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评价斯大林体系

评价斯大林体系

评价斯大林体系
评价斯大林体系

对斯大林体系的评价

斯大林是前苏联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体系是当时苏联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系。该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贫困落后的局面,对苏联赶超西方欧美国家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高度集中的额弊端也显而易见,并持续笼罩了苏联多年。虽然后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分别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体系的弊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思想。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成为了苏联最高统治者。1929年,斯大林宣布停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托洛茨基的思想。

斯大林模式之于苏联,如同毛泽东思想之于中国,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及时它存在许多弊端,给苏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他的存在仍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是在苏联独特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当时的苏联百废待兴,需要国家机器的干预,于是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斯大林模式。

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它使苏联国家重工业迅速发展,迅速赶超西方国家。同时也为苏联积攒了大量物质资料,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该

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家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导致了商品种类少质量差的问题;高度控制调配国家资源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社会主义水平的发展;国家权力几种鱼领导人和领导机构手中,也极易滋生腐败和产生个人崇拜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就笔者来看,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陈独秀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是决定他对民主、独裁(或专政)以及二次大战看法的基础。他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认识的: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并非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世界列强之一。”是与德、意两国一样奉行政治独裁的“反动堡垒之一。”“斯大林的官僚政权……,决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至于现在的苏俄,不但它的生产力不能胜任领导国,它自身早已离开社会主义了。”“若要硬说他是社会主义,便未免糟蹋了社会主义。”陈独秀在这里说的有其真实性的一面,也有说过了头的地方。总而言之,这是表示他对斯大林苏联的深恶痛绝。而对于斯大林其人也是深恶痛绝的。1939年11月他写了《告少年》一诗,五言一句共70句,其中有“伯强今昼出,拍手市上行。”他自己在后批中作了解释,说伯强“古传说中的大疠疫鬼也,比喻斯大林。”可见他对斯大林是何等的痛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从1924-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以后,斯大林把革命失败责任全部栽在陈独秀一人身上,以此来逃脱他自己本是元凶祸首的罪责。然后又通过他的中国门徒,把汉奸、特务、叛徒、反革命分子的脏水泼到陈独秀的身上。陈独秀这个坚忍不屈、嫉恶如仇的书生英雄性格能够容忍得了这一大批的莫须有的罪名吗?陈独秀把斯大林比作大疠疫鬼——伯强,就是他对斯大林的切齿之恨。苏维埃俄罗斯联盟共和国的政坛上,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里,坐着这样一个大独裁者斯大林,这怎么不会使他得出上述提到的结论:苏俄的“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它只是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斯大林)领袖独裁……”(见上引)。他还说过,“没有事实使我们相信,在人类自由之命运上斯大林党徒好过希特勒党徒。”陈独秀对斯大林的切齿之恨是铁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陈独秀对产生斯大林这个独裁人物也做了分析,他从苏俄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布尔什维克的演变等方面着手。他认为在种种条件凑合下,苏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产生斯大林式人物,但他确实说过“不能把一切归罪于斯大林一人,”没有这个斯大林,也有另外一个斯大林;也正像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一样,历史上没有这个拿破仑,也必然会有另外一个拿破仑。陈独秀这里分析评述斯大林大独裁者的产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但当他分析斯大林的罪恶时则提出:“斯大林一切罪恶”无不是“凭借苏联自十月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等“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斯大林主义就是布尔什维主义,而实质上把斯大林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等同起来了。从这点出发他把斯大林独裁政策和穷凶极恶的官僚主义的根源追溯到十月革命后所实施的无产阶级专政,也因此他批评了列宁和托洛茨基。这一认识是与国内外托洛茨基派观点截然不同的。列宁时代确实推行过一党专政、党外无党,(至于党内有派列宁时代本已存在,而托洛茨基则为党内有派,据理力争)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过渡性的,是为了保护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免遭内战,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以及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破坏。列宁在临终前已经看到了弊病,他提出三个补救办法(1)增加党中央委员会人数;(2)工会应对政府独立;(3)设置工农监察委员会监督党和政府的官僚主义。而托洛茨基则公开主张,无产阶级专政下应实行多党制(可参见托氏著作《被背叛了的革命》)。 在列宁死后,特别是托洛茨基被放逐出国之后,斯大林及其党徒为了官僚层利益,全盘篡改列宁时代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把无产阶级权力集中在自身及其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权

[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评析

万方数据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评析 作者:陈昌, 赵峥 作者单位:陈昌(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赵峥(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昆明) 刊名: 知识经济 英文刊名:ZHISHI JINGJI 年,卷(期):2010,""(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蕾.梁永召弥赛亚在俄罗斯(苏联)的嬗变——从俄罗斯的情结到斯大林-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5)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2.期刊论文张磊.侯建.ZHANG Lei.HOU Jian斯大林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之比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6(6)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们社会主义观之间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子系统也进行了精心的部署,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留下诸多的启示,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3.学位论文邢亮论联共左翼反对派社会主义建设方案2008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着如何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联共内部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左翼反对派针对20年代苏联的国情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当时党中央路线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对于30年代斯大林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介绍左翼反对派提出方案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方面来看,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工农业生产较快地恢复起来,国民经济逐渐摆脱战争破坏的阴影。从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恢复,城市中出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农村出现了阶级分化。大量剩余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工业落后于农业的问题加剧,导致工农剪刀差的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危机。从国防角度来看,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落后,对于处于资本主义强国敌视下的苏联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左翼反对派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党中央实行错误路线的结果。 由此,左翼反对派要求当时的党中央调整经济路线,实行一套抑制阶级分化趋势,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新路线。 第二部分阐述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的基本主张。左翼反对派一是要求加强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尽可能地利用外国资金、技术、人才等为苏联经济服务,但强调保证国内经济的安全。由此他们坚决反对放弃贸易保护制度,对党中央放松贸易保护制度的趋势提出批评。二是要求实行快速工业化的战略。要求运用计划手段,重点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于农业、重工业落后于轻工业的局面。同时,消除工农剪刀差存在的基础、解决人口大量失业问题;三是在农业发展上,主张通过优秀典型的示范和廉价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并采取有利的政策倾斜等方法引导广大个体农民分层次、有步骤地参加到农业集体化当中去。同时,主张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抑制城乡阶级的分化趋势,坚决反对斯大林采取行政暴力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四是在商业领域中,要求采取计划手段逐渐排挤市场作用,但反对机械地采取行政手段消灭市场。 第三部分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与斯大林方案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点,同时对左翼反对派的建设方案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作出点评。 4.期刊论文张颢从列宁到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创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斯大林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加大利用资本主义的力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 5.期刊论文吴学凡.WU Xue-fan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城乡差别方面,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斯大林既立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苏联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关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通过对斯大林城乡差别思想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问题并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借鉴. 6.学位论文张龙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道路选择过程中的斯大林模式因素2007 斯大林模式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最终定型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概括和体制制度的总和。斯大林模式自形成开始,就被当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标准模式,在东欧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中被照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模式也被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存在严重的弊端和缺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鉴于当时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伊始就确立了全面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苏联也给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的帮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学习过程中,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暴露出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按照中国社会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八大前后,这一思想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但这些调整、变革斯大林模式的思想并没有坚持下去。此后,由于中苏两党在以斯大林评价问题为核心的对社会主义的诸多观点、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两党之间爆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就是在总结了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斯大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① ——毛泽东 第1章“斯大林模式” 1.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在评价“斯大林模式”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斯大林模式”,虽然并没有人正式对它下一个定义,但它的含义却是清楚的,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施的,此后,苏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仍沿袭“斯大林模式”。 1.2“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实行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工业方面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推行片面强调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在政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权力机关成为党的意志的传达机关。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机关隶属于党的机关或处于党的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成为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民主机制受破坏,干部使用实际上是任命制和终身制,在党内执行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排除异己势力,以“基洛夫案件”为开端: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而安东洛夫—奥费申科考证:“消灭富农、斯大林制造的饥荒和镇反的运动中死亡的人数是2000万”,②可见当时大清洗之惨烈。大批党政军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直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知识要点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主要表现:经济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政治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基础知识 一、形成的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 (1)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宁的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2)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3)过程:一五计划(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2.农业集体化运动 (1)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三、评价斯大林模式 1.功绩:(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2)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2.弊端: 政治方面——(1)个人的高度专权;(2)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3.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评价斯大林体系

对斯大林体系的评价 斯大林是前苏联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体系是当时苏联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系。该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贫困落后的局面,对苏联赶超西方欧美国家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高度集中的额弊端也显而易见,并持续笼罩了苏联多年。虽然后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分别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体系的弊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思想。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成为了苏联最高统治者。1929年,斯大林宣布停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托洛茨基的思想。 斯大林模式之于苏联,如同毛泽东思想之于中国,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及时它存在许多弊端,给苏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他的存在仍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是在苏联独特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当时的苏联百废待兴,需要国家机器的干预,于是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斯大林模式。 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首先它使苏联国家重工业迅速发展,迅速赶超西方国家。同时也为苏联积攒了大量物质资料,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该

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家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导致了商品种类少质量差的问题;高度控制调配国家资源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社会主义水平的发展;国家权力几种鱼领导人和领导机构手中,也极易滋生腐败和产生个人崇拜的问题,

评价斯大林

斯大林作为苏联的实际统治者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毅不拔。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残忍性 “斯大林”并不是最早他的本名,是他从事革命过程中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意思是“铁人”。生卒年限:1879─1953,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内: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放弃了列宁的经济政策,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探索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贡献,农业集体化、大规模工业化,是苏联成为了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饥荒。在后期的“大清洗”运动中,斯大林的集权统治达到高潮,斯大林主义还经常被西方学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 对外: 与希特勒纳粹德国签订了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德国一起对波兰的瓜分。在苏联军事威胁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独立国家,最终归属于苏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也被苏联用武力威胁的手段吞并了,芬兰在威胁面前不肯低头,苏练便发动了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 斯大林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把苏联一国的经验绝对化,强行向其他国家推行。 外国人心中的斯大林: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诞辰之际(当时斯大林逝世已经6年)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说:“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维·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仿佛是无与伦比的……他(斯大林)接受的是还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 苏联人心中的斯大林: 自从赫鲁晓夫掀起"非斯大林化"的恶浪,斯大林的功绩被抹杀,错误被扩大,事实被歪曲,被强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赫鲁晓夫下台后,"非斯大林化"的氛围一直延续下来。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因于西方的压力和苏联共产党内部的变质。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更是形成了"非斯大林化"的疯狂,斯大林受到空前的诽谤和污蔑。斯大林简直就被彻底"妖魔化"了。 但是,辩证法的逻辑就是物极必反:大致从1994年开始,随着许多档案材料的解密,随着斯大林的许多文章和讲话公布于世,当年许多污蔑斯大林的谎言不攻自破。在俄罗斯的报刊上,澄清事实的文章多了,颂扬斯大林的文章多了,说公道话的文章多了 普京: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斯大林领导的。诚然,农民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我们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不管谁怎么说,最终是取得了胜利。即使我们重提损失很大,你们知道,现在谁也不能指责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胜利的人,因为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对我国来说其后果就会悲惨得多。”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总书记根纳季·久加诺夫在2004年撰写的文章《强国的建设者》,在这篇文章中他这样评价斯大林:“他成就了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也为此而严厉地对待民众;他极其刻板又知识渊博,同时也犯了一些十分明显的错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长汀一中漳平一中等六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长汀一中、漳平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子“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道家和法家主张日趋一致 C. 思想领域出现大一统趋势 D.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2.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 B.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建立之先河 C.促使察举制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3.北宋有僧人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两教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4.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5.《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 6.据记载:“(宋四家) 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分析

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 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 一、说明。 48题是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高考试题中的位置。中外历史人物,无论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或是西方和中国历史上睿智的思想家,或是顺应时代发展,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家,或是孜孜以求地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他们都对中国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概说中外历史人物,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地理顺历史发展脉络。

二、高考例题。 例一:钱玄同与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一九O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果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1)评价: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 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

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

如何评价斯大林

斯大林问题评价再探讨 斯大林的评价问题,不仅关涉斯大林个人的是非功过,而且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斯大林备受争议。西方敌对势力攻击他,苏共内部如赫鲁晓夫之流丑化他。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斯大林?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斯大林评价中的争议性问题 否定斯大林者从哪些方面否定斯大林?概括起来主要有:肃反扩大化、“消灭了4万个指挥员”、工业化路线、流放少数民族、“宗教裁判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被曲解,有的被夸大,以此妖魔化斯大林,丑化社会主义,这是苏联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重要斗争策略。因篇幅所限,本文就前三个问题作一分析。 1.肃反扩大化。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约一半篇幅是关于肃反扩大化问题的。肃反在当时的苏联是必要的。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希特勒上台更使苏联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而1934年基洛夫被暗杀则引发了苏联对反革命分子的警觉,肃反运动成为必然。希特勒曾说,苏德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斯大林在1937年枪杀了他在俄国的“第五纵队”。实事求是地讲,肃反运动的确存在扩大化错误。作为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此负有领导责任,这一点毋庸讳言。但在赫鲁晓夫的引导下,人们把肃反扩大化完全归咎于斯大林,甚至把整个三十年代说成是“黑暗的时代”,无视当时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景象。实际上,肃反扩大化被严重夸大了。瓦·别洛策尔科夫宣称:“三千五百万完全无辜受害的人们!一亿八千万当中的三千五百万!也就是说六分之一人口被这人吃人的制度吞没了。”布热津斯基更是高呼“五千万冤魂”。在三十年代,苏联人口为1.6亿,战争爆发前夜的人口是1.9亿,如果真有三千多万甚至五千万人被杀,那多出来的数千万人又从何而来呢? 2.“消灭了4万个指挥员”。“消灭了4万个指挥员”问题,是指三十年代末山伏罗希洛夫处理的36898名军人退役问题。当时,国防人民委员部因年龄、健康、纪律、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让这些军人退役。其中9579人被逮捕。退役者中许多人提出了申诉。到1940年5月1口,有12461名指挥员归队,其中包括因政治原因退役的10700名,1500多人被释放,70人被判处枪决。1941年5月,斯大林对此提出了严厉批评:“当然,可以理解伏罗希洛夫同志。失去警惕性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为了在前线实施一次成功的进攻,需要成千上万个战士,而为了瓦解这一进攻,只要在参谋部里有两三个该死的叛徒就够了。可是,无论如何不能证明让4万个武装力量的指挥员退役是正确的,这一措施不仅过分了,而且从各方面来讲也是极其有害的。” 3.工业化路线。斯大林时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方针。这也成为一些人否定斯大林的借口。实际上,严峻的历史环境要求苏联必须采取这样的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不仅使苏联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到100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而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1942-1944年,苏联每月生产的坦克超过2千辆,而德国在1944年5月的坦克最高产量也不过1500辆;苏联野战 炮年均产量比德国高1倍,迫击炮高4倍,反坦克炮高1.6倍。苏德战场上卡秋莎炮群惊天动地的怒吼,坦克集团军地动山摇的出击,证明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正确性。苏联的错误在于,没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加强农业、轻工业的发展,致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后果 全盘否定斯大林,不仅是否定了斯大林一个人,实际上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最终导致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陷入全面混乱。 1.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位探索者。然而,赫鲁晓夫却以批判个人独裁为借口,把一切脏水都泼到斯大林身上,颠覆斯大林的形象,其实质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掀起了“非斯大林化”浪潮,动摇了苏联人民尤其是青年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引发了波兰、匈牙利的严重骚乱。反社会主义势力乘机利用赫鲁晓夫提供的“不人道”等“材料”,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反共浪潮。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沿袭赫鲁晓夫时代的政治观点,号召重评苏联历史,否定斯大林迅速成为普遍的社会运动。他们把斯大林时期乃至后来苏联的错误都归结为斯大林建立的体制。这样,就从全盘否定斯大林转向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苏共二十八大对“斯大林模式”正式作出否定性评价,认为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扭曲,是“专横官僚主义

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程佩(09历本6 2009084634)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湛江524048 [摘要]:斯大林模式作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尤其是苏联自身的影响不可估量,在苏联的强大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中扮演者中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讨论不乏新思想和新观点:一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的界定;二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原因、特征;三是关于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四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留给我们的启示【1】;通过对斯大林模式问题的研究,从斯大林模式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之鉴,更稳定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特点形成时间原因解体启示 引言: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或表述为斯大林一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20世纪二兰十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是:1.决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性质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2.从政治上来讲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3.在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改造过程中,在强大的阶级斗争压力下,用强制乃至暴力的手段.实行超高速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4.以公有经济为基础和以产品经济观为理论,建立起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5.在民族问题上,历史实践表明,斯大林把联邦制度变形为事实上的单一制。6.斯大林模式在对外关系方面,往往表现为实行扩张与霸权主义。7.一系列赖以形成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如“一国社会主义”,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尖锐化”,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高形式。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通常就是指斯大林模式,这一点学术界基本没有分歧。我们要评价“斯大林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斯大模式”的含义。但是对于“斯大林模式”作为一个概念,如何去界定,学界已给出了不同的表述,比如有体制说、理论体系说、政策实践说、社会主义模式说等。正是由于这种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理解,故加深了关于“斯大林模式”争论的分歧和混乱。 1.体制说。我国普遍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斯大林传》读后感

《斯大林传》读后感 数科院07数本2班 林语堂曾说:开卷有益,掩卷有味。当我轻轻合上《斯大林传》,我的思绪,百转千回…… 斯大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与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斯大林的一生,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长期研究关于斯大林传记史料的苏联哲学博士沃尔科戈诺夫教授这样评价说:“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斯大林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和未来。这个人物的历史像是一个中心,反映了他那个时代极其复杂的辩证法。那个时代的情况有多么复杂,领导人民和党的这个人物就有多么复杂。”亲身经历过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人民,充分肯定了斯大林伟大的历史功勋,但也亲身感受了他在肃反扩大化以及在工作作风方面不够民主,甚至粗暴所犯下错误而造成的苦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拂去历史的尘土,人们更加感到,斯大林的错误,绝不应当影响他作为一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他的一生,仍然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总而言之,斯大林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错误是次要的。 半个世纪转瞬即逝,关于斯大林的争论却依然如故。但是,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一个精彩的生命,一个用钢铁意志书写历史的人。作为斯大林的合作者与对手,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用这样敬畏的口吻评价斯大林:“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普京也曾说过:“斯大林是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必须要强调的是,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忽视这一现实是愚蠢的。”就是在当今的俄罗斯历史最喜爱名人评选中,斯大林依然稳居第三。他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一切。 正如沃尔科戈诺夫这样说:“人民的裁决可能变幻无常。而历史的裁决是永恒的。” 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伟大的列宁的最忠实最卓越的学生和战友、列宁事业的伟大的继承者、中国和东方人民的最亲爱的导师和朋友约·维·斯大林,逝世已经57周年了。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主要表现,全面客观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以及影响等进行探讨,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解读漫画《片面发展的经济》:这幅图反映了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问题:经济发展不协调。着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学习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之路 播放视频,多媒体出示材料,观看阅读后引导学生回答: 1、苏联走工业化之路的原因:国情决定:与西方国家相比,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借鉴中国教训;国际环境决定: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之中。 2、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目的: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苏联工业化的过程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1926年——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几千家企业。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4、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勒紧裤腰带); 计划指令性。 5、苏联工业化的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出示材料启发学生分析:苏联在工业化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是保卫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苏联本身重工业基础薄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