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

【篇一:虞美人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

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

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

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

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

滔春水滚滚东流。

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

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

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

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4.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

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

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

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

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

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

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

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6.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

强烈和无穷无尽。这种比喻性的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愁”写

得具体可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7.理解性阅读。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将“离愁”写

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

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

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

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5)找出本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

8.“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答:春花秋月——春花美,秋月亮,但丝毫也唤不回亡国之君欣赏

的兴趣。春花秋月是美景,面对美景更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对

自己当前处境的慨叹何时了——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之意味着这种

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请说

说这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答:含蓄地显示出郁结已久的愁绪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并且将要

达到迸发奔放,纵横恣肆的程度。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

10.“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中“不堪”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对往事的愧悔;对亡国的痛心。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历来是词中名句,

请加以赏析。

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

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

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1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

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

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13.选择题。

下面对李煜《虞美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

a.“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

为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亡国之君屈辱生活的延续,并

引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慨叹。

b.在前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则指向人事之沧桑无常。

c.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不仅显示出愁思的

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思的汹涌翻腾,形象地传达出词人的故国

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感慨。

d.结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

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

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篇二:有答案《虞美人》教学文稿——虚实结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具体研读,能说出这首诗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2、能通过具体诗歌的赏析学会虚实结合手法的解题技法。【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结合诗句解读正确的思想情感;

难点:能学会辨析虚实结合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阅

读导航:(一)了解作者

李煜,(937-978),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

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

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

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

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二)了解背景

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惨,死时

年仅四十一岁。【活动1】课前诊断 1、在通读全诗后,最能体现作

者情感的一个字是。你认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尝试着

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请尝试着说说全诗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愁”?

3、背诵全诗。

【活动2】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1、新课导入(歌曲)

以徐小凤演唱的歌曲《虞美人》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结

合“阅读导航”明确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活动3】初读全词整

体感知 1、教师指导

点拨: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

成为佳。”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2、请学生朗诵,其余学生点评: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②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3、教师范读。 4、齐读课文。

【活动4】披文入情品出诗味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

望它结束呢?点拨:(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 2. 往事

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点拨:(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精神层面上:欢乐、

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东风即春风,感叹时光流逝,宇宙的永恒不变) 4.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点拨:(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

家的容颜) 5.品味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理解此句的妙处。点拨:(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显示出愁思

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

不断,无穷无尽。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

纯粹的眼泪。”)

其它以比喻写愁的诗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

长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重量) 【活动5】拓展学习提

升能力

(一)全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作者的愁情的?请尝试着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点拨:比喻、设问、夸张、对比、虚实相生(二)认识虚实相生

1、何为诗歌中的“实”与“虚”?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

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虚拟之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看不见摸不着。2、详解“虚”与“实”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

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

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诗人往往

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b、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d、联想的对方之景,由此及彼,即对面落笔。

有些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

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描写想象中的对方来烘托自己的苦

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如

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不

明写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月自己对妻儿子女的深切思念,而是

通过对面设想妻子望月怀人,女儿稚趣无知来烘托自己对妻女的忧

虑和牵挂,中秋怀人之中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诗歌中的“实”:(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3)诗

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4、答题步骤

(1)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2)释运用(结合

具体诗句,阐释哪些诗句是实写,写了什么;哪些诗句是虚写,写

了什么)(3)析效果(a.前后进行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b.烘托

渲染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三)链接课本、题例引导:

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参考答案: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步骤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

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

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步骤二)本

词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

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步骤三)【活动6】课中诊断

(一)小战热身: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

①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

人兮列如麻。()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

(二)这幅画为齐白石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中只

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西高考)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

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

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

首诗。

【活动7】课堂小结与反思

【活动8】课后诊断 1、(2005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

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

行人。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

里长。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3、(2010广东卷)阅读下

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

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

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问:请从

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请从虚实角度对本词略作赏析。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

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5、(2014年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

月斜。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

不详。

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

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 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

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问:“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

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

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注释】(1)开元:和天宝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只说开元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1)上片前三句描写荔枝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课前诊断参考答案】 1、(1)愁。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

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经支离破碎。c、离

国离家之痛。

(2)比喻、设问、夸张、对比、虚实相生【课中诊断参考答案】(一)①(虚)②(虚)③(虚)④(虚)⑤(实)(虚)⑥(实)(虚)

(二)符合,因为随着泉水的流淌,时间的流逝,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听到十里外泉水里的蛙声了。我们看到的蝌蚪是

实景,而蛙声确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是虚的。在鉴赏这幅画的过程

中我们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

使用虚实相生的技法。同样,我们中国古典的诗词也经常用到这种

手法。

(三)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

不能自由来往。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

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课后诊断参考答案】

1、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的一二两句写冬至之日,诗

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

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

是虚写,是想象,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

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

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2、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

愁苦的情景。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

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3、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

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

奈之情。

4、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5、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

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

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

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6、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上萧瑟秋

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寄寓了词人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势衰微的悲痛之情。 7、(1)点明杨贵妃“偏怜”荔枝的原因。,交代荔枝产地“五岭”远离长安,为下片写唐玄

宗专宠杨贵妃派驿使从岭南驰送荔枝一事作铺垫。(2)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

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

待驰驿传送荔枝的劳民之举。虚实对比,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

【篇三:浙江省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虞美人》]】

》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花秋月应犹在雕阑玉砌b.槛菊愁烟朱颜改c.罗幕轻寒凋碧

树d.山长水阔谙离别

不堪回首彩笺尺素望尽天涯

沏茶勘乱饯别崖壁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⑥满地

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③④⑥/②⑤

5.下列对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在隋唐已经产生,晚

唐五代渐渐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b.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曲子”“曲子词”等。

c.词有题目和词牌,词的题目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词的

名称。 d.依据字数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

小令,59~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6.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境连贯的话,并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横

线上。

①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

②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含有丰富内容,善于概括出

人生中一些典型的、

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共鸣。

③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

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

④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贬官谪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

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⑤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可以想象成五个电影镜头,前四个镜头

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最后一个。要求:①按照词意来设计场景和

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6分)

[场景] 深院小楼、春夜、月明 [人物] 李煜

镜头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上庭院的小楼,天上挂着一轮圆月,院子里的虞美人花正在开放。

镜头二: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

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忆中。

镜头三: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歌舞《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

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镜头四:南唐的宫殿女墙颓坏,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还在,但园囿

荒芜,满目萧条?? 镜头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

(1)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__。

(2)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4)

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文本阅读

阅读《虞美人》,回答9~10题。

9.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雕阑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①春花秋月:

②往事:

③雕阑玉砌:④朱颜改: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它抒发了词人怎

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

【选做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3题。

浪淘沙令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潺潺”,拟声词,多指流水声,并映衬人们愉快的心情。本词中

的“潺潺”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最末一句的含意是什么?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

者怎样的处境?(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词和《虞美人》同为亡国之作,二者有何区别?(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同步练习答案

1.d 2.b

3.b a项“了”,了结,终止。b项“雕栏玉砌”意为“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代指南唐的宫殿。c项“朱颜”应为红颜,少女(宫女)的代称。d项“君”不是“你”,而是“我”的意思。 4.a 5.c

6.解析: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

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

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②③④⑤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

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①;理清其后句子的顺序,抓住关键词即

可确定为①③②⑤④。

答案:①③②⑤④

7.参考答案:李煜手扶栏杆,俯瞰小院外,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

飘摇摇,那载着落红的溪水流向远方,目睹此景,想起自己的人生

际遇,他不由发出一声长叹。

9.①“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

讨厌它的无尽无休。②“往事”是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

③“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的宫殿,用宫殿概

括一切繁华富贵的东西。

④“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

人非。10.答案:(1)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

(2)以春水来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词人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多,用“向东流”来比喻愁源源不断,把抽象的概念写得具体生动,深刻地

表现了词人浓重不绝的愁绪。)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