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

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初唐诗人陈子昂疾呼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促成声色与性情的统一;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提倡复古,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提成三代两汉的古文,在其基础上建立一种与道合一的新的文学语言和文体)

文与道的离合,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政治理想的关系;此外,道家、佛学以及反映市民要求的思想先后不同程度的渗透进来。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试图打破按朝代分期的框架,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其阶段性(九个方面:创作主体;思想内容;文学体裁;文学思潮;接受对象

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文学流派;文学传媒;主体,读者)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二、概述:

(一)上古期

总:各种文学体裁的孕育;思想基础的孕育;(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重社会功能,道重审美价值已形成(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奠定文学的基本格局(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收对象,传播媒介为文字),直到宋出现市民文学。

1、第一段先秦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史从巫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人事记录;士兴起活跃;文史哲不分(散文),诗乐舞结合。

2、第二段秦汉文学。创作主体处境变化,士聚集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汉代文学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以新姿态新活力酝酿出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五七言体

(二)中古期

将魏晋作为新开端划分依据(中国文学的所有因素在这个时期具备且成熟):

?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开始并完成;

?文学语言古奥到浅近;

?诗、词、曲鼎盛;在唐宋元达到高峰

?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宋元两代繁荣;白话长篇

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

?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文学传媒新形式;

?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1、第一段魏晋到唐中叶。

a.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达到鼎盛。文向诗(占

据主导地位)靠拢,出现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骈赋。杜甫承前启后(这个阶段最后下个阶段最早,里程碑式的诗人)。确立“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两个诗歌范式。

b.文学创作个性化;

c.宫廷核心作用,以此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并相互切磋,提高文学技巧;

d.玄学(真与自然)佛学(关于真与空心性境界)渗入文学,促进文学观念多样化。

2、第二段是唐中叶开始,“安史之乱”起,南宋灭亡止。

(1)韩、柳古文运动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新革,宋欧阳修等完成改革;确定.散文形式(2)诗歌到宋寻到新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延续性而言:中晚唐始,重日常生活描写,相关人文意象增多,宋代已成风气;

(3)由杜甫、白居易开创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及忧患意识,晚唐减弱,宋代加强;

(4)宋诗人学者身份合一,议论成分增加,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

(5)唐中叶后曲子词兴盛,经温庭筠等之手,成为宋文学代表;

(6)唐中叶后传奇兴盛,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标志文学新发展。

3、第三段元代到明中叶。

元代始叙事文学占主导。文学对象从案头读者转向勾栏瓦舍听众;文学传媒除纸上读物,还有说唱扮演等新形式;

元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明传奇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

(三)近古期

嘉靖后总特点:

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商品化;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变化;

2)王学左派影响,创作主体个性高扬;肯定情欲;冲击理学禁欲主义;

3)通俗文体(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主导)小说最富生命力。

1、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第一段。

文学集团和派别大量涌现及论争。诗文有公安、竟陵、神韵、格调、性灵、桐城派主张和实践;词有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主张和实践;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群体论争。

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共同达到传奇的顶峰

近古期第一段是白话长篇小说的丰收期: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2、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

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路同时寻求到新文学灵感;适应社会变化,文学创作发生变化。

文学的基调: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

文学观念: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工具,小说(国民影响深)地位得到肯定;外国译作逐渐增多,文学叙事技巧更新;报刊等新媒体出现,写作方法随之变化;散文内出现报刊文体,诗歌中提出“我手写我口”的口号。

近古期终结,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先秦是中国文化奠基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这一时期所确立的文化形态文化品质影响深远。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远古歌谣和神话,(传说时期文学)

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大约是农事祭歌;

《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

尧舜时《击壤歌》《卿云歌》《康衢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是后人伪托;

《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歌谣遗文。

反映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时,先民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可惜神话原始形态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二、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脱离传说时期)

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金文),是所知最古文字。甲骨文代表商代晚期的文字,发展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记事文字,但其产生具重大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提供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篇幅较长的钟鼎铭文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三、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

《吕氏春秋·古乐》载八阕(现在所知最古的一套乐曲),内容从题目看,

●“载民”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

●“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遵循自然法则;

●“达帝功”以下反映宗教信仰,祈求神灵庇护达到万物和畅的理想

《尚书·益稷》载帝舜时乐曲《大韶》;《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约在春秋后,诗歌分化独立,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先秦文学的形态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文化承担者身份、地位发生变化。

夏商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巫觋是文化主要承担着和创造出于巫术祭祀目而创作的韵文或歌谣是主要文学作品。

巫史不分。史的职务期初也是宗教性的,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史官记录的辞风质朴、不加纹饰;自作的,条理细密、文思清晰。

西周时学在官府。文化被贵族垄断,官学内容为六艺(五礼、六乐、五舐、五驭、六书、九数,《周礼·地官》)。后官学变为私人传授(父子代代相传)。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民间歌谣,作者大都平民。

春秋战国,分封制解体,贵族庶人间兴起士阶层。民间聚众讲学盛行,文化知识从贵族转到士。儒墨学派发展壮大,“礼贤下士”之风盛行;战国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诸子并起,议时政、阐哲理,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先秦文学非纯文学,先秦文化呈现综合形态。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哲学著作,史、哲学著作也有文学意味。“德”观念于商萌芽,在周发展,形成敬德保民思想;《尚书·洪范》可知商代已形成?五行思想;《易》卦爻辞,已具备?阴阳观念。

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

先秦诗歌:宗教颂赞祷祝诗—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

甲骨卜辞的韵文、《易》挂爻(yao二声)辞、钟鼎铭文的韵语-《大小雅》、《颂》-《国风》这些诗歌或追念先祖,或美刺时政,或吟咏性情,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

《诗经》与《离骚》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楚地文学。铁器最早,间接促进战国楚文化发展。屈原说:“惜诵以致愍矣,发愤以抒情”。(《楚辞·九章·惜诵》),在楚地民风、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离骚经序》),借鉴《诗经》艺术精神和手法,作出琦玮瑰丽诗篇。

模糊性、争议性。先秦文学有些非一时一人作,传承中可能有损益,师说和后学说可能

混杂、增删;秦火后,多为汉人重新编定,难免有讹误。汉代传授先秦经典学派很多,产生很多异说,模糊了先秦文学本来面貌。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先秦文学大致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夏商文学——宗教文化(巫史文化)

?周代——史官文化

?春秋时期——《春秋》《左传》《国语》(史传散文)

《论语》《墨子》《老子》(说理散文)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孟子》《庄子》《荀子》《战国策》屈原

一、夏商文化。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夏商二代文化略同”。即贯通夏商文化某些相同的制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都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诗歌。传说南音起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东音起于夏孔甲的《破斧歌》。夏商时代已有较完整的诗歌出现。如夏启时的《九歌》,与祭天活动有关,应该是祭祀歌谣;商

代如《诗经·商颂》五篇,歌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用于祭祀;

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特点:诗歌内容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等手法,用韵参差多样,

散文。巫史(在政治历史领域的作用很大)文化昌盛促进散文发展。商代的《商书》中《盘庚》是记录盘康迁都于殷时发表的训辞,文字古奥,是殷人作品。

二、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巫术宗教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自西周始中国进入以礼乐(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自觉认同)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礼乐”概念是从前代原始巫祭文化,(巫祭仪式)中发展出来,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核心是“德”“仁”等一些政治伦理观念。周代文化改革家们通过“神道设教法”完成理性文化对原始文化突破。

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怀疑神灵、减少巫术宗教色彩。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史官文化”因此成熟。《周书》“诰”“誓”以文献形式,记录周初征服商人历史,反映周初社会关系和政治理想;鲁春秋经孔子修订基本精神是?道名分(庄子·天下),即讲社会伦理秩序,并通过对历史事实选择以寓褒贬,寄托社会理想;左传和国语继承发扬了春秋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敬德崇礼尊王攘夷、固本保民等思想。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顶峰之作,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

国语记言为主,言辞典雅、精练,并通过人物语言描绘情节和人物形象。

说理散文出现论语墨子和韵散结合的老子

●《论语》是对孔子言行记录,是先秦礼乐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表达了孔子对现

实关怀,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宗教型的社会生活方式,

发展了文章逻辑性,文风朴实无华;

●《老子》见于社会混乱和罪恶,提出?无为而治社会政治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反省

和批判,导致道家成立。

文学精神和风格体现为和谐、典雅,婉而多讽特征。如《春秋》《左传》的“书法”;《诗经》以比兴为主要艺术手段,加以复沓叠唱的结构形式,造成含而不露、回环往复效果。

三、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

“百家争鸣”局面。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末,刘歆于六家之外,又增加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功利色彩较为浓厚)这些学派从不同出发点,探讨了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就其影响言,以道家庄周、儒家孟轲与荀卿、法家韩非及纵横家最为重要。特点:

(一)立足现实,着眼现实,对社会现实深刻认识与尖锐批判。

(二)士人的文化政治地位空前提高,自主意识和自觉创作精神大大提高,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风尚,表现出强烈个性和激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和庄子。纵横家中争强好胜的苏秦、讽刺善辩的张仪、却强济弱的鲁仲连

(三)文学风格百花齐放。

原因:诸子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所处具体环境、政治观点、文学观念不同。

表现:

(1)庄子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文学手法,使其文章充满奇思逸想,以“不言之言?不言之辩”让人们“得意忘言”自觉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心神交汇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与意之域”

(2)孟子道义感和使命感使他具有强大人格力量,极具气势。《孟子》之文纵横捭阖,凌厉逼人,比喻生动,文风至大至刚,饶有韵味;

(3)《荀子》有辩才,述理密,善譬喻,长铺排,郭沫若以“浑厚”二字概括其风格;

(4)纵横家(战国时代最活跃的政治力量)充分运用夸张、排比、寓言、用韵等各种文学手法,务使其语言具煽动性。《战国策》奇谲恣肆、雄隽华赡、姿态万方;

(5)韩非子蔑视传统的礼乐德治思想,对现实政治有深刻认识,所论势.法.术显示功利主义倾向。文章无所顾忌,峻峭犀利,入木三分,淋漓酣畅;

(6)屈赋以参差错落句式,奇伟瑰丽词藻,丰富奔放想象,表现屈原美好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是《诗经》之后又一个诗歌高峰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

文学的基本问题:文学的目的和功用问题(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

动力之源:内心的情感和价值的表达需要

创作动机:借文学以抒情(春秋前的诗人已做到)

如何表达思想情感

墨家尚质不仅在生活层面主张简朴,在文学上也极力推崇简约、实用的表达方式。反对华丽文辞,担心君主陶醉于此而忽略游说者的真实意图,对后世文学的尚质之风产生影响。提出“三表法”,关乎论述的可信性和有效性,首次对“征引”进行探讨。深入研究逻辑学。

儒家孔子——奠基者以“仁”作为人的道德生活、内在修养的准则,以“礼”作为社会秩序和社会行为的规范,构成一整套的社会思想体系。认为文艺是一种道德实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文艺可以感化人,节制疏导人的情性,要“文之以礼乐”才“可以成人”。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提出“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儒家的文学纲领。

?“兴”——传达社会性情感,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观”——观风俗之盛衰,对诗人伦理修养的认识;

?“群”——使人达到一种社会认同感;诗歌应成为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凝聚点

?“怨”——对不良政治的揭露和批判,以及维护理想政治信念的勇气。

文学内容形式并重,做到“尽善尽美”,而善更为重要,这一思想制约了唯美观念的发展,促成了中国文学言之有物、积极向善的优良传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情感倾向

文学风格上,儒家提倡“温柔敦厚”,不过分放纵自己的情感;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推崇温润和谐、端庄朴素的文风(讽谏是委婉俯顺,借典故表达态度)孟子强调人格与文格的联系。“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著名论断,均对后世的文学鉴赏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文学的目的就应该是通过对自然的领悟和回归以达成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充分享受生命

的快乐。将“平淡”看作是自然性情的极致。推崇人的自然性情,平淡是真性情的极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语言平易,文学形式平淡,文学风格朴素自然,精神自然无为

结:儒家鼓励文学走向社会人生,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是文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形式上推崇端庄雅正、温柔敦厚的风格,讲究规矩法度。

道家主张文学超脱现实生活,在宇宙自然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自由,领悟自然,得到欣喜。在形式上,既能表现为冲淡清幽的意境,又能表现为恣意放达的兴味。

二者的美学思想从不同角度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关于神话:

(一)定义: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特点:

神话的主人公包括神祗、始祖、文化英雄、神圣动物等,

因素:变化、神力和法术。

意义: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解释,表达征服自然、变革社会愿望。

(三)产生条件:

可凭语言表达感情和对自然和社会领悟时。

对自然界,产生神秘和敬畏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自然被神化。

(四)目的意义:

1、为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意义和合理性,维系社会性上又重大意义。

2、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3、在劳动和生活中,积聚多而强烈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戏剧性属性,在对世界假想性把握中宣泄不安情绪。

二、神话少且不系统的原因:

时代久远,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除山海经等书中记载比较集中外,其余散见于各类书中,往往片段,有完整情节不多。

《诗经》《楚辞》(保留更多且更接近原貌)是上古时代两部诗歌总集,多有取材于神话。

《庄子》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有些寓言是神话,有些则是改造)

《淮南子》保留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三、《山海经》

地位:最有神话学价值,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是我国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间,由不同时代巫觋、方士据流传材料编选成,

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含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资料。

有大量对山神形貌描述,往往是奇形怪状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形体(人面马身),或许含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海经、大荒经神话色彩最浓;虽大多是片断,不少故事已具清晰情节,有的甚至可得到完整故事和形象。

中国神话主题和意义

按不同主题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一)创世神话

最著名:盘古故事

意义:(1)宇宙卵生神话对阴阳太极观念有重要影响;

(2)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反映对人类自身力量的肯定;

(3)(盘古分天地,缔造万事万物)“垂死化生”的宇宙观,不但解释了宇宙的形成和形态,还暗喻人和自然对应关系;

(4)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始祖神话:

代表:女娲故事。(女娲补天)

意义:

(1)虚构人类产生;试图阐释社会地位差别的原因;

(2)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对女性社会地位认可;塑造有奇异神通、慈爱、勤劳妇女形象。

(3)各部族有自己始祖神话(商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始祖后稷),在情节或结构上多有相似之处,反映对祖先追念,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话:

国内外区别:

国外:大多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

造,反映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

中国:看作自然灾害,揭示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抗

精神。

最杰出的英雄:鲧禹父子。(gun yu 三声)

不辞辛劳、为民除害又充满智慧英雄形象;反映先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积累经验和智慧。(四)战争神话:

代表战争:

黄帝炎帝故事,阪泉之战黄帝胜利,导致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

黄帝蚩尤故事,涿鹿之战,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风雨旱雾等气象成了进攻利器。

确立黄帝始祖形象,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五)发明创造神话:

概念:人们把各类重大发明,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代表:后羿(弓箭的发明者,神射手)、黄帝(车、陶器)、神农氏、仓颉、后稷。

意义: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标志人类主体性突出;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有神异经历或本领,业绩在创造和征服。

(六)其他神话:

1、概念:显示人类英雄个性、勇气,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2、代表: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夸父和女娃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体现的精神意识:

忧患意识,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对现实苦难深刻体验,与奥林匹斯诸神享乐精神形成对比。

厚生爱民意识,敬重生命、爱护人民。对个体生命爱护尊重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抗争精神,不屈的奋斗精神,抗争命运。孕育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英雄(精卫刑天)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思维与先民心智能力相联。不能明确区分,人和自然存在互渗关系,认为万物就和

自己一样,拥有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和人进行神秘交往。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分开,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

自身属性移到自然上,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以自我来观照万物

的思维方式是先民理解神秘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具体、形象的思维。(时间内容等观念无法从具体内容中抽象出来)

●伴随浓烈的情感体验。

●神话思维实际上是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

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原始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原始人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

行独立的思考,必须借用具体物象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原始神话

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往往包含特定民族

精神和深厚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神话和文学创作比较: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个性化,抒发的

是作者的主观情怀;神话是先民的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不自觉的文学创作。其情

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神话是原始先民的一种认

知和表达方式,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历史化:神灵被理解为人类祖先编入历史谱系,丧失其本来面目。宋代罗泌《路史》是其集大成之作,结果是使神话大量消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站在理性立场否定神话的价值,影响后世神话的载录和流传。

一般认为,古代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在正统的史家或儒家典籍中,违背理性化原则而遭到删削。还有其他可能是“不雅训”)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神话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影响文学创作的

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是后世文学作品的直接素材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本身因其隐喻性、形象性而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它的形象、母题、情节常为后世文学作品借鉴。

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深厚的情感体验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第二章《诗经》

编订和体制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6篇笙诗,有目无辞。

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约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书成于春秋时期

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作者包括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

来源有“献诗”、“采诗”、“删诗”说,包括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

诗,周王朝乐官保存下的宗教宴飨中乐歌等。

按风、雅、颂分为三类,最初都是乐歌。

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十五国风即地方土乐。豳风全是西周作品,其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2、?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乐调。雅分为大雅、小雅。

3、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内容多褒美失实,可以说是庙堂文学之祖。

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每篇只一章;

鲁颂4篇,作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

商颂5篇,约是商中后期作品,内容上可分两类:《那》《烈祖》《玄鸟》是祭歌,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不分章。《长发》《殷武》是祝颂诗,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分章。

《诗经》的作品最初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四家《诗》

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称为今文经派,东汉时走向衰落到北宋消失,今天只能看到《韩诗外传》。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称为古文经派,讲究训诂《毛诗训诂传》是其代表作,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诗经的内容

诗经内容反映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一)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的祭歌。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作。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业绩,反映了周开国历史。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功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

(二)农事诗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的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新石器晚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标志农业的初步发展)

例子:《七月》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存于“风”中。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运用的手法铺写事物,以朴素的语言描摹生活画面。全诗以时令为序,顺应农事活动的季节性,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鲜明的对比,反映出农夫生活和贵族生活的悬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奴隶们的哀怨和不满

(三)燕飨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内容,反映上层社会欢乐、和谐。周代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关系是维系社会重要纽带,统治者重视用宗法关系加强统治。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表现宗法观念和亲族温情;如《小雅?鹿鸣》天子宴群臣嘉宾。宴饮中的仪式,体现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赞美守礼关系,否定纵酒失德;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

(四)怨刺诗,西周中叶特别西周末出现的反映丧乱、针砭时政,主要保存在大小雅和国风中,大雅《板》《荡》,小雅《节南山》、《正月》等。这些“変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黑暗腐朽、社会端弊丛生、民不聊生的产物。

1、大雅怨刺诗,大多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讽刺有节制,带更多规谏之意,又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哀;

2、小雅怨刺诗作者地位不高,不但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还有直接倾泄对谗佞小人的怨恨诅咒,如《巷伯》、《北山》。小雅中笔锋更多指向在奸臣佞幸者,言辞激烈,

情绪怨愤;

3、国风中辛辣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魏风·伐檀》揭露寄生者的剥削本质;国风中针对具体人、事而发讽刺诗,直接揭露统治者的丑行,《魏风·硕鼠》把统治者比作贪婪凶残、人人厌憎的大老鼠,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深刻地揭示出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本质特征。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重敛盘剥的怨恨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战争徭役诗。

a)正面描写天子诸侯武功,表现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

武》,这类歌颂角度写的战争诗,不重描写战斗场面,而是表现军威声势,强调道

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敌人不战而服的

政治理想的体现。

b)表现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小雅·采薇》

c)徭役诗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唐风·鸨羽》;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

散的思妇哀歌《卫风·伯兮》,有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取向。

(六)婚姻爱情诗,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

反映男女爱情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关睢》《邶风·静女》

爱情受挫痛苦《齐风·南山》;要求婚姻自主《如鄘风·柏舟》

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如周南·桃夭

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如《邶风·绿衣》《卫风·氓》《邶风·谷风》

(七)其他。《王风·黍离》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爱国之情。

三、特点:

内容广泛,立足社会现实,无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神话。

祭祀、宴饮、农事是周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描写。

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其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尤其突出。大雅中的周族史诗,再现了周民族的发生发展史;大小雅中的怨刺诗,表现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热情,进一步强化了反映现实的深度;国风中的作品,更多对生活侧面描述,表现诗人真挚情感、鲜明个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赋比兴的运用。《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开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七月》。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三者中,赋是基础。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豳风·鸱鸮》《魏风·硕鼠》《小雅·鹤鸣》;部分运用比手法,《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以动作和事物比拟情感和独具特征的事物,如“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王风·黍离》)“其甘如荠”(《邶风·谷风》)。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的联想好想象。

兴: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有的只是在开关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更多兴句与下文有着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比兴都是以间接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比兴合称是指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

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三种手法交叉使用的作品,已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境界,启发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蒹葭》

二、句式:

四言二节拍。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节奏感带强,是构成诗经《》韵律基本单位。

重章叠句。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在表达和修辞上也具很好效果。

整篇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芣苡》一篇之中两种叠章,《郑风·丰》前两章为一叠章,后两章为一叠章。

一篇之中,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周南·卷耳》首章不叠,后三章重章。

不同诗章叠用相同诗句;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召南·江有汜》

既是重章又是叠句)

叠字,又称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

双声叠韵使诗歌吟咏是音节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

双声参差、踊跃、黾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缪、栖迟等;还有将双声叠韵用

在第一、三字或第二、四字上。如切如磋(卫风·淇奥《》)、

四、语言。不仅具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很好效果。

1)数量丰富的名词;

2)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芣莒》六个动词描绘采芣莒的动作

3)修辞:夸张对比对偶

五、总体特色。

语言形式形象生动,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

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

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国风中很多语气词,富于变化,增强形象生动性。如兮、之、止、思、乎、而、矣

这些不同反映了时代社会变化、创作主体身份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体现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口语。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言志。

有少数叙事史诗,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卫风·氓》这类偏于叙述的诗篇,其叙事也是为抒情服务。)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此后,我国诗歌沿《诗经》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现实主义。

“风雅”精神——《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屈原继承《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慷慨之音:陈子昂主张以?风雅?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创作风格,来矫正诗坛长期流行的颓靡风气;李白;杜诗以其题材的广泛和反映舓会现实的深刻而被称为“诗史”;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注

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陆游到黄遵宪

“比兴”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比兴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比兴就成固定词,用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屈原在《楚辞》中发展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体裁结构、语言艺术。(也有深广影响)

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四言诗创作;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追溯到《诗经》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也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尚书》《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卜辞所记内容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反映了殷商时期舓会生活各方面;记事较简单,不成系统,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原貌。

铜器铭文。商周铜器铭文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商代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开头交代事件发生时间,然后叙事,内容大多是殷王赏赐,最后还有告于先祖的祭日。周代字数增加,内容复杂,出现记言文字

(一)《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卜辞、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文本结构和文本形态,影响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

《虞书?尧典》等记载尧、舜、禹等人传说,是后人追述

《商书·盘庚》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周书》主要是诰与誓两种文体,记周公言论最多。《大诰》是对诸侯的训令等,周公的这些谈话和训令,反映了周公的心态,周人的政治思想和周初舓会关系。《金縢》《顾命》以记事为主。

《春秋》(记事系统具有自觉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通称,后特指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并作大纲式叙述。

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具备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但其记事很简略,因此非真正意义上叙事散文。

是“礼义之大宗”(《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春秋笔法:

①在史事的简略记述排比中表现思想倾向;

②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做法,为后世所继承。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史料,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不只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提供历史借鉴。

思想倾向:

1、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

2、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周王室衰落和诸侯争霸,表现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舓会变革趋势。

3、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

4、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5、在人神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在君民关系中,民的地位提高。

二、叙事特色:

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简短记事,发展成完整的叙事散文。

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主要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创立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

知”“孔子曰”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

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

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全过程。

(1)倒叙与预叙: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如“宣公三年”先写宣公之死,后写其生。

(2)插叙和补叙:常用“初”字领起。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结果,如秦晋崤之战,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

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视角广阔灵活;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

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通过对话

得出

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最突出成就在描写战争,不重对交战过程记叙,而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

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神秘化特点。

道德化。整个《左传》叙事中,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加以叙述。

神秘化。以常出现的预兆为例,多有道德化倾向:符合礼义要求之事常有吉兆;而悖于礼义之事,则常将有凶兆,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鲜明时代特色。

戏剧性。

1、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又使《左传》具有故事性

2、有的叙事记言,不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而出于臆测或虚构,成为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介子推母子间的对话。;

3、大量占卜释梦和神异传闻。“成公十年”记晋景公之死的三个梦。

人物。

人物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情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

现,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表现一生中某一片断,反映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生动传神。

有些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晋文公由贵公子成长为政治家,由四处流亡到一代霸主,人物性格有一个曲折的成熟过程;

人物行动、对话构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绝少对人物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展现人物性格。

细节的描写。大量描写琐事细节,利于生动叙事和人物刻画,

语言,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

a)“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

b)由于行人身份不同而具风格各异,都用辞典雅。

c)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国语》的文学成就

国别史,21卷,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各国“语”各有侧重。

《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完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晋语》篇幅最长,共9卷,较为全面,叙事成分较多,侧重记晋文公事迹。

《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

《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思想倾向:主要反映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继承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在神与人的关系上人神并重,由崇天命,转向重人事。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向背为施政依据。《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

语言。

(一)以记言为主,多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二)由于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周语》旨在说教,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

(三)有些为《左传》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

(四)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精辟严密,层次井然。

叙事。(对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描绘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叙事成就。)

虽记言多余记事,但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许多事件前因后果及经过都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议论文字上。也有情节生动曲折,富戏剧性的叙事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有时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写个人言行《晋语四》专写晋文公,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33卷,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思想倾向: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及人生观。

?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

?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

?《战国策》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既有谋权术

讲功利之徒,也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之士

思想价值在于反映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是士阶层、尤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人物塑造。

(一)对战国时各阶层人物、尤其“士”都有描写。纵横之士如苏秦、勇毅之士如聂政、高节之士如鲁仲连等,具典型意义。

(二)因作者钦慕,不惜以虚构和想象的文学性描写。使书中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根据传闻虚拟而成的苏秦夜读。夸张虚构不合史著要求,却使叙事更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三)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意追求行文奇特惊人。荆轲刺秦王,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苏秦落魄后的喟叹。

(四)继承《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出现开创先例。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文辞之胜”。语言艺术空前成功

1)“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春秋时期行人辞令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

2)引类譬喻,动植物或习见事物为喻,循序渐进达到辩说目的。形象生动说理充沛

3)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增强辩词说服力,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

概括抽象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4)行文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

5)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有时描写精细,娴熟运用叙事语言

《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先秦叙事散文体例、思想、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史记》先秦编年史国别史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吸收其写作技巧,甚至直接录入精彩篇目。《左传》《战国策》《国语》成为后世散文写作楷模,《左传》《战国策》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叙事艺术

(叙述历史事件时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影响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左传》《国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行评述,在文言小说唐宋传奇《聊斋志异》中被直接借鉴,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如:

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

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

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起因,以预叙方式暗示故事结局。

我国古代小说写人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通过人物个性化言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正是…写人的基本特点

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受先秦叙事散文启示。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尚书》中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墨子》自觉的逻辑意识,为说理散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进而形成《孟子》对话式论

辩文逻辑严密;《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散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成熟。

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说理散文由萌芽到成熟)

一、语录体—《论语》。

1、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录成,成书在战国初年。

2、每篇标题取首章首句中两字,各篇无时间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无共同主题。作为叙事文字记言比较成功,作为说理散文还很幼稚但是依然显露了先秦说理散文的特征文体基本特征是语录体,短小简约,未构成完整篇章,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3、文学色彩在于表现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性格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文学性体现在:

记录孔子言论片断,在对人物只言片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

语录体的形式,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语言成为先秦说理散文的主要形态。

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语言更为委婉。

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体—《老子》(先秦说理散文的另一个形态)

老子自撰。集中反映老子哲学思想,探讨形而上学问题,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其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老子哲学理论基础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寻万物本源时,并未忘怀现实人生,表现出作者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情感。

艺术性。采用大量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常用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

文本结构基本要素是格言、解释、训诫,缺乏充分的论述,还不是结构完整的说理文。和《论语》都以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先秦说理文基基本特征。

语录体—《孟子》。

(一)成书于战国中期,篇题撷取首章首句二三字,每篇非围绕着一个主题。

(二)记录孟子只言片语,一些章节就一个论点反复论述,形成对话体论辨文。

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特点—孟子之前的《墨子》同时代的《庄子》。《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往往是长篇大论,有一个表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精密,注意谋篇布局。此后,专论体成为说理文的主要形式《墨子》。

反映主要思想和代表说理风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标题概括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影响,大量?“子墨子曰”,表明是后学对墨子讲学辞的记录;段与段之间有密切联系,围绕同一个论题论述,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

《孟子》

共7篇,主要记录孟子谈话,孟子和其弟子共著。

艺术特点。

长于论辩。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由《墨子》始,逐步走向成熟。

逻辑上不如《墨子》严谨,却更具艺术表现力,具文学散文的性质。运用逻辑推理、类比推理、二难推理,欲擒故纵,反复诘难。如《梁惠王下》、

“孟子长于譬喻”(具体生动比喻表现抽象道理)其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说有些牵强,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少数就近取譬的寓言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结构完整、情节生动

气势浩然。

1、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

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情感激越,辞锋犀利,气势磅礴。

2、大量使排偶、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气势。

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准确。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可以说,通知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成熟于此。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最有文学价值),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许多篇章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可算抒情性说理文。(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一)《庄子》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内篇庄子所作,外、杂篇庄子后学。

思想

1、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保持独立人格,追求精神自由。

2、源于又发展了老子思想。“道”是其哲学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

3、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个体,生命融入宇宙万物,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

4、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艺术的人生,这种文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二、创作方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即借重长者名人言语,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大都用“三言”形式说理,有时融为一体。“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结构线索模糊隐秘,思想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纽带,把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融为有机体。内篇多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用寓言从不同角度层面,加以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寓言作结。这些寓言具超常想象力,构成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哲学思想精深玄奥,具神秘色彩,适合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暗示。

从“道”的立场看,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时空无限,宇宙无穷,站在宇宙高度看待万物,因而,其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局限和物我分别,变化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想象诡奇是为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奇幻的想象还反映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充满批判精神,。“看似胡说乱语,骨里却尽有分数”

《庄子》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情感曲折的流露,如接舆歌中,表现生于乱世的绝望和悲哀

三、形象恢诡的论辩。

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手法代替逻辑推理,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体味其中的哲理,表现出作者精辟的思辨能力。

站在相对主义立场提出命题,如齐是非、等寿夭、合同异等等,从形式逻辑上近于诡辩。一些比较纯粹的议论文字,注重逻辑推理,常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层层推论,但逻辑上并不严密,近于诡辩,《马蹄》。

四、诗意的语言: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的特点。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

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植根现实的寓言

1、荀子名况,字卿。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2、与孟子思想的比较:

孟子:继承仁义学说内在之仁,主张性善重义轻利专法先王专尚王道

荀子:继承礼乐学说;外在之礼,主张性恶;重义不轻利兼法后王兼尚霸道

3、现存32篇,大多说理散文,另有《成相》《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批评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时又吸取各家学说精华,融会贯通

(二)“君子必辩”,说理擅长论辩

1、思想的深邃,理论严整,说理清晰,论辩透辟,各章相应,逻辑周密。

2、思想: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提出“性”“伪”两个概念。

3、性恶论是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故而不仅此篇论述周密,而且与荀子的整个理论系统相一致。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就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4、文辞也相互呼应,如《劝学》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等观点,也和“圣人化性起伪”的观点息息相通。

5、荀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首尾一贯,理论系统严密,各篇之间有照应,故而绵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

用常见事物为譬喻,把抽象道理具体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劝学》;

排比句法或用韵语,增强气势,调谐音节,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韩非子》

是战国末期法家乃至诸子学说集大成者。继承荀子学说,发展成刑名法术之学;借鉴老子思想,对“道”赋予法术内涵,主张刚强有为;继承前期法家法、术、势,将三者冶为一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思想和文风。《韩非子》多针对现实而发,主张以法术威势制人,严刑峻法治国,文风峻峭犀利,《说难》。长篇大论的《孤愤》等,波澜壮阔;短篇多就一个问题论述,辞旨简洁爽利,以论辩透彻,逻辑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集大成者。

寓言故事最具文学意味,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

1、寓言在《战国策》、《孟子》中偶用,在《庄子》中为阐明中心思想,只是议论说理文的一部分,而非独立文学体裁;

2、韩非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辑为寓言故事集,《内储说》、《外储说》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体现了其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3、取材于历史,通过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反映自己的观点。如《庄子?人间世》和《大宗师》中论心斋和坐忘的孔子,是一个醉心于道学的形象;《韩非子?内储说上》主张释赏行罚的孔子,是冷峻的法家形象。

4、取材于现实社会和民间故事的,“郑人买履”。

(四)题材平实,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

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一、思想。以儒、道为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深厚,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和作品的审美风范。

二、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

后世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

确立了说理文体制。拟语录体和对话体的,如《法言》。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具形象性和抒情性。

先秦说理散文中的寓言本为说理存在,但独立成为一种表现手法或文学样式;以对话方

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

影响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

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基础。语言表现力、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民族文化影响。

芈姓楚贵族往南方迁徙,周初定都丹阳,保持自身文化传统

二、政治思想方面和中原很一致。

三、习俗和审美趣味上“信巫鬼,重淫祀”崇尚巫风的习气受夏商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风气的影响。对楚国审美风气影响明显,使其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

四、楚当时由盛而衰,内部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一、屈原生平及思想。

两次放逐经历。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主张联横,对理想充满信心,对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

二、楚辞。

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这时已经成为专门学问,与“六经”并列。

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是指有楚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直接渊源是《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祭歌的浪漫精神,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由于楚辞和汉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称“屈赋”。

西汉末,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共24篇。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

第三节《离骚》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解释。(可信)司马迁:遭受忧患;王逸:离别的忧愁,

一般认为写于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

二、思想。

(一)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感情反复迸发,形成回旋复沓的特点。

1、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到“岂余心之可惩”,自叙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具有内美,他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和情操。

2、后部分幻漫诡奇,以象征性行为,显示其在苦闷中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二)主旨是爱国和忠君。

1、不少“系心怀王”的诗句,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用婚姻爱情不谐比喻君臣的疏远,可解释为忠君。

2、国君一定程度上是国家象征,通过国君实现兴国理想,忠君是爱国的一部分。

3、爱国之情和宗族感情连在一起。

4、爱国更表现在对楚国现实关切,反复劝戒楚王向先贤学习,吸取教训。

5、对奸佞小人的仇恨,对宗国命运的担忧,批判精神。

(三)“美政”理想,即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国君应该具高尚的品德。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修明法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1、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2、在思想内容上,《战国策》的特点有:极其重士、崇尚实利、崇尚权便 3、出自先秦诸子散文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涸辙之鲋、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4、楚辞《九歌》包括:《湘君》、《大司命》、《河伯》 5、汉赋作品中,属于骚体的有:《吊屈原赋》、《士不遇赋》、《服鸟赋》、《长杨赋》、《刺世疾邪赋》 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 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是:庄子 9、荀子曾游学稷下10、《归田赋》抒情小赋的先驱晚 11、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的意义是: 转折性作品、结构格局上为大赋奠定了基础、后世有许多模仿性作品 12、被唐人称做“通儒之文”的作家是:董仲舒、刘向13、“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14、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15、“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16、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17、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是庾信 18、《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19、《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20、《诗经》作品中,《桑柔》不属于婚恋题材。 21、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22、“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23、《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24、《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25、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27、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28、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 29、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30、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 31、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3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33、“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34、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35、汉大赋的特征是:主客问答、铺陈状物、喻本相间 36、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 37、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38、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 39、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40、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 41、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42、认为当时局势可谓“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的西汉政论文是:《陈政事疏》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着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上古——公元前221年) 概说 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非常长远的。据文献记载,大概到了传说的五帝时代,可能已经进入氏族社会后期。我国儒家所乐道的尧舜禅让,天下为公,大概就是氏族部落会议以及氏族长和部落酋长推选制的反映。那时的社会没有阶级,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儒家经典著作中曾称赞它为理想的“大同”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少数人占有了生产资料,人类开始出现了阶级,社会更有了保护私有制的措施,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国家组织也逐渐形成。我国古代文献多有夏禹“家天下”的传说,认为是“小康”时代的开始。按照这个传说看来,夏代可能就是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的起点。但即使如此,只能看作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推移的过渡状态,真正的奴隶制社会是到了殷商时代才完成的,这有许多文献及地下发掘材料可以确切证明。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起了变化,奴隶社会才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化。这个转化的完成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及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于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由完成走向巩固。 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长远的。从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看,生产工具已相当进步,且有红色陶器,其时代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我们一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比“仰韶文化”稍晚、其时代约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又有“龙

山文化”,这是山东济南的龙山镇发现的。其文化遗存有精致的黑色陶器、卜骨等。这些考古学上的材料,使我们看到远古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 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创造。文字的发生一般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候。我国何时开始有文字,现在还不能断言,但自从甲骨卜辞的发现,证明至迟在殷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已有初步的定型文字,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文字的应用渐渐推广,史前时期流传的原始人民的口头创作如诗歌、神话故事等,有不少被记录下来,使我们得以从文献中窥见上古文化的一斑和文学艺术的萌芽。 但文学艺术并非起于有了文字之后,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学艺术早已产生。上古时代文学的具体情况不能知道,所可推测的就是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相联系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还不难推测:由于上古时代人们的群居生活和集体劳动,决定它的文学艺术活动一般是集体的;又由于那时候既没有文字,也没有社会分工,文学就只有口头创作,没有书面创作;只有文学和其他艺术如诗歌和音乐、舞蹈那样互相结合的形式,没有单纯的文学作品独立存在。所有这些集体性的口头创作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相伴随的现象,都是上古文学的特点。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通过人们头脑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形象的表现,它不可能超阶级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会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 文学家族: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加之两汉时期,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没有门路。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文化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如:“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

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如干宝《搜神记》等。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独立的艺术门类。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第三,对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 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4、“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是___《蒿里行》__中的名句。 5、.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_。 6、“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7、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西洲曲》______。 8、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 _不为五斗米折腰__。 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志人小说___两大类。 1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 三、简答

古代文学史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1、“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 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二:“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时期的文学。 1. 寄托遥深。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2.、词旨渊永。除了时局政治的影响外,这一时期盛行的玄学思潮也对文学风貌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玄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渊源可追溯至汉末,但谈玄而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是正始年间出现的。 三:两者不同之处: 1、建安风骨体现的是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乱世黎民悲惨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现实情怀。而正始诗风则完成了由关注现实到关注生命本体的演变。 2、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 3、正史诗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以使气命诗、诗心遗论与清俊、遥深为表现特征。 4、建安风骨到正始诗风的嬗变表现在建安激情的一步步退潮。曹植由立足现实到寻求精神超脱,是建安激情。 2、试述“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一:反映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二: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三:游仙诗。 成就: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的诗歌宴游诗:言志诗:爱情诗 成就: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1)《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 2、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3、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2)《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三)曹植的创作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 后期诗歌内容可分为4类:一是抒写自己与朋友惨遭迫害的愤懑的诗篇,二是以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的诗篇,三是述志诗四是游仙诗 成就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 2、形成“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独特风貌。 3、善为警句,工于起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 复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 的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 说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 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 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风:“风”为音乐曲调。“国”为地区、地域。“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 情诗 5、《诗经》艺术特点: (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散文 一、总论: 文体名,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史传经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者三者兼有。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色有:1、注重实用性。2、强烈的政治性。3、儒家的文学功利观念贯穿散文发展始终。4、文体繁多复杂,通常分为记叙文、论辩文、讽喻文和实用文。 二、先秦散文: 1、综述: 中国古代散文成型的标志是《尚书》,之后古代散文朝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 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诸子散文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战国,属于讨论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 作。历史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官的成果。 2、甲骨卜辞: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记事散文的源头。 3、铜器铭文: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商周时期出现,西周达到全盛。篇幅较长,内容 较丰富。 4、尚书: 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上古历史文献集。大多属于记言散文。一直被视为中国 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5、历史散文: ●春秋: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由于语言精炼, 不宜理解,所以后世出现了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相比《春 秋》,叙事性和文学性更强,善于叙写战争和记述应对辞令。 ●国语: 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有《春秋外传》 之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七)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 二、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就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就是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就是清代康熙年间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就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 、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就是 。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就是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就是 著的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 6.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与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四、论述 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 第二章 《水浒传》 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 二、填空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 2、宋元之际画家 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

回、 回、 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就是 ,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就是 。 三、简答 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 四、论述 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 3、台阁体 4、茶陵派 5、八股文 二、填空 1、“吴中四杰”就是指 、 、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七)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七)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 二、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 、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著的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 6.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四、论述 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

第二章 《水浒传》 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 二、填空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 2、宋元之际画家 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 回、 回、 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是 ,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是

。 三、简答 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 四、论述 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 3、台阁体 4、茶陵派 5、八股文 二、填空 1、“吴中四杰”是指 、 、 和 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