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读书笔记摘录

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

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

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这里

的所谓“历史”在西方语言文字中,也可以作“context”的理解。

一、经、史与道、器

首先,章学诚对古代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六经,作了一种近似二元的区分,但同时又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一作法,表现在他所使用的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概念中,如“道”与“器”、“博”与“约”、“经”与“史”、“质”与“文”、“事”与“理”等。自然,这些互相对照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在宋明理学中已经有所阐发,章学诚的阐释,以前人的工作为基础,并非独创。但是,章学诚对它们有一种新颖的理解,使得他的“六经皆史”说,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这些对应概念的存在,在诠释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是诠释所以能成立的前提。在章学诚眼里,任何事物都有表和里这两面,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掌握这两面之间的联系。虽然他没有明言,但显然,为了掌握“经”与“史”和“道”与“器”之间的关系,需要依赖诠释的工作。

事实上,章学诚本人提出和分析这些对应的概念,就已经是一种诠释。比如他引《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分析“道”与“器”之间的关系。他的基本态度是,既然“道”是形而上的,因此“道”就不会存在于某一经典或几部经典中,而必然是人所无法轻易掌握的。他说:

故可形其形而名其名者,皆道之故,而非道也。道者,万事万物之所以然,而非万事万物之当然也。人可得见者,则其当然而已矣。[1]

他甚至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道”,企图觅得“道”之真谛,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他所谓“不知道而道存,见谓道而道亡。大道之隐也,不隐于庸愚,而隐于贤智之伦者纷纷有见也”[1](132-133),就是企图说明这个道理。

有了这个前提,章学诚才提出“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说法。他认为不但后人所谈的“道”离开了“道”本身,而且在遥远的古代,也没有专论“道”的著作。因此他对“六经”便下一个不同的定义,称它们为“史”或者“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1](1)在另一处,他又将“六经”比作“器”,“后世服夫子之教者自六经,以谓六经载道之书也,而不知六经皆器也。”其实,章学诚指出,孔子本人也并不这样认为六经能载道:“夫子述六经以训后世,亦谓先圣先王之道不可见,六经皆其器之可见也。”[1] (132)既然六经并非阐述“道”的经典,那么人们如何认识“道”,就必须通过诠释,必须

通过理解。

前面已经说过,上述这些有关“道”的说法,本身即是章学诚对经典文化所作的一种解释。通过这种解释,章学诚对他所提出的道之无形或“理无定形”的说法做了论证。这一论证,是通过发掘六经的“历史性”(historicity)而获得的。我们可以从

几个方面来看章学诚对经典所作的历史诠释。

第一,章学诚认为在未有“经”以前,“史”已经存在。他在致友人的书中说:愚之所见,以为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六经特圣人取此六种之史以垂训者耳。子集诸家,其源皆出于史,末流忘所自出,自生分别,故于天地之间,别为一种不可收拾、不可部次之物,不得不分四种门户矣。[3]

他在这里所谓的“史”,当然指的是史学,但究竟是史学著述还是史料,其含义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引起后人的揣测。[4]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经”的名称,是以后才出现的。

第二,对于“经”的实质内容,也必须加以历史的分析。在章学诚看来,所谓经典无非是古代的典章制度,是当时人治世用的,没有传述“道”的意思。他说:古之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1](P94)相似的论述,也见于其他地方:

六经之名,起于后世,然而亦有所本也。…六经之文,皆周公之旧典,以其出于官守,而皆为宪章,故述之无所用作。以其官守失传,而师儒之习业,故尊奉而称经。[1](P1021)

在这里,章学诚不但说明了“经”的实质内容,而且分析了“经”的“历史性”,即把“经”之产生,置于不断演变的历史中作了考察,指出了“经”产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的渊源。

第三,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章学诚又将“经”等同于史。这里的“史”主要指的是历史,并不是史学。换言之,章学诚认为“经”只是早期历史的一部分,即在三代官与师尚未区分的时候的一些政典,因此他说:

夫道备于六经,义蕴之匿于前者,章句训诂足以发明之;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固贵约六经之旨而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也。[1](P139)

由此我们可以说章学诚所谓的“大道”,即是不断变动、发展的历史本身。更确切一点说,是蕴涵在历史之中的一种形上的、超验的精神或理念。如果想窥其涯,必

须通过文史的研究,而不能固守于一经,所谓“夫六艺并重,非可止守一经也;经旨闳深,非可限于隅曲也;而诸儒专攻一经之隅曲,必倍古人兼通六艺之功能,则去圣久远,于事固无足怪也”。[1](P138)易言之,后人离开六经的时代已经相当久远,无法对当时的历史状况有深入的、触类旁通的知识,因此不可能从研读一经中获得对

“道”的认识。

于是,章学诚把对经典的诠释与认识,等同于一种历史的研究。但是,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只能依赖间接的材料,因为历史学家也无法让时间倒转,回到过去来体验古人的生活。章学诚的历史研究,就变成一种寻求文史之中的“通义”的研究。这里

的“通义”,与他所阐述的“道”,应该是同义的。

对文史之中的“道”的追寻,必须要在训诂、考据之上,也就是要在古代经典的阅读之中,竭力在文字的背后,领悟其隐含的精神。因此章学诚说:“训诂章句,疏解义理,考求名物,皆不足以言道也。取三者而兼用之,则以萃聚之力,补遥溯之功,或可庶几耳”。[1](P138)由此看来,清代乾嘉以来的考据之学,在章学诚眼里,只是历史研究和经典诠释的一个工具。所谓“训诂明而后义理明”的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训诂明”还只是章学诚诠释学的一个初步阶段。通常的训诂,都集中在几部古代的经典上,而“义理”或“道”则远在这些经典之上。

有关章学诚的“道”的概念,已经有不少人作了论述,在此不想重复他人的论述。我们将在最后一节中,用比较的方式,将章学诚的“道”的观念,再作讨论。我在这里只想引一段余英时的文章,来概括一下有关章学诚“道”的观念的研究,为以后的论述作个准备:

实斋“六经皆史”之论是和他对“道”的新观念分不开的。戴密微(P.DemieVille)谓实斋之“道”即存乎具体的历史实际中;倪文孙(David S .Nivison)亦言实斋所谓“道”是人性中企求文明生活的一种基本潜能,而在历史中逐渐展现者。总之,实斋的“道”具有历史的性质,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正因如此,实斋看重当前的现实过于以往的陈迹,主通今而不尚泥古。我们可以说,实斋所以最重视“道”正由于他把“道”看作一种“活的现在”(living present),而不仅是像多数考证学者一样,把“道”当作“古典的过去”(classical past)也。[2](P49-50)

在章学诚对“道”的追寻中,历史研究因此成为一个核心的部分。他提出“六经皆史”,以史来解经,成为中国经典诠释的传统中独特和重视的思想遗产。

二、诠释学在现代西方的转折发展

章学诚的经典诠释方法,特别是他的以史解经的作法,与诠释学的西方的发展似乎有相合之处。经典诠释,也就是对宗教经典的解释在西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中至少产生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事件。第一次是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学者对荷马史诗的渊源和作者所进行的讨论。第二次是在西元一世纪基督教兴起的时候,教会人士有关教义的论争。这一论争的结果产生了不少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如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等,都在西方的思想史上,垂诸久远。第三次则是宗教改革时代由于教会的分裂所激起的有关基督教教义的剧烈争论,其中也包括将《圣经》译成各种文字的工作。

但是,经典诠释作为一门学问,则要在18世纪才真正成立,其中德国神学家、语言学家施莱尔马赫(F.E.D.Schleiermacher)对诠释理论的探索,有奠基之功。施莱尔马赫对诠释学理论的研究,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影响,他希图从种种诠释活动的背后,寻找一种形上的东西。他的诠释研究因此便颠倒了顺序,不再从经典开始,而是从诠释开始,即将诠释本身视为研究的对象。

有趣的是,像章学诚一样,施莱尔马赫在构筑他的诠释学理论时,也采取了一种二分法,即将对文字的训诂处理与理解文章本身的内在含义视为诠释工作的两个部分。对施莱尔马赫来说,诠释学因而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是语言学的研究。研究者从训诂文字、专研语法出发,不但求得对经典的逐字逐句的理解,也了解了经典的内在含义。但诠释学的第二方面则是所谓“心理学的解释”,即要通过对经典的反复钻研,求得一种“贯通”,达到一种“神意”的体会,真正理解经典的作者的原创性和个别性。如果用章学诚的话来说,就是想求得对“道”的认识。施莱尔马赫所谓的“神意”(divinatory),与章学诚对“道”的强调,并无二致。于是施莱尔马赫有点大言不惭地说:诠释者“不但了解作者,而且其了解更甚于作者本人”。[3]

在施莱尔马赫以后,诠释学的理论为德国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on Ranke)及其弟子德罗伊森(Gustav Droysen)所采用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由此可见,历史研究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由于兰克等人的研究,诠释学不再将几部经典孤立起来解释,而是把它们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记录。诠释经典因此必须带有一种历史的眼光,将经典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理解。这与我们上面讨论的章学诚的诠释学理论,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兰克眼里,历史背后有上帝的意志。历史学

家只有“如实直书”才能将其丝毫不遗地展现出来。[5]而章学诚认为“经”只是“史”

的一部分,即“史”大于“经”;“史”是“道”的展现,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在章学诚对经典的解释中,“道”显然是一种形上的存在。经典诠释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理解“道”。这种揭示和理解,必须通过历史而获得。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将章学诚的诠释学,与西方诠释学在现代的发展作比较分析。在施莱尔马赫以后,狄尔泰对西方诠释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他的主要论点是,人们认识活动的主体内容并不是所谓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人们自己,也即人类的历史活动。换言之,人们要想认识的,正是他们自己本身的活动,如思想概念的形成和影响、个别人物的丰功伟业和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等等。因此所谓诠释,就是要在自然界中发现人们自己;从所谓“客体”中发现“主体”。于是,西方诠释学的基本出发点便开始有所转变。原来的主体、客体之间的截然区分,不再明显,也不再必要。诠释的目的开始从认识外在世界,转而认识自身。狄尔泰的哲学理论,是西方诠释学上的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将在这一过渡阶段完成之后,再来探讨、分析其意义。

胡塞尔的现象学诠释,循着狄尔泰的方向更进了一步。他想追寻的是一种超验的现象,希图在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中找出客体的含义。但为了做到这一点,胡塞尔认为只有在认识的过程中排除一切先有的概念才能做到。这些先有的概念也包括近代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体之分。但是,虽然排除了这些先有的概念,但人们的认识活动,在胡塞尔看来,仍然离不开一种固有的意识。这一意识将人们所想认识的世界,置于其范围之内。因此,人们的认识只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现象学的“化约”(reduction)。在这化约以后所存在的,只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这一意识活动像溪流一样,不断流动,将所见到和接触到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作同质和异质的比较,以确定它的性质。像狄尔泰一样,胡塞尔将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转化为一种内心的意识活动。诠释的工作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而是主体本身的活动,即在“超验的主体性”(transcedental subjectivity)的范围内对外在世界的现象学的重新构造。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虽然反对把人们的认识活动视为一种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可他仍然没有真正摆脱近代西方哲学的“二元论”,即把世界分为主体与客体的取径。易言之,他提出“超验的主体性”,是为了让主体来涵盖客体、承载客体、化约客体,但没有完全否认客体的存在。不过,从狄尔泰到胡塞尔,西方诠释学已经明显地走上了与笛卡儿的“二元论”观念相反的道路。如所周知,诠释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认

识世界的本原。因此诠释学自然带有一种本体论或存在论(ontology)的倾向。但这里的问题是,探究世界的本原的这种存在论,可以以外在世界为研究的重点,也可以将其重点移到人自身这一存在上面来。狄尔泰

以后的西方诠释学,就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而在这一方面成就最大的是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不但将存在论即本体论引入了诠释学,而且对存在论本身作了一种革命性的改革,从根本上抛弃了自笛卡儿、康德以来主、客观二分的哲学传统。因此,诠释学原来的基础动摇了,有人甚至认为海德格尔的诠释理论根本就是对诠释学的否定。[6]这一说法,正好表明海德格的诠释学理论有其独特之处。而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中唯一的一个对中国古典哲学有浓厚兴趣的

人物,他的诠释学理论与章学诚对“道”的解释,于是便更有许多可比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作一简单评述。对海德格尔而言,离开主体的客体没有任何意义,任何客体都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因此没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世界只有一个,而这世界都是围绕主体,即人而言的。既然海德格尔想突破原有的主、客体二分法,他就不愿使用原来的哲学名词。他于是提出“此在”(Dasein)这一概念。[7]这一“此在”,代表了哲学意义上的人,是一个存在者。存在论的目的是讨论、分析存在,而存在总首先是存在者的存在,于是便必须由存在者出发。但是,在所有世界上的存在者中,只有人才思考、探究自己的存在,于是哲学存在论必须从人出发。换言之,存在之所以成为存在,是由于人们对之思索的缘故。存在通过人而展开,哲学家所关心的也就是人的存在,这就是所谓“此在”。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

海德格尔自己的说法:

此在是一种存在者,但并不仅仅是置于众存在者之中的一种存在者。从存在者状态上来看,这个存在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存在者为它的存在本身而存在。于是乎,此在的这一存在建构中就包含有:这个此在在它的存在中总以某种方式、某种明确性领会着自身。这种存在者的情况是:它的存在是随着它的存在并通过它的存在而对它本身开展出来的。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此在作为存在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存在论地存在。[4]

由上所见,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界定,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对存在的“领会”,而照一般人的理解,领会正是诠释的目的和结果。因此,海德格尔的学说对诠释学的发展自然有影响。从表面上看,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释与笛卡儿的

“我思故我在”十分类似,都希望从人的认识行为出发来说明存在及其性质。但是在笛卡儿那里,作为人的存在之证明的“我思”,主要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思”,而海德格尔的“领会”,则是有关“此在”在世界中的位置的“思”。用Tohn B.Thompson

的话来说就是:

理解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方法,甚至也不是人文学科所特有的一种研究手段。相反,理解就是此在存在于世界中的一个存在论的特质。海德格尔的最基本的论点就是,理解就是要理解人在存在中的位置;这种理解就是设想一种最利于自己的存在位置的可能性。[5]

因此,领会或理解就是要寻求如何存在、怎样存在,即存在的潜在可能性,而不是对所谓客观世界或外在之物的认识。诠释学在海德格尔那里,完成了朝存在论方向的革命性转变。在现代诠释学大师吕科(Paul Ricoeur)看来,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不会帮助完善经典解读的方法,而是将诠释学引上了一个新的道路。这一新道路的标志是,诠释的工作不再问“我们怎样认知”那样的问题,而是问“什么是存在于理解中的那个存在的存在方式”这样的问题。[6]

这一转变,自然遵循着西方哲学发展的轨迹,是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演变发展的结果,因此在中国学术史上无法寻见。但这一转变的结果,却使得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逐渐靠拢,而不是分离,因为在中国思想史上,本来就没有对主、客观的绝对划分;天、人之间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中国古代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说法,就表明了天人之间的那种水乳交融的存在论关系。

有关诠释目的和对象的分析,我们将在下节详谈,现在还是回到海德格尔的诠释学说上来。海德格尔的“此在”,将诠释工作的重点从认识外在世界转向认识人自身在此时、此刻的位置,因此就使得原来就存在于诠释学中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显得格外重要。如所周知,诠释经典的工作离不开历史的研究,而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证经典的时间性。在狄尔泰的诠释学理论中,这一历史性和时间性都有所强调。诠释工作的重心就在于如何正确地将经典定位在历史的某个时刻,而为此目的,诠释学家必须找出经典的历史相关性(Zussammenhang)。诠释经典与解释历史便在狄尔泰那里得到了统一。这一统一的基础来自于这样一种信念,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狄尔泰的学说因此成为德国历史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8] 虽然海德格尔年轻时追随胡塞尔,但他受狄尔泰的影响甚大。狄尔泰为其崇敬之

人。在写作《存在与时间》时,海德格尔把自己对历史的研究视为狄尔泰工作的继续,而他对现代诠释学的认识,也主要通过狄尔泰的著作。[7]因此,海德格尔的诠释学重视历史与时间,似乎理所当然。在海德格尔的诠释学理论中,历史至少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此在”在时间的延续中展开,呈现一个历史的过程。虽然“此在”是“暂存”的,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性(人们之所以能认识事物的暂时性,正因为由于历史作为其参照框架)。第二,“此在”不但自身是历史的存在,而且将与之有关的实体都做了历史性的处理。换言之,所有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存在。第三,“此在”的历史性使得人们得以沟通过去与现在,进而认识存在。[4](P493-532)

历史研究、历史认识因此成为诠释工作的基础。从存在论的观点出发,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在诠释之前,已经对被诠释的事物或文本有了某种领会,如果再将这种领会上升为概念,那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理解。于是,海德格尔将诠释的过程颠倒了过来:人们不是通过理解而获得领会,而是由领会达致理解。这是因为,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是建立在存在论基础之上的。作为生存着的人,自然对其生存在世界中的位置有所领会,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让我们引一段海德格尔本人的话来作进一步说明:

领会的筹划活动具有造就自身的本己可能性。我们把领会的造就自身的活动称为解释。领会在解释中有所领会地具有它所领会的东西。领会在解释中并不成为别的东西,而是成为它自身。在生存论上,解释植根于领会,而不是领会生自解释。解释并非要对被领会的东西有所认知,而是把领会中所筹划的可能性整理出来. [4](P206) 为什么领会能先于理解,就是因为“此在”的历史性,使得人们有一种“先行具有”(V orhabe)的能力。实际上,领会本身就是这一“先行具有”能力的集中表现。换言之,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所领悟,并有一种把这一位置改善的愿望,因此人们在认识和解释世界时,便会将那种改善生存的愿望

投射到诠释过程中。解释因此就是把这一存在论的愿望概念化而已。

三、历史在诠释学中的意义

海德格尔的诠释学理论,并不仅仅想证明诠释的过程只不过是主观意识的投射。他的诠释学理论无法用主观主义这样的术语来概括,这与他哲学的宗旨不符。在他对“此在”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他希求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分野。《存在与时间》的译者陈嘉映对此有比较清晰的分析。他认为,海德格尔会这样说明:“人从其特

定的历史环境来领会其存在,这是生存的实情,既不主观也无所谓客观。……

我们辩不过某些如簧之舌或持刀的辩士,会说:‘随你怎样解释,事情还是那么一回事情’。海德格尔指的就是这类现实”。[7](P228)

所谓“人从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来领会其存在”,也就是“此在”的含义。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既包含历史的过程,又特指时间上的某一点;既有历史性,又有时间性。这种存在论或以存在论为基础的诠释学理论,与中国人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章学诚对经典的诠释中,我们无法找到西方诠释学那种从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变。正确地说,在章学诚的著作中,两者是有机地组成在一起的。在一方面,章学诚的认识论有一种“二分”的趋向,如他对“道”和“器”的划分等等,这与海德格尔以前的西方诠释学相一致。但在另一方面,章学诚又显然有一种存在论的诠释方式,具体表现在他对“道”的阐述上。章学诚的“道”,并不完全是一个超验

的客观精神之类的存在,而是活生生地生存在人的历史之中的。用他的话来说:人生有道,人不自知;三人居室,则必朝暮启闭其门户,饔飧取给于樵汲,既非一身,则必有分任者矣。或各司其事,或番易其班,所谓不得不然之势也,而均平秩序之义出矣。又恐交委而互争焉,则必推年之长者持其平,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长幼尊卑之别形矣。至于什伍千百,部别班分,亦必各长其什伍,而积至于千百,则人众而赖于干济,必推才之杰者理其繁,势纷而须于率俾,必推德之懋者司其化,是亦不得不然之势也;而作君作帅,画野分州,井田封建学校之意著矣。故道者,非圣人

智力之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不得已而出之,故曰天也。[1](P119)“道”因此便是所谓的“不得不然之势”,是人们生活在社会上、世界中所不得不遵循的自然法则,并非某个圣人特意制定或想象出来的。章学诚对“道”的这种存在论的解释,与海德格尔的理论,有很明显的类似之处。

换言之,章学诚的“道”,有其深厚的生存论基础,并非仅是朱熹的“理一分殊”的概念,把“道”的实质与“道”的表现相分离。对章学诚来说,“道”就是生活、“道”就是存在。研究章学诚的美国学者倪文孙对此有比较透彻的分析。他说:章学诚的“道”因此是人性中一种最基本的、向往一种有秩序的和文明的生活的潜能。这一潜能慢慢在历史中展现出来,并在人所公认的对和真中实现自己。“道”来自于天。但“天”对章学诚来说其实是一种自然的秩序,为人所遵守。因此他的“道”尽管不是超自然的,却概括了一个宗教神的所有功能。他强调说“道”在其自身必

须与它在历史中的表现,即“器”相分别,但是他又说没有这些“器”,“道”便无从知晓。由此可见,章学诚虽然对人的道德秩序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但在同时他却又认为这一道德秩序完全是逐步演化的和自然而然的。[8]

这一分析,更让我们看出章学诚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相似之处。如上所述,海德格尔提出所谓理解就是人的理想的投射,是为了实现“此在”的“潜能”,而倪文孙在这里所用的“潜能”(potenttial;potentiality),正是同一个词。章学诚所谓“人生有道,人不自知”,就指的是这样一种“潜能”的存在。这一“潜能”只有在历史的演化中,由于生活的自然需要,慢慢为人们所认识。于是,人们就慢慢接近了“道”。所谓“滥觞积而渐为江河,培…法其道之渐形渐著者也”[1]

(P120)。因此“道”是逐渐在人类历史中展现出来的。

正是章学诚“道”的历史性,使得他的学说与程朱理学相异。倪文孙指出,程颐将“道”作一种形上的理解,认为“道”在物质世界之前和之上,但章学诚却认为无法与实际的事物和制度机构相分离,即所谓“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或“则夫子所言,必取征于事物,而非徒托空言,以为明道也”[1] (P1、140)。在章学诚那里,“道”不可能是抽象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中的历史的存在。余英时由此提出,章学诚对经典的认识还与当时的考证家,特别是戴震的“因事见理”的观念也大相迥异。因为戴震的“事”是“具有经常性与普遍性的”,而章学诚的“事”则是“历史性的”。[2][P50- 51]一言以蔽之,对章学诚来说,“显然,没有一种道德规范是绝对的,但是人类价值的总体揭示了人性中的‘道’”[5](P142)。换言之,人类历史才是“道”展开的场所。

因此,“道”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自然延续和发展。章学诚说:“孰为近道? 曰:不知其然而然,即道也”。这显然是一种存在论的解释。他举例说道,“周公以天纵生知之圣,而适当积古留传,道法大备之时,是以经纶制作,集千古之大成,则亦时会使然,非周公之圣智能使之然也”。同样,孔子与周公相比,“无从得制作之权”,因而无法集大成,“非孔子之圣,逊于周公也,时会使然也”[1] (P120-121)。既然圣贤如周公、孔子,都依赖历史的变化—“时会”才能揭橥“道”,那么后人要想仅仅通过解读经典来获得对“道”的认识,脱离了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不正是在企求无

本之木?

对“道”作这样一种历史的理解,也就是要有时间性的观念,因为历史正是人类

活动在时间上的延续、变化。这里并不是说“道”本身有其时间性,而是说“道”的展现通过历史的时间而为人所觉察和认识清楚,所谓“时会使然”,或“渐形渐著者也”。章学诚对历史的时间性,也即时代之间的不同、过去与现在的差异,有深刻的分析。比如,他借讨论学问之道的发展,来揭示时代的演变。他指出:“今人不学,不能同于古人,非才不相及也,势使然也”。具体说来,有三处不同。第一,古代官师合一,而后代两分,造成教育方法的差异。第二,这一差异又导致道器之间的分离。第三,后人对古书的理解,由于失去了师承,无法与古人尽同。因此,章学诚总结道:“天时人事,今古不可强同,非人智力所能为也。”[1] (P165)近代史学家何炳松注意到了章学诚的这一观念,认为章具有历史进化论的思想。[9]

历史时代的不同和演化,自然会反映到人对“道”的认识上来。章学诚之所以不认为“训诂明而义理明”,就是因为“道”是活生生的,是人类历史的总体,而不是某一阶段的产物,更无法强制性地分割。“道本无吾,而人自吾之,以谓庶几别于非道之道也。而不知各吾其吾,犹三军之众,可称我军,对敌国而我之也;非临敌国,三军又各有其我也”[1] (P138)。章学诚用这个例子说明,“道”并不存在于一部或几部经典中。后人如儒家单单专注一部经典的解读,忽视经典的历史性,不是求“道”的正途。因为“人自率道而行,道非人之所能据而有也”[1] (P133)。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章学诚对“道”的诠释,采取的是一种存在论的取径,与海德格尔有神似之处,而与中国传统的诠释学传统甚至清代的学术思想,都有显著的差别。他的以史解经的诠释手段,代表了清代学术史的一个新方向,不但让人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经,也使人对历史的研究,有一个新的认识。难怪中国近代的学者如胡适、何炳松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对章学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于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的文化传统,成为勾勒中国近代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五四一代的学者中,都希求从历史研究出发,来批判和整理中国的文化传统,以求与现代世界作更广泛的交流。[9]

但是,就诠释学而言,章学诚所开辟的这一存在论取径,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成为近代中国学术的主流。胡适和顾颉刚等人对中国的学术文化的诠释,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存在论的关怀(如他们对如何让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世界的衔接问题的关注),但在方法论上,却是主要继承了乾嘉学派的传统,也即章学诚所想纠正的、强调训诂而不重视人生体验的方法。当然,在那时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如钱穆

对中国历史和经典的认识,就与胡适等人大相径庭。钱穆的取径,在1960年代以后兴起的海外新儒学中,为不少人所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不过,对新儒家诠释方法的评价,已经超过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应当另文处理。

虽然我们说章学诚的诠释学方法,代表了清代学术的一个新的取向,但就古代中国人对“道”的认识而言,章学诚的解释自有其高人之处。换言之,古代中国人对“道”的追求,根据张祥龙的比较研究,的确靠的是一种存在论的方式,加以体认和领会。只是到了后来(始自荀子、韩非),人们才慢慢将天人、主客、道器和理境逐步区分开来。张祥龙因此认为,“我们可以区分开中国古代本土思想的两个大阶段:天道流行的阶段(自商周之际迄于战国)与道之理化的阶段(自战国后期以降)”。但是,与西方的哲学传统相比,天道在中国人心目中,仍然是活生生的、活泼泼的。它既不是完全形而上的、超验的,又不是代表了人的欲望、意志和理想的人格化了的神,而是体现在饱满的人世生活、即历史活动之中。[11]要想对“道”有充分的理解,只有进

入一种历史和生活当中,经过深刻的人生体验,才能取得一种出神入化的领会。

章学诚和海德格尔虽然负有几乎完全不同的思想承载,但却表达了一种类似的向往。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存在论的思维方式,其过程没有终点,其思考也无所谓终级问题。只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人生经验,无法用任何观念术语来表达或概括—“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

中国史学史纲要

姓名:张运鹏

班级: 2006级历史函授本科班

专业: 历史

管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管理职能,调动和配置组织资源,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及过程。 企业流程再造: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 统企业改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新型企业。 知识管理:对组织的集体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并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和环节的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或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精细化的操作、控制、核算、分析、规划、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模式。 柔化管理:是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依据信息 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 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优势的管理模式。 决策:是指组织为使未来行动目标优化或达到某种满意程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上佳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即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 在所指定的若干方案中选择的过程。 程序化决策:是对常规的、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也就是对例行问题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做的决策,也就是对例外问题进行的决策。 风险性决策:管理者在决策事件中面临者不可控因素,各种备选方案会出现多种不同结果,到底会出现哪种结果不能确定,但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 是预先知道的。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存在风险,只能在计算各种方案不同的 自然状态(发难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损益值的情况下,比较各方案损益值后 在进行的决策。 计划: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工作内容及方式的预案,也就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而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组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有机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生活中,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的数量。直接管理的下属多,称为管理幅度大或跨度宽。实际反映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业务活 动的多少。 管理层次:又称组织层次,是组织内部管理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等级划分。实质反应组织内部纵向分工的关系,各个层次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 事业部制:是一种具有分权性的组织形式,在公司总部下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统一政策,事业部是独立经营的一种组织体制。

专插本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1.管理学的性质就是管理的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1)管理的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2)管理的艺术是指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技巧达到某种效果。 (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理论要点:管理的五种职能、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一般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管理的五种职能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是指: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指: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5**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1)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4)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 (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6)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6**企业的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需要满足5 个条件: (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 (2)不是物理性资产; (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任课教师: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姓名: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 2.《日知录》 3.史德 二、简答题:16%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8分)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8分) 三、史料分析:27% 1.试就下列史料分析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7分)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 2.试分析下列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7分) “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

代之斖斖()。”(《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3.试就下列史料分析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6分)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自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文献通考·总序》) 4.下面一段史料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和价值取向。(7分) “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贼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 四、论述题(1、2题必做;3、4题选做一题):45%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15分) 2.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上的贡献。(15分) 3.《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编纂、史学思想等等加以论述。(15分) 4.试分析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基本内容和史学理论贡献。(15分)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2.《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3.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

《中国史学史》期末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 世纪20 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 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 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 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 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 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 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 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 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 年—306 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 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 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 “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4.《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 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史学史》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 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6、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第1、2、3册) 7、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8、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版。 9、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0、曹家齐《顿挫中的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苑出版社2000年。 11、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2、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专著: 新史学九十年,许冠三,岳麓书社,2003年。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张剑平,学苑出版社,2003年。 马金科等:《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主潮,王学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王学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巴勒克拉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后现代与历史学,王晴佳、古伟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罗志田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精编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

一、单顶选择题 1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3有关研究表明,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 A.原则层次 B.惯例层次 C. 前惯例层次 D.后惯例层次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全球化任务环境的是() A.政治体制 B.供应商 C.顾客 D.竞争对手 5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采用的全球化组织模式是() A.多国组织模式 B.国际组织模式 C.跨国组织模式 D.全球组织模式 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中,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MRPH指的是() A.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B.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7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 A.环境因素 B.组织自身的因素 C.决策问题的性质 D.决策主体的因素 8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 A.定性快策方法 B.确定性快策方法 C.风险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9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 A.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0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是() A.程序 B.规则 c.方案D.预算 11制定战略类型的划分,属于成长战略范畴的是() A.收缩战略 B.剥离战略

C.市场开发 D.清算战略 12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技术的复杂程序将技术划分成若干类,其中定制产品 采用的技术是() A.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生产技术 C.流程生产技术 D.连续生产技术 13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 A.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 B.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D.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14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但主管对下属的监管和协调控制难度较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矩阵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C.扁平式组织结构 D.锥形式组织结构 15为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减轻直线主管的任务负荷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 设立的职权是() A.直线职权 B.职能权限 C.参谋权限 D.管理权限 16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组织的效能 B.提高组织的效率 C.提高组织的获利能力 D.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17与行政职位高低无关的权力是() A.奖赏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B.感召性权场和春图生辅导 C.奖赏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 D.专长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18根据权力运用方式不同,领导者可以划分为() A.集权式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 B.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 C.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 D.激进型领导者和保守型领导者 1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在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方 面表现为() A.高任务一低关系 B.高任务一高关系 C.低任务一高关系 D.低任务一低关系 20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是() 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B.激励力=效价X期望值 C.期望值=效价+激励力 D.期望值=效价x激励力

中国史学史考试资料(1)

中国史学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又称太史公,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司马光并称“世界两司马”。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主要记诸侯之事,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实”,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壁”之一,前“四史”之首。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他的注侧重说明或补订史实。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是指住址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原理。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特点:一般性。历史性,多科性,实践性。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较换性,相互依存性。系统的观点:整体观点,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的观点,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的观点,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极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一般环境包括哪些因素: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哪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其他具体环境因素。简述外部环境的类型: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况,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述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等。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管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索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素,就越能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方案。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许诺原理:是指任何可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1目标性,组织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合作去实现目标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2主导性,计划工作应在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之前进行。3普遍性,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4经济性,也就是说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5W1H: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索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部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的考核依据。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网络性4多样性5时间性6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目标的SMART特点;目标要具体明确specific,目标可以测量或度量measurable,目标可以实现achievabl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时间限定timebond。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的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4进入下一轮循环。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

专插本管理学(两本教材)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总论 一、管理活动 1 .识记 ( 1 ) .管理的概念或定义(周三多)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 2 )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2 .领会 ( l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茂生)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的性质——即管理二重性(蔡茂生) 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跟有效组织社会生产力相关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二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茂生)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 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 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砰)管理者的角色(亨利一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 A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B 、信息角色:监督人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C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 5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一卡茨Katz ) a .概念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霍桑试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 一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并于 1933 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 .工作定额。 b .标准化。 c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e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另外,与泰罗同时代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等也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

中国史学史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读书笔记摘录 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 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 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这里

中国史学史

史学史绪言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中国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的研究对象,而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对于其中的某一个段落、某一个专题,甚至是某一个史家、某一部史书的研究,也可视为中国史学史研究。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围: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趋势。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较具体的表述: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 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各种有代表性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史学家的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历史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日 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渐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 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辩难促进着史学的进步, 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史学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 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目的:史学本是历史的重要产物之一,因为它反应并记录着人类创造文明的足迹和业绩,而世世代代的人们又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的伟大创造,从而得以接受历史的种种赐予:知识,经验,智慧和精神。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历史和史学的这种关系,进而从中受到这种种赐予的熏陶和启示。 这一基本目的表现在:认识中国史学的特点(连续性和丰富性) 认识史学同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我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 从价值观上把史学置于科学和社会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认识求真与致用是史学之学术品格的两个方面,他们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既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认识史学遗产的现代价值,以其优秀成果为养料,滋补当今史学 的发展; 认识并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其成为历史学界学风 建设的助力之一; 认识史学发展的规律,使史学史的研究成为自觉的创造性的学术 活动; 认识中国史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等民族特色,使其 进一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方法:首先,要以中国通史的知识为基础。 其次,要有辩证的思想和方法。 再次,要适当接触一些史学史上的名篇、名著,以加深对它们的认 识和理解,并举一反三。 最后,要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尤其是古今优秀历史学家对史学的 神圣使命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以及对自身修养的严格要 求,都值得我们学习。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1.管理:(management) 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 地完成工作。 Management involves coordinating and overseeing the work activities of others so that their activities are completed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2.管理学(management)是一门以社会组织和组织领导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 学。(维基百科) Management is a social science whose objective is to stud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3.管理职能(management functions)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种。 It includes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4.计划(Planning) 设定目标,确定战略,并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项活动。 Defining goals, establishing strategy and developing plans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 5.组织(Organizing) 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Determining what needs to be done, how it will be done and who is to do it. 6.领导(Leading) 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Motivating, leading and any other actions involved in dealing with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名词解释(15分必拿)

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15分必拿)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亦称人事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

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2.国际化经营:它涉及两个或更多囯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13.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15.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在决策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