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什么是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国家就其本质来说一向就是一个或几个剥削阶级的专政。对整个社会来说,国家是统治阶级领导和管理的工具,对被统治阶级国家是镇压和暴力的工具。

标签:国家本质马克思主义社会性

如果说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那么国家的本质问题则是这一主要和根本问题的核心所在。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和研究角度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制约,在国家本质问题上很难取得共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虽早已为我国理论和学术界普遍接受,但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理解和认识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一、什么是本质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它被什么所决定?从马克思主义[ ]观点来看,本质即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关键。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事物的本质,是这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矛盾。按照这个说法,国家的本质应该是国家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尽管源于马克思主义作家们的某些论述并没有揭示出国家这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因此,它们都没有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二、什么是国家的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此并没有直接的论述。他们只是着重论述过国家的特征。特征属于事物的现象。现象不是事物的本质,但是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把现象,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国家特征的论述作为入门的向导。

国家是一种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一些社会组织仅仅构成或覆盖社会的局部,而另一些社会组织则覆盖社会的整体。国家就是属于覆盖社会整体的社会组织。在人类历史中,除了国家以外,覆盖全社会的组织只有氏族。因此,为了证明国家的特征,并不需要把国家同不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组织一起比较,而是只需要把国家同也覆盖全社会的氏族组织一起比较。恩格斯正是通过这种比较来说明国家的特征的。他说,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

三、国家的本质特征

国家本质性特征的两个层次,是国家内部所包含的矛盾两个方面的表现。因此,我们要认识国家的本质,就要先对其内部矛盾这两个方面分别予以分析。

8国家的本质

第八讲国家的本质和作用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家有时也可理解成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是由一个统治者,一个统治阶级或一个人民代表拥有的收益或社会产品极大化的组织。国家和企业都可以描述成一个政治体系,在这个政治体系中,策略决策者们的目标部分是冲突的,且认识力是有限的。两者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体系,个人在这种社会体系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建立社会关系。当然,这二者也存在重要区别。国家是一个超级权威,它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企业则不能,相反,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在这一讲,我们用产权、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来分析国家及其组织。由此得到的理论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国家通过规定产权、提供公共物品和决定游戏规则,而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一国的财富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理解国家,有助于解释历史上出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停滞和衰退。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政府为何会制定一些阻碍经济增长的规则呢?显然不能假定政府是喜欢或不关心经济衰退。但可以假定政府是合约国家(Contract state)或掠夺国家(Predatory state)。这种国家的统治者目的在于极大化国民收入或税收,更清楚地定义产权和较少的租值消散,应该是这种统治者所欢迎的,因为它们可以扩大税收收入和一般生活水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国家或政府没有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则,一定是由于某种交易成本的约束。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科斯定理的宏观版本:如果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交易成本均为零,一国和经济增长和发展基本不受其政府类型的影响。然而,当这两种交易成本为正时,一国内部的权力分配和其制定规则机构的制度结构就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菲吕博腾和平治维齐强调,没有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就不能算是完全的。另一方面,没有产权的建立和维护,我们也不能解释国家的存在和本质。 没有社会成员之间最低自愿限度合作的社会生活是不存在的。一上百分之百的专制政权,即一个命令的社会,将是太昂贵的。因此,在一个社会中,即使在专制政权下,个人之间隐性和显性的政治协议也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至少有某些协议是自我执行的时候,这种协议制才是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一点是国家理论中最令人着迷的部分,这可以理解成自我执行协议理论应用于一个特别复杂的、长期的个人之间关系的网络。 一、简单的新古典国家理论 众所周知,对国家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致可分为国家的合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什么是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国家就其本质来说一向就是一个或几个剥削阶级的专政。对整个社会来说,国家是统治阶级领导和管理的工具,对被统治阶级国家是镇压和暴力的工具。 标签:国家本质马克思主义社会性 如果说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那么国家的本质问题则是这一主要和根本问题的核心所在。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和研究角度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制约,在国家本质问题上很难取得共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虽早已为我国理论和学术界普遍接受,但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理解和认识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一、什么是本质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它被什么所决定?从马克思主义[ ]观点来看,本质即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关键。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事物的本质,是这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矛盾。按照这个说法,国家的本质应该是国家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尽管源于马克思主义作家们的某些论述并没有揭示出国家这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因此,它们都没有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二、什么是国家的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此并没有直接的论述。他们只是着重论述过国家的特征。特征属于事物的现象。现象不是事物的本质,但是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把现象,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国家特征的论述作为入门的向导。 国家是一种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一些社会组织仅仅构成或覆盖社会的局部,而另一些社会组织则覆盖社会的整体。国家就是属于覆盖社会整体的社会组织。在人类历史中,除了国家以外,覆盖全社会的组织只有氏族。因此,为了证明国家的特征,并不需要把国家同不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组织一起比较,而是只需要把国家同也覆盖全社会的氏族组织一起比较。恩格斯正是通过这种比较来说明国家的特征的。他说,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 三、国家的本质特征 国家本质性特征的两个层次,是国家内部所包含的矛盾两个方面的表现。因此,我们要认识国家的本质,就要先对其内部矛盾这两个方面分别予以分析。

国家的起源及本质

国家理论(终极)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国家起源问题是各类国家学说分歧的焦点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有两个基本论断: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国家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论断是:氏族制度的解体是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起源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运动。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出现。在经历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特别是商业的独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分工和交换已经达到相当普遍的程度,经济活动一跃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经济利益也上升为决定人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分工、交换、利益分化这些因素的出现,使经济因素逐渐取代血缘因素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随着群婚制度向“一夫一妻制”的被迫过渡,个体家庭逐渐取代氏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原始的氏族组织和道德力量已经无力应付这一变化,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第三种力量,它似乎站在相互斗争的各阶级之上,压制它

们的公开冲突,至多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于是,氏族制度 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阶级所炸毁,被新的机关——国家所代替了。 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 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 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 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断,表明了三点: 第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这表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 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国 家绝非公正地代表社会的每一个阶级,而是特定阶级的统治。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的范围之内。 这种秩序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种:神权论、暴力论和契约论。 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国家的本质

1 国家的本质 [学习目标] 1.了解国家的产生、本质、构成及定义。2.理解民主的特性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3.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重点:国家的概念、类型及国家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基础·初探]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是什么 (1)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国家性质(国体) (1)含义: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二、专政与民主 1.国家的职能 (1)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

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2)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2.民主的含义及特点: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 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它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这表明它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 三、国体与政体 1.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3.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4.专制政体和民主政体: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专制政体,而现代国家大都采用民主政体。 [预习·提升] 1.判断 (1)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2)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一定相同。(×)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4)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明其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5)在我国,民主与专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思考:国家的四种历史类型可以分成哪两类? 【提示】(1)私有制国家: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公有制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工具)。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表现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回答者:chainlife - 江湖新秀五级5-1 10:43 国家没有职能但政府有。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我国国家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本质,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者说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专政。这个专政是靠暴力来实现和维持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持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 所谓国家职能,就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是国家为实现其目的而担当的特有任务。这个特有任务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是国家权力的内在表现。 国家职能一般可以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它们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内外秩序。一般而言,二者中,对内职能是主要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续,对内职能是对外职能的基础和后盾。因为一个掌握政权的阶级只有首先在国内加强统治,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志,才能有力量开展对外活动,顺利地实施国家的对外职能。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外职能也可能上升为主要职能。 就对内职能而言,它又可以划分为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在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它的两种对内职能都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的要求。其政治职能(统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人民服务,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两个职能体现着国家活动的同一个方向,而不是相反的方向。因此,这两个职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可以转换位置的主次。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管理职能会不断加强和扩大,政治职能会不断减弱,直至最后消失,毕竟社会主义国家是向无国家社会过渡的国家。 国家的对外职能,表现为抵制外来入侵,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执行统治阶级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以不同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处理本国与他国的各种关系,等等。 国家职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变化。建立在不同经济基础上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其职能的具体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其职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国家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它们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执行暴力镇压等职能。国家表面上是社会的代表,是独立于各阶级之上的社会力量,而本质上

高中政治《国家的本质》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框题国家的本质教材解析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是什么 (1)、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补充: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补充: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是国家存在的自然基础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是国家存在的社会基础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也有管辖权。——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总结]: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 【摘要】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的保障,它涉及众多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它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安全的概念也从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国防军事安全上升为更广泛的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国家安全;内涵;国防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 【正文】 “国家安全”的内涵是由国家安全所受的威胁和各国由此制定的安全目标所决定的。传统国家安全, 指的是在政治上国家政权及社会制度如何防止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政治干预、压力、颠覆、渗透和破坏。在军事上, 主权国如何应付外来的威胁和军事入侵。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内涵方面。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动, 国家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实质内容,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和政策范式的转变使国家安全概念和政策指向, 从过去主要对付外部威胁而延伸到关注国内的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生活、本国的文化价值体系调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国内动乱。因此, 在新的国家安全观念中, 不仅仅是“政治安全”而且还包括有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等。

从历史上看,资源的争夺主要是以战争这种极端的竞争方式进行的。战争造成国家灭亡,生灵涂炭,是世界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和长期威胁。因而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疆土不受侵犯,就成为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和追求目标。由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军事安全似乎就等同于国家安全。不管是进攻性的还是防御性的国家,都以加强军备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主要措施。一个组织良好的民族,只要骁勇善战,不仅对内可以自保,对外也可以进攻。纵观几千年来的人类史,军事因素虽是不少大国崛起的安全基础,但军事安全的“异化”则成为某些大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范围不断拓展,竞争的领域和手段也在不断拓展,“国家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也就是说,国家主体面临的威胁及实现安全的手段与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国家安全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侧重点。今天,随着国际斗争的领域出现重大变化,与军事等“传统安全”相对应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安全、信息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环境与污染、国际恐怖活动与有组织犯罪等领域。 由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经济安全问题,在非传统安全的所有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 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 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走向, 影响着国家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 由经济全球带来的信息传播的自由交流, 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继承在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下正在失去原有的空间, 国家和文化边界正在

国家形式知识点

第六章国家形式 本章知识点 国家形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形式所关注的问题就是:统治阶级是以什么形式来组织国家和进行政治统治的,以什么方式、方法来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形式的三个方面,即政体、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具体内容,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与剥削阶级国家的国家形式的比较研究,既强调了二者的不同本质,国体决定政体;又明确了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复杂多样性,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具体的国家形式,只能由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 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本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对国家形式概念的理解是以对国体及其与政体的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本节介绍了国家形式的含义、基本内容以及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并强调了政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知识点1:国家形式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政治学忽视并混淆了国家形式与国家本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都否认或者歪曲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知识点2: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从具体内容上考察,国家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第二,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第三,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也称政治体制,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细节方面。 知识点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十分关注政体问题,政体问题一直是政治学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他们并不承认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而政体则是阶级统治的形式。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来统治,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另一方面,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政体作为国家的外部形态,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它在实现和保证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增强政权的统治能力方面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政体理论上的最重要贡献,就在于明确地区分了国体与政体,阐明了二者的关系。 知识点4: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响政体选择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但并不是唯一的。政体形式还受到政治力量对比的制约以及一个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体具有多样性。国体决定政体,每一种国体一般都会有某种比较适合的典型政体。但并不意味着一种国体只有一种政体与其相适应,国体与政体并不是一种简单对应的关系。相同性质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 政体选择应强调自主性。历史上不同性质的国家在政体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和借鉴关系,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国体不同,政体却可能相似。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最终只能由那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根据本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体相对于国体具有灵活性和变异性。国体有着较强的稳定性,除非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引起了新的社会革命,或者因为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般不会发生国体的转变。而政体却受到更多、更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它的灵活性要大得多。政治体制的改善和调整,也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巩固和完备产生重要的影响。

1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素材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下的国家产生过程: 原始社会末期,劳动分工初步提高了生产力,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使得人们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对立,面对这种利益分化和对立,原有的公共权力及其组织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不能维护奴隶主利益,因此已经过时了。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的反抗,协调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既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的组织。它把冲突,矛盾维持在一定的秩序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组织,就是国家。 国家的本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2.民主与专政 在民主制国家,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任何民主制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及其对一定阶级的专政的结合,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既要坚持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用来对付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又要坚持在本阶级内部实行一定形式的民主,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组织自己的力量,以便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的专政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这种区别和对立主要是指民主与专政都有自己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方法,二者是互相排斥的,不能混淆。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在统治阶级内部采用民主的方法,这样统治阶级内部才能真正团结一致,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的专政;专政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即对被统治阶级采用专政的方法,包括剥夺政治权利,不许参与政治活动,强迫其服从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等。 3.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讲授时,

国家的本质

恩格斯说:国家作为一种覆盖全社会的组织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先前覆盖着全社会的组织即氏族组织演化而来的。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力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是黑格尔所言的是“伦理社会的现实”。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法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的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的起源充分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我们想要对国家的起源有所了解,就要先了解以下几点。首先,国家不是从社会外部强加给社会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是主观观念,意志的实现,归根究底,国家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产物,这就同一切唯心主义的国家起源观划清了界限。其次,国家的产生和阶级的产生前提是共同的。当这种前提具备时,便既会产生阶级,又会产生国家。国家的产生与阶级的产生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国家一产生就被同时出现的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控制在自己手里,成为这个阶级压迫其他阶级的工具。再次,国家的最基本的社会作用,是缓和阶级冲突,把由于利益对立引起而不避免发生的阶级冲突保持,控制,限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这里讲的秩序包括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法律秩序,权利义务关系的秩序,经济生活及其它公共生活秩序等。最后,国家在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扮演阶级冲突调解人,仲裁人,和社会冲突缓冲器的作用,但实际上它是从社会中产生的力量,机构,它并没有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是它处于社会运行总枢纽的位置,脱离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国家本身是不存在的。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和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国家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的,过去的氏族是由血缘关系自然组成的;第二,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设立,而且“这种公共权力已经不再直接就是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了”。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国家的基本成分就是官吏和包括警察,军队,监狱等在内的各种强制机关。公共权力是由官吏来掌握和行使的,由于他们是同社会相异化的权力的代表,为了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尊敬,为了以社会的名义行使权力,就必须依赖物质的强制力,要以某种强制性设施为依据。第三,这种公共权力需要公民缴纳费用,即捐税,捐税是以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 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与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国家的本质特征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公共权力,这是任何社会都有的;另一个层次是公共权力与社会全体成员相分离,这是国家所独有的。国家本质特征的一个方面是公共权力,即是整个社会的代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是国家本质特征中的社会性,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是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的。国家本质特征中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公共权力与社会分离而独立于社会之上的一面,即阶级性。自从人类社会内部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注:在我国,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一定要履行;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无先后顺序;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注: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有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会产生冲突。因此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1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5、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6、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0、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信人舆新” (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发挥着独特作用。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 11、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既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国家的本质及国家职能

内容提要:国家的本质是人类利益博弈的一个合作均衡;国家的职能具有四维特性;首先,国家职能是随时间而演化的,具有时间维特征;其次,国家职能具有空间维特征,即处在不同地域空间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也应有所差别;再次,国家职能具有价值维特性,国家职能的界定,必定要体现优势利益集团的价值偏好;第四,国家职能具有领域维特征,即:国家职能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要求。关键词:国家职能什么是国家的本质?国家应具有哪些基本职能?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下面,笔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一、国家的本质克烈逊和斯卡尔尼指出:“根本不存在为整个学术界所公认的国家定义。”[1]他们认为:“几乎每位学者都会提出他(她)自己的国家定义,这些定义不可避免地会同已有定义有细徽的差别,虽然其中有些由于有相似的方法而可以被认为是组成了一些“学派”。因此,要达到一种综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2] “冲突论”者认为:国家是利益冲突的产物。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3]他还更为明确地说:“……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4]在另一处,恩格斯还说:“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5] 恩格斯的这个思想在列宁的论述中也得到多次明确的表述。列宁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6]“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7] “融合论”者认为,国家是一个调节社会各部分关系的机构,具有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职能。萨姆纳和凯勒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保障,在其权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和秩序。”[8] 这种思想在恩格斯的论述中同样可以看到。恩格斯说:“社会产生着它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去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就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新部分。这样他们就获得了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在对这些人的关系上成为独立的人,于是就出现了国家。”[9] 在另一处,恩格斯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即国家。”[10] 这里,恩格斯更为明确地从管理和协调社会运作的角度来描述国家的本质。这可以说同融合论没有太大的区别。冲突论和融合论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正如克氏和斯氏承认的,就各学派而言,“这两种思想是并非绝对地互相排斥的。”[11] [!--empirenews.page--]本人认为:国家的本质是人类利益博弈的一个合作均衡。首先,国家的优势是合作。正是由于合作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和分工优势,才使国家这种合作形式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国家存在的目的是利益。存在于国家内部的利益各方,只所以能留在国家内部,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当然,存在于国家内部的利益各方其力量并不是均等的,强势利益方很可能会侵蚀弱势利益方的利益。这时,国家本身就具有了工具化的倾向,国家更多成为了少数强势利益主体谋利的工具。恩格斯指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12]再次,国家的产生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博弈过程。第四,国家代表了一种利益的均衡状态。第五,任何国家的具体存在形式都是一种过渡形式,其具体结构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利益要求,并相应决定合作的形式。康德为理想社会提了三点设想:1、人人自由;2、人人平等;3、人人自由。按照康德的观点,要建立这种国家,就必须遵循三项原则:“1、宪法规定的自由……;2、公民的平等……;3、政治上的独立(自主)……”[13]。笔者认为:理想的国家状态应是“以人为本”和“和谐”。“以人为本”是国家存在的真正目的;“和谐”是实现“以人为本”目的的最佳途径。“以人为本”就是国家的存在应当为每一个人(不是一部分人)提供尽可能自

政治:《国家的本质》测试题

政治:《国家的本质》测试题 政治:《国家的本质》测试题 1.下列关于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D.国家性质相同的国家,政体也相同 2.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是因为:() A.社会主义民主已比较成熟和完善 B.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 3.“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这说明:()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B.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作用。 .在相同阶级掌权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D.政权组织形式不同,国家性质就不同

4.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国家的性质是由决定的: A.国家的名称、旗号B.国家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程度 .统治阶级的性质D.被统治阶级的性质 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性质上是不同这意味着( ) A.二者的发展程度不同 B.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不同 .二者难以和平相处 D.民主与专政的结合程度不同 6.下列关于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 ②民主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对被统治阶级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③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 ) ④民主存在于民主制国家,专政存在于专制国家 A.①②④ 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③ 7.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 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②专政的对象不同 ③它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④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关于国家的本质问题的论文

关于国家的本质的论述 提要:国家的本质,在论述国家的本质的时候我们要了解的是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含义又是什么?本文首先对本质、国家的本质进行介绍,其次国家的本质题目过于大,将会选取法律(法律思想)的角度进行论述。以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论据进行剖析。最后在立住法律角度给出本人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国家本质法律 什么是国家的本质?关于界定一个物的本质应该剖析它的最深层次的含义。本文选题过大,鉴于研究能力有限,同时为了更好地结合西方法律思想学进行论述,将会从法律角度角度分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本质是人类利益相互博弈的一个合作均衡,首先,国家本质是随时间而演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作用,其次,国家本质根据在不同地域空间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也应有所差别;再次,国家本质具有价值维特性。 一、国家的本质 杰克逊和斯卡尔尼指出:“根本不存在为整个学术界所公认的国家定义。”[1]他们认为:“几乎每位学者都会提出他(她)自己的国家定义,这些定义不可避免地会同已有定义有细徽的差别,虽然其中有些由于有相似的方法而可以被认为是组成了一些“学派”。因此,要达到一种综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2] “国家”的“本质”是:一定“区域”的人们,为了更好的“存在”而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会分工”比较“明确”的“整体”。国家是利益冲突的产物。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3]他还更为明确地说:“……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4]在另一处,恩格斯还说:“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5]

国家的本质

范海辛:国家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4-03-02 21:17 作者:上海范海辛123字号:大中小点击: 440次【本质者,一事物为其自身而非他事物之规定性也(A之为A,不为非A)。有人认为这是本质主义,是错误的。在这些人眼里,事物不存在本质,所谓的本质只是“家族的相似性”,本质主义已被维特根斯坦摧毁。我这里声明,我不赞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具体理由与论证,将另文撰述。】 什么是国家?或问,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被某些人搞得非常混乱的问题。列宁有一个演讲,题目就叫《论国家》。他对听众说:“我请你们不要懊丧,因为国家问题是一个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1]但是这个问题的混乱究竟来源于资产阶级的学者还是马列主义,我们暂且先不要下结论。 当下中国人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马列:国家的本质就是镇压。因为恩格斯曾经说过,“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2]。林彪在文革中有一讲话[3],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政权就是镇压之权”。马列对国家本质的规定,恰与中国的龙图腾不谋而合——你看那条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龙,不就是在告诉老百姓:国家可不是吃素的吗? 自古迄今,世界各民族对于国家本质的定义大致只有两种,一种是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国家是以暴力为后盾维持秩序、调和矛盾、统治社会的机器,我们称之为“调和论”;另一种则是无政府主义者与形形色色革命者的定义:国家是压迫、斗争的工具,我们称之为“冲突论”。“冲突论”中,又以马列主义的“阶级冲突论”最具代表性。 “调和论”的国家都是正常国家,“冲突论”的国家都是神奇国家。其神奇之处在于,哪怕进入“盛世”,国家内部仍然冲突不绝,维稳一直是非常花钱的事。要辨清“调和论”与“冲突论”的孰是孰非,我们不妨先从我国官方的意识形态入手,看看马列主义的国家理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一】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概述 1,恩格斯的观点 马列主义对国家学说的论述,以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文最为系统。但此文又立足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要辨清马列的国家学说,我们还要从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开始。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是这样解释国家的起源的: “可见,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

1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导学案 黑龙江省林口县第四中学徐现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从国家的产生、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三个角度认识国家的概念,了解国家的历史类型,明确统治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2)懂得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3)从区别与联系的两个方面把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引导和培养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认识和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2)提高学生学会比较、认别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国体的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2)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增强学生关心国际事务,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意识,培养国家观念,拓展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国家的含义、性质 2、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自学过程】 一、国家的本质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是什么 材料1:国家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于是家庭劳动盛行,在次基础上产生了私有观念,一开始是工具、牲畜、产品的私有,后来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转为私有,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私有制产生了。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逐渐产生贫富分化,在贫富分化的基础上,整个社会形成两大对立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阶级产生了。阶级产生后,矛盾不断加深,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利益,奴隶主阶级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工具——奴隶制国家。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在钧台(在今河南禹州)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 材料2:梁启超: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