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一、规划背景介绍

白云山是南粤名山,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称。2002年5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5月,广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于2006年2月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审查,2009年10

月获得国务院审批。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现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向社会公布。

规划文本有四大部分内容共19章,第一部分是规划景区发展目标定位、规划分区和结构布局、生态原则;第二部分是核心区保护和各个专项如培育、景观、游览规划;第三部分是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市政设施、消防规划;第四部分是分期发展和外围保护地带控制规划。该规划为法定规划。市民可以上“规划在线”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1d10857501.html,查询规划文本和图则。

二、风景名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范围: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即核心保护区)规划面积为533.7公顷。

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包括广州大道以西,白云大道以东,同泰路以南,广深铁路、恒福路以北,用地面积10.1平方公里(不含风景名胜区范围)。

(二)风景区定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广州市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和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风景区发展目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健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维育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二是社会作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市民休闲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需要,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游人容量

规划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提出合理的旅游容量控制目标。(一)风景区瞬时容量为3.6

万人。(二)风景区日容量为5.3万人。(三)风景区年容量为1949万人。

四、规划功能结构

风景名胜区整体功能结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北环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市公园区,以北为森林公园区。

南部城市公园以麓湖公园、云台花园、雕塑公园为主体景观,形成麓湖、三台岭、飞鹅岭三个景区。北部森林公园以南亚热带植被、“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主体景观,以南北

贯通的车行道路为主线、以若干登山步道为脉络,形成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五个景区。

五、风景资源保护分区

根据风景资源保护培育特征与管制要求,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核心景区和非核心景区两种类型。其中,核心景区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非核心景区包括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

生态保护区: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风景林生态保护区组成,规划面积为341.0公顷,包括黄婆洞水库、上下坑水库2个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I髻岭和蒲谷濂泉2个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以及金梳岭、旗山、马鞍山3个风景林生态保护区。

自然景观保护区:在需要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特殊天然景源和景观周边划定,规划面积为178.9公顷,包括摩星岭、白云晚望、鸣春谷、黄龙出洞、锦绣南天以及大鸿鹄等6处自然景观保护区。

史迹保护区:在重要文物和有价值的历史遗址周边地区划定,规划面积为13.8公顷,包括姑嫂坟(市级文物)、梁佩兰墓(市级文物)、戴鸿慈墓(市级文物)、卢廉若墓(市级文物)、苏家墓、碑林、能仁寺、郑仙岩、华林寺祖师墓及六榕寺祖师墓等10个史迹保护区。

风景恢复区:针对风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对象而划出的一定范围,规划面积为1419.9公顷,保育对象为现状森林、植被、水土。

风景游览区:对风景区范围内的景物、景点、景群、景区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集中地,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游览区,面积为170.1公顷。

发展控制区:将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发展控制区,面积为56.1公顷。

六、核心景区保护措施

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手续不全的,不得组织实施。针对核心景区内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三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一)生态保护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水质、土壤和噪音等的监测;应进行科学的林分、林相改造;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配置,防止

森林火灾;加强植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管理;在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内树种配置应选择抗旱、耐瘠薄的树种,构建乔、灌、草多层次结构;陡坡应设置等水平线引排水渠设施。

(二)自然景观保护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自然景观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对现状已建的购物、饮食、住宿、娱乐等游览设施,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造、迁出;对一些必要的人行及安全防护设施应进行精心设计。

(三)史迹保护区:史迹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两个层次。其中,绝对保护范围内所有文物建筑,不得损毁、改建、拆建,不得破坏原有风貌;绝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物建筑、遗址,其修复、修缮必须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除作为参观游览场所之外,禁止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其他一切利用;建设控制范围内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应建立保护范围的明确标志。

七、风景游赏规划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麓湖、飞鹅岭、三台岭、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等八个景区。

麓湖:主景为麓湖和大鸿鹄,广州艺术博览中心、白云仙馆、星海园。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纪念、文博展览、健身、体育、会议等。

飞鹅岭:主景为雕塑公园。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登山攀岩、摄影、写生、健身、体育。

三台岭:主景为云台花园,花卉博览园、云萝花园。景区以园景为主,山景为辅,突出植物观赏的主题。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科普、健身、体育。

鸣春谷:主景为我国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鸣春谷”以及山顶公园、蟠崖滴水岩、能仁寺、蒲谷溪流、可憩大草坪、极限运动中心、蒲涧濂泉、五龙谷庙遗址、上景泰寺遗址、下景泰寺遗址、将军坟、郑仙岩、中日青年友谊林等。游赏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科普、森林浴、民俗节庆。

柯子岭:主景为景泰僧归、梁佩兰墓和婉贞抗英纪念亭。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探胜探险、健身、森林浴。

摩星岭:主景为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锦绣南天、卢家墓、苏家墓、广州碑林、虎头岩、松风等为主要景点。游览项目有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考察、探胜探险、科普、采集、观测研究、森林浴、民俗节庆、会议。

明珠楼:主景为明珠楼,松林疗养区、黄婆洞水库、回归林、桃花涧、白云松涛、?I 髻岭、南国红茶园、黄龙出洞、英雄洞。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探险探胜、健身、体育、森林浴、会议。

荷依岭:主景为云溪生态公园,岭南荔枝园、上坑水库、下坑水库。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科普、健身、体育。

八、道路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保留原有的南山门、西山门、柯子岭门和濂泉门外,增设东山门、梅花门作为风景区辅助出入口,规划将麓湖路改为风景区内部道路。

(二)内部交通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内部交通包括车行、索道、步行三种方式。应逐步严格限制进入风景名胜区车辆,加强区内公共交通,增设公共交通游览车班次和停靠站点,并逐步推广环保电瓶车的使用。

九、市政设施规划

本次总体规划对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防洪排涝、电力工程、电信工程、消防规划等分别制定专项规划。保障未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十、外围保护地带控制

严格按照《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的有关要求,对部分与风景名胜区不协调的建设用地进行适当调整,将部分闲置用地规划为公共绿地,并在城市主干道、联系风景名胜区出入口道路的两侧规划绿化带。远景规划结合周边土地利用调整,建设环山绿化休闲带。

十一、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共同有效遏制违法建设

白云山是广州的“市肺”,是调节广州市生态环境的“天然大氧吧”,也是广州市著名的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和科普活动的重要对外服务窗口和场所。为贯彻落实《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有效遏制风景区内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将进一步开展以下工作:

(一)全面摸查。分步骤、分期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和控制保护范围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摸查。

(二)严格执法。根据摸查的情况,由白云山管理局、城管、规划、国土等部门按职能分工,依法严肃处理。对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产生影响的以及临时违法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作出拆除、并处罚款的处罚。

(三)加强监督。由白云山管理局、城管、森林公安等部门加强对风景区的巡查和监督,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

白云山总体规划是白云山风景区历史上的第一部总体规划,其颁布实施,是我市风景区管理工作中一件大事,也是广州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相互相承,为风景区依法保护管理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层面的政策指导,由此,风景区的依法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保护好云山风景区,将造福子孙后代。

白云山是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海拔382.4米。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共有植物1038种,据统计,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称为广州的"市肺",是广州市一张生态名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林业和园林局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白云山管理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按照总体规划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建设,白云山的环境更生态化,建设更规范化,管理更精细化,服务更人性化,成功跻身中国知名风景区行列,逐渐成为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内涵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初,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目前,风景区正在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已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第一阶段的测评。2003年至2009年,风景区每年接待市民游客均超过2000万人次,白云山已成为众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广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规公布实施,白云山管理局在近期贯彻实施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工作设想是:

一、积极编制详规。按照《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抓紧组织编制各个游览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研究论证制定可操作性的保护和建设项目,使规划和计划更好地衔接起来,使风景区内各项建设任务更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同时,根据核心保护区规划,以及保护培育规划、典型景观规划、风景游赏规划、游览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各项专项规划的目标要求,对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实施项目进行

论证,制定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内资源保护、游客安全设施以及环境卫生、污水处理、防灾减灾、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二、合理推进林相改造。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 推进风景区局部地段林份改造,针对林相老化、色彩比较单一、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有害植物入侵、景区格局尚未拉开和森林的多效益有待发挥等问题,采取局部改造、增加色彩、生态优先和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景观效果较强的树种,如木兰科、金缕梅科等,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近自然式植物群落配置,尽快取得改造效果,提升风景区林相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白云山",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移动OA系统的建设,提高办公的效率;不断完善基础网络系统,为各个项目建设及对游客实时在线宣传引导系统做好网络支持;完善视频监控系统,为森林防火监控、治安管理、人员调度等提供支持;积极推进规划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景区资源资产规范管理,为景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白云山的水质、空气、病虫害预警等环境信息。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景区管理数字化,游客服务智能化,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四、加大执法力度。近年来,我局配合相关部门在查处"两违"建设上做了很大努力,但风景区保护范围内"两违"建设仍时有发生。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仍然是当前贯彻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我局将继续与相关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强化对"两违"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制止"两违"建设的发生,真正贯彻落实好《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五、搞好总规的宣传。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市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新闻媒介、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向广大市民游客及周边和驻山单位宣传总体规划,加强人人保护"市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最后,我们呼吁风景区的周边和驻山单位以及自然人,严格按照《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的规定和要求,依法依规办事。同时,也请广大新闻媒体、市民游客以及社会各界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共同对违背总体规划和保护条例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抵制,保护好我们的云山。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96年,广州市规划局开始组织编制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提出,在保护白云山森林风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做到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城市中心保留一片生态良好、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森林,增大环境容量,使白云山成为以山水生态保护培育为主要功能,山瞰城景,城观山景为特色,可供游览休闲的山岳森林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白云山景区划分、旅游环境,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白云山林相改造、水源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白云山外围保护带建设等专项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划。1999年至2001年广州市整治城市环境“三年一中变”工作期间,规划部门又组织编制了“白云山西侧绿化休闲带规划”、“白云山东南绿化侧休闲带规划”、“白云山南入口地区城市设计”等一批规划方案,随着规划的实施和白云山周边环境整治、违章建筑拆除,白云山风景区容貌焕然一新,各种服务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使白云山成为广州市民的休闲后花园。

目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已基本完成了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内容,划定了核心保护区,清理整治核心保护区景观环境,改造林份林相以塑造典型植物景观,加强了旅游项目开发和主题策划,陆续推出了多条全新的游赏线路,开发了桃花涧、三特极限运动中心、麓湖文化广场等景点,重点整治了山顶公园等主要景点的环境。另外,白云山名胜区还完善了浏览设施,大力改善了白云山的道路交通状况,新铺机动车道路面,开辟多条登山步道,增加了柯子岭等处山门,增设了山上、山下多处停车场,限制机动车进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增开了电瓶车和公共浏览巴士,改造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市政设施,加强了景区消防管理。使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2002年,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以“云山秀色”入选新羊城八景,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

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4) 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附图 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 规划设计总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风景区定位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泰安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泰山旅游资源品位高, 风景组合上乘, 区位条件好,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 旅游资源开发迈出了较大步伐, 服务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泰安市政府、管委、建委、旅游局等从不同角度对泰山旅游开发与管理做了不少开拓性工作,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 在其开发建设过程中,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4.1 旅游资源开发重点不突出, 特色不明显 泰山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极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上, 它不及南方山水的秀丽险峻,但却有其它名山无法望其项背的悠久文化。因此, 其旅游开发也应以此为重点, 突出其浓重的文化特色。调查数据显示有13.6%的人能够得到泰山文化体验的满足,对其他各方面的满足情况如图1.1显示。而就目前开发现状来看, 开发过程中各种旅游项目一起上, 没有突出重点, 反而掩盖了泰山旅游的特色。以泰山中路为例来看, 泰山大多数的人文景观集中于此,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服务如导游等, 开发力度不够, 并未充分体现其文化特色, 发挥其巨大的潜力,致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大多数仅限于走马观花。这一方面降低了泰山对游客的旅游吸引力,加大了市场营销的难度;另一方面,游客在游览泰山时的导向性差,多借助高速游览工具,从而导致旅游感受不佳,无法感受到泰山“五岳独尊”的神奇魅力,产生了“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片面感受。 4.2 旅游产业链条结构还不完善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结构还不完善,尤其娱乐、购物两项消费始终在低端水平上浮动。在现代旅游经济的产业链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缺一不可,国内的海南、云南、九寨沟等购物、娱乐消费已占据旅游经济的半壁江山。调查数据显示有51%的人在泰安的消费额处于200——500之间,32%的人消费额在200元以下,13%的人消费额处于500——1000之间,只有4%的人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而游客在旅游中关注的要素比重情况如图1.2显示,其中购物跟娱乐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所以泰安的旅游消费额较国内如海南、云南等其他旅游发达的地区相比还相差太远。 4.3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4.3.1 客观上泰山旅游业供需的时空矛盾突出 在时间上,泰山旅游的季节性很强,来泰山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于四至十月,调查数据显示42.5%的人选在清明、五一等小长假来爬山,这就导致了小长假期间的客流高峰,最高达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 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西湖在杭州。为了保护好杭州的西子湖,昨天,“总管”2002年到2020年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上被批准同意上报。这样,杭州历史上第一个法定意义的“西湖风景区总规”已经浮出水面。 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全国的西湖,也是世界的西湖 西湖因依傍在杭州城区的西侧而得名,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中涵碧水,风光秀丽,所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是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风景最为绮丽,内涵最为深厚,知名度最高的一处。 【背景】:规划是怎样编成的 建国以来,《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961年由南京工学院编制了《杭州西湖山区规划》;1974年杭州园林局拟定了《杭州西湖风景区现状及规划设想》,尔后,几年进行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没有正式上报审批;1978年由市政府组织人员着手编制《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年正式上报,198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附在《总体规划》的《杭州市园林绿化规划》,其主要内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1987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要求,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组织人员并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研讨,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修改,重新编制了《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了全国风景园林界专家会审并获得较高评价。但由于按国务院规定,总规中必须明确管理体制问题,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一直不能上报审批。按照有关人士的说法,至今,法定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还没有经过国务院的审批。 《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修编工作于2000年年初开始。该规划在1987年编制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汇编并多次讨论、评审和反复修改,历时两年才告完成。 【现状】: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 杭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西湖名胜保护区内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单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仍有大量景源处于湮没之中,造成游览活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是大量游客集中在几个主要景点中,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平时都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并损害了

(作文)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明珠楼游览区位于白云山西北部,占地约8平方公里,西至白云山西门,东至荡胸亭,南至休闲带,北至梅花园一带。全区草坪面积10万平方米,乔灌木62万棵,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桃花涧、梅花谷、明珠楼、水月阁、黄婆洞休闲茶廊、回归林等 桃花涧是明珠楼游览区近年新建的一个以观赏桃花为主的景点。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满山遍野,随得名桃花涧。历经时代的沧桑,桃花涧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保护这个著名景点,1999年,市政府拨款600万元,根据现有的地势、地形进行了改造。 整个桃花涧占地约4万多平方米,它是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构思主线的中国式山水写意园林,内设有鸿运泉、儿童反斗城、卵石滩、连理亭、桃花岛等景点,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涧,并结合现代的游乐项目,成为一个老少同乐、观景休闲的好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鲜花常开,尤其在春季,桃李梅花竞芳菲,而桃花则以它的脱俗、艳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走其中,索溪探花,步径“行运”,犹如来到世外桃源,让您也不自觉地当了一回桃花圣人。

(1)简介 摩星岭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从栖霞岭可达摩星岭门楼。宋、明以前,没有“摩星岭”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称,康熙修《广东志》绘白云山图在卷首称此山峰为“摩星岭”,名曰“天南第一峰”,从此得名摩星岭。李时郁有诗一首《摩星岭独坐诗》,傅家宝书于广州碑林:独坐摩星岭,回看几百峰,斜飞银瀑布,削出玉芙蓉,纵日乾坤里,腾身霄汉中,方壶知不远,云外度疏钟。俗话说“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广州城,不登摩星岭就不算到白云山”。这话一点也不假。 登临摩星岭,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特有风姿。晴天极目远眺,现代化大都市建筑星罗棋布,东望沙河镇,南临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观黄婆洞,“祖国南大门”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不由想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白云山目前已是广州市风景区行业的第一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州市目前唯一同时拥有“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项荣誉的景区。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区内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 白云山目前共有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被称为广州的“市肺”。山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拥有各种植物876种,其中有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鹅掌揪、土治香、降香黄檀、油杉、大叶竹柏等。野生的657种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如用材树种86种,药用植物343种,野生观赏植物97种。

麓湖游览区是白云山风景区南端的第一个游览区,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 三台岭游览区内有云台东广场和云台花园。云台花园是一个高格调,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造景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 鸣春谷游览区内有蒲谷、能仁寺、毛利人运动文化村、天南第一峰、白云晚

望、白云晓望、鸣春谷、滴水岩、翠微古道等景点,由于景点集中,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客流量最大的一个游览区。 摩星岭游览区内有九龙泉、摩星岭、和广州碑林 摩星岭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 广州碑林总面积16000平方米,摆置了碑刻近三百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

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0—2020) (文本摘录) 一、总则 第1条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泰山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依据(略) 第3条规划适用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面积为156km’,包括泰山主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两大部分。泰山主景区(含蒿里山一灵应宫一岱庙地区)面积为148.6km2。东以泰佛路和泰历路为界,南以环山路为界,西以马套至花坦的道路为界,南端延伸至岱庙、灵应宫和蒿里山;灵岩寺景区面积为7.6km2,规划范围基本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 规划范围以外设缓冲区,主景区周围的缓冲区面积约40km2,西北侧以规划范围以外1000m为界,西南侧以京沪铁路为界,局部扩大至大河水库南岸,南侧基本涵盖泰安旧城,东侧和东北侧边界为环山公路以外lkm,局部扩大至安家林水库和刘家庄水库东岸。灵岩寺景区的缓冲区面积约3.5km2,以规划范围以外100m为界,西南侧局部扩大。 第4条规划期限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1年至2020年。共分三期: 近期:2001年至2005年; 中期:2006的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第5条规划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是本次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原则。即规划要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建设和管理泰山的有力工具。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分区规划,在分区层次上控制人类活动、设施建设和用地性质,从而使管理者依据分区控制规划的内容实施管理;时间上,远期规划和中期规划为目标规划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大的方向性原则,同时为中远期规划实施留有一定弹性;近期规划为实施性规划,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规划与战略规

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

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第一章现状概况 (1) 1.1某经济发展背景 (1) 1.2区位分析 (2) 1.3自然和历史 (2) 1.3.1地形地貌 (2) 1.3.2气候条件 (2) 1.3.3水文条件 (3) 1.3.4土壤动植物资源 (3) 1.3.5历史文化资源 (4) 1.4主要设施与基础工程 (4) 1.5社会经济概况 (5) 1.6景区建设 (5) 1.6.1发展概况 (5) 1.6.2相关规划 (6) 1.7现状存在的问题 (7) 1.7.1山水特色不够突出,小景点建设缺乏系统 (7) 1.7.2主要景点分布不尽合理,不利于游览组织 (7) 1.7.3交通体系尚未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 (7) 1.7.4部分项目建设未把尊重自然风貌放在首位 (7) 1.7.5存留的部分村庄管理不善,造成生产生活污染 (7) 1.7.6管理尚不完善,缺乏发展资金和人才 (8) 第二章案例借鉴与比较 (8) 2.1西湖 (8) 2.2玄武湖 (9) 2.3东湖 (9) 2.4比较借鉴 (10) 2.4.1可以借鉴的优点 (11) 2.4.2需要避免的缺点 (12)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12) 3.1风景资源概况 (12) 3.1.1七星墩 (12)

3.1.4金地藏寺 (13) 3.1.5莲花台 (13) 3.1.6望华楼 (14) 3.1.7桃花岛 (14) 3.1.8龟山岛 (14) 3.2景物和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综合评价 (15) 3.2.1景点评价标准 (15) 3.2.2景物和景点评分与等级 (16) 3.2.3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7) 3.2.4风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8) 3.3评价结论 (20) 3.3.1齐山—平天湖风景资源特性 (20) 3.3.2结论 (21) 第四章风景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4.1规划依据 (21) 4.2规划期限 (22) 4.3规划指导思想 (22) 4.4规划原则 (22) 4.4.1贯彻“方针”,滚动发展的原则 (22) 4.4.2发挥优势,注重发掘的原则 (23) 4.4.3提升品位,适应市场的原则 (23) 4.4.4执行规,突出重点的原则 (23) 第五章风景区规划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23) 5.1规划围 (23) 5.2风景区性质 (23) 5.2.1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与九华山风景区 (23) 5.2.2平天湖、齐山湖、天堂湖与丰收湖 (24) 5.2.3杏花村与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 (24) 5.3风景区发展目标 (24) 第六章风景区总体布局规划 (24)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名称:《泰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体篇) 总体定位: 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产业扩张为增长极,集观光、体验、科普、休闲、度假等 多元产品于一体,形成山城相依、城城一体、区域联动的,顺应世界休闲潮流、体现 中华民族精神的大泰山(竞合)旅游目的地。 (一)目标定位 国际目标定位: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国内目标定位:民族圣山、精神家园 (二)形象定位 中华泰山 (三)市场定位 1、入境市场 核心市场:港澳台、东南亚、韩国、日本 重点拓展市场:各国华人华侨市场、外国驻华人员市场机会市场:欧洲、美洲市场 2、国内市场 核心市场:鲁京津冀苏豫市场 重点拓展市场:长三角市场、珠三角市场、东北市场机会市场:中西部省会城市 空间布局及项目规划: (一)总体空间布局

“一轴两翼双环线”: 一轴——历史文化发展中轴线 两翼——东翼:田园风情,山野运动/西翼:峡谷奇观,宗教养生 双环线——内环:生态修复带/外环:旅游产业与景观大道 (二)项目规划 1、“一轴”项目规划: 主要通过“强化两端、提升中间”的方式,深入探讨和挖掘泰山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展示方式,打造泰山旅游新格局。主要规划与提升内容包括孔子遗迹、碧霞祠、玉皇顶、青帝宫、岱阴景区、丈人峰、大观峰、月观峰等。 2、“两翼”项目规划: “东翼”主要分成泰山文化产业园、山野运动休闲区和自然养生区三个分区进行规划。其中,泰山文化产业园以古建筑、古商埠、古民俗、古信仰等为核心,并结合田园休闲、水岸景观、峡谷运动、山地度假和居民新村为产业延伸,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区;山野运动休闲区将打造“山地,乡村”、“运动,文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框架

附件2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框架 一、基本情况 (一)风景名胜区概况 包括设立时间、范围面积、机构设置、资源特征等情况。 (二)总体规划情况 包括总体规划及其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内容要点等。 二、评估内容 (一)规划实施的一致性 重点聚焦现行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管是否协调衔接,包括规划编制内容是否科学完善,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实现情况(如现状空间布局与规划一致性、分级保护要求落实、设施建设等)、规划实施监管情况(如管理机构的权责一致性、管辖范围与规划范围一致性、实现统一规划和管理、执法检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违规建设查处等情况)。 (二)景观资源保护状况 重点评估当前重要景观资源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保存状况、新的景观资源挖掘情况,以及景观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威胁因素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等。

(三)规划的指导性 紧扣现行规划是否能够引领风景名胜区发展,有效指导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统筹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关系,发挥风景名胜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四)规划履行《条例》等情况 重点评估现行规划是否符合《条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和编制要求的通知》(建城[2015]93号)等规定的相关内容,满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和要求。 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评估内容。 三、评估结论和建议 (一)作出是否重新编制规划的决定 (二)重新编制规划的建议 基于评估情况,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新要求和风景名胜区内外部发展条件,提出重新编制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重点事项及针对性的规划对策。

泰安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纲要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4.12

目录 第一章规划基础 (3)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3) 第二节对原总体规划及实施的回顾与评价 (3) 第三节规划依据、原则、范围与期限 (6) 第四节工作技术路线 (7) 第五节本次总体规划工作重点 (8)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8)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8) 第一节城市性质 (8) 第二节城市规模 (9) 第四章市区规划 (10) 第一节城市发展空间选择 (11) 第二节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13) 第三节市区空间结构 (16) 第四节市区城镇职能及规模 (16) 第五节空间管制 (17) 第六节远景发展构想 (19) 第七节发展时序 (19) 第五章中心城总体布局 (20) 第一节用地布局结构 (20) 第二节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21) 第三节城市专项用地规划 (24) 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8)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 (31) 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3) 第九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6) 第一节城市形象 (36) 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7) 第十章城市旅游系统规划 (38) 第十一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39) 第十二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9) 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 (39)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40) 第十五章城市公共政策 (42) 第十六章附则 (42)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第1条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1.修编原总体规划是省政府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山东省根据本省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四大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即可持续战略、城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科教兴鲁战略;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研究》等。同时,山东省提出建设“三圈一群”的战略决策。这些战略与规划将对泰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03年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县市对其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泰安市政府也于2004年初作出工作部署,要求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 2.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域环境是规划编制的外部动因。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的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3)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泰安市现状城市化率达到44.3%,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呈现持续的加速性、极度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与市场化相伴随性及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保护和破坏的 双重性等重要特征。正确认识当前高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客观 规律,加强城市规划对城镇化的调控和引导,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3.城市快速发展的自身要求是规划编制的内部动因。 2003年泰安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8.4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74万人,已超过上一轮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远期规模,原有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为适应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需要对上一轮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节对原总体规划及实施的回顾与评价 第2条对原总体规划的回顾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6-2035)

1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规划范围与面积 2.1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南以鸡鸣山至明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外围保护地带以外,为监测和控制泰山生态与地质的威胁要素,划定外围监控地带,面积约为381平方公里。外围监控地带范围北侧以自然山谷线为界,西侧与南侧以公路为界,东侧以现行的采石保护区边界为界。 3风景名胜区性质 泰山为五岳之首,雄伟壮观、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丰厚、形象崇高,地质遗迹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是中国文化史的局部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具有重大科学、美学和历史

广州市白云山海拔地形图介绍知识讲解

广州市白云山海拔地 形图介绍

广州市海拔地形图广州市白云山海拔地形图 1:1000 广州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白云山景色秀丽,自古以来就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如"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60年代和80年代,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清末时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等古寺及白山仙馆、明珠、百花冢等名胜古迹。每逢九九重阳佳节,羊城人民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届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经沧桑,频遭破坏,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解放后,白云山才获得新生,广州市政府组织群众,广植林木,修筑了10个水库,开辟公路沟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顶公园及山庄、双溪旅舍,重现了白云山万木葱茏、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 广州市海拔地形图广州市白云山海拔地形图 1:1000 广州市海拔地形图广州市白云山海拔地形图 1:1000 因白云山的四个入口,公交车也分为四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南门(正门)公交】(云台花园总站)24、63、240、245、285、522; 【白云索道公交】32、46、60、127、175、179、199、223、240、241、257、257快、257、285、298、540、543、841、891、大学城1线、高峰快线16、高峰快线17、夜35; 【西门公交】(白云山西门/外语学院站)36、38、66、76A、76、127、223、245、265、529、805、864、891、大学城1线、高峰快线16、旅游3线、夜9; 【金钟门公交】(广州体育馆站)127、223、245、265、36、38、529、66、76A、76、805、864、891、大学城1线、旅游3线、夜9、547、544; 【柯子岭门公交】(柯子岭牌坊站)36、38、127、223、245、265、522、841、891、高峰快线16、旅游3线。 广州市海拔地形图广州市白云山海拔地形图 1:1000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本规划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现状特征和现实问题,在生态保护、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文化体系、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发展目标及各景区景观特色定位,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从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及各景区在资源保护、景区发展、建设引导等方面的重要对策。 一、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兼顾发展 落实“保护第一”的要求,严格保护太湖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山水人文资源的原真性、江南水乡风貌的独特性,保障太湖水系的生态环境,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同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兼顾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需求。 2、区域统筹、整体协调 高度重视太湖风景名胜区在长三角及区域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整体保护环太湖地区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协调太湖风景资源保护利用与太湖流域防洪、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协调景区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促进城市与景区的和谐发展。 3、优化资源、突显特色 深入研究太湖风景名胜区水体、岛屿、湖湾、岸线、湿地、山体和植被等自然景观风貌特征,梳理和挖掘吴越文化史迹及景区所在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资源品质,突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山水与吴越文化交融的景观特色,提升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价值。 4、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合理把握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充分结合景区资源特点,探索因地制宜优化生产方式、改善和提高景区人居环境质量的途径,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景区生态景观环境。 二、性质 太湖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山水组合见胜、以吴越文化为内涵特征、以江南水乡田园为景观风貌的,融风景游览、休闲游憩及科学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发展目标 以风景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首要前提,强化太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及人文特色,进一步协调景区与城市关系,合理利用风景资源,优化引导景区产业结构,将太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生境优越、特色鲜明、城市与景区和谐相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通过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培育建设,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大型生态绿心; 通过对各景区人文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集中展现中华吴越文化精髓的文化遗产聚落; 通过对环太湖城市群与景区的空间协调和优化布局,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景观宜人、风貌和谐的城景交汇型风景名胜区; 通过对各景区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旅游协作的加强,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山水人文型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环太湖地区的整体产业协作引导以及各景区的协同建设,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环境优越、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生态产业典范区。 四、总体发展战略

白云山的资料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广州白云山游玩。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菊湖云影”等都在白云山里。 来到白云山脚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满园的云台花园,里面有许多奇花异草。最神奇的是花园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钟,这个花钟是由12种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组成的,每到一个时刻,就会有一种花开放,告诉你现在是几点钟。 沿着林荫大道,来到白云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能仁寺、黄婆洞水库等景点。关于黄婆洞水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小时候家里贫穷,便到海南学习纺织技术。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黄道婆由少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特别思念家乡,就踏上回乡之路。路上经过广州白云山,看到人们生活贫困落后,就留下来向大家传授纺织技术。后来,为了纪念黄道婆,人们就将黄道婆住过的地方称为黄婆洞。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道向上,我们来到了景色迷人的白云山顶。这里比较著名的景点有鸣春谷、摩星岭、九龙泉等。鸣春谷在山顶中央,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它座落在白云山风景区的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占地约五万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鸟笼景区、鸣禽挂廊区、珍稀鸟区三部分。这里的鸟儿特别多,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丰富。它们鸣声清脆,那婉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让人听了心旷神怡,连满身的疲倦和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在鸣春谷大门入口处一侧还可看到极富情趣的“驯鸟表演”,有小鸟骑车、小鸟升旗、小鸟寻宝等等,特别有趣。摩星岭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登高远眺,可以看到广州市的全景。 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游览完了白云山的美景,我们的行程就此结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今后我们将以更以优质的服务为大家提供旅游帮助。谢谢!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规划文本 规划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零零六年九月

项目名称: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项目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 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法人代码:72146607—0 证书等级:甲级[建] 城规编第(021004)规划顾问 吴良镛两院院士 秦佑国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陈素伟高级工程师 郑光中教授 左川教授 单德启教授 胡学凡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江 山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程迎峰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项目主持人 尹稚教授清华规划院院长 项目负责人 杨锐教授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 项目组成员 庄优波博士 袁南果硕士 邹桂武高级工程师 罗婷婷硕士 崔宝义硕士 刘晓冬硕士 祁黄雄博士后 王萌硕士 王彬汕讲师 杜鹏飞副教授 林瑾硕士 龚道孝硕士 陈海燕硕士

.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目的 (1) 第二条依据 (1) 第三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 第四条规划期限 (2)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 第五条规划范围 (3) 第六条缓冲区范围 (3) 第七条性质 (3) 第三章资源评价 (4) 第八条资源价值 (4) 第九条资源特征 (4) 第十条资源分类 (5) 第十一条资源重要性评价 (7) 第十二条资源敏感度评价 (10) 第四章目标体系规划与发展规模 (14) 第十三条目标体系的层次 (14) 第十四条无期限目标 (14) 第十五条资源与环境保护长期目标 (14) 第十六条游客管理长期目标 (15) 第十七条社区管理与多方合作长期目标 (15) 第十八条组织效率长期目标 (16) 第十九条瞬时游客容量 (17) 第二十条全区游客容量 (21) 第二十一条市场游客规模预测 (21) 第二十二条规划总人口规模 (21) 第五章战略规划 (23) 第二十三条科学管理战略 (23) 第二十四条资源整体保护战略 (23) 第二十五条游客管理战略 (23) 第二十六条统筹社区发展战略 (24) 第二十七条区域统筹战略 (24) 第二十八条伙伴合作战略 (25) 第二十九条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战略 (25) 第六章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26) 第三十条用地布局结构 (26)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中国历史悠久,崇尚自然,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而中国自古便有注重人文的传统。“中国之宫室庭园,家屋居住,莫不有人文精神其内”。我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也正因此,许多甲盖天下的园林胜景,并不仅仅胜在湖光山色,更胜在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它们往往由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划中应充分重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作用。 风景名胜,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凡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为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等级的划分及管辖 (1)风景名胜区等级的划分 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三级: ①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由市、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②省级风景名胜区 由市、县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备案。 ③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国务院审定公布。 (2)风景名胜区的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①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 ②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资源评价报告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资源评价报告

中国?云南?XX?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风景资源评价报告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景观资源分析评价 第三部分:分类,分级 第四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引言: XX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XX丘北县城,“XX”彝语意为“鱼虾多的湖潭”。XX景区由众多湖泊、河流、孤峰、溶洞构成,总面积165平方公里,54个湖泊形成21公里的水上旅游线,沿途可观赏300余座孤峰、5000亩荷花湖、83个溶洞。景区属石灰石岩溶地带,大量的石峰丛、峰林和串联于群峰间的湖泊群组合在一起,湖水清澈如镜,山峦如黛,水映山峰云雾,既有类似于广西桂林的风光,又有其本身的特色景观,水中有峰,峰中有洞,洞中有河,它集山水、溶洞为一体,景观独特。每逢夏天,湖中大片的荷花齐开放,香飘十里,景色更佳。 第二部分:景观资源分析评价 1、蒲草堂景群 景 群 1 景 点 或 资 源 点 位 置 资 源 单 体 资 源 质 量 开 发 情 况 外 部 条 件 ( 如 交 通) 评 分 类别级 别 蒲 草 堂 蒲 塘 秀 位 于 仙 人 洞 村 湖 泊, 峰 丛、 孤 峰, 较 好 已 开 发, 交 通 便 64. 5 水景(湖泊),地景( 奇峰) 三 级 普者

色西 南 有 游 船 利 民族演艺中心度 假 村 内 民 族 文 化 较 好 由 专 人 管 理 70 民族民俗三 级 资源描述: 蒲草塘湖体为北东走向,水域面积较大,北端有河流与仙人湖相连,四周峰林、孤峰倒影如画。夏季,荷花满塘,景色十分秀丽。四周地势平坦,现为XX 景区入口处,湖南部建有景区大门,湖北部建有度假村、停车场。 总结: 湖光山色,风景如画。蒲草塘除了山体湖水之外还有一定规模建筑群,总得来说蒲草塘景观价值较高,景观类型较为多样,各景观要素组合状况好,观赏游憩价值较大,与其它景点联系紧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周边商业气氛比较浓厚,基础设施配置较为完善,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设施整体分布在蒲草塘周边。 2、奇石园景群 景景位资资开外部评分类别级别群 2 点 或 资 源 点 置源 单 体 源 质 量 发 情 况 条件 (如 交 通) 奇 石 园 榕 树 广 场 位于 仙人 洞村 西 南, 蒲草 堂旁 边 植 物, 奇石 较 好 已 开 发 交通 便利 64.7园景 (植物 园,专 类游 园) 三级 樱 花 大 道 盆 景 园 兰 园 荷 园 奇 蒲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