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13-08-22T16:11:20.93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6期供稿作者:卢灵煜

[导读]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完全适用。

卢灵煜/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完全适用。当今新生代群体具有思想比较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和多重矛盾性的特点。针对这种特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使用柔性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大学生

伴随“90后”加入我国新一届大学生群体,“80后、90 后”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这一新生代群体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理性而又躁动的显著特征[1]。面对他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转变“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带有强制性的刚性管理方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柔性管理 (Flexibility of Management)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性化”为标志。其内涵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形式。它涵盖四个基本方面: (1)即依据人心理和行为的规律;(2)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3) 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4)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强调依据人的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等特征,柔性管理是一种更深刻,更高级、更加丰富多彩的管理,也是难度较大的管理。

柔性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依据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原则,对管理对象施行软控制,它所体现的是既要控制,又不声色俱厉;既要控制又要自然而然、自觉自愿;既要控制,又不违背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柔性管理方式不仅适合企业更适合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任务的高校。因为它注意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突出人性化,允许个性差异,因而也就更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和挖掘人的潜能,从而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二、新生代大学生特点的分析

大学生是高校人数最多、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校的几年,他们从生理到心理都将进入成熟期。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知识的需求博而专,吸收知识信息的容量大,消化速度快,年轻、单纯、自信,崇尚科学,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具有较强的精神需要,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信任。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易冲动,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动肝火,和同学、管理人员发生冲突。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身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思想比较活跃

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愿意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也愿意尝试新体验。他们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适当的激励、引导、暗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管理。

(二)主体意识增强

作为“90后”的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能尽快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与限制,同时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对于权威和异议多采取抗拒态度,逆反心理较重。他们努力在政治、文化生活的参与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对于话语权的渴求比以往要强烈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

(三)多重矛盾性

这一代大学生自信张扬有时却显得脆弱,他们大多数认同挫折是宝贵的人生财富,用轻松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处理事务。他们不吝张扬自我,不放过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极少有对未来的失望和迷茫,对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成功毫不怀疑。但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在蜜罐中长大,缺乏挫折锻炼,因此有时又显得脆弱,他们人前自信张扬,人后却可能发呆郁闷,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理念的特性

(一)柔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以前的学生管理工作过多地采用强制性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达到管理所要求的效果,但强制不可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更不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践行。相反,学生表面上的服从,其内心蕴涵了更大的反抗,从而使管理走向反面。而柔性管理方法是多样化的,包括满足需要、说服沟通、关心帮助、人情感化、文化熏陶、理解、认同、制度引导等等。采用柔性管理方法进行学生管理,消解了强制性方法对人性的压抑、对学生的自由的束缚,使得学生管理成为学生有意义生活的组成部分。(二)柔性管理手段的灵活性。高校的教育管理对象是大学生,由于现阶段社会环境不断的变化,学生的思想也随其不断变化。在柔性管理条件下,教育管理者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紧紧地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适时地做到教育管理上的动态性、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环境和学生思想的变化。

(三)柔性管理制度的创新性。在柔性管理条件下,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破除了对于制度制定者的迷信、对于已有制度的墨守与教条主义的思想,不断突破和创新管理制度,从而使学生具备开放的心灵、创新的头脑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它能促进学生创新性的发展,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包容性,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四)柔性管理出发点的接纳性。在柔性管理条件下,师生关系建立在以互相接纳为基础、以感情互动为手段的关系基础之上,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能解除相互的心理壁垒,使教育信息的流通渠道更为通畅,使管理措施更容易为双方所接纳;学生之间的相互爱护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班级目标与信念,使全体学生形成一股推动班级前进的合力。这种爱的接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情方面的品质,并使其不断完善自我。

四、有效实行柔性管理的策略

学生管理工作,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遵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刚性管理为基础,以柔性管理为根本。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浅析柔性管理与新生代大学生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13-08-22T16:11:20.93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6期供稿作者:卢灵煜 [导读]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完全适用。 卢灵煜/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完全适用。当今新生代群体具有思想比较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和多重矛盾性的特点。针对这种特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使用柔性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大学生 伴随“90后”加入我国新一届大学生群体,“80后、90 后”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这一新生代群体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理性而又躁动的显著特征[1]。面对他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转变“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带有强制性的刚性管理方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柔性管理 (Flexibility of Management)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性化”为标志。其内涵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形式。它涵盖四个基本方面: (1)即依据人心理和行为的规律;(2)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3) 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4)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强调依据人的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等特征,柔性管理是一种更深刻,更高级、更加丰富多彩的管理,也是难度较大的管理。 柔性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依据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原则,对管理对象施行软控制,它所体现的是既要控制,又不声色俱厉;既要控制又要自然而然、自觉自愿;既要控制,又不违背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柔性管理方式不仅适合企业更适合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任务的高校。因为它注意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突出人性化,允许个性差异,因而也就更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和挖掘人的潜能,从而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二、新生代大学生特点的分析 大学生是高校人数最多、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校的几年,他们从生理到心理都将进入成熟期。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知识的需求博而专,吸收知识信息的容量大,消化速度快,年轻、单纯、自信,崇尚科学,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具有较强的精神需要,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信任。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易冲动,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动肝火,和同学、管理人员发生冲突。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身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思想比较活跃 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愿意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也愿意尝试新体验。他们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适当的激励、引导、暗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管理。 (二)主体意识增强 作为“90后”的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能尽快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与限制,同时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对于权威和异议多采取抗拒态度,逆反心理较重。他们努力在政治、文化生活的参与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对于话语权的渴求比以往要强烈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 (三)多重矛盾性 这一代大学生自信张扬有时却显得脆弱,他们大多数认同挫折是宝贵的人生财富,用轻松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处理事务。他们不吝张扬自我,不放过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极少有对未来的失望和迷茫,对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的成功毫不怀疑。但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在蜜罐中长大,缺乏挫折锻炼,因此有时又显得脆弱,他们人前自信张扬,人后却可能发呆郁闷,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理念的特性 (一)柔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以前的学生管理工作过多地采用强制性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达到管理所要求的效果,但强制不可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更不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践行。相反,学生表面上的服从,其内心蕴涵了更大的反抗,从而使管理走向反面。而柔性管理方法是多样化的,包括满足需要、说服沟通、关心帮助、人情感化、文化熏陶、理解、认同、制度引导等等。采用柔性管理方法进行学生管理,消解了强制性方法对人性的压抑、对学生的自由的束缚,使得学生管理成为学生有意义生活的组成部分。(二)柔性管理手段的灵活性。高校的教育管理对象是大学生,由于现阶段社会环境不断的变化,学生的思想也随其不断变化。在柔性管理条件下,教育管理者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紧紧地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适时地做到教育管理上的动态性、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环境和学生思想的变化。 (三)柔性管理制度的创新性。在柔性管理条件下,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破除了对于制度制定者的迷信、对于已有制度的墨守与教条主义的思想,不断突破和创新管理制度,从而使学生具备开放的心灵、创新的头脑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它能促进学生创新性的发展,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包容性,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四)柔性管理出发点的接纳性。在柔性管理条件下,师生关系建立在以互相接纳为基础、以感情互动为手段的关系基础之上,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能解除相互的心理壁垒,使教育信息的流通渠道更为通畅,使管理措施更容易为双方所接纳;学生之间的相互爱护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班级目标与信念,使全体学生形成一股推动班级前进的合力。这种爱的接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情方面的品质,并使其不断完善自我。 四、有效实行柔性管理的策略 学生管理工作,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遵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刚性管理为基础,以柔性管理为根本。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首先谈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 “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知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人眼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外乎就是一名“班主任”,工作也就是一些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岗位。这其实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异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我们才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作一番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这支队伍加强建设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末端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学校的全部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行政和后勤三大部分,无论哪一部分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学生,都需要我们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既包括对学校政策的领会和解释,又包括对学生意见的搜集;既包括协助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又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各种补助、评优、贷款等等琐碎事务。总之,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来看,辅导员工作无疑是这个有机体重要的环节和枢纽,换言之,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效。 2.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处事,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毕竟年轻,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比较淡薄等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可以说是处于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正确加以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帮助引

图书管理毕业论文

引言 . 图书管理系统的现状 国际上图书管理系统前景看好,而国内的在线图书,数量上也有了新的增长。数字图书,各高校的电子图书室等在线图书的出现,证明了在线图书管理系统的前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迅速在各领域运用,教育也面临信息技术的挑战。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已引起了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上个世纪 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 )这一概念以来,全球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实践已近十几个年头。我国图书馆报界、 业界自 年左右开始对这一领域跟踪研究, 年开始全面升温,迄今无论是在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还是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准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资源服务器型、服务研究型和联合建设型。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资源服务型不能算是数字图书馆,但它的网上信息服务目前已在大多数图书馆开展,是现阶段我国图书馆情报界提供网上数字服务的主要形式。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证实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

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金,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乱而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阅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要再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基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

浅谈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 ?组织和协调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安全维稳教育工作等 ?特困生资助工作; ?负责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工作; ?学生评优、奖及惩处工作; ?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各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不再是只拥有精湛的技能,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显得日趋重要。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和人心发展是并驾齐驱,缺一不可的,我们作为学生工作者,不仅要交给他们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人际交往,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工作的基本定位: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沟通技能;二要善于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三要具备组织和实施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当然,教师自身也应当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善于处理自我成长的问题。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都是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的课题,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更要懂得如何去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样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顺利开展。 1、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同时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使用和网络等,为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辅导员应熟悉心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完善自我意识。应正确认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保持乐观的心态。再次,对于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直接的沟通方法仍然不可缺少,特别是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诙谐幽默、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技巧也是对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能使学生信心倍增、干劲更足;一句语重心长的告诫可使学生猛然自醒、急起直追。而言辞粗暴、语言过激往往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 2、做学生的“贴心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做真心朋友,真心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因为孩子们在大学阶段远离父母,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所以他们的困惑会很多,困难也很大,这个时候十分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支持,如果能真心地去关心他们,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解决,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发扬学生长处,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取得的成绩;对犯有错误的学生,不姑息、不护短、耐心地教育、帮助他们;更重要是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思想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3、工作要有创新精神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广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各种知识信息和社会思潮反应敏锐,具有比较独立的主体分析判断能力。做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重在创新;因此,辅导员要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拘泥于老经验、老做法、不墨守成规,要学会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柔性化管理机制的应用与——基于炎黄学院实训教学管理的实践与

《商场现代化》2012年9月(下旬刊)总第696 期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于1999年由涟水籍台胞蒋志平先生投资创办,至今已走过非同寻常的10年办学历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专业以建筑、机电等工科专业为主,兼理、文、艺经,共计18个专业,五个学科专业门类。教师205人,其中副高以上9人,讲师(含其他中级)26人,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足30%,年龄分布呈现两头大、中间细的哑铃型。学院地处苏北经济腹地,远离政治经济教育中心城市,居于人才洼地,尤其是周边高教资源贫瘠等等,这些因素极大的阻滞了学院在第一个办学10年中快速发展。当下学院在2007年通过第一轮教育评估之后处于重要的办学转型期,发展机遇期、新的挑战期。敬业实干的炎黄人意识到不有效植入先进的高职办学理念,不快速优化学院的办学管理机制,不合理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学院将在第二个办学10年中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会被无情的淘汰。正是这样的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几年来学院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上率先进行了柔性化管理制度改革,率先实现了“双低双高”办学目标,即低成本、低耗能、高水平、高效率,探索出一套符合炎黄学院校情实际,融合海峡两岸办学理念的炎黄学院实践教学柔性化管理机制,并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在隶属关系上实行既依赖又独立的运行管理机制学院在创办初期基本沿袭了传统本科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机制。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完全被涵盖在理论教学之中或之下。几年之后开始强调实践教学,但又盲目的走向另一端,实践教学完全独立,学院的所有实训工作皆划归实训管理部门,形成了理实教学两张皮的状况,这不仅脱离了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也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学习和探索,学院上下达成共识,实践教学既要紧密依赖教学实体即系部,又要相对地独立出来,按照高职实践教学的功能、定位、方式等进行管理与运作。 二、在人员定岗定编上实行动态与弹性管理机制 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既是学院教学管理的一个专门职能部门,承载并发挥着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同时又应是一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式的单位。该部门下设若干专业功能区划,职责明确,流程规范。除了最基本的日常管理人员,一般3-5人,其他人员包括实验师、实训师、主管皆实行“用之即来,用后即去”的 办法,主管实行“轮流坐庄”的动态机制,具体来讲就是某时段有实践教学任务,则相应的系主任或教研室主管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进位顶岗,开展管理和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人员记录实践教学情况,并与主任、实习生一道进行三方考核。教学任务结束后,原班人马即刻归位原部门。涉及跨系部跨专业教研室时,则通过协商机制确定主辅人员,共同管理,联合考核。 三、在办公室管理上实行“组合家具”式的管理办法学院教学区大楼大都设计为底楼(1-2楼)为实训车间,底楼以上为普通教室和多媒体功能教室,我们称之为学院的十部“教车”。实践教学空间十分有限,为此必须极大地压缩了办公用房和房间内的空间。学院不仅在办公用桌椅柜台上进行“家具”式组合,而且在功能匹配上也实行交叉组合。前者是指根据不同专业、课程要求设计并定制个性化互补式办公桌椅柜台,用时拉展出来,用后退缩进去。后者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安排与管理需要,设计并实行“奇数或偶数”式组合,也就是将预定的教学任务分成奇数式或偶数式(一般以理工和经文来分类),当有某数式教学任务时即启用对应数式功能,这样做,既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又极大地发挥了组合效应。 四、在实践教学费用预决算上引进“经营”理念,实行低成本化管理 实践教学低成本化管理不仅体现在用人控编、办公经费节约上,而且在耗材、设备、维护、报损等方面,引进“经营”理念,实行提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决算,费用分摊的办法。经费使用与效率及水平不仅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而且与教师的奖惩、晋升、职评等挂钩。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学院节省10余万元。 五、在校企合作专项管理上实行临时性校企合作办公室管理校企合作工作既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又具有临时性工作的特征。学院在未专门设立对外合作办学职能处室的情况下,在实践教学管理部门下面设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这样的办公室具有明显的临时性特点,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此办公室存在的临时性,即因建设专业需要和可能,学院与某企业开展或停止合作办学,二是此办公室人员因工作需要和可能,临时聘用校内外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某项活某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办公室即告解散,人员又恢复原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柔性化管理机制的应用与研究 ———基于炎黄学院实训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蒋立荣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事件教学与管理师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实训中心被称为高职院校发展“双引擎”中的第二引擎。炎黄 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炎黄学院)作为民办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与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理念与办法。本文就是以炎黄学院实践教学与管理为个案,探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途径,构建柔性化管理机制。 [关键词]实践教学柔性化机制组合家具项目管理 学术研讨 244

柔性管理与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

柔性管理与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 摘要:柔性管理是一种注重个性发展,管理过程中把学生的个人感受放在首位的 管理模式,非常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院校作为补充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职 业教育学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培养和输出技能型的应用人才。中职院校 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中几乎 都是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聚集对于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项挑战,中职院校班主任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 握专业技能成功成才。 关键词:柔性管理;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学管理 中职院校受益于当前我国居民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现状,无论是男孩还是女 孩家长都非常疼爱,不忍孩子初中后毕业,从事强度过高的劳动行业,政府也大 幅提高了对中职院校的资金投入。这样无论生源还是资金都比较充足,但同时因 为学生数量的增加给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针对如何平稳开展 学生管理本文提出了柔性管理理念,通过柔性管理的概述和当前中职院校班主任 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中职院校运用柔性管理提升班主任教学管理的 应用策略。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述 柔性管理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一种不同于刚性管理的管理方法。刚性管理 强调的就是硬性的指标和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则和制度去进行自我约束,班主 任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则和制度去管理学生。而柔性管理是一种比较人性化且不强 调规则和制度的管理方法。柔性管理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以学生内心世界作为出 发点,以语言的委婉引导为辅助方法,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 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柔性管理首先是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然后通过对学生 个性特点的研究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最后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 二、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 中职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和学习习惯差。中职院校是我国为了培养专业技能 人才而设定的学校,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职院校始终不被社会 所认可,导致只有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中职院校。中职院校的招生也 大多数是面向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这就使得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不是很高,学生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并且大多数学生有着较差的学习习惯,导致中 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问题比较难进行。尤其一些学生叛逆心理比较强,经常与老 师发生冲突,这就更使得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比较难开展。另外,中职院校 学生多来自农村原生家庭,部分家长照顾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短板,导致中 职院校学生易自卑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三、柔性管理在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班级管理结合柔性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学管理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重拾信 心在新的环境里,新的起点下开始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灵活教学,中职院校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不良学习习惯需要针对性的改正, 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如蓬勃发展的幼苗,柔性管理能够给予这个阶段的学生充分生 长的土壤和阳光。学习和技术操作同时的开展,带给学生以往不同的全新学习体验,在新的求知欲和操作乐趣中让学生收获知识,获得成长体验,这就是柔性管 理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区别于刚性管理的模式下可以更加注重学生个

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和实施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318513542.html, 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和实施措施 作者:李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6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和多元,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情感态度也不断出现新特点,使大学生管理工作出现滞后。为了突破大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瓶颈,我们必须从观念入手,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者应该与学生换位思考,将管理工作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双向的过程,从学生本身的需要、情感和发展规律出发,从管理工作的接纳程度和实效性来衡量管理的成败。来源于经济领域的“柔性管理”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规律中的情感因素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关键词:情感教育;柔性管理;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14-02 一、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贯彻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服务学生为工作重心的理念已经在教育者头脑中普遍深化。高校秉承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能,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创新和调整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式,为广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服务。由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跟一般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都有区别,其原因在与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当中最特殊的群体。军事化的管理不适合大学生群体,而机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果,人们急需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 二、情感教育和柔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情感教育是在教育系统中,按照知识—情感—意志—行动的顺序和发生发展规律来进行的一个教育环节。教育是对人综合施加影响的实践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有情感的影响、意志品质的形成,最终外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的行为。情感教育是广义的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健康人格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爱和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人格,并提升道德情操的过程。[1]长期的应试教育导向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情感成长处于疲弱甚至是饥渴状态。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人格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冲击,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无止境溺爱,造成学生情感结构的失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效率至上的社会发展形势带来的道德滑坡的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缺乏,以及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人际关系异化,都使得大学生的情感急需引导和满足。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冯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并对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加之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做了。这就要求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 1、忽视理论学习与研究。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在客观上存在着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大多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在主观上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忽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规律很少加以研究,故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人们对学生管理工作普遍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于是采取观望等态度者有之;凭老经验应付日常工作者有之;认为只要采取习惯性做法就可以不出差错者有之,由于教育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再加上缺乏教育理论的熏陶,高校学

生工作往往忙于事务,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2、重管理轻服务。受传统习惯和经验主义的影响,学生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管好学生”经常成为学生工作者的口头禅。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学生就好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不能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口号。从学生工作本质上看,它应该是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应重视并相应确立学生学校的主体地位,相应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在严格规章制度管理、强调自律与他律的同时,将管理变为更深层次的服务,真正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日常学生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提高服务质量。 3、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学生工作具体可概括为: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除了“两课”教育是在课堂上完成,其他工作都是在课堂以外时间进行的。例如,为了摸清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就需要学生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从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比如,高雅的艺术活动、高品位的学术讲座也大多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举办,以活跃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这就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认同方可收效。可见,学生工作的弹性很大,工作的情况也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关键在于建立学生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量化考核,建立档案,搞好综合测评,推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

学校图书馆管理论文

学校图书馆管理论文 导读: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学校图书馆管理论文,请参考! 学校图书馆管理论文 【摘要】分析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和意见。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化方案建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图书馆依然停留在以纸质图书为主、电子阅览为辅的阶段,这与当前发展趋势不符。图书馆设施落后势必会给学习带来不便,造成学校教学质量整体下降,导致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讲求知识、效率和技术的时代,中职学校作为技术型学校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效率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新形势下,技术更新非常迅速,中职学校要想获取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图书馆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书馆设施落后。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图书馆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建筑,这些建筑规模小、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之当

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并没有考虑到太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导致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图书馆的设施非常陈旧落后,有些学校的图书馆从未进行翻修,这造成图书馆一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更新设施等。 (二)图书馆藏书过于陈旧。在网络还没有发展、数字化信息化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图书馆主要还是以纸质图书作为一种传播知识的工具。而购买一次图书理论上可以使用十几二十年,因为只要书本没有大部分损坏,图书馆是不会购进新图书的。而一些相关专业的书由于借阅率不高,图书损坏程度不高,因此即便是该专业领域知识有所更新,学校也不会考虑购进新书来对其进行补充。因为图书馆的规模和容量有限,购进新书会导致部分书籍无处放置,如此又会造成浪费的问题。当前我国许多中职学校图书馆藏书依然是很陈旧的。 (三)图书管理员素质普遍不高。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由于他们自身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完整,因此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不强。因为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他们对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不敏感,加之外语水平有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相对比较困难。同时,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图书馆管理员是一个闲职,因此他们的求知欲不高,没有提升自我素质的意识。 (四)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有些中职学校更新了图书馆,进行了数字化升级,但是这种更新和升级范围有限,而且多为设立教师电子阅览室,为教师提供电子阅览服务。除教师以外,不允许学生进入

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阶层专属的教育,而逐渐向大众化方向转变,因此,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提上了日程,尤其是思想活跃、行为随性的年青一代学生,传统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对他们已经失去了效用,在这种大背景下,柔性管理理念被适当的引进,将个性发展、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等作为管理原则。本文就“柔性管理”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做简要探讨,希望能为“柔性管理”理念在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柔性管理”理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运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也出现新问题,管理模式顺势发生了新变革。企业管理中,“柔性管理”理念取得一定成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现代教育,管理者开始尝试将“柔性管理”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柔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人格健全、素质提高以及学校文化和谐,值得在我国各大高校广泛推广。 一、“柔性管理”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柔性管理”理念的基本概念 传统高校采用的都是“刚性管理”理念,“柔性管理”与之相反,它隶属于现代管理和教育模式,就是在将学生作为管理和教育的主要对象,从学生自身出发,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实行人性化教育,使得学生总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我国古代思想中也能找到“柔性管理”理念的源泉,如“无为”、“兼爱”、“仁”等思想,所以说,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该理念生存的土壤,关键是让这一理念尽快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实际管理中得以运用。 (二)“柔性管理”理念的特点 1.主体性。人在管理中不仅是核心内容,而且管理效果的展现也是通过人来完成,所以,为了管理方便,管理环境的稳定与和谐,正确理解被管理者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非常关键。对高校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者从时代特点出发,与学生自身情况相结合,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思想束缚,在新管理方法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广、杂、变、难的特点。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工作。而且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多思考,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标签:高校学生管理思考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高校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除了结合高校发展趋势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有了体系就如有了指南,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更加规范。体系里面应包含了学生、辅导员、党团建设及各项事务性工作等众多内容。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保证基础工作的同时,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队伍标准化,教育体系化,管理严格化,活动品牌化的特点。 一、队伍建设标准化 队伍管理上,以规范、严格、人文的原则,明确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加强辅导员业务工作水平、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系列培训,让这支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到院外校企调研。此外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历、加强工作研究,同时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系部领导要经常召开辅导员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我系建设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不足,发表建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群策群力。会后,系领导和辅导员一一聊天,了解辅导员现状和需求,并对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每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做好继续深造,自我提升。扁平化管理下,我们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二、学生教育特色化 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应形成主题库,根据各年级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除了沿用传统模式,还应采用新模式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建立新生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辅导员队伍中至少有1名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项负责人,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第四,在学生教育中,让学生党员站上讲台,参与学生主题教育,既丰富教育形式又锻炼学生党员表达能力。 三、学生管理严格化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措施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23T12:03:51.8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作者:柴亚琦 [导读]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搞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逐步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搞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逐步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现有的学生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如学生工作的部分管理职能正在向服务职能转变;大学生就业由计划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固定学制正在向弹性学制转变;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变等等,这一系列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形成。第二,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网络一方面为高校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孳生地和传播地。一些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个别大学生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不能自拔难以判别和抵御,进而上当受骗。 第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达不到知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高校在与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交流与竞争中,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产业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与世界先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接轨,从而带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使得文化交流空前广泛和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和“弱化”的手段、途径更加多样,开放条件下的交流使得外来文化、外来习俗和观念的影响日渐增多,大学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定会遇到新的问题。 第四,学生管理工作很难适应高校后勤逐步社会化的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是建立一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目前,我国一些高校逐步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开放学校市场,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这些经营者进入高校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学生在缴纳各种费用的同时也树立了教育投资意识,对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容易使二者产生矛盾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二、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第一,依法治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现在,学生工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二是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三是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操作性强的程序、步骤和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行使有效的管理。针对高校后勤工作逐步社会化的现状,要进一步明确各方面关系,参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也应享有学生管理的权利和承担学生管理的义务。要在高校、社会职能部门、承担后勤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学生以及家庭之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进行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分明,便于相互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协调,从而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管理。 第二,正确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思想意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能明显增强。 第三,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学生管理部门要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要明确指出学生在校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充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之,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重视自己的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抓在实处,让学生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莹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系统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03,(4) . [2]张耀灿,徐志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02,(4) . [3]李广才等.关于高校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作者简介:柴亚琦(1995-),山西临汾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序言: 非洲原始森林狮子和羚羊的寓言故事: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羚羊醒来,她就知道必须要比跑的最快的非洲狮子还要快,否则她就被吃掉;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狮子醒来,他就知道必须要比跑的最慢的非洲羚羊还要快,否则他就会饿死; 启示: 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竞争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淘汰,“适者生存”。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事业才能发展,才能成功。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改变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实行柔性化的管理方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柔性的概述 1、柔性的概念 ?柔性是相当宽泛的概念 ?柔性的概念:组织为了达到控制自己命运的目标,与内外部环境互动,进而持续地塑造环境或进行自我调整,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柔性有两大含义:一是应变能力,二是缓冲能力 2、我国古代朴素的柔性思想 (1)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柔弱胜刚强思想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上善若水,水能利于万物而不争”;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提出以弱胜强的管理策略 “哀者胜” ---前提“以正治国” ---基础“以奇用兵” ---策略 “无为而治”是老子及其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无为”是管理的最高原则。“无为”是古今中外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2)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 以“仁”为中心——管理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中国:情--理--法西方:法--理--情 “仁者,爱人”在论语中提到“仁”的地方100多处。 以“和”为贵——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儒家把“人和”的理念推到管理准则的最高位置上。“和”就是和谐统一。相互有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由此可见,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二、正确理解柔性管理 (一)柔性管理的起源 “柔性”是从两条途径引进管理中的。 一条是:以柔性生产和制造为前提而提出的柔性管理,是从技术上引入管理的,其首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体现了应付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性的能力。 另一条是:企业文化的途径,是以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前提而提出的,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最终提高管理效率,它强调的足企业精神价值观和员工凝聚力。 柔性管理其实是上述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二)柔性管理的定义 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的管理。 (三)柔性管理的理论发展 1、20世纪初——“科学管理” 20世纪初,泰勒的管理学名著《科学管理原理》出版,被看作是刚性管理理论的标志,他首次提出人是“经济人”的观念,促成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完成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