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1)服从周天子的命令;(2)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4、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二、西周的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2、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的建立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3)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4、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

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第3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2)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

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称为中朝,而丞相沦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4)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5)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分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二、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2、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牵等形式加以控制。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汉朝:察举制。汉武帝时建立起举孝廉的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不重才能;

3、隋朝:科举制。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④唐宋元:继承、完善科举制。

4、科举制的作用:

(1)积极作用:抑制士族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被历朝沿用。

(2)消极作用:士人为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学问,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3)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最初目的:处理西北军务。特点:简、速、密

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5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基础)

主要内容:①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意义: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二、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确立)

主要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单位进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⑤实行“陶片放逐法”。

意义: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三、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鼎盛)

①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并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④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⑤为观赏戏剧的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得: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2、失:

(1)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

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雅典后来的衰落也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盛也民主,衰也民主)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2、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3、万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4、公元6世纪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二、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1、对罗马而言,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国家:英国。

1、原因: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反攻倒算,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结果: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议会控制下)的新政权。

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

1、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权利:对议会负责、控制立法程序;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首相)--行政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1、主要内容:(1)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2、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作用:(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不同点:

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世袭、终身。“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

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选举产生并有任期。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英国: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大权,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下院议员民主选举产生。

美国: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2、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都是司法独立。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1、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在这80多年间,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斗争不断。第二: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第四: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2、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3、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间:1875

(1)内容:①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②立法权:两院制议(众议院4年:普选、参议院 9年:间选);③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2)意义:确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德意志的统一

1、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

普丹、普奥、普法战争

2、《德意志帝国宪法》时间:1871年

(1)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内阁首脑: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2)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首相为议长;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

3、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4、作用: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三、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其二,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其四,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1840——1842;1856——1860)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减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

二、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1840—1842 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 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 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1、《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缔约国:中国,英国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天津条约》时间:1858年缔约国:中国,英国,法国

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使出通商口岸;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3、《北京条约》时间:1860年缔约国:中国,英国,法国,美国,俄国

内容: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影响:①增开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②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③大片领土的丧失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4、《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缔约国:中国,日本

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①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②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5、《辛丑条约》时间:1901年缔约国:中国,美国等十一国。

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③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①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严禁中国人民参

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四、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列强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2)列强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民族遗产;

(3)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完整;(4)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2、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3、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

4、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

1、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失败原因:

(1)主观上:战略的失误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功绩:深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4、教训:农民阶级无法承担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四、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3)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4)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5)评价: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

2、《资政新篇》

(1)时间: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

(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内容:①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③文教:奖励技术发明,兴办学馆;④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4)评价:①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②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爆发时间:1894年9月

(2)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2)力量: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

(3)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二、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1900年

(2)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清政府的改革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上海、东京);

4、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形成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5、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二、兴中会的成立

1、时间:1894年;

2、地点:檀香山;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4、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1905年;

2、地点:东京;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机关刊物:《民报》;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四、武昌起义的爆发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五、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地点:南京;

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4、国旗:五色旗;

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3、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5、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6、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了人心;

7、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8、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3)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②党的奋斗目标③中心任务④领导机构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1)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2)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成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年):

(1)失败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部失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失败)。

(2)失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

一、土地革命

1、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

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意义:为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红军长征主要史实(1934—1936)

(1)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的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二、侵华日军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等。

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

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10月

成果:《双十协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保证权利)

分歧: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化问题。

二、解放战争

1、内战爆发

时间:1946年6月

区域: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地区: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开始-1949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3、北平和谈和渡江战役

4、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意义: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成立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3月18日革命

2、成立时间:1871年3月28日

3、革命措施:(1)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2)民主选举和监督;(3)最高年薪的规定。

4、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5、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力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2)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3)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4)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6、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精神不朽。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俄国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软弱的垄断资本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

2、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过程

1、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2、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3、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4、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5、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6、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三、历史意义

国内: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主义大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国际: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20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1)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3)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4)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3)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4)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性质: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四、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3)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

(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二、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建: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

2、完善:

(1)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呼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发展:

基层民主选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吉林省——海选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4)确立: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胜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

(1)洗雪了百年耻辱;

(2)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5、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平之旅”。

6、2008年,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两岸统一功在千秋

(1)政治上首先是实现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中国有过太多的灾患,两岸骨肉同胞荣辱与共,携手并进,致力于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老百姓对国富民强的祈求;其次是寻求安全保障的立足点,让大家过上国泰民安的舒心日子,同祖同根的兄弟姐妹才能永远和睦融洽,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否则民众将无法摆脱紧张局势的困扰,甚至动武的危险;再次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下能充分地当家作主,港、澳民众安居乐业,以雄辩事实即可证明;(2)经济上首先两岸可以互补互惠,大陆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台湾占有资金、技术、管理的特长,为21世纪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坚固的支撑点,注入新血液,推动经济转型;再次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挑战,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对西方的依赖,进而可拓展更为广大的生存空间和回旋余地;其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崛起,更加依赖于海内外华人的协作,那么几十年后我国势必迈进一流的经济大国行列;(3)军事上不仅能共同维护国防安全,防范外敌入侵,因为台、澎、金、马战略地位极其险要,被称为东南钥匙、海路要冲,而且将节省巨额国防开支,化剑为犁,直接转向民用;(4)外交上既可增进亚太和平与稳定系数,缓和对峙甚至局势趋向升级的气氛,又可消除外来干预,不再仰仗任何大国,同时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享受中国人应有的尊严,还可以抵御当前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影响;(5)文化上一方面能焕发国民的爱国信念与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迎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外还可提高全民族素质;(6)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德国完成统一后迅速崛起为欧洲强国;日本消灭割据奠定称雄亚洲基础;美国内战结束后加快马力赶超英法。总之祖国统一百利而无一害,完全符合两岸一致利益,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相辅相成。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二、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与修改: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1954年、1955年两次修改。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1)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过程: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史实: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①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②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

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特点:

(1)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全面参加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2)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3)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4)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背景

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美国的冷战政策

(1)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2)表现主要有:

①美国方面: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成立北约,1949年,加剧冷战程度;

②苏联方面: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6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热战)

四、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2、积极影响:

(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

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了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西欧的联合

1、背景: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2、建立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3、影响: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经济发展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

2、表现:(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4)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

1、条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

2、倡导国:南斯拉夫、印度、埃及

3、诞生标志: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4、性质: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5、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6、意义: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的解体

1、东欧剧变

(1)原因:内因: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外因:苏联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两德统一。

2、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经济改革;

1988年,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进行政治改革;

1990年,苏联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

1991年底,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标志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的国际格局

1、原因:

(1)“冷战”的结束使一些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矛盾相继爆发;

(2)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2、表现:南斯拉夫内战;科索沃战争;“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一超: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多强:西欧,1993年欧盟成立,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

(2)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新的对话与合作;(3)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1)服从周天子的命令;(2)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4、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二、西周的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2、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的建立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1、皇帝制度的创立:(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3)皇位世袭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注意:秦始皇时期,丞相和太尉地位一样,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4、影响 (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

江苏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江苏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一]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编写>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知识点归纳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分封制内容:(分封对象)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2、西周的宗法制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郡、县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结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职,诸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4、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5、秦创皇帝制:皇权至上 三、专制主义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演化进程 皇权与相权秦始皇汉武帝隋唐宋明清 创皇帝制外朝三省六部 制 增设参知 政事(副 宰相) 废丞相军机处 丞相权力 大 内朝三省长官 都是丞相 权分六部 削弱丞相 的外朝权 力 分散丞相 权力 分割相权内阁形成皇权达到 顶峰 地方建制秦东汉唐朝宋元朝明朝清 郡县制州、郡、 县 道、州、 县 路、 州、县 行省制 度 废行省 设三司 省、道、府、 县

2023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2023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2023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1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中历史考试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检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能力。本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评价学生历史学业水平的标准。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中国古代史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郡县制、郡国制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成就,如陶瓷、纺织品、书画等;理解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科技、宗教等思想文化成就。 (二)中国近现代史 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包括民族危机、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变革。 3.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了解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教育问题等;理解这些问题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三)世界近现代史 1. 工业革命与近代世界:了解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理解近代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战争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 当代世界经济与文化: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 三、考试形式和考试能力要求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其中选择题占60分,非选择题占40分。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个部分。 (二)考试能力要求 1. 记忆能力:能够准确记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知识点; 2. 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3. 评价能力:能够对历史人物、事件和制度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观点; 4. 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历史背景分析、历史材料解读等; 5. 创新能力:能够从新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四、备考建议 (一)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包括重要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提高分析能力:多做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以及它对当时和以后的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培养评价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主观臆断。 (四)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关注现实问题,尝试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历史高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1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①原始商业:原始社会以物易物。 ②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③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地位提高。 ④秦汉到隋唐前: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限制。 ⑤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⑥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 制也被打破。) ⑦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⑧明清:地域性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的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的四大

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在宋朝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发展的表现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表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现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对外贸易逐渐萎缩。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的经济效益)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2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必修Ⅰ政治专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以血缘亲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中央:中外朝,布衣为相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中央: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执行政令) 北宋:中央:参知政事、三司使地方:文臣作知州 元朝: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 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选官制度 1.汉朝实行察举制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度3.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监察制度 1、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宋朝地方设通判监察地方长官 3、明朝设特务机构 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时期)、设内阁(明成祖) 2、清朝: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小国寡民 2、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3)梭伦改革(奠定民主制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范围的直接民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2、公民法—罗马时期 3、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 4、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第一任首相:沃波尔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9年结束。 3、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意义:通过限制王权以保证资产阶级统治。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5、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同进退。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美国成立初期是邦联制国家,各州的权力大于中央 2、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的目的:(1)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2)保证共和,防止独裁。 3、《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立法权-国会(参议院+众议院);行政权--总统4年一届;司法权-联邦法院理论来源: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原则: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分权与制衡,民主制原则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总统是由选民选举产生 美国共和政体的最大特色:两党轮流执政(民主党和共党),两党的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法国大革命 1、背景:封建势力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体:总统制共和制立法权:参议院和众议院行政权:总统和内阁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 四、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德国统一:1864年---1870年,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1)主要内容①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②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为国家元首,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2)特点:议会权力很小,体现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①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虎门硝烟) ②结果: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租界等特权。 ③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①原因:根本原因---英法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②结果: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战败求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800万两白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①原因: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②《马关条约》:中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提纲 景阳中学历史组周杨

2.高一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Ⅱ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2)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耦犁(两人并耕)。 (3)唐代出现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3.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⑴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⑵商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开始实行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⑶封建社会: ①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3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②土地公有制: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4.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1)远古时代,大禹治水,有发展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时,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3)两汉时期,关中地方灌溉渠道具有合理的规划,取得显著成效;关中农民创造“井渠”。其他地方修筑许多水利设施;修治黄河的成功,对于促进东汉前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作用极大;王景治理黄河,基本消除水患。 5.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陶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冶金业: 冶铜(青铜):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商朝司母戊鼎。 冶铁: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水平领先世界。 冶钢:春秋晚期已造钢剑。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16世纪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检验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核心 考试,其中包含了很多历史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问题。以下是高 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 1. 历史的时代划分: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时期的名称、特点、重要 事件和人物,如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等。 2. 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基本 国情、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等相关问题。 3. 重要人物及其作用: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 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白 居易、王安石等。 4. 重要事件及其影响: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如西 周的封建制度、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唐朝的开放时期、明清的民变和 革命等。 5. 世界史基本问题:学生需要掌握世界史的发展史、基本国情、 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变革等相关问题。 6. 世界古代文明:学生需要掌握重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如 埃及、希腊、罗马等。 7. 世界近现代史:学生需要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毛泽东等。

8. 中国近代史:学生需要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事件和人物,如第一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京大屠杀等。 9. 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学生需要掌握西方政治体制,如资产阶级民主、共产主义等,并了解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和缺点。 10. 世界文化艺术: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和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如京剧、中国画、西画等。 综上所述,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史的基本问题、重要事件和人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才能在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人民版+必修三文化史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 一、百家争鸣 (一)、背景:(社会大变革)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兴起; 政治:分封制瓦解,诸侯混战; 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学术下移 社会环境:宽松的环境。 (二)、内容 1.儒家(1)孔子:仁、礼、中庸 (2)孟子:人性本善;仁政 (3)荀子:人性本恶,礼法并用;仁义,王道;唯物主义思想 2.道家 老子:道;清静寡欲,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 3.法家 韩非子:法、术、势并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4.墨家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科技成就 二、儒家成为正统 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等学说,创立新儒学体系。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3)三纲五常。 三、宋明理学 1.背景:三教合一 2. 程朱理学万事万物→格物致知 (天)理三纲五常陆王心学心即理→内心反省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四、明清时期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1.背景:(1)君主专制强化,官场腐败; (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文化专制,出现对儒学的批判。 2.李贽:反对神化孔子;判断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肯定人的正当欲求,但反对纵欲;同情农民起义,反对歧视妇女。 3.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2)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王夫之: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 一、科技 1.四大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指南针,战国(司南);火药,唐朝; 活字印刷,北宋,毕昇。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但非决定力量。 2.传统科技 (1)数学:《九章算术》;祖冲之; (2)农学:四大农书 (3)天文:《甘石星经》;郭守敬,“简仪”,《授时历》。 (4)历法:二十四节气 (5)中医:《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3.特点:(1)实用性 (2)与农业密切相关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文学 1.《诗经》《楚辞》 2.汉赋:司马相如 3.唐诗: 杜甫,由盛转衰。 4.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通俗化。(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全册知识点梳理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三) 必修Ⅲ思想文化专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运用) 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发生重大变革;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逐步崛起;④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意义: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运用) 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墨家学派:墨子法家学派:韩非子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强调以德治民;主张“克已复礼”;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映重民思想)、“性善论”。 荀子: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君舟民水”、“性恶论”。 老子:世界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①哲学:世间万物是相对的;顺应自然;“齐物” ②人生态度:崇尚自然,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墨子: 兼爱:无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正义的兼并战争尚贤:任人唯贤节俭:“节用”“节葬” 韩非子:以法治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 【孔子的思想为何有利于中央集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礼”规范人们的言行,有利于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理解) ①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主张:“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③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提出“三纲五常”主张,提倡孝道 ④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限田、薄敛、省赋役 4、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理解):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①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标志:汉武帝时期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影响:①西汉后期,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隋朝,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时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代表《三教图》】 5、理学和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识记)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心学:明朝王阳明

2023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分享

2023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分享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1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矛盾: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原因:冗兵,冗官,冗费 3.庆历新政 中心:整顿吏治 结果: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作用: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取士之法(教育、用人):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局限性: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四、结果:失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主要原因)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2 ★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 (1)分封制 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 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 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 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 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 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 (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郡 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2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2022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1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1、主要思想 自由观——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周幻想出来的,是不依赖外界任何事物的绝对自由。 政治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认为 “圣人不死,大盗不起”,“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又说,“主上喜好 施智巧,用机谋而不求至道,那么天下就要大乱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 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言。 认识论一一将人的知识分为有为的小知与无为的大知,提倡无为的大知,摈弃有为的小知。认为以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无穷大的领域,必然会述 乱而无所收获。 2、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 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 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 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 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

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 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 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2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 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 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 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 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 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2023年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高中历史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旳农耕经济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旳形成 一、中国古代农业旳三个特点: 1.种植业为主,家畜喂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旳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旳经营方式。 二、小农经济旳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旳弊端: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脆弱性。 三、农业生产工具旳变化: 原始至商周:石、木、骨; 春秋战国:铁农具;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牛耕广泛推广; 唐代:曲辕犁,标志着老式步犁旳定型。 四、农业浇灌工具:曹魏翻车(人力) 唐代筒车(水力) 五、水利设施:春秋战国时期芍陂、李冰父子旳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旳漕渠、白渠;西域旳坎儿井。 第二课中国古代旳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旳演变: 原始社会一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一井田制(土地国有); 战国以来一土地私有制。 春秋时期一鲁国旳“初税亩”是中国征收农业税旳开始,实际上客观承认了土地旳私有。 战国时期一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井田制被取代根本原因一铁犁牛耕旳使用(生产力旳发展)。 封建社会一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其中私有土地占主体。 二、土地私有制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重要);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吞并旳根本原因是土地旳私有。为了克制吞并,北魏开始采取均田、限田措施(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原因仍是土地是私有旳。);明代旳鱼鳞图册也是克制土地吞并旳措施。 三、租佃关系:战国产生; 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旳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旳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旳形成: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二、古代农业经济发展旳特点:区域旳多样性;发展旳不平衡性 三、人口旳三次南迁:两晋之际、安史之乱之后、两宋之际 四、经济重心南移旳原因: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稳定旳环境、南方农耕经济旳巨大潜力。 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旳过程完成。 第四课农耕时代旳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术: 1、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青铜时代。 2、春秋时期冶炼生铁、钢; 3、燃料:汉代用煤做燃料冶铁,北宋冶铁普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旳国家,南宋,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 二、纺织业: 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旳国家; 西周后来,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旳发展; 汉代获得了“丝国”称号;唐代缂丝技术; 棉纺织业: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旳手工业部门——黄道婆;全国

2020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2020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运用) 1、原因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并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由于私学兴起,使得“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移。 2、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②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③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与主张(运用)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A、仁(思想的核心):“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这是进步思想) B、礼:“克己复礼”(礼:西周的礼乐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的落后性) C、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2)、孟子:儒家学派 孟子的思想主张:A、政治:“仁政”。 B、民本:“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伦理观:“性善论” (3)、荀子:儒家学派

思想主张:A、政治:“仁义”、“王道” B、民本:“君舟民水” C、伦理观:“性恶论” 三.老子、韩非子的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运用)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万物的本源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同时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转,有无、难易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驶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群臣。 ②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③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④“今必胜昔”,主张变革。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理解)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宣传“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4、为限制土地兼并,提出“限田、薄敛、省役”。 二.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理解) 1、正统地位的确立 ①时间:西汉武帝时期 ②原因:新儒学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因而被汉武帝采纳。 ③措施: A汉武帝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B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儒学得以大兴。

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文化遗存:元谋人和北京人。 2.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3.发展阶段:原始人群;氏族社会(先母系后父系)。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炎黄部落和蚩尤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年老时,把位子“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 2.国家的产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家天下) 三、商和西周:1.商朝:殷墟出土甲骨文。 2.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华夏认同:春秋时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富国强兵) 1.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2.商鞅变法: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意义: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效果最好的改革,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思想内容:核心:“仁”;“为政以德”;“礼”(主张恢复礼乐制度);“有教无类”。 2.老子思想:①“道”;②无为而治。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 四、百家争鸣 背景: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形成。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兴起,士的崛起。 内容:1.儒家:孟子:“仁政”,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2.道家:代表是庄子。 3.阴阳家。 4.墨家: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5.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以法治国)。 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的统一:1.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定都咸阳。修筑了万里长城。疆域四至:东到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至阴山一带。2.巩固统一的措施: 1

2023年历史高中学业水平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篇1 古代商业旳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旳发展 ①原始商业:原始社会以物易物。 ②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所后来人把善于经商旳人称为商人。 ③春秋战国:商业繁华,官府控制商业旳局面被打破,商人旳地位提高。 ④秦汉到隋唐前:商人经商受届时间地点限制。 ⑤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旳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伴随农业手工业旳发展,大运河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⑥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旳纸币—交子(益州)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都市中市和坊旳界线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旳经营时间限 制也被打破。) ⑦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旳商业大都会 ⑧明清:地区性商帮旳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市旳变迁和都市旳发展 1.市旳变迁

宋朝此前:县治以上旳都市,一般都在特定旳位置设市,用于货品汇集和商品交易。市四面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旳交易进行严格旳管理,准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时:都市中坊和市旳界线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旳“草市”愈加普遍。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旳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旳经营时间限制在宋朝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旳直接监管。 2.都市发展旳体现 古代旳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都市,既是不一样步期旳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旳商业中心。 南方经济旳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都市成为当时最繁华旳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旳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旳对外贸易 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表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华,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旳重要财源。 现元朝:对外贸易旳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高中历史学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会考历史复习要点 (依据高中会考考试说明)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2、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