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俄罗斯是所谓的“战斗的民族”总是给世人呈现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极端的行为,强悍作风。亮瞎所有人。而终于在苏联解体之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铁腕特工出身的总统—普京后,更是将极端民族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专制主义,国家至上的理念被放在了普京施政治国的方针中,面对威胁,和国家利益,毫不留情的出击或打压,不管是车臣战争还是格鲁吉亚战争,亦或是近期的“克里米亚问题”在救世主“普京的强硬旗帜带领下,俄罗斯人高涨民族主义氛围渲染的高支持率下,俄罗斯人在”举世瞩目“的情况下,践行了自己的行为和意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守护了自己的果实。这些行为,的确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始料未及的,所谓战斗的民族,做出极端而狂野的事情经常会让人羡慕嫉妒恨。但有时候过度的急躁也往往会酿成大错的,俄罗斯人曾经以极大的热情毁坏教堂、庙宇,而现在却又极力地恢复它们。由此可见,俄罗斯人不懂中庸之道,不走中间道路,具有鲜明的非此即彼、极端跳跃的特点。

(二)融合性与摇摆性

从地理位置上看,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这种交汇使得俄罗斯民族的心理既有东方文化的痕迹,又有西方文化的烙印,既没有完全融入西方文化也没有完全融入东方文化,在两种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下发展,处在东西方文化的边缘或者说结合地带。这种处于结合部的边缘特性使得俄罗斯民族具有东方化和西方化兼容的文化心理,是东方化和西方化对立矛盾的统一体。从长远看,俄罗斯民族身上东西方两种价值观的对立和矛盾,很难达到完全的妥协、交融,最终形成兼具两种文化优点的民族文化。

融合两种文化的俄罗斯民族在心理上经常表现出一种不断摇摆和变化的不稳定性,左右摇荡、乍寒乍热。在俄罗斯民众中善与恶之间的摇摆特别大,俄罗斯民族永远摇摆不定的两极性,是更为中庸的东方民族所陌生的。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不是牢牢地固定在东方或西方的轴上,往往在每个转折或危机时刻,它或顺轴左移或顺轴右移,在两个吸力中心摇摆,始终不能固定自己的轨道,反而潜藏着产生割断和分裂其地理政治空间的强大潜能。”

(三)矛盾性和复杂性

表现为既羡慕西方,梦寐以求想融入西方,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敌视和排斥西方,以及对自由浪漫的追求与崇尚权威和专制的矛盾。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缘方面的原因,俄罗斯同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疑问,俄罗斯人属于欧洲民族,“进入欧洲,成为欧洲强国”是从彼得大帝开始几百年俄国历史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俄罗斯人的梦想和真实心理写照,俄罗斯民族在心理上一直把超过自己的西方作为效仿的对象。但是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心理、历史发展道路、文化传统却与西欧有着明显的区别。欧洲自古以来就有排斥俄罗斯的情结,俄罗斯人心理上的大陆特征更是有别于英美人的海洋特征,这决定了俄罗斯很难真正融入欧洲,很难在欧洲“大家庭”中具有类似英法德等国家的地位。

俄罗斯人天性热爱自由,热衷于精神漫游的精神有着久远的历史。普希金曾说过:以自由为骄傲,我只学习着将自由宣扬,我的诗只能够献给自由。疆土广大的俄罗斯培育了俄罗斯民族自由的、幻想的、探求的,也是难以长久的原地不动的,并往往以其不安和躁动突破一切规范的精神。然而,俄罗斯人又有与之完全相反的一面,即忍耐、驯服,对个体权利和尊严缺乏认识和尊重。就是在普希金时代的沙皇俄国,君主在臣民心目中也具有奇迹般的权威和力量,受到顶礼膜拜。传统上,君主与臣民之间是宗法家长式关系,沙皇老爷拥有恩宠或惩罚自己臣民的无限权力,而臣民则有服从沙皇意愿的义务,否则整个宗族就有毁灭的危险。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改变了政权性质,但却没有改变权力崇拜。可以说,崇尚权威和专制,形成并发展于沙皇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专制统治之时,在苏联时期得到巩固和加强,逐渐成为其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部分。

(四)“大国意识”与极强民族主义意识

东正教济世意识、对外扩张的思想、“帝国观念”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民族内心,构成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和东正教相互融合与渗透的历史。俄罗斯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东正教基础上的,东正教是俄罗斯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东正教和俄罗斯国家、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民族精神紧密联系交织在一起,成为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支柱。东正教救世意识对于俄罗斯民族心理的建构和发展、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在这种救世思想的影响下,对外扩张一直贯穿于俄罗斯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的全过程,俄罗斯也从欧洲东部边缘一个很小的国家(瓦西里三世建国之初,领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经过历代君主的不断扩张,到1917年沙皇统治结束时,成为横跨欧亚大陆,总面积达20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大国。俄罗斯人对俄国拥有的幅员和实力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心理上具有极强的民族优越感,依靠军事扩张逐步扩大疆域和国家的日渐强盛又加重了这种狂热民族主义和极度夸张的民族优越感。

总的看来,俄罗斯民族的心理是极端性、矛盾性、摇摆性等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兼具民族主义特色的复杂、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俄罗斯民族只有克服和超越自己民族心理上的这些缺陷,才能真正重新崛起。作为地缘上和俄罗斯接壤的邻居的我国,与俄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很容易受到俄罗斯的影响,应该高度重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心理,密切关注其对外方式的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具体操作层面上,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普通民众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开展各种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教育交流,只有这样,相互之间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论文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 课程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我谈俄罗斯 姓名:李茜茜 所在院系: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002班

我谈俄罗斯 通过这段时间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的学习,我的收获颇多,感想颇多…… 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我对俄罗斯有着很模糊的认识,只知道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浓厚的民族文化,至于其它的种种,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而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俄罗斯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的揭开,俄罗斯的一切又给人一种独特的吸引…… 一.俄罗斯的国情 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1705.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它的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工业,所以一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使其成为一个资源大国。虽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一亿多,这也就造成了俄罗斯地广人稀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的人口还在不断的下降,这除与俄罗斯的一些国情相关外,与俄罗斯人民自由奔放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也是俄罗斯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生育,可是效果仍不显著。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但总体来说可以总结为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寒冷的天气,是俄罗斯人喜欢酗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街头有许多的“醉人”。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各个民族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说完了俄罗斯的一些基本国情,接下来谈一下俄罗斯的政治经济问题,当然这也是现阶段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低迷,但是以前的积累使得俄罗斯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治安状况迅速好转。目前俄罗斯的总统是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执政也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有关普京与梅德韦杰夫谁的执政能力更强的说法众说纷纭,在新的大选来临之前俩人之争也成为大家的热点话题,最近俄罗斯有一部新的电影,内容是普京化身为一个救世大侠,解救地球上的百姓,受到人们的热捧,对其中是否含有政治因素在这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俄罗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俄两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领域,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俄罗斯文化在生活、语言、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下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1通过俄国侨民。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以俄罗斯族人居多。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也主要与他们有关。哈尔滨是俄国侨民在中国东北的最大聚居地,在俄罗斯文化向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通过旅俄华侨。19世纪60年代,清朝在东北地区开禁放垦,大批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移民北上进入东北地区。90年代,伴随着俄国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一部分汉族移民继续北上,越过边界,进入俄境。有的从山东乘船直接进入俄国在远东的天然良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像闯关东一样,中国人管进入海参崴叫闯崴子。据统计,1900年海参崴共有旅俄华侨36700人。中国人进入俄国还有一种情况,即随着西伯利亚的开发,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俄国政府从中国招募了大批华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政府招募华工迅速升温。到十月革命爆发前夕,旅俄华侨已达40万人。生活在俄国的华侨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会了俄语,生活习惯也已经大半俄罗斯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娶俄罗斯女人为妻,所生子女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特点。十月革命后,旅俄华侨及其子女大部分回到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由此把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地区。 3.通过修建中东铁路,兴建和经营工商企业。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筑,沙俄铁路当局和沙俄资本家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大城镇设立了许多工厂和洋行。1898年,沙俄根据筑路工程的需要在哈尔滨开设了制材厂和中东铁路总工厂。在满洲里、海拉尔等地建立了铁工厂和机器厂。在大连建立了商港修缮工厂、木材厂以及铸铁厂等。沙俄在哈尔滨开办了7家发电厂,垄断了哈尔滨市的电力工业。还在铁路沿线开办了许多轻工业工厂,如面粉、榨油、酿酒、制糖和卷烟等工厂。 4.由于俄国人在中东铁路沿线所处的特权地位,使俄罗斯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以建筑为例,除众多造型各异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外,另有许多哥特式、罗马式建筑,如哈尔滨秋林公司、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铁路局招待所以及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石头路面、松花江畔俄罗斯式的木制房屋等,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独特风格。俄国人将其生活习惯带到中东铁路沿线之际,通过各种途径,或强制、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东北人 5 1949年10月至1952年末,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苏联向我国提供援建项目42项,其中有30项设于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156项建设项目,其中有57项落户东北。这些项目大多数为新建项目。苏联在中国东北援建的57项重大工程,是以重型加工工业(重型装备制造业)为主,为此,加大了能源(煤炭)和钢铁等原材料大型项目的建设。苏联援建的57项大型建设项目,奠定了现代中国东北工业的基础。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东北出版了许多介绍苏联和翻译苏联的作品。其中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毁灭?、!铁流?、!青年近卫军?,富尔曼诺夫的!夏伯阳?,科斯捷米扬斯卡娅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这些苏联作家的作品对中国东北青年 的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中国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50 60年代中国东北青年学习的教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教育和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东北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踊跃参军,保家卫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前仆后继。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2001年1月第28卷 第1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Jan.,2001 V ol.28.N o.1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宋瑞芝,宋佳红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 要]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美德与缺点;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极端与包容;肃穆与感伤。 [关键词]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K 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1-0082-04 [收稿日期]1999-12-17 [作者简介]宋瑞芝(1942—  ),女,北京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研究。 世界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由其地理环境与 其长期社会历史的原因铸就的。俄罗斯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殊性格。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既不同于东方民族,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可以说它包容着东、西方民族性格的某些特征,即有着民族性格上的二重性:既是世界上最无国家组织的民族,也是最崇尚专制国家的民族;既是最富有自由、漫游本性的民族,也是最富集体主义的民族;既是勤奋坚强的民族,也是最有依赖性和惰性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上的矛盾性、二律背反,除了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外,地理环境也对它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空间的广延性:利弊双刃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来自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杜拉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沼泽地。公元6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德维纳河和伊尔缅湖的广阔土地上,直到16世纪中叶,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仍以伏尔加河以西为其主要的活动舞台。沙皇伊凡四世时期,开始向东征服西伯利亚,到17世纪中叶,不到一个世纪,俄罗斯的疆域迅速扩大到了亚洲的东部。19世纪时,俄罗斯的疆域已北达北冰洋沿岸,西至波罗的海,南到高加索、黑海、里海、中亚,东临太平洋西岸,形成一个东西跨度达15000公里,南北跨度达5000公里的 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大国。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一无际涯的空间。这种土地的无界性,给了俄罗斯民族一切美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许多缺点。俄罗斯民族胸怀的宽广性,就来自于这巨大的空间。凡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看到俄罗斯人无论男女,均给人以高大粗壮的感觉,他们的建筑和日用品也像人一样,给人以厚重、宏大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温顺与牺牲精神,也是无边的空间造就的。辽阔的大地给俄罗斯人一种安全感。他们身处俄罗斯的中心,周围都是自己的国土,相信俄罗斯大地母亲会帮助他、保护他,不会感到任何的恐惧。他们在俄罗斯妈妈面前,是那么地依赖、那么地温顺,他们像对待圣母那样地对待大地母亲,为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也正是这个巨大的空间,却又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如满不在乎、责任心不强。俄罗斯人生活在这块广袤无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无需积极进取、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辽阔的田地,却需要有序机构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集权国家,这无疑对具有天然自由习性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压抑,从而又造成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极其浮躁,个人的、集团的、阶级的首创精神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俄罗斯大地母亲有无限宽广的胸怀,有流淌不尽的乳汁,可以养育和拯救所有的俄罗斯人,因 ? 28?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 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 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 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самовар)。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 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 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俄罗斯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季节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 在幸福快乐欲与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慰藉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庆的佳节…… 在不少俄国人家中有两个茶炊,一个在平常日子里用,另一个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启用。后者一般放在客厅一角处专门用来搁置 茶炊的小桌上,还有些人家专门辟出一间“茶室”,茶室中的主角 非茶炊莫属。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 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罗斯茶炊出现于18世纪,是随着茶落户俄罗斯并逐渐盛行而 出现的。茶炊的制作与金属的打造工艺不断完善密切相关。何时打 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早在1730年在乌拉尔地 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直到18世 纪中下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

俄罗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赏析Multi-ethnic culture and art appreciation in Russia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电话: 2016 年 6 月 安阳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部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发展历史 (2) 第二章俄罗斯特色菜肴 (3) 2.1 鱼子酱 (3) 2.2 黑面包 (3) 第三章俄罗斯特色饮料 (4) 3.1 科瓦斯 (4) 3.2 伏特加 (4) 3.3 茶 (5)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俄罗斯的美食文化 摘要: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食肉,第二是食糖,并且都食之过量。餐中无肉不叫饭,茶里没糖不为茶。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美食饮料 引言: 俄罗斯饮食的发展应该是在15世纪莫斯科成为其首都后才开始的,当时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欧文化的强烈影响,饮食文化方面俄罗斯的贵族比较崇尚法国,所以俄式菜受法式菜的影响比较大,后来俄式菜逐渐也吸收了意大利等国菜式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俄式菜。 第一章俄罗斯特色美食的发展历史 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俄罗斯文化感受

俄罗斯文化感受 一直以来,自己就很喜欢俄罗斯这个国家,更喜欢其多样性的混合型文化。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俄罗斯文化”这个课,让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 俄罗斯,一个地跨亚欧俩大洲的国家,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33亿的人口以及130多个民族,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了。从基辅罗斯统治时期(862-1240),俄罗斯这个国家开始形成,其文化也逐渐开始起步。我觉得也许正是由于这俩个重要因素吧,使着俄罗斯文化有着起步晚,进步快,特证明,(地域性,宗教性),水平高的特点。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使其文化既具有东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兼有俩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文化体系。我想,这大概是许多人喜欢俄罗斯文化,愿意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原因吧。 记得老师在第二节课主要讲的是俄罗斯的宗教,虽然这节课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但有些内容我还是比较感兴趣,并记忆犹新的。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然而它们信仰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区别的,比如他们的教堂建筑,画十字的方式都是独特的。他们现在青年人都喜欢在教堂举行婚礼,新生儿一般在教堂接受洗礼,亲属死亡要到教堂举行安魂祈祷,超度亡灵。甚至在军队中,东正教思想也成为对军人进行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思想,军人工作委员会中也设立了宗教事务所。东正教的传入,促进了古罗斯文化艺术和民族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形成。我想,不论是什么,人们有信仰是好的,这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约束,信仰得可以使人们德伦理观念发生变化,进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有了信仰,我们会用更高的水平来要求自己,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可以追求到幸福生活。 对于俄罗斯人民,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有着高大魁梧的身躯,十分豪爽热情,和我们东北人差不多。然而,他们的性格还远远不止这些。用一个词语总结便是---俩面性。他们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慷慨豪爽却又忧郁;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创造力,却又缺乏理性,有依赖性和惰性;极具爆发力,干活儿快,麻利,却又长期耐力不足……这些性格中虽有优缺点之分,但却充分显示出了俄罗斯人民是“立体的人”。在他们性格特点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刚烈,坚韧,有顽强的毅力了。在二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那样猛烈残酷的战争,俄罗斯人民没有畏惧,面对强大的敌军,他们不屈不挠,勇敢顽强,誓死保卫家园,让世人为之感叹。正如著名哲学家别尔杰耶夫所说:“俄罗斯民族始终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魄,他们的身上有勇士的气质。”我认为,这种品质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有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让民族更加强大起来。 在俄罗斯文化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音乐和文学了。从他的音乐和文学中,我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力量。 每节课的课间,老师总会给我们放一些以前没听过的流行歌曲,虽然不看字幕并不能明白歌曲的内容,但仍能感受到俄罗斯歌曲的柔美,温暖,抒情等特征。以前,我接触到最多的歌曲主要是俄罗斯为国战争为背景的前苏联名歌。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这些歌曲虽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但仍然十分经典,十分悦耳,鼓舞人心。正是肉欲俄罗斯音乐大多来自民间,所以他常常以悠远,深沉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让我们在舒缓的音乐中体味到爱情,亲情的甜美与温暖。同时,也有一些音乐能展现出历史的宏大场面,雄伟气势,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浅析中国与俄罗斯茶文化

浅析中国与俄罗斯的茶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远古时代,这个民族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史料记载,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已深入了中国的平常百姓家,涉及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各个领域。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播欧亚,其中俄罗斯就深受其影响,随着社会文的发展,其茶文化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那么到底这两个国家与茶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从茶文化发展历史上看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 1,“荼”与“茶” “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两说虽均不能尽信,但一缕微弱的信息却值得注意:“荼”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注重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从发现了茶的其他价值后才有了独立的名字“茶”。茶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严格意义的“茶”便随之产生了,其典型标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现。而茶”字的出现则是伴随茶事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直到中唐以后的事,也正符合新符号的产生后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这样一种文字变化的规律。 2,真正茶文化的开始 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当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文人饮茶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同时玄学与佛教也对饮茶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到唐代,780年陆羽着《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业已有涉及,推动了政治社会领域,深入人们的生活,并与风土习俗有着密切联系。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北方民族与汉民族在对待查方面有异有同,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明代中叶以前,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

俄罗斯文化之我

俄罗斯文化之我 关键词:俄罗斯文多余人宗教东正教俄罗斯建筑摘要: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传统的国家。东正教的传播带给俄罗斯的不仅仅是宗教的信仰,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诸多方面,并以其强势的姿态给社会和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建筑艺术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亦是见证了这个铁一样的历史演变进程,并以其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昭示出这种演变的真实。在俄罗斯文化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伟大的发展历程的俄罗斯。这个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国家,自然而然地融合着东西方两种文化,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对于文化知识的丰富理解。在俄罗斯文化课上,我们进行了很多关于俄罗斯发展的学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关于文学的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世纪,俄罗斯出现了很多的带有批判和讽刺意味的作品,与此同时,文章中的主角人物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但是又极具时代特点,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这些人在俄罗斯的文学历史上被称为“多余人”。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

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杂的生命形态。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多余人”的特征就是他们具有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多余人”具有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

俄罗斯民族的茶文化

俄罗斯民族的茶文化 【摘要】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罗斯的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了解俄罗斯的茶文化,真是获益良多。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茶文化;特色 俄罗斯是一个喜欢创新的民族,他的茶文化不断求新求变化,在不断的发展。中国人有饮茶的历史,从而我们发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俄罗斯人饮茶始于17世纪,茶经中国传入俄罗斯虽然仅仅300年,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习俗,并受到俄罗斯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已然成为独特的俄罗斯茶文化。俄罗斯人饮茶的历史虽不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罗斯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俄罗斯人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俄罗斯饮茶的记载始于1567年,先受到上层贵族的宠爱,17世纪后期迅速普及到各个阶层。到19世纪,茶仪、茶礼、茶会、茶俗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茶字成了某些事物的代名词,连给小费也叫“给茶钱”。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1638年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正茶是在俄罗斯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1679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由于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早餐时喝茶,一般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午餐后也喝茶,除了往茶里加糖外,有时加果酱、奶油、柠檬汁等。特别是在星期天、节日或洗过热水澡后,更是喜欢。他们把喝茶作为饮食的补充,喝茶时一定要品尝糖果、糕点、面包圈、蜂蜜和各种果酱。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奉客的习惯,当你到家中做..客时,主人通常会问:“您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就会说:“我这就把茶煮上。”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连只有1600多人的乌德赫人也请一般客人及所有旅行者喝茶。来客时喝茶,主人往往端上甜点心、大蛋糕、大馅饼等,一直喝到宾主满意为止。 茶文化的内涵:俄罗斯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饮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俄语里的“茶”一词有了更多的意义;俄罗斯人中常以(请来喝杯茶)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另外,旧时俄国人有喝茶给小费的习惯,,后来俄语这一表达方式转义表示指在任何场合的“付

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评析

Vol.33No.9 Sep.2012 第33卷第9期2012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从苏联解体到俄罗斯社会的不断转型,民族自决的权利被逐渐限定,民主化不断被推向前台,民族文化作为俄罗斯历史遗留下来的结构性资源应该首先得到保护和开发。于是,俄罗斯联邦将苏联时期摒弃的民族文化自治政策提到俄罗斯民族发展的议程之中,并且高屋建瓴,广为实施。从俄联邦通过《民族文化自治法》至2008年,鞑靼人共创建了106个民族文化自治组织,犹太人、日耳曼人、亚美尼亚人、乌克兰人、朝鲜人、阿塞拜疆人、白俄罗斯人、楚瓦什人和茨冈人创建的民族文化自治组织总计也有330多个[1]。 民族文化自治政策是俄罗斯民族复兴和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思想高涨和富于创造性的主要手段。从俄罗斯联邦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则中我们可以得出,制定民族文化自治政策的思路,是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特征,保护他们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传承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建构的。与20世纪初机会主义思潮下的民族文化自治纲领的实质性内容不同,民族文化自治中的民族利益和民主权利无法逾越当时的政治时事,成了为唯心主义、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对抗,否认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为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政策而效力的工具。如果俄罗斯按照教条主义实施民族文化自治的话,即使在当前背景下也是与俄罗斯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相违背的。那么,俄罗斯联邦的民族文化自治是怎么继承和发展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苏联时期的民族文化自治 (一)民族文化自治在苏联的不可实施性 苏联时期民族问题数症并存,唯独在民族文化自治上,没有出现偏颇之处,这和苏共一直以来的方针政策与路径归属有联系。苏联以建立社会主义的“自由的民族的联盟”为初衷,与一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行为相敌视,即使苏联自列宁以后的各届领导人对民族问题认识是形而上的,处理民族问题时,时而偏左、时而偏右,但是最终都是以共产主义为目标。“民族文化自治”最初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袖鲍威尔和伦纳尔在1899年的布隆代表大会上提出 纲领并通过的一项政治性纲领。透过其纲领可以清晰地发现民族文化自治纲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的纲领”[2] ,这就致使苏联的发展路径与之肃清了界限。 在苏联共产主义视阈下的民族关系,决定了民族文化自治的不可实施性。苏维埃的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广大无产阶级团结和斗争的结果,无产阶级中的各个民族是以一个团结的整体,以融洽的民族关系受到社会各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的关注。而民族文化自治却否认民族中存在的阶级性,并且将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等脱离开来,使被压迫民族的自治局限于学校、宗教等等领域,这种自治即意味着每一个地方的无产阶级将按民族区别而支离分散,实质是把工人阶级关闭在本民族的范围内。这就制造了民族隔阂,破坏了团结和统一,把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按民族性格划分为不同的民族集团,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3]。 从上述苏联的联邦政策和民族关系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抵制可以看出,苏联时期对民族文化自治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民族文化自治虽然是第二国际资本主义的改良纲领,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然而毕竟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作为苏维埃联邦来说,它拥有众多的民族,需要一个对各个民族文化充分肯定的态度,而剑走偏锋取民族自决殊不知其利害程度。民族自决在推行的过程中激化了民族主义情绪,复杂化了民族问题,即使后来苏联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发现了这点,但是由于世界环境的困扰、历史污垢的积淀、社会矛盾的激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挽救不了苏联解体的结局。 (二)列宁斯大林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批判 民族文化自治作为鲍威尔的设论,列宁首先批判了他以绝对的教育事业管理民族事务这一错误观点。列宁认为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自治的实质是按民族分学校,通过这种办法确定民族成分,并且学校是独立的不受国家管理的。列宁对于此实质性特征提出了三个角度的质问,首先认为民族文化自治体现了形而上的片面性,没有认识到事物发展 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评析 何 鹏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75000) 摘 要:民族文化自治政策是俄罗斯民族复兴和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思想高涨和富于创造性的主要手段。从俄罗斯 联邦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则中我们可以得出,制定民族文化自治政策的思路,是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特征,保护他们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传承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建构的。本文评析了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政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文化自治;发展中图分类号:D7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100-02 100--

俄罗斯民族性格浅析

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浅析 段树伟 20050824033 (海洋学院 05食品) 我的家在黑龙江,可谓是全中国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地域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性格,我想我们这里的性格应该有一部分与俄罗斯民族相似。虽然我没去过这个过度,但我父亲在俄罗斯,从和父亲的谈话中,以及和从那里回来的人中,以及再选修课上老师的讲述,应该能看出一些他们民族的特点。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霸道,有时又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又非常虔诚;有时非常暴躁,有时又耐性十足。有时正义十足,又有时很迂腐不堪。这就是我总结的他们民族性格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固定的性格,比如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委婉含蓄、法国人浪漫多情、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无羁,就是指这个民族的民族个性。而俄罗斯无疑是个例外。是什么原因使得俄民族的性格那么摇摆不定呢?这就要从他们的历史、地理说起了。 在地理方面俄罗斯由于地处欧亚两个大陆之间,既是欧洲又是亚洲,既是东方又是西方。俄罗斯人在面对东方的时候,强调它的西方特性,而当它面对欧洲时强调自己的东方特性。它处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板块之间,始终摇摆不定于东西文化之问。这种东西兼存的文化色彩深深影响着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个性。所以他们的性格里就有懒惰的一面,这和西方民族的性格是样的,而同时,他们的国土大部分在亚洲,又深受东方民族的影响所以有些方面他们又很勤劳,尤其女性,似乎更受东方的影响。俄的上层社会由于集中在欧洲部分,相对比较发达,西方性格更明显,所以就比较懒,或者说好听一些,更依赖高科技、现代话。而在远东的劳苦大众,他们是很勤劳的。 在历史方面,俄罗斯有悠久的复杂的经历,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摇摆性,矛盾性,仍然加深了俄罗斯精神的双重性。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性自由、“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于东方文化的强行介入,使它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这个制度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和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普遍表现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征。但是,俄罗斯人又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70年前俄罗斯人曾对社会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 俄罗斯茶文化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俄罗斯茶文化 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俄罗斯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便是4普特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俄罗斯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季节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在幸福快乐欲与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慰藉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庆的佳节…… 在不少俄国人家中有两个茶炊,一个在平常日子里用,另一个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启用。后者一般放在客厅一角处专门用来搁置茶炊的小桌上,还有些人家专门辟出一间“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属。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罗斯茶炊出现于18世纪,是随着茶落户俄罗斯并逐渐盛行而出现的。茶炊的制作与金属的打造工艺不断完善密切相关。何时打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早在1730年在乌拉尔地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直到18世纪中下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 在当时,有两种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和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煮茶,也经常被卖热蜜水的小商贩用来装热蜜水,以便于走街串巷叫卖且能保温。原理在于茶炊中部竖一空心直筒,盛热木炭,茶水或蜜水则环绕在直筒周围,从而达到保温的功效。 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这种“微型厨房”式的功能使它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而且深受旅游、旅行者青睐。无论在森林还是草场,在能找到作燃料的松果或木片的地方,人们都可以就地摆上炉灶型茶炊,做一顿野外午餐并享受午后茶饮的惬意。到19世纪中期,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烧水型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样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罐形,以及一些呈不规则形状的茶炊。谈到茶炊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产地。19世纪初,莫斯科州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年产量约3000个。到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市则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基地,仅在图拉及图拉州就有几百家加工铜制品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和茶壶。到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生产达到了顶峰阶段,当时图拉的茶炊年产量已达66万只,可见茶炊市场的需求量之大。 俄罗斯著名的画家巴·库斯托季耶夫以饮茶为题材作有油画《商妇品茗》,画面左侧靠边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通过人的视觉,传递俄罗斯茶文化的信息。。在现代俄罗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离不开茶炊,只是人们更习惯于使用电茶炊。电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没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没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变得单一烧开水。人们用瓷茶壶泡茶叶,茶叶量根据喝茶人数而定,一般一人一茶勺。茶被泡3一5分钟之后,给每人杯中倒

俄罗斯文化与民族性

俄罗斯文化与民族性 芦笛 在不列颠空战期间,丘吉尔在国会发表演说,留下了世代传颂的名言:“在人类冲突的战场上,从未有过这么多的人欠了这么少的人这么多的情。”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列颠空战是在英国上空争夺制空权的战争。如果德国空军摧毁英国空军,则千军万马就要跨过海洋,去解放宝岛,而英国根本抵挡不住。因此,全民的一线生机,就系在一小撮空军儿郎身上。这种先例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我看俄罗斯文化也就是这么回事,从未见过哪个别的文盲国家靠一小撮贵族创造出一种如此精致绝伦的文化来,以致它掩盖了无边的茫茫大荒,造成了普遍错觉,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俄国是个文明国家,却不知道真实俄国其实有两个:橱窗俄国与农村俄国,而一般人只看见了橱窗里的那个。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穷兵黩武、扩张成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同时也是典型的一穷二白的泥足巨人,无论是政治、经济、工业、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极度落后。它是一个为肤浅西化包装起来的原始农业国,资本主义从未有过充分发展的机会。绝大部分俄国人民是文盲农民,实行的是一种无比原始古老落后的生活方式。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俄罗斯文化完全是从西方断断续续引进的,基本属于占人

口比例极小的贵族。俄罗斯的文化巨人诸如格林卡、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都是从小接受欧化教育的贵族,他们的作品与俄国平民实在没什么相干,并不为文盲大众理解和欣赏,这是连列宁都承认的。这和中国都还是两回事,中国的文化基本还是平民而非贵族创造的。 这种本质上是舶来的俄罗斯文化,虽然达到了令人炫目的高度,但在时间、空间和人口上的分布都极度不均,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移植文化,虽然受到原始野蛮的草根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详见下),但并不曾深入宿主庞大的躯体深处。在时间维度上,俄国文化精品都是19世纪创作出来的,此前是一片蛮荒,俄国人的“古典作品”其实是近代作品。在空间维度上,革命前的俄国也就只有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几个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则是一片荒野。即使是在那几个文化中心,文化也只集中在一小撮人身上,与广大百姓毫不相干。真实的俄罗斯人的生活,还是《静静的顿河》、《顿河故事》上描写的那些野兽风情,其中公公强奸儿媳成了生活常规。 这种奇特的文化风景,很像我国后来搞的“橱窗文化”,亦即只开放北京、上海等地供好奇的外宾窥视,让他们看到与内地大众毫不相干的幸福生活。虽然沙皇并未有意这么做,然而为大众熟悉的俄罗斯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橱窗文化。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作了浅表西化镀金的实行亚细亚生产方式原始农业国。人们常常只看到表面上那熠熠生辉的欧洲文化金层,却没看见那薄薄的金层遮盖的原始落后野蛮的

俄罗斯文化魅力

俄罗斯文化魅力 开始选俄罗斯文化魅力这门课是因为室友之前选过,听她们描述很有趣。俄罗斯可以说是我比较喜欢也比较熟悉的一个国家,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系较多,而且在新闻上常常听到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军演等消息;最让我佩服的是俄罗斯对主权的强烈态度,任何侵犯国土的争端他们从来不含糊,该强硬就强硬,该武力解决就武力解决;同时让我很感动的是俄罗斯人民的团结一心,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遭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封锁,但这不仅没有使国民慌乱,反而使俄罗斯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国民甚至在国内举行游行活动支持领导人,当时看了报道真的非常感动,先不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干涉是否应该遭到谴责,可是一个国家人民的凝聚力如此,确实不能不然人佩服。 上了俄罗斯文化魅力这门课后,才发现原来之前对俄罗斯的了解不过冰山一角。首先是俄罗斯的美食,记得第一节课时,老师就给我们发俄罗斯的巧克力还教了我们几句俄罗斯语言,这是我第一次觉得离俄罗斯那么近,平时走进俄罗斯无非就是靠看看新闻或者看一些俄罗斯的小说名著,像当时很喜欢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次,俄罗斯的美食也给我留下很大印象。其中当然不得不说百吃不腻的微咸的“罗宋面包”了,这种用俄罗斯生产的“硬小麦”和“强小麦”做出的面包非常筋道,听说干了也不掉渣。还有一种黑面包,据说不仅顶饱和有营养,还易于消化,这是因为它发酵用的酒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对肠胃极有益。还有俄罗斯人对牛奶的喜爱,据说俄罗斯的牛奶消费量接近人均每人1升,甚至把用白水而不是牛奶熬粥视为赤贫的标志,难怪俄罗斯人都长得那么高大了。那么喜欢牛奶,也难怪喜欢奶酪了,从俄罗斯人把奶酪当作美食的代言词就足以看出他们的地位。 说到俄罗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他们的领导人普金吧,其实本人也是普金的粉丝,当然很多外交政治方面的我是不懂的,但我很佩服普金总统敢说敢做的那份潇洒,执政以来,他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对内外政策方面偏强硬,被认为是一位“铁腕总统”,被美国《时代》、《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难怪俄罗斯人对其的信任度那么高了。 看了俄罗斯的建筑,觉得一反中国的古典风,但却不失气势,还给人一种很霸气的感觉。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室内装修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还有俄罗斯的服饰,俄罗斯人都比较高挑,穿起衣服来也别有一番韵味,据说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所以,在穿着服饰上讲究色彩的和谐、整体的搭配。比如,他们家中的衣橱里起码备有三种不同场合穿着的衣服,即家居服、运动服、西服。在家穿休闲服,外出旅游穿运动服,上班则穿西服。三者不“张冠李戴”,也不马虎凑合,人们穿戴整齐,打扮得体。不难想象俄罗斯那边人们装扮都很整齐,每个场合都不会有违和感,不过也觉得他们会不会很累,一天如果多去几个地方可能要换好几套衣服呢! 最后要说说俄罗斯人的性格,据说俄罗斯人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的名族,尤其在1998年金融危机卢布持续贬值时,在银行门口排队的人群,仍然是安静整齐,没有任何人插队,当正在排队时,自己的血汗钱正在迅速化为废纸却无一人提出抗议,而是耐心地等待、保持良好的秩序。在文明礼貌方面:俄罗斯人早起一见面要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要说“晚安”,无论问路或者让人办完事情时一定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通过俄罗斯文化魅力这门课,我了解到了俄罗斯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事情,让我最为敬佩的还是俄罗斯人的凝聚力和绅士风度,让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国,不单单是在国土面积上,在先进科技技术上,更是在国民的高素质、高修养上,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到这个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