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成长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愿意进行的一种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小班幼儿由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凡事愿意自己去摸一摸,动一动,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角色游戏很适合幼儿的这种需要。因此,我们在这学期里重点放大角色游戏的创设和开展,将个别化学习融入角色游戏中。

一、角色游戏内容的甄选

起初,我们讨论商量,决定的角色游戏内容是: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糖果店、动物园。因为娃娃家是最适宜小班幼儿进行角色模仿的一个区域,也能满足小班幼儿角色扮演的需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医院和理发店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糖果店是根据孩子喜爱糖果的程度高而开展的,符合他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忽略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各领域之间的均衡性、平衡性,不能满足幼儿的多种发展需求和内在需要。于是我们重新思考,又将角色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动,原先的糖果店不太符合接下来几个主题的开展,而且幼儿的兴趣逐渐淡去,于是就换成了奶茶铺和蛋糕店,又根据主题《春天的小花园》的开展创设了一个小花园,满足幼儿画、剪、贴、玩色等多种美工技巧的发展需要。在教室的前面,借助一个桌子开辟了一个“小银行”。借助教室走廊外的空间,开设了一个小舞台,符合幼儿唱唱跳跳的兴趣。

因此,角色游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是幼儿平时所接触到的熟悉的内容,不能选择一些幼儿平时陌生的、远离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求,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保证各个角色游戏内容的均衡性。

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

《纲要》中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不断发展。而小班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喜爱的、情境化程度高的环境为上乘。教师并不是要激发幼儿不断创造出新的主题而是应该观察

发掘幼儿的兴趣点和经验,配合幼儿支持幼儿开展新的主题,创设相关的环境,让真实丰富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更应时时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指导思想,小班的幼儿对于环境喜欢温馨的感受,例如在娃娃家里面,比起冷冰冰的板凳,也许他们更喜爱温暖的沙发、柔软的床,仿佛像在自己家中一样舒适温情,因此我们为孩子创设了铺有粉红色桌布的桌子、铺有粉红色床单的小床,还有红色的沙发等。

小班幼儿对于环境的感受都是直接的,因此我们在奶茶铺和蛋糕店在墙面上贴上各种口味的奶茶、蛋糕的照片,将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暗示指导幼儿制作蛋糕和奶茶。

对于环境的更替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差异性,在新主题出现的时候,仍然需要保留一些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幼儿找到熟悉的游戏内容和环境。同时在创设环境时,老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隐患,谨防过于拥挤等不安全因素。

三、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鲁迅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孩子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教育孩子促进认识,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摆弄材料是正常的行为,特别是新投放的。当然,摆弄材料不应该是幼儿角色游戏的最终停滞部分。材料的过于多样丰富,也会将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以至无意产生模仿行为。在我班的娃娃家中,有一套很有趣的“迷你型”厨具,这些厨具非常精致和小巧,颜色也很鲜艳,一些幼儿每天在游戏时间仅仅重复对这些厨具的摆弄,不亦乐乎。新鲜有趣的玩具对于他们的刺激太大了,太多的玩具让他们不知所措,所以适当地以其他玩具来代替能使这些幼儿将精力花在烹饪食物上了,也就是有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角色行为。

每次将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撤走当然也不是上上策,关注如何提供有效有趣的游戏材料才是关键。小班幼儿开展游戏必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适当适宜的材料就能够引发他的经验,也正因为幼儿比较依赖外界的支持,老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形象具体安全趣味。比如我班理发店里

由教师精心收集来的发夹、剪刀、吹风机、梳子等,这些如此真实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缺失了以物代物的机会,简单的场景重复使幼儿的游戏兴趣很难维持。但是后来当我们在理发店投放了一些画有螺旋线、波浪形的手工纸和剪刀后,幼儿的兴趣又高涨了,他们开始与这些材料开始互动了,用剪刀剪剪、卷卷和贴贴,设计了很多发型。

材料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幼儿时时在发展,所以材料必须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内浮动。例如在小医院里,我们一开始投放了很多逼真的医用器具,但是这些材料大多适合小医生使用,而护士显得无事可做了,因此我们投放了各种颜色的自制药片供护士进行按数量和颜色分类,当孩子操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材料过于简单了,于是就投放了一些画有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药片和剪刀,让护士剪一剪、分一分。

材料的争抢也是小班游戏中时常会出现的状况,排除了该年龄阶段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来说,也说明材料的提供过少或者缺乏均衡性。首先,材料不能太多,太多的材料让幼儿产生不必要的分心,使他们不知如何抉择。其次,材料不能太少,过少的材料必定引来争抢,幼儿很可能因为材料的缺乏而感到游戏的意犹未尽。所以需要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幼儿的需求和实际操作情况适时、及时、动态地对材料的数量品种进行调整、更替和补充。

四、角色游戏的介入指导

1、帮助幼儿分配游戏角色

为了帮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标记材料。如给“娃娃家”提供各种角色的挂牌;给“理发店”的理发师提供帽子;,给“奶茶铺和蛋糕店” 的师傅们提供白色围兜和帽子;给“小医院”的护士和医生提供粉红色的护士服和白色的白大褂,用标记来提示幼儿,这样他们能尽快地进入角色,知道扮演的是谁,继而产生角色行为。这种做法提高了幼儿扮演角色的稳定性。

2、语言启发幼儿游戏意识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和帮助。如一个幼儿用小被子裹着娃娃,用手拍拍,我问他:“这孩子是谁呀”“你是孩子的妈妈吧你这个妈妈要为孩子做些什么事呢”这样就帮助小班幼儿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扮演角色的兴

趣。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还时常忘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提醒。如一个当“售货员”的小朋友不坚守岗位到处乱跑,我就立即到商店买东西,并提醒他:“售货员可不能离开柜台呀!不然谁来接待顾客呢”有时,我也直接向幼儿提出角色,让幼儿选择,如说:“我们的娃娃家里缺少个爸爸,谁愿意来当娃娃的爸爸”

3、参加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当看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游戏的伙伴时,感到格外亲切。他们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需要具体指导和帮助,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更容易接受。在小班,教师可以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角色,仅用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如发现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反映的内容十分单调。我便去扮演妈妈:给娃娃喂饭,哄孩子睡觉,还叫爸爸去买菜,姐姐去洗衣……由于教师担任了主要角色,使幼儿明确了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职责,使游戏不断丰富起来。又如一次在玩“理发”游戏中,我担任了“理发师”,有礼貌地向“顾客”询问,给“顾客”洗发、吹发、剪发等,幼儿看见老师当理发师也特别高兴地来模仿。

五、角色游戏的分享评价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我组织幼儿进行评议、小结,主要方式有几种:

1、游戏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讨论在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或者碰到的困难,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老师从中帮助幼儿小结一些好的方法,以便让每位幼儿获得相关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2、评价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如在“小医院”游戏中,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他应先询问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在通过看看、摸摸等确定是否发烧了等,接着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药方。护士应先给病人挂号,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给病人打针挂盐水,以及配药等。要使游戏顺利进行,各角色必须各司其职。通过游戏,幼儿学习了医生和护士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对看病的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对整个游戏进行讲评

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获得相关的发展和提高。并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如请“娃娃家”中的成员一起说一说他们当中谁当的最好为什么可以把评出来的“家庭成员”是如何表现的详细地作评价,也可以请他来作“现场表演”,让大家学习等等。

游戏活动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因而我们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价值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孩子所需的材料,也要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掌握介入的时机和方法指导幼儿游戏,还要借助游戏交流分享的环节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经验,提高游戏水平。

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

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 万埠中学邹丽芳 所谓“家长的角色定位”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家长应当做什么”。当今,做父母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孩子的成长,更加注重对他们的教育。但家长们也遇到了始料不及的许多问题:全身心地为孩子付出却往往事与愿违,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身上的毛病越多,等等。笔者以为,其中的症结之一是家长角色的定位错误。因此,探讨合格家长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长的角色特点与规 在现代社会中“家长”的含义是指有子女的社会成员(即父母) 以及其他在家庭中承担对未成年人抚养教育职责的家庭成员(主要指祖辈)固有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中,家长角色表明了个体在家庭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反映了社会和家庭成员对其期待和要求,规定了其与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家长角色的主要承担者是父母,其角色认知、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技巧,不仅反映着自身素质,更在与子女的角色互动中对子女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其对子女影响之大、作用之持久,往往要超过其他角色。父母角色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天然的不可转移性,即父母与子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第二是角色的持续性,即父母角色持续的时间是从孩子出生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第三是父母角色与子女角色的对偶性,即父母与孩子的角色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第四是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即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早期性、

潜移默化性,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最大、最深刻。这些特点决定了父母角色不仅具有生理意义,更具有其社会意义,即要对子女尽抚养教育的义务。 家长的角色规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对这一角色的要求。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_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存“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部分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2004年10月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发布了重新修订的《家长教育行为规》,从孩子教育的角度明确规定了合格家长的角色职责:在教育思想上,提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在教育容上,包括对子女的道德教育、社会适应和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在自身素质方面,提出了以良好的品行修养为子女作表率的具体要求;此外还涉及到与孩子建立怎样的关系、创造怎样的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等等。对家长这样的角色规就是合格家长的标准。 二、家长的角色错位及其危害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告诉我们:角色是围绕其地位的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模式而活动的;但每个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人,并不都能按这个角色的要求尽善地表现自己的角色行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完美地满足社会对他的期望的。角色错位便是指角色的实际表现同社会或群体的期望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而家长的角色错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发表时间:2013-08-20T11:16:55.51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4期(下)供稿作者:◇陈小青 [导读] 通过游戏活动放眼发展口语,对幼儿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由情境性语言向连贯性语言发展的学习口语的环境。 ◇陈小青 (万源市文教示范幼儿园万源 636350)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我国计划生育实行农村一对夫妇至多两个孩子,城市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全面铺开,幼儿正处于发展着的个体,并且各方面的发展还没有成形,幼儿教育愈来愈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重视。幼儿生性好动、充满好奇心。对世界满怀强烈的新鲜感,游戏活动自然而然成为幼儿成长的最佳起点和途径。显然幼儿教育必须立足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那么,应该如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呢?作为一名幼师,本人对此问题作了如下探究。 一、通过游戏活动投入爱心关怀,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游戏活动是最能调动幼儿的心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设计得当,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赢得自由快乐和信心而勇敢地表现自我,并且因此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反之,幼儿会对游戏活动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而不愿或惧怕游戏活动。这一点应是每个幼师不得不给予极度关注的问题。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师要对幼儿投入爱心关怀。一切游戏活动应该是最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而设计的。因此投入爱心关怀,就是要以孩子为中心,将自身置于同幼儿平等的位置,关注幼儿的思想和需求,在游戏活动中注入幼儿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并且尊重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动”起来。尊重和呵护孩子的思维及采取的做法。对幼儿们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地给他们以温暖、以呵护、以爱。做到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幼儿们的一举一动。把每一次的游戏活动都变成是对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生命心理成长的鼓励,将心与心距离拉近,甚至亲密无间。唯有如此,幼儿们才能够真真正正地在游戏活动中向自己敞开心扉,向别人敞开心扉,自信十足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游戏活动中的心理挑战,在幼教爱的关怀中,自由轻松活泼地让心灵翱翔于游戏活动中。 二、通过游戏活动引入竞争意识,树立幼儿的进取心 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就是寓乐于学的最好途径。作为游戏活动,它的最终结果无疑是胜(赢)、平、败(输)三种,这是由游戏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即竞争。无可置疑,有竞争才会进步。贝费莉?费尔特曼说过:“如果要孩子独立,便得教导他们怎样工作、竞争和取得成就。”竞争意识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人生处处是竞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幼儿,生命刚刚起步,处于必须靠不断地挑战自己取得进步而成长、成熟的初始阶段。竞争诚然也是幼儿对生存的自然选择。对幼师来说,在游戏活动中引入竞争意识,即是培养幼儿逐渐具有不甘落后,敢于拼搏的勇气和面对现实积极进取的正当竞争的心态。 游戏活动看似简单,却是蕴涵着人类相当的智慧。组织各类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参与竞争,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幼儿个性,认知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幼儿取得勇敢面对挑战,承受压力,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积极的成长体验。如“穿衣服比赛”、“跳圈”、讲故事、唱歌、跳舞、跑步、画画等等。游戏活动都能够在引入竞争意识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进取心。 幼儿年龄小,多争强好胜,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注意,对此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对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此推进幼儿强烈的进取心。 三、通过游戏活动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适应性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标(共同利益),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据统计,在诺贝尔奖金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研究者占总人数的41%,第二个25年,这个人数比例为65%,第三个25年,比例升达97%。可见合作意味着成功的机会,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未来,更是任何人要想成功必须同他人合作,游戏激动中有必要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游戏活动除了含有竞争性的特点,还应该在其中树立合作意识。合作是一种行为表现、合作认识、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为的综合体,涵盖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与人真诚相处的能力以及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人的能力。事实上有许多游戏活动,如小组、集体等由组员参与竞争的游戏活动,参与者单凭个人的力量而不同其他成员合作,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游戏活动在竞争中讲合作,不仅能够避免幼儿过度地追求不利于年龄阶段发展的竞争,同时还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受到支持帮助、共同进取的快乐,并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游戏活动过程中树立合作意识,就是要激发幼儿走出以自我为中心,主动与别人交往,相互学习,甚至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情,宽容别人的过错,从中了解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幼师应该培养幼儿学会欣赏他人,同他人共享合作之乐,做到愿意为他人喝彩。以宽容和真诚赢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自觉健康地培养友谊,增进感情。如此便能够逐渐增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创造能力,开发幼儿的潜在力 实验研究证明,一般人在5岁时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时可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后其创造力下降2%。可见培养创造能力必须在幼儿时才是最有效的。幼儿期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萌芽期,幼儿天真烂漫,思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受生活动经验、客观规律等条条框框的束缚。所以幼儿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力有待着幼儿教师去帮助开发。而提倡是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是要教育界最大的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就是要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进行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变成一个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的人,并且还应该通过采取各式各样的有利于尽可能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思维的游戏活动,多在游戏活动的设计上进行创新,竭力做到适应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需要。如用积木、盒子及各种辅助材料根据幼儿的思维进行图形拼拆的游戏活动,采用部分高矮不同或颜色不同或大小不同的瓶子,进行数学排序的游戏活动、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想象中的事物的姿态等。霍苏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游戏活动目的就是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力。 五、通过游戏活动放眼发展口语,发展幼儿表达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实际上人与人的交流和联系是从语言开始的。人生的过程同样是语言运用的过程。由此可见,语言学习何等重要。幼儿的口头语言还没形成表达的流畅性,然而幼儿天生具备极大的模仿能力,对声音特别敏感而容易接受。因此语言学习必须从幼儿抓起。通过游戏活动放眼发展口语,对幼儿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由情境性语言向连贯性语言发展的学习口语的环境。幼儿教

游戏中成长,游戏中进步

游戏中成长,游戏中进步 摘要:3-6岁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游戏的内容是模仿真实的 生活实践,而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其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以游戏的权利,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 健康发展的前提。只有游戏的生活,才是真正儿童的生活,有灵性的生活,才会 让儿童不断快乐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游戏自主快乐成长进步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它是通过 多种活动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 我们老师要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人交往,让幼儿从中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一、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愉快、无压抑感,他们在这样的氛 围中与周围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下,容易形成创新意识。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对 于幼儿来说,唯有玩,才能在玩中进行创造。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做 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如果剥夺了幼儿玩的权利,那就等于扼杀了一颗创 造的童心。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加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最容易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 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教师要 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幼儿可能的兴趣和需求,与孩子 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也营造出 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这样才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从而有 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压迫性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的进程,自主决 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样幼儿活动的兴趣才会更加浓厚,活动的效果才会更好。二、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 首先,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 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 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 或只喜欢玩某一类玩具时,教师就在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中、大班幼儿,教师 则可以以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 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 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问题、分享经验。 其次,对于不同的游戏主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由 于使用的材料不同、游戏规则不同、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等不同因素,

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

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 摘要: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在说我们爱孩子,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过去的一切为了孩子好,父母为孩子操心万分就是对孩子的爱,读了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才能深刻体会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而如何让孩子自由成长,使其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性格的人也可以在孙瑞雪老师的学校的规则中找到答案。 关键词:爱和自由孙瑞雪读后感 尽量给孩子爱,让他充分享受到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同的。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很多家长会说,我把孩子从一出生养到这么大,为他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操碎了心,难道这不是爱么。当我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一书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自由。 爱是人类从生到死最基本的渴望和需求,无论你是一个婴儿,一个成年人,或者是一个老年人,也不管你做出多么大的成就,人类最根本的一个愿望就是获得爱与被爱,关注与被关注,认同与被认同,自我价值感,尊重以及安全感。爱从来不是一个概念,更不是表现在你头脑里的,爱表现在你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个姿态,每个想法,每个意识中,它表现在你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比如孩子有时候会把东西弄得满地都是,有时候会把你觉得崭新珍贵的东西弄坏,这时候你会怎样?“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你怎么又把东西弄好了,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会觉得,我这是在教育孩子,在为了他好,是对他的爱。其实这不是爱。我们没有去关注孩子为什么会去这么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即使事情的结果确实很糟糕,我们也应该充满爱的拉着她的手,对他说:“孩子,我爱你,但这件事不可以这样”。孩子做错事情是难免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充满爱的告诉孩子,哪里做的不对,怎样做才对。更重要的是表示出信任孩子能够改正错误的态度,而不是我们传统的好好“教育”一下。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家长也是人,也会有压力大的时候,这是如果孩子再犯了什么错误,往往会让家长大发脾气,控制不住自己。孙瑞雪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对孩子说,“我现在情绪不好,需要独处,去处理自己的情绪。但这情绪和你没关系,不是你的错,是因为我工作的压力”。所以说教育孩子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平衡力,态度需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简而言之,教育孩子要充满了爱。 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不善于表达爱。我们认为爱是储存在心里不流露的。但是今天,爱必须学会表达出来,爱必须学会表现在动作中,爱必须学会表现在跟孩子每一个拥抱上,每一个眼神里,每一个感觉中,这样儿童才可以收到爱。或是你不会,你可以向你的孩子学,向孩子学如何表达爱。感觉他们扑向我们怀抱的感觉,感觉他们把头埋在我们颈部的感受,感觉他们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的爱。 再来说自由,传统的观念一直在告诫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不能太自由,没有纪律性。好像纪律和自由从来就是一对反义词。在了解了孙瑞雪老师的观点后我们才明白,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蒙特梭利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这是第一点。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我称之为纪律。” 其实孩子们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他们常常在游戏中和同其他小朋友交往中自动约定一下规则并很好的遵守它。比如游戏规则,卫生规则,交通规则等等。孩子们愿意遵守这些规则是因为这些规则和孩子们的发展是和谐的,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游戏中自己建立的和孩

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教育来源于生活,发展源于快乐的游戏,而游戏是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那么,怎样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呢? 一、创设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 皮亚杰说过: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而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主要任务就是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来影响幼儿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1.调动亲子游戏在材料准备中的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游戏,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调动幼儿及其家长的主动性。如:小班可与家长联系共同布置游戏区,鼓励孩子将家中带来的玩具投放到玩具区里,互相欣赏带来的玩具,鼓励他们一起玩或交换玩,并引导幼儿在一起玩中学习用礼貌用于与同伴交流。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学会了各种交往方法。并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又如:中、大班在“娃娃家”游戏环境营造中,可以请家长利用各种盒子制作电视机、冰箱、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电。并布置在游戏区域内。家长在制作的过程中,无意中又引导孩子认识了电器,获得了知识。在“火锅”游戏材料准备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废旧的泡沫和海绵削成汤圆、南瓜饼、藕饼等,孩子可以颜料涂色。在涂色过程中既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孩子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2.注重游戏材料投放的灵活性和层次性 游戏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教师投放材料的灵活性和层次性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根据目标和幼儿的兴趣维持时间来更换,使环境始终处于不断建构中。如:发现游戏区的内容幼儿都掌握了,或是材料太简单了,孩子不感兴趣了,即应投放新的材料,加强材料操作的难度,重新调整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巧手坊”游戏区里,刚开

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成长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愿意进行的一种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小班幼儿由于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凡事愿意自己去摸一摸,动一动,他们渴望参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动。角色游戏很适合幼儿的这种需要。因此,我们在这学期里重点放大角色游戏的创设和开展,将个别化学习融入角色游戏中。 一、角色游戏内容的甄选 起初,我们讨论商量,决定的角色游戏内容是: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糖果店、动物园。因为娃娃家是最适宜小班幼儿进行角色模仿的一个区域,也能满足小班幼儿角色扮演的需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医院和理发店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糖果店是根据孩子喜爱糖果的程度高而开展的,符合他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忽略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各领域之间的均衡性、平衡性,不能满足幼儿的多种发展需求和内在需要。于是我们重新思考,又将角色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动,原先的糖果店不太符合接下来几个主题的开展,而且幼儿的兴趣逐渐淡去,于是就换成了奶茶铺和蛋糕店,又根据主题《春天的小花园》的开展创设了一个小花园,满足幼儿画、剪、贴、玩色等多种美工技巧的发展需要。在教室的前面,借助一个桌子开辟了一个“小银行”。借助教室走廊外的空间,开设了一个小舞台,符合幼儿唱唱跳跳的兴趣。 因此,角色游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是幼儿平时所接触到的熟悉的内容,不能选择一些幼儿平时陌生的、远离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求,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保证各个角色游戏内容的均衡性。 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 《纲要》中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不断发展。而小班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喜爱的、情境化程度高的环境为上乘。教师并不是要激发幼儿不断创造出新的主题而是应该观察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Word编辑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孩子每天要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但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游戏。孩子往往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表现得非常愉快,这是因为游戏是按孩子自己的意愿进行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活动符合孩子好动的心里,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一种愉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用孩子的眼光通过游戏这种方式体会他们身边的生活,让他们得到一种满足和成就感。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好伙伴。我们做家长的虽然懂得了游戏的重要性,但往往面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些在大人眼里不合理的行为(如在外面玩沙. 卫生间玩水. 在客厅用凳子做房子. 养小动物)因为怕弄脏衣物. 怕孩子耽误学习. 而给孩子这样那样的限制。通过这次家长论坛的学习,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还有家长们的经验交流,真是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交流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 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在我们的意识里游戏就是有玩,孩子自己玩玩具,孩子和孩子玩,孩子和大人玩。但在玩的过程中游戏有它特殊的作用,生活中游戏是无处不在的,如孩子玩沙就会知道沙的所有特性,干沙抓在手里会流失,加了一点水后放在模具里可以做成给种可爱的形状。用筷子吃饭时玩筷子,当筷子一个长一个短时,菜是夹不起来,当筷子比整齐时一下就夹起来了。并不是有规则的主题活动才是游戏,为什么母鸡会下蛋,为什么种子会发芽,为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通过小朋友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手去创造,用心去感受在游戏中都会找到答案。 二.游戏能透露孩子的心声 在孩子完全投入到游戏时,他有一种安全感,这时候他的内心完全放松,会把内心深处的一切毫不保留的释放出来. ,这时候的孩子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如果在游戏中孩子的思维完全为父母所牵制,那么结果会适得其反。画画应该是幼儿阶段最好的一种活动,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注意力,可我的孩子以前很不喜欢画画,我们越是作这方面的要求他越反感,即使拿起画笔也是敷衍了事,最后弄得孩子不开心家长也伤心,所以在我们的印象里儿子是不喜欢学习。通过家长论坛上文老师给我们讲的孩子在画画时我们不要让孩子画固定的实物(水杯. 苹果)而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他眼里的世界。我终于找到了孩子不喜欢画画的问题所在,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我们家长引导有误。我们在家都是要求他画实物和简笔画(水杯. 电视机等),方的就是方的,圆的就是圆的,没有一点自主创造性,这就完全违背了游戏的真正含义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段时间我们试着作这方面的调整,这个星期回到家他居然得意的拿出他的画画作品:画的两只鸡一只象企鹅,一只多长两只手,经过他的解说我才知道原来是两只太空鸡,所以才和我们看到的鸡长得不一样。还有一幅是草地上吃虫的小鸡(有两只小鸡,有虫子,有青草,还有一个池塘),还有一幅居然是一个小朋友被龙卷风卷走了。我真的很惊讶,当我对他说:儿子,你画得真棒时,我看到了他眼里的自信和快乐。孩子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游戏中一样可以听到孩子的心声。 三,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去

家长学校教案。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明白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何指导幼儿玩游戏。 3、懂得玩具的教育功能,合理正确地使用玩具。 教学准备: 幼儿游戏场景录影,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图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自制幼儿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趣: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实幼家长学 校,和我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上课前,我们先做个 小游戏放松一下吧! 2、教师带着家长一起做游戏。 3、家长谈游戏感想。师: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下就让课堂欢声 一片,您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好玩吗?您从这个游戏中又 获得了那些启发呢? 4、导入课题。师:在游戏中,各位家长不仅感受到了游戏的 乐趣,还从中领悟到一些生活的哲理。那么孩子呢?孩子们 从游戏中又会感受到什么呢?游戏对于孩子又有什么重要

意义呢?今天,我们家长学校开讲的课题是《让孩子在游戏 中成长》。 二、感受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一)播放短片(幼儿玩情境游戏) 1、教师: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看看您能从短片中发现什么? 2、引导家长谈观后感 3、教师小结:俄国的大文豪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确实,儿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世界,在模仿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协商角色分配,确定游戏规则时促进社会性发展。游戏对于孩子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 (二)播放短片(幼儿玩体育游戏) 1、教师:我们再来看一段短片,相信您以学习的目光来欣赏时,一定又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想。 2、家长谈感想。 3、教师小结:在短片中,我们看到孩子笑得多开心啊!游戏是没有压力的活动,所以孩子在游戏中更多体验到的是成功感、胜任感,而且游戏往往充满了大量的动作和活动,可以使孩子身体的各器官得到锻炼。总之,游戏不仅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发展,也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三)看图表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 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孩子入学之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究竟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呢?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久的,你到八十岁了,还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却不能;现代家庭基本上是2-6个家庭成员面对一个孩子,而学校教育是2-6个教师面对几十或上百个孩子,差距显而易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学习也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说,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别占老师的位置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临清市康庄联校温荣峰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一、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活动 游戏是一种自然的、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游戏可以锻炼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应该追逐自然,适应自然.因此,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度过快乐的童年。二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住了还要放进嘴里去。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摸摸,那里动动,不停的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在大人看来就更累了。一会站着,一会又坐着;一会这样,一会又那样;一会爬到那里,一会又走到这里。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就像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都十分愿意去选择生活区的实物制作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各种的刀,这在别人眼中是多麽危险的啊!但是小孩子向来是喜欢真实的东西,尤其是通过他们的小手可以将蔬菜、水果用削皮刀去皮后,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穿成串,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要知道,“吃”,是孩子生来就会的,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更是美味!在真实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实物制作之前一定要洗净手,懂得了使用刀子要注意安全,懂得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懂得了与同伴分享…… 二、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过程既是幼儿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经验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带有直觉性、具体性的特点,属于“生活中的智慧”。 (一)、寻找孩子兴趣,挖掘天赋潜能 幼儿的年龄、能力、兴趣、需要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好游戏又是他们的天然倾向,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游戏意愿,提供多种不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有适当的游戏,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孩子一生下来,就是通过“玩”来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常常萌芽其中。成人的尊重、理解、赏识、引导最为重要。 我园是一所很小很简陋的幼儿园,夏天里只有风扇,可是前些日子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里的风扇经常不知不觉间就自己关掉,

孩子一步步成长 游戏也分类

孩子一步步成长游戏也分类 游戏不仅仅让你的孩子快乐,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你知道游戏对于你的孩子是多么重要吗?比如,当一个孩子在玩游戏,无论是在与兄弟姐妹投来投去在玩球或是穿上戏服想象她是一名宇航员,他都需要发挥重要的社交技能,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及合作,同时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单可以通过活动的类型来划分游戏,社会学家米尔德里德发现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性格和社会环境来划分,他们大致都会参与这样六种游戏: 1.无意识的游戏 无意识的游戏是指新生儿和婴幼儿其实什么都不会玩,他只是没有目标的随意到处望望。尽管如此,但这绝对是游戏,并且为以后做更多的游戏打下基础。 2.单人游戏

单人游戏这听起来像是孩子单独玩。不过这种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教导孩子如何自娱自乐。任何孩子都可以独自玩耍,这种玩法在两三岁儿童时期最常见。它是一个必经阶段,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仍然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却又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害羞,又不认识和他在一起玩的人.他可能更喜欢这种单人游戏。 3.观看游戏 观看游戏,这在孩子呀呀学语的时候很常见,他只是看其他孩子玩耍并不参与。当你孩子这样做时不要担心。这可能是因为孩子感到害羞或需要先学习游戏规则或许他觉得自己还小,等长大点再一起玩。 4.平行游戏 让两个三岁的孩子在一个房间里玩,你可能发现两个孩子在各自的小世界里玩得非常开心。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对方,他们只是在做平行游戏。尽管和他的玩伴很少交谈,但孩子通过平行游戏居然学会了不少相互轮流玩和其他社交礼节,看起来似乎他们没注意对方,但实际上他们却是经常模仿另一个人的行为。因此,这种类型的游戏被看作是过度到后期阶段的重要桥梁。 5.联想游戏 联想游戏和平行游戏略有不同,联想游戏也是让孩子单独玩,但是也在参与其他人的游戏。比如孩子们正在玩用积木建造一个城市。当他们在做自己的城市时,他们会互相交谈,并相互帮忙。这是游戏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它可以帮助小朋友们认识更多东西并开发出一大堆技能,如认识社会(他们会想我们现在要建立的城市应该是怎样的?)和解决问题(他们会想如何才能让这个城市更大?),学会合作(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和学会语言表达(学习说什么才能让对方了解彼此)。通过联想游戏教孩子们如何开始交朋友。

第二阶段作业:让孩子在真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们在真游戏中成长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我在一线工作了6年。我在这6年的工作经验中深深领悟到“玩”才是真正最好的学前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玩“真游戏”,让孩子们在真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本领,让孩子们在真游戏中快乐成长。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真游戏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 一、游戏比集体教学更富有价值和意义 以往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习惯于把孩子们集中开展教育教 学活动,其实这只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由于课堂自由操作的时间有限,孩子们的能力差异,一堂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很难保证每一个孩子有所收获。 那么游戏则不同,孩子们爱玩游戏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孩子是游戏的主宰者,而老师们只是为孩子们提供游戏的材料,创设游戏的环境,并保证他们自由游戏的时间。我们幼儿园今年为孩子们添置了用竹子做成的竹梯、竹竿、竹筒;绑着许多轮胎的高大攀援架;石头、树墩、木条、木板、木块、箱子等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资源和废旧材料供孩子们进行游戏。程学琴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游戏当中,孩子的智力、身体协调能力、对情感的体验能力才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所以对0~6岁的孩子来说,游戏才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而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就无法再复制。

二、解读真游戏,让孩子们玩真游戏 当我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看到孩子们在玩游戏时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我能真正的感受到他们的笑容都是从心底发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游戏存在的意义,这才是孩子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才是真游戏?比如说,我们为孩子们策划出一个“主题游戏”,譬如“宠物医院”,这个孩子当宠物医生,这个孩子当宠物发型师,那个孩子做服务员……我们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说话,做怎么样的动作,但是孩子们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奈。这种按照大人思维设计的出来的游戏称只为“假游戏”。与之相反的就是让孩子们完全自由参与的游戏,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想游戏情节,这才是“真游戏”。 三、读懂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老师会因为害怕拥挤就替孩子们分配游戏的人数,害怕孩子们因为争抢而不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们只有在拥挤的时候才知道怎么排除拥挤,只有在遇到争抢的时候才正是他们学习怎么样处理冲突的契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去观察,慢慢的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慢慢的就会欣赏孩子,读懂孩子的心灵密码,观察使得师生之间不再是无爱的教育。老师开始读懂孩子的心灵,而孩子也会和老师如朋友一般相处,亦师亦友。

好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成长

好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对孩子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谁都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都不是天生就会做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共同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 成为孩子终生的朋友 世界上最难承担的角色恐怕莫过于为人父母了。天下可能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今后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呢?按照中国传统教育中父母绝对权威的模式吧,孩子好像越管越反,特别到了青春期,“叛逆”常常是萦绕在父母心中的一个痛。那不妨试着和孩子做朋友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谈话缺乏平等气氛,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洋洋,不要把衣服弄脏了!”“小辉,不要来打扰我工作!我已跟你讲过多少次了?”父母习惯用指挥、命令和责备的口气去摆布孩子,这无疑成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道鸿沟。 对于孩子来说,朋友是志同道合并能够分享喜怒哀乐的人,是困难时能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是平等的,人人都需要朋友,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朋友相伴。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是不是可以成为朋

友呢,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爱、理解、扶持和鼓励,这些都是朋友的角色。这时,家长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做孩子的玩伴,给他讲个故事,仔细聆听他的快乐、他的忧虑、他的苦恼以及他的抱怨,从而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一起分享快乐,给他以正确引导、悉心安慰和鼓励赞扬。 以身作则品德为重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做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孩子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孩子品德的培养比提高他的成绩要难多了。好品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滴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家长们,不能因为习惯的难以培养,而有所懈怠。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对于孩子来说只是曾经的一时荣耀,而良好的品德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更需要我们家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杨曼玲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户外活动中的大型玩具活动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最喜爱自主游戏。 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幼儿之间就会产生交往,当然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但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习得怎么与别人交往。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要相信幼儿,他们能自己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再观察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他们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好他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这时老师要在适宜的时间内,用适宜的方式进入幼儿之间的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在交往过程的矛盾。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和懂得交往策略,于是我在本班幼儿自主游戏时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分析。 幼儿刚刚开学,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去抢占玩具,认为占住就只能属于自己玩。今天徐子涵小朋友第一个抢到玩具,很得意。没多久,别的小朋友也来玩了,冯玉涵不同意,哭着喊着,用劲把他们给推了下去。后来,她边玩边回头看,怕有人来玩"她的玩具"。如果有人接近,她就会很生气,用眼睛瞪着他们。 幼儿行为分析: 小班孩子刚入园,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 对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介入游戏,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引导他们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你好"" 谢谢!""再见"等。 在游戏中,秦皓宇想玩小木马,可是小木马已经有人玩了,于是向我求助。我带着他到商中宁和廉沁林的小木马旁,征求他们的意见。商中宁不同意,认为小木马是他先坐上去的。秦浩宇求助廉沁林,廉沁林将小木马让给了秦浩宇。有了小木马,秦浩宇很开心,他让他的好朋友史林浩也坐到他的小木马上一起玩,商中宁看见他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想一起玩。于是,我让他动动脑筋,邀请史林浩和他一起玩,他扭回头说:"史林浩,你们两个都胖,小木马太挤了,我瘦,来我的小木马上玩"。很快,史林浩小朋友走过来了,和商中宁坐到了一个小木马上。尽管小木马上挤不下两个人,但是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幼儿行为分析: 由于幼儿园玩具器械、场地有限,有的小朋友就会玩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通常他们会求助老师。今天问题是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的,因此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对策: 在游戏交流中,表扬秦浩宇、商中宁等幼儿,告诉幼儿在游戏中有什么需求可以自己先动脑筋,自己想不出来再请求好朋友或老师帮助,老师会和你一起来想办法解决的。 分析: 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记录与分析可以看到,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不会玩、愿意分享到后面的主动商量和想办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了很到的提高。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主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从生活中最普遍的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学会观察,善于分析。要有耐心,要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多了,从初出茅庐的惶惑,直到现在的渐入佳境,我对从事的这项职业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在这些年里,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得到了许多的乐趣,这些都是这个职业带给我的。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与其说我们在教孩子,不如说孩子也在教我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孩子教给我的比我教给他们的更多。 我曾很羡慕有的孩子在两岁时能背多少唐诗,能在三岁时计算复杂的数学题,能在四岁时绘画,五岁时弹奏钢琴之类的乐器,现在我不了,我不喜欢那种拔苗助长般的教育,孩子有孩子的天性,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作为大人的职责在于引导,起着主导的作用,而起着主体作用的是孩子们自己。我认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尊重孩子“玩”的天性,要给予孩子“玩”的权利。 一、让孩子在“玩”中认知世界 幼儿这个年龄段,可以说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新奇感的时候,我们说三四岁的孩子难以管教,就是因为他们努力地在感知这个世界,在寻找这个世界的答案,有一个教育家说,孩子不知道火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害怕火,让孩子认识火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摸一摸火,等受到了伤害就自然明白火的含义。这种做法自然过于偏激,但说明了一个道理,要让孩子认识世界,就要他自己去感知,去体会,而他们亲自感知体会的唯一办法就是“玩”。大人叫他们“不要”或者“不能”,就给他们留下了疑惑的空间,他们幼小的心灵总是想要去实践一下的。通过玩,他们会逐渐知道事物的美好与丑陋。

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思考 孩子有孩子的思路,他们有时让大人们不可思议,我们有时给他们买昂贵的玩具,可他们偏偏喜欢一些廉价的东西,有时一块木板能让他们快乐地玩上几天。因此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泥巴永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一不留神他就可能成个泥猴回来,我们也明白,孩子为什么总是对水情有独钟,因为他们不接受大人强加给他们的思想,在他们眼里,玩是最重要的,至于玩具,那时快乐的陪衬品,所以我们尊重孩子对玩的选择,因为选择中包含了他们的思考,包含了他们对玩的理论的升华和创新,虽然,这种创新也许有害,需要大人正确引导。 三、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尊重他人的思想 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眼里的宝贝,是全家人关注的重心,有一个对他们的称呼:“小皇帝”,这实在不为过,长辈们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家长们即使认识到了这点也无法实行更好的教育方法,毕竟孩子在家庭的地位特殊。那么,孩子在幼儿园玩的时候,大人没有在身边,大家都是小朋友,在游戏中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存在公平的游戏规则,孩子们的规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公平、最无势利可言的了,因此他们会将在家里的坏习惯、坏脾气隐藏起来,无法在这种场合唯我独尊和任性了,逐渐会形成别人与我一样的平等思想,学会尊重他人,礼让他人。 四、让孩子在“玩”中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