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各学科性质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估的目标构建等,给我们教研员、学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更是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

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的观念呈现出新的转向,“教材是范例”。所幸的是我们小语“能力训练”实验对教材的认识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二十多年前遵循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理论,明确提出以“课文无非是例子”的理念,在全国第一个以“能力系列”与“主题系列”整合来建构单元体系。因此我认为我们实验说的“例子”涵盖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例子;二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比如94年我在乐安执教《我的弟弟》是以一个自然段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因果式的自然段后,指导朗读文章结尾“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读后我对孩子们说:“弟弟学习很认真、很刻苦,你们说说他将来长大了干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他当了科学家,研究新武器;有的说他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真是众说纷纭。正当孩子们说得感慨激动之时,我话锋一转:孩子们,他什么也没当成,在他八岁那年,凶残的敌人将他杀害了。”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愤怒、惋惜种种神情交织在一起,虽然无语,但取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想:这堂课的成功就是正确认识了“课文无非是例子”这“例子”的真正含义。这种教材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说它是科学、全面的。(三)转变教师角色观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观,可以根据唐代教育家韩愈的理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来推断。教师是(1)道德的传播者;(2)知识的传播者;(3)问题的解决者。不难看出: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它的另一个代名词便是“教书匠”,为了教书而教书,很少去反思,去研究。这样一个角色,只能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但绝做不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它对教师自身发展而言可能比较顺利,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迫切需要根本性的变革。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人们对教师的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前面传统的教师角色观相比,教师角色观体现在:(1)教师不应仅是一个道德的传播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2)教师不应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而更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成者。(3)教师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顾问。不难看出消极的、被动的教师形象将被积极的、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

(四)转变师生关系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直观形象点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如果把它拟人化些,可以归纳成都专制的、单向的与服从的关系。这也有它的好处,这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方便,特别适合我们大班教学。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有问题不敢提,有意见不敢说,只能无条件的服从,即使老师说错了,也只能忍气呑声地接受,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一条船上有90头牛,40头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先给美国孩子做,他们七嘴八舌地跳起来,说这个题目出错了,这条件与问题不相关,无法做。但是拿到中国做,很多人做出来了,答案是50岁。问其原因,他说老师出了题目,就有答案。现在有两个数字要么加、要么减、要么乘、要么除。如果加起来就是130岁,这个人老得不像样子,开不动船。如果乘更不可能。如果用除,商有余数,看来看去只能用减,90-40=50差不多,经验丰富。这是学生长期无条件服从,不敢批判而导致的恶果。

新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过程。因此,要求师生关系应是双向的、平等的、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关系。双向是对单向而言,不仅是老师对学生发号指令,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平等需要我们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地位。失去了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在这里,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权威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在给江苏一学校作课题鉴定时,写下这样一句话:翻开书本学理论,蹲下身子看孩子,都会给我们收获。翻开书本就是能从中要学习教学理论及教育技术;蹲下身子后,我们就能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以前瞧不起或看不见的东西。这里蹲下来与学生交谈,虽是空间上的距离,但本质上是给孩子一个平等。

(五)转变教学任务观

对教学任务观的认识大略经历了四个层次:

(1)、教学生内容。它以书本文字表现出来,把教学任务理解为教书,教师只为完成任务而上课,从不为学生发展服务。

(2)、教学生学会。这个层次比前一种理解要深一些,教师不仅满足于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

(3)、教学生会学。这一层面的教学过程要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显然对学生终生发展很重要。中国小学教育实践,是80年代初关注方法策略指导的(我想小语“能力训练”的创立82年,可能是基于这个背景创立的)至今经历了差不多十几年,积累了很多

有价值的资料,作了很多的探索。但发现即使掌握了很多的方法,就能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吗?这里有一个对方法选择运用的问题。于是90年代,和学习方法指导相关联,提出学习策略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技能加以不断选择和调控,不仅包括方法技巧调控,还包括学习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上的调控。(例《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情境策略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提出)4、教学生会创造。随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这种观念表现越来越强烈。因为第三个层面“教学生学会学”,已为学生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但也存在学生创新精神不够这一缺陷。学生学会的是社会已有存在的知识,充其量只能适应这个社会。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就在于能改造社会。因此,“教学生会创造”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我选择,并最终实现自我创造,这是学校教育最终的目标。教学行为

“教育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教学行为是教育观念的实践。”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在人才目标上,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明天的生活。”未来社会谁也不知晓,但谁也都能预知。有人说未来社会是一部大机器,需要各种各样人才。陈景润是人才,雷锋同样也是人才。但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又是高度的一致: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交际能力。

强健的体魄是安身立业之本。毛主席曾提出三好学生标准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把身体摆放在三好生标准的首位,他老人家多么远见卓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喜中有忧。一方面,身体发展速度很快;另一方面,身体的内在素质发展不尽人意,“肥胖型”和“豆芽菜型”日趋严重。当然学生的身体状况涉及的方面诸多,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是引发轻视学生状况因素的主要原因。我们教师自己要力之所及,重视体育课程,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身体第一”的观念付诸实行,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造就一代新人尽自己一份力——教孩子学会健体,教孩子学会做事,教孩子学会学习,教孩子学会合作。教给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树立民族自信心{英国一学者地对科学家李约瑟的25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精彩的提炼,写了一本书《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该书告诉我们,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源于孔子先进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诱导、举一反三”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个性差异的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倡导乐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观)……},践行大众服务(在一次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只有2%的人把“为人民服务”选择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有专家指出“新课程要培植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培养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克宽克仁,让生活充满爱;善待挫折,砥砺成长人生。这点非常重要。人的一生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要培养学生吃苦、耐挫折的能力。在学习上既要寓学于乐,又要提倡刻苦。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认为这是高层次的“愉快教育”(教材专家研讨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十年,为教育想一百年”得到许多有志之仕的共识,很多学校把它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这是非常现代的、有远见的。1998年,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学生必须具备四种能力:

1、未知的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方法。

2、做事的能力——有处理信息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3、生活的能力——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4、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创造环境以求发展。(二)在学科定位上,要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教育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是人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对于小学生说它基本涵盖四个方面任务①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②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③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④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而人文性强调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突出人的精神,站在“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涵盖三个方面任务①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②提高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③具备良好品格与健康个性。为什么新课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在学科定位上提出?如果你是教育的有心人,就不难发现,这两者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一节课中又是唱歌,又是画画,又是游戏,又是多媒体,还有合作探究。教学目标不明,双基训练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次在宜春召开的全省小学语文12节研讨课可见一斑。(例)尽管我们赣版教材走的是中庸之道,将“能力训练”与“主题系列”进行科学整合,我们的课堂依然出现上述现象。(例)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本身搞好。”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要种好自己的田,烧好自己的园。

语文学科就是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而且是教学活动中动态的统一。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有位知名教育家说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是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是与之俱来、相辅相成

的。如果说工具性是“皮”,那么人文性就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工具性是“肉”,人文性是“血”,有血有肉,才有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段、篇等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我们语文教师恰当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获取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吸收人文的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三)在教育理念上,要求“在继承优秀传统上创新”

这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基本理念”第4条中将实验中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改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2004年,***总理关于“学习霍懋征老师教育思想”的批示告诉我们,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深扎民族文化之根,灌注民族精神之魂,使语文课程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是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根基。我认为“继承优秀传统”即包括继承革命传统,从革命先驱者所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险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也包括优秀的教学理念、方法与策略。我们教师在面临课程改革时就应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实际。真正的优秀传统,才可能是现代的;真正的民族特色,才可能走向世界。

(四)在教学设计上,要求“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位教授曾说过:“没有没有过程的实践,也没有没有过程的活动。凡是活动必须要有过程,凡是过程必须要有操作,凡是操作必须要有方法。”的确,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过程,都要依赖于一定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是教学赖以维系的根本,是语文新课程研究的重点方向。

重视“过程和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放在学生在探研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获取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理解概念。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高。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在阅读教学时,就应该考虑怎样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让孩子去感知文本;怎样围绕阅读主题教学生去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地获取“听说读写”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让孩子学会运用。

(五)在资源开发上,要“开发利用,拓展整合”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上“窄”,途径上“封闭”,教师只能用“教材”教,脱离了儿童现生活实际。为了克服教材所承载课程资源的局限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

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初步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强调我们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

首先要有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人公等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课中可在读讲文章重点句段中插入相关文字、声像资料让学生欣赏、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读后推荐相关读物或引导观察、调查,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实践能力。(《天上回来的朋友》教学设计)当然课程资源的利用要适时适量,如果过多的声像、信息、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冲击着学生的视觉,不仅干扰学生的形象思维,挤淡学生丰富的想像空间,而且挤掉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使言语欣赏、积累、运用等本色“语文学习”退出语文课堂的舞台。

其次要善于开发隐性的课程资源。“隐性”顾名思义就是不容易发现的。比如师生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对话中产生的思维火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林丽老师执教《天上回来的朋友》)

第三、要知道教科书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因文制宜,调整不合当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赣版第八册教材习作5,习作内容是选择你亲身经历的一件有趣的事写下来。例文是《村西那条河》,是讲在村西那条河里,小朋友快乐玩耍的几件事。显然,习作例文与习作要求不相符合,如果你就那样写,孩子辛苦写出的文章大部分不合要求,你只有通过例文的学习,然后与习作要求对比,找出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当然还会有人出错。我在教学时将习作内容改为“选择你亲身经历的有趣的事写下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因时制宜,删除不合当地时令的教学内容(七册习作6记一次小实验找几朵牵牛花捣碎放到两个透明的杯中,分别加点醋和碱。牵牛花在深秋只剩下几片不多的叶子,那来的花呢,所以在教学时我将这部分内容删了)。可以因生,灵活处理课后作业,单元练习中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或高年级书后选文。还可以将课文编排进行调整,实验“一篇带多篇”(我将七册和八册中以“爱”为主题重组了一单元七册25《妈妈的爱》八册5(雨荷)(母爱)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父爱)七册26《开放在小河边的微笑》(师生情)七册28《她是我的朋友》(友情)八册《黄纱巾》(陌生之间深情)让孩子通过这一组单元的学习,感受到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要用心体会,同时也要以真情回报父母、老师、同学,还有周围需要你帮助的人们。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当然无任你如何将课文调整,每单元的训练要点、每本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一定要达到。如规定的识字量、阅读量、写作次数、各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要点不能削弱。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发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语文课既要上得生动活泼,又要扎实有效。

(六)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这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而提出来的。以往教师频繁地讲、频繁地总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一学习方式的提出,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注意的是:自主是基础,是关键,没有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表达、自主运用的基础,合作、探究则无从着手。因此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阅读课首先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尽自己所能去理解、去感悟。有的老师,学生对课文都不怎么熟,就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去搞一些虚的语文活动,这是决不可取的。(《新型玻璃》一整堂课围绕“新型玻璃”开展新闻发布会,看似形式新颖,耳目一新,可这堂课的实效是什么,除了老师安排作秀中的少数几个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既提不出任何问题,更回答不出任何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素养等方面到底收获多少,甚至可以说学生学语文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也谈不上。)。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探究”要有实效。要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点,“探究”的问题,也要看是不是值得探究,它是否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如果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往往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如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一看就能明白,还需要合作探究吗?我认为以下情况可以考虑:

(1)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与旧知识有关联或相类似时,可以让学生探究;

(2)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

(3)当学生意见不一致,而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作好准备与对方争辩。合作时要有明确的分工,主持人、记录员各负其责。要求每位组员既要表达见解,更要学会倾听,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功效。

第三必须知道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现在一些人经常说“都课改了,怎么也像从前那样上”“这节课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似乎接受性学习就是落后的代名词。其实不然,特别是对我们小学生来说(美国50年代进行“发现性学习”经历几十年,也不得不承认接受性学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位子)

(七)在教学评价上,要“模式多元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1)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具有“精英主义”功能倾向,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的检测,忽视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评价。在这种评价制约教育的改革,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也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主体强调多元化,评价内容从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转向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多样化,评价的过程动态化,评价的信息拓展化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

也要看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更要看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看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既要有纸笔的检测,更要有教师课堂教学中言语的鼓励;既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允许家长参与评价,更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这样才能全面地、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和大量涌现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八)在学生问题上,要“理解、尊重、赏识”

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理解、尊重他们。有人说每一位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差异,正如世界上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二片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承认学生间个性差异,我们教师理解孩子所做、所说,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⑦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我们来看看杭州西湖小学郑雪琴老师《江雪》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呢?

生2: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生1:因为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

师:这是“贫穷说”

生2: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师:那就是老人在独自享受一份清静,这是“清静说”

生3:老翁可能遇到了什么伤心事。

师:这是“忧愁说”

生4:我想他非常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

师:那就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这是“爱好说”

生5: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

师:这是“流放说”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种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吻合呢?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这是我们学习古诗,了解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理解、尊重、赏识,学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多种答案,尽管这些认识有高低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体现了教师在价值取向上的导向作用。孩子们是在解读文本,也是在感悟人

生。他们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思想的升华,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

(九)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按照自己的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走教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的问题转”。而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要求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当然这不是说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变成“老师跟着学生跑”,而是要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自然地纳入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中,在逐步深入对课文的研读中,逐一得到圆满的解决。这需要比较高的应变能力,比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当然对我们一般的老师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也不是说那么高不可攀,我们可以尝试:我们可以先让来讨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字词类的小问题可随间随答,课上难于解决的问题可留到课后解决);然后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全班同学帮助解决。但要注意问题不宜过多,一般是围绕单元要点、课文内容或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且容易被学生忽略的。这样处理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十)在自身追求上,要“做科研型教师”

我们习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即使是新参加工作的老师,也会按照在受教育时的印象进行教学。这有可取的一面:继承传统。但有些传统不一定科学。比如,要学生把生字抄三行、四行,听写错了一个字罚抄二十遍、三十遍,有的甚至一百遍,以为这样学生便能烂熟于心,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位教育心理学家在大量的调查中发现,一个生字最佳是抄三至四个,如果抄上了二十个,学生识记功能减弱,反而容易回生。(列举自己的做法)再比如,布置家庭作业只问学生有没有按时完成,不考虑学生能不能,不问学生做作业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以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是我们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或者说师生付出的劳动与获得不成正比的原因之一。“教学质量要提高,教育科研要先行”。我认为解决这些老问题最好的方法多学习,多调查,进行课题研究。当然课题研究要更贴近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更切实地解决面广量大的常见问题。(实小二个课题的提出)让教育科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作用,便是我们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变“经验型”为“科研型”的主导思想。

总之,三小的校本教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这次讲座也希望能有助于你们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解决存在的弊端,往往也会带来新的弊端。它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也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大家坚持不懈共同的努力,让我们共建、共享共赢与课改一起成长!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教师角色的转换 [摘要]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呼唤教育的角色转换、思想转换、能力转换以及方法转换。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高校教师角色转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是否拥有一大批知识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将决定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同时改变那些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这种创新教育热切呼唤创新型教师。 一、教师思想转换 1.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整个教学过程——从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并利用教学和学习资源到最终进行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怎样有利于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来进行的。由此可见,现代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只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活动。 2.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教师首先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对信息获取的欲望,要破除迷信,挣脱教条,不屈从于权威和传统习惯模式,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敢于具有自己的意志和自主行动倾向。只有当教师具有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时,其才有可能在日常教育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各项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心得55424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本周我们学习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知道礼仪的概念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共定下来。礼仪、文明交往等,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所以我认为学习文明礼仪,使我们每个人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学习了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过后,我又进行了一翻思考,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目光、站姿、手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即;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通过这次文明礼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的大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由于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平常很多教师都会说:“别人都会你怎么不会,笨得像个猪。”“看你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来混日子。”“来这里捣乱!回家算了。”等等恶语在伤害着孩子们,这使得学生产生了不想学的状况。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缺乏使用文明语言而引起的恶果,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如果我们使用了文明语言,不仅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度的灌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题性是这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学生主题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得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3、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者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论独有的领地,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展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

教师经验交流: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教师经验交流: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心得体会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读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当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二、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

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利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课程还使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 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

最新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改日渐深入,“问题学生”好像也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在课堂上就会与老师顶起牛来,弄得教师异常尴尬。课堂之外,他们也会给老师“出难题”,搞得教师们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觉得难以应付,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不免也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啊,是越来越难教了! 很显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课程背景下如 何管理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这里除了我们教师的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外,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下面,我想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的体会和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究其原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导致了学生“难”管;陈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导致了学生“难”管;落后的课堂管理导致了学生的“难”管;落后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难”管。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如上原因中我更加关注的是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的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确定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

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不仅如此,新课程下的学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的教学和管理的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抱着陈旧的师生观念不去改变的话,很自然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势必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下一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①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营造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应该至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得教育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是一项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没有建立在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课改”,必然会是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只能做做样子罢了。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一、更新“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定位角色。 树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调整好角色定位,是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所建立的师生情感关系必定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新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教师的角色转变 江口中学刘振 作为一名刚刚大学毕业,走出大学校门,同时又迈入中学校园的我们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角色的转换与定位,一方面尚未摆脱学生的稚气,另一方面又要以一名教师的身份重新走进校园,踏上讲台,担负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任,在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时难免会产生问题和困惑,我想这个困惑可能不仅仅只是我个人的问题,应该是大多数新教师都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哪么,新教师在角色转变中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怎样顺利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够给像我这样的新教师提供一点借鉴。 一、新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的主要原因 由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在心理上是一次大的跳跃,可以被称之为一次心理的“断乳”。造成新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未来工作的忧虑,包括工作的环境、同事关系、教学工作、师生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担忧,而正是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我们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较长时间里面都觉得有些不适应。 从大学校园到中小学校园,环境的变化是引发这种心理忧虑的首要原因。大学的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场所,生活、学习都可以自主的安排,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学习任务,一切由自己自我安排。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有着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和明确的教学任务,这对于习惯了不紧不慢的大学生活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困难的适应过程。 如何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导致新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学生到教师的变化不仅仅只是一个称谓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这个责任在我们看来又是十分重大的。虽然在学校里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实际的教学活动毕竟不同于理论的学习那般,坐在下面听和站在上面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况。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课堂时间的掌握,课堂节奏的把握,重难点的理解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知识点的遗漏与错误也在所难免,而这些问题会带来严重的挫败感与自责,对于新教师而言,我们的确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完美,但是这样的问题出现之后就会让我们的心理产生变化,造成一系列的不适,会对自己的能力与工作产生怀疑。这个应该是造成新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此外,如何处理同事关系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在大学期间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都是同龄人,在思想观念,事物的看法及兴趣爱好方面都是相似的,因而比较容易沟通交流。然而,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自己的同事可能都比自己年长,有些甚至与自己的父母年纪相差无几,由于不是同辈人,因而在兴趣爱好的差距是很大的,自己该如何与这些年长的同事和领导相处,也是一个困惑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恰恰是影响我们角色定位的重要因素。究竟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与同事交流往往不易把握,产生一定的焦虑与不安,而这也正好影响了我们角色转变的过程。 师生关系是影响我们角色定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新教师,尤其是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与学生之间走的太近,可能会丧失教师的“权威性”,在课堂上容易导致课堂失控,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如果新教师过于严肃,则会失去亲和力,在师生之间造成隔阂,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影响对新教师任教学科的兴趣。最终也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运用教学的艺术,合理掌控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既不会过于活跃,同时又保持学习的兴趣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逐步掌握的艺术。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变化。教学模式、课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讲练。教师口若悬河,学生正襟危坐。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司空见惯,虽然也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师生互动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通常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高,教师以为自己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讲得声情并茂,讲到口干舌燥,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讲者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的标准。课堂上也设置了问题情境,也进行了启发诱导,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按道理学生应该能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如果学生还不会,教师不乐意,可能会说学生“基础不好”,或者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甚至斥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然后就是一遍又一遍讲概念,讲方法,讲步骤,一直到学生听懂为止。被动学习模式下,教师讲得累,学生学的累。恨铁不成钢会演变成语言暴力,变相体罚这些事例曾经在我身上真实地发生过,由此带来的懊悔内疚,曾经让我的内心产生过迷茫和挣扎。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潜能,新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具备特别的爱心和耐心,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学生渴望的眼神和柔弱的心灵。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理念呈现教学活动,实实在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说到底是服务者,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问难质疑,教师着重点拨,学生分层练习,重视反馈检测,巩固学习效果。新型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给于学生更多的信任,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相信学生能养成独立钻研的能力。 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自由,通过自主探究进行知识迁移,掌握新的概念,理清知识脉络,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构建知识模型,在教师点拨下强化重点解决难点,化难为易,逐步学会归纳演绎推理,合理进行抽象概括总结。这样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也偏重于启发、鼓励、赏识。宽容积极的学习氛围,特别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高效实用的课堂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有利于促进优化课堂教学,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进步。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发表时间:2011-06-22T15:32:35.30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18期供稿作者:蔡家仁 [导读]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大部分不合格”。 贵州关岭寄宿制中学蔡家仁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大部分不合格”。虽然众多同仁对此表示愤概,笔者却深有感触,认为事实如此。这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相当多的教师,特别是那些优秀教师总是不转变观念,自以为是,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做了多少错事,毁了好多学生,取得了不少“荣誉”,播下了太多的仇恨,却不屑一顾。 案例一:物理学科毕业班教师甲说:“今天我的手还痛,原因是一周前有位学生上晚自习讲话,我打他,手都打痛了”。 案例二:政治学科教师乙,在学校很有名气,个子不大,学生却很怕他,学生不服气,却无可奈何,因为他横说竖说都有理,并且还是毕业班把关的班主任,他所教班级年年平均分、及格率都是第一名,这样的“好老师”你只有绝对服从他的命令。笔者亲自见证了这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班上不听话的、学习提不高的一律开除,该教师很有魄力,开除了一半学生,班上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提升,不优秀都不行。该教师给学生归纳了重点,每天放学后都抽背,背不到的重罚,这位老师的加班加点换来的当然是高分。 案例三:毕业班语文把关教师丙,省级骨干教师,每天早读要求学生早到二十分钟,检查字、词的读音、书写是否正确,并一一验证背诵的课文人人是否过关,还默写背诵的课文,直到标点符号都完全与书上完全一样为止。这位大家眼中最认真的教师当然最厉害了,每次考试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二十分左右,他的学生平均分总比别的高。 老师们,以上案例相信各位并不陌生,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就是这个样子的,靠的是高压,加班加点,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死记硬背,抛弃不听话的,成绩不好的,收获的是班级管理能力强,教学成绩好。 这些教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学校的一切他们最有话语权,他们是学校树立的标兵,是大家教师学习的榜样。 他们真的优秀吗?我看未必:首先,凡是不听话的都开除,成绩不好的也不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有奴性,没主见。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认真培养学生,而是简单粗暴的把学生推向社会,必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加剧社会矛盾。其次,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是强迫学生为提高分数牺牲休息时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非常厌学,这样的学生不会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 本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者、激发者,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平等合作观、发展观。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服从为前提的师生人际关系应向师生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转变。 由上可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应是:创设宽松的氛围,开展民主的教学,以人为本,激励学生勇于参与科学探究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世界。 从现实来看,迫切需要改变教师观念,否则与教育的功能相悖,变成阻碍社会的发展了,教师们应抛弃个人利益,一切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现在、未来的发展为主进行教育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达到各自可能的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书心得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傅道春编著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书中没有太多太深的教育理论,以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的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使我受益匪浅。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开辟了一片天空,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大部分在课堂里度过,课堂生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生命质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的语文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我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自主遨游的领域,我的语文课堂成了真情流淌、平等对话、自由开放、体验感悟的新课堂。 一、真情流淌的课堂 1、教师真情投入 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往往是作家用真情实感写成的,同样,要把一篇感人的文章教得让学生感动,教师也一定要“先感动过”,先“进入角色”。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寓情于文、寓情于声、寓情于态,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会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动作、眼神传递给学生。记得我在上《美丽的丹顶鹤》这一公开课时,我边放录像资料,边伴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为救受伤的丹顶鹤而光荣献身的事迹。感人的故事,激荡的音乐,使得我满怀深情,眼含热泪,学生们也个个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2、学生真情流露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如果教师能用多种手段激起学生本能的、积极的情感,与课文所流淌着的情感交汇、碰撞、升华,就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的真情也就会自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例如我在教《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观看台湾

教师行为规范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

教师行为规范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在学校整体部署下,我认真学习了《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及师德师风方面的有关文件资料,并进行了对照检查。现将我的学习体会和对照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师德的重要意义和六字衡量标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那些正在长身休、长知识、可塑性非常强的学生们。教师的工作态度及道德观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而这种影响又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甚至是长远而深刻的。对此,教育家胡昭广先生曾经有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教师是一种精神。老师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是对我们灵魂的塑造、品德的塑造,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思想,是深深扎在我们心中的。” 同时,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和校风建设,而且也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我校历史上曾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师德传统,如爱国主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等。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意义深远。 师德的内涵是很宽广的,但衡量师德的最基本的标准可浓缩为“正己、敬业、爱生”六个字。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是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正人先“正己”,“正己”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己,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垂范。 “敬业”与“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一个教师是否敬业,是师德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一个教师是否爱生,是师德最集中的表现。教师在爱生方面主要表现为:从多方面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只是从学习上,而是从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十分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严格要求学生,严也是爱,做到严而有度。首先要热爱学生,这是师德的核心。只要爱学生,才能爱教育事业,才能做好教育事业,也只有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而又始终贯穿在整个师生交流之中。 (二)、师德建设情况和个人对照检查结果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师德问题也逐渐突现出来。像有些学校单纯强调升学率,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尺,只重视教学,忽视了对教师自身师德的要求,对本校在师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及时制止。久而久之,一些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的要求越来越低,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对学生的体罚渐渐地就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另外有些个别从业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与教师身份不相称的问题,如品行不良、利欲熏心、侮辱学生等。像前不久发生的华阳市一女教师在学生脸上刻“贼”字、陕西省山阳县两岭乡九年制学校初一(1)班荒唐的“投票选小偷”事件,这些极少数教师所表现出的师德之低下、法律意识之淡薄,让人触目惊心。这在学生和家长之中造成极不良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声誉。 但我校教师忠于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影响社会,涌现出了许多爱岗敬业、锐意改革、成绩卓著、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像3年级小班班主任程老师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对照她们这些优秀教师,我感觉自己欠缺得东西还很多。首先自己在关心学生的生活方面还有待加强,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重视学生思想和学习的变化,但对他们业余生活及其对学习成长的影响了解得不够、分析得不深。第二在管理教育低年级的学生方面,耐心和细致程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特色班的学生们年纪小、自理能力差、情绪波动快、对教师依赖心理强,这使得小班任课教师经常要忙于建立和保持学生像就餐、上课、午睡等一日生活秩序,忙于稳定学生情绪、处理突发事件。这些工作对教师的耐心考验很大。第三在“严与爱”的尺度把握上,还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多多学习。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首先,现代科学知识数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教育中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并根据需要去处理信息的方法,即要授之以“渔”。这说明,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健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中,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进行提高和深化,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与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相反,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反思自身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是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题目: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观学生观 摘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萌生,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教育观与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1 前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学生这一主体。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地位和角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2.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2.1.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1.2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教师教师十项准则心得体会.pdf

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 **完小 *** 最近,学校组织所有老师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有: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特征,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老师们应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敬畏岗位,牢固树立职业行为底线思维,明晰岗位职责,规范职业行为,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积极弘扬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风尚。 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有很多。通过学习,我充分地认识到,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办学规范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我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从平时工作的点滴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鉴,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人民满意教育不断努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职业准则及其职业操守。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再一次固化了自己的职业准则与职业操守。

从站在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决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通过学习,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来明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1、爱国,只有我们教师自己爱国,才会引导学生爱国,国家不在了,我们哪能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翻看中国历史,那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的血泪史,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不变的使命就是爱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我们中国强大了,孟晓舟无端被加拿大警扣留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只有自己祖国强大了,我们的国民在国外才会有尊严。 2、爱国的一个鲜明的表现就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做一个祖国优秀文化传承者,让我们的孩子为祖国灿烂文化而骄傲。让祖国优秀文化成为华夏儿女价值观的核心。让古代先贤的宝贵思想引领我们前行。 3、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在繁华过后的简单里,所以我一直信奉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静下心来,多读书,让自己富有一点点的文化气息,然后用这点点的文化气息去熏陶去感染我的学生们。只有教师先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才能去感染学生,学生才会把我们做为学习的典范,亲其师信其道。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不负时代、国家、社会所赋予的各种使命与责任!

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给教学带来了生机

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给教学带来了生机 敦化市黄泥河二小学张世发 在新课改全面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我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深层教学效益、探讨学生评价的新思路,我校承担了“十一五”课题实验,以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实施此项课题实验,以骨干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按学科内容,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 一、教育理念从传统走向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引向现代化优质化的道路,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教育观念。因此,实施新课程标准,首要的是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使师生尤其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适应现代教育和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以学习、实践交互探索,不断从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1、学生主体观。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从实践和创造中培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和谐师生观。我们认为教师学学生都是共同学习的伙伴,随着学习化社会与住处技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

有了新的扩展,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发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知道者和学习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的要求更为重要。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促进师生和谐合作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确立,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师生互动,师生合作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新时尚。 3、教学效能观。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学从“会教”到“会学”转变,注重教学的效能。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堂中,强调从教师教会了什么向学生学到了什么的转变。教学观的转变影响和改变了教师们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上已由过去的“备教材”发展到今天的“备学生”,教学活动已由过去的知识传授发展到今天的学法指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4、学习能动观。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变。实施新课程标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受到挑战,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师生课堂教学互动形式的广泛采用,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学生学习能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学习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5、评价发展观。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要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教育的发展。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评课制度改革,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