.越远大越好 B.怎么过的舒服怎么制定 C.抓住重点、兼顾其他 D.制定一个可以随便完成的目标 11.()可谓事务优先排序法的“鼻祖” A.ABC时间管理法 B.艾森豪威尔法则 C.外包原则 D.GTD 12.象限管理法就是用坐标的方式将时间分为()个象限 A.2 B.3 C.4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各种表述

一、引言 所有的公司都期望能获得项目管理的成熟和卓越,但很少有人了解现代意义上的“项目成功”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标准。 著名的项目管理学家Kerzner博士对“项目成功”的定义做出了新的诊释,就是不仅要满足传统的项目时间、费用和性能的三大目标以及满足客户或用户定义的质量标准,还要满足具有最少的或者双方同意的范围变更、没有干扰组织的企业文化或者价值观、没有干涉组织的日常工作进程这些条件。 所谓的“成熟”,简单的说就是在项目管理中达到成熟与卓越的效果。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应用了项目管理,就能达到好的效果。科兹纳博士指出:“肤浅的应用项目管理,即使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达到什么出色的效果。相反,这会导致重复错误,并且更糟糕的是,你所学习的是你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别人的错误。 为了更广泛的评价所有的行业、企业的项目执行能力,世界上正在开展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的研究。PMMM是参考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过程成熟度(CMM)模型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而提出的。 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各种表述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有以下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不同的成熟度模型有不同的表述,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模型: 1.PMI的OPM3模型 PMI的OPM3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模型,第一维是成熟度的四个梯级,第二维是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和五个基本过程,第三维是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层次。 如图2所示,成熟度的四个梯级分别是:

(1)标准化的(Standardizing) (2)可测量的(Measuring) (3)可控制的(Controlling) (4)持续改进的(Continuously Improving) 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指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管理的五个基本过程是指启动过程(Initiating Processes)、计划编制过程(Planning Processes)、执行过程(Executing Processes)、控制过程(Controlling Processes)和收尾过程(Closing Processes)。 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是单个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组合管理(Program Management)和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2.Kerzner的项目成熟度模型 Kerzner提出的项目成熟度模型分为5个梯级,如图3所示: (1)通用术语(Common Language):在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使用共同的管理术语。 (2)通用过程(Common Processes):在一个项目上成功应用的管理过程,可重复用于其他项目 (3)单一方法(Singular Methodology):组织认识到了把公司所有方法结合成一个单一方法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其核心就是项目管理。用项目管理来综合TQM、风险管理、变革管理、协调设计等各种管理方法。 (4)基准比较(Benchmarking):组织认识到,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过程改进是必要的。将自己与其他企业及其管理因素进行比较,提取比较信息,用项目办公室来支持这些工作

【项目管理知识】从项目管理角度看软件配置管理

从项目管理角度看软件配置管理 项目的目地是为了创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因此,产品本身的生产工艺必然会成为项目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无论在哪一种软件工程方法中,软件配置管理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内容,特别是对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部门来说,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同时支持服务产品和软件产品,同时负责开发与运行,其管理复杂度很高,要想理顺各项工作的内部关系、理清各项工作之间的配合关系,都离不开配置管理这个基本手段,它是许多管理工作的“落地”部分。其实,配置管理并不是一个时髦的概念,在许多传统行业(例如制造业)中早已有之,软件行业只是在软件工程方法中继续延用了这一概念,它是一流软件开发企业所必备的基础设施。 在项目管理中,配置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在PMI的PMBOK中对于配置管理系统是这样描述的: 由此可见,配置管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项目中只要是需要进行管理的任何特性,都可以纳入配置管理。配置管理不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问题,是一个系统。 项目范围管理需要配置管理来落实 在项目范围管理中,需要识别和控制项目的交付成果,要描述交付物应有的各种特性。这些交付物及其特性,就是配置管理中的配置项。从项目管理的角度,WBS只需要分解到可管理(Manageable)的程度,而配置管理则要求分解到终可操作的程度,管理的粒度更为精细。因此,良好的配置管理机制,是项目范围管理得到终落实的保证。 在许多软件开发项目中,项目范围管理涉及三个方面:业务需求、技术结构、投产服务。编写哪些程序模块,实现哪些功能,部署到哪些地点,这其实

都是项目范围管理所要关注的内容,在配置管理中对应了产品的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以及服务的属性,都可以通过配置管理来识别、记录和跟踪。只有做好软件配置管理,才能真正把项目的范围管理做实。 业务需求决定了软件产品的功能特性,对软件产品的配置管理,首先就是对业务需求的管理。在业务需求中,要求软件产品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特性,包括界面风格、操作方式、处理流程、业务规则、数据逻辑等,也都是软件产品的配置项,这种对业务需求的分解、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业务需求中的配置项的管理过程。当项目中业务需求发生变更时,其实就是对这些配置项的变更管理。因此,在软件工程过程中,配置管理是需求管理的基本手段,通过科学、严谨的配置管理方法,对业务需求进行识别、分解、跟踪、控制,直接决定了对业务需求的管理能力。许多公司目前在需求管理方面还处于粗放型的管理,虽然基本能够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但对于软件工程过程来说,管理粒度还比较粗,而且缺乏明确的配置项的定义,缺少有效的跟踪控制手段,还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技术结构是软件产品的物理属性,软件产品的配置管理,也是对软件内部技术结构的管理。从技术方案到软件产品、再到产品内部结构,这也是项目范围不断分解、细化的过程。为了实现业务需求、满足产品外部特征的要求,软件产品应如何设计其内部结构,划分内部模块、定义模块接口、确定有多少个程序等等,产品分解到后,每一个程序都作为一个单独的配置项进行管理,在开发过程中对于程序的修改都纳入配置管理,跟踪程序变化过程。这种对软件产品从技术角度的不断分解和定义,就是基于技术结构的配置项管理,是与软件结构设计相对应的,配置项的划分是否合理,使用起来是否灵活、方便,哪些可以成为公共组件(Component),其实反映的都是软件设计的思想。在有的软件企业中,配置管理不只是程序员的操作工具,它已经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

《工程项目管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0671552958601341

《工程项目管理》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2.简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是什么? 3.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类型示意图 4.简述一种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 5.简述矩阵式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6.简述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示意图) 7.简述PDCA循环过程 8、为什么要研究资金的时间价值? 9、简述工程项目的特征 10、简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什么是建筑业中的联合体承包模式? 12、工程项目中的资源计划的内容是什么? 13、简述什么是ISO 14、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是什么? 15、简述我国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以及各自的适用情况 二、论述题 1.论述为什么要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2. 论述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简答题 1.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所谓管理,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的对象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其管理的概念在道理上同其他管理是相通的,但由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等特点,要求其管理更强调程序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成功,对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简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实际应用中,计息周期并不一定以每年为一周期,可以按半年一次,每季一次,每月一次,或以日计息。同样的年利率,由于计息期数不同,其利息也不同,因而产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所谓名义利率,或称虚利率,就是非实效的利率,而实际利率则是有效的利率。 由于计息的周期长短不同,同一笔资金在占用的总时间相等的情况下,所付的利息会有明显的差别。结算次数愈多,给定利率所产生的利息就愈高。 在进行工程方案的经济比较时,若按复利计息,而各方案在一年中计息利息的次数不同,就难以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益的优劣,这就需要将各方案计息的名义利率全部换算成实际利率,然后进行比较。 3.简述工程项目管理类型示意图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持续改进领域共有九个方面

项目管理持续改进领域共有九个方面 正如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中所介绍的,项目管理实施中的持续改进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组织应该从哪里开始入手开始改进呢?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方法可供借鉴。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持续改进领域的九个方面...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认识了项目管理。正如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中所介绍的,项目管理实施中的持续改进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组织应该从哪里开始入手开始改进呢?一般来说,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基准比较后所得到的信息再因地制宜。不过,现在也有一些成熟的方式可以借鉴。目前引起业界关注的持续改进的领域共有九个方面,下面来一一介绍。 1开发有效的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可以是政策、程序、指导方针、表格和检查表,或者是这些东西的组合。好的程序文件将加快项目管理成熟过程,促进对各层次管理的支持,大大地改善项目沟通。 项目管理的报考特性及其多功能的内涵,使得组织需要大量的程序文件来指导一个项目通过一系列的阶段和时期。尤其对于大公司,挑战不仅是要为每个项目活动提供管理的指导方针,而且还要提供一个连贯的程序化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来自各部门的项目负责人能够合作和相互沟通。特别是,每个政策和程序必须保持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一致。 程序性文件的一个简单有效的粗略分类方法是利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概念以项目的主要生命周期阶段为主线,将主要的程序性类别进行组织,然后每一类又被细分为:指导方针、政策、程序、表格和检查表。必要时,还可以延伸出附加的步骤,以针对各种项目和运作的职能次级单位开发政策、程序、表格和检查表。这种正规的做法适用于很大的项目,但由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时间安排表

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主要管理人员的职责 1、项目经理 (1)代表公司履行对业主合同的责任; (2)代表公司执行对分项工程合同的责任; (3)执行公司对本工程下达的“三定”指标,向公司实行“三保”并提出奖罚办法的建议; (4)依据公司对项目的财务、材料、人事、机械、工程等各项规定,处理工程进行中的日常事务; (5)负责项目人事组织和调配,向公司提出人员增减计划;

(6)领导制订施工计划,审定各种施工方案,并负责督促实施; (7)主持项目定期的工作会议; (8)对外重要文件的审定或签发; (9)考核职工及施工队伍的表现,审批管理人员的请假; (10)颁发人工放假或调整放假日的通知; (11)签署项目聘请员工合约,保管员合约。 2、技术负责人 (1)执行和推进工程总进度计划,统管用料、统管质量、统管安全,处理工程进度质量等问题。 (2)编制每日、每段、每条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调整施工力量。 (3)施工机械的安排和调配及技术指导。 (4)施工场地的规划,实行文明施工。 (5)记录施工过程中一切原始资料。 (6)主持每天与施工员的碰头例会,及时解决施工上存在的问题。 (7)施工上一切有关人员的工作安排。 (8)编制施工方案,编排每日、每段、每条的工作计划。 3、施工员 (1)熟悉各分段内图纸,了解工作章程,按图施工,按章工作,抓好进度、质量、安全;

(2)编制分层进度计划表; (3)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具体处理工程进行中的问题; (4)安排使用和检查督促水平的工作; (5)协调各工种的交叉施工,填写物料需求表; (6)检查分项工程质量,通知工程师必须由甲方检查之项目,如土地整理按相关要求检查,添加基肥取样,土质检验等; (7)陪同甲方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及时矫正错、漏问题; (8)记录施工日记。 4、材料员 (1)按施工计划向物资部填写材料申请单; (2)按施工场地规划平面图堆放材料,进场前与管工联系; (3)进场材料必须按样板验收,对数量、规格、种类要认真核对,对苗木尺寸逐一测量 (4)按公司要求搞好物料、苗木报耗工作; (5)每天对现场材料进行盘点; (7)每月与公司物资部核对进料数及材料付款情况。 5、质检员 (1)协助制定质量目标,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准则。 (2)参与研究和确定施工方法。 (3)对现场的设备,材料进行检查,并将所发现的问题通知施工有关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