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最新进展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最新进展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最新进展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最新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病发症32例的护理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病发症32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04T17:15:43.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杨根莲[导读] 理想的眼压控制是眼科医生的治疗过程,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控制才是最终的目的[4]。 杨根莲(新疆巴州人民医院眼科 8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323-02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32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的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炎、滤过泡不形成等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并发症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合理的护理均得到了恢复或好转。结论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并发症护理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很大、随时可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属于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疾病之一,占致盲总数的5.1%~21.0%[1]。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耐受的程度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觉功能带来损害,从而导致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视力减弱等症状。滤过性手术已经被认为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往往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为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探讨正确的处理护理方法,因此要找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现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32例青光眼患者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我院共收治32例(32眼)青光眼患者,其中,男1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为31~78岁,平均年龄47.4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1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6眼,继发性青光眼3例3眼。入院时患者的平均眼压为(5.12±2.01)kPa,术前患者均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有27例(84.38%)27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5例(15.62%)5眼眼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1.2 方法 主要采用小梁切除术和巩膜咬切术[2]。在显微镜下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选择做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宽基底的周边虹膜切除。缝合球结膜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术后常规滴抗生素和激素滴眼液,并根据术后滤过状况及前房深度分别于3~15d拆除外置调整缝线,部分患者接受辅助眼球按摩。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手术一周后视力明显好转的患者有23例,有7例患者视力没有变化,2例患者视力下降。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32例青光眼患者中有17例出现了并发症,占5 3.1%。在所有的17例并发症患者中,出现浅前房7例,占41.2%;虹膜炎3例,占17.6%;前房积血或者前房形成延迟5例,占29.4%;滤过泡不形成2例,占11.8%。 3. 并发症护理 3.1 并发症护理青光眼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炎、无功能性滤泡等,一般发生于手术后的两周之内。在病人手术后,护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患者前房、眼底、滤过泡的形态及其眼压水平,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眼底镜和B超检查。若发现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形成不良等症状,要及时找到原因,并根据并发症的原因早期对症处理。 3.1.1 浅前房本资料组发生浅前房7例。原因多为房水滤过过畅、结膜切口渗漏、脉络脱离等。对于滤过过畅引起的一度浅前房,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我唱休息,加强病情的观察,不需要做过多的特殊处理。对于二度浅前房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伴有眼压持续下降则考虑手术形成前房。三度浅前房保守治疗无好转要尽快进行手术重建前房。 3.1.2 前房出血或前房形成延迟[3] 本资料组发生前房出血或前房形成延迟5例。对于前房出血的患者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包扎患者的双眼,肌肉注射止血敏500mg,每天2次;口服维生素C及云南白药等。对于前房延迟形成的患者采用局部绷带加压包扎,口服乙酰唑胺或者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治疗。 3.1.3 虹膜炎资料组发生虹膜炎3例。一般为手术后的炎症反应,由于虹膜切除或者嵌顿都能造成色素膜的损伤、出血、纤维渗出等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反应。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促进炎症的吸收,防止滤过口粘连。 3.1.4 滤过泡不形成资料组发生滤过泡不形成2例。滤过泡不形成或形成不良与滤过泡的渗漏、阻塞等有关。根据手术后的眼压、滤过泡的形态与功能,可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控制缝线拆除或者治疗手术后睫状体抑制和葡萄膜反应来促进有效滤过泡的形成。 理想的眼压控制是眼科医生的治疗过程,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控制才是最终的目的[4]。临床治疗青光眼主要是围绕降低眼压,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而经典的小梁切除术又是临床普遍选择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后的并发症又是多样的。32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并发症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合理的护理,均得到了恢复或好转。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维真.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0,(01):26-28. [2]张雷.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13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2):210. [3]张利,陈术.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 , 20(3) : 141-142 . [4]李斌,张金萍.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杂,2007 , 4 (33) : 116-117.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 原因及处理 广东医学院眼科学教研室 魏建初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一、浅前房的分级 第一级: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1/2。 第二级:全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但瞳孔区晶状体或人工晶体或玻璃体(无晶状体眼)与角膜内皮之间仍有一定的间隙。 第三级:虹膜、晶状体(或人工晶体)或玻璃体与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前房消失。 二、浅前房的原因 根据眼压水平,浅前房可分为低眼压性 浅前房和高眼压性浅前房。 (一)低眼压性浅前房 滤过性手术后早期低眼压与浅前房存在密切 联系。术后头3~4天眼压相对不稳定期,短暂的 低眼压和轻度浅前房(I 级)比较常见。其后若眼 压持续进行性下降并低于5mmHg,必定同时存

在房水引流过畅或/和房水生成减少,甚至睫状体 与脉络膜脱离,进一步使前房形成迟缓或浅前房 恶化(II 级或III 级)。术前和术后局部或全身应 用房水生成抑制剂会加重低眼压与浅前房情况。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1、滤过泡房水渗漏: 表现为低眼压、滤过泡低或平坦,结膜囊滴1%~2%荧光素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滤过泡区域结膜渗漏处呈绿色溪流冲刷现象。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2、滤过功能过盛: 表现为滤过泡弥散高隆、眼压低。 通常是由于滤口过大、薄而小或边缘对合不良甚至缺损的巩膜瓣、巩膜瓣缝线数目少而松弛甚至没有缝合、过早拆除或松解巩膜瓣缝线、抗代谢药物使用不当、手术指征和手术滤过量判断失误等,以至房水经瘘口或巩膜瓣流出过畅。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多表现为低眼压、低或平坦滤过泡和II~III级浅前房,眼压检查或B超检查可确诊。 低眼压是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葡萄膜炎症和静脉充血也是重要的因素。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4、房水生成减少(低分泌): 表现为低滤过泡、低眼压、和眼部炎症反应较重。 可能的原因是持续性低眼压(<5mmHg)、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睫状体炎症、术前长期应用房水生成抑制剂药物,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丝裂霉素也可引起房水生成减少。 5、虹膜睫状体炎:

青光眼手术的方式和原理

青光眼手术的方式和原理眼睛是心灵窗户,可是近些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太爱护这扇窗子。我们每天都长时间面对着屏幕,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这些都对我们的眼睛有很大的伤害。这也是眼科疾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青光眼就是这样一种疾病。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青光眼的一种治疗方法,激光治疗。 青光眼手术原理:滤过性手术(常用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滤术等):目的是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适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广泛粘连、使用缩瞳剂不能控制眼压者、C值<0。11;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效者;先天性青光眼;非瞳孔阻滞继发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目的是解除瞳孔阻滞。适于闭角型青光眼前驱期、急性发作后或慢性期前粘连少的病例,眼压仅用缩瞳剂即可控制,停药48小时眼压不复升、房角功能性小梁1/2开放者。 治疗方面。①激光治疗青光眼:这是青光眼治疗一大进步。激光虹膜打孔代替了虹膜周切术,激光小梁成形术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大量病人避免了手术治疗。②手术:小梁切除术经多种改良,尤其是滤过术后辅用5-Fu、丝裂霉素等药物,减少了滤过通道疤痕形成,手术效

果大有提高。滤过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已在滤过手术时同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使药物不能控制的青光眼又有白内障的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治疗。巩膜下植入引流管为晚期复杂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治疗手段。③药物:近几年抗青光眼药物迅速增加。如β受体阻滞剂就有美开朗、贝特舒、贝他根;拟肾上腺素药保目宁等,医生可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降眼压机理及药物协同作用来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药。 青光眼手术方式:1、滤过性手术(常用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虑术等)。2、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3、青光眼阀。4、睫状体分离术。5、减少眼内容手术。6、减少房水形成。 虽然眼科的疾病有很多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有很多还是目前没有办法医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眼睛的保护,有时间可以眺望远方,或者是做做眼保健操之类的,虽然会占用一些时间,但是对保护眼睛却是十分有用的。

抗瘢痕药物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抗瘢痕药物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青光眼是临床常见致盲眼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致瘢痕形成阻塞滤过道。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形成的药物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和新的抑制瘢痕形成的药物。 【关键词】抗瘢痕药物;青光眼;滤过手术 Abstract Glaucoma is a common clinical blinding eye disease, currently surgery is the principal way, but 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surgery is still high, the main reason is fibroblasts in the operation area, which lead to scar forma tion blocking filtration roa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a number of anti cicatricial drug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in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but these drugs also have certain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As medical technology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32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53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发生浅前房53眼(16.2%),其中滤过过强38眼(71.7%),结膜瓣渗漏11眼(20.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5.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眼(1.9%)。47眼通过药物及加压包扎等保守治疗后恢复前房,6眼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前房。结论术前有效控制眼压,术中细心制做结膜瓣及巩膜瓣、注意调整缝合线的松紧度,以及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关键。 标签: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角膜水肿、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后粘连、青光眼治疗失败等严重后果[2-4],及时有效处理是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009年5 月~2013年5月做小梁切除术256例327眼。现对术后出现浅前房48例53眼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出现浅前房48例53眼,男20例22眼,女28例31眼;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3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8眼,继发性青光眼4例4眼,先天性青光眼1例1眼。 1.2方法本组病例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0.5%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在10点钟位至12点钟位取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取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约1/2~2/3巩膜厚度,大小4mm×4mm,分离达透明角膜内1.0mm,在角巩膜缘切除大小约1mm×2mm的小梁组织块,并作周边虹膜切除,切除2mm×1mm虹膜组织,将巩膜瓣复位,以10-0尼龙缝线在巩膜瓣两角各缝合1针,并在巩膜瓣两侧距角膜缘约1.0mm各缝合1针,10-0尼龙缝线分别在结膜瓣两端及中央各缝合3针。术后观察眼痛情况,监测眼压,裂隙灯下观察结膜切口、滤过泡、角膜、前房深度以及晶状体等,出现浅前房者检查结膜切口及行荧光素钠染色检查,了解结膜瓣是否存在渗漏,检查眼底,了解是否有脉络膜脱离,疑有脉络膜脱离者行眼部B超检查确诊。 1.3浅前房的分级按Speath分级法[5],本组发生浅前房53眼中,I度浅前房32眼(60.4%),Ⅱ度浅前房19眼(35.8%),Ⅲ度浅前房2眼(3.8%)。 1.4浅前房发生原因53眼中结膜瓣渗漏11眼(20.7%),滤过过强38眼(71.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 5.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眼(1.9%)。 1.5浅前房发生时间53眼中33眼(6 2.3%)在术后第1d出现浅前房,l5眼(28.3%)发生于术后第2d,4眼(7.5%)发生于术后第3d,1眼(1.9%)发生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球按摩的护理12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球按摩的护理 霍 平,黄津芳 (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形成不良及瘢痕形成是常见并发症,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术后眼球按摩是解决这一并发症的有效途径。2001年11月~2002年6月对41例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患者,选择适当时机,给予眼球按摩,其中预防性35例,治疗性6例。使流经角膜缘的滤道保持开放,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 中图分类号:R4731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993(2004)04-0071-01  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的形成不良及滤过瘢痕形成是常见的并发症,如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对手术成功起很大作用,而术后眼球按摩是解决这一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我院2001年11月~2002年6月对41例抗青光眼滤过性术后患者给予眼球按摩,使流经角膜缘的滤道保持开放,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行抗青光眼滤过术患者41例,年龄19~83岁,男12例,女29例。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2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开角性青光眼4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41例患者中预防性眼球按摩35例,治疗性6例(其中结膜滤泡不形成4例,包裹性滤过泡2例)。 1.2 结果 3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达到效果,4例患者出院后继续按摩治疗。要求所有患者出院后仍坚持按摩3个月,3个月后复查眼压,41例患者均正常。其中一19岁男性患者,外伤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形成包裹性滤过泡,给予眼球按摩2次/d,每次按摩前测眼压高达36mmHg,按摩后下降至正常范围,持续2个月,出院后半年患者眼压正常。 2 眼球按摩方法 2.1 按摩时机的选择 2.1.1 预防性按摩 防止滤过作用失败,拆线后根据滤过泡及眼压情况,适当运用眼球按摩方法。即一旦前房形成,眼压恢复到16mmHg左右应给予眼球按摩[1]。 2.1.2 治疗性按摩 (1)结膜滤过泡不形成,治疗首选眼球按摩。(2)包裹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处理首选眼球按摩,是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3)滤过性瘢痕形成治疗首选眼球按摩。 2.2 按摩方法 2.2.1 患者自按法 (1)患眼向上注视,食指在下睑左右往返按摩,以能接受为限度,此法安全、常用,一般用于老年动作迟缓、定位相对不准确及术区拆线前。(2)患者向下注视,将双手食指通过上睑置于滤泡上方,适当用力,交替起伏压迫眼球上方。 2.2.2 护士或家属按摩法 操作者双手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患眼颞侧及健眼额部,双食指关节并排置于患眼上睑皮肤,适当用力,交替起伏按压。 2.2.3 按摩操作要求 按摩前对患者的症状、眼压、滤泡情况进行评估,并注意前房形成是否良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制定出适合患者的计划及方法。老年患者手指活动不灵活,掌握此项操作困难,可改由陪护做。按摩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眼球按摩的目的及要求。初按摩须缓慢,逐渐增速,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不可损伤滤过泡。眼球按摩每天2~3次,每次5min左右或200~300下。 3 教育与护理要点 3.1 嘱患者注意心理调整,术后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告知患者和家属忧虑、焦躁等可使术眼眼压再度升高。 3.2 不宜多饮水,特别是一次性饮水不可超过500ml,以免短时间内大量水分吸收入血,房水可随之增加,引起眼压升高。 3.3 有些食物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蜂蜜不但可以直接降眼压,而且可以通便,避免因大便秘结产生毒素,使眼内房水分泌增加而引起眼压升高[2],因此要保持大便通畅。 3.4 衣领要宽松,防止颈内动脉压增高,而使眼压升高。 3.5 保持良好的睡眠与休息,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催眠药;护士可通过与患者多交谈来减轻其心理负担。 3.6 除对术眼的护理外,还应注意相对健眼是否出现眼红、眼痛、眼压升高等不适。 3.7 定期测眼压,观察按摩效果。 4 讨论 抗青光眼滤过性术后并发症致盲者占4.23%,而及早发现和处理对手术成功有很大作用。眼球按摩可使房水通过结膜下组织引流,使流经角膜缘的滤道保持开放,防止结膜与巩膜粘连。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效果如何与按摩手法及时机选择、是否按要求进行关系密切,因此操作前必须做好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行为特点和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于患者或陪护人员能够进行操作的,采取示范式教育方法,并且每天检查按摩效果;对于患者和陪护不能进行的操作由护士进行;对于出院后仍需按摩的患者应教育患者要坚持按摩,说明原因、目的、重要性,以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成业.眼手术并发症原因与处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337. [2]许庆文,蒋衍英.青光眼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1. (本文编辑:仇瑶琴) ? 1 7 ? 解放军护理杂志 Nurs J Chin P LA 2004Apr;21(4) 收稿日期:2003-08- 12;修回日期:2004-03-12 作者简介:霍 平(1959-),女,黑龙江人,本科,副主任护师,长期从 事临床护理工作.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sodocs.net/doc/2510625867.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