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重庆三峡师范学校王革琼

作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最关键的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的仪表、语言、语气、音调的抑、扬、顿、挫,做到“说的比唱的好听”。教师亲切而又热情洋溢的话语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唤起师生情感共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我所任班级中,有一个班曾经绝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记得上他们班第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自我介绍后,我从一部分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对音乐课的不喜欢,还有对我这个新任音乐教师的一种满不在乎,另有两名同学居然连头都不肯抬一下而倒在课桌上做出睡觉状……。

早闻他们班级班风、学风差,很多任课老师提起上他们班的课都喊“头疼”。心存困惑之余,我问他们: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只有很少的声音回答我:喜欢……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接着有同学大声说:“我们班是全校最差的班”“我们纪律最差”“成绩最差”“音乐不是我们的主课,我们不想学”“我们没有音乐细胞”……这下教室里可热闹起来了。面对这种场景,我还是用平静而热情的话语对他们说:“在我眼里,你们不差!你们很活跃很开朗,音乐课堂中就希望同学们能跟着老师互动,一起唱唱、跳跳、说说、笑笑、动动、闹闹。我已经感觉到今后的音乐课堂一定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和谐、充满温馨的音乐课堂。相信你们一定会在我的课堂中表现很好的。为何不喜欢音乐呢?连动物、植物都能听懂音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更何况是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呢!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愿意跟着我学习这门课程,我一定会让你们找到真正的快乐,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不仅让你们学到音乐知识,培养音乐兴趣,还会让你们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激发你们对各种知识的欲望!跟我来吧!同学们,我会成为你们最好的朋友的!好啦,姑且不去讨论这个话题,

我想在此为同学们弹奏一曲,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听我弹琴?”“愿意!”响亮的回答声音在音乐教室上空回响,我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我弹了一首《秋日私语》,听着熟悉而浪漫的钢琴曲,我深深感觉到同学们的心灵正合着这优雅的音乐在和我做一种无声的情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和他们对美好音乐的无限渴望,而我也尽情而倾心地在他们面前演奏。教室里格外的安静而温馨。当乐曲结束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看到了无数钦羡又亲切的笑脸及对我这个音乐老师的无限热爱。接下来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配合学习。尽管有一两个同学还是无动于衷,看到没影响整个课堂纪律和效果,暂且不去“打扰”他们。但正是这少部分却像“瘟疫”一样,如果不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尽快走入音乐中来和大家一起朝前走,接下来恐怕又要回到当初的“尴尬”境界。于是,我一改常态,专门停课进行严肃的“批评”,严厉的指出他们的错误。但更多的是鼓励加鞭策,同学们看到一贯面带微笑上课的我突然严厉起来,倒也让他们心理敲了一下警钟,但总是爱犯“老毛病”,我对此一点都没灰心失望,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转

变过来的。一周,两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音乐课堂中总有一两个人不是说话就是“打瞌睡”。因为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没理由早上一起来就打瞌睡。面对这种情况,下课后我专门找到这两个同学,多次分别谈话,像朋友拉家常一样,一点都没责备他们。慢慢地、慢慢地,一个个调皮的、打瞌睡的、说小话的、不喜欢音乐的、课堂上“无动于衷”、翘起“二郎腿”,半坐半躺地偎在椅子里面的同学好像都不见了。终于,有一次上课,所有的同学端正而精神饱满地坐在教室里,我一走进教室,班长一声响亮的声音“起立!”,同学们齐唰唰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王老师好!”──从来都没有听见过这句问候语。那么令人激动!我非常动情地对同学们说了句“同学们好。请坐!”。看到整个班级的转变,我从内心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音乐课堂,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这个原来最差的班级如今在我的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课堂上看到的都是一双双如饥似渴的、对老师充满敬意的眼睛。每次当我说完“哪些同学愿意到讲台前表演”的话语,连那些原来最不喜欢音乐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把

我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模仿的惟妙惟肖,或是加以创新变化。每次我都将他们的表演计入平时成绩,课堂中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笑,仿佛都回到了童年,师生之间充满了友爱与合作学习的气氛。

由此看出同学们不喜欢音乐的原因了吧!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既能激发人的想象和思维,也能启迪人的智慧和情感。热爱音乐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任何表现形式的音乐都能给学生一种心情的愉悦,情感的体验,而他们缺乏必要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作为音乐老师,是将孩子们带入“音乐圣殿”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新型音乐老师,光有过硬的技能技巧还不够,还必须掌握学生心理,了解他们所需所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从培养学生兴趣人手,建立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想方设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如今,我上他们班的音乐课感觉就是一种享受,随着我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同学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而麻木地学习,而我也总是不断变换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同学们都随我“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同学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无限乐趣,师生

之间都在一种轻松愉悦中度过快乐的四十五分钟。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重庆三峡师范学校王革琼

作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最关键的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的仪表、语言、语气、音调的抑、扬、顿、挫,做到“说的比唱的好听”。教师亲切而又热情洋溢的话语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唤起师生情感共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我所任班级中,有一个班曾经绝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记得上他们班第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自我介绍后,我从一部分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对音乐课的不喜欢,还有对我这个新任音乐教师的一种满不在乎,另有两名同

学居然连头都不肯抬一下而倒在课桌上做出睡觉状……。

早闻他们班级班风、学风差,很多任课老师提起上他们班的课都喊“头疼”。心存困惑之余,我问他们: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只有很少的声音回答我:喜欢……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接着有同学大声说:“我们班是全校最差的班”“我们纪律最差”“成绩最差”“音乐不是我们的主课,我们不想学”“我们没有音乐细胞”……这下教室里可热闹起来了。面对这种场景,我还是用平静而热情的话语对他们说:“在我眼里,你们不差!你们很活跃很开朗,音乐课堂中就希望同学们能跟着老师互动,一起唱唱、跳跳、说说、笑笑、动动、闹闹。我已经感觉到今后的音乐课堂一定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和谐、充满温馨的音乐课堂。相信你们一定会在我的课堂中表现很好的。为何不喜欢音乐呢?连动物、植物都能听懂音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更何况是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呢!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愿意跟着我学习这门课程,我一定会让你们找到真正的快乐,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不仅让你们学到音乐知识,培养音乐兴趣,还会让你们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激发你们对

各种知识的欲望!跟我来吧!同学们,我会成为你们最好的朋友的!好啦,姑且不去讨论这个话题,我想在此为同学们弹奏一曲,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听我弹琴?”“愿意!”响亮的回答声音在音乐教室上空回响,我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我弹了一首《秋日私语》,听着熟悉而浪漫的钢琴曲,我深深感觉到同学们的心灵正合着这优雅的音乐在和我做一种无声的情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和他们对美好音乐的无限渴望,而我也尽情而倾心地在他们面前演奏。教室里格外的安静而温馨。当乐曲结束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看到了无数钦羡又亲切的笑脸及对我这个音乐老师的无限热爱。接下来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配合学习。尽管有一两个同学还是无动于衷,看到没影响整个课堂纪律和效果,暂且不去“打扰”他们。但正是这少部分却像“瘟疫”一样,如果不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尽快走入音乐中来和大家一起朝前走,接下来恐怕又要回到当初的“尴尬”境界。于是,我一改常态,专门停课进行严肃的“批评”,严厉的指出他们的错误。但更多的是鼓励加鞭策,同学们看到一贯面带微笑上课的我突然严厉起来,倒也让他们

心理敲了一下警钟,但总是爱犯“老毛病”,我对此一点都没灰心失望,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转变过来的。一周,两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音乐课堂中总有一两个人不是说话就是“打瞌睡”。因为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没理由早上一起来就打瞌睡。面对这种情况,下课后我专门找到这两个同学,多次分别谈话,像朋友拉家常一样,一点都没责备他们。慢慢地、慢慢地,一个个调皮的、打瞌睡的、说小话的、不喜欢音乐的、课堂上“无动于衷”、翘起“二郎腿”,半坐半躺地偎在椅子里面的同学好像都不见了。终于,有一次上课,所有的同学端正而精神饱满地坐在教室里,我一走进教室,班长一声响亮的声音“起立!”,同学们齐唰唰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王老师好!”──从来都没有听见过这句问候语。那么令人激动!我非常动情地对同学们说了句“同学们好。请坐!”。看到整个班级的转变,我从内心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音乐课堂,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这个原来最差的班级如今在我的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课堂上看到的都是一双双如饥似渴的、对老师充满敬意的眼睛。每次当我说完“哪些同学愿意到讲台前表演”的话

语,连那些原来最不喜欢音乐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把我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模仿的惟妙惟肖,或是加以创新变化。每次我都将他们的表演计入平时成绩,课堂中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笑,仿佛都回到了童年,师生之间充满了友爱与合作学习的气氛。

由此看出同学们不喜欢音乐的原因了吧!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既能激发人的想象和思维,也能启迪人的智慧和情感。热爱音乐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任何表现形式的音乐都能给学生一种心情的愉悦,情感的体验,而他们缺乏必要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作为音乐老师,是将孩子们带入“音乐圣殿”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新型音乐老师,光有过硬的技能技巧还不够,还必须掌握学生心理,了解他们所需所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从培养学生兴趣人手,建立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想方设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如今,我上他们班的音乐课感觉就是一种享受,随着我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同学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而麻木地学习,而我也总是不断变换各种教学

方法和手段,让同学们都随我“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同学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无限乐趣,师生之间都在一种轻松愉悦中度过快乐的四十五分钟。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重庆三峡师范学校王革琼

作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最关键的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的仪表、语言、语气、音调的抑、扬、顿、挫,做到“说的比唱的好听”。教师亲切而又热情洋溢的话语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唤起师生情感共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我所任班级中,有一个班曾经绝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记得上他们班第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自我介绍后,我从一部

分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对音乐课的不喜欢,还有对我这个新任音乐教师的一种满不在乎,另有两名同学居然连头都不肯抬一下而倒在课桌上做出睡觉状……。

早闻他们班级班风、学风差,很多任课老师提起上他们班的课都喊“头疼”。心存困惑之余,我问他们: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只有很少的声音回答我:喜欢……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接着有同学大声说:“我们班是全校最差的班”“我们纪律最差”“成绩最差”“音乐不是我们的主课,我们不想学”“我们没有音乐细胞”……这下教室里可热闹起来了。面对这种场景,我还是用平静而热情的话语对他们说:“在我眼里,你们不差!你们很活跃很开朗,音乐课堂中就希望同学们能跟着老师互动,一起唱唱、跳跳、说说、笑笑、动动、闹闹。我已经感觉到今后的音乐课堂一定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和谐、充满温馨的音乐课堂。相信你们一定会在我的课堂中表现很好的。为何不喜欢音乐呢?连动物、植物都能听懂音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更何况是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呢!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愿意跟着我学习这门课程,我一定会让你们找到真正的快乐,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不仅让你们

学到音乐知识,培养音乐兴趣,还会让你们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激发你们对各种知识的欲望!跟我来吧!同学们,我会成为你们最好的朋友的!好啦,姑且不去讨论这个话题,我想在此为同学们弹奏一曲,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听我弹琴?”“愿意!”响亮的回答声音在音乐教室上空回响,我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我弹了一首《秋日私语》,听着熟悉而浪漫的钢琴曲,我深深感觉到同学们的心灵正合着这优雅的音乐在和我做一种无声的情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和他们对美好音乐的无限渴望,而我也尽情而倾心地在他们面前演奏。教室里格外的安静而温馨。当乐曲结束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看到了无数钦羡又亲切的笑脸及对我这个音乐老师的无限热爱。接下来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配合学习。尽管有一两个同学还是无动于衷,看到没影响整个课堂纪律和效果,暂且不去“打扰”他们。但正是这少部分却像“瘟疫”一样,如果不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尽快走入音乐中来和大家一起朝前走,接下来恐怕又要回到当初的“尴尬”境界。于是,我一改常态,专门停课进行严肃的“批评”,严厉的指出

他们的错误。但更多的是鼓励加鞭策,同学们看到一贯面带微笑上课的我突然严厉起来,倒也让他们心理敲了一下警钟,但总是爱犯“老毛病”,我对此一点都没灰心失望,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转变过来的。一周,两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音乐课堂中总有一两个人不是说话就是“打瞌睡”。因为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没理由早上一起来就打瞌睡。面对这种情况,下课后我专门找到这两个同学,多次分别谈话,像朋友拉家常一样,一点都没责备他们。慢慢地、慢慢地,一个个调皮的、打瞌睡的、说小话的、不喜欢音乐的、课堂上“无动于衷”、翘起“二郎腿”,半坐半躺地偎在椅子里面的同学好像都不见了。终于,有一次上课,所有的同学端正而精神饱满地坐在教室里,我一走进教室,班长一声响亮的声音“起立!”,同学们齐唰唰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王老师好!”──从来都没有听见过这句问候语。那么令人激动!我非常动情地对同学们说了句“同学们好。请坐!”。看到整个班级的转变,我从内心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音乐课堂,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这个原来最差的班级如今在我的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已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课堂上看到

的都是一双双如饥似渴的、对老师充满敬意的眼睛。每次当我说完“哪些同学愿意到讲台前表演”的话语,连那些原来最不喜欢音乐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把我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模仿的惟妙惟肖,或是加以创新变化。每次我都将他们的表演计入平时成绩,课堂中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笑,仿佛都回到了童年,师生之间充满了友爱与合作学习的气氛。

由此看出同学们不喜欢音乐的原因了吧!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既能激发人的想象和思维,也能启迪人的智慧和情感。热爱音乐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任何表现形式的音乐都能给学生一种心情的愉悦,情感的体验,而他们缺乏必要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作为音乐老师,是将孩子们带入“音乐圣殿”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新型音乐老师,光有过硬的技能技巧还不够,还必须掌握学生心理,了解他们所需所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从培养学生兴趣人手,建立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想方设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如今,我上他们班的音乐课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随着我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同学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而麻木地学习,而我也总是不断变换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同学们都随我“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同学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无限乐趣,师生之间都在一种轻松愉悦中度过快乐的四十五分钟。

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里,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音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听觉艺术。所以“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就“全副武装”地登台了。再者,“音乐是人民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是因为它有真实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下面我就自己教学中点滴和同行们交流与分享: 一、在音乐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情。在音乐课程改革进程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那我们的教育活动很难维持下去,因此,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是互助平等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自己与学生间的关系,而不是让学生望而生畏。无数事实表明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在这个基础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比较容易找到通向学生心灵的世界窗口,从而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的心灵之门不总是敞开的,特别是对他们不熟悉、不信任、不知心的老师,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一个警戒哨兵,不把真情实感的心理活动流露出来,要突破这一岗哨,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最好的办法是和学生一起参加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一起唱歌、一起音乐创作、一起创编填词、一起排练节目、一起表演、一起探讨问题及交流等等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变得无拘无束,这时他们的心灵岗哨不知不觉地撤掉了,师生之间成了无话不谈地好朋友。记得我接新初一的学生时候,课堂气氛严肃呆板,学生总放不开,于是我主动向学生交心,明确我与他们平等互助的关系及为他们服务的态度后气氛明显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还主动问我的联系电话,便于随时和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我发现他们对上网很感兴趣,于是我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告诉他们上网的利和弊等等,这样的一节交流课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之余,师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首先需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的歌曲或乐曲,如《爱我中华》、《龙的传人》、《精忠报国》、《歌唱祖国》、《祖国慈祥的母亲》、《我是中国人》、《红旗颂》、《红旗飘飘》等等,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华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中,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在申奥成功的时刻,全国上下人民欢呼雀跃,欢声笑语,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奏响爱国主义旋律,这就是音乐教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的研究”心得体会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小学生尚处于蒙昧之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的审美情感、思想情感、道德情感都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小学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各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怎样更好的发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所用于生活。“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容易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使人心境平和、舒缓,激烈、快速和强劲的音乐使人心情激动、兴奋,而下行的旋律又会让人忧伤。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

情感,给他们一种熏,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的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培养审美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的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的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又如在《嘀哩嘀哩》一课时里面,老师通过边表演边朗诵:“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在嘀哩嘀哩的唱歌”。老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音乐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唱唱跳跳,更重要的是还要把思想情感寓于歌曲之中,使学生受到完美的艺术教育。 音乐是诉诸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就必须尊重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情感、激发情感的特点,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音乐老师该如何来引领学生去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对音乐动情,用心去体验音乐所表达的那种平凡而又特殊的情感呢?下面,我就关于“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等问题,结合自己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朗诵歌词,从歌词中受到情感启发 学习歌词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情感和总的表现要求,从而为练唱歌曲奠定思想和情感的基础。在教学歌词时,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进行启发,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根据歌词所反映的内容,把握情感基调,大胆设想,谈出自己对歌曲的认识、理解,归纳出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赞扬妈妈的歌曲《好妈妈》时,我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致使学生对赞颂妈妈的音乐作品动情,从而乐意去听去学。我从与学生对话开始,给他们讲述有关母爱的故事。后来,我无意间发现,在唱歌时他们很认真,那一张张稚嫩而又淳朴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母爱浸润着的幸福,看来他们是真的沉浸在这种情感的海洋里了。另外,让学生依歌曲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可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二、从旋律中体验情感 在音乐的诸多构成因素中,节奏可喻为音乐的“骨骼”,旋律可喻为音乐的“肌肉”,而情感便是音乐的“灵魂”。旋律是歌曲在思想内容上主要的造型与表现,具有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情感。唱歌教学中,可先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分析旋律,体验情感。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积极鼓励他们听音乐时自然的肢体活动,同时也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必要时要求闭目聆听,逐渐养成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当优美的旋律自然地流淌到他们心底时,他们的笑脸上浮现的是投入,是满足。可见,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 (二)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 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音乐的教学中,可以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市一等奖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 摘要:“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融入音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情感以情施教激发融入 一、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贯穿于音乐的始终,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情感在音乐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情感的音乐是空洞的,乏味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具备了表现情感的意识,就会在学习时全心身地投入,运用各种技能技巧,主动地创造美妙的音响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的表现能力,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还能增强学生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唤醒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使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包括理论学习都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因而,如果只注重学生的音准、节

奏、音色和技巧等技术层面的教学,而忽视对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各种情感,并且要将各种情感要素的感受过程同音乐技术的学习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通过具体的演奏形式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逐渐融入美妙的旋律,真正体验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情感涵盖了一个人的感悟力、自制力、刚毅力以及与人热忱相处的交往能力等内容,情感由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反映选择五个部分构成。情感也是一种智能,它是完美人格高尚情操的集合。情感是先天性带有的,但情感品质不是先天自有的,而是教育实践的结果。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应是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音乐教学需要学生有移情共鸣的敏感力和自我表现力,需要反观自身的体验与表达,而且情感在音乐效能方面,起着知识技术价值导向的作用。 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题材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说音乐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达到相互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这种“语言”,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音乐语言”。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些是作曲家们最基本的元素,作曲家们通过灵感赋予每个音符不同的内涵,音符根据节奏交织在一起,透过旋律,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可以呈示音乐作品

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5 [摘要] 音乐是一门包含着丰富情感的艺术。就如我们日常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往往会在围“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展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体验中感受音乐、在创造中表现艺术,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让学生之间形成、友爱、团结以及爱国的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为健全学生人格人格,提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同时,身心也将变得更加和谐愉快。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在教学中,音乐教师们应该将“以情感人,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情感效应。”摆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引导情感自由尊重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明白,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培养小小音乐家,而是培养一群快乐的孩子。音乐是一门人类情感的艺术,那融合了作者创作时的灵感和想要抒发的情感。如果我们音乐教师能将这种情感很好的传达给学生,并使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学生在精神上就会得到升华,同时也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里,我们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尤其是一二年级,属于知识的刚刚启蒙阶段,,理解能力肯定会存在不足,课堂中,很多学生甚至会对老师所播放或者演唱的歌曲丝毫没有感觉,更别提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了。因此本人认为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学是值得广大音乐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中教师是基础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自己先去熟悉作品、感受作品,这样在课堂中,才能正确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步入作者的意境,体验作品中的美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来。要做到这些,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比较扎实的音乐基础,能够聆听出音乐的“意境”并感受作者的意图,除此,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并丰富拓展教学的内容,还要多参考一些和此音乐相关的,犹如——文学、美术、自然、历史、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所传授的内容,将会更加的形象生动、耐人寻味。除此教师自身的精神面貌在课堂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是热情洋溢的、是和蔼可亲的,是一视同仁的,那么学生将会更加放松和欢喜的去接受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往往,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段深情的描述、一句激情的范唱都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由此产生,在此基础下,师生轻松、愉快、融洽的完成教学内容就变得非常容易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只有真情才能真正感动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的理解、体会、感受所教歌曲的内容,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让学生也跟着被感动!就如在执教小学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这首歌曲非常的简短易学,主要是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然而很多时候光光靠歌曲里短短的4句歌词,可能无法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感受,于是笔者在课前搜集了很多有关国旗的资料、图片,“从学校操场上飘扬的国旗到天安门前升起的国旗,从申奥成功,国人满含热泪挥舞的国旗到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的国旗,从月球上杨利伟拍回的国旗照片到国家探险队在世界最高峰安插的国旗。”在制作这些图片的时候,笔者觉得自己真的也被感动了,这一面面国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为了不同的事件一次次升起,而唯一相同的是,那一次次升起的都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代表我

音乐美育总结

音乐美育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美的教化的独特功能。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本义出发,研究、运用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当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 美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是感受性的、浸润性的、游戏性的,是其他德育课、智育课、体育课、劳技课所不能代替的。其教学方法更与一般知识不同,它更多地强调感性陶冶的作用,更多地强调游戏或娱乐的方式来施教及受教。有一句名言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美育的受教方式:“当赏心悦目之际,正是潜移默化地起美育感化作用之时。”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在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尽量地按照一个理想的模式有效地发展,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结构。 作为当今的一名音乐教师,怎样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美育的功能和作用;怎样建立健全学生完美的心理结构,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效应,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为此我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学习和注重运用音乐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把音乐教学分为欣赏性教学、背景性教学、技能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五个方面,力求通过音乐教学,

把情感作为音乐教学的主线1

把情感体验作为音乐教学的主线 “音乐教学”就是将作曲家们用音响符号记录下来的自我感受——感情形象,转换为能够聆听到的、有审美价值的音乐课的教与学的过程。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具有一定思想感情内容和审美意义和音乐艺术形象,使学生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达到丰富生活、净化心灵、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一种具有感染力的音乐教学结构,即以情感体验作为音乐教学的主线,以感染、浸润方式作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创造美,从而完成音乐课美育教学任务。 一、创设氛围、激发情感 在课前几分钟,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情意。可以利用录音,播放一些活泼优美的乐曲,制造出一种美好和谐的音乐氛围。这样能使学生一进入教室便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所同化,这时,教师再以自己饱满情绪、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情景,唤起学生的艺术激情。那么,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按照老师的设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创设氛围,还可以根据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在教室内做一些布置,比如,上欣赏课《欢迎进行曲》时,课前,我事先在大屏幕上放上一幅迎宾画面,然后,在学生进入教室时,放《欢迎进行曲》。教师站在教室口做简单的迎宾礼仪,让学生有一种客进主家的感觉,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对此曲做简单的介绍,学生就会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视听结合,强化情感 音乐长于抒情,而情是通过音乐形象来表现的,因此唱歌教学

中不应过多或一味地强调发声技巧、发声方法,而应以挖掘歌曲的感情,清晰音乐形象为主,对小学生而言,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相统一会更容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视听结合的形式,以立体声像刺激强化学生情感,能使学生尽快融入音乐学习中去。例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我给学生投放了这样一幅画面:几只小船飘浮在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河面上,孩子们摇橹荡桨,愉快地歌唱。学生边看投影,边听录音,舒缓的旋律和优美的画面所创设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不禁心旷神怡,然后,再引导学生,演唱时要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更好地表达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再如:在教唱《摇篮曲》时,投放这样一幅画面:夜已安静,年轻的妈妈在柔和的灯光下,面对自己的宝贝,轻轻摇着摇篮,脸上充满温馨、爱意。然后教师轻轻范唱,并且边唱边做拍孩子动作,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这种温柔、安静的情绪。从而理解音乐内涵,获得音乐美感。然后顺势要求学生,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情绪,歌唱的气息必须平稳,柔和,连贯声音位置统一,音色要柔和。 对于一些欣赏曲子的理解和欣赏,更需要再现形象,以境激情。如欣赏民乐合奏曲《大海》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大海的录像,初步感受大海的宏伟壮阔。然后再播放乐曲录音,启发学生用已知的大海形象理解乐曲。这样,抽象的乐曲被形象具体化了。学生会从乐曲的描述中时而感受到大海的湛蓝无垠,辽阔秀美,时而感受到大海的波涛汹涌,威武壮观。仿佛置身于大海面前,不由得开阔了胸怀,坚定了意志。 三、拓展想象,深化情感 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音乐最大的优

音乐与情感教育

音乐与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19-01-10T11:34:02.5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作者:毕春苗[导读] 马克思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以后也不可能有的。”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珠山小学266400 马克思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丝毫不动感情地进行探究的事是一次也没有的。现在没有过,以后也不可能有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引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从而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借助录音、幻灯、录像、图片直观教具等教学手段,有益创设教材所描绘的情境;或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置身于诗情画意和美的享受之中,受到强烈感染和深刻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情境里,充分地感受美,情感得已激发和深化。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大大地影响并激励着我,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把情感教育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例如在《春来了》一课中,我一边放音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配上精心设计的五彩画面:嫩嫩的柳枝摆动着柔柔的腰肢翩翩起舞,顶着露珠的小草儿探头探脑地钻出地面,花儿如阳光般灿烂地绽放,潺潺的小溪欢快地流淌,喳喳的小鸟飞来飞去……如此的诗情画意伴着悦耳的歌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这首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就学会了。我再适时启发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春天与同学们交流,用图画、诗歌、舞蹈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情感体验,创造美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因素(欢乐、喜庆、赞美、雄壮……),引导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美的理解和情感的冲动不断加深,教师要善于把握关键,给学生表情演唱、尽情抒发情感的机会,使学生的情感在美的感染下不断深入地发展。 记得我在教唱《我的小绵羊》一课时,首先放几首罗马尼亚民歌,把学生带入异国他乡的意境,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讲故事: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羊妈妈在跟他的孩子捉迷藏,可找啊找,就是不见他的小绵羊,羊妈妈着急了,一边找一边唱:“我的小绵羊你在哪里呀”……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都想进入游戏,歌曲很快就学会了。我让他们边敲打击乐,边学小羊的叫声给歌曲伴奏,进一步丰富歌曲的内容。然后找同学分别扮演羊妈妈和小羊捉迷藏,把整首歌曲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在学生面前展现,趁此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亲情的可贵。课堂气氛高涨,学生表演欲特强,我再让他们自己创编歌词表演别的小动物,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艺术处理,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学习、表演、创作,达到了对本歌曲的体验与诠释,同时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使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发挥。 在教唱《大鹿》一课时,我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这样设计和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上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他们帖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再把音乐教室的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中,我轻轻地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啊?”“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回答。然后我让他们自己讲讲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举手的学生跃跃欲试,丰富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思维,孩子们自由地畅想在美的世界里。他们的想法新奇各异,十分有趣,不知不觉中歌词的内容已被学生自己讲了出来。在讲故事的同时我轻轻地弹出了歌曲的旋律,在无意识中学生们接受了《大鹿》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渐渐地唱会、唱准并领悟了歌词的意义,在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表演时,那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着互助互爱,惩恶扬善的爱心。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淡漠了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了丰富的情感才会生成博爱仁慈、自主创新的高尚人格。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因此,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的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呢? 一、运用生动教学语言,引发学生情感投入 音乐教师是音乐美的传播者,音乐美要依靠情感来体验。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只有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没有情感就没有创造。教师用好课堂语言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课堂语言是维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凝聚剂。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投入 情感的诱发,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联想。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配音诗、配音画时,可以—展身手。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笔者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使学生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虽然没有看到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勇猛和大象的憨态可掬。 三、通过音乐内在魅力,催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用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展现它特有的美丽并激起人们感情的博览。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情操。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列宁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在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同,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这就是音乐特殊的魅力所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敌最前线;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

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情感教育 摘要: 音乐教育不单单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要在不断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学习能力,培养奋 发图强、努力向上的精神,我们要充分的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长期的对学生进 行音乐方面的教学,逐渐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爱国之志。成为对社 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音乐教学、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象满天的繁星一样, 数不胜数。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音乐 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 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 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 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用浩翰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 条件。 一、在作品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中激发爱国情怀 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作者在创作歌曲时投注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在歌曲中抒发真挚的爱国情怀,学生通过对歌曲作者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就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立场和 感情,从而感受到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着重介绍某些歌曲 的时代背景,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教学中,收集了聂耳的生平故事、《义勇军进 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前后后的资料以及《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国际影响等,让学生较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的深远意义、影响,使学生既认真学唱这首歌,又在爱国情感的体验中增强民族自 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情景创设和氛围营造中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作品通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法表达意义,具有强烈的情感渲染性和情感陶冶性。在音乐教学中,注意创设具体的情景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运用说诵、歌唱、弹奏、欣赏、 表演的“综合语言”及利用插图、投影等的“图画音乐”去渲染情景,营造气氛,能让学生更深 刻地体会歌曲的爱国主义感情,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感。如让学生欣赏《苏武牧羊》时,通过 看投影片体会“雪地”“苦忍”“渴”“饥”的情景,从而感受歌曲缓慢、深沉、压抑、愤懑的感情色彩。边看投影片边指导学生了解要用中速稍慢的速度,用平衡、深沉的呼吸唱这首歌,抒发 苏武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 的熏陶。 三、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中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了解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能使学生认识祖国多元灿烂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音乐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积极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如在教学我 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筝”时,让学生了解“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高洁、 华丽、典雅、表现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的旋律,又能表现气势磅礴的乐章。接着让学生 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渔舟唱晚》的慢板舒缓缠绵,快板急骤有序,学生深深陶 醉于乐曲所创造的意境当中。在认识民族乐器二胡时,让学生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其演 奏特点,同时让学生欣赏二胡独奏《赛马》。乐曲以二胡这种独特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 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对草原人民的热爱。 四、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音乐课程有突出的实践性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只有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才能生成和实现。为此,爱国主义

音乐(心得)之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为主的学科综合

音乐论文之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为主的学科综 合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体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时期,学生的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单一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得不到身心的发展,体现不出音乐的审美价值。因此,音乐教学要与艺术以及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可将舞蹈、绘画等引入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科综合是十分重要的。 主题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走向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倡导课程向学习者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密切课程同学习者发展需要的联系,追求课程的整合、融合与综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这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可以通过有效途径来体现与贯彻。 首先,音乐教学虽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不同领域,但体现在教学中却是一个整体,四个领域是一种相互渗透、互为依存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

学习活动的基础,是音乐表现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而反过来,表现则音乐鉴赏活动的客观表征。鉴赏水平的提高可增强音乐表现力,同样,良好的音乐表现则有利于鉴赏经验与审美体验的获得。因此,不同教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其次,音乐虽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其艺术属性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都是“主情”的对情绪、情感的表现是种类艺术的共同特征,因此,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毛诗序》曾这样阐述艺术之间的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于之舞之跳之蹈之也。”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相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 再次,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不仅是一种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 音乐课程的综合,体现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原则。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感情,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应时时抓住“音乐为本”的主线。充分发挥音乐以外学科始终为音乐教学服务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决不能本木倒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唱歌课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唱歌课 琼海市东太学校王辉燕 音乐课的基础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共鸣,让音乐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当然音乐教育还能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一定的贡献。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五个关注点 1、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那么如何体现音乐的特点呢?音乐之外的文学知识不能过多,它只起一个教学辅助作用,否则它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本身意义,当然音乐知识也不能没有,它只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不知不觉中顺带掌握。 2、要突出有效的实施双基教学,将其融入其他音乐教学之中。也就是说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融入音乐知识,我们平时说唱歌,而不是说喊歌,这些歌唱方法是不时的在音乐教学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轻声的唱,优美的唱。

3、要突出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于一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我感觉大家更关注的是形式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内容的选择,注意教学的方法”。形式手段要适度适量,突出音乐特点,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如何使用教材,我们的音乐教师还没有从观念上真正得到转变,许多教师依然固守着“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这样一种观念,只知道“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不能或不敢“变通教材”和“变活教材”,我们要把贴近学生音乐生活的最新音乐成果及时并灵活的引进课堂,这样学生一定会喜欢上音乐课。这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因素。 4、要突出学习方式的改变,主动参与探究和交流合作。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大家总会设计一个拓展环节,但是我们要记住拓展之后我们还应该回归本课主题,我们拓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加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5、要突出恰当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不要单纯的去追求多媒体,应该更多的关注音乐,多媒体用过了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基于此,我想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要吃透课程标准,要灵活把握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 二、在教学过程上注意五个方面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教学提纲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 解决策略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他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节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全局性,因而重点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大。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复杂,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另外,距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容易被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对重点与难点混淆不清,教学难点有局限性、差异性、局部性的特点。 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后,教学设计中才不至于“喧宾夺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 一、综合课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几种教学策略 每节音乐课都有重、难点。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上。音乐课中的重、难点大体集中在节拍、节奏、音准、歌词处理歌曲表现等方面。只有这些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快的解决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直观形象视觉对比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掌握的知识形象化。 例如新华一校刘洋老师切分节奏的突破。刘彤《雪花》中的小脚丫设计。 2、节奏模仿趣中掌握 众所周知,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架”,没有了节奏,音乐这座大厦就会坍塌。在课堂教学中,歌曲中节奏重难点特别多。有时生硬的讲解根本不奏效我们不如打个样子。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深。像我们很多老师在外校上课,不了解情况还不让见学生,不知道这个班的学生节奏掌握怎么样?这是最好的办法。我去年在将军一校上了一节二年级歌曲《打花巴掌》…… 3、比喻说明化难为简 运用学生熟知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教学过程中, 有时一个巧妙的比喻,可以很快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 例如《小船》中的结束句,旋律上行,打破了以往的规律。象没唱完,三年级 孩子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是下来再上去,就是下来.和爸爸妈妈的爱结合起来怎么回事?无穷尽…… 又如一年级《咏鹅》中两个乐段旋律变化时,学生习惯于 B 乐段模仿 A 乐段,我们教孩子鹅低头在水里玩,在 B 时抬头啦。还有跳音记号比喻成站不住啦!换气记号比喻成鱼儿张开嘴巴换气啦……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最关键的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的仪表、语言、语气、音调的抑、扬、顿、挫,做到“说的比唱的好听”。教师亲切而又热情洋溢的话语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唤起师生情感共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我所任班级中,有一个班曾经绝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记得上他们班第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自我介绍后,我从一部分同学的眼睛里看到了对音乐课的不喜欢,还有对我这个新任音乐教师的一种满不在乎,另有两名同学居然连头都不肯抬一下而倒在课桌上做出睡觉状……。 早闻他们班级班风、学风差,很多任课老师提起上他们班的课都喊“头疼”。心存困惑之余,我问他们: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只有很少的声音回答我:喜欢……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接着有同学大声说:“我们班是全校最差的班”“我们纪律最差”“成绩最差”“音乐不是我们的主课,我们不想学”“我们没有音乐细胞”……这下教室里可热闹起来了。面对这种场景,我还是用平静而热情的话语对他们说:“在我眼里,你们不差!你们很活跃很开朗,音乐课堂中就希望同学们能跟着老师互动,一起唱唱、跳跳、说说、笑笑、动动、闹闹。我已经感觉到今后的音乐课堂一定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和谐、充满温馨的音乐课堂。相信你

们一定会在我的课堂中表现很好的。为何不喜欢音乐呢?连动物、植物都能听懂音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更何况是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呢!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愿意跟着我学习这门课程,我一定会让你们找到真正的快乐,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不仅让你们学到音乐知识,培养音乐兴趣,还会让你们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激发你们对各种知识的欲望!跟我来吧!同学们,我会成为你们最好的朋友的!好啦,姑且不去讨论这个话题,我想在此为同学们弹奏一曲,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听我弹琴?”“愿意!”响亮的回答声音在音乐教室上空回响,我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我弹了一首《秋日私语》,听着熟悉而浪漫的钢琴曲,我深深感觉到同学们的心灵正合着这优雅的音乐在和我做一种 无声的情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和他们对美好音乐的无限渴望,而我也尽情而倾心地在他们面前演奏。教室里格外的安静而温馨。当乐曲结束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看到了无数钦羡又亲切的笑脸及对我这个音乐老师的无限热爱。接下来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配合学习。尽管有一两个同学还是无动于衷,看到没影响整个课堂纪律和效果,暂且不去“打扰”他们。但正是这少部分却像“瘟疫”一样,如果不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尽快走入音乐中来和大家一起朝前走,接下来恐怕又要回到当初的“尴尬”境界。于是,我一改常态,专门停课进行严肃的“批评”,严厉的指出他们的错

《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研究方案

《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其魅力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但长期以来,受以知识传递、技能训练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主宰,教师形成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定势,轻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意志、自信心、价值取向等非智力因素,帮助教师决策、调整教学方案,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和谐发展。如果师生之间只有知识传输、缺乏情感交流,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激情和兴趣。这种教学的后果,压抑了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削弱了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扼杀了他们丰富活泼的个性和爱乐天性。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确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深刻转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本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订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他更是“催化剂”,使学生乐学、会学。为此,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行的教育体系,端正教学主体思想,积极汲取以往教育中的思想精华和一切可继承、可借鉴的东西。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改善学生的情感状态,主动寻找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教学目标在情感方面的体现,促进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反思本年级段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弊端表现及其成因。 2、通过理论学习及教学实践,探索在音乐课堂上注重情感交流的方式及促和谐高效的音乐课堂的作用。 4、探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场。 5.通过实际教学,研究和探索音乐课堂中学生情感目标制定和实施的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