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本总结是结合近两年咨询来的考试题和蔡军伟老师画的全部重点总结出来的,黄色划线是曾经的考试题,画星是我认为本次考试有很大可能会出的,若有什么错误或遗漏的欢迎联系我。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现象。

2

3

4

啊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啊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5、细胞死亡:指细胞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6、细胞凋亡: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7、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

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8、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9、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过程,失钠>失水,

啊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1、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

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12、水肿(显隐性):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聚积的病理过程。显性水肿:皮下组

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时,留有凹陷。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

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啊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脱水热。

1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

失衡。

18、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19、呼吸性酸中毒: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血浆中PH下降。

20、呼吸性碱中毒:指因通气过度,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血浆中PH升高

2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即AG=UA-UC=[Na+]-[Cl-]-[HCO3-],正常为12mmol/L。

22、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外界环境氧气不足,呼吸功能

障碍引起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23、血液性缺氧(等张性低氧血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氧含量降低,

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

24、循环性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25、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26、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可使皮肤,粘膜呈

啊皮肤,黏膜可出现青紫色,称为肠源性紫绀。

28、应激: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

性适应反应。

29、急性期蛋白:人和动物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在感染、炎症、创伤、烧伤、手术等应激原

刺激下迅速增高,叫做急性期反应蛋白。

30、热休克蛋白:HSP,指细胞在高温(热休克)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诱导生成或合成增

加的一组蛋白质。

31、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包括严重心率失常)而导致的休克。患者心排出

量迅速减少,早期血压可显著下降,多数患者外周阻力↑,少数↓。

32、应激性溃疡:指在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下所

出现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损伤,其主要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

糜烂、溃疡和出血。

33、发热:在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超

过正常值0.5℃,称为发热。

34、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

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35、热限: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很少超过41℃,一般达不

到42℃.

36、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感染与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

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37MODS):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烧伤等急性危重病时或

在其复苏后,同时或相继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损害,以

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依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38、休克:是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的急

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

结构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39、休克肺:休克时,肺血液灌流降低而且持续,引起肺淤血、水肿、出血、局限性肺不张、

微血栓栓塞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的病理改变,称为休克肺。

40、休克肾:指休克时并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

谢性酸中毒。

41、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当血流重新恢复后,组织的损伤程度较缺血时

进一步严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综合征。

42、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Ca2+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

碍的现象

43、心力衰竭: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脏不能泵出与静脉回流和机体组织

代谢需求相称的血量

44、呼衰(Ⅰ、Ⅱ型)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下吸入空气时,

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时,称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型(Ⅰ)仅有氧分压降低,CO2分压正常或偏低;

高碳酸血症(Ⅱ):氧分压降低,CO2分压升高。

45

46、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而引起严重通气不足,但血流量正常,

通气血流比值↓,造成流经该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和便掺入动脉血中,

称为静脉血掺杂。因类似于动静脉短路,又称功能性分流。

4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多种原发病过程中,因急性肺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

衰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48、氮质血症:慢性肾衰时,由于GFR↓,尿素氮、尿酸、肌酸、肌酐等非蛋白氮在体内蓄

上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啊胞内神经纤维缠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54、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

以黑质部位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小体的形成。

55、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以多种代谢异常发生在

同一个体为特点的征候群。

56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减低,主要是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能力的减低。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敏感组织(肌肉、肝脏、脂肪组

织)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作用不敏感。

57、过敏:对某些物质(如细菌、花粉、食物或药物)、境遇(如精神、情绪激动或曝露阳

光)或物理状况(如受冷)所产生的超常的或病理的反应

58、自身免疫病:是因免疫自稳被打破而引起的疾病。

59、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或其组分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各种因素所

致损害而使免疫活性细胞异常并引起免疫功能不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60、呼吸爆发:组织缺血引起大量白细胞趋化侵润,激活氧化酶系统,再灌注时缺血组织重

新获大量氧,激活的白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称呼吸爆发。

单选题可能会出现:

1、疾病发病学的四大规律:稳态失衡与调节、因果转化交替、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和局部与

整体相互影响

2、系统生物学基本概念:是指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多层次、多系统研究各种分子(DNA、mRNA、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的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用计算生物学方法整合各组学数据来定量描述和预测它们的生物学功能、表型和行为的科学。

3、受体上下调、高敏减敏等(P47):在一些病理条件下,由于信号分子(如激素)量的持续变化(增多或减少),或长时期的使用某种激素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可使细胞特定受体的量或亲和力改变,其中受体表达减少称下调,表达增多称上调,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减弱称减敏或脱敏,反应性增强称高敏或超敏。

4、细胞凋亡两途径:(P52-53)①线粒体依赖性途径②死亡受体依赖途径

5、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影响(P89),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影响(P93)太多了自己了解-_-#

6、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公式计算(必出),还有计算AG的选择题

7、MODS的临床分类:(P149)1)单相速发型:一次打击型2)双相迟发型:二次打击型

8

9

10、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活性氧损伤作用、钙超载、白细胞损伤作用、补体级联损伤作用(+能量底物匮乏:氧化过程受抑制,令氧变成活性氧)

11、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P183,低压、低流、低温、低PH、低钙、低钠、高钾

12、心衰时机体代偿活动:(P219-221)尤其是P221向心性肥大(并)和离心性肥大(串)

13、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变化指标:平均主动脉压

1

2

18、氧疗:对肺动静脉瘘引起的呼衰无效,Ⅰ型呼衰:高流量、高浓度氧,Ⅱ型呼衰予以低浓度、低流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19、肾前性急性肾衰特点:尿少,三高一低(尿比重高,渗透压高,尿/血肌酐比值>40,尿钠浓度低),尿蛋白(-),尿沉渣(-),甘露醇利尿效果显著

肾性急性肾衰特点:三低一高(尿比重低,渗透压低,尿/血肌酐比值比值低,尿钠浓度高),尿蛋白(+),尿沉渣管型,甘露醇利尿效果不明显

20、黄疸化学指标变化?血清胆红素浓度正常5.13~18.8umol/L,若>34.4umol/L则显性黄疸,若已超过正常但<34.4umol/L,则隐形黄疸。

21、溶血性黄疸:血清非酯型胆红素↑(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所以尿无胆红素),有肝代偿黄疸轻,粪尿颜色↑。肝细胞性黄疸:血清中非酯型↑,酯型↑↑,粪色↓,尿中出现酯型胆红素,尿色↑。梗阻性黄疸:血清中酯型↑↑,粪色↓,尿中出现胆红素,尿色↑。

22、意识障碍表现:恍惚→嗜睡→昏睡→木僵→昏迷

23、代谢综合征中发生发展机制:脂肪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组合而成的综合征,其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该综合征增加了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同时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VP)

24、血清钾:3.5~5.5mmol/L.PaCO2=40mmHg,[HCO3-]=24mmol/L.

25、PH=pKa+lg[HCO3-]/[H2CO3]=20/1,所以PH只反映酸碱平衡,不反映浓度平衡,

PH∝HCO3-/PaCO2,正常动脉血PH:7.35~7.45。PaCO2正常33~46mmHg,大于46则呼酸或代偿后代碱,小于33则呼碱或代偿后代酸。

26、标准碳酸氢盐SB测血浆HCO3-浓度,反映代谢性因素,正常22~27mmol/L,实际碳酸氢盐AB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影响,若AB>SB=正常,见呼吸性酸中毒(原发性),若AB>SB>正常,代偿后代碱(继发),若AB

28、AG:正常12mmol/L.,波动范围±2mmol/L,AG>16,很有临床意义,可帮助区分代酸类型,见于肾功能↓时磷酸盐和硫酸盐潴留、乳酸血症、酮血症、水杨酸中毒、甲醇中毒。29、代酸:PaCO2(mmHg)=1.5×HCO3-+8±2,若实测PaCO2大于预值,则呼酸,小于则呼碱,呼酸:急性:[HCO3-]=24+0.1×△PaCO2±1.5,慢性:[HCO3-]=24+0.4×△PaCO2±3

代碱:PaCO2(mmHg)=40+0.7×△[HCO3-]±5,呼碱:急性:[HCO3-]=24+0.2×△PaCO2±2.5,慢性:[HCO3-]=24+0.5×△PaCO2±2.5

30、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条件:2,3-DPG↓,温度↓,CO2↓,PH↑,说明氧和Hb亲和力↑,利于Hb在肺部结合氧。右移条件:2,3-DPG↑,温度↑,CO2↑,PH↓,说明亲和力↓,利于Hb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

31、P50反映Hb与O2亲和力的指标,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血氧分压,正常26~27mmHg,影响氧离曲线左移(右移)的因素可使P50减小(增大)。

33、活性氧是各种损伤机制中重要启动因素,钙超载是细胞不可逆损伤的共同通路,白细胞聚集是引起各脏器功能障碍的关键步骤,补体级联的激活是各种炎症反应发生和放大的主要动力。

34、心力衰竭本质是心脏泵功能衰竭。决定心输出量基本因素:心肌收缩力、前&后负荷、心率。

35、呼吸衰竭发病机制: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肺泡扩张受限>、阻塞性通气不足<气道非弹性阻力↑>)和换气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解剖分流↑)。

36、GFR(肾小球滤过率)↓是急性肾衰竭发病中心环节,是关键!

37、肝性脑病分期:一期前驱期:轻度行为改变及判断力↓;二期昏迷前期:精神错乱、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三期昏睡期;四期昏迷期。

38、肠道产氨增多:酸性灌肠(杀菌用口服新霉素)。氨对脑组织毒性作用主要是干扰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血氨口服乳果糖(酸性),静脉注射谷氨酸、精氨酸等降氨。补充左旋多巴(正常神经递质前体)

39、芳香族氨基酸先脱羧后羟化变成假性神经递质,色氨酸先羟化后脱羧变成5-羟色胺(抑制酪氨酸转变为多巴胺)。

简答题可能出现:

1、水肿的发生机制:(1)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增多。

1)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4)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zhu)留

1)肾小管滤过率下降

2)肾血流重分布

3)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ANP分泌↓)

4)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ADS分泌↑,ADH分泌↑)

2、高渗低渗对机体的影响(神经肌肉、心肌电生理变化)←没找到,求高人指点(⊙o⊙)?

3、低钾血症对机体影响:(1)对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兴奋性↓,肌肉松弛无力或迟缓性麻痹,

横纹肌溶解

(2)对心脏:心率失常,心肌细胞兴奋性↑,心肌传导性↓,普肯

野细胞兴奋性↑,心肌收缩性↑

(3)对肾脏:功能变化---尿浓缩功能障碍,NH3生成↑,HCO3-重

吸收↑,引起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形态结构变

化---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间质纤维化和小

管萎缩或扩张

(4)对消化系统:胃肠蠕动↓,恶心呕吐厌食,严重可腹胀甚至

麻痹性肠梗阻

(5)对糖代谢: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引起轻度血糖↑

(6)代谢性碱中毒

4、高钾血症对机体影响:(1)对肌肉组织:

(代酸:反常性碱性尿)(1)急性高钾血症:轻度时可有受阻感觉异常、疼、肌肉轻度

震颤等症状,严重时四肢软弱无力,腱反

射消失甚至弛缓性麻痹等症状。

2)慢性高钾血症:神经肌肉的功能变化远不如急性明显

(2)对心脏:血钾浓度轻度↑时,心肌兴奋性↑,血钾浓度迅速

显著↑↑时,心肌兴奋性↓甚至消失,心肌传导性↓,心肌自律

性↓,心肌收缩性↓。

5、缺氧时细胞的代偿性反应:

(1)载氧蛋白表达增多:肌红蛋白、脑红蛋白和胞红蛋白含量↑,组织、细胞对氧的摄

取和储存能力↑,提高细胞的耐缺氧能力。

(2)细胞对氧利用能力增强:线粒体数目增多和表面积增大,呼吸链中的酶(如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增多,酶活性↑。

(3)糖酵解增强:缺氧导致ATP↓,ATP/ADP 比值↓,可激活糖酵解中主要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增强糖酵解,生成ATP ,补偿能量生成不足。

(4)低代谢状态:缺氧时细胞耗能过程受抑制,糖和蛋白质合成↓,离子泵功能抑制,

61)反应和变化:应激时该系统中枢效应主要是杏仁复合体、海马、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去甲肾上腺释放↑引起的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而外周效应主要是血浆中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浓度↑

2)代偿对机体有利意义:

A)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因为心率↑,心肌收缩力↑,外周阻力↑

B)支气管扩张:改善肺泡通气,提供更多氧

C)全身血流重新分布:保证心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

D)升高血糖:<1>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满足应激时集体增加的能量需要

<2>儿茶酚胺对大多数激素分泌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胰岛素分泌

E)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警觉,利于机体协调神经-内分泌反应,使机体处

A 于最佳状态来抵抗突发有害事件

3)对机体不利的影响:

A)外周小血管收缩:微循环灌流量↓

B )促进血小板聚集:阻碍血流

C )消耗过多能量:因为功能代谢都↑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GC )分泌↑↑,出现抑郁,焦虑及厌食等情绪行为改变

(1)有利(防御意义):(2)不利影响:

●升高血糖,提供能量●蛋白分解过多,负氮平衡

●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抑制免疫,感染增加

●保证脂肪动员●抑制组织再生,影响创伤愈合

●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抑制性腺轴、抑制甲状腺轴

●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组织损伤●生长发育迟缓;行为改变

9、DIC 三期的表现及其与休克的关系:

(1)DIC时机体代谢变化: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2)与休克关系:急性型DIC常伴有休克,重度及晚期休克又可促进DIC形成,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10(必考)

(一)休克Ⅰ期(休克早期、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1)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

(2)临床表现: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加快,脉压减少,尿量减少,烦躁不安,但神志清楚

(3)代偿机制:1)神经机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

2)体液机制:缩血管类物质(血管紧张素、ADH、TXA2、MDF,内皮

素,白三烯)分泌增多

(1)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

(2)临床表现:1)血压和脉压下降,脉搏细速,静脉萎缩

2)患者表情冷淡,甚至昏迷

3)少尿或无尿

4)皮肤黏膜发绀或花斑

(3)代偿机制:1)神经体液机制:酸中毒;局部扩血管(组胺、腺苷、缓激肽)代

谢产物↑;内毒素血症;

2)血液流变学机制:白细胞滚动、黏附于内皮细胞,导致血流淤滞

3)失代偿后果:回心血量↓↓;自身输液停止;心脑血液灌流量↓(三)休克Ⅲ期(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

(1)特点:血流停止,不灌不流,无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

(2)临床表现:1)循环衰竭

2)并发DIC

3)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3)难治机制:1)血管反应性进行性下降

2)DIC形成

11、肺心病的发病机制:

1)肺泡缺氧和CO2潴留使H+浓度↑,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负荷2)长期肺小动脉收缩和缺氧可引起动脉机化和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质合成↑,血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形成持久又稳定的慢性肺动脉高压

3)代偿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粘滞,增加肺血流阻力,加重右心负荷

4)有些肺部病变,如肺小动脉炎等也能成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

5)缺氧和酸中毒降低心肌舒缩功能

6)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使胸膜腔内压↑↑,心脏舒张受限,用力吸气使胸膜腔内压↓↓,心脏外负压↑↑,增加右心负荷,促进右心衰。

12、肾性贫血发病机制:1)促红细胞生成素↓

2)红细胞生存期↓

3)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4)出血

肾性高血压发病机制:1)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引起心输出量↑

2)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

3)肾合成扩血管物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高血压增加肾

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增加肾小球的滤过负荷,加速肾小球硬化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机制:1)钙磷代谢障碍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

2)维生素D代谢障碍,骨质钙化障碍→骨软化

3)酸中毒,骨质脱钙→骨盐溶解

13、少尿期特点、机制:

特点:1)少尿、无尿、尿钠↑,尿中有管型蛋白质及多种细胞

2)水中毒

3)氮质血症

4)高钾血症:最严重并发症,会引起心搏骤停

5)代谢性酸中毒

机制:急性肾衰: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流↓↓(肾灌注压↓,肾血管收缩、阻塞);

肾血流重新分布:皮质缺血,髓质充血

2)肾小管损伤:形态学变化、功能受损:肾小管阻塞,原尿返漏慢性肾衰: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矫枉失衡学说

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肾小管-间质损伤学说

14、心衰的代偿机制和影响(2012级护理专科考题):

代偿机制:(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

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其他

体液因素在心功能障碍时的变化

(二)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生成↑;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表达上调;

心肌中氧化应激

(三)心肌改建和心室重构

影响:(一)心排出量综合征: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血压变化;脏器血流量重新分

布;外周血管和组织的适应性改变

(二)静脉淤血综合征:循环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减少;体循环静脉淤血;

肺循环淤血

15、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

发病机制:(看懂书,有选择题)

(一)氨中毒学说:氨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要酸性灌肠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5-HT:抑制多巴胺生成

(四)γ-氨基丁酸失衡学说:产生突触后抑制

(五)其他因素:硫醇、酚及短链氨基酸对脑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甲基吲哚与吲哚的毒性作用;毒物的协同作用

诱发因素:1)消化道出血2)利尿剂使用不当3)镇静剂和麻醉剂使用不当4)感染5)摄入过量蛋白6)腹泻引起电解质紊乱7)便秘8)碱中毒

Made by林周勤(一临2011级医学影像)

2013年5月10日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2010-06-27 17:131. 生命体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又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 2. 发热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3. 弛张热体温在39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在1C 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 4. 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高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 5. 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数,极不规则,听诊时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6. 间断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特点是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是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的表现,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现。 7.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病人自感空气不足,胸闷,呼吸费力,不能平卧;并有烦躁,张口耸肩,口唇、指甲紫绀,鼻翼扇动等体征。 8.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9.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脉压。正常值为4?5.3kPa 10. 高血压收缩压达到21.3kPa 或以上,和(或)舒张压在 12.6kPa或以上。 1. 休息是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并使精力恢复。 2.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是由不同时相组成的一种休息形式。 3. 异相睡眠是睡眠的一种状态,其脑电图是去同步的低振幅脑波,又称去同步睡眠。表现为肌张力进一步降低,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但眼肌例外,出现快速的眼球转动故又称快动眼睡眠。 5. 失眠是睡眠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和早醒。 6. 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发生自我限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潜在性致死性疾病。 7. 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或扩张,从而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信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情绪稳定。 1. 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由专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 2. 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和代谢的动态变化和变化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按照。 2疾病:这是由体内平衡调节失调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由致病因子的破坏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所致。此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临床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身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受到损害。 三。脑死亡:指整个大脑在孔上方死亡,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永久消失。 4高渗性脱水:指体液体积减少,失水大于钠丢失,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5水中毒:指患者肾引流功能减弱,或大量补水,使细胞内外液量增加,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血容量低钠血症。 6水肿:在组织空间或体腔中积聚过多液体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7酸碱失调: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由于酸碱负荷过多或不足或调节机制紊乱,会破坏体液的酸碱稳定性,形成酸碱平衡紊乱。 8以酸中毒为特征的[O3-H]代谢紊乱,其特征是细胞外酸碱平衡失调。 9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ive Acidiosis):指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紊乱或过量吸入而导致血浆H2CO3(或Paco3)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0代谢性碱中毒:指因细胞外H+丢失或过量碱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的酸碱性疾病。 11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其特征是过度的肺通气导致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下降。 12缺氧:由缺氧或组织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功能、形态和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3紫癜:当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病人的皮肤和粘膜会出现紫绿色。

内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呼吸系统疾病 名词解释 1.医院获得性肺炎(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H A 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 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 o m m u n i t y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C A P):是指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 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发病的肺炎 3.支气管扩:直径大于2毫米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 大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由于支气管管壁的破坏,形成管腔扩和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4.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 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5.L T O T: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 O P 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患者在海 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 2 大于或等于60m m H g和或S A O 2 升至90%以上。 6.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 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7.自发性气胸: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自发性气胸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 8.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 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可引起头痛、头晕或眩晕。 9.H o r n e 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肺上沟癌(P a n c o a s t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 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陥,同侧额部与胸部无汗或少汗。 10.类癌综合征:肺癌癌细胞浆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分泌5-羟色胺、 儿茶酚胺、组胺、激肽等肽类物质而引起的肺外表现。 11.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缺O 2或合并C O 2 潴留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 紊乱及代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认为,当患者位于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无心右向左 分流疾病,而动脉血P a O 2低于60m m H g,P a C O 2 高于50m m H g,即为呼吸衰竭。 问答题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总)

《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3. 亚文化 4. 悲哀 5. 工作疲惫感 6. 医疗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工作任务及活动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一种集权式的护理方式是指:()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2. 护理计划中目标的制定应该是() A.从病人出发且可以测量 B.以护士为中心C.标准要高 D.由护士决定,不考虑病人的意见 3. 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A.禁欲主义阶段 B.浪漫主义阶段C.实用主义阶段 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4. 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下列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人院介绍及健康教育 B.提 供良好的住院环境C.关心、重视病人的特性及个人习惯 D.过硬的护理技术 5. 一位患者有强迫性的人格, 根据佛罗依德的观点, 其性心理发展障碍主要在:(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6. 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 B.药物治疗 C.延长生命 D.手术治疗 7.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A.霍克巴姆B.格林及克鲁特 C.潘德D.贝克 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 B.依附特征 C.认知特征 D.情景特征 9. 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A.事务性沟通 B.分享性沟通 C.共鸣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10. 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 A.临床前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三、多项选择题 1. 发生医疗事故后,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违宪责任 2.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 A.名称 B.症状 C.诊断依据 D.相关因素 E.定义 3.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包括( ) A.悲观失望 B. 孤独 C.恐惧 D.焦虑 E. 信仰不同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人 B.环境 C.文化 D.护理 E.健康 5.ROY 认为,刺激分为:() A.表面刺激 B.主要刺激 C.内在刺激 D.相关刺激 E.固有刺激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最大限度的维持机体的内稳态B.适应是一种被动的动态过程C.适应是有限度的D.适应能力因人而异E.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及行为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24分) 1.简述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 2. 简要回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3. 病人角色的特点是什么? 4. 简要介绍健康信念模式。 五、论述题(其余每题10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护理程序的基本过程。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休克(shock):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时发生的一种 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 有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2.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休克,如得不 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 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晚期。 3.血管源性休克;分布异常性休克(maldistrubutive shock):由于 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管床容积增大,大量血液淤滞在舒张的 小血管内,使有效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见于感染性,过敏 性,神经源性休克等。 4.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严重的创伤,感染和休 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 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需靠临 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 6.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休克肺:休克时所出现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指肺 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 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 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7.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通过持续放大的级联反应,产生大量的促炎介质并进入循环,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8.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9.MHA,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患者可伴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10.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各种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这些片段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各种FDP片段的检查在DIC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1,3P试验: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其原理是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并凝固,这种不需要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DIC患者往往呈阳性反应,但晚期有时也可为阴性。 12,IRI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一定条件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

阿司匹林哮喘: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指气管、支气管树对多种抗原或非抗原(物理或者化学的刺激)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增强、气道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右中叶综合症:因局部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管腔狭窄,引起的中叶体积缩小,不张,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症状 类癌综合症:在肺部肿瘤中,可见到因分泌5-羟色胺过多而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以燕麦细胞癌和腺癌多见 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指

两肺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弥漫性慢性炎症。大环内酯类对其有效。Pancoast综合症:Pancoast综合症指由于位于肺尖和肺上沟的肺肿瘤导致臂从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以Horner综合症及肩部和上肢的疼痛等为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指平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在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次以上。 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s 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铜器指数大于5次 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幅度超过气流的50%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Picknickian syn:肥胖,嗜睡,周期性呼吸

三联症。 盘状肺不张:指亚段以上的肺不张,多位于膈顶上方,约2-6cm长,扁平条状阴影,外端达胸膜表面,不穿过叶间裂 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咳脓痰表现的支气管扩张Kartagener syndrome:指具有内脏转位(右位心),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三联症的先天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Horner Syndrome:肺尖肿瘤或颈部肿块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磁砒、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磁砒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啪桫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15.医疗保健服务:是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为防止疾病、增进健康而运用卫生资源和医疗手段,有计划、与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过程。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急救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EMSS 院外急救 反应时间: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生存链(参照2010年指南) 急救半径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城区急救半径应≤5KM。 分诊 SOAP公式 PQRST公式 动态评估 CVP 生理无效腔 BE MODS SIRS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ALF ARDS 心源性休克 首剂综合征 SCA BLS CPCR ACLS 休克 中毒 毒物 中毒后反跳 中间型综合征 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 中毒后迟发脑病 中暑(heat injury) 淹溺(drowning) 触电 热衰竭 热痉挛 热射病 创伤 多发伤

多处伤 复合伤 联合伤 二、简答题 1、院外急救的特点有哪些? 2、简述院外急救的原则。 3、在院外救护中,如何进行现场评估? 4、紧急呼救120应注意些什么? 5、现场救护如何根据病员的伤情进行分类标记? 6、现场救护中的转运护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7、何谓院外救护的生存链? 8、急诊分诊有哪些技巧? 9、急诊护士如何对入诊患者进行分诊及病情分类? 10、何谓急诊的快速评估和动态评估? 11、ICU能够收治的病患有哪几类? 12、MODS在发病中具有哪些特点? 13、MODS 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4、如何处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5、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护原则。 16、简述急性肝衰竭的救护原则。 17、简述急性肾衰竭的救护原则。 18、MODS的护理重点在哪几个方面? 19、心脏停搏的病人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导致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20、简述CPCR的不同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抢救重点。 21、BLS阶段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2、应用人工复苏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3、电除颤时应注意什么?人工气道如何进行气道管理? 24、CPCR用药的途径有哪些?常用复苏药物有哪些? 25、机械通气设置参数一般有哪几项? 26、患者出现休克,护士应进行哪些方面的临床观察? 27、简述休克的救治原则。 28、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9、休克按病因分类,有哪些类型? 30、简述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措施。 31、如何对昏迷病人进行病情评估? 32、对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硝普钠时候应注意什么/ 33、什么是急腹症处理的五禁四抗原则? 34、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 35、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36、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紧急救护? 37、如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救护? 38、简述中毒患者洗胃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85083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p?θ??l?d?ik ?pr?uses]: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全良好状态。 5.疾病(disease):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7.遗传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 8.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9.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10.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11.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2.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3.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14.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15.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6.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18.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9.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19.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及腺体。 21.气胸: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22.人工气胸: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气胸。 23.外伤性气胸:由胸外伤等引起的气胸。 24.自发性气胸:在没有外伤或认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25.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26.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滞留或二氧化碳降低。 27.I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滞留。 28.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DIC)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损伤为主的肺部炎症综合症。 29.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炮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30.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 31.急性心功能不全: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症。 3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33.窦速: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

基础护理学 1.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与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 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她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 ★★★★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 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4.医源性损伤: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 的损伤。★★★ 5.压疮(pressure ulcer):就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 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与坏死。★★★★★ 6.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广义的讲,任何人在医 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7.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又称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 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8.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又称自身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 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9.消毒(disinfection):就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与媒 介物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sterilization):就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 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与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与真菌孢子。★★★11.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直接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进行,随时杀灭或 清除由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来的病 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13.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 内科学重点简答题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科学重点简答题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临床上以进行性气流受阻为主要表现,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使 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响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肺性脑病:由于胸肺疾患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II 型 呼吸衰竭)而出现的一些精神症状,如躁狂、昏睡、昏睡、意识丧失等称为肺性脑病。 Horner综合征:肺尖部的肺癌可侵犯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患侧额部和胸部皮肤潮红无汗或少汗,感觉异常。

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或仅在提高充盈压后方能泵出组织代谢所需要的相应血量,同时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即心肌衰竭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危象: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 并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成为高血压危象。 Barret 食管:食管粘膜因受反流物的反复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 以内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Barret 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肝性脑病: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 急性胃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有明确的发病原因,表现为多种形式。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红细胞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电子版本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修正版

基础护理学 1.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 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 位。★★★★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 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4.医源性损伤: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 的损伤。★★★ 5.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 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6.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广义的讲,任何 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7.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又称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 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8.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又称自身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 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9.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媒 介物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 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1.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直接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进行,随时 杀灭或清除由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 来的病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13.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 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个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14.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 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5.无菌区(aseptic area):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16.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ies):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 的物品。★★ 17.隔离(isolation):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 围人群接触。★★★★★ 18.体温(body temperature):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 神经的温度。★★★ 19.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发热(fever):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 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完整版)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终极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4分) 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1.5分)一般所指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0.5分) 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1分)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分)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度以上,体温最低时任高于正常水平(1分)。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胧性疾病等。(1分) 4、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这样一侧臀部被划分为4个象限(1分),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1分) 5、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1分),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1分)。 6、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张碍。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1分)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后又很快入睡。(1分) 7、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1分)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1分)。 8、隔离:是将传染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9、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10、无菌技术:是指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征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 12、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在提供和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 13、等长练习: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练习称为等长练习。 14、内源性感染:各种病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 的医院感染。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填空

本总结是结合近两年咨询来的考试题和蔡军伟老师画的全部重点总结出来的,黄色划线是曾经的考试题,画星是我认为本次考试有很大可能会出的,若有什么错误或遗漏的欢迎联系我。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现象。 2 3 4 啊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啊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5、细胞死亡:指细胞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6、细胞凋亡: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7、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 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8、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9、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过程,失钠>失水, 啊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 11、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 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12、水肿(显隐性):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聚积的病理过程。显性水肿:皮下组 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时,留有凹陷。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 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啊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脱水热。 1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 失衡。 18、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19、呼吸性酸中毒: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血浆中PH下降。 20、呼吸性碱中毒:指因通气过度,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血浆中PH升高 2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 即AG=UA-UC=[Na+]-[Cl-]-[HCO3-],正常为12mmol/L。 22、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外界环境氧气不足,呼吸功能 障碍引起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23、血液性缺氧(等张性低氧血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氧含量降低, 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 24、循环性缺氧:是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 25、组织性缺氧:是指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 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 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 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 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 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 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 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 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 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 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 臭痰。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 液平空洞。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 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 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 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 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 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 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 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 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 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 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 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 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 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 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

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 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 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 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 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 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 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 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 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 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 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 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 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 中央区的肺气肿。 14、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指直径小于 2mm的气道。 15、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为 原发综合征 16、科赫现象: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 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 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17、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 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 18、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 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 气管的肺癌。 19、所谓霍纳氏综合症:指的是植物 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 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 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 都可发生本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 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21、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 腔静脉被附近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 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 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 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