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国家标准

附件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试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慧远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

引言

0.1概述

1.1 本标准通过提供一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用于指导企业策划、实施、运行、评审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图1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

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采用过程方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过程一致,分为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1.3 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和预期,通常来说,包括:

1.4 a)企业的知识产权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存在知识产权流失和侵权风险;

1.5 b)知识产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合理利用现有成果;

1.6 c)知识产权投入较大,成效不突出。

1.7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体现在:

1.8 a) 通过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市值,提高股东满意度;

1.9 b)降低企业因知识产权侵权和被侵权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1.10 c)在业务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提升产品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

1.11 d)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1.12 本标准鼓励采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

1.13 a)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1.14 b)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1.15 c)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实现

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

1.16 d)对知识产权管理效果进行监控和评审;

1.17 e)根据评审结果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1.18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知识产权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宜遵循以下原则:

a)战略导向

1.19 企业要在战略层面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管理,使企业的经营发展、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管理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领导作用

1.20 领导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系统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对领导者、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是取得知识产权管理成功的前提。

c)全员参与

1.21 知识产权涉及到全体员工、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需要动员全员参与,发挥企业系统整体的力量,才能保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0.4 影响因素

1.22 企业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23 a) 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

1.24 b) 企业的持续发展的要求、竞争策略、组织规模和组织结构;

1.25 c) 企业的产品及其依赖的核心技术、业务流程。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运行、评审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企业:a)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b) 实施、保持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c)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价。

对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其他组织,可参照本标准相关要求执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对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所引用版本适用。对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5)

4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XXXXX的本部分。

4.1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和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特定领域知识产权。

注:1994年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的知识产权为“本协议所称的‘知识产权’一词系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至第7节所列举所有种类的知识财产”。

4.2

过程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4.3 [GB/T19000-2008,定义3.4.1]

4.4

产品product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列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分属于不同产品类别的成分构成,其属性是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取决于产品的主导成分。例如: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

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注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需要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纳税申报单所需的损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报告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为货物。

4.5 [GB/T19000-2008,定义3.4.2]

4.6

体系(系统) 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7 [GB/T 19000-2008,定义3.2.1]

4.8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4.9 [GB/T 19000-2008,定义3.2.2]

4.10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在知识产权方面指挥和控制企业的管理体系。

4.11

研究开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在系统的分析基础上,为了提高(人员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知识积累和运用知识设计新的应用而开展的创造性工作。

[经合发展组织(OECD)2008年发展报告:经济、环境和社会统计]

5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5.1 总要求

企业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策划、实施、运行、评审、改进文件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5.2 文件要求

5.2.1 总则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手册;

c)本标准中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5.2.2 文件控制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依据,应予以控制:

a) 发布前得到审核和批准;

b) 文件更新后再发布前,应重新审核、批准;

c) 文件中相关要求应予以明确;

d) 应按文件类别、秘密级别进行管理;

e) 文件应易于识别、取用和阅读;

f) 因特定目的需要保留的失效文件,应予以标记。

5.2.3 知识产权手册

编制和保持知识产权手册,包括:

a)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和基本要求;

b)知识产权机构设置、职责和沟通;

c)为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所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d)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

5.2.4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5.3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所需的控制。对外来文件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记录文件应予以控制并确保:

a) 行政决定、司法判决、律师函件等外来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来源与取得时间

可识别;

b) 建立、保持和维护记录文件,以证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有效运

行;

c)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的完整性,明确保管方式和保管期限。

5.4 一致性要求

5.5 对于声称完全符合本标准的企业,应满足本标准的各项指标,具体指标项详见附录A。

5.6 对于有更高知识产权管理要求的企业,应寻求满足本标准附录B的指标。

6 管理职责

6.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通过以下活动实现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a)制定知识产权方针;

b)确保知识产权目标的制定;

c)确保知识产权的有关职责、权限和有效沟通;

d)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资源的配备。

6.2 知识产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发布企业知识产权方针,并确保:

a)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b) 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相适应;

c) 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运行;

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全体员工。

6.3 策划

6.3.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 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确保满足知识产权方针的要求;

b)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管理活动得到有效运行和控制;

c)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6.3.2 知识产权目标

6.4 最高管理者应针对企业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知识产权目标,目标应确保:

a)形成文件并且可测量;

b)与知识产权方针保持一致,内容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6.4.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便:

a)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渠道;

b)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并传达给员工。

6.5 职责、权限和沟通

6.5.1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在企业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和改进需求;

c)确保全体员工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认知;

d)确保知识产权体系运行和改进需要的各项资源的落实;

e)负责知识产权的对外公共关系。

6.5.2 机构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落实知识产权工作。

6.5.3 内部沟通

建立知识产权沟通渠道,确保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6.6 管理评审

6.7 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6.7.1 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应包括:

a)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b)审核结果;

c)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

d)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

e)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6.7.2 评审输出

评审输出应包括:

a)知识产权方针、目标修改建议;

b)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改进建议;

c)资源需求。

7 资源管理

7.1 人力资源

7.1.1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明确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满足相应的条件。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包括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利工程师等。

7.1.2 教育与培训

a)规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并规划和执行;

b)组织全体员工按业务领域和岗位要求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c)组织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训,并形成记录。

7.1.3 人事合同

通过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等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约定知识产权权属和保守秘密条款;必要时,还应约定竞业禁止和补偿条款。

7.1.4 入职

a)对新入职员工进行适当的知识产权背景调查,并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以避免侵犯他

人知识产权。

b)对于研究开发、产品线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有条件的企业可要求新入职

员工签署知识产权声明。

7.1.5 离职

a)对离职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知识产权事项提醒;

b)涉及核心知识产权的员工离职时,应签署离职知识产权协议,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

的权属和保守秘密的要求。

7.1.6 激励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鼓励员工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积极性,并形成记录。

7.2 基础设施

根据需要配套相关资源,以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a)软硬件设备,如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等;

b) 办公场所(地)。

7.3 财务资源

应设立知识产权经常性预算科目,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的正常进行,经费项目包括:

a) 用于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维持、检索、分析、评估、诉讼和培训等费用;

b) 用于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运行费用;

c) 用于知识产权激励的费用。

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知识产权风险准备金。

7.4 信息资源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所属领域、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信息;

b) 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加工,并加以有效利用;

c)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并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

8 基础管理

8.1 获取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根据知识产权方针目标,制定知识产权获取的工作计划,明确获取的方式和途径;

b) 在获取知识产权前进行必要的检索;

c) 保持知识产权获取记录。

8.2 维护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建立知识产权分类管理档案,进行日常维护;

b) 知识产权评估程序,有条件的企业可对知识产权进行分级管理;

c) 知识产权权属变更程序;

d) 知识产权权属放弃程序。

8.3 运用

8.3.1 实施、许可和转让

a) 应促进和监控知识产权的实施,有条件的企业可评估知识产权对产品销售的贡献;

b) 在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前,应进行调查和评估,针对企业作为让与方和受让方分别

设定调查内容,明确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决策程序。

8.3.2 投资融资

在投资融资活动前,应对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投资融资活动包括知识产权出资入股、质押、担保等方式。

8.3.3 合并与并购

在合并与并购过程中,应进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根据合并与并购目的设定对目标企业知识产权状况的调查内容;有条件的企业应评估相关知识产权价值。

8.3.4 标准化

a) 参与标准组织前,企业应了解标准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在将包含专利和专利申请

的技术方案向标准组织提案时,应按照知识产权政策要求披露并做出许可承诺;

b) 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标准制定工作时,应明确标准的知识产权政策和工作程序。

8.3.5 联盟及相关组织

在组建或参与知识产权联盟或其他相关组织时,应了解其知识产权政策。

8.4 保护

8.4.1 风险管理

a) 应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办公、生产等设备及软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b) 应定期监控产品可能涉及的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

的损害程度,向决策层发出警示性信息,并提出防范预案;

c)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全面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程序,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

测,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8.4.2 争议处理

a) 应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发现与执行程序,及时发现和监控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适

时运用行政和司法途径保护知识产权;

b)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时,应评估诉讼、仲裁、和解等不同处理方式对企业的影响,选

取适宜的争议解决方式。

8.4.3 涉外贸易

a) 产品出口前,应调查出口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行业相关诉讼、

产品可能涉及的他人知识产权,制定风险分析报告,明确潜在风险和相关措施;

b) 产品出口前,应适时在出口地进行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和登记。

8.5 合同管理

a) 应对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约定进行审查,并形成记录。

b) 知识产权委外业务应签订书面合同,对权属、保密等进行约定,包括:检索与分析、

预警、申请、诉讼、侵权调查与鉴定、管理咨询等;

c) 在进行委托研发或合作研发时,应签订书面合同,约定知识产权权属、许可及利益

分配、后续改进的权属和使用等;

d) 承担涉及国家重大专项等政府类科技项目时,应了解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

并按照要求进行项目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8.6 保密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包括:

a)明确涉密人员,设定保密等级和接触权限;

b)明确可能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设备,规定使用目的、人员和方式;

c)明确涉密文件,规定保密等级、期限和传递、保存及销毁的要求;

d)明确涉密区域,规定客户及参访人员活动范围等。

9 实施和运行

9.1 概念阶段

a)在产品立项时,应分析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信息,包括各关键技术的专利数量、

地域分布和专利权人信息等;

b)通过知识产权分析及市场调研相结合,明确该产品潜在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

c)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防范预案作为项目立项与整体预算的依据。

9.2 研究开发

a) 在研究开发、技术改进时,应对该领域内的知识产权信息、相关科技文献及其他公

开信息进行检索,对项目的技术发展状况、知识产权状况和竞争对手状况等进行分析;

b) 在检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专利布局规划;

c) 跟踪与监控研究开发活动中知识产权,适时调整研究开发策略和内容,合理利用他

人知识产权,规避侵权风险;

d) 及时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明确保护方式,适时形成知识产权;

e) 建立研究开发成果对外发布审批程序;

f) 保留研究开发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9.3 采购

a) 在采购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过程中,收集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必要时应要求供方提

供权属证明;

b) 做好供方信息、进货渠道、进价策略等信息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c) 在采购合同中应明确知识产权权属、许可使用范围、侵权责任承担等。

9.4 生产

a) 及时评估、确认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与工艺方法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明确保护方式,

适时形成知识产权;

b) 在委托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对外协作的过程中,应在生产合同中明确知识

产权权属、许可使用范围、侵权责任承担等,必要时,应要求供方提供知识产权许可证明;

c) 保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9.5 销售和售后

a) 产品销售前,对产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制定知识产权保

护和风险规避方案;

b) 在产品宣传、销售、会展等商业活动前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或风险规避方案,降低和

避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c) 建立产品销售市场监控程序,采取保护措施,及时跟踪和调查相关知识产权被侵权

情况,建立和保持相关记录;

d) 产品升级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跟踪调查,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

避方案,适时形成新的知识产权。

10 审核和改进

10.1 总则

策划并实施下列方面所需的监控、审查和改进过程:

a) 确保业务过程中产品、软硬件设施设备符合知识产权有关要求;

b) 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0.2 内部审核

a)应建立、保持及实施内部审核程序,以确保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并作为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一种评价。

10.3 分析与改进

根据知识产权方针、目标以及检查、分析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运行控制目标和控制项

注:1.企业未涉及的业务,并在知识产权手册中进行说明的项目可视为合格 2.审核结果中的“是”和“否”,代表该项目“合格”或“不合格”

附录B (资料性附录)管理业绩提高指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讲解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讲解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制定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国际化、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保护强度渐趋加大,重要性日益突现。 2、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签署以来,知识产权规则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争夺国际市场的焦点。 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知识产权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许多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其核心就是要提高国家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其重要的实现路径是更加突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 (二)国内背景: 1、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日益重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逐步深入。2008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2、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省专利申请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六位跃升到2008年的全国第一位。 3、企业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涌现了一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较强的企业。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六位上升到2008年的全国第一位,为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导致的知识产权纠纷逐步增多,尤其是遭致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多,面对跨国公司的侵权指控,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二是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强。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缺乏系统化、规范化、常规化的有效管理,往往导致知识产权纠纷和企业损失。 三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措施比较少,缺乏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的有效指导措施。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国家标准

附件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试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慧远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

引言 0.1概述 1.1 本标准通过提供一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用于指导企业策划、实施、运行、评审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图1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 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采用过程方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过程一致,分为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1.3 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和预期,通常来说,包括: 1.4 a)企业的知识产权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存在知识产权流失和侵权风险; 1.5 b)知识产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合理利用现有成果; 1.6 c)知识产权投入较大,成效不突出。 1.7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体现在: 1.8 a) 通过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市值,提高股东满意度; 1.9 b)降低企业因知识产权侵权和被侵权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1.10 c)在业务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提升产品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 1.11 d)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1.12 本标准鼓励采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 1.13 a)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1.14 b)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1.15 c)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实现 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全文gbt29490——(最新整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全文GB/T 29490——2013 发布:2014-04-18 作者:admin 浏览:38次内容出处: 前言I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引言II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企业: a)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b) 运行并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c)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价。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可参照本标准相关要求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1374-2008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2008和GB/T 21374-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知识产权体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将于3月1日起实施。、 目录 1前言 2引言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5管理职责 ? 6资源管理 ?7 基础管理 ? 8实施和运行 ? 9审核和改进 1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 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2引言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doc

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 XXXXXX公司企业制度 XXX公司字xxx号 知识产权工作管理 规章制度 发行版本: 2008-12-26发布 2008-12-26实施 XXXX公司 前言 本标准由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总裁办公会审核通过 本标准起草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编制人:XXX 本标准审核人:XXX 本标准批准人:XXX 本标准由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修改和解释。

目录 前言 1、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2 、专利管理办法 3 、商标管理办法 4、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5、保密协议 6、知识产权奖惩办法 7 、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知识产权,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 (一)专利权和技术秘密。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配方、新品种等专利权和技术秘密; (二)商标权和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本公司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以及所拥有的未公开的工程、设计、市场、经营、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

(三)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主要指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像、艺术表演、教材、辞书、规范汇编等; (四)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他知识产权。 第三条本公司知识产区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第四条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审核、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二)代表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 (三)代表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诉讼等对外工作; (四)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合同、协议; (五)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 第五条公司员工完成公司工作任务、利用公司名义、利用公司物质条件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其持有权属本公司。 (一)完成本公司工作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 1.执行本公司工作任务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2.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模板(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

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本公司持有的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发明创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其中主要包括: (一)专利权和技术秘密:主要包括新物质、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配方、新设计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实施许可权等以及技术秘密。 (二)商标权:本公司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本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音、录像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本公司提供资金或资料等为创作条件,组织人员进行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 (四)商业秘密(含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主要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只属本公司拥有的经营管理、工程、设计、市场、租赁、服务信息等。 (五)其他单位委托本公司承担的科研任务并负有保密义务的科技成果权。 (六)本公司引进的专利、商标、著作、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 (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如商号、域名、网络地址专用权等。 第三条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增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维护公司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本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知识产权管理部设置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各专业管理岗位,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具体工作。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还应指定本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一) 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二) 审核业务部门的知识产权申请,组织和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 (三) 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 (四) 代表本公司对外处理知识产权相关纠纷、诉讼等事项; (五) 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本专业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合同档案; (六) 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并交流经验。 第五条公司的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犯。凡本公司(包括

(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引言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知识产权 本规范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商号权及其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2.2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活动的总称。 3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应: a)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企业发展总方针相适应; b)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c)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体要求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按本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企业应: a) 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 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 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c)知识产权管理记录。 4.2.2 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建立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知识产权申请、维护和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员工发明创造奖励制度,并适时修改并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应对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4.2.3 记录 企业应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记录,形成档案,为评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依据。 4.3 策划 4.3.1 知识产权界定 企业应建立职务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识产权权属,拟定引进和实施他人知识产权的计划。 4.3.2 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 企业应搜集适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文件。 4.3.3 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职能部门划分和管理层级划分,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并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相应的文件。目标应服务于企业发展总目标,并设置可测量参数。 企业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层级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 机构与职责 4.4.1 机构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国家标准20131113

附件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试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慧远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

引言 0.1概述 1.1 本标准通过提供一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用于指导企业策划、实施、运行、评审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图1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 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采用过程方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过程一致,分为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1.3 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和预期,通常来说,包括: 1.4 a)企业的知识产权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存在知识产权流失和侵权风险; 1.5 b)知识产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合理利用现有成果; 1.6 c)知识产权投入较大,成效不突出。 1.7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体现在: 1.8 a) 通过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市值,提高股东满意度; 1.9 b)降低企业因知识产权侵权和被侵权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1.10 c)在业务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提升产品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 1.11 d)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1.12 本标准鼓励采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 1.13 a)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1.14 b)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1.15 c)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实现 对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

DB32T 1204-2008 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DB32/T 1204-2008 前言 本标准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参照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模式编制,旨在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本标准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江苏经纬技术创新咨询有限公司、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恒、施光亚、管瑞良韦华、吴红兵、陈昌柏、刘佳、李红波、李海涛、陈宏斌、陈志刚、王永强、张伟。 发布日期:2008-01-01 实施日期:2008-07-08 主管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8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知识产权 本规范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商号权及其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2.2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活动的总称。 3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应: a)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企业发展总方针相适应; b)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c)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体要求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按本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企业应: a) 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 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 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4.2 文件要求

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doc 9页)

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doc 9页)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间竞争乃至国家间竞争已实质演变为知识的竞争.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但如何在实现创新后又不致被他人仿冒,或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管理和转化创新成果,这是当前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重大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要不断壮大,就必须一手抓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一手抓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管理,特别是必须采取各种的竞争手段与保护措施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建立和发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是对知识的产出,实施,转化等全方位的竞争.在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中,知识产权制度被视为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也意识到建立运行良好的簇新制度,对于维护企业无形资产,啬企业市场效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从而影

响企业乃至国家研发实力及核心竞争能力.所以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事业单位科技与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知识产权管理实际就是企业知识资本的优化管理.通过技术层面对企业知识资本的整合,挖掘企业固有的隐性知识,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知识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地转化为企业效益.对于初次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企业来说,在建立全面完整的管理规范之初,还应包括完整的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组织规范.这一类组织规范应涵盖以下内容: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及此类人员的任职期限等;管理部门在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事项方面的职责,与其他日常管理部门的关系等. 制订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根本制度上的构建,也是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全新革命,其通过企业有系统地实施,而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模式来确定.第一种模式是制订一份统一,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该管理规范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来制定;另一种模式是将一些比较原则性的内容集中在一份文件中加以规定,而将其他较具体,有较强操作性的内容在按照一定标准在另外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 第一节知识产权管理岗位职责 一、知识产权经理岗位职责 知识产权经理领导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如知识产权管理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等)处理知识产权管理的日常事务。其具体职责如表9-1所示。 表9-1 知识产权经理岗位职责 二、知识产权管理师岗位职责 知识产权管理师的主要职责在知识产权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指导本公司的知识产权检索、专利申请、纠纷处理、知识产权培训与教育、与相关外部机构的联系工作。其具体职责如表9-2所示。

表9-2 知识产权管理师岗位职责 三、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在知识产权经理的领导下,负责专利申报资料准备、专利文献检索与开发等事务性工作, 不断完善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其具体职责如表9-3所示。 表9-3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第二节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下面是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供读者参考。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1.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 2.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有效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4.明确界定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权益关系,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利益。 第2条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符合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 2.符合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规律。 3.符合公司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4.符合国际交流、合作及国际惯例的共同准则。 5.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合理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第3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本公司全部或部分拥有的职务科技成果、职务商业秘密、职务作品和其他智力成果及信息所产生的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具体包括以下七类。 1.公司实施和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 3.计算机软件和其他作品的著作权,包括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摄影、录像、规范汇编等。 4.技术秘密和商业经营秘密。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概述 1、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 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 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 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 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前言I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2引言II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企业: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行工作政策汇编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行工作政策汇编 一、国家层面政策文件 1.【国知局】2013.5.21《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启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工作的通知》(国知办发管字(2013)48号) 自2013年3月1日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发布实施后,首次发文启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工作(以下统称“贯标”)。并将“着力培养一批业务娴熟的贯标专业人才,认真做好贯标支撑配套工作,重点支持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贯标,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贯标”作为一项重要工标目标。 2.【国知局等多部委】2014.7.15《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委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和改进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知发协字〔2014〕41号) 文件中提到: 引导企业标准化管理知识产权。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程,推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将规范管理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培育管理规范的贯标认证机构,规范认证工作。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情况作为科技项目立项,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 3.【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5.12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拟增加知识产权权重 https://www.sodocs.net/doc/213741908.html,/mtjj/2015/201505/t20150518_1118701.html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0部门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提出的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时,提高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所占认定条件的比重,同时考虑将企业推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情况纳入认定条件,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2013年2月7日发布 2013年3月1日实施

目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2) 4.1 总体要求 (2) 4.2 文件要求 (2) 5 管理职责 (3) 5.1 管理承诺 (3) 5.2 知识产权方针 (3) 5.3 策划 (4)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4) 5.5 管理评审 (4) 6 资源管理 (5) 6.1 人力资源 (5) 6.2 基础设施 (6) 6.3 财务资源 (6) 6.4 信息资源 (6) 7 基础管理 (6) 7.1 获取 (6) 7.2 维护 (6) 7.3 运用 (6) 7.4 保护 (7) 7.5 合同管理 (8) 7.6 保密 (8) 8 实施和运行 (8) 8.1 立项 (8) 8.2 研究开发 (8) 8.3 采购 (8) 8.4 生产 (9) 8.5 销售和售后 (9) 9 审核和改进 (9) 9.1 总则 (9) 9.2 内部审核 (9) 9.3 分析与改进 (9)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 家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2013年2月7日发布 2013年3月1日实施 目次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引言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 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 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前言 本标准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实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参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模式编制,旨在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本标准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江苏经纬技术创新咨询有限公司、福州日出东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恒、施光亚、管瑞良韦华、吴红兵、陈昌柏、刘佳、李红波、李海涛、陈宏斌、陈志刚、王永强、张伟。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知识产权 本规范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商号权及其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2.2 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围绕知识产权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列活动的总称。 3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应: a)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企业发展总方针相适应; b)为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总体框架; c)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体要求 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按本标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企业应: a) 识别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及其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 b) 确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c) 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c)知识产权管理记录。 4.2.2 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建立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知识产权申请、维护和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员工发明创造奖励制度,并适时修改并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应对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管理。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条本着以下四个目的,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为促进本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增强本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2)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3)有效保护本公司的知识产权。 (4)明确界定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权益关系,维护本公司和员工的利益。 第2条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符合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 (2)符合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规律。 (3)符合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4)符合国际交流、合作及国际惯例的共同准则。 (5)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合理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第3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本公司全部或部分拥有的职务科技成果、职务商业秘密、职务作品和其他智力成果及信息所产生的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具体包括以下七类。 (1)公司实施和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 (3)计算机软件和其他作品的著作权,包括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摄影、录像、规范汇编等。(4)技术秘密和商业经营秘密。

(5)公司享有的注册商标、使用中的商标专用权。 (6)单位名称权,即本公司的单位名称使用权与许可他人使用权。 (7)依法由企业享有的其他知识产权。 第2章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第4条本公司采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的知识产权三级管理体系。 第5条本公司总经理作为直接领导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其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如下。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批准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和策略。(2)组织和领导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规划和具体措施,完善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根据公司的知识产权状况、公司发展状况,并结合本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富有潜力的公司知识产权战略。 (4)监督、督促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协调公司各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5)审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年度计划,并将其纳入本公司年度管理计划。(6)做出对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违反公司知识产权制度、造成公司知识产权财产损失的人员给予处分的决定。 (7)领导本公司对外进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交流与合作。 (8)为公司的技术引进、知识产权输出做决策。 第6条本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其基本职责如下。 (1)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