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内科学教学大纲(六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六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六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六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山东大学医学院

二五年五月

前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与临床医学各科、基础医学间的关系甚为密切。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内科学的学习,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诸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顺应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实践(见习和实习),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支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环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本大纲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疗系五年制内科学教学用,亦可供销其它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及临床低年医师的参考。

通过内科学的教学,最终应使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提高对内科疾病的知识和应诊能力,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六年制)使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可参考应用。

医学系内科学讲课及其学时数安排

讲题学

时讲题

呼吸系统总论

心力衰竭

常见心律失常(介入和手

术治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

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呼吸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

肺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结核呼吸支持技

瓣膜性心脏病

肺脓肿支扩心肌疾病

气胸急性心包炎

胸腔积液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间质疾病

肺癌

消化系统总论

贫血概述

胃炎缺铁性贫血

消化性溃疡再生障碍性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

隆氏病

溶血性贫血概述

肠结核及结核性腹

膜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化白血病

原发性肝癌淋巴瘤

肝性脑病出血性疾病概述

急慢性胰腺炎过敏性紫癜

上消化道出血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泌尿总论内

总论

肾小球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盂肾炎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系统间质性肾炎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

肾小管疾病失常

肾病综合症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

血症

风湿性疾病概论中毒概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管炎

一氧化碳中毒

系统性红斑狼疮镇静催眠药中毒

有机磷中毒

共计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及其原因。

二、熟悉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三、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四、了解肺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五、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预防和科研进展。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上升情况及主要原因。

、讲述呼吸系统四大病谱:炎症、、肿瘤、间质疾病及其在内科疾病中的地位。

、简述过去十年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所面临严重的防治任务。

二、实践部分

、痰和其它分泌物的细菌学、细胞学检查的正确取材方法和主要临床意义。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胸部线表现。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主要指征,禁忌症及术前准备。

、皮肤过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中的阻塞型、限制型和混合型通气障碍、换气功能障碍、

小气道功能异常及气道反应性阳性各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因学时不够,自学为主;有问题在各论结合具体疾病提问,解答和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如不加防治最终将导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在发病中的作用,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征。

三、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分期,诊断分期要点及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慢支的定义,发病情况、病因、发病机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含义和概念。

、分述慢支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着重阐述外因中吸烟对慢支的发生、发展的危害和内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简述慢支的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阐明咳、痰、喘三大症状与炎症的关系;正确地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

、根据定义临床表现,分型和分期、正确进行诊断的内容,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等鉴别诊断的要点内容。

、诊疗和预防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二、实践部分

大致了解线胸部检查、肺通气功能及痰脱落细胞,痰检查菌情况。

有条件试画出正常支气管上皮及纤毛运载系统示意彩图,慢支示意彩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

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要求

一、了解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熟悉慢支等慢性气道阻塞所致肺气肿α缺乏所致肺气肿在病理上的差别。

四、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体征及主要并发症。熟悉肺气肿的肺

功能改变。熟悉型和型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特点及二者的鉴别要点。

五、掌握肺气肿的防治方法、尤其是膈肌锻炼和缩唇呼吸。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与的关系,各种肺气肿含义的区别。

、阐述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在我国以慢支为主的慢性气道阻塞引起的阻塞性肺气肿多见,病理上主要形成小叶中央型肺气肿;α缺乏症在我国很少见,故全小叶肺气肿也较少见。

、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和主要的病理生理,是临床症状,体征和诊断的病理基础。

、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内容和临床特点。

、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自发性气胸,下呼吸道及肺部急性感染,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是膈肌深呼吸锻炼、缩唇呼气和氧疗;如继发肺部感染,则用抗菌药物,解痉和祛痰。

二、实践部分

、掌握阻塞性肺气肿胸部线表现特点,但不特异。

、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诊断条件:<、<、>,分钟呼气末>。

、当<()、>(),则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课前画好中心小叶肺气肿与全小叶肺气肿示意图,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慢性支气管炎一次讲,重点放在阻塞性肺气肿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一、明确慢性肺心病是常见病,是呼吸系统重点疾病之一。发病机理复杂,病理和病理生理涉及到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多,辅助检查多,用药涉及到众多方面,因此又是训练青年医师的诊断水平和处理复杂病最有代表性疾病之一。因此一定要学好。

二、了解肺心病发病的关键是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并发症。掌握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三、掌握肺心病治疗中的抗生素应用原则,改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改善循环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定义、发病情况及近年来研究的成就。

、阐述慢性肺心病的各种病因,指出在我国~是慢性支气管炎这一现

实。

、围绕肺动脉高压的形成,阐明肺心病的发病机理,指出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酸碱水电失衡对全身各重要脏器的影响。从而阐明肺心病是以右心受累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心病的线和心电图诊断标准。

、从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阐明肺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各种并发症多发生在失代偿期,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详细分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方法和主要药物的选择。对各种重要并发症如肺性脑病、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水电酸碱失衡、休克、功能性肝、肾功能衰竭等的防治是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方面。

二、实践部分

、结合病史和临床,掌握肺心病诊断中的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条件。

、熟悉血气和酸碱平衡常用参数的意义,结合病史能对肺心病并发单纯性酸碱失衡作出诊断。

、课前画出肺心病诊断的线胸片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示意图和心电图诊断示意图,以达到讲授时学生容易理解和加深印象的目的。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一、了解哮喘是多发病、常见病,尤其多见于青少年,影响他们的发育、健康、学习和工作;也是形成阻塞性肺气肿、肺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重要基础病之一。

二、掌握本病常见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炎性本质和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临床表现和抓住防治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和鉴别诊断基本知识。掌握控制哮喘发作的措施和防止复发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特征和发病情况。

、病因和发病机理讲解中,应指出常见过敏原和非特异性因素,阐述哮喘的本质和气道高反应性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临床表现时结合实验室资料能对各型哮喘作出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阐述支气管哮喘病情的评价。在鉴别诊断中要强调与心源性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鉴别的重要意义。

、在防治方面要特别强调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尤其是对哮喘持续状态、严重哮喘的各种处理措施详加叙述。在本节中重点讲述各种支气管舒张药物的应用问题。对缓解期哮喘的处理和寻找病因,病因治疗原则亦应掌握。

二、实践部分

、使学生掌握血液嗜酸粒细胞,痰液中尖棱晶体,粘液栓和透明珠在哮喘诊断中意义。

、使学生熟悉哮喘的病情与血液变化的关系,即增高,降低,变化不明显,提示为轻度哮喘;正常,正常、降低,提示为中症哮喘;降低,2升高,明显降低,提示为重症哮喘。

、使学生掌握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变化在哮喘诊断中的意义。

、使学生了解皮肤过敏试验,特异性过敏原试验对哮喘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课前画好肥大细胞内比值变化示意图和等的支气管收缩发病机理双重途径示意图,使讲解时学生易于领会。

支气管扩张症

目的要求

一、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二、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病理生理、鉴别诊断要点。

三、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要点,特别是防止感染的关键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教学内容和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阐述支气管扩张症定义、病因及发病机理。

、详细论述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阐述支气管扩张的防治:防治感染的关键、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咯血处理的原则。

二、实践部分

、结合临床病例及影像结果、体检湿罗音部位,掌握支扩体位引流的方法与操作要点。

、结合胸片讲述支扩的好发部位及肺分叶分段。

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一、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熟悉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着重领会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对各系统重要脏器的损害。结合病理生理掌握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要点。

二、熟悉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常见的病因,主要发病机理,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抢救措施。

三、熟悉血气、酸碱、水电常用的诊断参数及临床意义。了解其在呼吸衰竭诊断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呼吸衰竭定义、分类、分型及诊断标准。

.阐述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系统分述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主要阐明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对各系统的影响和对重要脏器的危害,从而理解各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理论与实践结合分述呼吸衰竭的治疗和抢救原则、要点和具体方法。

.重点讲授慢性呼衰。急性呼衰中重点讲授。

二、实践部分

.掌握各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熟悉血气、酸碱诊断常用的参数及其意义。

.掌握根据呼吸衰竭类型正确氧疗:熟悉呼吸机使用中潮气容积、频率与通气量的关系。了解通气不足、通气过度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在抢救时的作用及机制。

.课前画好发病机理示意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肺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肺炎是常见病,在我国各种疾病死因中肺炎居第五位。同时使学生了解肺炎的病因分类和临床意义。

二、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治疗。

三、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包括绿脓杆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大肠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药物的选择。熟悉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肺炎分类、病原学变迁。简要讲述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扼要讲述肺炎球菌的生物学特征、分型和致病性;阐述发病机理中病原菌与机体免疫机能矛盾的转化;详述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内在的联系和中毒性休克、并发症,阐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详述肺炎球菌肺炎特别是并发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和抢救。

.对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作一般性讲授,重点讲授它们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中抗菌药物的选择。简要讲述肺炎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实践部分

.熟悉引起肺炎各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掌握收集痰液,各种分泌物及血液标本送检菌和培养的方法,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真菌孢子和菌丝。

. 对肺炎球菌肺炎的大片实变线阴影、支气管肺炎的小片状阴影、间

质肺炎的点状和网格状阴影,肺部线表现能作出诊断。

肺结核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临床类型、诊断要点和诊断程序、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具体治疗方法。

二、熟悉肺结核的各种线表现、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检查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的方法及意义,并发咯血的处理。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肺结核的特征细菌学特点和三十年来防治的伟大成就。

.详细讲授肺结核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包括基本病理变化、转归及体内播散)临床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包括诊断要点和诊断程序、记录程序)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讲述药物作用特点)。

.简述或自学肺结核的预防原则和预防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部分并入胸腔积液内讲授。

二、实践部分

.能够正确地搜集痰液及其它分泌物标本送检结核菌。

.掌握试验的方法及主要临床意义。

.熟悉肺结核各种线表现。

肺脓肿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二、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了解肺脓肿的病理改变。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 肺脓肿的概念、病原学特点、病理特点、临床特点、好发年龄,发病有明显下降;

[病因和发病机理]肺脓肿的发病主要有三个途径:

、口腔与上呼吸道吸入:病原来自口腔或上呼吸道的病灶及分泌物。阐述熟睡、酒醉、麻醉、昏迷或口腔、鼻、咽部手术、受凉、劳累等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为肺脓肿发生的诱因。肺脓肿的好发部位及常见细菌。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性。

、血源性肺脓肿:病原来自皮肤创伤感染,疖痈或全身某器官组织感染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特点常为多发性。

、继发性肺脓肿:继发于肺部及其它疾病的基础上。

[病理]病理变化及演变过程。

[临床表现]症状: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咳嗽、胸痛、以后大量吐脓臭痰等。体征:肺实变体征、空洞体征、湿性罗音;慢性病例杵状指(趾)等。并发症:大咯血、脓胸等。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痰特点:痰细菌培养和痰涂片检菌。线检查特点。纤支镜检查及治疗。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典型症状、体症、实验室检查及典型线表现。痰细胞培养纤支镜检查可明确病因诊断。

二、鉴别诊断:主要应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肺癌、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及肺囊肿继发感染等进行鉴别。

[治疗]抗生素治疗:首先青霉素、强调早治、足量、长疗程、如青霉素过敏或疗效不佳,可选用洁霉素或灭滴灵。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滴药;纤支镜抽吸脓液后局部注射药物。强调该方法明显优于全身用药,可缩短病程、空洞闭合早、炎症消散快。慢性肺脓肿的外科手术适应症。

[预防]消除口腔及上呼吸道病灶,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异物吸入,治疗皮肤感染等。

二、实践部分

、要熟练采集病史、查出主要体征、拟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开出正确医嘱。

、掌握收集痰液标本并及时送检的重要性。

、熟悉肺脓肿线胸片表现。

、了解纤支镜的检查和治疗。

、了解环甲膜穿刺的方法和治疗。

气胸

目的要求

一、掌握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治疗方法。

二、熟悉气胸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类型。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 气胸概念分型,气胸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简述临床气胸类型。本章论述重点是自发性气胸。

[病因和发病机理]

、气胸发生的诱因。

、特发性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继发性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血气胸的病因。

[临床类型]

、闭合性(单纯性)气胸;、张力性(高压性)气胸;、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临床表现]

症状:突然一侧胸痛、憋气、咳嗽、痰少。严重者可有气急、紫绀、烦躁不安、出冷汗、脉速、虚脱、呼吸衰竭、昏迷等。体征:气急、紫绀、鼻翼扇动、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有积气体征。线检查可见气胸带或液气平面。

[诊断和鉴别诊断]

突然一侧胸痛伴呼吸困难和胸部积气体征,典型线胸片。鉴别诊断:应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塞、肺梗塞、肺大泡等鉴别。

[治疗]

、排气疗法:根据症状、体征、线及胸腔内测压结果判断气胸类型,是否需要排气,采用何种方法:

()闭合性气胸:一般气胸量少于,不需抽气。气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抽气。每次抽气不超过一升。

()高压性气胸:病情危重,需尽快抽气。可用气胸箱:测压并抽气;闭式水封瓶引流排气;危重时可用粗胸腔穿刺针尾部接橡皮管抽气。

()交通性气胸:闭式水瓶引流或负压吸引排气。如单纯抽气不能奏效者,可经胸腔镜行粘连烙断术。

、对症疗法:卧床休息、吸氧、镇咳、治疗原发病。

、抗生素防止胸腔感染。

、并发症及处理。

()复发性气胸:可行胸膜腔粘连术。讲述胸膜粘连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脓气胸: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并插管引流脓液。

()血气胸:如出血量少,肺复张后可自行止血;若出血量大而不止,除抽气排液和输血外,还应考虑开胸结扎出血血管。

()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如量少一般能自行吸收,若量大,影响呼吸时,纵膈气肿可经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皮下气肿可用空针抽气。

二、实践部分

、熟练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能查出气胸体征。

、熟悉胸腔穿刺或胸腔插管;熟练闭式引流装置及气胸箱的应用。

、掌握高压性气胸的急救处理和一般气胸的治疗原则。

、可安排学生见习或具体操作胸腔穿刺或插管及胸腔闭式引流。

、熟悉气胸线表现。

胸腔积液

目的要求

一、掌握胸腔积液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和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

二、熟悉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

三、了解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胸腔积液发生机理及病因:正常人胸腔内为负压。胸水中蛋白质可产生胶体渗透压。脏层和壁层胸膜均具有毛细血管中的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但二者处于平衡,故胸膜腔每天只有少量液体通过而不潴留。当胸膜腔发生病变或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静水压升高就可产生胸腔积液。

[病因]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减低。

、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外伤等所致胸腔内出血。

临床上胸腔积液中,分为两种:炎性渗出液以结核性胸膜炎最多见,其次为肿瘤性,漏出液以右心衰竭、肝硬化、肾小球肾病、低蛋白血症所致者常见。

[临床表现]结核性胸膜炎可有发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胸痛、呼吸困难等。老年人胸腔积液应警惕恶性肿瘤,有心脏病史,肝病史及肾病史,并有全身浮肿者可能为漏出液,应重点介绍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线表现]当有中等量以上积液时,表现为一侧呈外高内低弧形的大片浓密阴影。

[实验室检查]

、胸水的检查:包括外观、细胞数、病原体、蛋白质、脂类、葡萄糖、酶及免疫学检查。

、胸膜活检:可获得病因诊断。

、超声检查:可鉴别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液气胸。并能探测胸水的部位和量,指导胸穿抽液。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症状,胸腔积液体征,线检查,超声检查,胸水检查和胸膜活检,可以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试验、血沉等。

、鉴别诊断: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其它原因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

[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应用抗痨药物、胸腔穿刺抽液、胸腔内注射抗痨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等。

、脓胸治疗:针对病原应用抗生素(全身及胸膜腔内注入)反复抽脓

或闭式引流,胸腔生理盐水或者碳酸氢钠液冲冼,冲洗后胸腔内注入抗生素及链激酶。慢性脓胸为外科手术做胸膜剥脱术的适应证。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液。并应用抗癌药物化疗。胸腔内注入粘连剂,使胸腔闭锁。

二、实践部分

、熟练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要求能独立查出胸腔积液体征。

、熟悉胸腔穿刺术:要求每位同学能在上级医师帮助下见习或具体操作~次胸腔穿刺术,收集胸水标本,细胞学和病原学检查。

、了解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检查适应证,操作方法,并发症的处理以及检查的临床意义。

、熟悉胸腔积液的线表现。

、能独立分析胸水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概念。

二、熟悉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分类,常见病因及其线表现特点及肺功能特点。

三、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与预后。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讲述肺间质概念: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定义,常见病因,分类及线表现特点及肺功能特点。

、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与预后。

二、实践部分

、结合临床病例掌握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线表现特点,熟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

、结合临床病人熟悉肺纤维化患者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比、两肺底吸气末出现的罗音及杵状指。

基本技能(附录)

一、氧疗

、熟悉缺氧的原因:肺泡通气量下降,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心肺内分流及氧耗量增加。

、熟悉低氧血症的分级:分轻、中、重度缺氧。

、熟悉呼吸衰竭类型,并根据呼吸衰竭类型正确掌握氧疗原则。Ⅰ型呼吸衰竭可选用高浓度高流量吸氧,Ⅱ型呼吸衰竭则可选用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

、掌握氧疗适应症:氧疗主要用于低氧血症性缺氧,如Ⅰ型、Ⅱ型呼吸衰竭。

、掌握鼻塞或氧导管供氧方法、熟悉面罩吸氧,了解呼吸机供氧和高压氧仓。

、了解氧疗的副作用和氧中毒发生及预防。

二、胸腔穿刺术

、掌握胸腔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掌握胸腔穿刺的器械准备病人准备。

、熟悉胸腔穿刺的操作方法、标本留送和并发症的处理。

、熟悉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三、人工呼吸

、掌握人工呼吸的适应证。

、正确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腔挤压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掌握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勿用力过度以免压断肋骨。

、熟悉人工呼吸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

四、呼吸机的应用

、熟悉应用呼吸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呼吸机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了解呼吸机停用的指征、步骤和方法。

、熟悉对应用呼吸机者的护理常规。

五、纤支镜检查术

、熟悉纤支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纤支镜检查的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及操作方法。

、了解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意义,用于肺部疾病诊断和治疗。

、了解并发症及处理原则和术后护理。

六、胸腔闭式引流术

、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掌握术前器械准备和病人准备。

、熟悉操作方法。

、掌握术后观察和护理。

七、放射线

通过放射科及呼吸内科实习要求达到熟悉肺及胸膜常见病、多发病的线表现。如肺炎、肺脓肿、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肺癌、气胸、胸腔积液及各型肺结核。通阅片能初步作出诊断或拟诊。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总论

要求了解:

、心血管病的分类

、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心血管病的诊断、防治方法和进展

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类型及心功能分级

二、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掌握治疗方法,着重于洋地黄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的用法及的用法,以及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方法。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介绍其主要症状体征。

、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介绍其主要症状体征。

、全心功能不全:兼有左、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实验室检查]了解心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检查意义

、胸部线检查

、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及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测定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但必须包括病因、病变部位、心功能分级和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

、鉴别诊断:右心功能不全应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鉴别;右心功能不全与心包积液、缩窄心包炎,肾炎、肝硬化等引进的水肿和腹水鉴别。

[治疗]

掌握治疗原则、目的、方法。

、消除诱因:去除、限制病因。

、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控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等,着重介绍常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增强心肌收缩力:主要介绍洋地黄类的适应证和禁忌征、用药方法、毒性反应及其防治。了解其他正性肌力药物适应征机理。

、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及β阻滞剂的用法。

、了解收缩性、难治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强调某些“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并非真正顽固难治,是由于诊断或治疗不当所致。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寻找疗效不好的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

[预后]

了解影响心衰预后的因素。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主要讲授临床常见的急性心力衰竭

[病因和发病机理]

常见于急性广泛心肌梗塞、严重高血压、重度二尖瓣狭窄或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介绍其主要症状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包括坐位、吸氧(可通过酒精)、吗啡静脉缓注或肌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强心剂使用等。

二、实验部分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见习,包括问病史、体检、写病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病例讨论,要求掌握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要求课前预习有关内容,尤其是发病机理和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便于讲课时加深理解。

、讲课时利用幻灯片和挂图示教,以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心律失常(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心电图变化,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熟悉心律失常的分类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与三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第一节心律失常概论

[心律失常的分类]

介绍激动起源异常及激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心律失常的诊断]

重点介绍病史、体检、心电图(包括常规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等),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及其方法,简要介绍信号平均技术和临床电生理检查的诊断意义。

[心律失常的治疗]

、学习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用药适应证。

、了解心律失常(介入和手术)方法及适应证。

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

、了解窦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

、掌握窦性心动过速、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的心电图检查及临床意义。

、了解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第三节房性心律失常

掌握房性早搏、房扑、房颤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四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重点掌握阵发性室上速,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了解室上速发作的急症处理及目前的进展,了解房室交界性早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改变及意义。

第五节室性心律失常

重点掌握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及颤动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

第六节心脏传导阻滞

、掌握心脏传导阻滞的分类

、掌握各种传导阻滞的病因

、掌握心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方法。

第七节心律失常药物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实验部分

利用临床见习时间观看有关的心电图片或心电图幻灯片,并结合所见习的病例讨论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有机会时可见习心房颤动的电复律。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心律失常的概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电复律及人工起搏治疗等内容,便于讲课时加深理解。

、讲课时结合幻灯片或挂图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目的要求

掌握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诊断及抢救方法。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定义,直接致死因素(心室颤动、心室停搏、心电—机械分离);主要病因及其它病因;病理生理变化。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主要根据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表现。

[抢救方法]

强调分秒必争地抢救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方法,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电复律、复律药物治疗,人工临时起搏。

[了解复苏后处理]

[预防]

心脏骤停的预后及心跳骤停复发预防。

二、实验部分

利用课余时间,用教学模型训练学生进行正确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包括学习做气管插管)。利用到病房见习其它病种的时间插空观看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二、掌握高血压急症的抢救方法。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概述]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判断标准及高血压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发病机制]重点介绍钠盐摄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病理改变]介绍本病的病理改变特点,包括细小动脉从痉挛发展到硬化及靶器官脑、心、肾、眼受累的基本病理和生理变化。

[临床表现]

、一般的症状、体征。

、并发症、分类分期、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强调必须在不同时间测量次血压方能确定有无高血压。

、确定高血压后应通过必要的检查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扼要介绍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疾病及其临床特点,以便与原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判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对其进行临床分期。

[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对肥胖者还应限制热量)、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等。

、药物治疗

()简要介绍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抵抗剂。

()重点讲授用药指征、上述药物的合理选用与用法,指出停药时的注意事项。

()介绍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及药物应用方法

[预防]

、开展人群普查,便于及早发现患者和进行有效治疗。

、防止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用脑过度、钠盐摄入过多或肥胖等。

、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醛、库欣综合征,主动脉狭窄。

二、实验部分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见习。通过问病史、体检,结合有关的检查资料和治疗经过。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诊断、鉴别诊断、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进行讨论,以加深对讲课内容的认识。

、要求学生预习与本病有关的基础知识、如病理改变、降压药的药理作用。

、结合图表或幻灯进行讲授。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熟悉动脉弱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情况、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最新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INTERNAL MEDICIN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7110042 课程总学时178(理论总学时98/实践总学时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 学分8.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影像专业

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 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 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 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rd Edition Goldman 等主编美国Saunders 公司2007 年 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icholas 等主编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 年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 展。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诊断。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定义。 (二)熟悉: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临床表现。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严重程度 评估。稳定期COPD^ AECOP的治疗。 (三)了解: COPD勺病理改变;预防。 二.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COPD勺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诊断。AECOPD定义。

内科学教学大纲(六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山东大学医学院 二五年五月 前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与临床医学各科、基础医学间的关系甚为密切。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内科学的学习,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诸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顺应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实践(见习和实习),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支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环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本大纲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疗系五年制内科学教学用,亦可供销其它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及临床低年医师的参考。 通过内科学的教学,最终应使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提高对内科疾病的知识和应诊能力,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六年制)使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可参考应用。

医学系内科学讲课及其学时数安排 讲题学 时讲题 学 时 呼吸系统总论 循 环 系 统 心力衰竭 常见心律失常(介入和手 术治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 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呼吸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 肺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结核呼吸支持技 术 瓣膜性心脏病 肺脓肿支扩心肌疾病 气胸急性心包炎 胸腔积液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间质疾病 肺癌 计 消化系统总论 造 血 系 统 贫血概述 胃炎缺铁性贫血 消化性溃疡再生障碍性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 隆氏病 溶血性贫血概述 肠结核及结核性腹 膜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化白血病 原发性肝癌淋巴瘤 肝性脑病出血性疾病概述 急慢性胰腺炎过敏性紫癜 上消化道出血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计 泌尿总论内 分 泌 代 总论 肾小球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盂肾炎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Ⅰ说明部分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总学时:106 其中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42 学分:5 适用专业: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等。 后续课程:临床实习。 Ⅱ本文部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内科学疾病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系统及代谢、营养、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本课程重点阐述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进展。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好内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关键。 课程任务学习内科学的目的在于扎实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毕业时能独立防治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应能进行自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继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内科学的学习应以基础医学和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等课程为基础。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近,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简述内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概述内科学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的内容和方法;能制定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实施方案。

2.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资料,对常见病作出初步诊断,并制定诊疗计划;能对内科常见急、重病进行诊断和防治。 3.能熟练地询问病史;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结果要符合实际; 4.能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并能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理解其临床意义; 5.能写出规范的住院病历; 6.具有一定的卫生宣教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求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为社区健康服务的思想。 三、教学条件 教学资料:内科学(统编教材)、教学大纲(校本大纲)、授课计划、内科学实验(见习)指导(校本教材)、教学进度表、内科学基本技能考核大纲等(自编)。 教学设备: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仿真病房、模拟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人员:由双师型教学骨干组成,理论课由高级职称教学人员和行业专家主讲,实训课分12-16人/组,由青年教师和临床医师带教。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内科学教学大纲版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高等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内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各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与中医各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五)对急、危、重病人有一定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5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通过内科学的教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讨论,亲自参加实践,发现问题、

内科学教学大纲2017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用) 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 总学时:96学时实验(实训)学时: 9学时 课程编码:23011 课程学分:6学分 课程类别:临床医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姜宏 一、一般情况 《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临床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临床专业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 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内科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病的现代医学诊疗知识,掌握必要的危重病抢救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中医学与西医临床的相互渗透与利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促进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学科,又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讲授时要求概念准确清楚,临床思维严谨科学,内容重点突出、方法切实可行;要求讲授内容层次分明,突出常见病与多发病、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讲授,并注意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注重床边教学的实施与临床见习,重视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本大纲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二版)教材编写,适用于中医、中西结合五年制,中医、针灸推拿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学生教学。教材内容中传染病内容在该专业开设的《传染病学》课程中讲授及考核,部分与急诊医学重叠的内容如急性呼吸衰竭、ARDS、DIC、上消化道出血等,放在《急诊医学》中讲授,该大纲中不作教学及考试要求。 大纲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结合典型病例教学两大部分,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强调运用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其余疾病根据条件实施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讲授。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因素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 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因素 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 3.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 【教学方法】 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第二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支气管的辅助检查及其改变。 3.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绪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内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等。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重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内容 1、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2、内科疾病的诊断 3、内科学的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医疗、防治和科研的展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4、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5、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肺炎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炎的分类(包括解剖分类、病因分类和患病环境分类)。 2、熟悉病原体引起肺炎的途径。

3、掌握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和确定病原体) 4、掌握肺炎的治疗原则 5、了解肺炎的预防 6、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7、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8、了解军团菌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概况 2、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 3、肺炎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4、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何确定病原体 5、肺炎的治疗 6、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 断、治疗 7、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8、自学其他病原体肺炎 肺脓肿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要点。 2、熟悉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肺脓肿的病因 2、发病机理 3、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支气管扩张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成为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基础的特点;症状、体征; 诊断与鉴别要点。 2、了解治疗原则、手术指征。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病因和发病机理 2、病理 3、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 Ⅰ前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课程,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内科学是二级学科,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风湿专业学科,本大纲参照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内科学》课程基本要求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七版而制订的。按大纲要求掌握、熟悉或了解各系统常见疾病和重点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结合诊断学时学习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加深对疾病重要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疾病间的鉴别诊断要点。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临床心理学、急救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5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12学时,见习40学时。 四教材: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Ⅱ正文 第一篇绪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内科学的学习方法、诊断、进展,了解内科学的范围、内容。 二教学要求 了解内科学的范围、内容、进展,以及学习要求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 概述 (二)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 内科学的诊断 (四) 内科学的进展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呼吸系统疾病 (1)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功能特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2)上呼吸道感染: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诊断标准。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及病理变化特征。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 (4)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方法。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了解本病是以肺功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5)肺栓塞:掌握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肺栓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肺栓塞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6)支气管哮喘: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其发作与炎症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的关系。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合理应用平喘药物,尤其是抗炎药物和β2受体兴奋剂。掌握重度哮喘的处理。 (7)支气管扩张症:熟悉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病理类型。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8)呼吸衰竭: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9)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10)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了解肺脓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及预后和预防。 (11)肺结核: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痨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12)间质性肺疾病:掌握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胸部X线和CT检查特点及肺功能检查特点。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特点,临床诊断的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处理措施及预后。熟悉间质肺疾病的诊断和诊断程序。了解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分类、X线表现及发病机理。 (1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掌握本病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本病的病理特点。

临床内科学教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其他各科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尤其是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了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内科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在教课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像等教学工具,结合临床病历分析,进行讲授教学。木课程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总学时120学时,其中理论课90学时,见习课30学时;考试成绩结构: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见习课成绩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掌握各系统疾病发生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鉴别诊断、疾病的防治;同时通过临床见习课的学习,使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理论与医院病人诊治相结合,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衔接 内科学是一门继学习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基础课之后的临床课,因此,在其教学内容安排上是以前者为基础进行的。 四、教学方法 内科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见习。理论课教学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内科学》第六版为基本教材,参照本科第七版《内科学》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授课。在教学中,要求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网络课件和专题讲座等,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教学中需注意介绍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检杏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同时还需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五、学时分配 序号章节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 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 开课学院:医学院 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 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 网络课程地址 :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 二、课程简介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 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 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 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 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 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 2第八、十章 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 4性肺疾病膜炎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绪论 【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 【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 第一节肺炎概述 【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 【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 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 【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 【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 【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 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学时) 【掌握】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诊断 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 【掌握】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鉴别诊断;3、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措施(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熟悉】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学时) 【掌握】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和分类

内科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使用)分析

广东药学院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内科学 适用专业(方向)预防医学专业 适用年级2010级 二级学院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 制(修)定时间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内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健。通过内科学的学习,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诸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 内科学教学总课时为9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是72/18。

五年制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简介 (Internal Medicine) (Innere Medizin) 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见习学时数、学分数 1.总学时数 5年制:140学时,7.5学分 7年制:248学时,12学分 2.理论学时数 5年制:100学时 7年制: 96学时 3.见习学时数: 5年制: 40学时 7年制:152学时 二、承担课程教学教研室 内科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内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不仅与临床各科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基础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整个医学均有重大的影响。 内科学教学强调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临床科研思路。通过内科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掌握临床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为学习其它临床各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下列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结核、胸腔积液、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贫血、白血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中毒。 2.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熟悉病因、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肺炎、肺脓肿、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心律失常、胃炎、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出血、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肾衰竭、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垂体性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机磷农药中毒。 3.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断要点,熟悉临床表现、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气胸、梅毒性心血管病、血友病、过敏性紫癜、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CO中毒。 (二)基本技能 1.掌握病人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拟定合理诊断和治疗方案、撰写各种医疗记录、填写各种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 开课对象:临床医学 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 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 【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 【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 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 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 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 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 的课程。《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 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 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 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 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前言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证的证候、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及辨证论治的规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地位、任务,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及其依据,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特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各论分8 章,分别介绍56个常见病证以及各章所属病证共同的主要证候及特征、病机述要、治疗要点等基本知识,教学时数为108学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受学时限制,总论各章让学生自学,各论部分只讲述36个重点病证。如有条件可采用小班、小组讲课及住院病人床边现场教学、门诊典型病例示教等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 .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 3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了解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 教学内容]

1 .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及地位。 2 .简介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3 .简介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及其依据。 4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发病学特点。 5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证候学特点。 6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的治疗学的特点。 7 .介绍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8 .说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指出注意与前期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的衔接,和与其后期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关系。 [ 教学方法] 自学。 各论 眩晕 [ 目的要求] 1 .了解眩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虚与瘀血的病理变化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和区别。 3 .熟悉眩晕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 教学内容] 1 .介绍眩晕的证候特点及历史沿革。 2 .讲解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痰与瘀血的特征和区别。 3 .详细讲解眩晕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瘀血阻络的证候特点及治疗方法,重点讲解眩晕治疗的标本缓急以及各型治法、方药与加减。 4 .讲解眩晕的转归预后,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 教学方法] 1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本课程包括病因学 ( Ptiology),发病机制 (Pathogenesy),临床症状( Clinical Symptoms),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诊断( Diagnosis),预后 ( Prognosis),治疗( Therapy)和预防( Prevention)等七个授课环节。本课程是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疾病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及畜牧专业的饲养学、营养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常见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临床病例和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对疾病的分析而学会撰写临床病例报告,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动物内科疾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要求 1. 理解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2. 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用途、作用机理、配伍禁忌等。 3. 了解常见毒物如农药、有毒植物、霉菌毒素等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4. 熟练使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各种检查方法,并可依据检查的结果分析病情,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办法。 5. 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防治原则和具体的防治措施,熟练掌握有机磷农药、骨软症等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掌握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特征。 6. 掌握实验室常规检查的主要生化检验方法。 7. 学会分析、判断、认识畜禽临床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根据主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诊断和治疗。 8. 比较熟练地能够接触患病动物,临床检查有序,能较好的填写病例、分析病情,作出诊断和防治方案,并能对某些病例提出预后判断。 、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 章绪论(1 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兽医内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掌握发展趋势和学习兽医内科学的方法。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临床医学专业)

实用文档 大全《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绪论 【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 【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 第一节肺炎概述 【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 【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 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 【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 【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 【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 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学时) 【掌握】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诊断 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 【掌握】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鉴别诊断;3、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措施(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熟悉】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学时) 【掌握】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和分类

《小儿内科学》教学大纲

《小儿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 小儿内科学为各临床专业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和今后医务工作前获得专科知识而设置,对于培养出全面和高素质的医生起到重要作用。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小儿内科学是一门医学临床必修课程,是内外妇儿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及前后课程的联系 小儿内科学是一门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并及临床联系紧密,须在前期学习了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等)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及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待病患的仁爱之心,建立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大胆求索的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儿科诊法治法,了解古代中医儿科的成就和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小儿内科学》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及到课程学习中来。根据各章节内容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