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是用于()的(),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多。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

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件商品值50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其公式是()。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执行的是()职能。

4.纸币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在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比。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物价(),纸币()。

5.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的使用,简化()手续,便(),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7.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树立正确的金观:①要正确看待金:金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也是不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要正确获取金:对于金,要()。

③要正确使用金:对于金,要()。

10.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1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12.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1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和()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5.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时间,提高()。

16.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

17.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相符合。

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容。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

19.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会引起()的变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粮食、食盐等()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液晶电视、轿车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下降),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20.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调节()。价格下降,获利(),()产量;价格(),获利增加,增加产量。②调节()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者会增加降价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减少涨价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2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到()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2.()占家庭消费()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23.消费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的消费。“花明天的,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是()消费,对于那些()、对未来收入()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该消费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有些商品消费者或无力购买,或因使用的次数有限不想购买,可以选择()消费,不变更该商品的(),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和()消费,其中()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24.做理性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①(),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消费;③保护(),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节约()和保护()为主旨,其核心是()消费);④(),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25.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为消费创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促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6.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7.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这个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

29.公有制经济包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中()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0.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个体经济以手工劳动为主,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等特点,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对提高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3.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3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5.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36.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执行机构是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是监事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现。

37.企业要成功经营,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8.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9.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针。②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式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

主义劳动者的风采(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选择职业,体现的是自主择业观;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体现的是竞争就业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体现的是职业平等观”)。

4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41.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利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42.我国的商业银行以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①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

43.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存款流动性强、灵活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存款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44.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投资公平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股票投资者有可能遭受损失,这是购买股票的另一种风险。

45.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企业债券以企业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而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

46.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这里所讲的保险,是区别于社会保险的商业保险。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经营保险业务的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47.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8.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直接原因。

4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50.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51.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有:①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2.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53.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55.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称为预算;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决算。

56.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7.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58.根据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59.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60.财政收入的增长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才能既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61.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2.财政收支平衡指的是当年的财政收支完全相等,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63.税收是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64.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65.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66.增值税只对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67.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8.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

致的。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

民在享受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69.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现象。其中,纳税人用欺骗法获得税收优惠的行为,如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自然灾害,属于骗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0.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1.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72.规市场秩序,一要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二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治本之策)。

7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即使在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调节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等后果。

7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鲜明的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7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要求,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76.宏观调控,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7.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①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②法律手段,是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③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78.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

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79.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要求转变经济发展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法。

8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83.要适应国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到: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的主攻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84.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围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8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一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重;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86.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其英文缩写是WTO。世界贸易组织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坚持非歧视原则(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87.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88.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全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89.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④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⑤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最新整理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知识点概括版)汇总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的属性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纸币的含义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点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首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 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提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 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 致消费者对其需求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 的迅速增加。 3、消费者对于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然后答替代品和互补品)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需求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4、消费者的心理 5、物价总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消费的类型 消费包括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和贷款消费。按照消费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及其特点、评价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 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是不可取的。合理健康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否则是有害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有些人消费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评价: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 了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 费向名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文化生活基础知识(水平考试填空)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填空题: 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重点)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3、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5、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8、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问答题: 1、在社会生活中,文化与经济、政治有什么关系?(重点) 答: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特点?(重点) 答:影响:(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3、文化在塑造人生中有哪些作用? 答:(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简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表现和意义?(重点) 答:(1)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2)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总之,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是用于()的(),其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多。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 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件商品值50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其公式是()。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执行的是()职能。 4.纸币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为限度。在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比。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物价(),纸币()。 5.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的使用,简化()手续,便(),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7.外汇是用()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树立正确的金观:①要正确看待金:金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也是不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要正确获取金:对于金,要()。 ③要正确使用金:对于金,要()。 10.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1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市场)。 12.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1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完整版)《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8.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 1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1.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2.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3.2007月8年2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756.91,2008年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98.36(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这一变化表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贬值,美元汇率下跌,有利于我国进口,公民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降低,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吸引外国旅游者等。(√) 14.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5.“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第二课) 1、文化是什么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既包括_____ ______ _____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P8 (3)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_____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____”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________的产物。P6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________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③人们的________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 2、影响(对社会、对个人) A 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⑴文化对_____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对_____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对 ______的影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对个人的影响(作用) (1)影响方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于

《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0

必修一《经济生活》需背诵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价格与消费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直接因素) 2.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需求法则,需求曲线)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供给法则,供给曲线)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2)居民的收入,包括①当前可支配收入②收入预期③收入差距(主要因素) (3)消费心理、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其它因素) 第二单元:生产与经营 三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3)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4)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5)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 1.企业(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练习,推荐文档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知识整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介绍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重点是文化的作用。 一、文化的内涵:本质上是精神现象。P6-7 1.文化是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是社会现象。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3.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起来的。 4.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提示:①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②纯自然的东西不算文化 二、文化的作用:文化是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好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文化力量的作用: 1.从社会发展看文化的作用:(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分析)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起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起阻碍作用。提示: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0)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1) 2.从人的发展看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化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_和交往方式;还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认识活动和____________。提示: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知识素养、文化环境在影响人。 (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P15-17,重点知识) 潜移默化:①不同的文化氛围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所以要选择___________的文化环境;②即使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远持久:①文化习俗深远持久地影响人;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 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深远持久地影响人。 (4)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综合国力的发展看文化的作用:文化竞争力(P11、P22)

2019届高三《经济生活》最新复习提纲

2019届高三《经济生活》最新复习提纲(加粗部分为教材最新修改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增支,下调利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总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卡和外汇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 【外汇】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利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与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并且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

《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体味文化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__________ 、 _________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 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_________ 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逐步__________ 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 。 二、文化的作用 (一)综述 1)文化作为一种_______ 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___________ 的影响。 2)____________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阻碍作用。 (二)对社会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 ____________ 是基础,_____________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___________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 重大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____________ 经济的发展。 ③优秀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_________ 保证、不竭的精神________ 和强大的________ 支持。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 ______________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从国内来说,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_________________ ;B从国际来说,反对 ______________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1)文化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 和_____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 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_________ 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 重要____________ 。 所以必须把_____________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对个人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_____ 和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 。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②文化影响人们 的________ 、认识活动禾廿____________ 。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___________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必修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必修三《文化生活》基础知识 一、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形式,再认)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人们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4)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任何文化和精神产品都有其物质载体,但人们欣赏文化载体(艺术品、文物、书籍等)时,关注的是文化载体所承载的精神实质。 2,文化的社会作用 (背诵)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重要原理,背诵)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引导和制约经济、政治。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并非同步发展。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好,精神文化水平就高,物质生活条件差,精神文化水平就低”的观点是错误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重要原理,背诵)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建设;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居于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防止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西化分化我国,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更加重要。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要原理,背诵) (1)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其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运用: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提高我国(或当地)文化竞争力?可选用“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方面的知识作答。结合后面的“中华文化的力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 经济生活 基本知识点总结梳理

《经济生活》基本原理精华版

㈠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⑵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⑶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⑵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⑶货币的非基本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以本币汇率上升为例) ⑴贸易:利于该国进口;不利于该国出口。 ⑵投资:利于该国对外投资;不利于该国吸引外商投资。 ⑶消费:有利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境外消费;不利于国外企业或居民到该国消费。 ⑷债务:利于该国偿还外债;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由此可见,汇率变动时利弊共存,不能片面强调“利”或是片面强调“弊”。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⑴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⑵意义: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 ㈡多变的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⑴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⑵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⑶市场调节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物价。 ⑷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 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其购买力:消费者盲目跟风、“买涨不买落”等。 ⑹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 ⑺自然因素:季节变化、自然灾害、时间、地域等。 2.稳定物价的措施 ⑴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⑵调节产量,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⑶加强市场监管,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违规违法行为。 ⑷加强科学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有效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⑸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⑴同一商品: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⑵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⑶替代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⑷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反之亦然。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⑴价格变动促使企业调节生产规模。价格上涨,增加产量;价格下跌,减少产量。 ⑵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减少该要素投入;反之亦然。 ㈢多彩的消费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高考的重点) 另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种职能。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其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的次数成反比。(高考的必考内容) 4、? 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高考选择题的常考题型)5、?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影响价格的因素有那些? ①供求影响价格②价值影响价格③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纸币的发行量⑤货币本身的价值 7、?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高考的常考内容) 8、?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高考必考内容,必须记住并且会灵活运用) 9、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 需的员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 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 响是反向的。(高考选择题常考)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0、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表明人们用于食品支出的较多,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高考选择题常考)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练习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练习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基础知识填空练习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就是__________的劳动产品。它的基本属性是_________和________。商品的________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______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2.一般等价物就是在商品交换中,大家普遍乐于接受的,能____其他___商品的_______,充当________媒介。3.货币是指从___中分离出________地充当_________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它是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_________中的作用,是货币______的体现。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5.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所具有的_____和_____其他一切_____的职能。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___,有___。通过一定数量的_____表现出的商品的______,叫做价格。6.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充当_____________的职能。以____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它们的表现公式都是___________。7.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________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职能。8.纸币是由_____发行的、_____使用的_____符号。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________,更易于_____、___、___,避免了铸币在______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9.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_____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限度。如果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__________。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________发生困难,直接阻碍___________。10.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乘积)成____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____比。1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_____、_____的_______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12.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______________,通常伴随着_________出现。1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危害:影响______的发展和______的提高。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4.列表比较两种结算方式的异同 现金结算 转帐结算 不同点 含义不同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