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长至2016年的4280千瓦时,是1978年的17倍多,并已超越世界平均水平;铁路网密度由1978年的0.5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至 1.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幅达到144.3%;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航空总客运量由1978年的154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4.88亿人次,总量位于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

从医疗与基础教育水平看,人均预期寿命由1978年的65.8岁上升至2015年的76.1岁,增加了10.3岁;每万人专业医师数量由1978年的10.8人上升至2015年23.1人;识字率由1982年的65.5%上升至2016年的97.4%,接近发达国家普遍99%以上的水平。

从高等教育水平看,24岁以上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从1980年的1%上升到2016年的20%,不过仍低于OECD国家和G20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0.7%上升到2015年的43.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相当大。

从可持续发展指标看,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由1978年的4.97千克下降至2014年的1.24千克,单位GDP产出的能耗由1978年的2.01千克标准油下降至2014年的0.37千克标准油。

从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看,我国失业率长期保持在4%左右的低水平,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长到2016年的67569元,年均名义增长率高达13.3%,是世界上工资水平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从知识经济与创新来看,研发(R&D)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0.56%上升至2015年的2.07%,发明专利授权量于2015年跃居世界第一。

二、改革开放40年的艰难探索及不平凡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推进,我国逐步开辟

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

开放的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转变,

综合国力极大提升。根据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其历

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目标探索阶段(1978-1991年)。这一阶段的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相继开始探索和试点。期间经济增长迅速,但质量不高,且

出现了物价的剧烈波动。

二是框架构建阶段(1992-2002年)。这一阶段国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步推进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

制改革,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建立并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分配结构和分

配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

进入新阶段。期间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增长的质量和效

益有所提高,物价仍然出现了大起大落。

三是逐步推进阶段(2003-2012年)。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多种所有制

成分共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对

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拓展。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

量效益明显提高,物价波动幅度有所收敛。

四是全面深化阶段(2013-)。这一阶段,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广

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开

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高。期间,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物价水平较为稳定。

三、国内外著名学者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经济学原理解释

中国过去40年成功发展的关键,是始终坚持从本国的国情

出发,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遵循了经济发展

的客观规律,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中国改革的独特历程,

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流派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科斯、诺斯、张五常教授等)认为,中国的

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场制度变革。这场变革朝着明晰产

权、保护产权的方向推进(产权理论),不断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诱致性制度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县际竞争激发了地方政府活力(县际竞争理论),期间文化等非制度因素也发挥了支撑作用。

发展经济学(钱纳里、刘易斯、波特教授等)认为,在改革

开放过程中,开放和引进外资发挥了不亚于改革的作用(两

缺口模型),后发优势(后发优势论)和人口优势(二元经

济发展模型)提供了支撑,使中国经历由要素驱动向投资驱

动和创新驱动的升级(三阶段论)。

转轨/过渡经济学(樊纲教授等)认为,由于“改革成本”的

存在,渐进改革优于激进改革。因此,中国的改革过程始终

贯穿着利益诱导、利益补偿、利益替代的主线,由易到难推

进,通过利益补偿化解改革阻力,通过“价格双轨制”来演

绎市场关系,通过分权来转移改革成本,由局部制度创新带

动全局制度创新。

新古典经济学(许小年、克鲁格曼教授等)认为,中国改革

实际上经历了两条道路,即前一阶段的“斯密模式”和后一

阶段的“凯恩斯模式”。部分国外学者(如克鲁格曼等)认为,中国的成功主要在于政府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新古典的

“药方”,并采取了渐进的实施方式,这种选择性地应用新

古典经济学的“药方”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东亚成功经济

体的共性。

新结构经济学(林毅夫教授等)认为,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

成功,是因为中国放弃了赶超战略,代之以比较优势战略,

随着资本-要素禀赋的提高,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政府可通过产业政策驱动升级。

政治经济学(姚洋、诺顿教授等)认为,改革开放过程中,

致力于增长的中性政府、财政分权理论和双向负责的官员选

拔体制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新供给经济学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解释及政策主张

近几年来,新供给经济学应运而生,不断发展。以洪崎、贾康、姚余栋、黄剑辉、徐林、王庆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经济学人,坚持“求真务实融汇古今、开放包容贯通中西”的基本理念,以战略性、法制性、国际性、实践性思维,对中国改革开放予以理论阐释并提出积极建言,并在《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一书中,提出了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八双五并重”的政策主张。

新供给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将邓小平理论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理与中国国情认识分析紧密结合;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与不断发展的实践动态需求紧密结合;三是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文化的精华与当代文明先进认识成果紧密结合;四是将经济学已有成果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经济学势在必行的创新突破紧密结合。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基于生产力及竞争力、服务中国梦及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模型”,进而从地理条件、历史底蕴、文化优势及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制订明确的高水准战略规划、持续推动制度变革、向内外资

开放市场、建设有效市场与有力、有为、有限的各级政府相

结合、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有效监管、具备超大的市场

规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及金融市

场、形成数量可观的企业家团队等诸多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

的进程与辉煌成就进行解释总结,并进一步提出建设性的主

张。

新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强调要以改革为核心,从供给侧

入手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创新。从中短期来说,应从供给端

入手推进实现“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支持创业)、双化(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双减(结构性减税和

减少行政审批)、双扩(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并适度

扩大国内基于质量和效益的投资规模)、双转(向放开“一

胎化”的政策转变,并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

共服务领域转置)、双进(国有、非国有经济应发挥各自优

势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双到位(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党课讲稿) 前言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谈谈中国式创新发展问题。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值此之际,总结和回顾40年来的改革和创新,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不太好讲的。因为虽然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是科技体制和政策、创新环境和文化是有国情背景的,这就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区别。评价一个国家的创新本就难,评价中国的创新尤其难。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内部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世界一流的创新中心,也有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另外,中国正在转型过程中,还没有转型到位,很多事情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所以对其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往往是不容易的。再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先例,只有苏联模式可以参考,但事实证明,那种模式是失败的。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评价中国创新成败是比较困难的。但作为创新的成果,如航母、高铁、核电站、空间实验室、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都是实打实存在的,它们本身就在证明中国创新水平的提升。当然,经济的持续增长更是证明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增强。

关于中国的发展,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国外的一些评价,我们的认识可能会更客观一些。有关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工发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年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创新,都是肯定的,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具体的评价有以下这些。 《2017年欧洲创新记分牌》测量比较了欧盟28个成员国、欧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绩效,并按分值分为领先、强大、中等和一般创新国家四级。综合评价结果,中国被列为中等创新国家。事实上,领先创新国家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强大创新国家。中国紧随其后,是少数列入中等创新国家的发展中国家。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创新绩效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在研发经费支出、商标和设计申请等评价指标以及增长速度方面表现比较突出。2016年,中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约是欧盟的80.6%,与欧盟还有一定差距。但是,2010-2016年,我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平均增速较快,约是欧盟的7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当然,欧盟的指数本来就比较高,所以指数提升的速度也会相对逐渐放慢。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我国都已居于世界第二。

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

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宝 贵经验 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200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回眸这30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三十多年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正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30年来,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3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是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

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一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们可以从过去的30年与如今的成绩相比较,真实的数据说明了一切。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人民币,比1980年增长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万亿元,比1980年增长倍;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1738亿美元,比1980年(亿美元)增长120倍;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突破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四国民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三外贸总额——这一切的辉煌成就将令世人震惊不已。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

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神七”飞天,同时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解说词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 大型图片展 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解说员很荣幸能向各位领导介绍我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渭源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的发源地,是古丝绸南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30年来,渭源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和劳务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开始向农村延伸,城乡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全面展示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全县干部群众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建设和谐秀美新渭源的实践中来,为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县各乡镇、各单位经过精心准备,联袂开展了本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 各位领导请往这边看,这是今天展出的第一部分党群部门篇,主要反映我县四大班子办公室及组织、宣传、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工作进展情况。 (县委办)中共渭源县委办公室是县委的综合性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调查研究、反馈信息、传达决策、督查督办、协调工作,当好县委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近年来,县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办公室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服务为根本,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尽力当参谋,尽力抓协调,尽力强保障,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政府办)近年来,县政府办公室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着力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积极履行综合、协调、服务、传承的各项工作职能。参谋服务不断进步,文件管理更加规范,办会质量明显提高,督查督办及时有力,后勤服务保障有力,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已达到了县委关于创建“创新班子、实干班子、和谐班子”的要求。 (政协办)1984年1月7日,政协渭源县委员会宣布成立,成为渭源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成立到现在,渭源县政协已走过24年共计七届的辉煌历程,由一届委员会16个界别的49名委员发展到七届委员会19个界别的90名委员。在工作中,县政协始终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政治协商有序开展,视察调研广泛深入,提案工作扎实推进,史料整理成效显著,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组织部)改革开放30年来,全县组织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固本工程”,建设过硬新班子,打造“核心工程”,强化组织新功能,打造“先锋工程”,发挥党员新作用,打造“素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辉煌成就和艰巨任务 资料整理八年级二班李树山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光辉的30年,伟大的30年。在此举国欢庆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辉煌成就,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前瞻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对于继往开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胡锦涛同志有一段经典论述。他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1](P2)为了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这一经典论述,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建国以来走过的曲折道路。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说过:“我们建国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不大好。”“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现在已经建国59年,头8年(1949—1957)好,后30年(1978—2008)也好,中间21年(1957—1978)情况不大好。 建国后的头三年,我们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全国工农业生产1952年底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53—1957年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1年中,我们执行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左”的错误和严重后果。从1957年下半年起,反右斗争被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建国初期,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经济上完成了“一化三改”,为我国长足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基础,可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错误的经济方针使中国陷入了困境,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党和国家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中国当时可谓是内忧外患,内部自然灾害,经济衰退,外部苏联绝交,欧美继续封锁中国,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又一次尴尬的站在了历史的风头浪尖上,然而,就像历史给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了共产党一样,历史又一次眷顾困窘不堪的中国,给中国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新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起点。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富国之路。 一、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前所未有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第二,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迅速发展,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83年,中国农村已有99%的社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从1977年的2.8亿吨,快速增长到1984年的4.1亿吨,年平均增长5.35%,一举解决了中国粮食长期短缺的问题。 第三,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下,城市和农村估计有近1亿人的失业大军。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原来的许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续进行改制,不仅不能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还要向社会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冗员。这样,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初期,就业必将成为一个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潜在的重大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第四,在国际贸易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和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贸易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增长4.2%。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经济迅速增长,进出口业务飞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 第五,在资本投资方面,实现了双相流动。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一项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今年仍将成为世界上最受外国直接投资欢迎的地方,它连续两年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第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 第二,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前提下,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第三,衡量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也在不断改善。 第四,住宅、医疗水平有所提高。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公共卫生体系在全国建立并不断完善随着的完善,以社区为主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系统逐步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最前沿。 从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制度创新的面貌出现,目前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事实上,中国已基本告别了住房极度短缺的时代。国家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缺房户占全国城镇总户数的比重也由47.5%下降到1.1%。 第五,现代交通通讯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三、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起点。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富国之路。 一、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前所未有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第二,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迅速发展,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83年,中国农村已有99%的社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从1977年的2.8亿吨,快速增长到1984年的4.1亿吨,年平均增长5.35%,一举解决了中国粮食长期短缺的问题。 第三,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下,城市和农村估计有近1亿人的失业大军。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原来的许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续进行改制,不仅不能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还要向社会释放出数以千万计的冗员。这样,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初期,就业必将成为一个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潜在的重大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第四,在国际贸易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和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贸易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952年末,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增长4.2%。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经济迅速增长,进出口业务飞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第五,在资本投资方面,实现了双相流动。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一项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今年仍将成为世界上最受外国直接投资欢迎的地方,它连续两年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第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 第二,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前提下,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第三,衡量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也在不断改善。 第四,住宅、医疗水平有所提高。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公共卫生体系在全国建立并不断完善随着的完善,以社区为主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系统逐步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最前沿。 从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制度创新的面貌出现,目前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事实上,中国已基本告别了住房极度短缺的时代。国家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缺房户占全国城镇总户数的比重也由47.5%下降到1.1%。 第五,现代交通通讯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三、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52亿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

庆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辉煌征文2000字

庆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辉煌征文2000字 作为新中国一名老知识分子,我经历了旧社会和新社会。我生在旧社会,成长在红旗下。饮水思源,深深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1955年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中国科学院积极响应,着令院部及各研究所和科学出版社认真落实。科学出版社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机构改革,增设对外合作部门,把我从编辑室调出(我先后由编辑提升为副编审和编审),组建科学出版社国际合作室(处级建制),任我为负责人(后来,为了加强外事工作,从《中国科学》编辑部英文版调来年轻一些的副编审路兴中任主任,我任副主任)。我们积极开展工作,落实“改革开放”的精神,体现“走出去,请进来”方针,与国外出版社洽谈合作出版英文版图书(当然每次都有社领导出面),科学出版社提供英文版成书,由国外出版社负责国外发行。一方面把新中国专家们的高精尖科学技术和人文专著英文版推向全世界,宣传新中国突飞猛进的科技成就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获得国际社会效益,同时创

收外汇,实现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财富。科学出版社在这方面在全国出版界起到了落实“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的作用和旗舰作用。 当时科学出版社和中科院先后派我出国十余次。我多次参加当时西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和其他国家国际书展,随同社领导访问当时民主德国出版社,洽谈合作出版英文版图书。我们同他们社领导合影。我还随同总编辑访问美国十家出版社,取得了积极的合作出版成果。 我担任责任编辑的《中国古人类画集》英文版是科学出版社第一部与外国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图书,第一次创收外汇。 我和钟元昭编审共同担任责任编辑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英文版获《中国图书奖》编辑奖。也是合作出版图书,也创收了外汇。 此外,中科院领导关注并着令我会同中科院院部及有关研究所的外语人员创建“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任命我为副秘书长,加入“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译协),我被任命为中国译协科技翻译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学出版社是中科院科技译协团体会员,后来继任科学出版社国际合作室主任的王春香担任中科院科技译协理事,她是我当年担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