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本部分知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如文中例1、例2的出题模式,题干给出具体情境,让进行考生选择。容易出现的混淆项是相对感受性和相对感觉阈限,希望考生在理解

【教师招聘真题】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5)

2017年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8分,共48分) 1.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政治与经济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学习相结合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 【答案】B 【解析】略。 2.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政治决定一切教育内容 B.政治决定与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C.政治与教育内容无关

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 【答案】D 【解析】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和主流文化,并且要求培养具有不同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的人,这自然要求传递不同的教育内容,特别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 3.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社会的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答案】C 【解析】伲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4.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B.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C.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教学 D.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答案】D 【解析】在维果斯基看来,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里有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其错误之处是把()相隔离。(常考)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劳心者作为统治阶级,无需从事生产劳动,而劳力者作为被统治阶级,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供养统治阶级。这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观点。 6.()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1.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 (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 (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 3.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 4.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 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 (2)适应现象 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 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 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 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 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 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 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 觉得苹果是酸的)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 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 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 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

2017年顺德区公开招聘教师笔试备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解析

2017年顺德区公开招聘教师笔试备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解析 根据15年的考试时间,预计顺德2017年公办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时间在1月进行,教师招聘面试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你知道哪里有相关资料的吗?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7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公办教师招聘考试备考专题。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任务,要求() 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 B.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寄宿制管理 C.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 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 A.稳定发展 B.持续发展 C.差异发展 D.均衡发展 3.一位教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 A.著作权 B.财产权 C.教育权 D.发展权 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5.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国家意识形态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的预测成年以后工作的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 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法 1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社会本位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11.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培养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12.某同学主动板演解题,可是解错了,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肯定他勇气可嘉。该老师运用的是()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D.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特点的() A.主体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迟滞性 14.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学说 C.劳动价值学说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6.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实现,所产生的结果是()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替代学生学习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课堂纪律的强化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相关概念解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也就是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能力越好,二者成反比关系。 例1:刚走进教室时,晓敏能够马上闻到教室中摆放的百合花散发的香气,而赵明需要用力闻才能闻到。这说明晓敏的( )强于赵明的,晓敏的( )小于赵明的。 A.感觉阈限、感觉补偿能力 B.感觉补偿能力、感受阈限 C.感觉阈限、感受性 D.感受性、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晓敏能够马上闻到花朵散发的香气,而赵明却不能,说明晓敏的嗅觉比赵明灵敏,即晓敏的感受性强于赵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强意味着感觉阈限小,即晓敏的感觉阈限小于赵明的。 二、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也就是说,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例2:李丽写作业时突然停电,她先点了一根蜡烛,感觉房间不够亮。如果增加一至两根蜡烛,李丽仍感觉不到亮度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根左右时,她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房间比刚才亮了。这种刚刚能使李丽感觉到亮度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受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D。解析:感受性是一种能力,题目问的是量值,排除A、C项。李丽从点燃一根蜡烛到点燃十根蜡烛,从感觉不够亮直至感到足够亮,体现的是引起不同感觉的最小差异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三、易出的混淆项 本部分知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如文中例1、例2的出题模式,题干给出具体情境,让进行考生选择。容易出现的混淆项是相对感受性和相对感觉阈限,希望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记忆,并细心做题。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

2017年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 年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科学性 B. 系统性 C.知识性 D.育人性 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B.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 D. 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对解等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 原型 B. 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信息输出技能的一项是( ) A.设计教法的技能 B. 钻研教材的技能 C.提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 D.研究学生的技能 5.个体遇到排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 A.否认 B. 压抑 C.转移 D.退行 6.对少年期意志品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果新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 B. 自制能力有所增强, 但自制力水平有局展性 C.坚韧性还很不成熟, 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D.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 还有某些缺点 7.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 ) A.赞科夫 B. 巴班斯基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8.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 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领会知识 9.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态克逊 B. 杜威 C.克伯屁 D.巴罗 10.制定课程目标基本依据不正确的项是() A.对教材的研究 B. 对社会的研究 C.对学生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11.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是( ) A. 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C.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12.初中阶段以( )课程为主。 A.分科课程为主B 综合课程为主C. 分科和综合相结合D. 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13.范例教学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它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大 B. 巴班斯基 C.瓦?根舍因 D.杜威 14.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 A. 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B 。英国的洛克和德国的赫尔巴特

2017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7 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C 【解析】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2.下列不是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有价值 B.有新意 C.可行性 D.宽泛 【答案】D 【解析】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必须有价值,必须有科学的

现实性,必须明确具体,必须新颖,有独创性,必须有可行性 3.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答案】C 【解析】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说,教师的劳动具有间接性特点。 4.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答案】A 【解析】“产婆术”是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的,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 )教学原则。 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第三节感觉与知觉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 P42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 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 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9.味觉属于( 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B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2017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 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 案解析 导读:本文2017 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备条件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及有()。 A.合格的教师 B.完善的组织机构 C.完整的教育教学内容 D.稳定的生源 2.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发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3.张老师经常向校长反映学校存在的问题,有的人理解,而有 的人却认为张老师是在打小报告,其实张老师是在() A.履行教师义务

B.履行教师职责 C.行使教师权利 D .行使公民权利 4.在县城小学当老师的李明凤为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主动要求调回父母身边的山里小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对李老师()。 A.提高工资 B.给予精神奖励 C.给予物质奖励 D.予以补贴 5.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工作量的()。 A.百分之二十五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B.百分之五十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C.百分之七十五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D.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6.14 岁的学生张合因违反校规受到了班主任王老师的严厉批评,为此张合偷偷把王老师的车闸线钢丝剪断,致使王老师回家途中因为刹车失灵而摔伤。应该承担责任的是()。 A.张合 B.张合的学校 C.张合的父母 D.张合的父母及学校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备考方式:客观题备考,常考题型为例子反选和定义反选。 这个知识点涉及到3对词汇,我们一一介绍,首先来看一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人要产生感觉需要两个条件。比如我听到一个声音,首先需要有声音,这是外界刺激,涉及到的是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其次,我必须有听觉,如果我是个聋子,不管声音多大,都听不到声音。听觉指的是机体的感觉能力,涉及到感受性的问题,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再来看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那么,是否只要有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呢?不一定。比如,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假设我呈现一个15HZ的声音给你听,你会告诉我没有声音,然后我继续增加声音频率,18HZ、19HZ,你还是觉得没有声音,一直到我增加到20HZ 时,你可能会觉得,刚刚听到一点声音。在这个例子里,20HZ就是你的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而你对20HZ的感觉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指有机体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现在,你已经听到有声音了,我又给你一个新的任务。我给你呈现两个声音,让你来判断两个声音是否一样。其中一个仍然是20HZ的声音,另一个我从21HZ开始逐级增加。当两个声音刺激相差很小时,你会觉得两个声音一模一样。但是随着两个声音频率差别越来越大,在某一个频率的时候,我们假设是25HZ,你会告诉我这两个声音不一样了。在这里,25HZ-20HZ=5HZ就是我们说的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

第三章 感觉、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章 感觉、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错觉等基本概念,以及感受性的变化形式,掌握知觉的基本规律和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第一节 感觉、知觉概述 一、 感觉、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privation),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荷比(D.O.Hebb)等首创的一种试图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方法。 (二)知觉 知觉 (Perception )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人虽然以感觉作为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但都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一)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二)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External Sensation) 接受外部刺激并反映外部事物特征,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等。其感受器位于体表。 内部感觉(Internal Sensation ) 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内部感受器主要接受体内各种化学和物理刺激,主要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 (二)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感觉的基本特性及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Sensitivity) 只有当刺激物的作用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才能引起感受器的反应,发放神经冲动引

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选题 1.教育过程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在各种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常考) A.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 B.教育者与教育手段 C.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 D.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2.“西邻之人有五子焉。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3.“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4.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遵纪守法 B.教书育人 C.终身学习 D.团结协作 5.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6.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易混)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没有()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延缓抑制 D.消退抑制 8.()的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常考) A.教师与家长 B.教师与教师

C.教师与学生 D.学生与学生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常考)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际交往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的活动。 A.干预国家行政司法 B.干预国民教育 C.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D.恢复或者变相建立宗教封建特权 1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12.王杨经常想:“人为什么要睡觉?”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王杨的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13.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C.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14.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 A.定位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16.琳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她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她的认知方式属于() A.整体性 B.序列性

2016年河北沧州新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6年河北沧州新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通过。 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2.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将()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 A.大数据 B.云计算 C.物联网 D.智能芯 3.位于瑞士洛桑的体育仲裁法庭7月21日发表声明,驳回()奥委会和田径运动员针对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两项上诉。 A.德国 B.日本 C.俄罗斯 D.韩国 4.下列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C.学校不得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任何学校倾斜 5.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A.优益性 B.强制性 C.单方性 D.执行性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教资考试-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教资考试-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在小学教资考试中,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点基本是每年都会涉及多道题目,占比较大,今天我们就解析心理学中的一个难点: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本身考试占比较多,并且感觉现象等知识点也是以其为基础,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心理学中认知过程的关键。 一、明确定义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简单点说,感受性是一种能力,而测量感受性需要一个刺激范围,这就是感觉阈限。 二、分类 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简单点说,绝对感受性是能力从无到有,差别感受性是能力从有到有,但是中间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比如:我们往一杯白开水中加一勺子糖,从感觉不到甜味,到感觉到甜味,这是一种绝对感受性,在加半勺糖,从感觉到甜味到感觉到更

甜了,是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根据定义和上面关于感受性的分析,我们可知,绝对感觉阈限就是一个最小刺激量,也就是我们上文说的一勺糖。同理,差别感觉阈限是另加的半勺糖。 三、关系 我们一般认为,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当然,在细致的说是应该是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成反比。 四、延伸练习 1、我们在跟年龄大的老人讲话时,要提高声调,是因为( )高。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C。解析:年龄大的老人因为听力下降,说明其感受性低,在跟老人讲话时,我们提高音调,是让老人听到声音,也就是从无到有,因为老人绝对感受性低,所以说,绝对感觉阈限高,故选C。

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7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备条件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及有()。 A.合格的教师 B.完善的组织机构 C.完整的教育教学内容 D.稳定的生源 2、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发并进行教育的义务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 3、张老师经常向校长反映学校存在的问题,有的人理解,而有的人却认为张老师是在打小报告,其实张老师是在()。 A.履行教师义务 B.履行教师职责 C.行使教师权利 D.行使公民权利 4、在县城小学当老师的李明凤为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主动要求调回父母身边的山里小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对李老师()。 A.提高工资 B.给予精神奖励 C.给予物质奖励 D.予以补贴 5、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工作量的()。 A.百分之二十五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B.百分之五十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C.百分之七十五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D.百分之百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6、14岁的学生张合因违反校规受到班主任老师的严厉批评,为此张合偷偷把王老师的车闸线钢丝剪断,致使王老师回家途中因为刹车失灵而摔伤。应该

承担责任的是()。 A.张合 B.张合的学校 C.张合的父母 D.张合的父母及学校 7、以下不属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 A.因材施教 B.关爱学生 C.公平对待 D.统一要求学生 8、智商计算的公式是: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9、使用原有记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属于()。 A.问题表征 B.已有经验 C.功能固有 D.思维定势 10、在学完一节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复习策略 11、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奖励,这种教学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 B.认识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12、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调查研究 B.分析统计 C.检验假设 D.论证假设 13、著名的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非常不利 B.比较有利 C.不相关联 D.关系模糊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最新完整版教师招聘必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 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 课 时 量 。 (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1.关键字: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刺激,最小强度差,微课程 2.所属系列课程:心理学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评价;情感目标:内化 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关于感觉的学习资源,主要讲授了一定刺激对个体产生的差别感觉。通过工资结构调整的故事引出并介绍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心理学含义;着重说明了刺激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发生变化;并提出在生活中应用这一心理学概念的指导建议。 5.具体过程: 情景知识点解说词字幕画面要求 1. 案例 一家刚上市的公司,为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每位员工涨了200元工资,但就因为涨工资这件事,一位高层骨干竟气愤的提出要辞职。 2.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我们可以使用心理学中的差别感觉阈限来解释。 3 心理名片:差别感 受性和差别感觉 阈限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接受两个同类的刺激物时,它们之间的差异必须达到一定程 度,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人们对于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觉察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 值上成反比例关系,即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觉阈限

4 差别感受性和差 别感觉阈限的关 系:韦伯定律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他的研究是从“肌肉感觉”开始的,在研究中,他想了解肌肉的感觉机能对于轻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么程 度。 韦伯用不同重量的物体对被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被试手上的物体重100克,那么至少增加或减少2克,他才会觉出有差别;如果手中的物体重200克,那么必 须增加或减少4克,被试才会觉出有差别。 韦伯认为,个体对刺激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如果以I代表原刺激量,以ΔI代表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那么在一定范围内,ΔI与I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K表示,它被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K=ΔI/I 这个公式也叫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表明,当I的大小不同时,ΔI的大小也不同,但二者的比值是个常数。K 值越小,感觉越敏锐;K值越大,感觉就越不敏感。 后来的研究表明,韦伯定律仅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对于过弱或过强的刺激,韦伯分数都会发生变化。当原重量在100克至400克的范围内,韦伯分数为0.02,而低于 100克或超过500克时,韦伯分数都会大大增加。

2017年呼和浩特市教师招聘真题题库及答案

2017呼和浩特市教师招聘真题题库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 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 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 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10.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主要记住人物姓名) 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延续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