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数据分析与处理

3.课程英文名称:

4.课程类型:CC

5.授课对象:电子商务本科

6.开课单位: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7.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期

8.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

9.并行课程:

10.后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动态网站设计基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

11.学时安排: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

既要能够掌握EXCEL的整体概念和基本操作步骤,又要掌握EXCEL在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2.教学目标列表

(二)课程培养能力体系

(三)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映射表

见附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mapping图》。

(四)教学任务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内容完整,实验步骤正确,实验结论真实、准确,优秀学生能总结出系统的实验注意事项。

作业:作业内容正确,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优秀学生能够提出鲜明的个人观点,同一问题能够给出简洁明了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数据的输入与编辑(2学时(讲课)+2学时课堂练习= 4课时)

教学内容:

1、数据输入的一般操作

2、特殊数据的快捷输入

3、有规律数据的序列输入法

4、设置有效性对输入数据审核

5、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6、数据的编辑操作

教学重难点:

1、设置有效性对输入数据审核

2、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Excel基本的概念

2、掌握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简单数据的输入

3、掌握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第二部分单元格数据的格式设置(1(讲课)+1(课堂练习)= 4课时)

教学内容:

1、单元格格式的一般设置

2、各种内置数字格式的使用

3、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4、条件格式化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2、2、条件格式化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单元格格式设置常用方法

2、掌握工作表格式的自动套用

3、掌握单元格格式的替换与复制

4、掌握各种内置数字格式的应用

5、熟悉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6、了解条件格式化设置与应用

第三部分公式、引用与名称(2(讲课)+2(课堂练习)= 4课时)教学内容:

1、公式及其应用

2、单元格的引用

3、名称及其应用

4、数组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

1、单元格的引用

2、名称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公式的规则与编辑

2、掌握公式本身及结果的查看

3、掌握常见公式错误信息及原因

4、掌握名称的含义、作用与用法

5、了解建立名称的几种不同方式

6、熟悉单元格地址引用的三种方式

7、熟悉多表单元格之间的多维引用

8、了解数组公式的建立规则与应用

第四部分函数及其应用(4(讲课)+4(课堂练习)=8课时)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基本知识

2、常用函数

3、数学函数

4、逻辑判断函数

5、日期和时间函数

6、文本函数

教学重难点:

1、数学函数

2、逻辑判断函数

3、日期和时间函数

4、文本函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函数的功能与类型

2、掌握函数的输入与调用

3、掌握常用函数及其应用

4、掌握主要数学函数应用

5、熟悉逻辑判断函数应用

6、熟悉日期时间函数应用

7、熟悉文本函数及其应用

第五部分数据图表处理(2(讲课)+2(课堂练习)= 4课时)教学内容:

1、数据图表的基本知识

2、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

3、复杂数据图表的制作

4、动态图表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

1、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

2、复杂数据图表的制作

3、动态图表的制作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据图表的主要类型

2、掌握数据图表的常用术语

3、掌握数据图表的建立方法

4、掌握数据图表的编辑操作

5、掌握数据图表的格式设置

6、熟悉复杂图表的制作技巧

7、了解动态图表的制作方法

第六部分数据的排序与筛选(3(讲课)+3(课堂练习)=6课时)

教学内容:

1、EXCEL数据库表格及其功能说明

2、数据的排序

3、数据排序操作的应用技巧

4、数据的筛选

教学重难点:

1、数据的排序

2、数据排序操作的应用技巧

3、数据的高级筛选

教学目标:

1、掌握Excel数据库表格样式与特点

2、掌握Excel数据库功能及其局限性

3、掌握Excel中多关键字的排序操作

4、熟悉定义自定义排序次序

5、熟悉三个排序函数的应用

6、了解自动筛选的功能实现

7、了解高级筛选及条件区域设置

第七部分数据的汇总、合并与透视(2(讲课)+2(课堂练习)=4课时)教学内容:

1、利用相关函数进行数据汇总

2、数据库表格的分类汇总

3、特定情形下的数据汇总方法

4、数据的多表合并

5、数据的透视分析

教学重难点:

1、数据库表格的分类汇总

2、特定情形下的数据汇总方法

3、数据的多表合并

4、数据的透视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SUMIF或组合SUM和IF条件汇总

2、掌握利用SUMPRODUCT实现多条件汇总

3、掌握利用DSUM函数进行数据库表格汇总

4、掌握数据库表格的分类汇总操作

5、了解一些特定情形下的分类汇总操作

6、熟悉利用SUM函数进行多工作表数据合并

7、熟悉按位置和按分类进行的两种合并计算

8、掌握数据透视表的建立、编辑与显示设置

9、熟悉数据透视图和数据透视报告的制作方法

第八部分数据的查询与核对(2(讲课)+2(实验)=4课时)教学内容:

1、利用查找命令查询数据

2、利用查询与引用函数进行查询

3、数据库表格中的数据查询

4、利用名称查询数据

5、利用数组公式进行查询

6、数据表之间的数据核对

教学重难点:

1、利用查询与引用函数进行查询

2、数据库表格中的数据查询

3、利用名称查询数据

4、利用数组公式进行查询

教学目标:

1、利用查找命令在工作表中查询数据

2、掌握主要查询函数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3、利用LOOKUP/VLOOKUP/HLOOKUP 函数查询数据

4、利用CHOOSE、MA TCH、INDEX函数查询数据

5、应用INDIRECT 和名称构造实用的数据查询

6、利用OFFSET函数对动态区域进行数据查询

7、掌握利用DGET函数和记录单进行数据库数据查询

8、利用数组公式构造功能强大的统计查询

9、掌握数据表之间数据核对的三种不同方法

第九部分工作表的显示与打印(1(讲课)+1(实验)=2课时)

教学内容:

1、数据工作表的显示操作

2、数据工作表打印的整体流程

3、几种特殊表格的打印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数据工作表打印的整体流程

2、几种特殊表格的打印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整显示比例来缩放显示范围

2、拆分窗口以同时显示多个数据区域

3、冻结窗格使行(列)标题始终可见

4、通过“选项”实现视图个性化设置

5、数据工作表打印的整体操作流程

6、特殊格式和要求表格的打印技巧

第十部分数据的安全与保密设置(1(讲课)+1(实验)=2课时)教学内容:

1、工作簿级的安全与保密

2、工作表级的安全与保密

3、单元格级的安全与保密

4、宏病毒及其安全保护

教学重难点:

1、单元格级的安全与保密

2、宏病毒及其安全保护

教学目标:

1、工作簿文件设置权限密码

2、保护工作簿的窗口和结构

3、工作簿、工作表隐藏处理

4、工作表的整体保护操作

5、工作表中特定区域的保护

6、隐藏工作表中的计算公式

7、工作表中分区加密处理

8、工作表中行/列隐藏操作

9、宏病毒及其安全保护设置

四、实践项目实施计划表

此表用于描述课程实践(含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目的、实施方法及实践场所。

10

五、各章节知识点、技能点分布及学时分配表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关于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关于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和使用工作的规定 (2013-2014学年校政字1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标准,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现行《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规范》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所有本科课程都应制定并使用教学大纲。各学院(系)、部(处)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需要定期组织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大纲制定及修订 第三条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自觉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经所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同意后,报学院(系)人才培养(教学)委员会讨论通过,由主管院长签字报教务处备案。

第四条同一门课程若开设多个课堂,原则上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内容基本统一的教学大纲。若确为教学需要,经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同意,在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不同课堂的任课教师可对大纲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第五条学院(系)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每隔3-4个学年,应自觉组织研究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并要求对课程教学大纲作相应调整;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每学年均应对相关教师的全部教学大纲进行讨论完善。 第六条体育部和其他教学单位组织开设的相关课程,亦需制定和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经相关领域专家审核通过、主管领导签字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大纲基本内容 第七条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先修课程要求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和学习要求等。 (二)任课教师及助教(如有配备)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姓名、职称、办公时间及地点、办公电话、邮箱地址;助教姓名、联系方式、助教办公(答疑或辅导)时间。 (三)课程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章节名称、主要内容及掌握程度、教学进度、每节课研究性学习要求(包括课前预习、课程

文本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文本数据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19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算法 一、教学目标 文本数据分析是文本分析和挖掘数据的理论和方法,文本数据分析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对文本数据分析的价值、意义和基本原理建立清晰和比较全面的认识; 目标2:掌握有关文本数据发掘、处理、建模和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和熟悉文本数据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商业分析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实际案例; 目标3:熟悉文本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提高分析文本数据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能够从事某社会和经济领域文本数据分析相关活动的组织、执行和实施。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基于R语言讲授文本数据分析的原理、基本方法及常用软件。主要包括:常用文本挖掘技术及其基本流程;基于R软件详细讲授文本挖掘的主要方法,包括R软件的简介与安装,文本挖掘所需的基本R包,Facebook、微博、Twitter、网页等爬虫技术、数据预处理如断词、字词处理、语料库建立等,资料分析如关联分析、集群分析、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MS SQLSever 讲授文本挖掘的实现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技术,文本数据的导入、建立字词与词向量、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MS SQL Sever讲授常用的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并进行图表分析;最后通过舆情分析、文献挖掘等案例进行实战练习。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实例教学法、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重点强调案例教学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借助R 语言开发环境软件进行上机操作和实战练习。 (三)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要求学生在实验环节掌握文本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思路及相关领域的实战应用。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基于课堂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扩展实践练习,进一步熟悉文本数据分析流程和技术方法,加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练习。 (四)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文本数据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数据应用方向的学生,学习和掌握文本数据分析相关知识、方法和技术,不仅是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各个领域海量数据管理的必需技术和能力,符合该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XMU Undergraduate Course Syllabus Course name Differential Geometry Course code Category code MATH Programme Semester Semester 1, Year 3 Course type □Basic Common Courses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Disciplinary General Courses Specialized Courses □Other Teaching Processes Course focus Lecture □Experiment □Skill-training □Practical Credit Others Practical Total hours Total learning 3 0 0 0 64 64 0 learning Lecture Tutorial Experiment Prerequisites Mathematical Analysis, Linear Algebra, Elementary Geometry,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Course description 2. Learning goals This course is one of geometry courses facing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 in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subject for classic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is curves and surfaces in Euclidean 3- spaces and the research subject for modern differential geometry is general manifolds.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he classical one.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local theo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 frames and fundamental theorem for curves and surfaces, intrinsic geometry of surfaces. The method for this courses is based on calculus. 3.Teaching approache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lassic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that i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geomet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 in three-dimensional Euclidean space, and use this to solve some geometric problems. Train the students their capability of geometric and graphic imagination,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 Meanwhile let the students feel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modern 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modern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Lectures, Exercises,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exercising; Mainly blackboard-based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as supplement. hours=L+T+E+P+O Tick a box Tick a box Filled out by department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课程.doc

授课教案 班级: 17 计 1 班课程:office2010授课教师:黄媚课题名称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第二节数据处理与分析 知 识 1、掌握数据的查找、替换、排序、筛选 目 2、学会使用合并计算、分类汇总和条件格式 标 教能 1、通过课件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处理的步骤,理解其中的力 学操作含义 目 目2、准确判断使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处理数据 标 标 素 1、在实际操作中提起每个操作的兴趣,有 欲望了解之后的操质 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 2、能自觉完成课堂练习 标 课的类型理论加实践课程 1、数据自定义排序 教学重点2、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3、条件格式 1、正确排序 教学难点2、正确区分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3、使用正确的条件格式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及材料多媒体机房、课件、习题 课时8 课时理论课, 8 课时实践课,共720 分钟课前准备了解学情,备好教学素材,操作习题 教学反思1、授课期间应在授课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情况,对于学生露出困惑较多的地方再次加深讲解。 2、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多鼓励会的同学多多指道不会的同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被教的学生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3、习题要跟进,这样学生才会及时打好基础。 4、复习要及时,这样才会印象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 分钟)讲授新课(20 分钟)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教师示范操作当堂的师生互动能导入本次新课。学生认真听课并回让学生更能加深对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操作步骤的印象, 7、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其中运用到的按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钮印象更深刻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 - 开始 - 【编辑】组 - 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 “查找和替换”的 对话框输入查找内 容 - 选择“查找全 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 - 开始 - 【编辑】组- 查找和替换-替换- 在“查找和替换”的“替换”对话框输 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 换” 序 选 7.2.2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 - 【编辑】组 - 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 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 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 数据 -【排序和 筛选】组 - 排序 - 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数据分析与处理 3.课程英文名称: 4.课程类型:CC 5.授课对象:电子商务本科 6.开课单位: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7.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期 8.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 9.并行课程: 10.后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动态网站设计基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 11.学时安排: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总体概括 既要能够掌握EXCEL的整体概念和基本操作步骤,又要掌握EXCEL在数据分析与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2.教学目标列表

(二)课程培养能力体系

(三)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映射表 见附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mapping图》。 (四)教学任务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内容完整,实验步骤正确,实验结论真实、准确,优秀学生能总结出系统的实验注意事项。 作业:作业内容正确,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优秀学生能够提出鲜明的个人观点,同一问题能够给出简洁明了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数据的输入与编辑(2学时(讲课)+2学时课堂练习= 4课时) 教学内容: 1、数据输入的一般操作 2、特殊数据的快捷输入 3、有规律数据的序列输入法 4、设置有效性对输入数据审核 5、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6、数据的编辑操作 教学重难点: 1、设置有效性对输入数据审核 2、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Excel基本的概念 2、掌握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简单数据的输入 3、掌握下拉式列表选择输入的设计 第二部分单元格数据的格式设置(1(讲课)+1(课堂练习)= 4课时) 教学内容: 1、单元格格式的一般设置 2、各种内置数字格式的使用 3、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4、条件格式化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自定义数字格式的应用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大纲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编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教学大纲应有利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成为教材选用及编写、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检查和成绩评定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2、教学大纲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为目标,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培养的能力、具备的素质为主线,科学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搭建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避免局限于一本教材或参考书进行编写。其中,有国家指导意见的课程,应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编写。 3、各教学单位应组织各教研室或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大纲修订的要求及本审定意见,研讨课程教学内容,达成共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写。 4、教学大纲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教学内容的层次及逻辑顺序清楚,重点明确,难点准确,学时分配合理;如对教学方式方法有建议,可进行总体阐述或在各部分中阐述。 5、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符合统一规范。字体、字号规格统一。文本表述要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杜绝错别字。正式文稿应删除课程不需要的多余栏目(即该大纲未涉及或无内容的栏目)。 二、理论(含实验)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1、基本信息 应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并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1)中文名称、课程编码:必须与“教务系统”中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匹配,且相互统一。 (2)英文名称:按照国际标准,科学、规范、准确翻译中文课程名。 (3)开课学院:教学单位全称。未纳入学院的教研室则填写教研室名。 (4)属性:选择填写“理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一。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为“理论”类课程,以实验授课为主的课程为“实验”类课程。

030742003《数据分析与建模》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建模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742003 课程英文名称: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数据分析与建模是一门综合运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手段对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军事工程等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应用数学。它系统地介绍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和建模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与实例,为学生今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时间打下必不可缺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技巧。 2.学会正确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能够根据各种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3.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检验与评价。 4.掌握有关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学生应掌握与建模相关的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无约束最优化、微分方程、最短路问题、数据统计描述与分析、回归分析、计算机模拟以及插值与拟合等建模与求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基本技能: 掌握一定的解决实际建模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并具备相关的编程计算技能,掌握撰写数据分析与建模论文或报告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教学实施: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学时,后面的课时分配可供参考;可自行安排讲授的章节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应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等课程之后学习《数据分析与建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对于学生完成的习题要检查改错。对每种建模方法,要让学生上机实践并给予指导,使学生确切掌握要领,付诸应用。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可以采用MATLAB、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课堂教学大纲.doc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课程名称: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 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编号:N03050703 总学时:40 学分:2.5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是信息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教育课。本课程主要学习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相应的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平台框架。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了解Hadoop 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掌握HDFS和MapReduce技术。了解HBase、Hive、Zookeeper、Avro、Pig等相关大数据技术,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构建相应的云计算平台。教学应当结合实际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促进大数据相关教学改革。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大数据与云计算概况 1、了解大数据概念 2、了解大数据的产生、应用和作用 3、了解云计算技术的概述 4、了解云计算的特点及技术分类 5、了解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大数据处理与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理解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2、掌握大数据的关键技术 3、理解大数据的处理工具 4、了解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5、理解云计算及关系型数据库 第三章 Hadoop 1、了解Hadoop概述 2、了解Hadoop发展简史 3、理解Hadoop的功能与作用

4、了解Hadoop的优缺点 5、了解Hadoop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6、掌握Hadoop项目及其结构 7、掌握Hadoop的体系结构 8、掌握HDFS的体系结构 第四章 MaReduce 1、理解分布式并行编程 2、理解MapReduce模型概述 3、掌握Map和Reduce函数 4、掌握MapReduce工作流程 5、掌握并行计算的实现 6、掌握新的MapReduce框架:Yarn 7、理解新旧Hadoop MapReduce框架的对比 第五章 HDFS 1、理解HDFS的假设与目标 2、理解HDFS的相关概念 3、掌握HDFS体系结构 4、掌握HDFS命名空间 5、掌握HDFS存储原理 6、掌握通讯协议 7、理解数据错误和异常 8、理解从HDFS看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需求第六章 Zookeeper 1、了解Zookeeper简介 2、掌握Zookeeper的工作原理 3、理解Zookeeper的数据模型 第七章 HBase海量实时处理实战技巧 1、理解HBase简介和架构 2、掌握HBase核心知识点 3、掌握HBase高级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 Experiments of Principle in Resistance of Plant Disease 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 适用专业:植保(植)、植保(农药) 理论课程总学时:40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4)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7(验证实验 5 个;综合实验 1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选修4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是以植物抗病性机制,植物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及其变异,植物抗病性遗传和变异,植物抗病性鉴定为方要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植物体的各种抗病因子在抗病中所起的作用,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植物抗病性的原理。 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重要植物本身结构与形态特征、植物本身含有的物理化学物质、病原菌的变异、品种间的不同抗病性等与抗病相关的因素在实际中是如何作用的,为将来如何控制病害,更好的进行病害防治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植物病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植物抗病性的理论知识支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一)教科书 1.植物免疫学李振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指导》李永刚主编东北农业大学统编教材2004年(二)参考书 1、《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五、考核办法 本实验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实验操作中表现及出勤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80%。 大纲主撰人:杨明秀 (一)实验项目1 木栓化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必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12《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2014修订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Accuracy Theory and Data Analyses) 课程编号:(根据选课系统中编号填写) 学分:3 学时:45 (其中:讲课学时:39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试技术、信号分析和处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教材:《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高等学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信息类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测试与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正确估计被测量的值,科学客观地评价测量结果,并根据测试对象的精度要求,对测试与实验方法进行合理设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实验环节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1.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和毕业要求6; 2.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中的指标点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的法律基础知识,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0%; 3.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5中的指标点3: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把握国内外测量控制与仪器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20%; 4.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6中的指标点3:能够对测控系统和仪器工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占该指标点达成度的30%。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 教学内容 (1)研究误差的意义

(2)误差的基本概念 A. 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 B. 误差来源 C. 误差分类 (3)精度 A. 精度的基本概念 B.量值的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 (4)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A. 有效数字 B. 数字舍入规则 C. 数据运算规则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包括误差的定义、来源及分类等; (2)了解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表示方法,了解量值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及相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有效数字含义、数字的舍入准则与数据运算规则,能根据精度要求准确表达测量数据 3. 重难点 (1)能正确分析误差来源; (2)测量误差按误差性质的分类处理; (3)能准确表示有效数字; (4)了解量值传递、标准与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及相关法规 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1. 教学内容 (1)随机误差 A.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 B.正态分布 C.算术平均值及测量标准差 D.测量的极限误差 E.不等精度测量 F.随机误差的其他分布 (2)系统误差 A.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 B.系统误差的特征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是测量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时空基准、卫星定轨基础理论,掌握GNSS定位数学模型、定位方法和误差源分类等原理,掌握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施测方法及其数据处理、软件操作过程等,了解GNSS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通过讲座教师的课程模块的讲座、助教安排研讨、指导撰写论文、主持小组论文报告和讲座教师组织课程论文报告、实验及生产实践,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独立承担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组织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等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文献检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测绘案例分析与解决能力。为专业的研究深造、社会就业奠定专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理解GNSS的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了解GNSS的应用领域; 3.理解GNSS测量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4.理解卫星运动的基础知识及GPS信号; 5.掌握GNSS定位方法、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 6. 掌握GNSS的误差来源及其削弱方法; 7.掌握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网点布设、观测方法,并运用相关知识达到能够撰写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报告的能力; 8.掌握GPS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和RINEX格式; 9.理解GPS基线解算、周跳探测等预处理工作; 10.掌握GPS坐标系统之间的关系与转换; 11. 掌握GPS控制网的二维、三维平差计算,并综合运用GNSS数据处理方法和程序设计能力,达到熟练操作GNSS数据处理软件的能力,能够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THEOL网络教学综合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THEOL 网络教学综合 实验课名称:仪器分析实验 实验课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s 一、实验课程课号:20610038j 适用专业:动药、粮食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32(4) 学分:1 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1 个;综合实验6 个;设计实验1个)应开实验学期:与理论课同步开设 二、实验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本课程的要紧内容包括: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光度计、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自动电位滴定仪等仪器。通过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熟练把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使学生初步具有按照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课程的改革以实验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与科学研究结合,研究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进展。改变过去实验教师与学生“牵着走”的关系,而改为“引着走”,和“自己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采纳素养、能力、过程、结果相统一的方法。注重过程,强调实验素养,注重动手能力及实验技能。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差不多要求 学习并把握化学实验中的差不多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以取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观看现象、分析判定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及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综合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遵照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来完成实验,实验前务必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以保证实验课的教学成效。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

授课教案 班级:17计1班课程:office2010 授课教师:黄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 3分钟) 讲授新课 ( 20分 钟)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 导入本次新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查找和替换”的对 话框输入查找内容-选择“查找全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替换-在“查找和替换”的“替 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换”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认真听课并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当堂的师生互动 能让学生更能加 深对操作步骤的 印象,对其中运用 到的按钮印象更 深刻

序 选 7.2.2 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编辑】组-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排序-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包含标题——排序时保留字段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2.3 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按值列表、按格式、按条件 选择所需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 “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所需值-确定 2、自定义筛选 选择所需的单元格区域或表-数据-【排序和筛选】组-筛选

数据分析方法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方法与软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选修课程代码:课程总学时:64 总学分: 2 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课程实验学时: 32 实验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计信本 开课时间: 04 年级 6 学期开课单位:计算机学院 大纲执笔人:彭平大纲审定人: 一、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分析方法(Methods of Data Analysis with software) 二、课程简介 数据分析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理论和方法,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数据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则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机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基于这一专业定位,信息与计算科学可包括信息科学与科学计算两个大的方向。而信息科学可以理解为“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数据分析正是信息科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学分: 1.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实验32学时 四、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统计软件SPSS系统基本用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熟练使用SPSS软件内部函数,并能分析所得结果。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加深对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回归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的理解,掌握统计软件的各个操作方法和步骤,并能结合具体问题和相关知识对计算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 主要内容: 五、实验课程内容及要求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 Theory of Crop Principle 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z(z) 适用专业:农学、农学(农产品)、农学(种子) 理论课程总学时数:40学时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学时(4)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3个;综合实验1个;设计实验0个;创新实验0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五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作物栽培学实验主要是以作物形态观察、产量构成、作物演化为主,实验操作与感官观察相结合,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分析以及种子检验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讲授的有关知识。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实验教学目标 1、实验部分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讲授的有关知识,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生产实践技能。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作物的分类和识别的方法。 3、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分析以及种子检验的手段和方法。 (二)基本要求 1、预习实验指导及有关教材,了解实验原理、内容和方法。 2、做实验时必须细心、严肃认真。 3、爱护实验仪器和用具,如有损坏必须及时登记。 4、按时完成实验操作,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对实验得到的结果要认真分析。 5、实验完毕后,应将用具洗净并放回原处。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赵宏伟主编,东北农业大学,2004 五、考核办法 实验报告、平时操作与口试相结合。 大纲主撰人:赵宏伟 (一)实验项目1 禾谷类作物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4学时每组人数:3人首开日期:9月 2、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禾谷类作物的形态特点,正确识别常见各类作物。 4、实验内容提要 了解禾谷类作物的一般形态特征,麦类作物(第一禾谷类)和玉米等第二禾谷类作物的特点,常见禾谷类作物的识别。 5、实验操作要点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data teaching plan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点补充,即在学习了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带学生到网络教室利用网络和excel 平台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材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 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每学期都要 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所学的 相关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做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重庆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创办的八 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庆市教委直属xxx中学,全国享受20%保送名额的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设备先进一流,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普遍较高,由于我校是国家级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学生有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的实际体验。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据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一些信息 难点:比较、估计、推理等方法的应用 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和excel展示)并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动手实做。 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探索、师生共做,学生小组合作及动手实做。 教学过程: 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瞬息变化的世界,而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据。如果大家看看报纸、电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新闻、经济论坛、天气预报、广告或者是体育比赛,很多地方都十分频繁地使用着数据。请大家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数据,并想一想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会从自己的身边举出许多的数据,老师关键是引导学

数据统计与分析教学大纲

数据统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120602206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系统阐述现代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内容有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基础、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能够初步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统计在社会经济应用及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二)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容易理解其他课程中的一些数量分析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三)为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和学习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数量经济课程打好基础。 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够结合经济管理理论加以应用。 二、课程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特点及应用场合等 课程难点:假设检验、参数估计、线性回归分析等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特点及应用场合等 三、整体课时分配 章节序号章节名称 理论 学时实验学时 1 导论 2 2 2 数据的搜集 2 0 3 数据的图表展示 2 2

4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4 4 5 概率与概率分布 4 0 6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4 0 7 参数估计 6 0 8 假设检验 6 4 9 一元线性回归 6 6 四、课程内容安排 (一)导论 主要内容: 1、统计及其应用领域 2、统计数据的类型 3、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 1、理解统计学的含义 2、理解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3、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4、了解数据的类型 5、理解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统计学的含义,2、了解数据的类型,3、理解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二)数据的搜集 主要内容: 1、数据的来源 2、调查数据 3、实验数据 4、数据的误差 教学要求: 1、数据的来源 2、搜集数据的调查方法 3、问卷设计 4、搜集数据的实验方法 5、数据的误差 6、数据的质量要求 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几种调查组织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难点:掌握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其基本的组织方式和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三)数据的图表展示 主要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水产动物疾病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 面向专业:水产养殖 一、课程性质 水产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发展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它要以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和水环境学等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它又要密切结合水产动物养殖生产实践,通过对水产动物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来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 本学科的任务是给学生传授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发展水产养殖生产服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科,应在第三学年下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病原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和基本的药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正确诊断、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病因的类别 二、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一、诊断要点 二、综合防治措施 三、疾病的治疗时机 第四节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四、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 第二章水产动物病原学 第一节病原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二、病毒的分类 三、病毒的增殖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与病毒感染 第二节病原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 四、细菌的致病机理与传染 第三节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真菌的分类 三、真菌的生长繁殖 四、真菌的致病性 第四节寄生虫学基础 一、寄生的概念 二、寄生生活的起源 三、寄生方式和寄主种类 四、寄生虫的感染方式 五、寄生虫、寄主和外界环境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药物学基础 第一节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一、药物学的起源与概念 二、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三、药物学的分支--一渔药药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药理学概要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一一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一一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渔药的安全高效使用 一、渔药的定义和分类 二、渔药的制剂与剂型 三、渔药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四、渔药的残留与无公害渔药 第四节常用渔药 一、环境改良与消毒药 抗微生物药三、抗寄生虫药 四、常用中草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