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7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辑委员会主编那彦群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编孙则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编辑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高居忠北京西山医院

贺大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黄翼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米振国山西省肿瘤医院

那彦群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宋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孙则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王建业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晓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行环广东省人民医院

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秘书宋毅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录

Ⅰ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原则和方法Ⅱ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Ⅲ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Ⅴ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Ⅵ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

Ⅶ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

Ⅷ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

Ⅸ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泌尿外科专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泌尿外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近年,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进步,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给广大泌尿外科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但随之也带来了困惑和操作技术的不统一、不规范。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不断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或指南。

以那彦群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以两个规范为工作目标,在规范学会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规范常见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最近他们组织全国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制定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过度活动症和肾癌诊断治疗指南,这些指南的出版发行一定会对中国泌尿外科学术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并不断制定出其他疾病指南,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发展。

吴阶平

2006年3月1日

前言(2007版)

由全国近百位专家参与编写、吴阶平院士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的《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6版)出版以来,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病规范化诊治的进程。

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领导下,通过有关专家的努力,《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以下简称《指南》)如期出版。07版《指南》增加了膀胱癌、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和压力性尿失禁四种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在07版《指南》出版之际,新的一批疾病指南正在编写中。

一年来,在06版《指南》推广、07版《指南》编写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令人欣喜的现象。首先,“规范常见病诊治”这一CUA工作重点,得到全国各地泌尿外科分会的重视和响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指南》推广活动,丰富了各地的学术活动内容,突显了健康、民主的学术气氛,促进了全国泌尿外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其次,全国泌尿外科同道对学习和应用《指南》体现了极大的热情,很多医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指南》的修改。例如,老前辈梅骅教授逐字逐句审阅了06版《指南》,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北京的谷现恩医生仔细推敲了尿石症诊治指南讨论稿,提出了详尽的修改意见。第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专家出现在07版《指南》的编委会里,他们使命感强,态度认真,思维活跃,效率高,体现了我们的事业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第四,《指南》在医药领域及社会各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中华医学会赞扬CUA在规范常见病诊治方面为其他分会做出了榜样。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热情地响应、支持和参与规范化常见病诊治的工作,必将推动我们的事业在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指南》是建立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的。通过《指南》的编写和推广,循证医学的原则和理念在我国泌尿外科界日益深入人心。我们应该认识到,《指南》不

是硬性规定,而是按照《指南》规范临床诊治,会使患者得到最大可能的益处。另一方面,《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丰富,《指南》也将得到不断的补充和修改。我们衷心希望全国同道继续对《指南》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7年是CUA“指南推广年”。“规范常见病诊治”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工作重点。《指南》能否推动这一重点工作,关键看执行情况。在深度上,CUA已成立了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慢性前列腺炎四个协作研究组,将通过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获得体现中国人特点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广度上,CUA将使《指南》的推广活动不仅限于大中城市的国有医疗机构,而是向广大城镇、农村等基层医生推近,向民营医院的医生推进。

在此衷心感谢参与《指南》编写和指导《指南》编写的各位专家,感谢积极响应、使用《指南》的全国同道,感谢支持《指南》的各界人士。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那彦群

2007年5月20日

前言(2006版)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泌尿外科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对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也给医生对疾病认识和选择治疗方法带来一定的困惑。为此,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组织全国泌尿外科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辑委员会经过前期准备,反复研讨及对以循证医学原理为基础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与评价,编辑委员会分别制定了膀胱过度活动症、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细胞癌和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指南,在征求国内知名老专家的意见后,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

今后学会还将陆续推出泌尿外科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南,并计划每一到两年对这些指南进行修改和更新。希望指南尽快在全国泌尿外科学界得到推广和应用,并且希望临床医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期使之不断完善。相信《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出版发行一定会进一步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此衷心感谢参与及指导编写的各位专家!

我还特别要感谢新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创建人,我们尊敬的吴阶平老师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和作序。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主任委员那彦群

2006年3月20日

Ⅰ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一、临床诊治指南的定位和分类

临床诊断治疗指南(clinical guidelines)是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相关学术机构制定的用以帮助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疾病选择或确定适当医疗服务或临床操作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作为一种临床工具,临床诊断治疗指南既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相关指令与规则,因此临床诊断治疗指南不能完全替代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判断。

根据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基于专家临床经验的临床指南(consensus based guideline)和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为基础的循证指南(evidence based guideline)两类。基于专家临床经验的临床指南是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一组专家根据他们的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就具体的临床处理原则达成共识而制定的指导意见亦称共识。由于这种临床指南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受到限制,目前已难以被广泛接受。循证指南是在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开发制定的与各种疾病诊断治疗相关的临床指导意见。循证临床指南具有明确的科学性,并且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的主流。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原则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同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因此是循证指南与专家共识的结合。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编写指南的方法学原则[1,2],结合我国前期制定指南过程中的具体状况[3],现将指南制定过程中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阐述于此,希望有助于今后各种指南制定的规范化工作。

二、泌尿外科临床诊治指南的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国际泌尿外科学界的学者就建议制定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尽管世界各地医疗服务状况不同,但是循证医学的结果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且被认为具有国际通用性。鉴于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保险政策、相关法规以及医疗水平的差异,临床疾病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分别由各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完成。美国健康卫生委员会与泌尿外科学会在1994年共同提出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治指南,主要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疗步骤进行了一定的规范[4]。之后,逐年制定了包括前列腺癌、尿石症、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内的十数种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或检查手段的临床指南。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泌尿外科学会也分别于1997年后不断提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指南。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和普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于2005年开始中国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四种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工作[3]。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将逐步完成各种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指南。

三、制定临床诊治指南的必要性与目的

在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如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恶性肿瘤以及尿路感染等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在不同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就是在具体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对疾病轻重程度的判断、各种治疗效果的比较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尚无明确标准可依,因此有必要对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化工作。制定泌尿外科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的目的是为不同医疗条件下的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提供相应的临床指导。

四、制定临床诊治指南的意义

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是医学领域临床实践规范中的一部分, 各种临床诊治指南的完成对促进临床医疗工作的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是中国泌尿外科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组织,有责任向社会提供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其中各项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与推广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制定临床诊治指南的意义主要是:①有利于各种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统一;②有利于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比较;③有利于各地区诊疗水平的比较和提高;④通过提高泌尿外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进一步维护患者的利益;⑤有利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术交流。

五、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方法

一般认为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诊治指南的制定(evidence based guideline development)在明确本课题意

义的前提下需要以下几个制定过程:①对象疾病的选择;②组织构成的确立;③临床研究论文的评判;

④诊治指南的具体制定;⑤诊治指南的推广与不断完善。

1.对象疾病的选择由于诊治指南的制定需要学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因此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就存在优先制定权的问题。一般认为患者数量多、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较大差异的疾病应该具有优先制定权。日本泌尿外科学会在开始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之前先完成了一项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尿石症以及尿失禁排在前三位[5]。因此,首先开展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常见疾病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在一些复杂性或慢性疾病诊治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完成原发病、继发性疾病、并发症或特殊诊治手段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我国在前期制定指南的过程中,首先选择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过度活动症四种常见疾病。

2.组织构成的确立在制定诊治指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聘请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在内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其目的是制定的诊治指南不仅要有临床实用性,而且更应该具有临床与社会推广性。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负责,在明确近期需要制定指南疾病种类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指南编写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人选。每个指南编写组聘请覆盖全国主要地区各大医院的数位泌尿外科专家学者来担任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

指南编写组组长需要及时向学会汇报指南的制定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向学会进行指南最终稿的书面报告。编写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需要向学会提交声明书,保证在指南制定期间不与任何利益相关公司签订顾问或咨询合同,同时按期完成指南的编撰工作。

3.临床研究论文的评判在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中,可以参考国际泌尿外科学界包括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泌尿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种临床诊治指南,对其中具有共性的部分可运用于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指南。对以下问题需要进行探讨:①各种疾病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人种差异;②不论何种治疗方法都应该符合国家的医疗保险政策;③我国的泌尿外科诊治指南应该符合中国国情同时能够得到国际认可。

由于临床诊治指南的制定是一项严密的科学工作,需要参考国内外近10年相关疾病的文献报道,因此需要根据参考文献的级别判断其可参考价值。对参考文献级别的判断标准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6-8], 在我们的文献评判过程中根据以下标准判断具体文献的证据级别:

Ⅰ大规模随机对照结果明确的临床研究

Ⅱ小规模随机对照结果明确的临床研究

Ⅲ非随机,有同期对照的临床研究

Ⅳ非随机,有前期对照的临床研究

Ⅴ无对照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通过确定检索手段、关键词以及检索期间后收集指南推荐意见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按照证据级别评价各项研究结果在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最终明确其对指南的指导意义。

在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篇中对初始评价手段以及各种治疗手段推荐意见的定义为:

1)推荐:已经被临床实践验证,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内容。

2)可选择:在部分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3)不推荐:尚未得到临床验证。

4.诊治指南的具体制定根据我国国情以及世界泌尿外科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中国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指南首先应该用于指导中国泌尿外科工作者的临床实践,同时能够代表国内外诊治指南的最高水准。由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指南是循证指南与专家共识临床指南的结合,因此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指南制定前由编写小组提出主要制定内容并且提交泌尿外科学分会审议通过;○2指南初稿需要提交给泌尿外科学分会全体常委以及全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学者进行书面审议,根据审议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3对指南中涉及的疑难问题随时进行公开讨论,广泛征求专家和一线临床医师的意见;○4指南的最终定稿由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会听取书面汇报后审议通过并委托国家级出版单位进行出版和发行工作。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在编写指南时所采用的基本结构不尽相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对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诊治指南需要覆盖的内容提出了参考意见。各种临床诊治指南的内容可以包括疾病基本知识简介、指南制定的背景(方法学)、诊断、治疗、随访、参考文献、各种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

5.诊治指南的推广与不断完善制定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我们的医疗工作,因此指南出版发行后更加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南的推广与临床实施。由于各项指南是在泌尿外科学分会的领导下完成的,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指南的推广和普及活动是学会的工作内容之一。希望通过指南的推广与学习进一步完善各项诊治指南。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WHO guidelines. EIP/GPE/EQC/200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Switzerland, 2003

2. Burgers JS, Grol R, Klazinga NS, et al. Towards 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18 clinical guideline programs. Inter J Qua Health Care, 15:31-45, 2003

3. 那彦群.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6版, 第一卷.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 McConnell JD, Barry MJ, Bruskewitz RC, et al.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Rockville MD: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 1994

5. 日本泌尿外科治疗标准化研究班. 前列腺肥大症诊疗Guideline. 东京: 日经印刷, 2000

6. Sackett DL, Rosenberg WMC, Muir Gray JA, et al.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 BMJ, 1996:12:1-2

7. Atkins D, Eccles M, Flottorp S, et al. The GRADE Working Group. Systems for grading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the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I: critical appraisal of existing approaches. BMC Health Services Res. 2004: 4:38-44

8. Atkins D, Briss PA, Eccles M, et al. The GRADE Working Group. Systems for grading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the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II: pilot study of a new system. BMC Health Services Res, 2005: 5:25-36

Ⅱ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分篇主编马建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篇副主编何志嵩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戴玉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杜林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胡志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黄翼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靳风烁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米振国山西省肿瘤医院

万奔卫生部北京医院

周芳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秘书宋毅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录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六、手术并发症

七、预后影响因素

八、遗传性肾癌诊断和治疗

九、随诊

[名词解释]

无症状肾癌(incidental renal cell carcinomas):无临床症状或体征,由B超或CT检查发现的肾癌。

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发生于肿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以外由肿瘤引起的症候群。局限性肾癌(localized renal cell carcinoma):2002年版AJCC的TNM分期中的T1-T2N0M0期肾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

局部进展性肾癌(locally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和)肾静脉瘤栓或(和)下腔静脉瘤栓或(和)肾上腺转移或肿瘤侵及肾周脂肪组织或(和)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无远处转移的肾癌,2002年版AJCC临床分期为Ⅲ期。

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2002年版AJCC临床分期Ⅳ期肾癌,包括T4N0M0期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保留肾脏的手术总称,包括肾部分切除术、肾脏楔形切除术、肾肿瘤剜除术等。

微创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文献中对微创治疗手段没有严格的界定,本指南中将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消融归为微创治疗范畴。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或NSS,由于切除组织及范围同开放性手术,本指南中没有将其划为微创治疗范畴。

本指南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1]以及欧洲泌尿外科协会[2]、国家综合癌症网络[3]、新加坡泌尿外科协会[4]的肾癌诊治指南,针对肾细胞癌制定,所推荐的方案具有Ⅰ、Ⅱ、Ⅲ级循证医学证据水平(表Ⅱ-1)。

表Ⅱ-1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水平及依据

推荐分级证据水平依据

A Ⅰa 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Ⅰb 至少有一个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B Ⅱa 至少有一个设计合理的非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Ⅱb 至少有一个设计合理的单项队列研究

Ⅲa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Ⅲb 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C Ⅳ系列病例分析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D Ⅴ没有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不同,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1]。我国各地区肾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异也较大,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我国试点市、县1988~1997年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显示:①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

②男女比例约为2∶1;③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两者最高相差43倍[5,6]。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

肾癌的病因未明。其发病与吸烟、肥胖、长期血液透析、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有关;某些职业如石油、皮革、石棉等产业工人患病率高;少数肾癌与遗传因素有关,称为遗传性肾癌或家族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4%[1,7,8]。非遗传因素引起的肾癌称为散发性肾癌。

二、病理

㈠大体

绝大多数肾癌发生于一侧肾脏,常为单个肿瘤,10%~20%为多发[8]。肿瘤多位于肾脏上下两极,瘤

体大小差异较大,直径平均7cm,常有假包膜与周围肾组织相隔。双侧先后或同时发病者仅占散发性肾癌的2%~4%[8]。遗传性肾癌则常表现为双侧、多发性肿瘤。

㈡分类

肾癌有几种分类标准,以往我国最常采用的是1981年Mostofi分类标准。WHO1997年根据肿瘤细胞起源以及基因改变等特点制定了肾实质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9],此分类将肾癌分为透明细胞癌(60%~85%)、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为嗜色细胞癌(7%~14%)、嫌色细胞癌(4%~10%)、集合管癌(1%~2%)和未分类肾细胞癌。根据形态学的改变乳头状肾细胞癌分为Ⅰ型和Ⅱ型2型[10,11]。

2004年WHO对1997年的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类进行了修改,保留了原有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和Ⅱ型)、肾嫌色细胞癌及未分类肾细胞癌4个分型,将集合管癌进一步分为Bellini 集合管癌和髓样癌,此外增加了多房囊性肾细胞癌、Xp11易位性肾癌、神经母细胞瘤伴发的癌、黏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分型。推荐采用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标准。

㈢组织学分级

以往最常用的是1982年Fuhrman四级分类[13]。1997年WHO推荐将Fuhrman分级中的Ⅰ、Ⅱ级合并为一级即高分化、Ⅲ级为中分化、Ⅳ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推荐采用将肾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的分级标准[9]。

㈣分期

推荐采用2002年AJCC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clinical stage grouping,cTNM)(表Ⅱ-2、Ⅱ-3)[14]。2002年AJCC病理分期中评价N分期时,要求所检测淋巴结数目至少应包括8个被切除的淋巴结,如果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或仅有1个阳性,被检测淋巴结数目<8个,则不能评价为N0或N1。但如果病理确定淋巴结转移数目≥2个,N分期不受检测淋巴结数目的影响,确定为N2。

表Ⅱ-2 2002年AJCC肾癌的TNM分期

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1a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4cm

T1b肿瘤局限于肾内,4cm<肿瘤最大径≤7cm

T2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3肿瘤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组织和(或)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

T3b肉眼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肾静脉段分支(含肌层)或膈下下腔静脉T3c肉眼见肿瘤侵入膈上下腔静脉或侵犯腔静脉壁

T4肿瘤浸润超过肾周筋膜

区域淋巴结(N)

N x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一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 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表Ⅱ-3 2002年AJCC肾癌临床分期

分期肿瘤情况

ⅠT1N0M0

T2N0M0

Ⅱ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

ⅢT1N1M0

T2N1M0

T3N1M0

T3a N0M0

T3a N1M0

T3b N0M0

T3b N1M0

T3c N0M0

T3c N1M0

ⅣT4N0M0

T4N 1M0

任何T N2M0

任何T 任何N M1

三、临床表现

既往经典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临床出现率不到15%,这些患者诊断时往往已为晚期[1,11]。无症状肾癌的发现率逐年升高,近10年国内文献报道其比例为13.8%~48.9%[15,16],平均33%,国外报道高达50%[8]。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17],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30%为转移性肾癌,可由于肿瘤转移所致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状就诊。

四、诊断

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作为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肝肾功能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确诊则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⒈推荐必须包括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

⒉推荐必须包括的影像学检查项目腹部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X线片(正、侧位)、腹部CT 平扫和增强扫描(碘过敏试验阴性、无相关禁忌证者)。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胸部X线片是术前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

⒊推荐参考选择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在以下情况下推荐选择的检查项目。腹部平片:可为开放性手术选择手术切口提供帮助;核素肾图扫描或IVU:对不能行CT增强扫描无法评价对侧肾功能者;核素骨扫描:碱性磷酸酶高或有相应骨症状者;胸部CT扫描:胸部X线片有可疑结节、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头部CT、MRI扫描:有头痛或相应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腹部MRI扫描:肾功能不全、超声波检查或CT 检查提示下腔静脉瘤栓患者。

⒋有条件地区及患者选择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具备以下检查设备的医院以及具有良好经济条件的患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肾声学造影、螺旋CT及MRI扫描主要用于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或PET-CT检查费用昂贵,主要用于发现远处转移病灶以及对化疗或放疗的疗效评定。

⒌不推荐的检查项目穿刺活检和肾血管造影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有限,不推荐对能够进行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行术前穿刺检查;对影像学诊断有困难的小肿瘤患者,可以选择定期(1~3个月)随诊检查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不能手术治疗的晚期肾肿瘤需化疗或其他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为明确诊断,可选择肾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对需姑息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或保留肾单位手术前需了解肾血管分布及

肿瘤血管情况者可选择肾血管造影检查。

五、治疗

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cTNM分期,根据cTNM分期初步制定治疗原则。依据术后组织学确定的侵袭范围进行病理分期(pathological stage grouping,pTNM)评价,如pTNM与cTNM分期有偏差,按pTNM分期结果修订术后治疗方案。

㈠局限性肾癌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时,不推荐加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⒈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是目前唯一得到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18-20]。经典的根治性肾切除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患肾、同侧肾上腺、肾门淋巴结及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现代观点认为,如临床分期为Ⅰ或Ⅱ期,肿瘤位于肾中、下部分,肿瘤<8cm、术前CT显示肾上腺正常,可以选择保留同侧肾上腺的根治性肾切除术[21-23]。但此种情况下如手术中发现同侧肾上腺异常,应切除同侧肾上腺[24]。根治性肾切除术可经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开放性手术可选择经腹或经腰部入路,没有证据表明哪种手术入路更具优势[25]。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死亡率约为2%[26],局部复发率1%~2%[27-29]。

⒉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推荐按各种适应证选择实施NSS,其疗效同根治性肾切除术[30-33]。NSS肾实质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0.5~1.0cm[34-36],不推荐选择肿瘤剜除术治疗散发性肾癌[36-38]。对肉眼观察切缘有完整正常肾组织包绕的病例,术中不必常规进行切缘组织冷冻病理检查[39,40]。NSS可经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局部复发率0~10%,而肿瘤≤4cm 手术后局部复发率0~3%[41]。需向患者说明术后潜在复发的危险。NSS的死亡率为1%~2%[41]。

NSS适应证[1,8]: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根治性肾切除术将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如先天性孤立肾、对侧肾功能不全或无功能者以及双侧肾癌等。

NSS相对适应证[1,8]:肾癌对侧肾存在某些良性疾病,如肾结石、慢性肾盂肾炎或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动脉狭窄等)患者。

NSS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对肿瘤大小没有具体限定。

NSS可选择适应证:临床分期T1a期(肿瘤≤4cm),肿瘤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选择实施NSS[42]。

⒊腹腔镜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途径分为经腹腔、腹膜后及手助腹腔镜。切除范围及标准同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无周围组织侵犯以及无淋巴转移及静脉瘤栓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其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43,44]。但对≥T3期的肾癌、曾有患肾手术史以及其他非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视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腹腔镜手术也有一定的死亡率。

⒋微创治疗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冷冻消融(cryoablation)治疗肾癌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无循证医学Ⅰ~Ⅲ级证据水平的研究结果,远期疗效尚不能确定,应严格按适应证慎重选择,不推荐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如进行此类治疗需向患者说明。

适应证:不适于开放性外科手术者、需尽可能保留肾单位功能者、有全身麻醉禁忌者、肾功能不全者、有低侵袭治疗要求者。多数研究认为适于<4cm位于肾周边的肾癌[45,46]。

⒌肾动脉栓塞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为缓解症状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术前肾动脉栓塞可能对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根治性手术机会有益,但尚无循证医学Ⅰ~Ⅲ级证据水平证明。肾动脉栓塞术可引起穿刺点血肿、栓塞后梗死综合征、急性肺梗死等并发症。不推荐术前常规应用。

⒍术后辅助治疗局限性肾癌手术后尚无标准辅助治疗方案。pT1a肾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不推荐术后选用辅助治疗。pT1b~pT2期肾癌手术后1~2年内约有20%~30%的患者发生转移[47,48]。手术后的放、化疗不能降低转移率,不推荐术后常规应用辅助性放、化疗。

㈡局部进展性肾癌的治疗

局部进展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根治性肾切除术,而对转移的淋巴结或血管瘤栓需根据病变程度选择是否切除。术后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对手术后有肿瘤残留的患者,建议以免疫治疗或二氟脱氧胞苷(商品名gemcitabine,键择)为主的化疗或(和)放疗[2]。

⒈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早期的研究主张做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认为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对术后淋巴结阴性患者只对判定肿瘤分期有实际意义;而淋巴结阳性患者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只对少部分患者有益,由于多伴有远处转移,手术后需联合免疫治疗或化疗。

⒉下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多数学者认为TNM分期、瘤栓长度、瘤栓是否浸润腔静脉壁与预后有直接关系[49]。建议对临床分期为T3b N0M0的患者行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不推荐对CT或MRI扫描检查提示有下腔静脉壁受侵或伴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行此手术。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死亡率约为9%。

静脉瘤栓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推荐采用美国梅约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五级分类法[50]:0级:瘤栓局限在肾静脉内;Ⅰ级:瘤栓侵入下腔静脉内,瘤栓顶端距肾静脉开口处≤2cm;Ⅱ级:瘤栓侵入肝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瘤栓顶端距肾静脉开口处>2cm;Ⅲ级:瘤栓生长达肝内下腔静脉水平,膈肌以下;Ⅳ级:瘤栓侵入膈肌以上下腔静脉内。

3.术后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尚无标准辅助治疗方案,辅助IFN-α或(和)IL-2治疗相关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尚无定论。2004年德国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51],术后辅助性应用自体肿瘤疫苗可提高T3期肾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需多中心性研究进一步证实。国家医药管理局对临床试验治疗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必须严格遵守。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07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编辑委员会主编那彦群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编孙则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编辑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高居忠北京西山医院 贺大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黄翼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米振国山西省肿瘤医院 那彦群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宋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孙则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王建业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晓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行环广东省人民医院 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秘书宋毅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录 Ⅰ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原则和方法Ⅱ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 Ⅲ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Ⅴ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Ⅵ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 Ⅶ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 Ⅷ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 Ⅸ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

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泌尿外科专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泌尿外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近年,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进步,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给广大泌尿外科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但随之也带来了困惑和操作技术的不统一、不规范。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不断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或指南。 以那彦群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以两个规范为工作目标,在规范学会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规范常见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最近他们组织全国专家,参阅大量文献,制定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过度活动症和肾癌诊断治疗指南,这些指南的出版发行一定会对中国泌尿外科学术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并不断制定出其他疾病指南,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发展。 吴阶平 2006年3月1日

2011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我国泌尿外科领域的重要指南之一。该指南的出台旨在规范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 权益。2011年版的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该领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让我们从概述2011版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意义和背景开始。该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泌尿外科领域对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 深入总结和提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权威、科学、规范的诊疗参考。它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泌尿外科领域的转型升级、促进专业技术 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角度,深入探 讨该指南提出的具体内容。我们关注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常见疾病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这些内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我们将深入研究泌尿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探讨该指南在肿 瘤治疗方面的创新之处。我们将关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和功能性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指引,从中了解该指南对于这些特殊疾病的关注和规范。 通过对2011版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标准和治疗方案,还可以深入思考其中 的理论逻辑和临床实践价值。作为医疗工作者,理解和掌握该指南对 于提高临床水平,提升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在总结部分,我们可以回顾整个指南的内容和重点,再次强调其对于 泌尿外科领域的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版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指南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学科发展,为患者 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就我个人对于该指南的观点和理解进行共享。在我看来,2011版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指南不仅是一份临床指导文件,更是泌尿外科领域 专家集体智慧和经验的凝结。它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泌尿外科领域在诊 疗方面的空白,意义重大。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不断 地借鉴和运用该指南的理念和方法,为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以上的文章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对于2011版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指南的深入探讨和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对于 泌尿外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且引入了个人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该主题的理解和思考。让我们先回顾一下2011版我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所涵盖的内容。该指南在泌尿外科领域的 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建议,涵盖了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泌尿肿瘤、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和功能性疾病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的系统总结和规范指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 让我们重点关注一下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尿路感

2023年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23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 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根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就是肾脏、输尿管、膀胱与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响, 通常伴随有细菌尿与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就是无菌的, 如尿中有细菌消灭, 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就是有病症的, 也可以就是无病症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 , 临床依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 (WBCs), 通常表示感染与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与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 , 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与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 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与单纯上尿路感染) -简洁 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 感染: 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 三、尿 路感染的诊断 1 . 病症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病症与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苦痛与肋脊角压痛, 假设女性患者同时存 在尿痛与尿频, 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 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试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 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与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普遍的就是尿液的干化学检查与尿沉渣人工镜检。 1 ) 尿生化检查: 其中与尿路感染相关的常用指标包括: 亚硝酸盐( nitrite, NIT ): 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 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尿液中细菌数 1 0 5/ml 时多数呈阳性反响, 阳 性反响程度与尿液中细菌数成正比。 白细胞酯酶 (leukocyte esterase, LEU): 正常值为阴性, 尿路 感染时为阳性。 2) 尿沉渣显微镜检: 有病症的女性患者尿沉渣显微镜检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 60%~1 00%, 特异性 49%-1 00%。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的指南》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 单纯尿路感染 定义 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 1.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3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日。如果用药后48-72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j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3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时药和ESB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8一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4.无症状菌尿(ASB)的治疗推荐筛查和治疗孕妇或准备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出血的侵入性操作的ASB患者。不推荐对绝经前非妊娠妇女、老年人、留置导尿管、肾造瘘管或输尿管导管、脊髓损伤等患者的ASB进行治疗。 5.复发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治疗①再感染:可考虑用低剂量长疗程抑菌疗法作预防性治疗。在每晚睡前或性交排尿后,口服以下药物之一:如SMZ-TMP半片或一片、TMP 50mg、呋喃妥因50mg(为防止肾功能损害,在长期使用以上药物时应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量)或左氧氟沙星100mg等,此外,亦可采用每7-10天口服一次磷霉素氨丁三醇方法。对已绝经女性,可加用雌激素以减少复发。本疗法通常使用半年,如停药后仍反复再发,则再给予此疗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21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 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 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根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就是肾脏、输尿管、膀胱与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响, 平时陪同有细菌尿与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就是无菌的 , 如尿中有细菌出现 , 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能够就是有病症的 , 也能够就是无病症的。 细菌尿定义自己包括了污染 , 临床依照标本收集方式不同样而应 用不同样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 (WBCs), 平时表示感染与尿路上皮对 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 依照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能够分为孤立或发散感染 (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与屡次发生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屡次发生性感染能够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与细菌连续存在 (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 relapse)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单纯性尿路感染( 单纯下尿路感染与单纯上尿路感染) - 复杂性尿路感染 ( 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 - 尿脓毒血症 -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 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 ( 不在本指南中 ) 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 病症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病症与体征为尿 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难过与肋脊角压痛 , 若是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与尿频 , 那么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 , 但缺乏特异性。发 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 尿老例检查 : 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与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宽泛的就是尿液的干化学解析仪检查与尿沉渣人工镜 检。 1 )尿生化检查: 其中与尿路感染相关的常用指标包括: 亚硝酸盐 ( nitrite, NIT ):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 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尿液中细菌数 1 0 5/ml时多数呈阳性反响,阳性反响程度与尿液中细菌数成正比。 白细胞酯酶 (leukocyte esterase, LEU):正常值为阴性,尿路感染时为阳性。 2)尿沉渣显微镜检 : 有病症的女性患者尿沉渣显微镜检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外科疾病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对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 指导。泌尿外科疾病是指涉及尿道、膀胱、前列腺、肾脏、尿路、泌尿系 统等部分的疾病,包括结石、尿路感染、泌尿道畸形、前列腺疾病、泌尿 系肿瘤等。本指南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的证据和专家意见,帮助医生制定最 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的关键是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相 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尿路感染,尿培养和敏感性检测是关 键的实验室检查。针对结石,超声波检查和尿石分析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对于泌尿系肿瘤的诊断,CT扫描和MRI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并 且组织活检可以作为确诊的关键步骤。此外,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还需要 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对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医 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常用于轻度的尿路 感染和结石,包括饮水和使用药物以促进结石排出。对于一些泌尿道畸形,如包皮环切术和非手术矫正术可有效改善尿道狭窄等问题。对于前列腺疾病,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如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用 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早期。 对于一些泌尿系肿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类型、分 期和患者的整体状况,手术可以包括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造口术等。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如腹腔镜手 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放疗和化疗也可以作为辅助 治疗。

总之,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最新的证据和专家意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指南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2019年整理】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年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主编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高小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果宏峰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 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那彦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牛远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乔庐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王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为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目录 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 三、说明 第二节总论 一、基本定义 二、分类 三、流行病学 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 五、细菌耐药性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后 第三节各论

一、单纯性尿路感染 二、复杂性尿路感染 三、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 四、泌尿外科脓毒血症 第四节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 一、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 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第五节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 一、尿路感染的随访 二、尿路感染的预防 三、尿路感染患者教育 附录常用抗菌药物名称中英文对照 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 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 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

2019年度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9年度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 疗指南》 2019年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 单纯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且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对于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对于绝经后女性急性

单纯性膀胱炎,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对于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3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天。如果用药后48-72小 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天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周。对于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 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药物选择包括第3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时药和ESB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8一内酰胺 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2022版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22版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涉及到男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显得尤为重要。2022版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这些疾病。接下来将从疾病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对2022版指南进行深入探讨。

202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2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4版)》是中国泌尿外科专家组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专门制定的指南,旨在规范和提高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概述。 一、前言 指南介绍了制订目的、适用范围、参考资料、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此外,还明确指南的局限性和更新周期。 二、泌尿外科疾病的基本常识 本节主要介绍了泌尿外科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为后续章节的内容提供了基础知识。 三、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本节规定了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细致的病史采集、详尽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此外,还对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每种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 四、常见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节详细介绍了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肾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男性不育症等常见疾病。对于每种疾病,指南都给出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结合临床常见病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五、特殊人群的诊断与治疗

本节主要针对妇女和老年人群的泌尿外科疾病进行了专门的讨论。通 过对女性盆底脱垂、尿失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 对女性泌尿外科问题的关注。同时,针对老年人泌尿外科疾病的特点,提 出了适合老年人的诊治策略。 六、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泌尿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从围手术期的评估、 准备、手术技术选择、麻醉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七、术后疼痛的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术后疼痛的管理方法,包括传统的镇痛方法和新兴的 镇痛技术。指南中对每种方法的作用机制、优势和缺陷进行了介绍,并给 出了具体的临床应用指南。 八、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泌尿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指南中对 每种并发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 九、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本节主要介绍了泌尿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疑难肾结石、复杂性膀胱肿瘤、泌尿外科急危重症等。通过对这些疑难疾病的讨论 和分析,帮助泌尿外科医生更好地应对临床挑战。 总之,《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4版)》是专门为泌 尿外科医生制定的指南,涵盖了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 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提高了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2020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20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0年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1. 引言 2020年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一份权威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献,对于泌尿外科和男科医生以及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结合该指南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以期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对于指南中的亮点和争议性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 2. 指南概述 该指南以系统评价为基础,并综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规范化的指导。通过对该指南的反复阅读和思考,我认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出了精准医学的理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和个性化的建议,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诊断与治疗 在指南中,对于各种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更新观点和建议,包括肿瘤的分

期、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这些内容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利益。 4. 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该指南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对于精准医学理念的贯彻和引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个性化治疗理念的兴起,传统的诊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患者的需求,临床医生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而该指南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具体和详尽的指导,对于推动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总结 2020年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一份权威的文献,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本文的评估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对该指南有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同时也推动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学领域的发展,为患者的健康增添新的希望和可能。 以上就是对2020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全面评估和深度解读,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在2020年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除了对精准医学理念的贯彻和引领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亮点和争议性内容。其中,对于性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指南提出了全面而多元化的观点,包括心理治疗、药物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引用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引用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经过多位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一份权威临床指南, 旨在为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引,促进临床诊疗质量的提升。该指南包含了泌 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1.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该 指南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包括PSA筛查、组织学诊断、临床分 期和治疗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和生活质量。该指南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病史收集、尿液检查、肿瘤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和切除术、辅助化疗和放疗等方面的内容。 3.肾脏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肾脏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影响生活 和工作。针对肾脏结石的诊断和治疗,该指南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指导,包括尿液分析、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内窥镜下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药物治疗和饮食禁忌等方 面的内容。 4.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影响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常见疾病,与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有关。该指南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病史采集、身体检查、 血液和荷尔蒙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药物治疗、早泄治疗、体外勃起装置 等治疗方法的介绍。 5.泌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泌尿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感染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该指南对泌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包括病史采集、尿液检查、尿培养、药物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泌尿外科临床诊疗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有 助于指导医务人员开展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升临床诊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 质量。

泌尿外科诊疗指南

依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原则和方法》2011年相关规定,结合科内实际工作,经全科讨论,特制订本诊疗指南。 目录 1、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2) 2、膀胱癌诊疗指南.. (12) 3、肾细胞癌诊疗指南 (19) 4、输尿管结石诊疗指南 (24) 5、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疾病诊疗指南 (27) 6、膀胱过度活动症诊疗指南 (37) 7、神经源性膀胱诊疗指南 (42) 8、睾丸肿瘤诊疗指南 (50) 9、阴茎癌诊疗指南 (60) 10、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 (60)

11、前列腺炎诊疗指南 (54) 12、压力性尿失禁诊疗指南 (88) 13、尿石症诊疗指南 (93) 14、泌尿系感染诊疗指南 (106) 15、精索静脉曲张诊疗指南 (111) 16、鞘膜积液诊疗指南 (116) 17、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指南 (121) 18、肾上腺疾病诊疗指南 (131) 19、急性尿储留诊疗指南 (152) 20、泌尿系损伤诊疗指南 (162)

1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诊断】 (一)、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 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4.前列腺穿刺活检 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2014版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一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一 一、基本定义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 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 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异性。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1) 尿生化检查:其中与尿路感染相关的常用指标包括:亚硝酸盐( nitrite,NIT ): 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尿液中细菌数>10 5/ml时多数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程度与尿液中细菌数成正比。白细胞酯酶(leukocyte esterase,LEU): 正常值为阴性,尿路感染时为阳性。 2) 尿沉渣显微镜检:有症状的女性患者尿沉渣显微镜检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60%~100%,特异性49%-100%。应注意,尿检没有WBC不能除外上尿路感染,同时尿WBC也可见于非感染性肾疾病。 (2) 尿培养:治疗前的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最可靠的指标。 1) 尿标本收集 排尿标本: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排尿的方式取得合格的尿标本。 导尿标本:如果患者无法白行排尿,应行导尿留取标本。 耻骨上穿刺抽吸尿标本:仅限于不能按要求排尿(如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新生儿和截瘫患者也可以使用。 2) 关于尿培养细菌菌落计数数量的说明:美国感染疾病学会(IDSA)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疾病学会(ESCMID)规定的尿路感染细菌培养标准为: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中段尿培养≥10 3CFU/ml;急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中段尿培养≥10 4CFU/ml;女性中段尿培养≥10 5CFU/ml;

202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设计》

202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设计》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设计(2024版)》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设计(2024版)》是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专家共识,针对泌尿外科疾病的特点和临床需求,制定的一份权威指南,旨在推动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指南制定的依据 1.国际和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2.专家共识会议的讨论和意见。 三、指南的组织结构 本指南将按照疾病分类和病理特点进行组织,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1.前言:指南的目的和重要性,指南制定的依据和方法。 2.急性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包括肾结石、泌尿系感染和急性肾衰竭等常见急性泌尿外科疾病。 3.慢性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包括慢性肾脏疾病、前列腺增生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等常见慢性疾病。 4.外科手术的指南:包括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和介入手术等泌尿外科手术的指南。

5.辅助治疗的指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的指南。 6.康复治疗的指南:包括康复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康复治疗 的指南。 7.结论和展望:本指南的主要结论和未来发展方向。 四、指南的制定过程 1.成立指南编写组:由权威专家和相关学科代表组成的指南编写组。 2.收集和分析研究文献:对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和 分析。 3.专家共识会议:召开专家共识会议,讨论研究成果和制定指南草案。 4.评估和修订指南草案:通过外部专家评审和讨论,修订指南草案。 5.发布和推广指南:提交给国家医学专业学会评审和批准后,向全国 泌尿外科医生推广和应用。 五、指南的特点和意义 1.具有权威性:该指南由权威专家组成的编写组制定,依据最新的研 究成果和专家共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实用性:指南将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病理机制,提供具体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临床医生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 3.可操作性:指南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点,帮助医生解决 实际临床中的问题。 4.更新性:本指南将定期更新和修订,以保持与最新研究进展的一致性。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时间: 2019-02-12 单纯尿路感染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 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 1 .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 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 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 .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 .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 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 1 4 日。 如果用药后 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 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 6 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 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 j 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 2 周疗程。 药物选择: ①第 3 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 i 时药和 ESBs 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 8 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 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4. 无症状菌尿(ASB) 的治疗推荐筛查和治疗孕妇或准备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出血的侵入性操作的 ASB 患者。 不推荐对绝经前非妊娠妇女、老年人、留置导尿管、肾造瘘管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