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从更加广阔的“宇宙和自然”的角度来探讨人生。[2]105早在庄子之前,道家的先驱人物老子就已经提出了“道”的概念,至于“道”为何物?不少人会觉得它是虚无缥缈的,当代的诸多学者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各个学派都把“道”看作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指没有外在形态,不可触及的原则规律。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对“道”做了进一步阐述。如《庄子·知北游》中讲东郭子与庄子的谈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处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3]31这说明了在庄子眼中“道”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虽然事物的外在形态不同,贵贱有别,但都存在着道。

在庄子的另一篇文章《庄子·渔父》中也有一句话:“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3]31庄子把“道”看作万物存在和变化的依据,认为宇宙在开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唯一的存在物就是“道”,天地万物都由它产生,又最终回归于它。接下来又说:“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3]31在这里可以说把“道”理解成了做事的方法、准则,表明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只有依照“道”的原则去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违背了“道”,就必然失败。“道”的存在,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关于“道”的理论似乎不难懂,然而,庄子在几千年前就阐明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加以运用。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对于自然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人类从最初的畏惧自然,过渡到不断地改造自然,进而开发自然界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最终又过渡到渴望征服自然。人类社会为了发展和进步,往往只一味伸出手向自然索取,却没能依照自然的法则处理事情。自然界有着自身的法则这是不容置喙的,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不能尊重自然原本的“道”,对自然合理开发,一旦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那么自然很有可能以它自己的方式来“报复”人类。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工程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当地政府为了开发尼罗河的水能资源,没有充分考虑当地水系的自然环境就破土动工,导致大坝在建成后泥沙淤积,土壤盐渍化,原来的绿洲变成了荒漠。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这些惨痛的事实恰恰都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庄子所谓的违背“道”就会“逆之则败”的说法,体现出了早在几千年前的我国战国思想家的智慧,告诫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务必要以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为前提。

早在庄子之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9的哲学观点,庄子继承了这样的思想,认为人以及天地万物都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而道以自然为法则。这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像远古社会那样是人类畏惧自然,也不是想当然的那样自然无条件地服务于人类,只有人与自然以某种方式和平相处,才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途径。既然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各种资源,那么人类也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虽然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与庄子生活的年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保护环境,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回归原始的刀耕火种的自然生活状态,也不是说我们要放缓建设和发展,止步不前,我们应当从当代的视角出发,利用自然法则去为人类的利益服务,不能违背规律,亦不能破坏规律。改革开放初期,当代社会建设一直走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不科学发展道路,殊不知有些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想要恢复十分困难。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才越发意识到了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方案才开始提上日程。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的时候,最终受到惩罚的一定是人类自身。《庄子·大宗师》中写道“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1]200,[4]161意思是自然不能战胜人类,人类也战胜不了自然,庄子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对立的,人类不应该试图改变自然规律,而应该顺应它。同时,庄子又提出“人与天一”,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融合,只有真正了解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才是真人。随着当代社会发展进入平稳的轨道,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也在不断地被后人思考和研究,这些自然哲学思想和后人的研究成果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今后发展道路的认识,同时也为建设实践提供了

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忽视自然规律盲目建设,而是要把我们的发展方向指向另一条科学和可持续的途径。在这种自然哲学的指导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行列;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相关的法律政策也开始出台;以往为了增产增收而盲目开辟的耕地,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以往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开始找到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运营模式,这使得发展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齐物之心——庄子人生哲学对个人追求的启迪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除了庄子自然哲学对于社会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之外,庄子的人生哲学也为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推开了一扇门。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他从人生存中遇到的“困境”角度出发,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做了一系列思考,分别谈到人受到“生与死的自然之限,时与命的自然之限,情与欲的自我之限。”[2]142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1]20庄子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物都是“有待”的,所谓“有待”,就是要依赖一定的条件,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人总是难免与外界产生某种联系,受到外界或自身的某种限制。因而在庄子看来,但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世上之人,都过着世俗的生活,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困扰所束缚,达不到无牵无绊,也就不能做到精神的自由。

在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于是就必然会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目标,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并且,在这个个人的价值追求趋向于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在不同的价值追求过程中,都会经历相应的成败得失,得到了会获得满足的幸福感,得不到就会陷入痛苦的矛盾。人会因为得失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自然是常理所在。但是,过分的追求和渴望成功不但不会成为个人进步的动力,反而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和心理束缚。小到因为竞争而引起同伴之间的排斥和争吵,大到因妒生恨而引起的一些杀人案件,这些都是因为在个人追求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没有树立良好心的态造成的。有所追求固然是好的,但是追求的狂热程度超过了一定的限额,或者追求的前提是没有摆正心态,那只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在庄子看来,个人所遭遇的一些成败得失只不过是那些让人不能自由和逍遥地生活的外在束缚而已,不必让这些外物影响自己的生活。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1]76他把世间万事万物看作等同,不论是丑癞女人还是美貌的西施,有成也必有所毁,都是复归于一个整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然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便不必再计较是大还是小,长或者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着相同的本质,没有评价万物的共同的标准,甚至生与死,也都是同样的自然变化,没有快乐和伤悲可言。《庄子·至乐》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庄子的妻子去世,庄子的友人惠子前往吊唁,庄子却坐在地上敲打着瓦缶唱着歌,惠子觉得庄子这样做很过分,不解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却说人的生命是“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1]524庄子认为人的出生与去世就像四季更替一样是自然的变化,无悲欢可言,所谓“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正是如此。这反映出庄子在看待生死问题上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既然生与死都是人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那么人就没必要为此有开心或悲伤的情感变化,而应该顺其自然,把这些都看作是常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样来说,为死者哭泣就是“不通乎命”,不能理解生命的道理,因此庄子并未哭泣。既然相濡不如相忘,死生亦可看作等同,更何况其他事物。这就启迪了我们,既然万物是等同的,那么得与失,成与败,贫与富,又有什么差别呢?不如看淡名利和得失,活得更从容一些吧。《庄子·天地》中也有说道“藏金于山,沉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富贵;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愧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万物一府,死生同状。”[1]350这句话说一个人成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遇到挫折也不会受外物所累,而感到困苦乏味,这样的宠辱不惊,是庄子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在当今社会,有不少人对于自己的追求是过于急功近利的,成功是为了求得名利或他人的认可,失败就自怨自艾无法振作,这样就成了庄子所谓世俗之人,受到外物束缚,不能豁达自由地

生活。庄子认为,世人都被卷入自然和社会运转的强大漩涡之中,与物相韧相靡;虽然有自己的梦想,却仍然身不由己,只能落得“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荥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5]80在庄子看来,我们应该处于一种“无为”的生活方式,合乎“道”的无为能让我们感到极至的快乐[5]30,当代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体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人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奋斗不已,焦躁不安。在这样的浪潮之中,有的人成功了,他们自感幸运,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那么失败了的那些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那些人,心态上的不平衡有可能扭曲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助。在这样的困境中,庄子的人生观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深思,庄子认为,人生在世就像后羿射日,每个人都走在后羿的射程之中,靶心的位置就是被瞄准的目标,没有射中的就是“命”[5]80。不论是怎样的“命”,一切都是自然的安排,人应该乐天知命,顺应自然,不必强求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同时也告诫我们,人的追求不能超脱自然的限制,应当遵循自然的法则,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在当代生活中,这当然不是意味着人不能有所追求,成为消极颓废的个体,而是说人的追求应当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一味只顾着超越自我而忘乎本性。人本就活在高处与低处之间,总是有这样那样达不到的目标和不能及的领域,在追求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困难的处境时,能体会庄子所谓的顺应天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事得失,是再好不过的了。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不论是社会的建设还是个人的追求,都应该在庄子哲学中领会“道”的力量,既不能盲目行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在庄子生活的年代,频繁的争霸战争让人感到愤恨而又无可奈何的沉痛,厌世之心也许正是从中产生,当代社会虽然进入没有战乱的和平稳定的发展期,但生活中的种种竞争难免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役,学会用“道”的眼光看世界,获得完整正确的世界观,破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才能达到人与物合一的自然和谐的圆满状态。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王德有.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王炎.得道的幸福——庄子审美体验研究[M].山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5]熊礼汇,夏忠.庄子与现代管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zhuangzi philosophy

Gao Jie

(Grade2011, Class 4, Major Chinese,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Shaanxi, China)

Tutor: Gao Jie

Abstract:The philosophy of Zhuangzi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but immortal, and for today's real life still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As the successor of the Taoist thought, Zhuangzi continue to c arry forward the Taoist’s thought of natural law, comply with the mandate of heaven, and comfortable inaction. Treat society as a whole, the nature philosophy of the Zhuangzi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can help people to better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o build the harmonious order of the whole society, no blind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 individual in the society, while advocating nature and free, eager to accept our destiny looks like escape from reality,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negative, it can keep balance between positives and negatives, let a person to be able to let go and relieve stress. Zhuangzi's live equal death, all things are identification as the outlook on life enlightenment we don't care success or failure, gain or loss.With the same eyesight to look a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his will makes us get a spiritual baptism. Zhuangzi philosophy contains in his parable, and he was very good at put the profound truth in the vivid image of the parable, let the reader to explore a lot of life feeling from plain text, and then get more abundant life experience.

Key Words:Zhuangzi's philosophy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Natural philosophy Society Life philosophy Individual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梦的解析》一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曾这样描述“梦”在古代人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他说:“就我们所知,古人都以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古代希腊人和其他东方民族出兵时必带一详梦者,好像今日出兵时必定带侦察员来刺探敌情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出兵时,最著名的详梦者都在营里。”(弗洛伊德,第59页)“梦”对古代人的精神生活曾发生重大影响,也是构成庄子精神世界的一大要素。弗洛伊德认为,“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这是梦的主要特性之一。此外还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同上,第95页)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只注篇名)“梦”本身是虚幻的,以“梦” 的方式开示真理,意味着对现实世界虚幻性的颠倒。所以,《庄子》文本中一再通过“梦”的方式颠覆现实世界的有限性,诉求开放心灵的自由理想。在庄子的梦幻世界中,“梦”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大树和人之间(《人间世》

篇“栎社树”见梦于匠石)、动物与人之间(《外物》篇“神龟”见梦于宋元君),甚至发生在人与髑髅之间(《至乐》篇“髑髅”见梦于庄子),这些谲怪吊诡的“梦”以虚幻经验的形式宣泄着庄子的情绪,无不表达着庄子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及在现实中难以诉求和满足的“愿望”。所以,套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梦”成为庄子“潜意识”中展现开放心灵的一个通道。下面论述《庄子》文本中几个有关“梦”的叙事,以见庄子假借梦境所呈现的思想世界。 一 先看《齐物论》篇末所载发生在庄子本人与蝴蝶之间的那个最美丽的“物化”之梦: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的“物化”之境,意在展现一种审美意境中的生命感悟,在心随“物化”、物我玄冥的开放心境中感悟“道通为一”的生命本相。郭象注:“夫觉梦之分,无异于死生之辩也。今所以自喻适志,由其分定,非由无分也。夫时不暂停,而今不遂存,故昨日之梦,于今化矣。死生之变,岂异于此,而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有关读指南的心得体会

有关读指南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指南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学年我园组织老师进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并进行交流活动,从中收获颇丰。 《指南》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并注重活动过程。这使我明白必须彻底改变原先学习的小学教育教学法,现在我们给孩子们设计的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着社会性和自己的智慧。 《指南》中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和创造的机会;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参与情况,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我们为幼儿布置科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幼儿认知发展所需的材料,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环境、强调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这些指导思想为我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我教育教学的活动指南。在尊重幼儿方面,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要得到孩子的喜爱,尊重。就必须先要学会尊重、信任孩子。教师都应该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发扬幼儿的长处。而作为教师,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在汲取其他教师的长处上,还要学会

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时刻坚持幼儿园的教育宗旨,为幼儿更好的成长而奋斗。 学习《指南》,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再迷茫,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标等都有据可依。我觉得《幼儿园工作指南》是所有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工作理论依据,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动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的需求,在现代终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有可能为幼儿的一生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系统理论学习、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教师不仅要学,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与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断研究积累经验,是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加强,从而塑造新时代所需要的专业教师素质。实际上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健康的精神家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从而构建起健康的价值理念和健全的人格。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含答案)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单选题 1.古人读书中提到“左孟庄骚”中“庄”指的是(C )。 A、庄子 B、庄周 C、庄子的书 D、以上各项都不是 2.“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C )。 A、中庸 B、论语 C、礼记 D、仪礼 3.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B ) A、宋 B、唐 C、汉 D、明 4.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A )。 A、善 B、真 C、美 D、德 5.“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C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6.孔子认为在他的弟子中,达到了仁的标准。(B ) A、子路 B、颜回 C、子张 D、子贡 7.孔子在对“文与质”的关系阐释中,质指的是(C )。 A、文化 B、人文 C、自然 D、社会 8.老子的道论是人生修养的(C )。 A、形而上 B、性善论 C、境界论 D、本体论 9.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C ) A、气 B、天 C、道 D、自然 10.《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的作者是(A )。 A、詹剑锋 B、东方美 C、叶海烟 D、张默生 11.历史上关公形象中的永恒精神价值是(B )。 A、仁 B、义 C、礼 D、智 12.民间学术的特点是(C )。 A、真实 B、规范 C、自由 D、简单 13.“仁”在礼”中的体现是(C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祭祀存念 D、报本施恩 14.“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多少次?(D ) A、456 B、356 C、365 D、465 15.儒家的核心理念是(A )。 A、仁 B、义 C、礼 D、智 16.儒家思想中“仁”的品质是(B )。 A、慈爱孝亲 B、温和润泽 C、报本施恩 D、祭祀存念

学习《指南》心得体会

学习《指南》心得体会 经过三天时间的学习,六位老师的解读,让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它既可以帮助儿童与他人交流沟通,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指南》中新增“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其实这就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一线的老师,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掌握知识情况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各个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之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庄子》中详细地阐述了对于生死的看法,表现了庄子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与超越自然的态度。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自然、意义 正文: 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列御寇》篇记录了庄子将死前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眼中是相当严重的大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他对于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自己的妻子之死,可以“箕踞鼓盆而歌了”。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 “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

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庄子在《至乐》篇中让骷髅来选择复生与死亡,说明死是一种解脱,不必把生看的太美好,而把死看得一无是处。人的死是对世间烦琐之事的解脱,生前不能不管的,死后可以完全彻底地放下。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但是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这个人在乱世之中,天地之间遵循天道,顺应天理,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一切,一切了然于心,直到人间名利生死。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指南》是一本详实温馨的“备忘录”。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指南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教育学院组办学习《指南》的培训,聆听了好几位专家的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指南》从五大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此外,《指南》还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在学习《》之后,使我感觉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每个幼儿,所以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安全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老师与孩子相处应是和谐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本班的发展水平,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

个体差异,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指南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上美术课的时候,一般都会事先准备一幅范画,让孩子依葫芦画瓢.这样孩子画出来的作品大多与我的范画相似,连孩子们涂的颜色都千篇一律.并没有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习指南以后我知道了应该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在幼儿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的干预,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这次美术课,让孩子画树.我一改往日的上课方式,活动前一天给孩子布置任务,让他们去公园或在校园里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树的图片.上课的时候让孩子发言,你看见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给了我很多丰富有趣的答案.接着我为孩子们展示各种树木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之后再进行绘画活动.活动结束时,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的绘画不再千篇一律,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树叶不是单调的绿色.有黄色的、褐色的、橙色的、红色的等等,还有的孩子画出来的树叶是五颜六色的,孩子还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果实、太阳、小鸟、小草、白云、还有树下纳凉的小朋友.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觉惊喜又高兴. 作为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和关心幼儿.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孙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1、孙子是什么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A、春秋末期 A、春秋末期- 正确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 战国后期 2、孙子思想属于哪个思想流派() A、吴兵学 B、鲁兵学 C、齐兵学 C、齐兵学- 正确 D、楚兵学 3、《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 A、六篇 B、七篇 C、十三篇C、十三篇- 正确 D、三十三篇 4、“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句名言出自下列哪部兵书() A、《六韬》 B、《孙子兵法》B、《孙子兵法》- 正确 C、《吴子 兵法》D、《鬼谷子》 5、“孙吴之书,家皆有之”一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史记》 B、《庄子》 C、《老子》 D、《韩非子》 D、《韩 非子》- 正确 6、《用间篇》在《孙子兵法》中属于第几篇() A、第一篇 B、第六篇 C、第七篇 D、第十三篇 D、第十三篇- 正 确 7、下面哪一条不属于孙子提到的用间之法() A、内间 B、外间B、外间- 正确 C、生间 D、死间 8、下面哪一条用间之法的含义是指今天的侦察兵() A、乡间 B、生间 C、活间C、活间- 正确 D、外间 9、“故明君贤将,能以()为间者,成大业也” A、重金 B、上智B、上智- 正确 C、仁 D、圣

10、下面哪一篇所谈之事是一切战争行动的自然起点( ) A、《用间篇》A、《用间篇》- 正确 B、《始计篇》 C、《作战篇》 D、《谋攻篇》 11、《谋攻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一书第几篇() A、第三A、第三- 正确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12、下列哪一篇篇后不属于《孙子兵法》的宏观战略部分() A、始计篇 B、作战篇 C、地形篇C、地形篇- 正确 D、谋攻篇 13、“夫兵者,国之大事”出自下面哪一篇() A、始计篇A、始计篇- 正确 B、作战篇 C、用间篇 D、虚实篇 14、“兵胜而益强”出自下面哪一篇() A、始计篇 B、作战篇B、作战篇- 正确 C、谋攻篇 D、虚实篇 15、下列哪一种手段为“不得已”而使用() A、伐谋 B、伐交 C、伐兵 D、攻城 D、攻城- 正确 16、《兵势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第几篇() A、第二 B、第四 C、第六C、第六- 正确 D、第八 17、下列哪一篇不属于《孙子兵法》战术部分() A、军形篇 B、兵势篇 C、虚实篇 D、火攻篇 D、火攻篇- 正确 18、“神头岭”战役中我方旅长的名字是() A、陈再道 B、陈望道 C、陈赓C、陈赓- 正确 D、刘伯承 19、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的对手是()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张云天 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 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 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1]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赵馥洁 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弘扬这种和谐精神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1)“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2)“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所以儒家崇和非争。(3)“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 1.公元前六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一次是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据《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辨”。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肉醤)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而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两次“和”“同”之辨,都深刻地阐发了“和”“同”的不同含义,明确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哲学观点,确立了“取和去同”的价值主张,并运用这一哲学思想论证了“尚和”的治世原则。 2.孔夫子明确论述了和的重大意义,提出来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二.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内涵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一团和气、一片生机。其中和谐观念是核心。包括: (一)宇宙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至高无上的大和谐。《周易彖辞》:“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庄子.天运》:“太和万物。”张载:《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谓道”,指宇宙本体的和谐状态。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太和,和之至池。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后,其和不失。是谓太和。” (二)自然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之中,和谐是自然生存发展的根本法则。《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天论》:“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义以成。”《吕氏春秋.贵公》:“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

学指南用指南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指南用指南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一:《指南》学习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体会 参加培训是给老师们最好的福利,刘军教授用他的智慧与文化底蕴为我们诠释着《指南》的精髓,让我从始至终跟随老师的讲解,认真地听着、思考着。聆听完任刘军教授的讲解,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指南》是"导向",不是"标准"。 《指南》旨在指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其本质属性是导向性、引领性的。也就是说,《指南》是通过引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来表达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防止不正确的教育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入歧途,而不是要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作出统一规定或量化要求。每个幼儿的成长如同不同植物的成长,因地域、气候以及自身条件等不同,而出现千姿百态的生长、发展态势。如果用同一"标准"驱赶所有幼儿去"统一达标",其后果是十分有害的,为了突出强调"指引"、"导向"的功能,而慎重的使用了"指南"一词。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

长。 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性。 如果把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统称为基础教育的话,那么幼儿教育就是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的教育已经打破了学校这个空间限制而变成了终身教育,但幼儿教育始终是终身教育这本大书的"序言",幼儿教育就是--"向下扎根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不在高深,在于能否萌发他们的学习品质。这不同于学业知识内容,它似乎看不见、抓不着,难以评量,然而其重要性却丝毫不亚于学业知识、技能,甚至可以说比它们有着更加深刻的长远的意义。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质量。当然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幼儿的自发活动和自由兴趣上,而应该帮助引导他们,逐渐使其经验系统化,兴趣深刻化,思维条理化,行动有意化,逐渐形成他们良好的社会性。 三、《指南》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幼儿的学习。 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 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不难看出,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幼儿园的教育不是体现在教材、课堂教学或"作业"中的。虽然环境怎么创设、活动怎样诱发与引导,都是教师根据幼儿园课程的目的,内容、要求而精心设计的,但这些目的、内容、要求仅仅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