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方法

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方法

————————————————————————————————作者:————————————————————————————————日期:

2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方法

【摘要】

歌唱教学作为音乐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音乐、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课标》中指出歌唱教学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加深审美体验,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基础。本文中,笔者从准确定位,找准目标;巧妙设计,科学歌唱;借助歌谱,突破难点;以情带声,提升表现”四方面实践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歌曲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表现和创造,为学生终身喜欢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门激发人们情感的艺术。歌唱教学作为音乐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音乐、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形式。尤其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个个都乐于歌唱。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歌曲中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将音乐的人文内涵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表现和创造,为学生终身喜欢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中低年级的歌唱教学。

一、准确定位,明确目标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歌唱教学的基本目标包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结合音乐艺术的特点,歌唱的学习目标:一是在生动活泼的唱歌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二是掌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3唱;三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唱歌实践,培养自主学习的音乐能力、合作精神,加深审美体验,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宏观把握课程目标的同时,准确把握和捕捉课时目标和育人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目的。

1、基于系统的中观理念指导,把握课时目标

歌唱教学在音乐知识体系中存在着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不仅有层次性,更有递进性,又有循环性。如三年级处在小学的中年级阶段,他们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歌唱方法,但是由于刚刚起步,需要教师的启发和指导,才能掌握更多的歌唱技能,展现出他们的歌唱水平。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基于系统的中观理念指导,就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进行了教学目标的梳理,从而形成了单元的教学目标体系。在单元歌唱目标的基础上,再次确定课时目标,让课时目标成就学生的每节课的学习,促进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达成。

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童趣》的单元教学目标与歌曲《猫虎歌》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这样:单元目标充分体现“趣”,课时目标以歌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听唱、模仿、对比等相结合的方法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再以情感体验带动学生的歌曲表现。

《童趣》单元目标《猫虎歌》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体会歌曲的

趣味性。

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

绪,体验音乐童话故事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体验、对比、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听唱奏、

情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富

有童趣的歌曲、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回味童年生

活的快乐。

运用听唱、模仿、视唱、

对比等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

旋律,用故事的形式了解歌曲

内容。

知识与技能

1、用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花蛤蟆》,在演唱

中能正确表达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时值。2、运

用诙谐、幽默的语气、语调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根

据歌词情节进行童话剧的创编与表演。3、能较准确地

听辨相同音高、不同节奏的旋律,并较准确地进行模

唱。

用诙谐、幽默的语气、语

调演唱歌曲,认识和唱好歌曲

中的装饰音、附点节奏。

2、基于独特的人文精神传递,把握育人目标

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去发现、去梳理,

特别是教材的歌曲更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魅力。因为中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很难去体会歌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音乐老师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挖掘教材中、歌曲中所蕴含的丰厚的教育因素,把握育人目标,将音乐中的人文精神通过歌唱表演传递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人文素养,真正体现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思想。

例如:教材中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日喀则》、《金孔雀轻轻跳》等歌曲都具有民族性,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所以通过歌唱教学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非常自然的渠道。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挖掘歌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内涵,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了解民族音乐、风俗、地理等知识,在感悟中学会尊重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再如《小脚丫》、《小树快长高》这两首歌曲,是以大自然中生命体为对象的音乐作品,歌曲蕴含了快乐生活的人文内涵。所以在歌曲的学习中,教师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以游戏为切入口,在说、动、玩等活动中,教会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引导学生感悟到小脚丫的慢慢长大也标志着生命成长的历程,希望我们的孩子像小树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渗透生命的内涵在歌曲教学中实现。

二、巧妙设计,科学歌唱

1、拾级而上式的听赏要求,激发歌唱兴趣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课标》中也强调通过听觉感知来实现音乐的价值。所以,笔者认为运用听觉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歌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设计每一遍听赏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不同侧重点去听,听时可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晃动,先用心感受音乐的情绪,再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情感以及演唱的方法等等,在不断提高要求的听赏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上《春天来了》一课时,笔者首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引出“春天”,继而引出歌曲的内容,并让学生进行学唱。第一遍初听时请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第二遍听赏时感受歌曲的节拍及旋律的特点,第三遍听赏时看着歌谱划一划旋律线。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教师再次提出了听赏要求:听一听歌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唱方法,学生在反复聆听后感受到歌曲中运用了断连两种演唱方法,请学生用彩虹和小雨点标注这两种唱法,在学唱的同时再辅以手势的帮助。在这样的听

赏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断连两种唱法,并在歌长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2、量体裁衣式的发声训练,化解歌唱难度

在音乐常规课中,教师往往都会在课前几分钟进行发声训练,发声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能打开口腔,对歌唱呼吸和发声的共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运用到歌唱实践中。但我们也往往发现,很多教师只是枯燥的让学生唱固定的发声练习曲,没有任何铺垫,随便唱几句就结束了,纯粹是走个过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笔者通过研读、分析歌唱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发声练习进行发声训练,为本课歌唱教学铺好针对性的台阶。

如:《摇篮》这首歌曲,适合用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来演唱。笔者抓住教材内容这一实际情况,采用“哼鸣”发声练习进行训练:先结合游戏“蚕宝宝吐丝”、“吹蜡烛”让学生体会气息连绵不断的感觉,再结合歌曲中“mu”的发音,让学生眉毛扬起来,眼睛睁大一点,体会到嘴唇有发麻的感觉。这样做好了发声铺垫,学生的声音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在歌曲的演唱环节中学生们就唱出了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了。

三、借助歌谱,突破难点

现在的音乐课堂早已转变了“不学歌谱不能唱歌”的教学模式,歌谱的学习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又是支撑音乐学科体系的必要知识系统。但识谱教学难几乎是所有音乐老师的共识;识谱教学枯燥无味,这又几乎成了所有学生的感受。所以,只有让识谱教学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渗透着“教”,顺带着“学”,识谱学习才不难,识谱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借助歌谱的学习解决歌曲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笔者在上《猫虎歌》这一课时,歌曲中出现了装饰音和附点节奏的教学内容,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就先出示没有装饰音和附点节奏的歌谱,歌谱中只出现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视唱旋律没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学唱就有兴趣。接下来再出示有装饰音和附点节奏的歌谱,请学生边听教师范唱的时候边对比歌谱,听一听哪一条旋律更好听?找一找歌谱有什么不同?学生们非常容易地找到了这两个知识点,也感受到了装饰音和附点节奏的出现使得歌曲的旋律更有趣,学生再唱歌谱时就很顺其自然地关注这两个知识点,歌谱的学习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很好

的解决了歌曲教学的难点。

四、以情带声,提升表现

歌唱作为表现音乐、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的学习领域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作用,良好的演唱技巧是演唱的基础,但不一定具备了良好的演唱基础就能让人感到歌唱的美感,那怎样的歌唱才是美的表现呢?我国古代就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之观点,表明了有情才能有声,人为情所动,声为情所生的道理,所以,有情感表达的歌唱才是美的表现,这种表现会使学生从内心到面部表情、眼神、声音都透出一种真实的美感来,使学生的歌唱达到极富感染力、沁人心脾的艺术效果。

如在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之时,教师通过图画、讲解引导学生想象美丽、辽阔的大草原,感受身临其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在唱《小脚丫》之时,引导学生感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表达歌曲快乐、活泼的情绪;在唱《春天的歌》之时,想象富有生机的春天情景,表达欢快的情绪;在唱《放牛山歌》之时,感受山歌嘹亮、高亢的旋律,表达对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又如在学习歌曲《黄昏》之时,感受歌曲中美丽的黄昏景色带给人雅致、悠闲的感觉,演唱时又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中,表达对黄昏美景的喜爱之情。

总之,歌唱教学不仅要体现在从学生的需要与特点出发,遵循音乐教育规律,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获得歌唱的知识与能力,并在有情感的表现过程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达成音乐课程的育人目标。

参考资料:

【1】郁文武《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王月萍《音乐课程中唱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4】刘均逸邰方《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