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

有毒!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也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

致癌!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这些食物里都藏着黄曲霉素!

1、一棵花生发霉,最好一包都扔掉

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花生也不例外,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最容易滋生这种致癌霉菌。

注意:如果有一颗花生霉变,整包花生都要扔掉。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

2、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食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 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3、泡了好几天的木耳

曾有这样的新闻:浙江瑞安的一名消费者,因吃了泡了三天的黑木耳致食物中毒,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

医生给出的就诊结果:这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木耳在泡发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建议:木耳吃多少泡多少,不要浸泡好几天。

4、没洗干净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平时用筷子吃玉米、花生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里易藏淀粉。时间长了导致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裸筷子、漆筷子,极易开裂藏食物残渣,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建议:

1、最佳选择是铁筷子,很难出裂痕,也就不会有食物残渣。

2、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5、发霉的玉米

黄曲霉毒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花生、玉米、豆类等食物。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毒素。

建议:

1、每次少买点,不要"存",以免霉变。

2、如果您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里有食物残渣的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干净。

6、小作坊自榨油

一般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没有除去有害物质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所以对去壳的外表、正常内部已出现黄曲霉毒素的花生,是挑不出来的。原料发霉,榨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

建议:去大超市购买知名品牌。

一般高温、紫外线都杀不死

怎么能让黄曲霉素远离我们?

很多人说了,我在锅里好好地蒸煮食物,不就可以"消毒"了。

可真不是这样的。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素破坏,因为黄曲霉素裂解温度为280℃。只有达到280℃的时候,才能灭活,一般的烹饪方法都不能消毒。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怎么办?

1油热了,先加盐

做菜之前的一个小动作,就能帮消除一定量的黄曲霉素。如果我们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并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

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多吃点绿叶蔬菜

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

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黄曲霉毒素解毒方法

1、1、4 黄曲霉毒素得解毒措施 黄曲霉毒素危害严重,分析每一批家禽饲料中霉菌毒素得含量就是不可能得,当慢性霉菌毒素中毒发生时,除了轻微得生产性能下降外,没有任何明确得临床症状。在发展中国家中,每年黄曲霉毒素都会给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过去很长得一段时间里,为尽量减少霉菌毒素得危害所做得努力已经取得长足得进步,避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得含量超过规定允许得浓度就是预防与治疗毒素中毒得方法之一。为减少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物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以及减轻毒性反应,适当得方法包括物理分离,化学方法与毒素粘合剂就是必须要使用得[42],如沸石化合物,活性炭,珍珠岩,膨润土,硅藻土等已经被使用。 1、1、4、1 物理去毒方法 传统用于霉菌毒素得物理去毒方法主要有混合稀释法、水洗法、热处理、脱壳、磨粉、放射、萃取、吸附等。混合稀释法就是将简单地将霉变饲料与未霉变饲料进行混合,以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得浓度,此法成本低,工作量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饲料中毒素得问题。水洗法可显著减少毒素,但只用于湿磨或发酵得前处理,否则干燥成本太高。霉菌素素在谷物表面含量高,脱壳可有效降低霉菌毒素水平,但工作量大。黄曲霉毒素耐热,一些试验表明热处理似乎能降低一些毒素水平,然而实际效果存疑。磨粉处理只能改变毒素得分布,不能减少毒素总量。放射能杀真菌孢子,但不减少毒素含量。有机溶剂可提取花生油、棉籽油中得黄曲霉毒素,几乎可将油中所有得黄曲霉毒素除去,但成本高,应用不广[43]。 在当前得实际生产中,往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得物质就是一种常用得方法,利用吸附剂来降低机体对毒素得吸收率,减少毒素对机体得毒害作用,众所周知得吸附剂主要有水合硅铝酸钙钠盐、蒙脱石、膨润土、粘土、沸石与活性炭等。汪前红、齐德生等[44,45]报道含有矿物、酵母等得复合吸附剂以及蒙脱石均能降低AFB1对动物得负面作用。在含黄曲霉毒素日粮中添加复合吸附剂或蒙脱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AFB1对动物得毒性作用,降低AFB1中毒得死淘率,一定程度上恢复动物得生产性能,提高动物产品得质量。物理吸附法虽在一定条件下能吸附霉菌毒素,但其吸附毒素得特异性与广谱性得统一还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1、1、4、2 化学去毒方法

黄曲霉毒素中毒

黄曲霉毒素中毒(AflatOXiCOSiS) 奶牛因长期或大量摄食经黄曲霉、寄生曲霉污染的饲料所致的中毒性疾病称黄曲霉毒素中毒。其临床特征是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症状和流产;剖检见肝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硬变。 病的发生 1961年Loosmore等首先报道了反刍兽的黄曲霉毒素中毒。20世纪60年代初,在英国东南部一些农场,约有l0万只火鸡死亡,病因不明,以肝坏死为特征,称为“火鸡X病”。经研究确定此病为黄曲霉毒素所致。 牛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自然病例日趋增多。奶牛和肥育牛发病较高,尤以犊牛更为常见。由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被污染的饲料不仅对牛,而且对鸭、鹅、鸡、猪、马和人都呈现中毒作用,同时黄曲霉毒素(AFT)还具有极强的致癌作用,因此现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病因 各种饲料如干花生苗、花生饼、玉米粉、谷类、豆类及其饼类、棉籽粉、酒糟,以及贮藏过的混合饲料,由于保管、贮存不当,在高温、高湿的坯境条件,极易为黄曲霉、寄生曲霉生长,产生黄曲霉毒素。有的是动物食人受黄曲霉污染饲料后在体内形成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都含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目前已明确其结构的有十多种,主要有AFTB1、AFTB2、AFTG1、AFTG2、AFTM1和AFTM2。其中以AFTBl含量最高,毒性最大。所以当奶牛长期或大量摄取这些饲料后,即能引起中毒。AFT毒性比氰化钾还大。肝脏是AFT的靶器官。由于其品种、年龄、性别及个体的耐受性不同,因此中毒量各异。实验表明,体重183kg的肥育牛,采食含其毒素650—800ug/kg饲料的日粮,经17.5周后有轻度病变;奶牛每日每千克体重摄人o.5mg黄曲霉毒素,19周后出现产乳量降低,乳中可检出毒素;断乳犊牛采食含黄曲霉素0.22~2.2mg/kg体重的日粮,16周后出现了生长缓慢、肝损伤,甚至死亡;海伏特公犊,每千克体重口服0.1~1.0mgAFT,42d内3头牛无死亡;口服1.2—1.6mg 的3头牛,2头死亡,日服1.8mg的3头牛全部死亡。 Patterson指出,饲料中含有AFT 100ug/kg即对牛有害。对3月龄犊牛,AFT 中毒量为110ug/kg饲料,对成年牛低于这一剂量仍能引起中毒。 临床症状 急性中毒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拱背,惊厥,磨牙,转圈运动,站立不稳,易摔倒。黏膜黄染,结膜炎甚至失明,对光过敏反应;颌下水肿;腹泻呈里急后重,脱肛,虚脱;约于48h内死亡。 慢性中毒犊牛表现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惊恐、转圈或无目的徘徊,腹泻,消瘦。成年牛表现前胃弛缓,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奶产量下降,黄疸;妊娠牛流产,排足月的死胎,或早产。因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故可引起哺乳犊牛中毒。由于毒素抑制淋巴细胞活性,损伤免疫系统,故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引

世纪之毒

高等有机化学作业作者:李佳 学号:20101803141023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10-2班

世纪之毒——二噁英 1999年5月,在新闻媒体报道比利时的鸡肉、蛋禽等食品中发现有二噁英之后,引起当地公民及全世界的极度震惊。由此事件导致了其他国家禁止进口比利时的鸡肉、蛋禽类食品从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亿欧元,还迫使其卫生部长、农业部长辞职。二噁英究竟是何物,为什么会引起如此重大的反响? 二噁英名字是Dioxin,音译为戴尔辛,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二噁英实际上是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叫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简称PCDD 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 s),具有如下的通式: 我国的环境标准中把它们统称为二噁英类。由于氯在环上的位置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在1~8的位置上都有可能连接氯原子,因而二噁英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物质,而是上述二类物质的总称。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 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 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 s有75种异构体,PCDF s有135种异构体。所以,根据环上所连的氯原子的多少及位置的不同所引起的异构,二

噁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噁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噁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环保专家称,“二噁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噁英,悬浮于空气中。二噁英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故在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用他们的含量乘以等效毒性系数(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TEF s)得到等效毒性量(toxic equivalent,TEQ)。经过动物实验表明,在2-、3-、7-、8-位上四个共平面取代位置上都有氯原子的二噁英是有毒的(共17种),而在这十七种二噁英中,又尤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的毒性最强,被认为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物质,其毒性相当于KCN的1000倍、马钱子碱的500倍以上。据说,三盅司(75.05g)的二噁英可将100万人置于死地!这也就难怪闻听食品中含有二噁英,全世界都极为紧张,有谈虎色变的感觉。 同时,二噁英也是研究最多的。 (一)来源 那些途径可以产生有害物质二噁英呢?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能使人体或动物的免疫功能丧失,诱导畸形、癌症的发生。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化合物,AFB1的急性毒性为成年人半至死量(LD50)10.0。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厌食、发热、黄疸和腹水等肝炎症状。而黄曲霉毒素的“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性)危害性,更引起人们的关注。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合物,对鱼类、禽类、家畜和灵长目类动物的实验肿瘤诱导作用极大,并且能同时诱导多种癌症。黄曲霉毒素对人的致癌性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黄曲霉毒素的高摄入量和人类肝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黄霉菌是微生物世界的一个大家族,黄曲霉菌是这个大家族的一员。黄曲霉菌本身是无毒的,但在其繁殖代谢的过程中可分泌出有毒的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它损害动物的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1 主要可诱发肝痛,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目前已确定其化学结构,黄曲霉毒素B1、B2、C1、G2等17种,其中趴毒性最大。食物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容易污染上黄曲霉寿素,小麦,大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花生、花生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食用油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食品中不得有黄曲毒素。 2 受黄曲霉菌污染的粮及食品不能食用 轻度污染的粮及其他食品,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将毒素破坏掉或除去。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以下方法去毒: 2.1 剔除霉变粮粒因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花生米和玉米,都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2.2 提高加工精度稻谷污染黄曲霉菌后,米中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米糠层,如果在稻谷加工时,将糙米碾得精一点,尽量除去米糠层,可降低大米中毒素的含量。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有 54~72%集中在皮层和胚中,如在加工时提取胚,可除去大部分毒素。用含黄曲霉毒素的玉米制成玉米淀粉,毒素的含量仅为原有含量的1%。 2.3 水洗去毒将污染上黄曲霉菌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五六次,一直洗到水清时再煮饭,可除去大部分毒素。 2.4 加热去毒蒸煮、爆炒或油炸可减少一部分黄曲霉毒素。轻度污染的花生米,爆炒可使黄曲霉毒素B1、C1含量分别减少65%和62%;若用油炸,可使黄曲霉毒素Bl、 Cl含量分别减少69%和67%。大米煮成米饭,一般能破坏20%的黄曲霉毒素。用高压锅煮米饭,去毒效果比普通锅煮饭好。 2.5 植物油中的去毒在含黄曲霉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搅拌后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油,毒素含量大为降低。如在含毒花生油中加入1.5%的白陶土,可使含毒量从每公斤100微克降至10微克以下。用含黄曲霉毒较低的植物油烹调食物时,先将油倒入锅内烧至冒微烟(约120℃时),可除去油中90%以上的毒素。如果菜肴中加葱、姜、蒜等辛香料,对除去黄曲霉毒素效果更为理想。 2.6 山苍子去毒用中药山苍子或山苍子胶丸均可,每百公斤粮食用十四五粒胶丸。用法是先把胶丸剖开,放在小瓶中,用透气纱布扎住瓶口,然后连瓶埋人米缸中,盖上缸盖,让芳香油自然挥发,熏蒸粮食,即可消除黄曲霉毒素。将山苍子野果或干果直接埋人粮食中,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3 黄曲霉素的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黄曲霉在食品的加工、生产、贮存、运输等各个

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开水煮不死!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 有毒!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也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 致癌!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这些食物里都藏着黄曲霉素! 1、一棵花生发霉,最好一包都扔掉 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花生也不例外,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最容易滋生这种致癌霉菌。 注意:如果有一颗花生霉变,整包花生都要扔掉。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 2、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食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 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3、泡了好几天的木耳 曾有这样的新闻:浙江瑞安的一名消费者,因吃了泡了三天的黑木耳致食物中毒,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 医生给出的就诊结果:这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木耳在泡发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建议:木耳吃多少泡多少,不要浸泡好几天。 4、没洗干净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平时用筷子吃玉米、花生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里易藏淀粉。时间长了导致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裸筷子、漆筷子,极易开裂藏食物残渣,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建议: 1、最佳选择是铁筷子,很难出裂痕,也就不会有食物残渣。 2、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5、发霉的玉米 黄曲霉毒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花生、玉米、豆类等食物。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毒素。 建议: 1、每次少买点,不要"存",以免霉变。 2、如果您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里有食物残渣的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干净。 6、小作坊自榨油 一般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没有除去有害物质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所以对去壳的外表、正常内部已出现黄曲霉毒素的花生,是挑不出来的。原料发霉,榨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 建议:去大超市购买知名品牌。 一般高温、紫外线都杀不死 怎么能让黄曲霉素远离我们? 很多人说了,我在锅里好好地蒸煮食物,不就可以"消毒"了。 可真不是这样的。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素破坏,因为黄曲霉素裂解温度为280℃。只有达到280℃的时候,才能灭活,一般的烹饪方法都不能消毒。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怎么办? 1油热了,先加盐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所求不过一人,可以免我惊,免我苦,免我颠沛流离,知我心忧懂我何求,大难临头也握着我的手简简单单的辜负,认认真真的陌路花开了我欣喜,谢了我放弃一路上欢喜是因为风景,而不是因为你当一件事情听起来好得似乎不像真的,那么它多半就不是真的。爱自己就如同朝阳升起做最好的自己时刻都来得及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人总要在现实破碎后才会彻底收起那些洁净天真的想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却不会真正快乐的成年人爱不重,不生娑婆人有样东西是无法掩饰的:咳嗽,贫穷和爱。万丈红尘,没有如果,只有可是。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一个人要把肉身放在岁月砧板上煅打多少次,心才能坚冷如钢。一个人要让泪水浸泡过多少次,那眼神才不会迷惘。有那么多的Ever,最后却得到了一堆Never 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都说时间是良药在我们面前却成了病无法治愈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有这样一个人他让你手心出汗心跳加速觉得人生圆满你和他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他不属于你的世界不是谁负了谁,而是这一世,木已成舟。是真的很爱

很爱,才会有这种勇气,把一颗真心捧上,任由人践踏。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辈子都不可能忘记那样一个人,陪我长大,教会我珍惜,也为他在被子里流过眼泪,赠我以欢喜给我以伤悲,但现在想来过去的种种不好都已经不重要了,留下的都是值得微笑的记忆我,不曾忘记,也不可以忘记。我不过等一名前来结发牵手的人,结结实实伴着走上一程,并无意谈几场惨淡、不知下落的恋,或是爱。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的区别?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自己的路,是此岸,看得到脚下的坎坷;别人的路,是彼岸,只看到远处的诗情画意。人总是羡慕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羡慕。彼岸的美,在于她的虚幻,遥远,可望而不可及我在等时间,我等时间流逝,让我忘记,让重新在我心里变成路人,让我不会再为了的任何事而动心,让一切重新云淡风清。回忆是一种毒,吃多了没好处,我必须戒掉。我将泪水留在了昨天,明日的我只想幸福。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我爱你。是我的劫难。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从前,失恋是失去所爱的人后来,失恋是失去恋爱的感觉我生命中的温暖就这么多,全部给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微笑。埋葬所有想你的证据从此我便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了。是不是再痛一点就会死掉,让一切结束。等到所有的一切地老天荒,我再来苏醒。人若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须去做这怎么都没错。我渴望被溺爱,甚至被宠坏。我不问世事,只想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简易去除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简易去除法 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应该废弃。对轻度污染的饲料,经适当的处理后可以达到饲用标准的,仍可利用。下面介绍几种简易去除法: 1.水洗法:此法适用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其方法是:先将发霉的饲料磨成碎粉,将其倒进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两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 2.挑除法:其方法是把饲料中有霉变的部分挑除。可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处理。 3.晾晒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其方法是: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孢,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 4.脱胚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磨成1.5~4.5毫米的小颗粒,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5.石灰水浸法:此法适宜对玉米、高粱等籽实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等大粒发霉饲料粉碎成直径1.5~5毫米的小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0.8%~1%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1分钟,然后静止5~8小时,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0%以上。 6.热处理法: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高热或高热高压可破坏毒素,如用260℃处理污染玉米,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 7.碱煮处理法:此法适用于对籽实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其方法是:按每100克发霉饲料加入3倍的水,再加入500克苏打粉或1000克石灰共煮,待煮到饲料裂开时,让其冷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即可使用。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综述) 易中华1 吴兴利2 (1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 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 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由于大量化学结构不相关的霉菌毒素产自不同真菌,很难准确指出某特定疾病发作是何种毒素造成的。动物慢性中毒症可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肉和蛋的产量、抑制免疫并增加疾病发生率、损害重要组织器官、扰乱繁殖性能,引起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急性发病和死亡的几倍。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微妙的未知毒性作用,这与全球关注的健康危机紧密相关。现将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介绍如下: 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 Aspergillus flavus )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 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在紫外线照射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 2呈黄绿色荧光,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动物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 其中又以B1 的致癌性最强。当B1 进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环氧化黄曲霉毒素B1,再与DNA及RNA吉合,并发生变异,使正常肝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毒素。黄曲霉毒素作用机理是影响细胞膜,抑制RNA合成并干扰某些酶的感应方式,中毒症状无特异表现,按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肿大、肝出血、肝硬化、肝坏死、脂肪渗透、胆道增生等。其毒性因剂量、中毒持续时间、动物种类、品种、饲粮或营养状况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见图 1 )。家畜对黄曲霉毒素的 易感性其顺序是: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图 1 黄曲霉毒素攻毒递增剂量与豚鼠肝脏变化。上排最左边豚鼠未接毒,下排最右边豚鼠接毒剂量最大。注意到,豚鼠肝的苍白色随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黄曲霉毒素摄入剂量过大时可致死,亚致死量可产生慢性毒性,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致癌(Sin nhuber 等,1977;Wogan和Newberne,1967)。一般情况下,动物年龄越小,其敏感性越高;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病;怀孕母畜比未怀孕母畜更容易产生反应。黄曲霉毒素已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强烈关注,因为黄曲霉毒素广 泛存在于被污染的花生、玉米、大豆、油类等食物中,是人类致癌的潜在因子。虹鳟鱼是早期研究黄曲霉毒素的试验动物,它们对黄曲霉毒素很敏感,其半数致死量按等比例混合黄曲霉毒素B1和G1计算为0.5?1.0 mg/kg(Lee等,1991)。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肝细胞恶性瘤致病几率高达8.0 x 10-8。虹鳟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对性疾病很敏感。将鱼苗或胚胎浸在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5 mg/kg 的水中半小时,9 个月后30%?40%的鱼患有肝细胞癌(Sinnhuber 等,1977)。根据Lee 等(1991)综述黄曲霉毒素在对鱼的毒性,黄曲霉毒素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鱼苗孵化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症流行,并很可能是鱼肝癌流行的原因。据调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棉籽粕是发病的原因。虹鳟鱼采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逐渐发展为肝癌(Sin nhuber 等,1977)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在哺乳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和种猪上有报道。临床和病理症状包括:体增重减速,饲料转换效率下降,中毒性肝炎,肾病变,全身出血(Hoerr 和Andrea ,1983 ;Miller 等,1981 ,1982)。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性作用因年龄、饲粮、含量和中毒持续时间等的变化而 变化。猪从断奶至上市,饲粮黄曲霉毒素耐受量为0.3 mg/kg(Monegue 等,1977)。猪饲喂了毒素含量

化学有毒物质

001 最毒的金属元素是钚,其毒性是砒霜的86,000,000倍。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能使2亿人毙命! 铍是有毒金属中最毒的金属之一。它的比重很轻,随空气飞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贮藏于肺、肝、肾等处,潜伏期长达十至二十年,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这种事故发生后,虽然受害人目前尚未发现铍中毒的明显症状,但由于潜伏期长,其危害不可低估。 金属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毒的让人实在不可思议! 有机试剂中第二毒的二恶英类物质,它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 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仅纳克级的二恶英就能毒死一个成人 氰化物有许多是剧毒的氰化物是一类剧毒物,常见的有氰化氢、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及溴化氢等无机类和乙睛、丙睛、丙烯晴、正丁睛等有机类,另外某些植物果实中如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樱桃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分解后可产生氢氰酸。 中毒机理是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生物氧化受阻,产生“细胞内窒息”,因而使机体严重缺氧。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氰化钠约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 [病因] 吸入、误服氰化物或吞入过量含有氰苷的果仁,另外自杀或投毒谋杀也是氰化物中毒的原因。 [临床表现] 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吞服大剂量氰化物者可在数分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停止,造成“闪电样”死亡,一般可将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分成四期: (1)前驱期:口服中毒者有口、咽部灼热感,恶心呕吐、呕吐物有苦杏仁味,同时伴有头痛、头昏、乏力、耳鸣、胸闷、大便紧迫感等。吸入中毒时可有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两侧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此后神志迅速模糊、昏迷。 (2)呼吸困难期:呼吸困难、脉快、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此后神志迅速模糊、昏迷。 (3)惊厥期:强直性或阵发性惊厥,甚至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4)麻痹期:全身肌肉松驰,反射消失,呼吸浅慢,最后呼吸、心跳停止。 固态的氰化物常见的有氰化钾、氰化钠,均呈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合水。液态氰化物主要是氰氢酸,但由于易挥发,也可以气体状态存在。固态氰化物需要吞服,气态氰化物则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被皮肤吸收。氰化物属一级剧毒。氰化物中毒,有时也被称为“山奈”中毒,这是根据氰化物外文音译而来的。 氰氢酸及氰化物属最强烈的毒物,是常见毒物中作用最快的一种。氰化物中毒的机理是阻止体内氧化酶的氧化还原作用,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引起细胞内窒息。当吞服大量或吸入高浓度时,常引起“闪电式”死亡。中毒者突然发出尖叫,随即倒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抽搐2~3次后死亡。如剂量较小,则引起急性症状,初有咽喉紧缩感,强度恐怖感、胸内抑闷感,眩晕、恶心、呕吐、眼球凸出,随后知觉丧失、冷汗、肌肉痉挛、脉快而弱、呼吸浅表,终因呼吸麻痹而死。前后经过可为10~30分钟,也可以更短。 氰化物中毒死的解剖尸体时,有时可以嗅到刺鼻的杏仁味,这一特征可以为确定氰化物中毒提供一些线索。但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氰化物中毒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同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嗅到它。死者尸斑可以是鲜红色,也可以是紫红色或暗紫色。 002 氰化钾(KCN)培养基 干血铁粉碳酸钾混合共热制氰化钾 成分 蛋白胨 10g

黄曲霉毒素解毒方法

1.1.4 黄曲霉毒素的解毒措施 黄曲霉毒素危害严重,分析每一批家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是不可能的,当慢性霉菌毒素中毒发生时,除了轻微的生产性能下降外,没有任何明确的临床症状。在发展中国家中,每年黄曲霉毒素都会给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尽量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所做的努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避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超过规定允许的浓度是预防和治疗毒素中毒的方法之一。为减少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物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以及减轻毒性反应,适当的方法包括物理分离,化学方法和毒素粘合剂是必须要使用的[42],如沸石化合物,活性炭,珍珠岩,膨润土,硅藻土等已经被使用。 1.1.4.1 物理去毒方法 传统用于霉菌毒素的物理去毒方法主要有混合稀释法、水洗法、热处理、脱壳、磨粉、放射、萃取、吸附等。混合稀释法是将简单地将霉变饲料与未霉变饲料进行混合,以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浓度,此法成本低,工作量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饲料中毒素的问题。水洗法可显著减少毒素,但只用于湿磨或发酵的前处理,否则干燥成本太高。霉菌素素在谷物表面含量高,脱壳可有效降低霉菌毒素水平,但工作量大。黄曲霉毒素耐热,一些试验表明热处理似乎能降低一些毒素水平,然而实际效果存疑。磨粉处理只能改变毒素的分布,不能减少毒素总量。放射能杀真菌孢子,但不减少毒素含量。有机溶剂可提取花生油、棉籽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几乎可将油中所有的黄曲霉毒素除去,但成本高,应用不广[43]。 在当前的实际生产中,往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利用吸附剂来降低机体对毒素的吸收率,减少毒素对机体的毒害作用,众所周知的吸附剂主要有水合硅铝酸钙钠盐、蒙脱石、膨润土、粘土、沸石和活性炭等。汪前红、齐德生等[44,45]报道含有矿物、酵母等的复合吸附剂以及蒙脱石均能降低AFB1对动物的负面作用。在含黄曲霉毒素日粮中添加复合吸附剂或蒙脱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AFB1对动物的毒性作用,降低AFB1中毒的死淘率,一定程度上恢复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物理吸附法虽在一定条件下能吸附霉菌毒素,但其吸附毒素的特异性与广谱性的统一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1.1.4.2 化学去毒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知识

黄曲霉素的相关知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南部的一些农场,大约有10万只火鸡不明原由地突然死亡,一时间造成了极度恐慌和不安,其震惊的程度不亚于二三年前的疯牛症,关于病因当时也弄不清,只得取名为X 病,这就是美国闻名的“火鸡X病”事件。后来经过食品、毒理和细菌学方面专家的通力合作,终于找出了引起火鸡大批死亡的原因:他们从饲料玉米粉中分离出一种前所未知的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命名为“黄曲霉毒素”。 另报道。1974年印度西部曾发生一次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肝炎,死亡106人。还有成批的狗发生腹水和黄疸,多在2~3周内死亡。该毒素中毒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呕吐、食欲不佳,继而出现黄疸,重者可出现腹水。可见黄曲霉毒素之危害严重性。发霉的食物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容易污染上黄曲霉素,小麦,大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 有两种通过膳食的摄入途径: 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中摄入;

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不要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喂养牲畜。如黄曲霉毒素B1在奶牛体内能转化为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M1而进入牛奶,进而进入人体。所以它又是一类细胞毒素。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其致癌能力是二甲基偶氮苯的900倍[5],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主要诱发肝癌,故它是一类肝毒素。此外,还能诱发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慢性中毒者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总局(IARC)把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 ⑴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温特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都有一个二呋呋喃结构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结构。在紫外线下,根据荧光颜色Rf 值及结构等分别命名B1、B2、G1、G2、M1、M2、P、Q毒醇GM

砒霜中毒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砒霜中毒症状 导语:自古以来砒霜就是一种最老的毒物之一。呈细小的颜色晶体,没有任何的味道,在接触水后会被迅速融化,因此砒霜中毒是最不容易被人察觉的。砒 自古以来砒霜就是一种最老的毒物之一。呈细小的颜色晶体,没有任何的味道,在接触水后会被迅速融化,因此砒霜中毒是最不容易被人察觉的。砒霜是制造杀虫剂的主要原料,在人体吸收到砒霜后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现在的社会医学那么发达也没有研究出砒霜中毒的解药。砒霜在进入人体遇热后会被溶解,从而产生剧毒气体,在验尸的时候往往尸体七窍流血就会被认为是砒霜中毒,大家也无从而知。那么砒霜中毒的症状又是什么呢?下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按照现代法医学理论分析,银钗验毒的局限性很大。这是因为,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因硫化物中毒的新鲜的尸体:此时,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变成硫化银,使得银钗呈现出黑色。但若尸体已经腐烂,不论中毒与否,都会产生含硫化氢的腐败气体,假如此时再用银钗检验,由于硫化氢的作用,也会使得银钗变成黑色。砒霜中毒症状金锡鹏指出,有的东西没有毒素,但含有很多硫元素,比如新鲜的鸡蛋,那么,银针插入其中后也会变黑。而另外一些剧毒物,由于本身并不含有硫物质,如纯砒霜、氰化钾、氰化钠,再具体点说,如我们日常熟悉的敌敌畏、毒鼠强等等,均不能使银器变黑。因此,单凭银针来验毒是很有局限性的。砒霜中毒症状。 这样看来,仅靠仵作的关于“七窍流血,骨殖发黑”而断定武大郎是因砒霜中毒而死是不充分的。尤其是骨殖发黑并不能作为中毒身亡的证据。不过,结合武大郎尸体的一切其他特征,再结合西门庆和潘金莲之间的关系、武大郎尸体被匆匆火化这些因素来推断案情,就不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一、黄曲霉毒素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为AF)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损害严重,该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比较耐热,加热至230℃才能被完全破坏,因此一般烹饪加工也不易消除。 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1、引起急、慢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属肝脏毒,除抑制DNA、RNA的合成外,也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黄曲霉毒索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事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最典型的是印度的霉变玉米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数十人丧生,数百人患上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 2、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它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是目前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黄曲霉毒素含量在30~50ug/kg时为低毒,50~100ug/kg时为中毒,100~1000ug/kg时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鉴于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巨大危害性,我国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其中,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为5ug/kg(即5ppb)。 三、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B1、B2、G1、G2,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有2种这些毒素的代谢产物M1和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 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 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 1 后在体内经羟基 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 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 1 的毒性和致癌 性与黄曲霉毒素B 1 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

黄曲霉毒素中毒DOC

病因:黄曲霉毒素中毒病是由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病。可以发生于多种动物和禽类,在家禽中以鸭和火鸡易感。不同品种和不同龄的鸭其敏感性亦不相同,例如麻鸭比京鸭敏感,雏鸭比成年鸭更为易感。 分布:黄曲霉毒素分布的范围广,凡是被黄曲霉污染了的粮食和饲料都有黄曲霉毒素存在的可能。黄曲霉素有多种,其中以B1产生最多,毒性最。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必要条件是:有合适的培养基,诸如花生、大豆、玉米、麦、干草等;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最温度范围为24℃一30℃,最适相对湿度为80%以上),以及适当的培养时间。这在我国南方的自然条件较适合,故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鸭采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发生,至于发病与否取决于采食毒素的量、鸭的日龄等多种因素。病鸭最初症状为采食量减少,精神萎顿,衰弱无力,拱背和尾下垂,步态不稳(图141),倒地后常不能站立,叫声嘶哑。生长缓慢,羽毛脱落,腿和趾部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雏鸭于死前常有共济失调,抽搐,角弓反张。 剖检:皮下胶样浸润,眼和蹼皮下出血以及肝脏病变(图14. 2)。1周龄左黄曲霉毒素中毒病患鸭拱背和尾下垂。右的雏鸭,常见肝脏肿大,色发灰黄,肾苍白肿大,或有小点出血。胸脏亦可能有出血点.3周龄以上的中鸭肝脏病变明显,肝苍白,萎缩与肝硬变。在较大的鸭见肝肿大、发黄、质脆,此外,尚可见心包积液和腹水,肾肿胀出血与胰脏出血。病程长者,则肝实质见有结节状增生- -肝癌(图14.3)。 防治:有效药物治疗,经验证明,一旦更换掉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很快即停止生病死亡.平时预防应注意加强粮食和饲料的保管工作,尤其在温暖

多雨季节更应注意防霉。 黄曲霉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病,发霉的玉米、花生、谷、豆饼、米糠中往往有大量的黄曲霉菌株生长繁殖,在使这些饲料发生霉变的同时产生了很多黄曲霉毒素。 1.症状不同年龄鸡吃入不同的毒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雏鸡中毒时往往未有明显的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则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贫血,衰弱,排血色粪便,最后衰竭死亡。 2.防治坚持不喂发霉的饲料,尤其是不喂发霉的玉米。饲料仓库如果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用过氧乙酸喷雾,以消灭霉菌的孢子。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用具可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或在浓石灰乳中浸泡消毒。病鸡粪便含有毒素,要彻底清除,集中用漂白粉处理,以免污染地面和水源。 1. 病因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或季节,玉米、花生、大米等被产毒黄曲霉污染,鸭、鹅吃了这种饲料即可发生中毒。 黄曲霉毒素有十几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家禽少量食入即可引起慢性肝损害;若食入量过大,可引起肝炎;若长期食入,则可引起肝癌。雏鸭的敏感性高。 2. 症状

雄黄、水银、砒霜的的毒性研究

雄黄的毒性研究 雄黄(主要成分为As2S2或As4S4)作为我国一种重统中药。现代药理学证明雄黄具有抗肿瘤、镇痉、止痛杀虫和抗菌等功效。尤其是近年来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实体瘤出的良好治疗效果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中医认为雄黄有毒,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因此雄黄受到药监部门的严格控制。正确的利用雄黄其有效作用而降低或避免毒性是关键。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迄今对雄黄的相对安全剂量及其用药时间尚不清楚,临床上由于不合理的使用雄黄或含雄黄中成药而导致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正确使用雄黄,人们对雄黄开展毒性研究。 1 雄黄的毒理学研究 1. 1 雄黄的急性毒性 岳旺等[4]曾最早对常德产雄黄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3. 207 g·kg - 1, ig 给予雄黄后小鼠可立即死亡,并出现肝、肺充血。后来康永等[5]和仝燕等[6]对湖南石门产雄的研究结果却表明,雄黄并无明显的急性毒性,LD50 >10 g·kg - 1。上述研究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原因可能为产地不同雄黄毒性成分的含量不同所致。目前,炮制是控制雄黄 毒性的主要手段,为考察炮制对雄黄急性毒性的影响,李信民等[7]以ICR小鼠为对象, ig 给予小鼠炮制雄黄混悬液,测得其LD50为( 19. 3 ± 1. 1) g·kg - 1 ,95% 可信区间为( 18. 3 ~ 20. 4)g·kg - 1。张伟等[8]则分别对天然雄黄和精制雄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Bliss 法计算, ig 给予小鼠天然雄黄混悬液,剂量为( 3. 21 ± 0. 76) g·kg - 1 ,而ig 给予小鼠精制雄黄混悬液,LD50为25 g·kg - 1 ,且7 d 内小鼠饮食饮水正常,生长状况良好,外观和行为等均无异常表现,无一死亡,提示精制雄黄 25 g·kg - 1 仍是安全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炮制或加工处理后雄黄的急性毒性很低。1. 2 雄黄的长期毒性 康永等[5]和仝燕等[6]给成年大鼠ig 给予雄黄,连续6周,结果发现,雄黄0. 2 和0. 4 g·kg - 1 组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肝细胞有浊肿和脂肪样变性,肾近曲小管有脂肪样变性、间质充血并有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这表明雄黄具有一定的长期毒性,并且肝和肾可能是主要的靶器官。为研究炮制对雄黄长期毒性的影响,张亚敏等[9]对雄黄生品和炮制品分别进行了长期毒性实验。结果发现,雄黄生品0. 49 和0. 98g·kg - 1 和炮制品3. 51 g·kg - 1 均可引起血红蛋白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降低,且雄黄生品0. 98 g·kg - 1 组大鼠的肝可见点状坏死,肝细胞可见嗜酸性改变和部分核皱缩。范麒如等[10]则分别观察了天然雄黄和精制雄黄的长期毒性,结果发现,连续ig 给药4 周后,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肝脏器系明显降低,但天然雄黄降低作用更明显,且天然雄黄组小鼠病理检查可见明显肝损伤。上述结果提示,炮制或加工处理后雄黄可能仍具有一定的长期毒性,但较天然雄黄的长期毒性明显降低。 二、雄黄的毒性与炮制的研究 雄黄的主要成分是As2S2 或As4S4,此外还含有少量的As2O3 及As2O5。As2S2 或As4S4 不溶于水,微溶于稀酸,难于吸收,一般认为毒性很小,As2O3 及As2O5 溶于水,是雄黄发挥药效或产生毒性的主要成分。雄黄经过水飞炮制后,可溶性的成分大部分被去除,剩余成分主要为不溶性的As4S4,还有少量可溶性成分。雄黄中的砷进入机体后,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可溶性的As2O3 或As2O5 和难溶性的As2S2 或As4S4 进入体内后,都可进行生物转

二恶英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二恶英(拼音:èr èyīnɡ,英文:Dioxin)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简称PCDF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二恶英类结构式(2张)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它包括210种化合物。它的毒性十分大,是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克的二恶英就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二恶英除了具有致癌毒性以外,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直接危害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活。因此二恶英污染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恶英具有类似于“12大危害物”的特性,“12大危害物”是一组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险化学物质。实验证明二恶英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因为其本身具有化学稳定性并易于被脂肪组织吸收,并从此长期积蓄在体内,可能透过间接的生理途径而致癌。它们在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在环境中,二恶英容易聚积在食物链中。食物链中依赖动物食品的程度越高,二恶英聚积的程度就越高。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它的毒性以LD50表示,专业术语叫“半数致死量”。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1][2] 化学式:C12H4Cl4O2 编辑本段毒性 二恶英类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数量和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含有1-3个氯原子的被认为无明显毒性;含4-8个氯原子的有毒,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2,3,7,8-TCDD)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如果不仅2,3,7,8位置上被4个氯原子所取代,其他4个取代位置上也被氯原子取代,那么随着氯原子取代数量的增加,其毒性将会有所减弱。由于环境二恶英类主要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对二恶英类的毒性进行评价时,国际上常把各同类物折算成相当于2,3,7,8-TCDD的量来表示,称为毒性当量(Toxic Equivalent Quangtity,简称TEQ)。为此引入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简称TEF)的概念,即将某PCDDs/PCDFs的毒性与2,3,7,8-TCDD 的毒性相比得到的系数。样品中某PCDDs或PCDFs的质量浓度或质量分数与其毒性当量因子TEF的乘积,即为其毒性当量(TEQ)质量浓度或质量分数。而样品的毒性大小就等于样品中各同类物TEQ的总和。对胎儿有毒性,胎儿发育异常,胎儿死亡。对胎儿和胚胎有影响,对胎儿血液和淋巴系统有影响,对新生儿生长有影响。对胎儿泌尿、生殖系统有影响,对成活分娩指数(可存活数/出生总数),断奶和授乳指数(断奶尚存活数/第四天存活数)有影响。按RTECS标准为致癌物,肝及甲状腺肿瘤,皮肤肿瘤。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22500ng/kg(大鼠经口);114μg/kg(小鼠经口);500μg/kg(豚鼠经口) 刺激性:兔经眼:2mg,中等刺激致突变:微生物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mg/L ;微生物突变-大肠杆菌,2mg/L 致癌性判定:动物和人皆为不肯定性反应。[1] 二恶英中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 8-TCDD)的毒性最强,只要一盎司(28.35克),就可以杀死100万人,相当于氰化钾(KCN)的1000倍,这是迄今为止化合物中毒性最大且含有多种毒性的物质之一,因此对它研究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