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概念及分类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科及各科室常见的临床现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临床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SBP超过180mmHg,DBP超过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二者合称高血压危象。以往所谓的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等均属于此范畴。我国高血压危重症发生率约为5%。

2病理生理机制

高血压急症发生的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目前认为全身血管阻力和脑血流自身调节失控参与高血压危象的发生,而炎症导致的内皮、凝血机能损害为其核心机制。当血压急骤升高,导致自身调节曲线右移,引起高平均动脉压和脑血流增加,当血压超过自身调节范围,不能代偿,血管舒张和内皮功能失调,导致脑血流增加出现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和缺血,进一步升高血压。因此,为避免组织高灌注,必须迅速有效降低血压,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谨慎降压,以避免随之而来的低灌注可能。

3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和降压目标

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为:

(1)迅速降低血压:通常需静脉输液泵或静脉滴注给药,静脉滴注给药的优点是根据血压的变化特点灵活调整给药的剂量。如果情况允许,及早开始口服降压药治疗。

(2)控制性降压:为避免快速降压而导致的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

(3)合理选择降压药:选择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失较快,不良反应小、对心、脑血流影响较小的药物。

降压最终目标是保护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根据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节奏、有目标地降低血压。既要使血压迅速下降到安全水平,以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的靶器官损害,又不能使血压下降过快或过度,否则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高血压急症病情稳定后,纠正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原因或诱因以预防复发。但目前所有推荐均来源于专家经验,没有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决定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急诊的降压的目标根据时间分为:

第一目标: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的第一目标是在30~60min将血压降至一个安全水平。由于患者基础血压水平各异、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不一,这一安全水平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除特殊情况外(缺血性卒中、主动脉夹层),建议第1~2H内使平均动脉压(MAP)迅速下降不超过基础血压的20%~25%,舒张压(DBP)降低到100~110mmHg 或不超过基础血压的25%。在紧急降压治疗时,需要充分认识到血压的自身调节的关键性。如果通过治疗血压急骤降低,缩小血管床的自身调节空间,可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或)梗死。

第二目标:在后续的2~6H将血压降至目标值,一般为160/(100~110)mmHg,具体目标值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在达到第一目标后,应放慢降压速度,加用口服降压药,逐步减慢静脉给药的速度,逐渐将血压降低到第二目标。

第三目标:若第二目标的血压水平可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24~48H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不同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降压目标见表1。

4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原则和降压目标

对于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过于迅速的血压下降更易于伴随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超过血管床自动调节范围过快的纠正血压,会导致重要组织器官如肾、脑和冠状动脉等器官的灌注减少,造成组织缺血和梗死。因此,注射用降压药和口服速效降压药并不推荐用于无靶器官受损的亚急症患者。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的降压策略是,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推荐在血压监测情况下,使用口服降压药,在24h至数天之内平稳降压。尽管缺乏足够充分的证据提示降压的最优时间和药物选择种类,但已有证据显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可导致脑、心、肾血流减少,故不推荐其用于高血压亚急症在内的高血压危重症患者。

5常用降压药物及分类

5.1注意事项

(1)迅速而适当的降低血压,去除引起急症的诱因;

(2)静脉外给药起效慢且不易于调整,通常需静脉给药;

(3)加强一般治疗:吸氧、卧床休息、心理护理、环境安静、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

(4)避免使用的药物:应注意有些降压药不适宜用于急诊高血压,甚至有害。治疗开始时不宜使用强力的利尿降压药,除非有心力衰竭或明显的体液容量负荷过度,因为多数高血压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升高,患者体内循环血容量减少,强力利尿是危险的。

5.2药物分类

本文仅介绍国内部分常用降压药物的药理特性和使用方法。

5.2.1血管扩张剂

(1)硝普钠:硝普钠为直接血管扩张剂,能同时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尤其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左室容量,减轻室壁压力,增加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该药半衰期短,便于调整,可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本药静脉滴注后立即起效,静脉滴注停止后作用可维持1~10min。开始剂量为0.5μg/(kg min),根据疗效逐渐以0.5μg/(kg min)递增,通常维持剂量3μg/(kg min),极量10μg/(kg min),如已达极量,经10min降压效果仍不理想,应考虑停药。在通常剂量下不良反应轻微,有恶心、呕吐、肌肉颤动,毒性反应主要由氰化物中毒引起,滴注部位如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和组织反应。

(2)硝酸酯类制剂:常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主要扩张周围静脉,同时具有扩张周围小动脉及冠状动脉的作用。静脉滴注即刻起效,停药后数分钟作用消失。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开始时以5~10μg/min速率静脉滴注,然后以每3~5min增加5~

10μg/min的速率达到满意疗效,极量通常为100μg/min,合并肺水肿者极量可至

200μg/min。主要用于合并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血压急症。有颅内高压、青光眼、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脑出血或头颅外伤等患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皮肤潮红等。

5.2.2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1)尼卡地平:尼卡地平为强效、水溶性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降压有效性与硝普钠近似,主要扩张中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对静脉的作用很小。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对椎动脉、冠状动脉和末梢小动脉的选择性远高于心肌,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心、脑等器官血流量,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适用于高血压急症及手术时异常高血压的短期急救处理,尤其急性高血压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冠脉供血不足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及末梢阻力和肺动脉压中度升高的低心输出量患者。本药具有中度利尿作用,不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尼卡地平半衰期居中,静脉注射5~10min起效,持续1~4h,血压控制过程平稳,不易引起血压的过度降低,停药后不易出现反跳,无明显耐药性,但不改变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禁用于重度主动脉狭窄。

(2)地尔硫卓:地尔硫卓为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能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同时具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降低窦房结、房室结自律性和传导性,控制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作用。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或急性冠脉综合征,通常以每小时5~15μg/(kg min)速率静脉滴注,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率。其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水肿、头痛、皮疹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由于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不宜长期静脉用药。

5.2.3周围α受体阻滞剂

(1)乌拉地尔:乌拉地尔有外周α受体阻滞作用及血压中枢调节双重作用。本药降压平稳而迅速,有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搏出量、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增加肾血流量等优点,且不增加颅内压。因此,适用于大多数高血压急症(多数高血压急症发作时均存在不同程度交感神经亢进),对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有特效。治疗高血压急症时可12.5mg稀释后静脉注射,通常5min内起效,10~15min后效果不明显可重复应用,必要时还可加大剂量至25mg静脉注射,也可静脉泵连续输注,乌拉地尔100mg 稀释至50mL(静脉滴注最大药物浓度为4g/L),推荐初始速度为2mg/min,依据降压需要调整速度。乌拉地尔不良反应较少,静脉输注过快可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禁忌证为主动脉峡部狭窄或动静脉分流(血流动力学无效的透析分流除外)。

(2)酚妥拉明:酚妥拉明为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及肺动脉压,增加心排出量。适用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通常从小剂量开始,每次5~10mg静脉注射,20~30min后可按需要重复给药,或予0.5~1mg/min静脉滴注。由于对抗儿茶酚胺而致周围血管扩张,个别患者可出现头痛、心动过速、颜面潮红,甚至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肝肾功能不全、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禁用。

5.2.4β受体阻滞剂

艾司洛尔:为极短效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大剂量时选择性逐渐消失。能阻断β1受体降低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并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发挥降压作用。本药静脉注射后即刻产生β受体阻滞作用,5min后达最大效应,单次注射持续时间为10~30min。适用于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期以外的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急症,尤其是围手术期包括手术麻醉过程中的血压控制。该药主要通过红细胞胞质中的酯酶代谢,不影响肝肾功能。本药即刻控制量为1mg/kg,在30s内静脉注射,继之以0.15mg/(kg min)静脉滴注,最大维持量为0.3mg/(kg min)。支气管哮喘,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窦性心动过缓,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6高血压急症不同靶器官病变药物选择(详见表2)

7总结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优化处理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首先,在决定患者处理流程前,应考虑患者病史,然后确定降压目标值,降压的速度,根据患者合并症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急症患者,推荐使用静脉药物降压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使用口服药物缓慢降压。过于激进的降压可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而不充分的降压可导致患者因持续性高血压,

引起器官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病死率增高。而且强烈波动的血压也可引起靶器官和血管的损伤,因此,在降压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病情,调节药物速度,有效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在临床实践中,遵循个体化、小剂量开始、依据降压目标值调整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的快速平稳降低血压,以更好保护靶器官,改善高血压危重症预后。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11月第34卷第11期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 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概念及分类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科及各科室常见的临床现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临床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SBP超过180mmHg,DBP超过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二者合称高血压危象。以往所谓的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等均属于此范畴。我国高血压危重症发生率约为5%。 2病理生理机制 高血压急症发生的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目前认为全身血管阻力和脑血流自身调节失控参与高血压危象的发生,而炎症导致的内皮、凝血机能损害为其核心机制。当血压急骤升高,导致自身调节曲线右移,引起高平均动脉压和脑血流增加,当血压超过自身调节范围,不能代偿,血管舒张和内皮功能失调,导致脑血流增加出现脑水肿,脑血管痉挛和缺血,进一步升高血压。因此,为避免组织高灌注,必须迅速有效降低血压,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谨慎降压,以避免随之而来的低灌注可能。 3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和降压目标 高血压急症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为: (1)迅速降低血压:通常需静脉输液泵或静脉滴注给药,静脉滴注给药的优点是根据血压的变化特点灵活调整给药的剂量。如果情况允许,及早开始口服降压药治疗。 (2)控制性降压:为避免快速降压而导致的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 (3)合理选择降压药:选择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失较快,不良反应小、对心、脑血流影响较小的药物。 降压最终目标是保护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根据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节奏、有目标地降低血压。既要使血压迅速下降到安全水平,以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的靶器官损害,又不能使血压下降过快或过度,否则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高血压急症病情稳定后,纠正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原因或诱因以预防复发。但目前所有推荐均来源于专家经验,没有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决定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见急症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 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 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1)脱离危险环境 (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 (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 (8)现场观察 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 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 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 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 1、病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 三、救治原则 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1 [定义HYPERTENSIVE CRISES) 床高血压紧急情况。 [分类] 1984年国际联合委员会和1997年JNC6、 2003年JNC7将高血压危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Emergencies)需要立即(60分钟内)将 血压降低到安全范围; 第二类(Urgencies)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低 到适当的水平。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血压严重升高(>180/120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需静脉用药、在30-60分钟内使动脉血压降低到安全水平,阻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 高血压亚急症: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通常不需住院,但应立即联合使用口服降压药治疗。一般要求在24小时内将血压降低到安全水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2、常见的高血压急症及病因 常见的高血压急症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卒中; 高血压脑病;子痫;急性脑外伤;…… ?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疾病有关 ?高血压危象——一定有诱因!!! ?停药或调整用药不当? ?应激? ?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靶器官损害可以在血压升高之前。 3、高血压急症的处理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治疗的现代观念 明确降血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握合理的降压速度和幅度;有时候不需要使用降压药;有时候降低血压弊大于利;降压的目的是保护器官——器官第一;紧急降压尽应使用静脉制剂;重视应激和神经内分泌的作用;顾及到潜在的容量不足,尤其是老年人。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持续监测血压,经静脉应用适当的药物;初始降压目标是在数分至1小时内降低平均动脉压不超过25%;稳定后,在此后的2-6小时内降压至160/100-110mmHg,避免过度降压;如果可以耐受该血压且病情稳定,在此后的24-48小时内,降压至正常水平(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快速降压。溶栓治疗者血压应低于180/110mmHg,但不应低于160/100mmHg。);主动脉夹层患者,如能耐受,收缩压应降至100mmHg。 限时可给予舌下含药降压,作为一种临时处理方法,简便而有效,可迅速降低血压、缓解病情。 应注意,除非条件限制,含药降压只是暂时的缓解措施,方法简便,作用肯定,曾经被广泛用于快速降低血压。 临床应用发现大约50%的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剧烈头痛、心动过速、低血压、晕倒、诱发心绞痛、诱发心肌梗死等,且由于作用时间短,剂量不易掌握,治疗后血 舌下含服,3-5分钟起效,舒张压可降低10-30mmHg。作用比较肯定,但作用时间短暂,应使用其他药物配合。一部人用药后出现头胀等不适。注意有极少数人对硝酸甘油敏感,含药后血压过度下降,出现头晕、心慌等

2020中国高血压急症诊治规范(完整版)

比使用特定的血压阈值进行定义要更加准确;但需要注意,若收缩压(SBP)≥220mmHg 和(或)舒张压(DBP) > 1 4OmmHg ,则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急症;某些患者既往血压増高已造成相应靶器官损伤,未接受系统的降压/器官保护治疗,或降压治疗不充分,就诊时血压虽未显著升高,但检查明确提示已经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者,也应被视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性脑病(hypeMenSiVe encephalopathy) 高血压性脑病是指血压快速和显著升高z并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癫痫发作、嗜睡、昏迷和皮质盲[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是大脑枕叶皮质受血管痉挛缺血或毒素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中枢性视功能障碍,尤以血管痉挛性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Z 可有偏瘫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有超过1/3的高血压性脑病患者缺乏晚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改变,但上述典型症状出现前会表现出一些细微的神经系统症状,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3恶性高血压(IYlalignant hypertension f M H) 恶性高血压是指血压显著升高(通常>200/1 2OmmHg) Z同时可伴有显著视网膜病变(双侧火焰状出血、棉絮斑或视乳头水肿)。硏究显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Z此类患者的生存期有限,这也是恶性高血压一词的由来。需要指出的是,全身微循环损伤是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征,在肾脏和脑急性微血管损伤的患者中可能不同时存在视网膜病变。因此,有指南建议将"急性高血压微血管病”作为恶性高血压的替代术语,本《规范》仍然使用“恶性高血压"一词。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特点,观察高血压急症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观察血压的变化及临床预后,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突发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快速降压、镇静、心理护理及对症治疗。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症状缓解。结论急诊降压、镇静、心理护理、对症治疗能缓解高血压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高血压;急救;护理 高血压危象是指在一定刺激影响下患者血压大幅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收缩压达到260 mmHg,舒张压超过120 mmHg,临床症状为头痛,烦躁及神经功能障碍等[1]。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成功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共38例,急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性17例,年龄38~72岁,平均56.3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3例,继发性高血压5例。 2护理方法 2.1药物治疗与护理迅速降低颅内压,一般首选硝普钠,使用微量注射泵,剂量和浓度要严格控制,硝普钠应配置为2 g/kg·min避光,每8 h换液1次,根据血压调节滴速;硝普钠,作用时间短,静脉注射起效5 min可以血压恢复。该药早期每5 min血压测试1次,以避免引起血压突然下降。开始下降25% ,48 h 目标下降到160/100 mmHg。血压降到初始治疗目标应保持6 d,在接下来的1 w,然后逐渐降低到正常血压。最后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替代静脉用药,定期检查血压,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使用利尿剂应观察尿量的变化,注意电解质的监测;甘露醇应用要防止液体渗漏出血管;药物治疗后观察反应,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和心肌收缩力减弱,钙通道阻滞剂可引起头晕,头痛,和反射性心动过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引起干咳、头晕、疲劳。 2.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做好心电图及血压监测,如发现血压急剧上升或突然过低,晕厥、严重头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神志改变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2.3心理护理患者血压高,患者的病史长,病情进展缓慢,有容易复发的特点。长期的疾病折磨,情绪波动大,大多数患者潜在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的心理,特别是在高血压危象,急性发作,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环境,患者更多的精神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做好心理疏导,情绪调节,主动与患者沟通。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病情及预后,健康教育,也应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每一个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这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顽强地与疾病斗争,树立战胜疾病

高血压急症急救措施

高血压急症急救措施 高血压急症急救措施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物。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可能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的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1)正确测量血压。由于血压有波动性,且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因此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

次的平均值计。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2)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 (3)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4)观察有无库欣病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5)全面的心肺检查。 (6)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2.实验室检查 可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状态。常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动态血压监测等。 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进一步检查眼底以及颈动脉超声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监测清晨血压,指导降压治疗以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 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护理

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护理2011.4 1 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超过200 和(或)舒张压超过120 ,常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损害,危及生命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多有头痛、头晕、呕吐,甚至抽搐等症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常见的急重症,临床中需要短时间内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那么,我们今天结合老年患者游云花讨论应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下面先请介绍病例 2大家知道,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因老年人易发生低血压,我们医院无条件监测血流动力学,故一般不用,因此我们对于患者游云花首选硝酸甘油,刚才我们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下面结合患者对查房内容展开讨论,先请谈谈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患者为何首选硝甘呢? 硝酸甘油的基本作用是松弛平滑肌,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为明显。硝酸甘油进入体内后迅速脱硝基以形成具有一定活性的一氧化氮(NO),通过核苷酸水平内源性的刺激产生前列腺素,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小剂量给药以扩张静脉为主,剂量增大则对大动脉和阻力动脉均有明显扩张作用,使血压下降。静脉注射硝酸甘油2~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5分钟左右。这种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及降压幅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特性,非常适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高血压急症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多合并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硝酸甘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左室充盈压、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心室顺应性的作用,因此尤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合并冠心病心衰、心绞痛患者。查房病例游云花为老年患者,且贫血合并急性左心衰,因此 3.那么,临床工作中硝酸甘油注射液的具体给药方法及给药途径如何呢? 用法用量: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情况紧急且需持续用药者,可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各厂家注射液含硝酸甘油量不同,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目前我们常用的药物剂量 用法:一般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后静脉滴注,最好开始配成100μg/ml,(即1mg用100ml溶液稀释),开始剂量:开始剂量为5 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心力衰竭,可每3~5分钟增加5 μg/min,如在20 μg/min无效时可以10 μg/min递增,以后可20 μg/min。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静脉滴注无固定适合剂量,应根据个体血压下降的速度及幅度调整硝酸甘油用量,使平均血压在1小时内平稳下降20%~25%。据病情酌情加用速尿、镇静剂等。 结合患者 4护士长.治疗前及用药后应由专人于每5分钟测右肱动脉血压及心率1次,半小时后改每10~15分钟测量1次,1小时后改为每30分钟测量1次, 根据血压下降的速度及幅度调整硝酸甘油用量,同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如观察其有无头痛、心悸等副作用)。下面请具体谈谈用药过程中的观察药点及注意事项。 主要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有无发生及注意使用时的禁忌症有无,具体如下: 观察药物的作用 观察血压、心率和治疗反应:治疗前及用药后应由专人于每5分钟测右肱动脉血压及心率1次,半小时后改每10~15分钟测量1次,观察血压及心率. 观察不良反应 (1)头痛: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可为剧痛和呈持续性。 (2)偶可发生眩晕、虚弱、心悸和其他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尤其在直立、制动的患者。 (3)治疗剂量可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 (4)晕厥、面部皮肤潮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发生。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解析及规范》题目(含答案)

省临床住院医师规化培训 专业选修课考试试卷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解析及规》 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0年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ABBCS方法”快速评估的容?(D) A、气道是否通畅 B、是否有呼吸 C、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D、是否有发热 E、神志是否清醒 2、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果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则迅速解除)不包括(E) A、立即开放气道 B、保持气道通畅 C、心肺复 D、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等) E、对发热者进行物理和药物退热 3、下列哪项是次紧急评估采用“Crash Plan”的顺序(A) A、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B、头颅、心脏、呼吸、腹部、脊柱、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C、头颅、神经、心脏、呼吸、腹部、脊柱、骨盆、四肢、动脉

D、神经、呼吸、心脏、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 E、心脏、呼吸、腹部、神经、动脉、脊柱、头颅、骨盆、四肢 4、解除气道异物造成的严重气道梗阻,下列哪项措施是错的?(B) A、反复腹部冲击法:对有意识的成人和大于1岁的儿童患者采用腹部冲击法是解除气道异物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B、反复腹部冲击法:对有意识的成人和儿童、婴幼儿患者采用腹部冲击法是解除气道异物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C、胸部冲击法:对肥胖而不能环绕腹部的患者和妊娠未期的孕妇应当采取胸部冲击法。 D、冲击法无效或者严重者仍然存在气道梗阻者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情况下可以进行环甲膜穿刺。 E、若气道异物梗阻的成年患者丧失了意识,应立即将其安放在地面上,迅速启动院前急救体系(EMS),并开始徒手心肺复术(BLS)。 5、下列哪种心律失常不是造成突发心跳骤停的常见致命性心律失常?(D) A、室颤 B、无脉性室速, C、心脏停搏 D、心率>200次/min的PSVT E、无脉电活动。 6、.以下何种技术是错误的:( B) A、畅通呼吸道所采取姿势为压额头抬下巴

(完整版)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高血压急症是临床常见急症,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有效处 理,可能后果严重。根据病因及合并症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 高血压急症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 压>130mmHg 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并且需要紧急处理。高血压次急症是指仅有血压突然显著升高,而无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急性靶器官损害而不是单纯血压升高水平上的差别。多发生于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者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左心衰等。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通常>210-220/130-140mmHg),伴有症状或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 二、处理原则:首先不是盲目降压,而是通过间断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寻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同时初步评估是否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初诊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有 效的给予降压治疗,积极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同时去除 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 对于不伴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次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可

将高血压次急症患者血压在24~48h 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静脉用药,但同样不建议口服快速降压药物。 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在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接诊患者后,若确诊为高血压急诊,应及时应用降压药,最好为静脉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拉地尔。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 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的25%,此为高血压急症的第一目标,随后2~6h 内达到第二目标---降至<160/100-110mmHg。如患者能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可在24~48h内逐步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即降压的第三目标。在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降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量、生命体征、靶器官功能状况(如神经系统症状/ 体征变化及胸痛程度等)。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的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合理的做法是,首先将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急症处理流程图:

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高血压急症可以发生在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许多疾病过程中,主要在心、脑血管病急性阶段,例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梗死、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慢性肾衰竭等情况时。 (一)治疗原则 1.迅速降低血压根据降压治疗的紧迫程度,可分为紧急和次急两类。前者需要在几分钟到1小时内迅速降低血压,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后者需要在几小时到24小时内降低血压,可使用快速起效的口服降压药。 2.控制性降压高血压急症时短时间内血压急骤下降,有可能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即开始的24小时内将血压降低20%~25%,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100mmHg。如果降压后发现有重要器官的缺血表现,血压降低幅度应更小些。在随后的1~2周内,再将血压逐步降到正常水平。 3.合理选择降压药高血压急症处理对降压药的选择,要求起效迅速,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失较快;不良反应较小。另外,最好在降压过程中不明显影响心率、心排出量和脑血流量。 (二)降压药选择与应用

1.硝普钠:在大多数情况下,首选的药物。开始时以50mg/500ml浓度每分钟10~25μg速率静滴。使用硝普钠必须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水平仔细调节滴注速率。 2.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开始时以每分钟5~10μg速率静滴,然后每5~10分钟增加滴注速率至每分钟20~50μg。 3.地尔硫卓:地尔硫卓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或急性冠脉综合征。配制成 50mg/500ml浓度,以每小时5~15mg速率静滴,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率。

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 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 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高血压急症可以发生在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许多疾病过程中,主要在心、脑血管病急性阶段,例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梗死、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慢性肾衰竭等情况时。 (一)治疗原则 1.迅速降低血压根据降压治疗的紧迫程度,可分为紧急和次急两类。前者需要在几分钟到1小时内迅速降低血压,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后者需要在几小时到24小时内降低血压,可使用快速起效的口服降压药。 2.控制性降压高血压急症时短时间内血压急骤下降,有可能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即开始的24小时内将血压降低20%~25%,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100mmHg。如果降压后发现有重要器官的缺血表现,血压降低幅度应更小些。在随后的1~2周内,再将血压逐步降到正常水平。 3.合理选择降压药高血压急症处理对降压药的选择,要求起效迅速,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失较快;不良反应较小。另外,最好在降压过程中不明显影响心率、心排出量和脑血流量。 (二)降压药选择与应用 1.硝普钠:在大多数情况下,首选的药物。开始时以50mg/500ml浓度每分钟10~25μg速率静滴。使用硝普钠必须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水平仔细调节滴注速率。 2.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开始时以每分钟5~10μg速率静滴,然后每5~10分钟增加滴注速率至每分钟20~50μg。 3.地尔硫卓:地尔硫卓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或急性冠脉综合征。配制成50mg/500ml浓度,以每小时5~15mg速率静滴,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速率。

急诊急救流程大全

急诊科急救/抢救流程 目录 1、急救通则 1 2、休克抢救流程 2 3、休克抢救流程图 3 4、过敏反应抢救流程图 4 5、昏迷抢救流程 5 6、昏迷病人的抢救流程图 6 7、眩晕抢救流程 7 8、眩晕的诊断思路及抢救流程图 8 9、窒息的抢救流程 9 10、窒息的一般现场抢救流程图 10 11、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 11 12、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 12 13、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13 14、成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 15 15、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流程图 16 16、电击除颤操作流程图 17 17、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8 18、成人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图 19 19、高血压急症抢救流程 20 20、高血压危象抢救流程图 21 21、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 23 22、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图 24 23、呼吸困难抢救流程图 25 24、呼吸衰竭抢救流程图 26 25、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流程图 27 26、支气管哮喘抢救流程 28 27、致命性哮喘抢救流程图 29 28、咯血抢救流程 30 29、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31 30、呕血的抢救流程 32 3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 33 3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图 34 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 35 34、急性脑血管病急救流程图 36 35、脑疝的抢救流程图 37 36、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 38 37、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 39 38、肝性脑病的处理 40 39、肝性脑病急救流程图 42 4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 43

4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图 44 42、糖尿病高渗昏迷的抢救流程图 45 4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 46 44、酸碱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 47 45、抽搐抢救流程 48 46、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49 47、抽搐急性发作期的抢救流程图 50 48、中暑抢救流程 51 49、中暑的急救流程图 52 50、溺水抢救流程 53 51、淹溺抢救流程图 54 52、电击伤抢救流程 55 53、电击伤急救处理流程图 56 54、急性中毒抢救流程 57 55、急性中毒急救处理图 58 56、铅、苯、汞急性中毒诊疗流程图 59 57、急性药物中毒诊疗流程图 60 58、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流程图 61 59、CO中毒急救流程图 62 60 61 62、输液反应抢救流程图 65 63、创伤抢救流程 66 64、急性创伤抢救流程图 67 65、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 68 66、颅脑创伤的急救诊疗流程图 69 67、胸部、心脏创伤的急救流程图 70 68、腹部损伤的现场急救流程图 71 69、骨折的现场急救流程图 72 70、急腹症抢救流程 73 71、急诊分娩的急救流程 77 72、急诊分娩的急救流程图 78 73、高危妊娠孕产妇急救流程图 79 74、子痫抢救流程 80 75、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 81 76、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图 83 77、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84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治疗获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因此降低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有效降低或逆转因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治疗的目的。24小时稳定降压,有助于防止靶 器官损害、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长效制剂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高血压一旦确诊后 应坚持长期治疗。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高血压危险分层治疗、降压达标是 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 (一)原发性高血压 1. 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高血压治疗应非药物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措施结合。 (2)非药物治疗: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当体育运动等,适用于各级高 血压。 (3)应用长效制剂:最好应用长效制剂,维持24h血压谷峰比值应>50%,避免血压一天内大幅度波动,尤其清晨血压。 (4)个体化: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5)达标和停药:除高血压急症外,血压宜在1~2周内逐渐下降达标为好,尤其是老年患者,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一般应长期治疗。 2. 药物治疗 (1)1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治疗方案: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 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 剂量。 (2)2级和3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方案:采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 治疗方案。2和3级高血压在开始时可以单片(或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联合治疗应采用不 同降压机制的药物。比较合理的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钙通道阻滞剂与ACE抑制或ARB;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抑制剂或ARB;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三种或以上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除有禁忌证外应包含利尿剂。 (3)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①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的目标尚未统一。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降压治疗的 目标是130/80mmHg以下。降压过程应该缓慢、平稳,避免减少脑血流量。可选择利尿剂、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注意从单种药物小剂量开始,再缓慢递增剂量或联 合治疗。 ②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治疗目标是130/80mmHg以下,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应选择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改 善心室重构 ③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和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 是否是130/80mmHg以下,目前无循征医学证据。应选择ACE抑制剂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注意从小剂量开始; ④糖尿病:应该实施积极降压治疗策略,目标是130/80mmHg以下,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 到1g/24 小时,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通常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ARB 或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和小剂量利尿剂是较合理的选择。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体会(1)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体会(1) 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程中由于 某些诱因的作用,如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气压下降等而导致全身小动脉强烈痉挛,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减少,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高血压急症的监护及护理,以尽快降压控制病情,以防发生不可逆转的重要脏器损害。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68例,加强监护及护理,均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高血压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37岁,入院后血压180?240/120? 160mmHg平均收缩压mmHg平均舒张压mmHg心率103?123次 /min,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心动过速等症状。其中4例合并心力衰竭,2例合并脑水肿,经过积极降压,纠正并发症,治疗原发病,全组病人症状均缓解。诊断:2例嗜铬细胞瘤,其余为原发性高血压。 2护理 药物治疗及护理高血压急症时必需使血压迅速下降。以静脉给药最为适宜,以便根据病情随时改变药物剂量。常用

药物为硝普钠,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不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降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疗效恒定可靠。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常用量为50mg加5%葡萄糖500ml静脉 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直到血压降到满意。但降压速度不可过快,必须保证充分的脏器灌注相平衡,严格控制好输液速度,避免血压出现波动对靶器官造成损害。使用硝普钠时应严格避光,防止药物见光分解。每4小时更换1次,一 般使用3?5d,防止长期大量使用而造成氰化物中毒。也可以根据情况使用硝酸甘油及其它降压药物。用药期间严格执行医嘱,监测血压,记录降压效果,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同时备好其它急救药品。 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并说明高血压的可治疗性和治疗的长期性,以及并发症的危险性和可预防性,消除其恐惧心理和悲观心理,血压不稳定引起身体不适,以及对监护室环境的不适应等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告诉患者调节情绪对血压的重要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可通过中枢神经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进而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说明情绪的变化与血压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情绪能促进疾病早日灰复,对负性情绪水平高及认知能力差的患者可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护理人员应及时给患者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使患者有安全感,以良好的心态配

高血压急症临床用药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b11993687.html, 高血压急症临床用药策略 作者:沈潞华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7期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美国JNC 7报告中指出,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明显 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水肿、子痫、中风、头外伤、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层),需住院和进行胃肠道外药物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应仔细评估、监测高血压导致的心肾损害,并确定高血压的可能原因(睡眠呼吸暂停、药物导致或药物相关、慢性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疾病、长期激素治疗、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200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高血压急症的定义基本同上,并指出血压严重升高 (>180/120 mm 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2007年ESC/ESH欧洲高血压指南也认为高血压急症是血压严重升高伴靶器官急性损害,靶器官损害同上,可威胁生命,又增加了围手术期高血压。高血压急症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内)血压的急剧升高。 据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因高血压危象来急诊就诊的患者中,1/3是高血压急症。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约5%可发生高血压急症。 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了血压的急剧升高及靶器官损伤,因此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的 症状有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视力模糊等。靶器官损害视不同的脏器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据文献资料,高血压急症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脑病16.3%,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4.5%,脑梗死24.5%,急性心衰、肺水肿36.8%,心肌梗死/心绞痛12%,子痫4.5%,主动脉夹层2%。 高血压脑病脑血流有自动调节阈值,脑血流与血压有关;平均动脉压在60~140 mm Hg,脑血流量可保持恒定,140 mm Hg或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可以导致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可出现脑水肿;临床上除血压严重增高外,可出现神志改变,视乳头水肿。但随着血压的下降,脑部症状可得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也有所恢复。高血压脑病需要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鉴别,如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一过性脑供血不全。这些 脑血管疾病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也可参考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急性心衰/肺水肿高血压急症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肺水肿,尤其见于老年患者和女性,长期高血压病史而治疗又不充分的患者。血压急剧增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可引起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心排血量明显降低,肺静脉压力及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增高,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

高血压急症的应急处理与护理措施

高血压急症的应急处理与护理措施 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程中由于某些诱因的作用,血压突然升高,在短时间内舒张压>130 mm Hg和(或)收缩压>200 mm 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脑、肾、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高血压急症的监护及护理,以尽快降压控制病情,以防发生不可逆转的重要脏器损害。 1、一旦发现出现高血压急症者,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配合抢救。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气喘、口唇发绀、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应该立即嘱双腿下垂,端坐卧位;或者患者血压突然升高,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视物模糊等高血压脑病表现时立即嘱患者平卧,抬高床头30℃,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吸氧,改善脑缺氧症状,减轻心脏负担。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吸痰,清除口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防窒息。 4、上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5、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对症使用抢救药物。 6、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情绪的变化与血压高低的关系,良好的情绪能促进疾病早日恢复,对负性情绪及不配合患者给予小剂量的镇静剂。 7、病情观察:高血压急症病情变化迅速,认真观察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脏器功能。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球结膜有无水

肿、有无呕吐,尿量,肢体活动情况,有无视线模糊,有无心悸气短、胸闷、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8、注意药物使用。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急症作用最迅速最有效的首选药。降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疗效恒定可靠。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使用硝普钠应该严格避光,现用现配,配置24h后无论是否用完都应更换:长期使用应防止出现氰化物中毒;严格控制速度;不应与其他药物配伍;密切观察血压及精神症状,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副作用有头痛恶心,做好解释。伴烦躁、抽搐者应给予地西泮、巴比妥类药物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脑病时应根据医嘱及时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9、疗效观察。用药期间严格执行医嘱,监测血压,记录降压效果,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备好其他急救药品。 10、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1)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6g/d)、低脂、多食深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一般高血压病人不必限制蛋白摄入,但是伴发肾脏损害,尤其是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者,应限制蛋白摄入,减轻肾脏负担。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保证充足睡眠、质量好,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稳定,家属支持,每日量血压。 (3)合理运动,劳逸结合。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气功、太极拳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60min,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70-年龄)次/min.

高血压急症的家庭急救

高血压急症的家庭急救 高血压尽管是慢性病,但也会遇到紧急情况。发生危急情况时,首先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到医院看急诊。在院前可以用已经掌握的急救方法自我救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掌握紧急情况下的一些简单、必要的自救方法。 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显著的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可见于高血压病和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生率占高血压患者的5%左右。高血压急症常引起靶器官的功能严重障碍,甚至衰竭。 高血压患者常因许多比较明显的诱因而突然出现高血压急症,且多半在家中发生,这时候该如何急救呢?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一般应配备听诊器、血压表、常用降压药和硝酸甘油制剂等心血管病急救用品,有条件的还可添置氧气袋以备急救之需。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这可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简单介绍由高血压引发的几种急症及其家庭急救措施。 1、高血压危象:因血压骤然升高而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等神经症状。 急救措施:此刻病人应卧床休息,并立即采取降压措施,选用复方降压片等,还可加服利尿剂,尽量将血压降到一定水平。对意识模

糊的病人要给予吸氧,症状仍未缓解时,需及时护送病人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同时进一步查清高血压危象的原因和诱因,防止复发。 2、心绞痛:高血压病人如果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心绞痛,发病多因情绪波动、劳累或过度饱餐,症状为胸前区阵发性疼痛、胸闷,可放射于颈部、左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急救措施:这时家人要马上让其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同时给予氧吸入,症状可逐步缓解,若尚不能缓解,需立即备车迅速送医院急救,以防耽误病情。 3、急性心肌梗塞:该症状起病急,常发生剧烈的心绞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乏力甚至昏厥,症状和后果比心绞痛严重得多,病人有一种未曾经历的濒死样恐怖。如果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应考虑并发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措施:此时家人必须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就是饮食和大小便都不要起床,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先服安定、止痛、强心、止喘药等,同时呼叫救护车急救,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塞经常会发生心跳骤停的险情,家人应掌握家庭常用的心跳复苏救治方法来赢得时间,以等待医生赶来救治。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要点解读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要点解读 在“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专场会”上,多位参与指南编写和讨论的专家,对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分类与分层 1.诊断性评估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2.分类与分层 新版指南中,高血压的定义不变,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 mmHg 和(或)DBP≥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表1 高血压的分类 3.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家庭血压监测还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表2 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应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4.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指标变化 增加130~139/85~89 mmHg范围,列入危险分层表; 将糖尿病区分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 疾病史增加了CKD,并按照CKD 3期和CKD 4期进行了区分。 表3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5.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包括高血压(1~3级)、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吸烟或被动吸烟、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或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