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涉外人才培养

涉外人才培养

涉外人才培养
涉外人才培养

谈涉外人才

伴随着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涉外交流已渐成为人类进行商业活动时最为普遍也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涉外人员的培养备受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商业人员的关注和密切注视。在21世纪,培养涉外人员将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并担负着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涉外商业谈判的重任,世界和中国必须回应人民对涉外人员的呼唤。

邓小平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深刻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它要求教育要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教育要面向世界”主要是指我国的教育必须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21世纪中国将如何顺应这一要求而发展?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有必要思考和作出回答的一个问题,也是诸多业内业外人士所关心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河北省应更注重对涉外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需要涉外型人员,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在培养涉外人员时,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涉外人员?二、涉外培训的必要性?三、涉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四、目前想要培养涉外人员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五、如何克服培养涉外人才所出现的问题?六、涉外培训的具体做法?七、涉外人才培养的意义?在此,仅就自己的拙见,做一番理论上的探讨。

一:什么叫涉外人员?

涉外人员就是指从事外交、外贸、外事、外联的人员(外事秘书当然是此属之内)。涉外与涉内相比较而存在,涉取、涉足、交涉,意即参与。外与内相对而言,外一般指国外,涉外就是与外国人办理交涉、贸易、事务。涉外人员有人称之为外向型人员,这一提法来源于外向型企业,外向型企业是指专门人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参与外向型企业的人员,泛称外向型人员。外向型,不言而喻即专指涉外型人员了。改革开放为涉外人员的茁壮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开放大潮呼唤着涉外人员的诞生的成长。恩格斯说过:一旦社会需要,就比办十几所大学能更快的催促着人才的诞生。改革开放十余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催促和孕育着一代新的涉外型人员的涌现。

二、涉外培训的必要性?

从国际形势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企业培训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必须极早地、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没有成功的涉外培训,不可能有成功的对外国际合作。

从国内形势看,加入“WTO”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一旦加入,必然对我们的企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涉外合作人员的培训刻不容缓。

从企业内部看,既懂外语、又懂技术、还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太少,特别是高级复合型人才尤为匮乏,既懂外语、又懂技术且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更是凤毛麟角。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时不我待。

从培训本身看,涉外培训基地的建立、培训设计的开发、培训教材的开发、教师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涉外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比较狭窄,根本满足不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涉外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涉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就智能方面,涉外人员应具备:

1.懂得国际形势,国外市场,生态环境,历史地理,宗教与风俗习惯以及工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法律、科技需求状况,简言之了解外国,了解世界,了解对手。因而具备有国际知识,能够把国际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判断决策的能力。

2.通晓外国语言文字,能够甄别信息,并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懂得战略与策略思想,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对手进行谈判,与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以达到自己的思想。

较好的语言沟通是涉外人员诸素质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包括外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外语是同外国朋友交流思想,进行工作的必要工具,所以涉外人员须掌握和熟悉一门或几门外语,否则很难进行工作,这就要求涉外人员努力学习外语,很好地掌握汉语,达到中西文字转换迅速、准确,在撰文

方面要有一定功底,力求文字流畅通顺,内容言简意赅。语言交际能力比学习语言难度要大,不仅仅是书本上能学到的,更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在工作中磨炼,以总结经验而提高。

此外,涉外人员能在“互利”基础上进行外事交涉,在谈判中把握关键环节,达到自己的目的。作为高层次要求,要调整对方的强点及弱点,能及时决策,把握时机,掌握策略的灵活性的战术的机敏性,有利时大胆进取,不利时沉着应战。

(二)、就品质方面,涉外人员应具备:

1.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涉外人员的大德,缺乏这种大德,就是鬼才,具备这种大德,便是人才,前者如李鸿章辈,后者如林则徐等。中国人应当爱国,而不能媚外卖国,这一条是根本。

2.头脑机敏,善于执中。所谓执中,就是能够把握“中庸之道”善于把握双方均能接受的那个“中”。

3.有严格的操守,在酒色财气面前,不为所迷惑。国际上的斗争由兵战转入商战。奇谋并起,都企图“不战而胜”,因此,酒、色、财、气同时并用,只有具备严格操守的人,才能不坠敌人之术而保持头脑清醒,获取最后胜利。

四、目前想要培养涉外人员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1.观念陈旧。尤其是对合同的理解上!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有些人总是摆不正甲乙关系,总是喜欢沿用国内多年形成的思想观念去看待甲方,甚至去要求甲方。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总是不习惯一丝不苟地按甲方要求的程序和技术规范去施工,总是认为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符合合同要求就行了。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轻者重新返工,耽误时间,重者则会被视为违犯操作规程,或者甲方拒绝验收,贻误整个项目,造成经济损失。例如,在孟加拉钻井施工中,因未按照甲方监督的要求,为了抢进度而违章作业,造成了一次顿钻事故,不仅本口井经济损失惨重,而且终止了第二口井的合同。

2.跨国经营人才匮乏。我们的员工综合素质低,掌握的工作技能比较单一,很难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如在苏丹生产施工中,钻工在钻台是好手,到机房就一无所知。接送上下班要配专职司机,日常管理要配工程师、机械师、工长、司机长,才能保证正常生产。在生产施工中,要时刻接受甲方监督的各项指令,抓管理的不懂英语,需要配翻译才能与甲方沟通,懂英语的不熟悉生产和管理,很难准确无误的领会甲方监督的指令,使生产管理受到较大影响,工作比较被动。

3.管理知识欠缺。在国际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的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资金和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一系列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工作人员缺少法律、计算机、英语、商务、采办等方面的知识,直接影响了勘探局外闯国际市场的步伐。

4.健康、安全、环保意识差。国外石油公司的政策规定,其所属各作业公司必须完全采用本公司的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办法、标准和规程,其办法、标准也同样适应于各作业公司雇佣的承包商。因此,要求承包商在其作业现场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遵守这些标准和规程。对于不愿意遵守本公司HSE管理标准的承包商,作业公司有权按规定进行处罚。但我们的对外合作人员这方面的意识较差,不明白其具体内容,不习惯其具体要求,因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麻烦。如32747钻井队在苏丹第一口井搬迁时,垃圾没掩埋,矿泉水瓶到处扔,因为没有按照HSE标准行事,受到甲方安全监督人员的严重警告。

五.如何克服培养涉外人才所出现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培训,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意识,通过培训大力提高对外合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多层次、多形式、大力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1.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外语、外经外贸、涉外工程承包、涉外合作、涉外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训。1995年油田从对外经贸大学聘请了7名教授,先后举办两期外经外贸培训班,培训人员98名。我们还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对华援助项目和从美国、加拿大聘请外语教师的方式,培训英语人才。自1993年至今,先后举办对外合作英语强化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527名,涉外合作资格认证强化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272名。此外,我们还从全局公开选拔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和技术骨干200余人,分别送到北京、西安、广州等地的学院或大学进行培训。

2.通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国际合作人员。凡是进入国际合作单位或项目的人员必须参加油田统一组织的以外语、HSE管理常识、本工种高级工和相关工种(初级工)应知理论和应会技能(对象为操作服务人员)、涉及法规常识为内容的资格认证。

3.通过实践──培训──再实践──再培训的形式培训对外合作人员。根据对外合作项目的需要,先选拔部分优秀人员到国外从事国际工程承包,技术服务或当监督。这部分人回国后,再进行强化培训,

根据国外项目发展需要,再将其派出,经过实践──培训──再实践──再培训的过程,不断地提高了对外合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4.对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由各单位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对于重点培训项目,诸如:井控、消防、硫化氢现场防护、HSE、外语的口语听力培训等由局高级培训学校按国际惯例要求进行集中培训,统一考试,并颁发资格证书。

六、涉外培训的具体做法

1.制定政策,强化管理。制定了《涉外人员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对涉外施工人员进行资格认证的通知》。明确了认证对象、认证程序、认证内容、认证时间、经费标准等项要求。

2.根据需求,科学设计。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围绕培训目的,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资质、培训条件、培训考核方式。

3.打破常规、博采众长。在认真研究JAMES、CBE、ISD、TEXACO等国外先进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具有中原特色的培训模式,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学员的能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借才办学,优选师资。在充分利用油田师资的同时,我们还专门从美国、加拿大两国聘请外籍教师到油田长期执教。多次聘请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聊城师范学院教授、讲师前来执教,经过几年合作,效果显著。

5.群策群力,开发教材。为了能满足培训的需要,勘探局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编写出《涉外英语教材》、《涉外承包公共知识》、《涉外物探》及《HSE管理》、《钻井队伍如何打入国际市场》等教材。

6.效果显著,效率可观。通过培训,我们的队伍观念转变了,素质提高了,与甲方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七、涉外人才培养的意义?

1、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时代前进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竞争挑战的时代。我们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要赶超科学技术一流的国家,改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特别是涉外人才。因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更是高技能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涉外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

3、培养高技能人才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涉外人才是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发展的骨干力量。这是因为他们不仅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又有高超的涉外交流能力,从而保证了企业具有坚实的内力和良好的对外发展势头。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能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质优量足的涉外人才,企业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建立和培训相应的师资队伍,扩建相应的涉外人才培训场地,加大实训力度,从而使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加强,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逐步提高。

另一方面,涉外人才的培养能有效的提高国民的技能素质,极大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中增添了骨干力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会稳步提升,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会不断增强,社会将会稳步发展。

最后,希望涉外人才的培养能够对河北省、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力量起到极大的推动力量。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根本,将教案、科研、产业紧密联合,以教案为中心,以加强实践教案为宗旨进行专业办学。主要服务于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培养面向世纪,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具有高尚品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个性鲜明,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践教案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导游业务实习、旅游资源开发实习、酒店服务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分散实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旅游公共关系、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地形象设计等课程实践。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年 修业年限:~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六、学期设置 实行三学期制,课程及实践环节进度按秋、春、夏三学期设置。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董刚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董刚 天津职业大学校长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草案)中也提出“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以及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性专题研究,例如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途径选择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力等,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对于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这种投资形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与胜任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本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各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产品,并以此保证产品在市场有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标准的适应性 1.高职教育人才规格以往提法的梳理 关于人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界定,目前“人才四分说”得到国内专家较大的共识,即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其中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密切相关的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 研究领域的几个提法:技术型人才说:我国现在通称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理解为高等技术和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这是由人才结构类型决定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说:应用型人才,泛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理论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使命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性运用,也就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化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者是产品构型,并且还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应用于实践。复合型人才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批综合性职业岗位陆续产生,职业岗位之间的交又渗透日益增多,从而对从事某一职业岗位人才的知识

_旅游英语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英语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学制:五年 3.办学层次:专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现代旅游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礼仪风,外语沟通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具有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1.素质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具备人文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5)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6)具有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2.知识 (1)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英语知识; (3)掌握与本专业相应的礼仪礼宾和形体知识; (4)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况和客源国习俗;

(5)初步掌握旅游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6)初步掌握旅游市场营销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 (7)熟练掌握现代酒店各部门的基础知识、运作流程和管理知识; (8)熟练掌握导游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旅行社各部门的基础知识、运作流程和管理知识; (9)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3.能力 (1)具有较强的前厅、客房、餐饮等涉外酒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2)具有扎实的导游技能和基本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能力。 (3)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导游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4)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承受能力。 (5)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和英文打字能力。 (6)有一定的公关销售能力。 (7)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 (8)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涉外酒店业餐饮管理与服务岗位、客房管理与服务岗位、前厅管理与服务岗位、酒吧管理与服务、外文导游员、涉外旅行社门市接待、计调、外联等管理与服务岗位。 2.其他就业岗位:

关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已经多年,但理论上尚缺乏科学的定义。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在199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高教司司长钟秉林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 2 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

由于多方办学,多头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状态,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学校的规模效益无法提高。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太大,加之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是发展缓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各部门、各企业都按自己所需办学,而部门办学往往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宏观上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2.2 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由于高职教育较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故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另外,课程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 2.3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这种状况将难以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滨海县现代教育中心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岗位分析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及现状 朝阳产业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也不例外,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旅行社和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朝着高档次、高星级发展,与旅游相适应和配套的吃、住、购、娱的产也迅速扩张,就滨海县而言,过去只有滨海县人民政府招待所(滨海宾馆)一家星级饭店,现在已经发展到拥有天海元、财苑宾馆等16家星级宾馆,餐饮也行成了规模化经营,全县旅游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达万人。但目前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对经专门培训的优秀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旅游从业人员需要有职业道德观念,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灵活、恰当地处理好和宾客的关系,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职校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源素质低、教材偏难。从中职的培养目标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凸现实践性与参与性的教学宗旨出发,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应运用行为导向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景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和实践,来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1.旅行社业 25% 2.酒店业 45% 3.其他行业(旅游投资企业、营销业等)20% 4.窗口服务行业 10% (三)主要职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能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有: 1.旅行社各管理岗、导游岗、计调岗等。

2.星级宾馆前厅部、营销部、客房部、餐饮部等部门的管理岗、服务岗。 3. 旅游营销公司营销人员岗、景点讲解员岗、管理岗。 4. 各类企事业单位秘书岗、接待人员岗。 5. 窗口行业客服人员岗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培养品学兼优的中等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 (二)专业要求 1.文化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文化科学知识,能用英语、粤语进行日常对话以及酒店中的对客服务;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会使用计算机办公;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以及一定的社会综合能力。 2.专业知识要求 熟练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要求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能胜任本专业(旅行社和酒店)各管理、服务工作;能使用普通话、常用旅游英语和粤语等接待宾客、处理业务、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和得体的仪表。 四.教学进程与时间分配表(见附表) 五.理论与技能教学内容说明 (一)专业理论课 1.《餐饮服务与管理》 讲授酒店餐饮部组织结构和各岗位职责,菜点酒水知识,中餐服务程序及西餐、酒吧、自助餐、送餐等服务知识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知识,能灵活处理常见与疑难问题,能胜任餐饮部各岗位工作。 2.《客房服务与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15 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代码:640101 。 (二)招生对象: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熟悉旅游市场,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讲解、接待服务、线路策划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导游、计调、外联、旅行社管理、景区讲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 .基本素质 (1 )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2)人文素质 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心理素质

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和健康平和的心态。(4 )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2.职业素质 (1)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2)掌握旅游管理、导游服务、景区讲解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能胜任导游、旅游社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工作,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 (二)知识结构 1 .基础知识 (1 )掌握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 (1)掌握计算机操作、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 (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旅游法规方面的知识; (4)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知识; (5)掌握导游接待和服务的知识。 3.专业拓展知识 1)掌握酒店前台、客房、餐饮相关的基础知识;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开题报告完整版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 规律研究开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1—2012年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开题报告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课题组 由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校长陈宏主持、申报,学校骨干教师参与研究的2011—2012年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于2011年6月正式批准立项(课题编号2011A003)。根据《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下发的课题立项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安排,特组织开题。现将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人。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品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科研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而且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的实用技术人才。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见,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我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1996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迫切要求大幅度提高一线劳动者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走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之路。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贡献率,提升全体国民的技能水平。 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教育的经济学意义上讲,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他们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高额回报教育的投入,从而实现体面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而目前职业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应用的缺陷,对人才培养没有考虑市场多元因素。二是人才培养目标有待明确。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就业岗位需要没有对接,培养的毕业生与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脱节。三是专业教学体系有待理顺。很多专业课程仍然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代码:120901K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二、培养目标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二)培养规格 四、就业方向 高星级酒店及酒店集团、连锁酒店、民宿等,从事中基层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选修导游方向和酒店职业经理人方向,也可面向旅游局、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或从事旅游接待、高层管理或职业经理人等工作。 五、修业年限和学位授予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学分,准予毕业;符合文山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学时、学分 总学时:2498学时;总学分:160学分。

七、专业核心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管理学原理。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及要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礼仪训练及职业形象塑造,旅游服务仪态训练(旅游公关礼仪、形体训练与基础化妆)。 导游讲解、解说能力(现场导游) 餐饮服务基本技能及宴会组织设计(餐饮服务管理)。 ④前厅服务技能及软件使用,客房服务基本技能及客房部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 管理)。 ⑤艺术品品鉴、插花技艺(艺术鉴赏)。 2.独立实践课程设置 说明:

1.军事理论及训练:按学校军训实施方案执行。 2.第二课堂:相关活动及学分按《文山学院第二课堂实施办法》执行。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牵头制定的实施方案执行。 4.专业见习:第二学期组织行业认知,第三学期组织旅游企业运营认知,第四、第五学期组织旅游岗位认知见习活动。 5.专业实习: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到对口单位实习,通过实习过程的历练,让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工作能力。 6.毕业论文:按《文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执行。 7.课程名称后面标注“*”号的为学位课程,下同。 九、专业课程设置及说明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览表 1.专业必修课程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代码:640101 执笔者:审核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职业道德优良,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优良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酒店、饭店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能,在现代外旅游企业(涉外饭店、国际旅行社)等领域从事旅行社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 表1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类别 岗位 名称 主要工作任务描述 职业资格证 书 考证要 求 核心岗位 导游 (领 队) 导游员接到旅行社委托带团的带 团计划和行程后,认真阅读计划,提 前安排好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准时 接到旅游者或旅游团队,前往酒店或 旅游景区,负责讲解工作,维护旅游 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解决游客可能出 现的问题或者接纳游客提出的意见或 者建议,以后更出色的完成导游工作。 初级全国导 游资格证/初级 计调 选考计调 1、根据对方询价编排线路,以《报 价单》提供相应价格信息 2、编制接团、带团计划 3、编制预算单 初级全国导 游资格证/初级 计调证 选考

四、培养规格 (一)能力要求 1、导游能力 2、旅行社服务管理能力 3、客房服务能力 4、餐饮服务能力 5、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6、财会、计算机应用能力 7、服务礼仪 8、景区服务能力 (二)知识要求 1、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 3、较好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较好的自学能力; 5、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 (三)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讲诚信,遵守法律及道德规范;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辨析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辨析就人才类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总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其中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由职业教育来培养,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技术型人才也称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 这种人才又可分为三类: 生产类,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畜牧师、植保技术员等;管理类,如车间主任、作业长、工段长、设备科长、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以及行政机关中的中高级职员;职业类,如会计、统计、牙技师、导游、空勤人员、农业生产经营者等。 技术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工程型人才要求,而更应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由于他们大都是在生产现场工作,因而与工程型人才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相关专业知识面要更宽广,如工艺人员除需要工艺知识外,尚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特别要具备解决现场社会性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一定的操作技能;三是由于生产现场的劳动常常是协同工作的群体活动,因此,人际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是这类人才极为重要的素质;四是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更强调工作实践的作用。 技能型人才也称技艺型、操作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他们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进行工作。

技术工人不属于这类人才,一些高技术设备的操作者,虽有操作任务,但不能简单地归入技能型人才,尚须分析其智力含量的多寡,才能决定其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 把上述各种人才类型与教育联系起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可称之为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称之为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 ①在国外,同样存在这两种教育,分别为vocationaleducation和technical education。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既能够培养技术型人才又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 从中可见,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不仅有分工二的区别,还有层次的区别。 同时,不可否认两者有交叉重叠之处。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含量在许多工二作中都占一定的比例,其交叉重叠之处确实在加宽。 尽管如此,两者仍然不可等同。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背景下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背景下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勃兴要求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作出积极应对。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在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在课程教学方面,强调学科之间的融通,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性,实行个性教育,引入地方特色文化,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以创意双师型为标准。 标签:旅游英语人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师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注重个体感受的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强调文化内涵和认同感的创意成为重要的经济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勃兴。旅游产业的文化性、参与性及体验性使其与文化创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逐渐在国内外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为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创造力为核心目标 人的创意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其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根本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才,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创意思维服务为特征,以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他们一方面掌握很强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对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有深刻的理解[1]。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指的是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创意生产者、策划者、经营管理者。 文化旅游创意人才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注重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不安于现状,不囿于传统,不盲目跟从,而是勇于进取,想象力丰富,善于把握新事物、新观念;目标明确,注重效率,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审美辨别力、沟通技能力、文化旅游行业经验、创意价值鉴别力等。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称其为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创意特质。 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贯强调英语知识和旅游知识并重,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旅游业务技能并重,也提及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原创精神、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应该被纳入培养目标中,而且成为目标的核心,成为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一根主线,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技能人才。人才的素质结构如下: 1.知识:英语和旅游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学知识、艺术知识、国际化知识 2.技能:英语语言技能、旅游业务技能、计算机技能、组织管理技能、专业设计技能 3.创造力:原创精神、开拓精神、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4.工作素质:实践经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灵活性、协调能力、适应能力 5.个性品质:独立风格、成功导向、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6.综合能力:学习能力、感悟生活的能力、洞察力、市场开发能力、营销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注重创意思维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跨学科与综合取向 培养目标的调整,必然引起课程教学的改革。如前所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 关键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启示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有特色的内容,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锝成功的关键。目前德国有55%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他们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培训工作,学校教学由学校主管,企业培训由企业全面负责。其特点是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2.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1990年,美国政府针对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加剧,推出了“技术准备计划”。这是美国政府为发展经济而设计的一套宏观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其办学主体包括地方职业技术学校、综合中学、社区学院、四年制的学院或大学等,也称为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政府、企业、学校都提出了要求,教育目标融合了就业、升学,终身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教育效率等多个方面。 3.英国韵“工读交替”形式。英国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大学、原“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普遍都采取了“工读交替”的形式。这种“三明治”的课程形式,加强了产业界与教育界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处于主导地位,整个培训计划主要由教育部门制订。 4.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是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教育,在能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中,有50%可进入大学,其余的进入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特点,一是上下贯通,既招收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在职人员,其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又接受普通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二是面向实际,提供灵活的多级证书,以利于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及分段提高。三是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大体相当,学院均建有实力雄厚的校内实训基地,并非常重视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1.突出学生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 比如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直接指向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重视专业设置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为了体现这一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突出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十分注重职业指导。具体来说,就是不注重使学生掌握系统、高深的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院长期致力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与各位领导做一交流,请各位同仁给与指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不断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实践,面向技术”办学理念,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明确了“立足市场、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定位,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规范了校企合作的管理,逐步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等,搭建合作平台,先后与山西省内外40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资源共享、综合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为实践教学教学搭建有效

载体。与山西益源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设“干部储备班”,与康美徕药业有限公司开办“店长强训班”,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09月,中国药店商学院山西分院在我院挂牌,标志着学院的校企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情况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专题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师联系企业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相关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共同学习。我校校企合作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校企合作已经作为我院办学的基本制度,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中处于战略地位。 二、建立健全运作机制,有效推行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为促使校企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我院逐步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指导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二是各专业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论证专业设置、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三是由合作办学科作为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对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制定校企合作年度规划。 三、工学结合,凸显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

旅游信息人才现状及人才培养机制

旅游信息人才现状及人才培养机制 ——以江西省为例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但旅 游从业人员的供给和培训却相对滞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表现出三大矛盾,要 解决该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素质锻炼,与国际接轨 并全面引入职业化发展理念,组织建立并全面实施旅游业职业化管理体系。 关键字:旅游业信息人才人才现状培养机制 正文: 旅游业是伴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逐步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的主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国内旅游业带来前所 未有的发展契机。相应地,各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但由于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人才市场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储备不足,加上旅游 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旅游企业面临着高速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旅游企业只有以现有的人力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企业内部 员工职业化培训与管理,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并构建科学的旅游从业人员 职业化发展体系,才能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发展中人才的问题。 (一)我国及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需要急剧增加。相应的,导游人员需求也急剧增加,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目前我国导游人员存在着总量不足、结 构失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特点: 1、旅游从业人员的总量不足,旅游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明显。 (1)旅游人才需求与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的拉动带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然而来自各大高校的就 业指导中心的信息表明,旅游专业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不足60%,并且同时就 业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事的并不是专业对口工作。造成以上矛盾 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前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 上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二是说明旅游人才教育机构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实

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制订了《建立学习型企业方案》、《职工技能大赛方案》、《“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形成了变相马制为赛马制,创造了职工展示技能、参与公开公平竞争,企业量才使用、公正合理选拔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了“科技带头人”、“关键技能带头人”、“能工巧匠”、“技术能手”两类三级选拔制度和岗位招聘规范,使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实施了《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考核评价办法》和公开招聘制度,体现了公司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年度培训计划、经费及要求都要在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一是确保了培训工作计划的严肃性;二是保障了公司职工民主权利的发挥和接受教育培训权益的落实。同时,积极落实集团公司“3+X”、“A+Y”用人模式,构建了“人适其岗、岗适其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新机制,为职工提高技能、岗位成才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考核评价体系。我们按照重点带动、整体推进、量才录用、人尽其才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技能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坚持收入和业绩挂钩的原则,讲业绩、讲贡献、讲发展;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原则,以“忠诚、能力、作为、业绩”为工作主线,以“高激励、严约束、真淘汰”为工作机制,推行了末位淘汰、岗位交流、离岗培训、工作问责、年薪激励等措施,依托公司高新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实行了项目主管负责制,落实了责任,加大了压力,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动力激励体系。鼓励职工尽快提高技能、掌握现代化技术本领,我们先后制定了《劳模管理办法》、《特殊津贴实施办法》、《高新津贴、岗位津贴、技能津贴、荣誉津贴激励办法》、《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坚持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和文化激励三结合,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爱岗敬业标兵”等荣誉称号,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创造发明成果,以个人的姓名予以命名,对实际操作中身怀绝技、技艺超群、技术精湛的职工,公司授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关键技能带头人荣誉称号,通过荣誉激励,调动了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我们坚持“技术能手”和“关键技能带头人”每月享受500元至2000元不同的岗位津贴,对技能大赛中获得名次的每月享受最高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外语教学部 二〇一五年四月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四、专业人才职业定位 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素质目标 4.岗位资格证书 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工作领域分析 2.工作领域职业能力分析及核心课程 3.课程体系的构建 4.教学安排 七、专业教学必备条件(师资标准与软件、硬件资源配置) 八、考核及评价 九、课程教学标准(见附录)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专业名称:旅游英语 2.专业代码:660109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2.学制:全日制三年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社会、经济和旅游行业发展需要,掌握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涉外旅游基础知识,熟悉国际旅游业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和综合运用能力及涉外旅游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能在国际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景区等涉外旅游相关部门从事旅游外事接待、导游、经营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人才服务面向 1.主要就业行业及企业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涉外旅游服务业,主要就业去向是旅行社、旅游公司及其接待部门或各涉外单位。 2. 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 (1)旅行社导游(英语、普通话); (2)旅行社管理人员(门市接待、计调、外联等); (3)主题公园和风景点的讲解人员。 五、专业人才培养 1.知识目标 (1)掌握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3)有针对性的重点了解和掌握旅游中的英语常用基础知识; (4)掌握与导游相关的法律、宗教、园林建筑、历史、地理等知识; (5)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礼仪常识; (6)具有服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导游带团技能及旅行社业务工作能力; (2)具备较熟练的旅游英语听、说交际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景点介绍、陪同、宾馆服务等讲解活动; (3)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 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而高职教育的改革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充分研究国外高职院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先进的理念,继而结合我区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需要,改革我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固定的风格和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范型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1国外典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并结合各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对原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活跃,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较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 1.1英国的BTEC模式(the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英国BTEC成立于1986年,在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BTEC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传统教育相对应,BTEC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提倡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3]。 1.2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TAFE是一种在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进行灵活多样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TAFE 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了在终身教育思想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教育理念,学习内容以应用性为主,所有课程按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溢出的要求实施。 1.3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一般译作“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北美深受业界欢迎的,适用于高、中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教学形式。其特点是:①以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②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③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④教学的灵活和管理的科学性[4]。 1.4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the German dual system):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和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共同培养学生,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 浅谈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On Talents Training Modes for Fore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郝尉君HAO Wei-jun;郝雅静HAO Ya-jing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Hohhot010070,China)摘要: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以及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对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高职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此,以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四大维度,试论其对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为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新思路,即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alents strategy,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world's more advanced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s.Based on this,according to four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thought,training objectives,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their enlightenment 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domestic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discussed,providing new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which is to construct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areer planning. 关键词: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fore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21-02 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形成内部控制体系监督合力,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范丽炜.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度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07. [2]黄建林.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湖南大学,2007. [3]王玉星.内部控制—— —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 [5]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9. [6]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7]汤萱.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_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09(3):62-66. [8]顾海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国高等教育,2010(15).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郝尉君(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机电职 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管 理的理论与实践。 ·2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