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申论热点必看范文

2017申论热点必看范文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年轻人创业需要梦想驱动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和创业紧密相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众多创业团队脱颖而出,其中年轻创业者正在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年轻、学历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他们喷薄而出的创新力,帮助中国进入了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年代,也使得中国的创业精神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然而,每一个成功故事背后更多的是失败,要想在众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年轻创业者们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创业路上急功近利;创新型、技术型项目少;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项目、资金、人脉、经验都是问题……如何才能不被这些困难束缚住创业的拳脚?只有怀揣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在创业的路上笑到最后。

梦想是年轻创业者们仰望星空时耀眼的启明星。无可厚非,创业的动机大多数是源自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但是大部分年轻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创业当成了投机,过分追求赚钱,这种肤浅的创业是不会成功的。年轻创业者们可以从赚钱开始,但应该坚持为梦想创业,在解决用户需求和创造社会价值这条路上不断自我追问、探寻和创新,才能走向成功之路。例如,社会创业家们创业的第一动机更多是想实现“改变世界或改变社会”的目的,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可持续增长的路径,兼顾效率与公平,既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创造了社会效益。所以,年轻人在创业路上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梦想是年轻创业者们脚踏实地时美丽的伊甸园。光有创业的梦想,不去努力实践和拼搏,那也只是画饼充饥。年轻创业者们应该拒绝跟风、抄袭,脚踏实地,积极以个人创新和大众创新相结合,充分挖掘创新力,共同构思、开发和推广新模式、新产品与新项目,成为站立在创业大潮潮头的弄潮儿。“一八九八咖啡馆”和“比逗咖啡馆”就是年轻人积极创新创业成功的典范,他们通过股权众筹方式解决资

金、人才尴尬,充分调研市场,科学选址,合理宣传,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增强股东交流,激发创新潜力,将主题定位为创业交流,不断获得资源和管理指导,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一句话,只有积极创新,努力奋斗,年轻人才能找到自己创业梦想的伊甸园。

年轻的习大大在农村住过窑洞、干过农活,年轻的奥巴马曾为多种族背景酗酒抽烟,年轻的爱因斯坦为工作发过愁,年轻的马云经历了三次高考才上大学,不论他们年轻时怎样迷茫、困顿、坎坷,他们凭借着各自对梦想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成就了自己不可复制的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年轻人创业面临的原创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客观问题必将得到妥善解决,年轻创业者们必须坚持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重价值,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这个词一下子火了起来。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汽车、意大利的手工皮具……这些代表着工匠精神的产品近年来备受国人追捧,鞭策“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实,工匠精神不只限于制造业,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都少不了这种精神。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最可宝贵的品质,它就像璀璨的明珠,为日复一日的朴实工作增添荣光与价值。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李克强寄语四川雅安芦山学子:“工匠也可以成为大师!”这一切都显示着这个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工匠精神,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肤浅和粗糙。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

的技术追求,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就像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专注寿司近60载,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成为业界传奇。客人在小野家品尝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厨师孜孜不倦、力臻完美的精神。

工匠精神,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德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德国工业产品之所以受到全世界欢迎,离不开这种专一投入的工匠精神。在这些行业内,技术工人从事的并不是机械重复劳动,而是通过改善工艺使产品不断升华。其背后,则是从业者对生产研发规律的遵循、对创新的向往、对消费者的尊重。

工匠精神,是从容独立、踏实坚守。“欲速则不达”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惜力,不怕费事。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培育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国家的行动,更是时代的呼唤。培育”工匠精神“重在弘扬精神,这绝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踏实坚守的品格,从而提供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准服务。(完)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古语有云:“内外兼修,方得风清器正”,言外之意就是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内外兼修。当前我国的中国制造水平不高、产品低端、质量较差。无论是德国车冲击国产车市场,还是日本小商品引发国人抢购,亦或是瑞士表抢占了国内市场,都使得当前中国制造步履维艰。

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内外兼修;要实现“中国智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必须内外合力。

发展制造业要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制造业发展困境莫过于企业品牌建设问题。当下企业品牌建设问题颇多。知名品牌数量较少、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重点培育地方企业让地方品牌缺乏竞争力,这让品牌建设困难重重;品牌形象较低、存在质低价廉现象、国外品牌打压严重、国内同行竞价血拼、产品竞争非常残酷,这让品牌建设陷入困境;企业品牌意识低下、单纯依靠规模效应、存在同质化竞争、盲目抄袭模仿严重、缺乏品牌运作人才、品牌管理过于简单,这更让品牌建设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应该从打造优势品牌、淘汰落后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开始。

发展制造业要强化企业精神。具体来说,强化企业精神需要“精字当头、专字为本、聚字为要”.首先,“精”字当头即重视产品质量、追求工艺极致、追求精益求精、鼓励技术提升、增加设备投入、注重自主研发、提高客户满意率;其次,“专”字为本即术业有专攻;再次,“聚”字为要即成立研发中心、引进高校人才。由此可见,强化企业精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精神努力为之。

发展制造业要提倡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不止一次地说过:“当下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在于工匠精神”,对于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乱象简单言之即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因为工匠精神缺失所以不重产品工艺、不求产品品质、无视产品口碑、忽略用户需求、割裂市场反馈……也正是因为这些难题让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故而要提高制造业水平、实现产业转型、摘掉“中国制造”的山寨帽子,必须从“工匠精神”开始。

有鉴于此,发展中国制造必须扎扎实实干、步步为营干、循序渐进干。只有注重品牌建设、强化企业精神、倡导工匠精神、注重国际合作才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制造”实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全新景象。才能让“中国制造”“今胜于昨,明复胜于今”,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目标。(完)

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改善供给、扩大需求、解决供需错配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内因看主要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即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有效供给不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生产端入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和新经济增长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社会总供给结构优化,而社会总供给结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基础。因此,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现阶段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

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大力化解过剩产能。近些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政策大力支持,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新常态下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够快,特别是还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仅抑制产业自身的发展升级,还占用大量资源,导致新兴产业和新供给的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化解过剩产能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针对产能过剩现状,一方面应通过淘汰落后、技术改造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供给质量,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推进产业整合,节约成本及资源,使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优势产业和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一般而言,产业升级包括产业间升级,即不同产业的替代过程;也包括产业内升级,即同一产业的进步过程。二者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实践证明,正是一大批引领性、颠覆性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的涌现,有力推动了新经济成长和传统产业升级。而且产业形态越高端,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越复杂,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以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

征之一。因此,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最大限度激发创业创新的潜能,引领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科学技术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我国产业升级必须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高起点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应围绕这些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三高”(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特点和长远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通过这些骨干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我国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方面,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撑,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常态,经济发展质的跃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人开始担忧我国能否如期实现现代化目标。出现这种不必要的担忧,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质,也没有搞清楚新常态和现代化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实现现代化所必经的发展阶段。它是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经济发展质的跃升。处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是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不会与实现现代化目标相冲突相矛盾,反而恰恰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必然要求。甚至可以说,不经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淬火和洗礼,就不可能实现现

代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保障如期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从短期看确实速度慢下来了,好像会拖延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但是,实现现代化不是“短跑”而是“长跑”.就长期而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产业低端、创新不足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严峻挑战,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即使短期速度可以搞上去,长期也会掉下来。而中高速增长则是更加适合我国目前条件、可以保障我国如期实现现代化的合理增速。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67.67万亿元人民币。在这个基数上,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因此,现在的中高速增长实现的增量就相当于以往高速增长的增量。按照中高速增长实现的增量推算,我国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完全可以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

产业迈向中高端奠定实现现代化的强大产业基础。应当认识到,仅仅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等数量指标,还不能说是实现了现代化。只有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现代化,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脱离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国民经济大而不强、没有竞争力,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产业迈向中高端,才能有力地支撑中高速增长、推进现代化进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产业比重大且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衰减;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增长强劲、发展空间巨大,但整体规模还比较小,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还不够强劲。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左右迅速提高到8%左右,拉动GDP

增长约1.4个百分点。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15%,这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将继续保持在同期GDP增速的两倍以上。可以预见,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将加速形成,拉动GDP增长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会更有把握。

创新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核心动力支撑。实现现代化,必须发挥好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引领发展的动力不足。我国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而取得的快速技术进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缩小,但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更好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没有技术的突破和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就难以实现。必须依靠创新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健经济发展筋骨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树立新型的农村变革观念和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需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

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发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要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投资方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加快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来进行规划,利用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道路、广播电视、互联网、自来水等设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交通、通讯、信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联网对接。

第二,要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壮大,从而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当前要重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改善其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创造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在民生方面的基本需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就需要我们继续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异地养老需要突破三个瓶颈

前些年,很多农村的老人,跟着儿女到城市里养老,并成为一种潮流。近些年,很多城市里的老人,结伙搭伴到农村养老,又成为一种潮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需要养老的人越来越多。而到农村养老,也成为改善生活品质、缓解城市压力的一条重要通道。

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自2011年对外开放,目前已有超过1000名老人入住。其中,95%来自北京,平均年龄82.5岁。养护中心负责人表示,这里2011年开业,接收老人的人数逐年增加。(6月22日《新京报》)

在大城市人满为患、物价高昂的现实下,“异地养老”越来越获城市老人的认同,并成为一种市场或民众的自发选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准备逃离城市,找一个舒适安逸的地方,享受幸福的生活。“异地养老”不但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而且优化了资源配置,让大城市和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形成一种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模式。

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和影响,“异地养老”还存在着很多的瓶颈,制约和阻碍着流向农村的人潮。

其一是房子的瓶颈。如果找一个美丽的乡村,买一个漂亮的小院。近处有小河流水,远处有高山苍翠。出去的时候,爬爬山,钓钓鱼;回来的时候,种种菜,养养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而且很多城里的老人,都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

而我们的现行政策,却不允许城里人在农村买房。也许是为了维护农村稳定,也许是为了保证农民利益。但有一个现实我们必须承认,很多的农民,已经离开了农村,并希望农村老家的房产,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世界上的多数经济发达国家,早就放开了这项政策,鼓励城里人到农村买房养老。

其二是医疗的瓶颈。对于老人,看病是头等难事。而到目前,医疗卡异地结算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难以想象,一个在河北养老的老人,又怎么能够到北京买药?也有的地方规定,凡在外地养老的老人,看病和买药必须先自己垫付,然后再回来报销。折腾的那些老头老太,出城,返城,再出城,再返城,着急,上火,气不大一处来。

据说这里边的核心问题,是地区和部门利益。甲地人到乙地看病,甲地的钱就会流入乙地。就好像本来我们店的顾客,突然到你们店买东西,我们当然不会愿意。于是就画地为牢,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利益固化的藩篱,虽然非常牢固和顽固,但迟早要被打破。因为在现代社会,任何只想着捞钱的权力,都不会长久下去。

其三是管理的瓶颈。目前“异地养老”的模式,还属于自发性和松散性。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异地养老”的形式,也以到养老中心和投亲靠友为主。一些养老中心之所以积极发动,主要考虑的也是经济利益。

老人是家庭的功臣,也是社会的财富。看一个时代文明不文明,首先要看老人幸福不幸福。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是子女的担当和社会的责任,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和契机。所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应积极出手,放开政策,加强管理,让更多的老人通过“异地养老”,获得安养的机会。

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织就一张“安全网”

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祖国的花朵”普遍面临着“爸爸妈妈去哪儿了”的困惑,缺乏监护和关爱,很多留守儿童身体羸弱、性格孤僻、学业荒废。这些难题刻不容缓,戕害着新生代的健康成长,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压缩着未来中国的发展空间。加强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探索多方协作的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

家庭情感是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础。罗曼罗兰曾说过:“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拍打着乡村封闭的堤坝,年轻力壮的农民带着新生的憧憬背井离乡去寻找谋生的天地和致富的机会,把乡村的阴影留给了孱弱的孩儿,千百年来看似坚固的家庭开始松了铁箍散了框架。撕裂的是家庭,流血的是亲情,疼痛的是心灵。进城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沟通,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生活有“奔头”!

学校教育是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关键。传统文化流逝破败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是农村文化的重要阵地。教育好留守儿童,这不仅需要从物质上给予他们一定关怀,还需要大量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良师从精神上给他们予引导。当前,虽然乡村教师在工作日勤勤恳恳,答疑解惑,见证孩子的点滴进步。但是在周末、节假日,留守家庭的老人无暇顾及孩子,放任孩子,再加上儿童普遍对网络游戏迷恋,但是留守孩子心理问题就又反复出现。以趣味性的文化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的素养,依托学校的平台,让孩子们共同成长!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农村留守儿童谜题的根本。农村“三留守”问题本质上是人口的城镇化不到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跨区域的、离土离乡的转移;只身在外的青壮年难以在工作地妥善解决住房、子女就业问题,客观上成农村留守儿童,在监护人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因此,一方面,政府必须尽快改革与户籍相关联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同时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农村是有价值的,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是一项艰难而长久的事业,希望家庭作为一个温馨的情感港湾、学校作为一个热情的成长平台,政府作为一个博大的保护伞;三者协力以实际行动来关怀留守儿童。

逼捐,逼不出慈善未来

最近,网曝“兰坪县政府发文给各单位人员下捐款指标,仅临时工可自愿”,尽管该县作出解释,然而利用政府发文敦促职工捐款,

未免有变相摊派之嫌。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慈善的法治浇灌还任重道远。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慈善法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这意味着,行政索捐、文件派捐等各种“逼捐”行为被法律划出了红线。

法律禁止募捐摊派,实质也是对自愿慈善的倡导。就捐款行善而言,是内心的道德选择,不应迫于权力,不该碍于压力,不需看谁的面子,而应植根于自愿自觉的土壤。相信不少人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地铁上遇到乞讨者,本不想捐钱,害怕听到“这人怎么一点爱心也没有”的议论,就乖乖掏了钱。虽然终是行善,但总有“强扭的瓜不甜”的感觉。

不过,当这种“强扭”的善行放在富人身上,不少人的角色便发生转换。比如,马云曾被“逼捐”,有的人声称“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汶川地震之后,主张“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的王石,因捐得少被斥为“有理性、无人性”。前一段时间,扎克伯格“裸捐”引发国内一些人的“逼捐”心理,数落中国企业家、富人们缺乏慈善精神云云。“逼捐”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慈善又岂是“逼”出来的?

一些人的“逼捐”,比较流行的逻辑有二:一是社会责任逻辑,“达则兼济天下,你那么有钱就该捐”;二是比较责任逻辑,“没多少钱的人都捐得爽快,你更应该捐”。应当说,这种逻辑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甚至能形成相当的舆论压力。比如,当年“王石风波”之后,万科承诺捐出1亿元参与灾后重建。这貌似是公众施压的“胜利”,但也使富人陷入被索捐的纠缠,以致有企业家说,“捐几回就再不敢出头了。”可以说,“逼捐”的胜利不等于慈善的胜利。

其实,对于企业家来说,履行社会责任不止慈善一个途径。慈善固然很重要,却不是全部。企业家更基本的责任,是把企业经营好,让员工活得更好,对产业上下游负责,在此基础上才能让更广大的社会获得回馈。即便是企业家个人的财富,首先也应尊重其处置权。一方面企业家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懂得如何让自己的财富更好地造福社会、回馈社会;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慈善的方式、途径、时间上,

都有个人的旨趣与考量,比如有的企业家关注特殊人群的病痛,有的关注教育、环境等等,不能要求企业家必须捐款或每次必捐。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有慈善抱负的富人,不要因机制不顺而善行止步,用自己的努力去破局就好;更不要埋怨公众的挑刺,用行动与沟通去消除误解、赢得支持就好。真正富豪慈善的境界,会将自己的财富视为社会财富“神圣的信托”,把自己当成社会的经纪人,用自己卓越的头脑、精明的管理让每一笔钱都能最大限度、最持久地服务社会。

强迫玫瑰栽种在沙漠中,芬芳必不会持久;逼迫富豪捐赠,也逼不出慈善的未来。慈善的土壤是大爱生发的自觉,自觉的培养基来自感化后的自愿。“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曾经一位乞讨老人在捐款时说的话,久久在人们心中激荡,超越了捐赠数字的多少,召唤着人们尽己所能去奉献。慈善的明天,必是将阳光打在他人的脸上,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

政府民众共同努力破解“垃圾围城”难题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垃圾量。目前,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

“垃圾围城”日益严重,但我国目前的整体垃圾处理能力还远远不够。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把填埋作为首选,但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此外,巨大的垃圾量带来的环保问题以及公众身体健康的危害问题已经开始显现。

对此,我们需要政府、群众共同努力,从产生、分类以及最终处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垃圾问题。

首先,解决垃圾问题,我们需要从源头入手,倡导简单化生活,杜绝过度包装,过度消耗的生活方式。现阶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

多环节都会导致大量垃圾的产生,商品的过度包装,以及食品的浪费现象等,一方面消耗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垃圾处理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倡导简单,节约的生活方式,将垃圾量从源头上减少。

其次,解决垃圾问题,我们需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以便于更加有效而迅速地进行垃圾综合处理利用。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将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以及厨余垃圾等分别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可回收垃圾进行再生循环利用,对于有可能污染环境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需要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并加大投入,完善各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广大群众也应积极配合,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最后,解决垃圾问题,可以先焚烧再填埋。垃圾经过焚烧之后体积只是原来的五分之一,可以有效减容。我国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燃烧后每立方米二恶英的含量不超过0.1纳克,符合欧盟环保标准。在保证监管到位、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增加监管透明度、避免大气污染的前提下,可以推广垃圾焚烧的方式,从而减少填埋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垃圾处理问题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发展中单纯的“垃圾问题”,应当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去认真面对,我们需要从垃圾产生和处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并做到垃圾循环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破解“垃圾围城”困局。(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