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库存管理知识点笔记

库存管理知识点笔记

库存管理知识点笔记
库存管理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

●库存的定义: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资源。

●库存的作用与弊端:

库存的作用:

①库存使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②库存能够平衡供给需求

③库存能够预防供应与需求的不确定性④库存在供应链中起缓冲器的作用⑤库存能够消除供需双方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

库存的弊端:

①占用大量资金②发生库存成本③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库存的基本目标:

就是防止超储和存货,以最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所期望的服务水平,即在达到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下,尽量将库存成本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库存的分类

(一)按库存物品在生产过程和配送过程所处的状态分类

①原材料库存(由供应部门来管理控制)

②在制品库存(由生产部门来管理控制)

③维修库存(由设备维修部门来管理控制)

④产成品库存(由销售部门或物流部门来管理控制)(二)按库存的作用分类

①周转库存:是由批量周期性形成的库存。

②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订货提前

期、生产周期、交货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

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

存。

③调节库存:是用于调节需求或供应的不

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平衡、各个

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

④在途库存: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

方处于运输过程中的物品。

●库存成本的构成

①购入成本: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入

成本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入数量的乘积;

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指单位生产成

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②订购成本(或称订货周期):从需求的确

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

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

③储存(保管)成本:收获、存储和搬运

费用等。

④缺货成本:由于外部或内部中断供应所

产生的成本。

●库存系统的性质

①需求:指从仓库中提取物品以满足用户

的需求

②补充订货:指根据需求从供应商处订货

并将物品入库

③约束:库存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

受许多管理约束

●库存控制要素

①仓库所在的地理位置②订货批次和订货

数量③运输④信息⑤管理

●库存管理的过程

①确定需求:需求识别与需求预测②存货

识别与编码③订购批量与订购时间的确定

④服务水平与安全库存的确定⑤订货提前

期管理(订货提前期:指从订单发出到接

到物品的时间间隔,包括识别库存,确认、

补充库存,与供应商联系,签订订单,催

交货以及到货和验货时间)

●库存控制的基本决策

①确定相邻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②确定每

次订货的订货批量③确定每次订货的提前

期④确定库存满足需求的服务率

●库存控制的影响因素

①需求特性因素②订货提前期③服务水平

●库存管理与控制意义

①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②可以降低企业成

本③支持全球化生产经营

第二章

预测: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做

出的预计与推测。

●预测的分类

⑴按主客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分类①定量方

法②定性方法

⑵按预测时间的长短分类①长期预测②中

期预测③短期预测

●需求预测的内容①数量②时间③频率④

范围⑤可预测性

●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业周期②产品生命

周期③顾客的购买能力,顾客的偏好④广

告、促销能力、信誉、产品整理,设计等。

●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①判断在预测中的作用②预测精度与成本

③预测的时间范围和更新频率④稳定性和

响应性

●定性预测的方法(优缺点见P40-41)

①市场调查当对新产品或缺乏历史数据的

产品需求进行预测时,常采用此法。

②小组共识通常由高级决策人员召集销

售、生产、采购、财务、研究与开发等部

门人员开会讨论

③历史类比将所预测的对象与类似的产品

相联系,利用类似产品的历史数据进行预

测,这种预测方法在设计开发新产品时常

被采用。

④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原则1、

匿名性。2、反馈性。3、收敛性。

●定量预测方法

(1)时间序列分析法

①简单平均法②加权平均法③简单移动平

均法④加权移动平均法⑤指数平滑法

(2)季节性预测(3)线性回归分析

●误差产生的原因

未来的不可知性。误差可能有多种来源,一种常见的来源是将过去的趋势外推至未来的过程,而很多预测人员却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误差在预测中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将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别定义为预测值的误差

●误差精度测量①平均误差②平均绝对误差③相对误差平均值

第三章

●定量订货系统

(一)运行机制

每当库存余额降至订货点时,就发出固定批量的订货。

注意问题:

①订货批量通常是指计算出来的经济订货批量,订购这一批量是最经济的。

②再订货点是为防止补充订货周期期间发生缺货而设定的,它的大小取决于补充订货周期期间的需求是多少。

③如果最近的出库使库存降到了再订货点以下,将立即发出订货。

④补货之间的时间间隔随当前存货使用率的变化而变化。

⑤定量订货系统控制的关键因素是订货批量与再订货点。

使用定量订货系统的原因:①它非常容易理解和管理②它与固定订货周期系统相比需要较少的安全库存。

⑦定量订货系统常用来管理具有中等批量

到大批量稳定需求的物品。

(二)系统模型

所谓定量订货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

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

(三)库存控制特点

①每次订货批量通常是固定的

②每相邻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通常是变化

的,其大小主要取决于需求量变化,呈反

比关系

③订货提前期基本不变

(四)应用范围与采用方法

(1)应用范围

①所储物品(存货)具备连续检查的条件

②价值虽低但需求数量大的物资以及价格

昂贵物品

③市场上易于采购的物品。

(2)采用方法

①收发卡片法。就是用特别设计的收发卡

片控制订货时间的方法。收发卡片上通常

标有物品代号、名称、规格、货位、最低

库存储备以及信息。物品进出库的时间、

数量、领料单位等信息。

②双堆法

采用双堆系统时,在每次进货时,均将物

品分成两堆放在仓库中存放,一堆(B箱)

作为订货点的库存储备,单独存放。剩余

的放在另一堆(A箱)里作为经常性储备

存放,供日常发料之用。如果经常性储备

的一堆(A箱)空了,这就相当于一个信

号,提醒库存管理人员应该补充订货了。

具体如图P69。双堆系统适用于廉价、用途

稳定和前置时间短的物品,如办公用品、

螺母、螺栓等。

注(三堆法):有时,安全库存会被单独放

在第三个箱子里(C箱),这时就成为了三

堆系统。A箱子里的物品用完时就该发出

订货了;B箱子里的物品用完时,所订的货

是否应该到货了,如果这时还没有按时到

货,就得动用C箱子里的物品了,这时就

要加紧催货,一旦C箱子里的安全库存用

完就要发生缺货了。具体如图P69。

●定期订货系统

(一)运行机制

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库存,决定库存余

额并发出订货,订货量等于最高库存水平

与库存余额的差。

这种系统的检查期固定,而订货量、需求

率和订货点(检查时的库存余额)是可变

的。

(二)系统模型

定期订货系统采用定期盘点,根据库存情

况,结合下一计划期预计的需求确定每次

的订货批量。

定期订货系统的关键是确定订货间隔期。

(三)优点:

①一次办理多种物品的订货,订货费用低。

②一次订货的金额大,易于获得供应商按

总订货金额提供的价格折扣。

③订货量大也使运输车辆得到有效、经济

地运行,运输成本低。

(四)应用环境

①需要定期盘点和定期采购或生产的物

品。

②具有相同供应来源的物品。

③供货渠道较少或物品供货由物流企业承

担。

缺点:不论库存水平降得多还是少,都要按

期发出订货,当库存水平很高时,订货量

是很少的。

●最大最小系统

最大最小系统仍然是一种定期订货系统,

只不过它需要确定一个订货点。

运行机制:每隔固定的时间就检查库存并确

定库存余额,当库存余额小于等于订货点

时就发出订货(否则就不订货),订货量等

于最好库存水平和库存余额的差。

该系统由检查期T、最高库存水平E、订货

量R三个变量所完全确定。

当经过时间间隔t时,如果库存量降到订货

点及其以下,则发出订货;否则,再经过

时间t时再考虑是否发出订货。具体如图

P71

注:不同库存系统的比较

基本区别:定量订货系统是“事件驱动”,而定期订货系统是“时间驱动”。具体如图P72。

●随机型库存控制系统

(一)系统模型:

由于前置时间或需求率往往是可变的,库存量曲线呈现为台阶型的折线,且各个订货周期内的曲线形状不再相同。具体如图P74。

●描述需求函数的常用概率分布

(1)正态分布

当需求量是连续时,常用正态分布来描述需求函数,所以正态分布往往是对需求函数的合理逼近。具体如图P74.呈对称性分布。

(2)泊松分布

适合用来描述需求率很低的物品,即当需求不连续且均值较低时,可以选用泊松分布来描述需求函数。

(3)负指数分布

可以用来描述某些批发和零售场合的需求函数。

●一次性订货量系统

特点:像时装、生鲜食品、报纸等这类物资,一般具有更新快、不易或不能长久保存的特点,在一个需求周期一般只能进货一次。注:定量(定期)订货系统不适合于对一

次性订购物品的库存进行控制原因:

①一次性订购物品的需求量不连续

②不同时期一次性订购物品的需求量可能

有很大的变化

③由于过时、易腐或不能长久保存使得一

次性订购物品的市场寿命非常短促。

注:处理一次性订货的关键是确定或估计需

求量。

●适用范围

一次性订货量系统适用于对下列两类物品

的库存控制:

①偶尔发生的某种物品的需求②经常发生

的某种市场寿命非常短的物品的不定量需

求。

注:报童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一次性订货量问

题。

第四章

●ABC分类法基本原理、依据和库存策略

(一)基本原理

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重要的少数、

次要的多数。”

基本原理:按照库存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

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通常根据年耗

用金额(年存货数量×价格)将物品分为

三类:

①A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10%

左右,价值占存货总价值的70%左右

②B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20%

左右,价值占存货总价值的20%左右

③C类存货的品种种类占总品种数的70%

左右,价值占存货总价值的10%左右。

(二)依据

进行ABC分类时,通常是根据存货占用的

资金多少来分类。除此以外,也可用其他

依据:

①缺货后果②供应的不确定性

③过期或变质的风险④客户的重要性

(三)库存策略

目的:在于根据分类结果对每类物品采取适

宜的库存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A类的库存控制策略是严密控

制;B类的库存控制策略是一般控制;C类

的库存策略可以根据情况自由处理。

(四)ABC分类步骤

①将库存物品按年耗用金额从大到小排序

②计算各种物品占用资金金额占全部库存

占用资金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

③按照分类标准,选择断点进行分类,确

定A、B、C三类物品。

具体应用如P88-89例题。

●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及其敏感性

经济订货批量:就是按照库存总费用最小的

原则确定出的订货批量。

(一)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

库存控制决策目的:就是要确定合适的订货

批量Q与订货点R,最终降低库存总成本。

当库存量降低到订货点时,就按Q单位发

出一批新的订货单。经过一个固定的采购

提前期后,物品到达并入库,物品即将入

库时的库存数量为零。具体如P93图4-5。

库存总成本与订货量的变化关系如P93图

4-6。如何合理控制库存,使库存总成本最

低,关键是兼顾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寻

求最佳的订货批量,即经济订货批量。

在年总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订货批量越

小,平均库存量越低,但发生的订货次数

越多。

★现暂定计划为一年,年需求量为D,订

货批量为Q,每次订货的成本为C,物品

的订购单价为P,年储存费率为H。此时,

年订货次数等于D/Q,平均库存量为Q/2。

则,年订货成本=C×D/Q

年储存成本=P×H×Q/2

若不允许缺货,则

年总库存成本(TC)=年购入成本(P×D)

+年订货成本(C×D/Q)+年储存成本(P

×H×Q/2)

利用微分法求解,对Q求一阶导数,可得

【EOQ=(根号下2DC)/PH】

由此可看出,当年储存费率与采购价格不

变时,年需求量以及订货成本的任何增长

都将导致订货批量的增加。与此相反,当

年需求量和订货成本维持不变时,年储存

费率与采购价格的增加都将导致订货批量减少。具体如P94例题4-4

(二)经济订货批量的敏感性

尽管最小总成本只对应唯一一个Q值,但当Q值在EOQ左右做微小的变化时,总成本并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即在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预测过程中一些小的误差不会造成经济订货批量的显著变动。具体如P95例题4-5

●保存地点变化对经济订货批量的影响(保存地点增加一个,安全库存量增加(根号2)倍)具体如P95例题4-6。

第五章

●新设备备件库存特点:

1,新设备采购并投入使用,其部件和整件的耗损是未知的。

2,新设备的初始供应量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的。

3,确定新设备的备件库存数量,必须掌握设备的故障发生规律,根据故障发生规律来确定其备件的库存数量。

●设备故障状态及特点(浴盆曲线)

1,初期故障期:故障率由高到低发生变化,新设备在使用初期经常会出现故障,导致备件和元件使用数量很高。

2,偶发故障期:这一时期是设备的最佳工作期,使用备件和元件数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上3,磨损故障期:设备走向它的生命周期的

末期,故障率急剧升高,对备件需求量也

比较大

●多余物品的识别:一般可用自定义的某些

原则确定物料是否多余,对于多余物料,当

P(M)P/(HV)>1成立时保留在库;反之则

应考虑加以处理利用。

注:P(M)p为物品在当年内的期望收入,

FV为储存支出。当期望收入大于支出时保

留在库,反之则进行处理,以后需用时再购

买。

●如何降低库存(措施):

(1)周转库存减小批量Q

(2)安全库存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

订货量尽量接近需求量

(3)调节库存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吻合

(4)在途库存缩短生产—配送周期

●库存精度的定义:是指库存记录与实际库

存的吻合程度

●循环盘点频率的确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来选择检查产品的时间,包括:库存需要订

货时、当接受新存货时、当库存记录变成零

或者负值时、当发生一定次数的交易时

●循环检查的步骤

①准备②检查选定的产品,记录每个位置的

总数③整理各处数量④如果有较大出入(与

记录相比),应重新检查。

第六章

●MRP(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是计算生

产最终产品所用到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的

系统

●MRP的应用范围:MRP用于在各种有加

工车间环境的工业企业中。

●MRP系统的输入有三个部分:

(1)主生产计划(MPS)。其对象是最终

产品

(2)产品结构文件(物料清单BOM)。它

是生产某最终产品所需的零部件、辅助材料

或材料的目录。

(3)库存状态文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MRP每运行一次,它就发生一次大的变化,

在每次物料出库和入库后,都必须及时对记

录加以更新。

●MRP系统的计算程序:

①总需求量G(t)②预计到达量S(t)③

净需求量N(t)④计划订货到达量P(t)

⑤计划发出订货量R(t)⑥预计现有存储

量H(t)

●影响MRP计划过程的因素:

计划提前期、批量大小规则、安全库存

●MRPII(制造资源计划)

(一)系统功能:

①基础数据管理②库存管理③经营计划管

理④主生产计划⑤物料计划⑥车间作业计

划与控制⑦物料采购供应⑧成本核算与财

务管理

(二)特点:①管理的系统性②数据共享③

动态应变性④模拟预见性⑤物流与资金流

的统一

●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思想:

①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②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③体现实现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一)基本原理:ERP系统能够自动完成一

个组织功能领域的各项任务,并能将这些不

同领域的数据资料储存在一个数据库中。目

的是通过信息共享和互相交流提高企业各

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二)主要功能:①销售与分销模块②生产

管理模块③物料管理模块④质量管理模块

⑤财务会计模块⑥管理会计模块⑦资产管

理模块⑧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第七章

●JIT的理念:只在需要的时候,按照所需

要的数量,生产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JIT的目标

①只在需要是才存在库存·改进质量②实现

零缺陷③通过减少准备时间、等候时间和批

量来缩短交货时间④·消除浪费⑤以最小成

本完成任务。

●JIT的基本构成要素

(1)消除浪费

①过量生产造成的浪费②等候期间造成的

浪费③运送造成的浪费④工艺流程不完善造成的浪费⑤库存积累造成的浪费⑥质量缺陷造成的浪费⑦缺乏整体性造成的浪费。(2)全面质量

(3)人员素质准备

●JIT是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即以最小的库存满足运作的需要。

●库存管理中差错的原因

①员工未按标准生产或者生产数量不对,机器发生故障未能完成生产任务或者产量不对以及供应商未能按时供应到货或到货质量有问题,或到货数量不对②计划不准确③生产人员在图纸或生产计划下达前就试图开始生产。④不了解客户的需求。

●看板种类

①卡片②零件箱看板③指示灯或小圆球看板④新型电子化看板

●看板管理的功能和作用

①看板起着直接传递生产及运送指令的作用,这是看板最基本的作用②通过看板管理可以控制产出量,从而达到控制在制品库存的目的③看板还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第八章

●作业计划的内容·

①确定订单的加工顺序,即对订单进行排序

②确定机器加工每个工件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③情况变化时,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作业计划的目标

①根据顾客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加工。②在

制品库存最小化③反应时间最短化④完成

时间最小化⑤全部时间最小化⑥设备和劳

动力利用最大化⑦闲置时间最小化⑧作业

延迟最小化。

●作业计划的影响因素

①作业到达模式②设备的数量和种类③工

人和设备的比例④作业的流动模式⑤分配

作业的优先规则

●生产控制部门的责任

①安排负荷②排序③控制

●排序规则

①先到先服务:它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工

序集合的工件②最短加工时间:优先选择加

工时间最短的工件③最早交货日期:优先选

择工期最紧的工件④关键率:加工的下一项

作业是在所有等待加工的作业中关键率最

低的作业。

关键率(CR)=交货日期的时间/剩余加工

所需的时间CR>1.0意味着作业进度较计划

提前:CR<1.0意味着作业进度晚于计

划:CR=1.0意味着作业进度与计划同步

●限额发料

(一)定义:是指按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生产计划,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消

耗反馈数据组织供料。

(二)作用:①有助于进行经济核算,促

进用料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材料,较

低消耗,减少浪费,节约物资。

②有助于建立健全供料核算的原始记录,

借以监督与控制合理用料及非工艺性材料

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并为及时正确的

计划提供依据。

③有助于及时掌握物资的库存情况,有效的

做好生产前物资保障的准备工作,以利于及

时满足生产的需要

④可以验证物资消耗定额的先进性、合理性

和准确性,及时反应存在的问题,加强物资

消耗定额的管理,促进生产工艺改进和操作

技术的提高。

(三)主要依据:①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资料

②生产计划资料③实际生产消耗资料

第九章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

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

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

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

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利用库存获得竞争优势

⑴物流环境与竞争焦点⑵发展集成供应链

⑶库存在顾客服务方面的作用⑷库存在供

应链中的作用(库存在竞争中的作用)

①缓冲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②开拓市场③

保持生产系统稳定性④实现规模效应,减少

成本⑤加快响应速度

●供应链中的生产库存

①生产库存的地点:生产过程从物料和零件

的进货开始。一旦物料投放到生产中,他们

就成为了“半成品”,直到他们形成产品,

到达产成品仓库。接收输入物料并将他们转

换成产品的过程越快,被占用到的资金就越

少,投资的回报就越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

反映就越快。

②·减少进厂物料和零部件的库存:为了提

高现金及库存资源的流动效率应合理减少

在生产过程中进厂物料和零部件的库存。·

③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库存:用于生产

的零部件和物料,在他们变成整产品并移到

到配送系统之前,都是以半成品的形式存

在。半成品的水平依赖于生产过程的特征,

这些零部件的库存越少,半成品的投资和所

占的空间就越少。

●VMI概念:就是由供货商管理在用户处的

库存,或代表用户持有库存,当用户需货时

就运送过去。

●VMI的原则

①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②使双方成本最

小原则(互惠原则)③框架协议(目标一致

性原则)④连续改进原则

●VIM的形式

①供应商提供包括所有产品的软件进行存

货决策,用户使用软件执行存货决策,用户

拥有存货所有权,管理存货

②供应商在用户的所在地,代表用户执行存货决策,管理存货,但是存货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

③供应商在用户所在地,代表用户执行管理存货,拥有存货所有权。

④供应商不在用户所在地,但是定期派人代表用户执行存货决策,管理存货,供应商拥有存货所有权,

注:在VIM过程中供应商已知或估计数量,然后保存在以下的地点里

①供应商自己的仓库里②专用的设施③用户的仓库里

●VIM的实施效果

①逼近零库存②规避风险

●JMI(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①简化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运作程序②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工作效率③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④提高了对核心企业的保障条件⑤为其他科学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等创造了条件

缺点:①建立与协调成本较高②企业合作联盟的建立较困难③建立的协调中心运作困难④联合库存的管理需要高度的监督

●影响配送网络选址的因素①支持运输和物流的基础设施②劳动力的可用性和适应性③激励的有效性④供应商和客户的接近程度⑤公司偏好⑥土地和现场开发成本第十章

●绩效评价指标

①符合绩效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的要求②在指标集中各项指标相互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③信息的冗余度低

●绩效评价选择

①科学性②可行性③协调性④可比性⑤稳定性

●库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⑴库存周转率⑵服务水平⑶出入库服务(管理)水平⑷库存管理方面的指标⑸综合管理方面的指标⑹对工作量的监控

●标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找出差距,制定目标,对照基准点,学习无止境)

●标杆管理方法

①竞争者标杆管理②过程标杆管理③客户标杆管理④财务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流程

①选择标杆管理对象②选定标杆学习伙伴③收集及分析信息④评价与提高绩效差距=1-你的绩效/标杆绩效

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重难点笔记资料

00067《财务管理学》 重难点笔记资料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特点、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能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总括的认识,并为学好以后各章内容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目标、利息率的构成;难点是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含义 一,公司的财务活动 一般是指公司从事的与资本运动有关的业务活动。从公司资本的具体形态看,资本是公司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来源看,是公司的负债和股东权益。(识记) 公司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股利分配活动。 (一)筹资活动: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本,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入。公司偿还银行借款、支付利息及股利、支付借款手续费以及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费用等各种费用,则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出。这种由于资本的筹集和使用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二)投资活动:公司把筹集到的资本投资于公司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公司的对内投资;用于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形成公司的对外投资,对内与对外投资均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出。当公司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的本金和收益时,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入。这种由于公司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 (三)经营活动:首先,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菅活动中,要采购材料和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公司将产品或商品销售之后,可以取得资本的流入,收回资本;最后,如果公司现有资本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采

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2、国内专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3、教材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要点:1、预期目标; 2、必须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 3、本质为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有多样:关键是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 二、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职能和过程:法约尔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孔茨著作《管理学》中——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一般的教科书已将管理的职能精简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代表人监督者企业家 领导者传播者干扰对付者 联络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管理技能:卡茨(L.Katz)的看法: L.Katz教授在研究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所必须的特征时,把成功的管理人员在 完成工作时所显示的技巧(skill)概括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平均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人员。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 的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准。 管理系统:两种基本系统: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不与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不受环境的影响; 开放系统(open system):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 在不同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 三、什么是组织 1、组织的特征: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组织日益成为 更加开放,灵活和响应变化的实体) 2、变化中的组织 传统组织:稳定的、缺乏灵活性、关注职位、根据职位定义工作、个人导向、永久

仓储管理练习题答案

仓储管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仓库使用规划体现了实际的仓库设施特征和储存产品的运动情况,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 设施、储藏利用空间和作业流程三个因素。 2、仓储经营方法根据仓储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保管仓储、混藏仓储、消费仓储、仓库租赁 经营、流通加工等等。 3、货物的堆存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包装方式和形状、保管的需要,在确保货物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方便作业和充分利用仓容以及仓库的条件确定堆存方式。 4、在托盘上放装同一形状的立体形包装物,可以采取各种交错组合的办法码垛。码放的方法有:重叠式、纵横交错式、旋转交错式和正反交错式 5、射频识别技术与传统条形码依靠光电效应不同的是,RFID标签无须人工操作,在阅读器的感应下可以自动向阅读器发送商品信息。 6、仓库使用的防盗设备出除了专职保安员的警戒外,主要有视频监控设备、自动警报设备、报警设备,仓库应按照规定使用所有配置的设备,专人负责操作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有效运作。 7、对火灾进行分类是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有针对性地灭火。防火工作重视按着火源进行分类,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着火源。 8、冷库可以分为生产性冷库和周转性冷库,生产性冷库是指进行冷冻品生产的冷库,是生产的配套设施,周围性冷库则是维持冷货低温的流通仓库。 9、循环盘点一般不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通常是对若干品种商品进行抽检,目的是控制库存商品数量,防止遗失和拣取数量的错误。 10、装卸作业是为运输服务的,是联贯各种货物运输方式,进行多式联运的作业环节,也是各种运输方式中各类货物发生在运输的起点、中转和终点的作业的活动。 11、仓储成本是发生在货物储存期间的各种费用的支出,是由于一段时期内储存或持有商品而导致的。仓储成本可以分为:空间成本、资金成本,动作成本,库存风险成本。 12、危险品仓库选址需要根据危险品的危害特性,依据政府的市政总体规划,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 13、商业营业仓储的目的是为了在仓储活动中获得经济回报,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经营的方式包括提供货物仓储服务和提供仓储场地服务。 二、名词解释 1、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2、仓储商务是指仓储经营人利用所具有的仓储保管能力向社会提供仓储保管产品和为获得经济收益所进行的交换行为。 3、条码是根据某条码规则,由一定规律的粗细线条、空和相应的数字组成的一级识别图形符号。 4、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项、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合同标的是指合同关系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6、分拣作业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送的作业过程。 7、仓储合同也称为仓储保管合同,是指仓储保管人接受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仓储期满将仓储物完好地交还,保管人收取保管费的协议。

财务管理学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 1.1财务管理的概念 1、财务管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1.1.1企业财务活动 1、企业财务活动: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筹资活动: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收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支出: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和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 注意:筹资活动不光只是资金的流入还有流出,与筹资活动相关流入、流出都属于筹资活动。 权益资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 负债资本:申请借款、发行公司债券 关键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筹资工具?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比例如何搭配?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 对内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置自身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对外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与其他企业联营进行投资以及收购另一个企业等 关键问题:如何评估投资方案? (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采购材料或商品、支付工资、销售商品…… 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因企业日常活动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的营运活动(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的有()AB A、采购原材料 B、销售商品 C、购买国库券 D、支付利息 (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股东收益利润留存 关键问题:利润这块饼子如何切? 1.1.2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主要指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犹如资金,企业向其所有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仓储管理_计算题部分

《仓储管理》练习题(计算题部分) 1. 某储运公司有一座通用仓库,仓库基本情况如下: (1) 库区有效面积285000m ,起货架区(包括运输道路、检验、包装、加工作业区)282000m ,行政生活区21000m ,货物有效储存区(即不包括运输道路、检验、包装、加工作业)实际有效面积为280750m ; (2)仓库全年总容量为9000万元,货物出库总量为7500万元,入库总量为8500万元; (3)仓库年初库存215万元,年末库存410万元,月均库存量以件数折合为650000件; (4)仓库全年仓储费用273万元;库区全员工作日为250工日;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1)库房容积利用率;(2)仓库面积利用率:(3)货物年周转次数: (4)平均储存费用:(5)全员劳动生产率()件工日 解:(1)44 10 2.36%2900010 = ?= =??年平均库存量库房容积利用率库房总容量 (215+410) (2)仓库面积利用率80750 = 100%100%95%85000 ?= ?=仓库有效堆放面积 仓库总面积 (3)货物年周转次数()44 7500102 2421541010 ??===+?全年货物出库总量 货物平均储存量(次 ) (4)平均储存费用4 4273100.35126510 ?= ==??每月储存费用总额月平均储存量 (元) ( ) ()( ) 4 7500850010 600000250 = +?= =全年货物出入库总量件 (5)全员劳动生产率工日 仓库全员年工日总数 件 工日

2 一家特种仓库年仓储作业及有关数据如下: (1)年货物周转量(或消耗总量)价值总额为65000万元。年平均储存量价值总额2500万元,折合货物件数为250万件; (2)月平均储存量1000万元,货物件数100万件; (3)仓库全年消耗的材料及燃料费为30万元,人工及福利费为365万元,仓库租赁费40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费用合计160万元。计算这家仓库货物周转次数和平均存货费用。 解:货物周转次数() =全年货物周转量或全年货物销售量全年货物储存量 650000000 2625000000 = =次。 每 月 储存费用总额 ++=材料及燃料费人工及福利费其他费用30365405160 8012 +++= =万元。 平均存货费用= 每月存货费用总额月平均存货量 80 0.8100 = =(元/件) 3 凯利达家用电器专卖店,某型号电冰箱全年销售总量为12150台,订货采购费用为5000元,每台电冰箱储存年费用为6元。求电冰箱每次订购的经济批量、年进货次数、进货周期和进货总费用。 解:Q = 4500=台() 进货次数12150 34500 R Q ==≈年需用量经济订货批量(次)Q Q 进货周期360 360 1203 = = =天订货次数 () 进货总费用2112150500045006 27000245002 R Q C T C C Q ??=+=+=()元

2014新版自考财务管理学(00067)复习资料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含义 一,公司的财务活动 一般是指公司从事的与资本运动有关的业务活动。从公司资本的具体形态看,资本是公司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来源看,是公司的负债和股东权益。(识记) 公司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股利分配活动。 (一)筹资活动: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本,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入。公司偿还银行借款、支付利息及股利、支付借款手续费以及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费用等各种费用,则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出。这种由于资本的筹集和使用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 (二)投资活动:公司把筹集到的资本投资于公司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公司的对内投资;用于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形成公司的对外投资,对内与对外投资均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出。当公司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的本金和收益时,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入。这种由于公司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三)经营活动:首先,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菅活动中,要采购材料和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公司将产品或商品销售之后,可以取得资本的流入,收回资本;最后,如果公司现有资本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采取短期借款的方式筹集所需资本。由于生产经营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经营活动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 (四)股利分配活动:在会计期末,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和对外投资而分得的利润,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首先,依法纳税;其次,用来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最后,向股东分配股利。这种因分配而产生的资本流动便属于股利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 二、公司财务关系 公司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识记) (一)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最为根本,表现为公司的投资人向公司投入资本,公司向其支付股利。(领会) (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公司向债权人借入资本,并按照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期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务与债权的关系。(领会) (三)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将闲置资本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公司投资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领会)

管理学原理笔记 2018 年7月

1 基础理论(一) 本篇知识结构 考试重点 ●领会:(参照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霍桑试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 ●应用:(参照题型:案例分析题) ?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法,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1 基础理论(二) 考试重点分析 一、简答管理的产生p35 1.管理产生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所拥有的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和有限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需要协调。通过管理使用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更高的目标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有群体活动,就必须协调群体的活动,以便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每个人的目标。此时,协调人类群体活动的管理就产生了。 【单选题】()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A.改革 B.重组 C.激励 D.管理 【答案】D 【答案】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总体协调手段的宏观机制。 【知识点】“管理”的概念 二、简述管理的必要性。P36-37 有人类群体活动或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群体活动和群体组织如影相随。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考虑,管理都有其作用。所以,管理成为社会基本、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主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三、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P41 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1.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比如,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

财务管理学(00067)助学平台答案解析

1、一般将国库券与拥有相同到期日、变现力和其他特性的公司债券两者之间的利率差距作为()。 D、违约风险收益率 2、下列关于财务管理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仅指投资管理和筹资管理 3、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属于()。 C、长期资本 6、将金融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标准是()。 C、市场功能 7、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风险大小。 C、标准离差率 9、下列关于证券市场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如果风险厌恶感增强,证券市场线的斜率会降低 10、甲某四年后需用资金48000元,假定银行四年期存款年利率为5%,则在单利计息情况下,目前需存入的资金为()元。 A、40000 11、某人第一年初存入银行400元,第二年初存入银行500元,第三年初存入银行400元,银行存款利率是5%,则在第三年年末,该人可以从银行取出()元。(已知(F/P,5%,3)=1.1576,(F/P,5%,2)=1.1025,(F/P,5%,1)=1.0500) A、1434.29 12、企业拟进行一项投资,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已知市场繁荣、一般和衰退的概率分别为0.3、0.5、0.2,相应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10%、-5%,则该项投资的投资收益率的标准离差为()。 C、8.66% 14、现有一项永续年金需要每年投入3000元,若其现值为100000元,则其利率应为()。 D、3% 15、某企业在20×5年的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分别是12%、1.5、和3,则净资产收益率是()。 A、54% 20、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是()。 C、净资产收益率 1、主要解决临时性资本需要的是()。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教材:《管理学》人大出版,(美)斯蒂芬P. 罗宾斯 参考书1:《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以变革为中心,两条主线:历史实践发展,职能线计划,组织导控制,学会一套行话,讲一套理论,成一套习惯。 参考书2:《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美)约瑟夫普蒂…… 《西方管理思想史》孙耀君,山西人民出版社。 《德鲁克文集》 《竞争优势》(美)迈克尔波特,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的目的:效率+效果 背景知识: 一、 顾客观存在customer主导权转移到顾客手中① 3c’sworld竞争competition② 变化change③ ①不能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使顾客满意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②竞争的规模,范围和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竞争几乎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从传统的工商业,一直到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大众传媒、通讯等。 ③除了变化本身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从一年为单位变成了以月为单位企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除了质量高、价格低、服务好外,速度还必须快。

二、技术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企业存在及活动的方式。 三、全球化的影响 竞争者不再受国界之限,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刻,在世界上任何地点突然出现。如果组织者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国际经营领域中,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区域性贸易组织、国际化组织也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化经营中,必须考虑各国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 四、人类环境意识的普遍高涨 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生存所必需的特征有:FFII 快速Fast 灵活Flexible 勇于创新Innovation 持续不断地改进Improvement 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演变 ——股东(shareholder)受益各方(stakeholder)(顾客、职工、供应商、社会、股东) ——组织结构扁平化,部门间界限更加模糊甚消失,自我导向的团队成为组织活动的核心。 ——横向的过程联系取代纵向的部门分割而成为管理的核心 ——企业间新型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导致了共生共荣的企业生态系统诞生

仓储管理实务试题——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练习题) 1、仓储有什么功能?有何类别? 答: 一、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二、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 三、劳动产品价值保存的作用 四、流通过程的衔接 五、市场信息的传感器 六、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 七、提供信用保证 八、现货交易的场所 2、如何看待仓储业的发展方向? 答、 一、仓储社会化、功能专业化 二、仓储标准化 三、仓储机械化、自动化 四、仓储信息化、信息网络化 五、管理科学化 3、仓储有什么基本任务? 答:物资存储、流通控制、数量管理、质量管理、交易中介、流通加工、配送、配载 4、什么是仓储管理?有什么任务? 答: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

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任务有: 一、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二、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 三、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 四、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 五、以优质服务、讲信用建立企业形象 六、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七、从技术到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 5、如何理解仓储管理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 一、效率的原则 二、经济效益的原则 三、服务的原则 6、如何看待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略 第二章仓库和仓库设备(练习题) 1、仓库的概念?

答: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2、仓库具有哪些功能? 答: 一、储存保管的功能 二、配送加工的功能 三、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四、信息传递功能 3、仓库有哪些类型? 略 4、仓库有哪些组成结构? 答?:平房建筑和多层建筑、仓库出入口和通道、立柱间隔、天花板的高度、地面 5、仓库布局时应考虑的因素及功能要求有哪些? 6、仓库设备配置有哪些原则? 答:仓库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库设备的种类很多,为使其发挥最佳效用,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配置和管理使用。要求每一类设备工作可靠,无论在什么作业条件下都要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7、仓库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答:货架:层架、托盘货架、阁楼式货架、悬臂式货架、移动式货架、重力式货架 叉车装卸车、托盘、起重机 8、自动化仓库的功能有哪些? 答:收货、存货、取货、发货、信息处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2014版)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 时间价值与风险收益 第一节 时间价值 一、时间价值计算(F 终值,P 现值) 1.单利 F=P ×(1+n ×r ) P=r F ?+n 1 2.复利 F=P ×(F/P ,r ,n )=P ×(1+r )n P=n ) 1(1R F ++=F ×(P/F ,r ,n ) 二、年金及其计算 1.普通年金 F=A ×(F/A ,r ,n ) P=A ×(P/A ,r ,n ) 2.即付年金 P=A ×(P/A ,r ,n )×(1+r )=A ×[(P/A ,r ,n-1)+1] F=A ×(F/A ,r ,n )×(1+r )=A ×[(F/A ,r ,n+1)-1] 3.递延年金 ①P=m P ×(P/F ,r ,m )=A ×(P/A ,r ,n )×(P/F ,r ,m ) ②P=m n m P P -+=A ×(P/A ,r ,m+n )-A ×(P/A ,r ,m ) 4.永续年金P=r A 三、插值法求利率P58 第二节风险收益 一、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衡量 1.期望值i i i R P R n 1=∑=

i P 是第i 种结果出现的概率,n 是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i R 是第i 种结果出现后的收益。 2.标准离差σ和标准离差率V i n i i P R R ∑=-= 12)(σ V=R σ 二、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单个证券风险与收益关系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 f j f j R R R R -+=β j R 为证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f R 为无风险收益率;j β为证券j 的系统风险度量; m R 为投资者对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即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f m R R -为市场风险溢价。 2.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关系 ∑==n j j j x 1p ββ p β为证券投资组合的β 系数;j x 为第j 种证券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j β为第j 种证券的β系数;n 为证券投资组合中证券的数量。 第三章 财务分析 第二节 财务比率分析 一、营运能力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总额+年末流动总额)÷2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复习重点与笔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

仓储管理计算题

Warehouse Ground Area Utilization Rate 某自动化立体仓库占地面积4500m2,库房的总容量为5000吨,报告期365天(含节假日60天),该仓库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期初固定资产平均占用78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占用200万元,平均货物储存量1000吨,期末固定资产平均占用775万元,流动资产平均占用180万元,平均货物储存量1200吨。年仓储业务收入500万元,全年消耗货物总量12000吨,全年货物平均存储量1000吨,仓库有效堆放面积900m2,巷道堆垛机额定载荷量1000kg,实际工作载荷700kg,报告期设备实际工作时数800小时。 请计算: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容积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率。

2.某仓库在2006年年营业额为810.5万,该库在这期间共接受订单560份,但由于运输车辆等问题,实际装运了485份。该库管理人员有36人、技术和作业人员共260人,其中直接作业人数为140人。请计算该库2006年的仓库生产率、人员作业能力和直间工比率各为多少? 某时间装运的订单数 仓库生产率= ×100%= 86.6% 每时间接受的订单数 仓库营业额 人员作业能力= = 2.74 (万元/人) 仓库总人数 直接作业人数 直间工比率= ×100%= 89.7% 总人数-直接人数 3. 某一连锁超市企业的年初库存值为124万元,年末库存值为93万元,全

年销售额为2450万元。问该企业的库存周转次数为多少?周转天数是多少? 解:周转次数(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 年平均库存=(年初库存+年末库存)/2 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年平均库存=(124+93)/2=108.5 周转次数=2450/108.5=22.58(次) 周转天数=365/22.58=16.16(天) 《仓储管理》练习题(计算题部分) 1. 某储运公司有一座通用仓库,仓库基本情况如下: (1) 库区有效面积2 85000m ,其货架区(包括运输道路、检验、包装、加工作业区) 282000m ,行政生活区21000m ,货物有效储存区(即不包括运输道路、检验、包装、加 工作业)实际有效面积为2 80750m ; (2)仓库全年总容量为9000万元,货物出库总量为7500万元,入库总量为8500万元; (3)仓库年初库存215万元,年末库存410万元,月均库存量以件数折合为650000件; (4)仓库全年仓储费用273万元;库区全员工作日为250工日;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1)库房容积利用率;(2)仓库面积利用率:(3)货物年周转次数: (4)平均储存费用:(5)全员劳动生产率( )件 工日 解:(1)44 10 2.36%2900010 = ?= =??年平均库存量库房容积利用率库房总容量 (215+410) (2)仓库面积利用率80750 = 100%100%95%85000 ?= ?=仓库有效堆放面积 仓库总面积 (3)货物年周转次数() 44 7500102 2421541010??===+?全年货物出库总量 货物平均储存量(次 )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 【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 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法 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

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 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 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 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 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市场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组织能力资源 三、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种最基本的职能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法: 管理学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小结

最新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笔记(强烈推荐)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一、 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0、企业财务:指企业财务活动 =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以及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资金运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1、 企业资金运动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经济从经济形态上看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 ②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又是价值形成和实现过程。 ③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一定数额的货币表现出来。 **物资的价值 →货币表现:资金→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企业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 2、 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筹集(起点)——投放(中心环节)——耗费(基础环节)——收入(关键环节)——分配(终点&前奏) 投资者、债权人、其他单位/个人/外商等 ③投出资金 对外投资 投资收益、投资收回 退出 ①固定资金 货币资金 → 生产储备资金 → 未完工产品资金 → 成品资金 → 货币资金 、 ②工资及其他生产费用 弥补生产耗费、进行自我积累 资金筹集 资金投放 资金耗费 资金收入 资金分配 企业资金运动过程 3、 企业资金运动形成的财务关系:⑴企业与投资者和受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投资者—投资—>企业—投资—>受资者(其他单位) {性质上属于:所有权关系} ⑵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债权人<—资金不足—企业—资金闲置—>债务人{性质上属于:债权关系、合同义务关系} ⑶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企业<========>国家 {税收法律关系} ⑷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⑸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财务关系: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企业财务的本质: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 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收入和分配管理。 (还包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组、解散、破产的财务处理) 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即资金运动)所进行的管理。 具体表现:①涉及面广;②灵敏度高;③综合性强。 二、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他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财务管理目标作用:⑴导向作用; ⑵激励作用; ⑶凝聚作用; ⑷考核作用。 财务管理目标特征:⑴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⑵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包括:可以计量—量化指标表现目标、可以追溯—追溯有关部门/人员责任、可以控制—理财目标/具体目 标应是企业/部门可控制的。) ⑶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分类: 按其涉及的范围大小: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 按其涉及的财务管理对象不同:单项财务指标目标(如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资本结构目标等) 按财务管理内容分:筹资/投资/成本管理目标、收益分配目标。 单项理财活动目标: 按筹资投资对象分:股票/债券筹资目标、证券/项目投资目标 按资产项目分:应收账款/存货管理目标 总体目标、分部目标、具体目标的比较:总体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 分部目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目标等; 具体目标: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资金占用量 依法纳税 依法征税

自考管理学原理笔记(李晓光版)

第一篇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 13、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9.等效观点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的十四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个人报酬 8.集中化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正 12.任用期稳定 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 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三种权力类型: 1.理性—合法的权力 2.传统的权力 3.超凡的权力 5、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围: 1.个体行为 2.团体行为 3.组织行为 8、3C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 1.变化 2.顾客 3.竞争 9、战略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2.长远预期性 3.对外抗争性 4.灵活应变性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实事的管理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 2.以顾客为导向 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5.灵敏性 6.关注未来 7.管理创新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观点 三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一般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全球化环境 2、具体环境因素: 1.顾客 2.供应商 3.竞争者 4.其他因素 3、外部组织环境的类型: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5、管理道德:组织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第二篇计划工作 四计划工作概述 1、计划工作:即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 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经济性 4、计划工作的意义: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5、计划按表现形式分类: 1.目的或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 6、计划工作的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