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在悖论

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在悖论

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在悖论
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在悖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c1976922.html,

西方福利制度的内在悖论

作者:方虹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第04期

【摘要】西方福利国家很难实现诸如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福利国家的区域经济自身面临很多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通过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或是统一强加的微观经济政策加以解决。西方社会是一个政治化的阶级体系,福利国家基本上是劳资双方“阶级力量的一种平衡”。由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本的流动性使这一平衡被打破了。

【关键词】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中图分类号】F817 【文献标识码】A

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四种类型

慈善、救助等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源远流长。进入 20 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在经历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的措施被提出。1948年7月,

英国首先宣布成为“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随后西欧、北欧、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陆续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起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社会福利制度。

自福利国家出现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执政党本身的性质差异,会导致政府在选择福利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欧洲社会福利制度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自由主义类型,代表国家是英国,此种类型国家福利依赖三个重要支柱,分别是弱化国家的作用、劳动市场参与方面的风险个人化而非社会化、以市场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它主要强调提供社会福利与医疗保健服务。第二类,社会民主福利型,代表国家是北欧各国,这种福利体制接受国家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延伸角色,并将风险社会化,同时提供高水平的福利补助和再分配措施,通过高额征税为民众提供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在内的众多服务。第三类,保守主义类型,代表国家是中欧各国,它们在收取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筹集资金,在很多方面提供数额颇多的福利金。第四类,家庭式福利体制,代表国家是南欧各国,其所实行的福利制度与中欧各国较为相似,但是提供福利的范围较为狭窄,救济水平也较低。

研究表明,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救助制度,功能包括:一是为全体居民提供了制度性的储蓄渠道,即在年轻时的工作阶段,作为福利体系的贡献者,而当年老退休时,则可以享受福利制度提供的养老安排。二是福利体系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经济资源的再分配。一个典型例子便是税收系统,让穷人少缴税、富人多缴税。三是福利体系对个人及社会能力的投资,政府通过福利体系投资于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领域,包括育儿服务、从小学到大学的公立教育、失业再培训等。通过福利制度,福利国家政府给劳动者和弱势群体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并减少社会不平等。福利制度对各国政府的合法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各国政府的职

如何认识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如何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经济环境来讲,战后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繁荣为建设福利国家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从政治环境来讲,战后西欧各国的执政党在福利国家问题上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识,这种共识保证了福利国家发展的延续性。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美苏对抗为西欧各国发展经济和福利事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东欧国家的存在给西欧各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迫使西欧各国增加社会福利。 福利制度的产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福利制度的内容与水平决定于生产水平,是资产阶级自觉调节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福利国家制度”,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福利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积极作用 1、维持劳动力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工人阶级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3、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个人的自由 二、局限性 1.竞争力下降。高成本无论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国家来说,其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下降并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水平。 2.政府借贷和赤字增加。从根本上说,福利国家再好的社会保障,都是来自工作者的缴纳。3、福利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福利制度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因此,完全的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是不现实的。降低福利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这也是一个规律。这些规律已经或正在被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着。 目前我国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选择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福利制度模式,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的福利制度雏形。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政策的作用凸现.怎样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双重叠加的背景下,发挥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点政策议题.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是: (1)要重新重视和确立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主导角色; (2)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安排上要具备长远性、战略性眼光. 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但它在西方国家所释放出的能量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把整个社会经济比做一艘乘风破浪的舰船,社会保障就是遭遇风暴时的避风港,它消除了人们处于不确定社会中的恐惧,减少了社会成员面临的种种风险。可以认为,西方国家发达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最近几十年以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 市场经济的补充与法治精神的体现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德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在英、法、瑞典、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正式确立与发展。各国相继以社会保障形式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缓和随工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一贯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结果的合理修正,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历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881年德国首次以“皇帝诏书”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了世界各国通过法律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随后颁布了《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职业介绍及失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样,瑞典、法、英、美、加、日等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过程中,无不伴随着大量详细的社会保障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这成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大特色。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因国情不同而异。但不外忽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是在国民遭遇疾病、受伤、生育、死亡、年老、残废、失业等情况,造成收入中断或丧失时,给予一定的补助及帮助以保障其生活来源的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互助式的保障制度,它是在个人与雇主缴费的基础上,由国家财政支持运作的,带有国家强制性。其中社会保险的四大支柱——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部分。以瑞典为例,它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1994年支出能够占到当年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86%,其核心地位可见一斑。 社会救济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提供的保障制度,一般由财政拨款。具体的救济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 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分配方式。福利制度从创设至今,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危机、调整五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福利制度发展为由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和项目组成,并且各有一整套具体内容和详细规定的制度,虽说其最初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但它对于战后缓和经济危机,缓解劳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 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 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 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例如,美国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 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2]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 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西方福利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简介 陶承德等在《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一书中认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加。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就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处于贫困线以下。特别是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使许多企业生产不景气甚至倒闭,使相当数量的工人失业,生活水平下降。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兴起和形成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加强社会福利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的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 福利制度的初创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在I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特别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德国,俾斯麦政府对工人运动除了采取镇压手段之外,也把实行社会改良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手段笼络工人,德国就成了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立法的国家,它在1883年、1884年和1889年,先后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及残废保险法。许多欧洲国家也借鉴和学习德国,如英国、瑞典、挪威、芬兰、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等国也先后制定有关疾病、工伤事故的法律,1911年英国还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强制性的失业保险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 在本世纪30年代,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发生,造成了大批劳动者的失业,贫困和饥饿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极度恐慌,特别是德、意法西斯的上台和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危机和战争使人民觉醒,在欧洲左翼的政治力量加强,苏联社会主义又给人们指明了新的社会发展方向,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民主革命风起云涌。在这种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步伐,美国国会于1935年8月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还建立了有关给年老退休的工资收入者直接提供年金津贴、失业补偿、贫困和盲人救济、被扶养穷困儿童救济、促进妇孺健康和公共健康服务等9个社会福利计划。并于1942年11月为了动员人民支持战争,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之托,提出了一个题为《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西方社会保障史上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基本思想,一是社会保障应以保障居民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为限;二是社会保障应体现“普遍和全面”的原则,即应包括所有居民的各种不同社会保障方面的需要。这个报告得到英国战时联合内阁和战后工党政府的原则批准,英国相继建立了家庭补助法(1945年)、社会保险法(1946年)。国民健康服务法(1946年)、国民保险(工业受伤)法(1946年)、国民救济法(1948年)等。1944年制定的教育法也把免费的中学教育确立为普遍享受的权利。法国、瑞典等国也进一步完善了福利制度,使福利国家的框架基本形成。 陶承德等认为,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特别是60、7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福利制度、发展福利国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进入完善阶段。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福利的享有面愈益向全民化发展。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把保险范围由工资收入者的职工保险扩大到非工资收入者如农业经营者、手工业者、商人和自由职业者。对收入很低或没有收人而无法参加保险的贫困者、失业者伤残者等通过设立社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补贴项目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 第二、社会福利项目更加广泛。除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外,还纷纷设立了各种救济,象住房补贴、孕妇补贴、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老年人医疗照顾计划等。如英国公民一出世便可享受国家发放的婴儿补贴;产妇有医疗补助;学龄儿童除了在公立学校免费就读以外,还享有儿童津贴;失业者可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失业救济金;病患者可以在公立医院享受免费医疗;同时可以领取疾病津贴或疾病补助救济;老年人有退休金、养老金;死亡者家属可领取抚恤金等。瑞典的社会保险制度源于英国,又超过英国,被誉为“从摇蓝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如瑞典公民年满67岁即可领取全额的基本年金,而且不交纳任何手续费,也无需经过收入情况调查,雇工和雇员不交纳保险税。 第三、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度增长。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均占相当大的比重,社会福利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如美国1975年社会福利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达18.7%,占政府开支比率达57.4%,1982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西欧的英、法、德、意、比等6

西方福利制度

西方福利制度与政府财政的关系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社会工作专业1302班许晨虹 内容摘要福利制度是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是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是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主要从个人和社会角度,针对西方福利制度与政府财政两者的现状、问题产生根源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西方福利制度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有利于大家分思考福利制度在中国实行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高福利制度政府财政社会经济 西方国家高福利制度是二战后在民主社会主义促进下,由国家立法建立起来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环境稳定,为建设福利国家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形成了一些以瑞典、挪威为代表的西方高福利国家。 经济学中,假设这些企业、个人以“经济人”的身份出现,他们在社会中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那么针对社会福利,若交由私人来做,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在乎福利受益人的情况,更别说如今大家常常关注的最低生活标准。这样的做法既影响分配公平,也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但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针对企业或个人留下的社会福利空缺,就必须让政府来填补了。从前,人们只一味羡慕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多么好,多么人性化,出现了一股移民热潮。而如今,特别是经过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对着种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制度产生怀疑,人们开始沉下心来分析思考这种高福利制度背后的利害关系。 一、“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之所以被很多国家向往,在于它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一些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法案,保障大多数人的最低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的矛盾,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对大多数底层劳动者来说,高福利制度无异于雪中送炭,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维持劳动力的持续生产和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为国家创造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

简介部分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 我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被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要按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规定,全面实施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公务员各项制度,其中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是实施公务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委机关工作人员作为依照公务员法执行人员也必将在国家人事部和水利部的文件精神指导下,按照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进行工资套改,按照确定的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标准,按照确定的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执行相应的级别工资标准。在国家具体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没有下发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情况。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基本工资制度的类别及其内容 (一)美国公务员基本工资制度 美国公务员工资种类主要有一般行政人员、高级行政官员、邮政系统人员、驻外人员、退伍军人局医务人员、蓝领工人6种工资。各类人员的工资都制定有各自适用的工资表。 一般行政人员工资表适用于在联邦行政部门、哥伦比亚特区政府和立法、司法部门工作的文职人员。工资表分为18等,每等内又分若干级,总共165

级。每等内最低一级到最高一级工资额相差12%-30%,等级超高级差越大。公职人员的升级提薪要结合考绩进行。 高级行政官员工资表适用于行政部门18等以上的人员。该表工资标准共分5等,等中不再分级。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的特别职高级官员,如总统、副总统、两院议长、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法院法官、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重要独立机构首长、联邦行政长官等,他们的工资由国会专门规定。 其他系统人员的工资标准,除等级数目的设置不一外,与一般行政人员的工资标准类同。 美国政府规定,第1等至第15等工资额随物价指数的变动自动调整,以保证公职人员的实际工资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二)法国公务员基本工资制度 法国公务员分成A、B、C、D四个类别。A类包括高级行政官、行政法院法官、大学教授等职务人员;B类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驻外机关秘书、财务机关和邮政机关的监督员、小学教员、公用事业的技术员等;C类包括办事员、打字员、速记员、技术工人等;D类包括勤务人员、办公室值班人员等。最低和最高工资数额的差别比例一般在3至4倍之间。公务员的工资级别一般一年升1级。 (三)德国公务员基本工资制度

中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分析

中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分析 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大力投资并创办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其中,西欧和北欧国家是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早, 也最为典型的地区, 被誉为包揽人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 形成于战后初期, 六七十年代, 社会保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然而,随着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出现滞胀,导致经济危机,财政收入减少。高社会福利加重了社会负担,全面福利政策导致一些人懒惰,不利于社会进步,以英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开始逐步削减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开支。虽然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后来的施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依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国家借鉴,比如说公共医疗制度、失业保障制度等。 一、福利国家的概念 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要弄清福利国家的定义是什么?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福利国家”这个词来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俾斯麦实行的警察国家政策,1870年德国的历史学家描述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是在创造一个“福利国家”后来英国作家在一篇文章中采用了这个词汇。“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学概念。福利本身更是经济学的概念。经济环境是国家决策的条件和基础,而社会福利则是国家决策的结果。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福利国家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加总。造成福利国家的主要有两种方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西方社会福利体系探究及借鉴意义 英文题目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4月

中文摘要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停滞局面,社会福利制度也陷入了重重困境。西欧发生“福利国家危机”,美国出现“福利困境”,日本惊呼21世纪年金制度将要“崩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出了“福利国家在危机中”的警告。不仅是国外,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形势严峻,各种医疗、养老、社保等诸多问题引起社会矛盾加深,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西方社会福利结构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在各西方“福利国家”中,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公共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度下降,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而使社会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严重的失衡。另外,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的预算赤字都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都开始考虑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道路,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社会;社会福利制度;借鉴研究

目录 引言 (5) 第一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 (6)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6) (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6) 1. 社会保险制度 (6) 2. 社会补助制度 (6) 3. 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 (6) (三)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及社会保障的基本关系 (6) 第二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8) (一)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 (8) 1. 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8) 2. 福利收益水平偏低 (8) 3. 福利依赖严重 (8) (1)用“选择性原则”替代“普遍性原则 (8) (2)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 (8) (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 (8) (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 (9) 1、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9) 2、增收节支 (9) 3、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受益规则,引入“工作福利”制度 (9) 4、改善社会福利管理 (9) 5、调控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结构,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管理 (9) 第三章: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1) (一) 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 (11) (二) 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11) (三) 增收节支 (11) (四) 尝试推行“工作福利”制度 (12)

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利与弊 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主要观点是,主张由国家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失业、疾病、工伤和年老者提供经济援助(社会福利)。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在其发展史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此建立的福利制度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危机,我们应对此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优点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职业培训、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部门,这些部门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社会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对社会的压力。社会服务本身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主体,能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工业劳动力

论西方福利制度

论西方福利制度 会计学院甘丹 摘要: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现全国范围内普遍社会保障的国家体制。西方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开始就通过立法确定并扩大了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并于20世纪中期建成了“福利国家”,福利制度也成为这些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体制的局限,福利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关键字: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危机 西方主要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建成福利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学家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目标的总称。“ “混合经济”即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并存;“充分就业”即把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形式又分为三种:社会保险、社会扶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而社会福利资金一般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这样既充分发挥了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之一的政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中的作用,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来临,西方“福利国家”为了迎接挑战、缓解危机,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改革、调整,虽然改革取得了缓解财政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导致诸如贫富分化悬殊等严重的问题,甚至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这些改革并没有触及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根本制度,更不可能改变其社会制度的本质。这说明西方“福利国家”对其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改革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是由政府统一组织管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一制度暂时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 “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了许多福祉,基本上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既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平等,又缩短了贫富之间的差距,杜绝了因贫困而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

西方社会社会福利思想整理版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 第一节社会福利的概念 1、社会保障最早见于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 英国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6大服务项目之一 (社会保障、个人社会福利、健康服务、教育、就业服务、住房) 2、*定义 社会保障:指国家或有立法保证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制度安排 社会福利:广义: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社会福利事业,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 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 狭义: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它与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同 为促进人类幸福的制度措施,只是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 (1)三个不同点:物质生活vs精神生活行政取向vs理念支持预防保护vs提升发展(2)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并不是同义词 (3)社会福利制度的含义比社会保障要宽泛。社会保障可以是一个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组成部 分,但反之不然。 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构成 (1)、社会救助(低保)——最后的安全网(先择性原则) (2)、社会保险——先有保障制度的主干中间(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服务)——非营利性的服务性保障(普遍性原则) 3、公共福利:政府为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尤其是那些旨在提高其公民生活质量的商 品或服务。 ◎公共福利≦社会福利——国家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均可为主体 实施主体 主要内容 4、慈善(崔乃夫)——有同情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慈:父母对子女的爱——纵向关系 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横向关系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 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保障对象的全民性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社会保险的对等性) 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第二节社会福利的类型 1、认识过程:针对社会问题—社会发展 剩余型和制度型威廉基斯莱伯克斯 剩余型:暂时性、替代性制度型:常规化、永久性(针对每一个人) 发展性社会福利卡恩 2、四分法 (1)、福利国家型(国家福利型) 强大的社会福利和国家企业投保的社会保险系统为基础的突出公平优先的社会保障体系 优点:高水平、全保障、广覆盖、普需型 缺点:财政负担重、效率不高代表国家:西欧国家、英国 (2)、社会保险型(投保资助型) 以雇员和雇主投保,国家给予资助的保险为主要保障措施的制度

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

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几点认识 [摘要]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具有“全面性”、“普遍性”特征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在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贫困人口的比重,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无疑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西方国家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历史;基本内容;问题与改革 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指国家或社会为提高国民或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形成的。早期的社会福利与慈善几乎是同义的。提供者首先多为教会或教区,社会福利主要是以“专为社会弱者服务”的面目出现,对于无依靠的老人、残疾者以及孤儿等提供援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日趋恶化的贫困问题。19世纪末,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显著增加,现代国家功能日趋完备,这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及政治基础。于是,政府便把济贫转化为经常性的社会福利项目,并逐步纳入政府的正常职能范围。社会福利制度就慢慢地成为了一项不是专为穷人而设计,而是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个人基本生活的制度。二战结束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立即着手进行福利国家建设。20世纪50~70年代,北欧等发达国家,仿效英国的做法,完善了其社会福利制度,使社会福利涉及到大多数人,甚至是社会全体成员。 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这里,我们所说的社会福利是广义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包含社会保障在内。西方国家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就其内容来看,是非常丰富的。例如: 1. 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是西方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第一大支柱”。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即必须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立法规定,由劳动者、企业或社区、国家三方共同筹资来开展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者及其家属在遇到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或丧偶等风险导致收入减少、中断或丧失时,提供收入补充,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2. 社会补助制度 社会补助与社会救助不同,社会救助强调针对性和个案性,社会补助则包含“普遍性”的意义。西方国家社会补助项目较多,如在英国,主要包括子女津贴、住房补贴、家庭补贴、病残看护补助等。在法国,家庭及儿童补贴就包括多子女补贴、家庭收入补贴、单亲补贴、孤儿补贴和最低家庭收入补贴等。 3. 教育、培训、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 公共教育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福利制度,西方国家一般都实行有年限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如美国,初级、中级公共教育都是作为市民权益的基础部分而由政府免费提供。在德国,免费教育是人人在青少年时期可以享受的社会福利。住房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借助国家和社会力量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西方国家一般是通过发放住房补贴来实现。也有建造公房并以低价租给穷人居住的,在此方面最有代表性意义的国家是美国。医疗卫生福利制度,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而存在。 三、西方国家现行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动态

英美两国福利制度比较研究

英美两国福利制度比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ational Welfare System Be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摘要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有利于加强资产阶级统治的同时,也对保障劳动群众的生活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和工业革命的产物,西方福利制度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国以立法形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社会保障税和其他税收形式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低收入者,谋求实现收入的均等化,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持了社会稳定;同时也保证了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此外,也是道德观念得以维护和延续。但世界各国国情不同,期福利制度在模式、保障范围、资金支出与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就英美两国的福利政策制度演进历程展开比较,通过研究和借鉴英美国家从剩余型福利政策、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改革的历程;比较英美国家的不同国情的保障制度改革,提出福利制度的改革方向:构建积极的发展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揭示英美两国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以及民情习惯等因素而形成的福利制度及其模式的特点,并探索他们在目前世界性的福利制度改革大潮中的发展趋势。还无疑问,这将有足浴我们在思考别国的经验教训,推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进程。 关键词:福利福利制度比较 ABSTRACT Western modern social welfare system is a sign of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in favor of strengthening the rule of the bourgeoisie, but also to protect the lives of working peopl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ecurity. As a large-scale socialized production and the produc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Western welfare system for the orderly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States to legislate through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national income to social security taxes and other forms of high-income tax share of income transfer payments to low-income people, the pursuit of revenue equalization, eas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the same time also ensure that the reproduction of labor,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sides, it can be maintain and extend moral valued. Howev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different national conditions, its welfare system in the mode of coverage, capital expenditures and management, there are a huge differences.

各国福利制度比较

各国福利制度比较 欧洲各国与中国福利制度比较 摘要 社会福利是一种差别待遇,指由某些人,特别是政府向弱势群体或经济有困难者提供,以确保其生活质素、生存及发展机会等措施,以对社会整体有利。那么各国都有自己不同的福利制度,可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政治条件使得各国在福利制度上的处理又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个在根本上师忧郁福利制度是由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所影响,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福利资金的统筹,政治条件决定了福利制度的推行和最重要的资源分配。所有各国在不同的条件下的不同福利制度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研究之价值。 关键词:欧洲;中国;福利制度; 一、欧洲各国福利制度 1.1 西欧——法国的福利制度 法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法国的福利制度十分完善,公民享有多方面的福利保障,几乎每一个法国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享受某种基本社会保障,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复杂,分类很细,粗略地可以分为四方面: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家庭补助金以及失业保障。 1.养老保障制度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社会保险总制度、补充养老金制度和非工资收入者养老金制度等形式构成。政府每年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2%的资金用于发放退休金,为工人发放相当于退休前工资80% 的“基础退休金”和“补充退休金”。 2.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在法国属于一种全民基础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提供大约 70%的医疗疾病保险,另外剩余的30%由个人购买补充医疗疾病保险,而对于低收入及无收入的居民,国家提供 100%的医疗疾病保险。 3.家庭补助金家庭津贴的享受范围是:凡在法国居住,有一个以上子女的家庭,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入,都有权领取家庭津贴,家庭津贴的资金来源为雇主和政府。家庭津贴名目繁多,包括多子女补贴、最低家庭收入津贴、单亲家庭津贴、孤儿津贴、儿童入学津贴、住房津贴、新婚家庭贷款等项目。 4.失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分强制性失业保险和社会援助两种制度,前者的覆盖范围是所有雇员,社会援助的保障对象是因各种原因而失业的失业者或需要帮助者,比如法国失业救济金制度保证了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失业者在第一年每月领取相当于失业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0、80%,其后国家向失业者每天发放22法郎和失业前工资42%的救济金。

政治经济学--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 中文名称:福利国家英文名称:welfare state 定义:由国家提供公益事业和救济保险等福利的国家。 相关书籍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 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在施瓦茨的《美国法律史》一书中,福利国家是指从罗斯福新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历史阶段。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福利国家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加总。社会保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出现了,但是却没有人会把最先推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铁血首相”俾斯麦称为“福利首相”。希特勒曾经为了发动侵略战争而大搞民族社会主义,当然也不会有人认为,那种口称“人民国家”,实则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第三帝国”就是“福利帝国”。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实行社会政策,这些政策彼此之间相差万里,所以不能说实行某种社会政策的政府都是“福利政府”,它们所代表的国家都是“福利国家”。 概念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学概念。福利本身更是经济学的概念。经济环境是国家决策的条件和基础,而社会福利则是国家决策的结果。 理论起源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由来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孕育了世界大战,但也催生了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后被泛称为“福利国家”。 推广 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 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此后,这一福利国家理念被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北欧国家,它们后来甚至成了西方福利国家的“橱窗”。而作为福利国家策源地的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困难后,开始改革并逐渐削减福利的规模,引入市场因素。英国削减福利制度的改革,是由其财政压力带来的,此后,削减福利的改革浪潮逐步席卷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而自从1990年苏东剧变以后,北欧国家却“逆向而行”,实行了扩大福利制度的改革。国外有学者认为,英国作为昔日福利制度的发源地,它的福利制度已不是贝弗里奇模式了;相反,北欧国家却继承了英国模式的“衣钵”,成为贝弗里奇模式的典范。 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涵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前者强调“社会权利”,后者强调“削减贫困”。但实际上,完全以“3U”标准来衡量,真正的贝弗里奇式的福利模式,即全民福利模式,在任何国家包括英国和北欧国家也没有完全实现。例如,在英国,“全民低保”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实现过,其相当的非缴费型给付都是针对一

有关西方国家福利制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调整的借鉴意义 [ 摘要]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创设, 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20世纪70~ 80 年代, 福 利制度在财政、就业、社会稳定、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危机。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采取了一 系列的调整措施: 加强福利服务管理, 使福利急人所需; 削减福利项目; 重新制定合理的福利标准;严格 福利发放的资格条件; 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等。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的调整, 对我国具有十 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福利制度要有一个严明的法律体系作保证; 福利制度的建立要符合国情; 福利 制度要实行社会化的运行方式; 要尽快将福利制度推向市场; 要使福利制度日益科学, 合理。 [ 关键词] 福利制度; 危机; 调整; 借鉴 一、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危机和困境 福利制度是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产物, 它最初创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虽说最初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 但随着福利制度的广泛发展, 它确实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随着福利制度的推进其弊端也日益显示出来, 特别是进入20 世纪70~80 年代, 西方许多国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1、财政危机 福利国家的危机最集中地体现为国家财政的危机。国家财政具有刚性, 其规模可以不断扩大, 但要缩小已达到的规模, 在理论上可行, 实行上极其困难。因为社会福利从一开始就是社会中各个利益集团政治交易的对象。当经济高涨时, 各利益集团致力于瓜分财政剩余, 而当经济萧条时, 为了刺激经济,又必须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利益集团争夺既得权益的行为, 使政府的财政僵化。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又不得不增发货币或发行赤字公债。前者将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后者将现在的负担转嫁给下一届政府, 使政府财政陷入两难的 境地。并且随着西方社会福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享受人数越来越多, 使得各国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数额巨大, 引起财政状况恶化。 2、失业危机 近几年来, 西方福利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造成了工业化福利国家内部大规模的工业换代, 使知识和技术陈旧的工人和教育不足的青年, 都成了这种转型换代的失业者。此外, 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萧条也使创造就业机会的活动减缓。失业大军的存在使失业福利支出居高不下,造成了福利国家的失业危机。失业人数的增加使福利的享受者越来越多, 而纳税者越来越少。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希望通过重新建构劳动市场和职业培训, 缓解失业造成的压力。尽管如此, 西方多数福利国家年复一年地为高失业率和长期失业所困扰, 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潜在不稳定因素。 3、社会危机 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 造成失业现象严重、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 突出表现为公平与效益的双重失衡: 在公平方面,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自80 年代以来长期实行保守主义的经济政策, 减少公共开支, 削减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体系遭到破坏, 两极分化严重, 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在效益方面,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西方国家遭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 除美国能一枝独秀外, 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另外, 高工资的福利国家已经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付出了高昂的社会代价。可见, 这些西方福利国家由于自身的原因失去了经济安全感,给福利国家的政治造成无形和有形的社会压力。 4、观念危机 高福利使好逸恶劳现象严重, 出现动力真空。由于实行普遍的高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收入同劳动收入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瑞典的社会保险给付相当于工人工资的50% 。这种情况的存在和继续, 必然会使部分人产生过分依赖社会和国家的思想。造成了一种不干或少干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