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

1、 技术的性质有:

① 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 进行的改造。(例:助听器的发明 )

② 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 ③ 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 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 B 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 )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

) 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

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

) 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

) ⑤ 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

) 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 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

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 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 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3、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 有的权利。狭义

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4、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提交申请T 受理T 初审T 公布T 实质审查T 授权。 第三节技术的未来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第二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使用物品时物品

与人 产生的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2、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3、 实现合理人机关系考虑的因素: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 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

求、信息的交互。

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试验。按

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 保护人 解放人 发展人

性能试验: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的性能或性能故障。

优化试验: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

预测试验: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信息试验:通过测量、采集、识别和处理信息来影响试验效果。

2、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模拟试验法: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

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移植试验法: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1、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T②制定设计方案(a?收集信息T b.设计分析

T c.方案构思T d.方案呈现T e.方案筛选)T③制作模型或原型T④测试、评估及优化T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1、设计的种类:

①原创性设计:开发性设计。

②改进性设计:在方案原理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已有设计进行局部的变更和改进,以满足特定的需要。

③综合(组合)性设计:包括外形组合设计、性能组合设计、原理组合设计、功能组合设计、模块组合设

计、系统组合设计等。

2、设计的一般原则:

创新原则: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实用原则: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益。

美观原则: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

道德原则:产品的设计不能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技术规范原则:技术规范是有关开发生产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产品的设计既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

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需求。

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P 70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一节发现问题

1、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和分析信息 (对已有文献信息进

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文献法;把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

问题的方法称为问卷调查法; 把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 发现问题的方法称 为询问法);③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第二节明确问题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

1、 标准件: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 业厂家生产的常用的零(部)

件。广义标准件包括紧固件、连结件、传动件、密封 件、液压元件、气动元件、轴承、弹簧等机械零件。狭义标准件仅包括紧固件。

2、 方案的构思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 (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 生

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技法(选学)

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

第一节设计表现图

1、正等轴测图: P 117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1、正投影与三视图

三视图的安置方式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由三 视图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 物体的高和宽。因此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2、尺寸三要素: P 124

①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 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②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

线上。一般采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终端。 *

③ 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主视方向

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默认以毫米为单位 (不标注单位),其它单位须特别注明。

线性尺寸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其中断处,水平方向尺寸字头向

P 98 )

上,垂直方向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左侧且字头向左。

3、尺寸标注:

①标注直径:(符号为0,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直径)

②标注半径:(符号为R,半圆或不足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半径)

③标注形体:同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

4、剖视图:为了清楚地表达机件内部构造,用假想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

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图形称为剖视图。

5、电子电路图第三节计算机辅助制图(选学)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模型

1、原型:指产品生产之前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物体。

2、模型:指根据实物、设计图纸或构思,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物体。

3、模型的不同阶段:

①草模: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

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②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

排,以及产品与人、与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③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

强度试验等。

④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

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⑤展示模型:是在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

选择恰当的比例,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形态高度相似的模型。

第二节工艺

1、工艺:指产品的加工程序和方法。

2、常见工艺种类:

①零件加工工艺

1)木材加工工具:刨子、木锯、木锉、凿子、斧头、手持电钻、羊角锤、角尺等。

2)金属加工工具:划针、划规、钢直尺、样冲、手锤、手锯、钢锉、台虎钳、台钻等。

手锯的安装和握法起锯方法

一般可以采用从工件的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锯条和工件的倾斜

角约为15 °。

为了更好地起锯,一般采用拇指挡住锯条,使它正确地锯在所需的位置上。起锯时用力要轻一些,

不能过猛。

锯条安装错误

金属钻孔步骤:①划线T②冲眼T③装夹工件T④装夹钻头T⑤钻孔。

金属钻孔操作安全提示:操作要集中注意力;钻孔要戴防护眼镜,以防钻屑飞出伤害眼睛;不准带手套操作,以防钻头卷住手套而伤害手指;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②装配工艺

③表面涂饰工艺

第三节制作模型

第八章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

第一节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1、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①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②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③

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④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第二节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技术与设计2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可承受一定应力的物体形态(结构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2、结构受力:

压力:构件两端承受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构件的长度变短;

拉力:构件两端承受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背、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力,力的作用

效果是使构件的长度变长;

剪切力:构件局部承受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向的平行力,力的作用效

果是使构件的局部发生错位;

弯曲力:构件两端承受两个大小相等、方向基本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构件发生弯曲;

扭转力:构件两端承受两个大小相等、旋转方向相反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构件发生扭转。

3、结构的类型:

①实体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②框架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既能承受竖向重力荷载,也能承

受水平方向荷载。

③壳体结构:通常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称为组合结构。

L ?r1

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的稳定性: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几何形状;②支撑面积大小;③重心位置高低。结构要稳定,首先,它的

整体几何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其次,一个物体支撑面积越大,重心越低,其稳度越大,同时要使重心垂线落在支撑底面积内。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当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外力与形变的力,称之为内力。

应力就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积上所产生的内力。

d =F/S(c为应力,F为内力,S为受力面积)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①结构的形状;②使用的材料;③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方式:①

铰连接一一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②

刚连接一一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

胶接、焊接等。

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

1、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

需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

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指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

-时序:活动的先后顺序

流程

I环节:活动的具体步骤

2、流程图:可以用文字、表格、图示、模型、动画等表达。第二节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的目标: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资源、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等。

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

3、小铁锤锤头加工流程:

小铁锤锤柄加工流程:

第三节流程的优化

1、流程优化内容: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质量优化等。第三章系统与设计第一节系统的结构

1、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

统;②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③整体

的功能是局部所没有的。

3、可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不同地分类:如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4、系统的基本特性:

①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侧重于部

分影响整体)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时,都会影响其他

要素(部分)或整体的功能的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②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侧

重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

③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

④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⑤环境适应性: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1、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系统分析时先整体、后部分,先全局、后局部,先长远、后当前。

②科学性原则:系统分析时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

③综合性原则:系统分析时选取优先目标,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2、系统的优化:指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

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第三节系统的设计

第四章控制与设计

第一节控制的手段与应用

1、控制: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2、控制分类:按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可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按照执行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控

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等。

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1、控制系统:为实现预期目标,由若干个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共同组成的系统。

2、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3、开环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的控制系统。

4、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复习资料 (一)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商品有(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理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 4、(简单运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尺度和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形式:现实中的货币。 5、(理解)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易导致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通货),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6、(识记)信用卡和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7、(理解)外汇与汇率:外汇是用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外币贬值。 8、影响价格的因素(简单运用) ⑴供求影响价格买方市场——供>求,货多不值钱,价格↓。卖方市场——供<求,物以稀为贵,价格↑。 ⑵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商品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⒐、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关。 ⒑、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 ` 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量为基础实行 ` 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 这种表现形式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

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

精品文档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A)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 A.②⑥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2.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运动的( ) A.轨道平面与地球一致 B.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 C.运行轨道与地球一致 D.以上都正确 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D 2.B 3.C[第1题,天体M介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应为水星或金星。第2题,图中两箭头表示天体M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第3题,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a B.B C.c D.d 5.当地球处于a、b之间时,下列有关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但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但昼长于夜 4.C 5.B [第4题,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和太阳光照射情况,可以判断a点为冬至日,c点为夏至日,b点为秋分日,d点为春分日。公转速度最慢时为7月初,夏至日(c点)时最接近。第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地球公转处于a、b之间时即北半球由秋分日向冬至日转变,北半球白昼变短,且昼短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 下表为“2016年10月8日北京、拉萨、湛江三地的天气资料表”,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表完成6~8题。

最新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修订版)资料

018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一、考试目标 海南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是考查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也是检测和评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 考试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我省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考查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考查本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情况,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现,以及展现出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相关知识及时事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内 容 要 求 1.生产与经 济制度 2.个人收入 的分配 3.财政与税 收 4.走进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5.科学发展 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 济建设 1.了解和阐明生产与消费及其关系。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 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4.了解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阐明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特征及作用。 5.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6.了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要求。 7.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阐明科学发展观内涵、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 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标准 思想政治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2012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制订而成的。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分析、比较、归纳等基本能力,把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之中。 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是: ①记忆能力:再认或再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能力。 ②理解能力: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的能力。 ③比较、归纳能力: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④判断、批判能力: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 ⑤分析、探究能力:初步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一些政治是非和古今中外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和说明的能力。 ⑥表述能力:能恰当运用学科语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正确地表述见解的能力。(二)考试要求 高中思想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领会、分析、应用,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b-领会: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 c-分析:比较所学知识的异同和内在联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解读试题提供的新情景,分析新问题,并能对错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人:李辉)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补集:就是作差。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有2n –2个. 2、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它们的图象关于y=x 对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指数的真数属于R 、对数的真数0>. 4、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5、奇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0x =在其定义域内,则(0)0f =); 偶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6、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真相同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 0 , a ≠ 1 , M > 0 , N >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log log R n M n M a n a ∈=。 指数与对数互化式:log x a a N x N =?=;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二、简答题: 12、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 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mol-1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V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 B单位:mol/L nB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V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v×M ②.称量③. 溶解④.转移⑤. 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⑥.定容⑦.摇匀⑧.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亮的通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 SO2 CO2 NH3等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HCl H2SO4 HNO3 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如:KCl和KNO3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溴水 CCl4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不 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钠焰色:黄色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4+ 检验:加入NaOH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SCN)3 Al3+检验:加入NaOH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通用技术)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核标准 通用技术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检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技术》(2012版)。通用技术部分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六月开考一次。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 并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具体要求如下:

①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技术的最新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生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②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法和过程作出比较全面地评价。 ③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④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回执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和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⑤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⑥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 ⑦经历将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初步掌握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⑧理解技术的文化特性和艺术特性,具有认识技术问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一定的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能力。 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伦理意识。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得集合得所有子集有个 第二章 函数 1、求得反函数:解出,互换,写出得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与零没有对数,②、1得对数等于0:,③、底得对数等于1:, ④、积得对数:, 商得对数:, 幂得对数:;,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得前n 项与:; 数列前n项与与通项得关系: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得前一项得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就是,公差就是;) (3)、前n项与:1、(整理后就是关于n 得没有常数项得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就是与得等差中项:或,三个数成等差常设:a-d ,a ,a+d 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得前一项得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其中:首项就是,公比就是) (3)、前n项与: (4)、等比中项: 就是与得等比中项:,即(或,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弧度,1弧度;弧长公式: (就是角得弧度数) 2、三角函数 (1)、定义: y r x r y x x y r x r y ======ααααααcsc sec cot tan cos sin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瞧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6、两角与与差得正弦、余弦、正切 : : : : : : 7、辅助角公式:??? ? ?? ++++=+x b a b x b a a b a x b x a cos sin cos sin 2 22222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就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 N A。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的温度与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 ?mol-1。 (2)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与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 V m。 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 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B)之间的关系:n = c 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 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与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就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学习笔记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化学必修1知识点 主题1 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发展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 Cl2的发现者——舍勒(瑞典); 7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8 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9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1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12 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瓷 10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键相间的六边形结构,简称凯库勒式; 二化学基本概念 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和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 +、Na + 阴离子:Cl-、OH - (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 、Na2SO 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等 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从宏观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 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由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包括:复杂离子如:酸根离子,有机基团。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变化本质: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9.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0.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它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由不同的同位素原子组成同一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与D2O混合为纯净物。 1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1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13.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如:HClO4、H 2SO 4、HCl、HBr、HI、HNO3… 常见弱酸如:H2SO3、H 3PO4、HF、HNO2、CH3COOH、HClO、H2CO3、H2SiO3、HAlO2… 14.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 常见弱碱如:NH3.H2O、Mg(OH)2、Al(OH)3、Fe(OH)3… 15.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盐的分类①正盐 ②酸式盐③碱式盐④复盐(电离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的盐) 1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等 17.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1)常见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2练习与答案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系列训练之模块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 A .圆锥 B .正四棱锥 C .正三棱锥 D .正三棱台 2.球的体积与其表面积的数值相等,则球的半径等于 ( ) A . 2 1 B .1 C .2 D .3 3.已知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 ( ) A .α∥β B .α与β相交 C .α与β重合 D .α∥β或α与β相交 4.下列四个说法 ①a //α,b ?α,则a // b ②a ∩α=P ,b ?α,则a 与b 不平行 ③a ?α,则a //α ④a //α,b //α,则a // b 其中错误的说法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经过点),2(m P -和)4,(m Q 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 的值是 ( ) A .4 B .1 C .1或3 D .1或4 6.直线kx -y +1=3k ,当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 ) A .(0,0) B .(0,1) C .(3,1) D .(2,1) 7.圆2 2 220x y x y +-+=的周长是 ( ) A . B .2π C D .4π 8.直线x -y +3=0被圆(x +2)2 +(y -2)2 =2截得的弦长等于 ( ) A . 2 6 B .3 C .23 D .6 9.如果实数y x ,满足等式22(2)3x y -+=,那么y x 的最大值是 ( ) A .1 2 B C D .3 1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x ,y ,z ),给出下列4条叙述: ①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②点P 关于yOz 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③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④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3 B .2 C .1 D .0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已知实数x ,y 满足关系:2 2 24200x y x y +-+-=,则2 2 x y +的最小值 .

江苏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全

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知识点汇编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化合物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 B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v×M ②.称量③. 溶解④.转移(洗涤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精编版

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信息技术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所有在校学生,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6月开考1次,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形式。 本标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和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均为浙教版)中的教学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而成。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是依据“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二个模块。 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V R 3 4 3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2011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 图象关于y=x 对称。 3、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 1log =a a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 4.奇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必修二 一、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2、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2 4 R S π= 3、柱体h s V ?=,锥体 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理及定理: (1)四公理三推论: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论一: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三: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也称为共面直线。 V s h 1 3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资料 https://www.sodocs.net/doc/241734964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思想政治) 经济生活(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一、基础知识梳理 1.货币的本质 ⑴一般等价物就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 ⑵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⑶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2)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3.纸币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 数 4.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①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②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2)信用卡: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种类:主要有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和汇率 (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例如美元、欧元等。 (2)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供求影响价格 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关系、政策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