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也在不断的改变和进步。西方社会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然而,在借鉴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其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社会工作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已经产生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的思考和实践。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工作的发展迅速加快。二战时期之后,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再次发生,开始重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70

年代以后,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人类发展的方向等等。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本主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关爱和关注人的个性、尊严和自尊心。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对于我们的社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尊严和人权是社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2.跨文化交流:西方社会工作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非常强,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这也为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专业化: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非常高,他们通常有相

关资格认证或者专业的大学学历,这为实际工作带来了更严谨的规范和更好的技能。

4.实践导向:西方社会工作理论非常实践导向,注重实践

应用。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注重实践应用,关注我们工作的效果。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

尽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局限性: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并不一定适用

于我们的国情和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2.过度依赖:某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可能过度依赖国家政

策和政府资源,这种过度依赖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更多的关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力量。

3.文化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

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差异和多元性。

结语: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为世界各个国家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发展自己的社会工作理念时,我们应该充分吸收西方社会工作的优秀理念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社会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作用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解释人的行为和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解释问题) 当社工在面对求助者时,首先就是要判断他的需要是什么,接下来要问的就是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需要,是什么因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需要,是个人因素还是所处的生活环境因素。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对求助者的需要作出解释和判断的。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目标。 比如对影响求助者的各种因素的解释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恰当地去设定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和模式。 有了目标,当然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方法和技巧模式,才能使目标最终得以实现。个案工作里面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等都是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从内容上为社工提供实务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技巧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1、“调查”阶段:对理论和理论的用途缺乏明确的认识,关注的是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只在实际活动中搜集和积累大量的事实材料,不过这点倒是为以后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基础。 2、“精神分析学”阶段:这一阶段就开始意识到光靠经验是不够的,开始采用一些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但这个时期唯一被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理论就是精神分析学理论。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逐渐地又多了一个与精神分析学派截然不同的“功能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体行为是由过去的事件决定的,要把个体从当前行为模式的羁绊中解救出来,就必须去洞察个体早年的心理历程。功能学派开始出来唱反调,它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当前所处情境的影响,只要给予一定的机会,个体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倡导要在积极开放的关系中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社会工作过程的中心就是服务对象,而不再是工作者。 4、“获得”阶段:这个时期,社会工作者们竞相去借鉴其它学科的科学理论,使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5、“盘点”阶段:面对数量上迅速增加的理论,有些学者就认为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做一次清点、整理和评估,确切把握社会工作的“家底子”。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清单。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工作也在不断的改变和进步。西方社会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然而,在借鉴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其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社会工作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已经产生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的思考和实践。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工作的发展迅速加快。二战时期之后,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再次发生,开始重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70 年代以后,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人类发展的方向等等。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本主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关爱和关注人的个性、尊严和自尊心。这种人本主义的理念对于我们的社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尊严和人权是社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2.跨文化交流:西方社会工作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非常强,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群,这也为我们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专业化: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非常高,他们通常有相 关资格认证或者专业的大学学历,这为实际工作带来了更严谨的规范和更好的技能。 4.实践导向:西方社会工作理论非常实践导向,注重实践 应用。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注重实践应用,关注我们工作的效果。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反思: 尽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局限性: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并不一定适用 于我们的国情和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2.过度依赖:某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可能过度依赖国家政 策和政府资源,这种过度依赖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更多的关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力量。 3.文化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 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差异和多元性。 结语: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of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就是行为科学得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得需求,安全上得需求,情感与归属得需求,尊重得需求,自我实现得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与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她得需求层次排列中,她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得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就是探讨个人得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得影响。按照班杜拉得观点,以往得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得制约作用。她们通常就是用物理得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她们得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得人得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得说服力。由于人总就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条件下得,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得社会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得行为。 三、舒茨得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得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得需要,即包容需要、得支配需要与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得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得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与预测她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得形成与个体得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她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得相互关系得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她得1909年出版得《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人得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得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就是通过与她人得社会互动形成得,她人对自己得评价、态度等等,就是反映自我得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与把握自己。因此,人得自我就是通过与她人得相互作用形成得,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她人如何“认识”自己得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得想象; 3、自己对她人得这些“认识”或“评价”得情感。 五、贝塔朗菲得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与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与物理学中得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与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与把生物瞧作开放系统研究得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得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就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得代表人物.她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她把自我意识得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得顺序就是由遗传决定

论文: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67772 社会其它论文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目前,我国200余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政府为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成立了社会工作司,社会工作机构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中国大地。取得进步的同时,围绕社会工作本土化展开的争论也颇为激烈。 对于社会工作内涵理解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不能截然分开,只有知道社会工作是什么,才能对社会工作本土化有更好的理解。 一、本土性社会工作 文献良将社会工作的含义分为三种,第一种可以理解为“在社会上工作”;第二种意味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助人活动;第三种是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现在对于社会工作的认识更多的是在专业的角度对社会工作进行理解。 王思斌指出我国“本土性社会工作”具有行政性和非专业的特点。我们采用的工作方法与西方不同,尽管我们

有社会工作之实,但缺少社会工作之名,故只能称之为“本土性社会工作”。 建国后,整个社会被国家整合到一起,国家成为社会救助的主体,行政性成为“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今,这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实为必然。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般进程 在引进西方专业的社会工作的同时,大家也都意识到其“种族中心主义的色彩”,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要求。Walton和AboEINasr将本土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一)引进阶段。在该阶段,社会工作被视为能“超越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解决人类共通的问题”。我国专业的社会工作是起源于高校,缺少社会现实的评判,所以开始这种颇具“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并未引起太大的争议。随着社会工作走向实践,这种“拿来主义”做法的不良后果开始暴露,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呼声不绝于耳。 (二)本土化阶段。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是对于社会工作这个“舶来品”适应本地文化,顺利发挥作用的过

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2)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弗里兰德(Friedlander)1980年在其所著的《社会福利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一书中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也是一种助人的过程。 (3)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台湾学者廖荣利在1996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引述芬克(Fink)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或学科,它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以增强个人与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功能。这种助人的专业方法注重人们和其所处环境的交互关系。 (4)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廖荣利本人在《社会工作概要》一书中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专业领域,它运用社会的和心理的科学原则,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 (5)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威特默尔(Wilmer)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会工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一书中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组织的机构或团体为解决个人所遭遇的困难而实施的一种援助,是为协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实施的各种服务。史坡林(Sparing)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实务概论》一书中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并增强他们社会生活功能的一种社会制度化方法。 (6)对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斯基摩尔(Skidmore)在其1994年出版的《社会工作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一书中,对社会工作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 二、国外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历程 现代社会工作起源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实施的《济贫法》,这部法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并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16世纪的英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当时的英国统治者面临大量的贫民生活无着落、偷盗、乞讨等社会问题。因此,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以解决当时面临的贫困问题。《济贫法》的实施,要求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帮助对象,这需要专人和专门的工作方法进行,由此,现代社会工作的雏形形成。《济贫法》的意义一是政府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对全国的贫民实施生活救济制度;二是其救济经费的一部分来源于富有阶层,即国家强制征收的济贫税。《济贫法》规定,教区对没有亲属供养的区内贫民负责救济,救济经费以济贫税、志愿捐款和罚金三者为主要来源。《济贫法》的特点是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着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社会工作十大理论

社会工作十大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四、镜中我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意义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解决现实问题:社会工作面对的是复杂和艰难的问题,通过本土化研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现实情况,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多种知识,与相关方面合作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改善困弱群体的民生和生计,加强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 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社会工作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使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服务更加“接地气”,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这有助于我国社会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大大推进其进步。 提高社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本土化研究,可以使社会工作更加贴近当地文化和社会制度,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当地人的需求,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促进中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不仅借鉴了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也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这有助于促进中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交流与融合,为全球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和经验。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通过本土化研究,可以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这对于我国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社会工作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还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是使由国外或异文化地区引入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教育变得适合本土情况以发挥作用的过程。通过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可以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建立适合本国、本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的社会工作体制,培养符合本国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 总之,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中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交流与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以及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斯替尔斯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鉴性与局限性-文档

汉斯替尔斯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鉴性与局限性 汉斯·替尔斯出生于1935年的德国,其成长经历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发展历程。汉斯·替尔斯是以日常世界和生活为本的社会教育家。他对社会工作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和配合,发现服务对象的资源并将其利用于工作中”。他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教育学或者说社会工作理论建设的中心要素。第二部分是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本文对于其理论的第一部分做一个详细介绍。 一、汉斯·替尔斯社会工作理论建设的中心要素 汉斯·替尔斯提出的关于社会工作理论建设的中心要素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 1.关注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他认为在开展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状态,其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以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正常化为出发点,然后才是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社会问题”。他认为社会的不平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状态上,比如资源和保障的缺乏等,而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让服务对象顺利的生活,而不是努力使社会工作行为本身变得成功。服务对象的生活状态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出发点,只有充分了解了服务对象的生活状态,才能够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服务对

象解决问题从而改善不良的生活状态。 2.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他说目前的社会工作是从人的生活领域而非是从政治和经济领域来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没有充分的自主性,而是受制于许多的机制,比如社会政策等,这是社会工作的职业缺陷。他认为现存的社会工作是支持政体权利,完成国家委托,更多的只是从事政府委托,并没有参与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他认为只有能够帮助贫困者并能改变贫困者所处环境的社会政策才是助人自助真正的体现,并鼓励社会工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3.社会工作的机构化。他对设立社会工作机构给出了建议,认为社工机构的门槛不易太高,要以能满足多数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求为目标。社工机构设立的地理位置不能太集中,应该分散到多数地区,以便让不同社区的需要人群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工作的专门服务。总而言之机构的设立要以方便服务对象为准则。 4.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行为与能力。他认为职业化行为与能力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会使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产生距离。所谓的职业化行为和能力是含有统治成分的,是以专家的身份和服务对象交流,容易忽视服务对象的优势和权益。职业化行为与能力运用的程度,是个体生活因为这种标准化的行为模式被“殖民”到何种程度的体现。 5.社会工作的科学体系。目前的社会工作的科学体系的建立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心理分析理论 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全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伦理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认知理论 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啊不能关注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这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派和认知理论相似,它也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上是一种不智之举,我们真正能观察到因而也能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它认为行为时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msw《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反思

msw《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社会 工作伦理课程教学反思 一、实践反思 1、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实践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1)首先应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学,在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中形成实践性的认识。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模拟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实践性思考,并勇于做出决策和行动。 (3)学生要学会积极思考,有效分析自身的伦理信念,以及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等,探讨自我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 (4)通过模拟和实践,学生要体验和深刻理解社会工作伦理原则,掌握其应用方法,加强实践能力。 2、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 (1)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课堂,让学生从多层次上去理解社会工作伦理,使

学习更容易和经典。 (2)在实践案例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激发想象力,一起探索社工的思想方法,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进行发表论文、参加沙龙或参与类似的实践活动,建立自己的社会工作伦理思想,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二、反思 1、及时反思,写出综合反思 在这门“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及时反思,根据教学结果写出综合反思来总结整个教学实践的情况。本次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总体比较成功,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实践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帮助他们熟悉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知识及其实践方法,从而掌握社工的职业类型,学会遵循法律规范以实现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目标。 2、坚持加强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在具体实际案例分析和教学氛围上,始终坚持加强引导,完善内容,尽可能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一、二章内容总结 王文涛 学号:**********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从社会法令解释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轮廓。全面简洁地阐述了社会工作领域的主导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工作缺乏理论的质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旨在努力增进人们对社会工作理论的认识、应用和区分,引导社会工作者和学生认识不同的理论学派,以获得必要的知识开展实践工作。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的社会建构 在本章中,作者认为“社会工作”是由社工和案主在服务过程中共同建构起来的。然而,它也会随着服务过程时时刻刻进行翻新。这是因为每位社工、每一位案主、每一项服务本身都是由它们所处的社会建构起来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来源于这个社会对他们的期待。“理论”在这里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人们对“理论”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争论不休。我们探讨的“理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它们存在于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所著的专业文献中 2、这些文献包含了很多寻求解释人类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各种观点,力图为社会工作 实践提供系统的指导。 3、这些指导是针对社工应在执行过程中如何行为的。 我们还将探讨社会工作现有的实践理论,它有以下三个目标: 1、努力增进作者自己和其他人对“理论”的认识、应用和区分。 2、引导社工和学生认识不同的“理论”学派,由此他们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以开展实 践工作。 3、增进对“理论”如何应用于社会工作实践和专业探讨中的认识。 社会工作者在选择应用某种“理论”时,就影响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构建: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或成为社会工作本身。 社会工作的政治及其实践“理论” 对于社会工作存在者三种理论: 1、反思性-治疗性理论。该观点视社会工作为通过增进和帮助案主成长和自我实现,努力实现个人、团体和社会可能拥有的最大福利。案主与他人持续不断的互动改变着他们自己的观念,也影响着他人。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该观点视社会工作为努力寻求社会、合作和社会互动,从而让最受压迫和最弱势的人们可以获得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 3、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该观点视社会工作为向社会中的个人提供的福利服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工作满足个人的需要,提高整体福利服务的水平,社会工作和福利服务因此得以更有效的运行。 每一种理论都涉及社会工作的实践工作和目标宗旨,也批评了其他理论或试图加以修正。各种理论似乎相互排斥,争先恐后的吸引人们的关注。从事社会工作要求我们持有自己的理念和理论---自己对社会工作的构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专业行为。我们的构建包括对从事社会工作合理的价值观,以及有关社会工作本质的理论。

社会工作价值观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人力资源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 李莉张璐瑶 项目来源: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3BSH088。湖北省重点文科基地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从宏观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伦理规范在历史发展、宗教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异同开展分析,在坚持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要遵循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要素,将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中国社会体制的变革轨迹与社会工作特点 在我国,社会工作很早就被应用于一些正式组织,但并非是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它作为一种非本职性、公益性形式存在,在本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适应,在中国社会大环境中生根发芽,不断构建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和学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然而,当时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在我国的发展依靠政府,政府包揽一切;企事业单位将职工的一切管理活动规划在自己的范围内;对于家庭来说,当时社会鼓励多子多孙“人多力量大”,家庭内部事务、养老等都由子女承担;邻里关系融洽,最典型的中国式建筑“四合院”、“筒子楼”促使大家居住在一起互帮互助,这些都体现了那段时期中国社会单一化管理方式和集体性生活的面貌。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主动承担了属于社会管理的所有职能,也没有给社会自主管理的活动空间,

没有激发社会公益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职能开始转变为宏观调控等方面;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发生变化,很多在企业内所具有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功能都抛向社会;而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加和小户型的家庭住宅占据主导,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邻里间的关系逐渐弱化;计划生育造成的“核心家庭”在家庭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政府部门和基层街道等已经无法满足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兴趣各类人群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将视野转向社会化的服务。因此,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吸取国外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开始了本国的社会工作服务,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始探索本土化社会工作。 二、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特性之比较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特点 (1)社会中的人最重要。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基督教影响下开展而来的,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强调“恩赐的福利行为”,社会工作是为了拯救身陷贫困苦难中的人群,这是每一个子民在上帝的指引下必须做的事情,而且基督教所称的“博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不分亲疏厚薄全都施与爱,具有普世主义色彩。 (2)个人的利益高于其他利益。在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以“自我”为中心,竭力地表现张扬个性,他们崇拜英雄,认为强者才能得到尊重,注重个人成就带动整个社会,因此他们的文化特征是个人主义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在家庭生活中,家庭观念淡薄,他们强调人人“平等”观念,长辈晚辈地位平等,强调独立精神,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生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性模式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性模式 优势视角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社会工作领域内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策略。认为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近年来,优势视角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工作甚至更多实务领域,但是,相比较而言,大多数文章都是在优势视角理论下研究实务领域的一些问题,而关于单纯的优势视角的理论性研究并不多,所以笔者主要对优势视角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说明。 标签: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发展性 近些年来,很多学科领域都对优势视角理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将优势视角理论运用于实证的研究越来越多。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优势视角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越来越多认同的声音。但是国内对于优势视角理论本身的研究并不是太多。文章试图就国内外对优势视角理论本身以及在时间方面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对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些总结和展望。 一、优势视角的基本内容 优势视角坚信每个人都有优势,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社工和案主通过优势视角发现案主自身的优势和能力,聚焦于案主目标和愿望的实现,而非纯粹问题的解决。 第一,任何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优势视角相信每个人都具有面对困难、对抗疾病、达到目标、实现梦想的能力和资源。对社工而言,应该始终相信每个生命都具有潜能,这是生命运作的本能,有能力生活的人必然有能力适应与发展自己的资源;人类行为大多取决于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一无所有,每个人都是有优势和资源的。所以对于社工来说,必须对案主的事件保持足够的兴趣并尊重之,这才是指导实践最重要的“理论”[1]。真诚平等地对待案主是相互信任的第一步,让案主真正感受到社工对他们的真正关心和尊重,让案主感受到社工相信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实现自己的期待。 第二,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逆境和不幸,但是或许他们也是机遇和挑战。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童年伤害”,就是在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或者恐惧等,被认为在心理或者身体上遭受到损坏,自我恢复的可能很小,所以成年之后出现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会追溯到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想,童年伤害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它也可能变成个体的优势[2],孩子是积极发展的能动个体,在经历的磨难和挫折中成长,学习应对的技巧,并在应对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人品质,比如观察力、思考力、独立精神等。即使会有创伤的阴影,也不会带着伤疤。如果伤疤存在,但是他们也同时具备了忍受和承受生命之重的能力。人生就是经历一个个挑战的过程,最珍贵的是每个人收获的成长,相信自己可以面对一切,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期待和愿望,当人们相信自己可以恢复,并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充满积极情绪,那么身体也会以最佳的反应和状态回应自己[2]。所以优

社区工作理论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社区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将深深影响他们对社会和社区问题(例如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工作对象(例如个人、小组、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介人策略(例如保守的、沮和的或者激进的方法)、社区工作的方向及其自身的社会价值、角色定位的看法。所以说指导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实践活动的理论是“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有时也被称为“场景理论”(context theory),是社区工作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以实践理论为依据而展开的社会分析,可以较好地帮助社区社会工作者从理论上理解社区及整个社会,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律.其主要理论基础涵盖社会分析、意识形态和社区发展三大部分,而每一理论内容又可划分为不同的理论流派。 (一)社会分析理论 1.功能派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最主要的社会学流派。帕森斯(Parsons)和默顿(Merton)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与其共同结构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所构成。而社区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稳定性依赖于行动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在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使得互动能够持续进行下去,从而维持着社会系统的稳定。帕森斯写道:“社会系统的既成状态,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行动者的互补性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中每一方都对另一方的期待表现出自己的顺应性。"①也就是说,社会系统内的每一个人、每一组织或每一部分,彼此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功能性的关系,互为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无论出现任何的变动,社会始终会维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通过“结构”将“零散”的“部分”结合到一起,形成德定有序的、功能整合的运行系统,是社会系统追求的最终价值和目标。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出现分歧,无法达成共识,各个部分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结构没能起到“串联"的作用,从而造成变异的心态和出轨的行为,形成社会间题。要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系统恢复稳定和平衡,就必须从组成系统的个人、组织或者部分人手,诊断各组成部分功能无法发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治理,使社会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重新出现活力。① 2.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是对结构功能理论的反思和扬弃,它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