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不同的民族、时代、经济模式、社会形态下,会有不同的艺术追求与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技术、实用与审美、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统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设计先从设计基础教育开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联系,使得我们在专业设计上突显出创造力。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知识与观念更新的时间在不断缩短,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加强,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在日益淡化,且向边缘化发展。基础教学也应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陶艺艺术设计的一部分。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拉胚的制作方法:如果你是新手就把机器调慢点,下面说正题,先把一块泥放在机器中央(放好后开始转机器)用大母手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个洞,之后用两只手把泥按成一个笔筒状,如果干的话手沾点水.之后就是你随意创作的时候了.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陶艺主要传达现代人的观念和心声,特别强调对泥、釉及成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强调创新意识,以充分展示设计者的观念和材质的美感。从本质上说陶艺并不是以时间来界定,而主要看作品中体现的观念和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创新意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中普遍实施陶艺教育,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作为提高人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借助陶艺这种手脑并用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此外,我国作为陶瓷古国,普及陶瓷艺术的知识、弘扬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也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教育对象的心智,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艺创作既是创造性活动,也是技术性很强的活动。从选料、成型到施釉、烧成,每个程序、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和变化的可能性。比如成型的方法很多:手捏、泥条、泥板、压模、挖空、拉坯等。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有着很多“意外”,为表达创作者的理念和创意提供了种种可能。因此,吸引着创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各种造型、施釉和烧成的方法,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乃至艺术天赋得以激发和释放。陶艺的介入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介质。陶艺活动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会动脑与动手,设计思维和肢体的协调能力能够得到训练,这样不仅使设计基础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除了可以丰富学生技术知识之外,还能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扩大其知识储备。很多基础扎实的学生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创作中显得平淡和乏力,没有广博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重要的原因。凡艺术大师无不是广泛涉足,博采众长。这也是现在所倡导的“宽口径、厚基础”。

3. 塑造职业品质

在学习实践中,一些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投入到设计中去,缺乏坚韧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激情。一件优秀的作品决不是偶然产生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业是一种双向的自主选择的活动,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必然将是一种优势。现代陶艺不同于别的材质,而是土与水、土与火的艺术。由于它的媒介物是可塑性极强的泥,可变性极大的釉料,以及烧制过程难以控制的火候,所以陶艺创作时常呈现出超越创作主体的艺术动机、艺术预期的现象,并且在没有成为作品之前随时都可能失败。因此,制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与调节能力。陶艺的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

4. 提高学习效果

陶艺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性思考的有效途径。设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训练设计思维能力和培养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建立起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核心的设计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一直是各类设计院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代陶艺的特定环境类似于一个工作室,教师与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空间中,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会更加的流畅。教师的引导更为直接,教学指导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的制作理念、制作技巧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这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调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设计基础教学要找准其自身的位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标准来进行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虽然陶艺的介入不能解决设计基础教学所有的问题,但探索的脚步一刻也不该停。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 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泥巴揉成长长圆圆的形状,该往拉坯机上“砸”了,要求是砸到正中间,可在我砸了两次之后,我发现它就爱往拉坯机边缘上粘,我该怎么砸,唉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它比较稳固的粘在拉坯机上了。那就开始拉坯吧。那泥巴随着拉坯机转啊转,我的手就推啊推,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那泥巴的位置终于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战斗期间,是何其惨烈,泥巴带着我手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个子不算矮,那围裙穿着和没穿差不多,我的裤子就无处躲闪了,可想而知,我虽是战斗的胜利者,可代价也是惨痛的。总算到中间了,可以拉了吧。刚开始有个小碗的雏形时,我满怀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时吃饭用的碗,可当它又长大了一倍时,就不协调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运动的,结果就在下面转的快,上面追不上的情况下,碗消亡了,变成杂乱无章的泥片了,它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进泥桶。接下来 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

陶艺课学习心得

陶艺总结心得 通过几个月时间的陶艺课的学习,我开始对陶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慢慢地了解到老师所说的陶艺就是玩魔术,深深的体会到陶艺的魅力。 很幸运选上这门陶艺课程,当我们来到老师的陶艺工作室,觉得会有一种震撼,原来陶艺可以是这样,这样的神奇。眼前的这一幕幕不由激起了对陶艺浓厚的兴趣,最质朴的陶土,经历陶冶塑造,就成为了艺术,这又是怎样一个陶的升华历程?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耐心。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晓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何老师为我们首先做起了示范,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从中学到不少。将泥胚放在拉胚机转盘的中央;然后启动机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饼,在把泥拉上来,在按,重复这样的动作;接着,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让后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着一块泥在何老师的手中神奇而轻松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也心里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做一件。领了泥土之后,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看着简单但事实上却相差很远。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却好像感觉这块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最后,我能较好地控制这块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东西的形状,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 总的来说,我觉得从陶艺制作课上收获很多,也感悟到一些事情,尤其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不能太急躁,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回忆起创作和收获的那份快乐和满足,就会很开心和激动不已。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此次陶艺制

陶艺活动总结

陶艺活动总结 篇一:陶艺活动总结 亲子陶艺大比拼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拓展幼儿园陶艺教育,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的课程,3月8日周三下午,新世纪幼儿园举办了一次亲子陶艺活动,各年段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在活动中,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很认真地制作着,虽然很多家长从没有做过陶艺,但他们的想象力非常地丰富,每一件陶艺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体现着不同的韵味.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和家长一起做陶艺的快乐,而家长们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从没有尝试过的技能.很多家长都感慨:没想到自己也可以做得这样漂亮.完成作品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指着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向老师、同伴描述着,尽情地诉说着自己的作品。 通过本次陶艺制作亲子活动,增强了亲情交流与合作、体验到陶艺制作的乐趣作品制作及烧制完成后在园内展示,并由由园内组织家长代表评奖。最后评出了以下奖项: 1.最佳作品创意奖(8名)创意独特,造型美观; 2.最佳家庭拍档奖(8名)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组合成一体的手工作品; 3.最佳动手能力奖(16名)陶艺作品平滑匀称、线条流畅,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4.最佳作品优秀奖(16名)(陶艺制作结构合理并且独立完成,并没有完全模仿老师作品); 篇二:陶艺作品展的实践活动总结 陶艺作品展的实践活动总结通过学生进行陶艺作品展的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从认识上,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操作角度来看学生能很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制作和加工出精美的作品来;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来,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活动课中学生从操作及思维创新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针对着这学期的计划来看,我们的活动是成功的,下面就对这学期的教学活动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如下: 一、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中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懂得艺术。参加陶艺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课堂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对陶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说不是这样,所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少儿陶艺

一、陶艺简介: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的陶瓷,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开始丰富起来,不只限于日常用的器皿,一些纯粹的陶瓷造型艺术或陶塑也大量出现了。 陶艺是一个综合了美术,书法,雕塑,雕刻,手工的现代素质教育最合适课程,带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会带给儿童无穷的新鲜感,更可以令儿童有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从而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陶艺在中国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逐步成长起来,参与和从事这一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它集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已经成为一项极受青少年欢迎的学校素质教育和都市休闲活动的内容。 二、陶艺原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粘土,如何高明的陶艺家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陶艺家将粘土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再经过高温烧制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三、儿童学习陶艺的益处: (一)、能带给孩子快乐 玩陶土能带给孩子快乐。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的,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带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的,当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盘泥条、打泥块等等所获得的快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中学习,这不正是我们的很多父母所希望的

吗? (二)、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力 陶艺是一门综合创作的艺术,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需要经过长期反 复的欣赏--操作--再欣赏--再操作的过程。丰富的现实世界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只有发现美才能创造美。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有利个性发展 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成就感。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孩子可以随意的捏、揉、盘、打、搓、拉,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一件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 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陶艺制作可以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因为有时候当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大、比较复杂的作品的时候是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制作的,陶艺制作可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因为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做好被上釉并烧制成彩色的瓷器发回到自己手上时,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四)、促进亲子关系 现在许多陶艺培训班都允许父母陪着孩子,与孩子一起做一件陶品的过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动手的过程是亲切的,这对亲子关系是一种促进。

陶艺综合实践总结

《陶艺制作》小组活动方案 《陶艺制作》小组活动方案篇二:《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陶艺》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艺课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课程,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课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陶玩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部分学生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可见艺术美却能陶冶人的性情。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开展活动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在河北峰峰,陶瓷制作已经是花开遍地,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民间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老的磁山文化源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磁州窑瓷器的装饰,典雅朴实、苍劲雄厚,白釉黑花独树一帜。今天,峰峰的陶瓷艺人把古老的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开发出了象牙瓷、青花瓷、骨质瓷等数十种新产品,创造了手彩、雕金、窑变花釉等各种艺术技法,磁州窑陶瓷艺品享誉世界。在中国·峰峰首届磁州窑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磁州窑专家和陶瓷艺术、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从陶瓷艺术、旅游产业、国际传媒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一、实施过程: 1.组织落实:教导处发动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并落实时间。 2.确立陶艺学习内容、形式 3.活动材料、工具、场地的规划及组织落实 4.陶艺成果的存放与展示 二、教育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陶艺学习,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掌握陶艺泥条成型的方法,并通过以后几课时的学习,掌握泥板成型和徒手捏制的方法,能根据陶艺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制作小型的陶艺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其更能用心用情关怀乡土的习俗、信仰,进而知 3、学科领域 艺术与人文、社会、语文及综合活动 4、授课时数 6节/45分钟 5、学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了解传统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与用处,藉此引发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热爱。从捏塑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双手的细部动作,感受接触大地

关于陶艺心得总结5篇

关于陶艺心得总结5篇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做陶艺。当我们走进一家陶艺馆时,发现这里除了店主外,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暗暗地想:“这里肯定不好玩!”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关于陶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陶艺心得体会1 今天放学后,我来到“童画乐园”上第一节陶艺课。 一上课,老师首先给我了一大块深棕色的“泥巴”,还告诉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师让我把那块陶土使劲扔一扔,揉一揉。让我不要“心慈手软”,把它想象成一个仇敌。于是,我把这个“仇敌”使劲地又压又揉,还“轰——轰”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会儿就变得脏兮兮的,沾满了陶土。然后,老师又让我取一小块陶土,并且让我把它搓成圆形。接着,老师让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个小洞洞,让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来老师让我做一个杯子、碗或者是一个盆呀!我决定做一个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细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个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没吃饭似的,软绵绵地“趴”了下去。老师赶紧告诉我“补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开,让后再捏在一起。

小花盆这才重新“站”了起来。我又把小花盆装饰了一下,我先搓出了两根细细长长的“面条”。然后,我把刚刚搓好的“面条”围在小花盆上。为了让小花盆看起来更生动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条”摆成了好看的“波浪线”形,还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纹。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个个不同表情的小人脸,并“贴”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师又让我在小花盆里“种”几朵花,还可以“养”一些小昆虫。于是,我便开始动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个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顺序一层一层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叶子”和“茎”,并把它们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着,我又做了两朵“玫瑰花”和两只“小蜗牛”,并把它们放进小花盆,一个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师拿出手机,给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扬我做的不错,要给以后来上课的学生看呢! 做陶艺课真有趣! 关于陶艺心得体会2 陶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谈起做陶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哩!

学校陶艺工作总结

学校陶艺工作总结 篇一:陶艺教学总结 篇一:陶艺教学总结1 陶艺 教学总结 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教 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尤其在陶艺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 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学校陶艺特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陶艺教学走在了 莱州的前列。 一、明确目标,探 究课堂教学策略。 陶艺课作为我校的 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探索以陶艺为载体、课题 引领下的特色发展之路,尝试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对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学校、教师

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 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深入的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策略,寻求陶艺教学途径。实现了对学生以 下目标的培养: 1.让学生走进陶艺 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 2.生动直观地了解 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习陶艺制作的 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 4.通过一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 二.抓课堂教学主 阵地,促陶艺教学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我学校加强教 师陶艺教学研究,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陶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落实好陶艺教材。 学期初,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对各级陶艺教材进行研究整合,美术老师们通研教材,使教师

对本学期的陶艺教学做的心中有数。 2、开展集体备课活 动,加强陶艺教案检查。每周两节课,组织集体备课。 3、继续加强人人上 陶艺课,学校安排把陶艺课(每周每班一节),和陶艺小组课(每周两节)纳入正课统一由 教导处进行管理,使陶艺课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自身陶艺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对陶 文化的了解,更好、更系统地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制定了针对教师的陶艺培训 活动。通过几次培训,使老 师对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制作水平,也为老师的陶 艺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认识,促 进陶艺特色氛围形成。 1、建设大陶艺教室: 今年,学校对开展学生们喜爱的陶艺课,又进行了大的投入,购置了一台高性能的节能电窑, 新增加了一间陶艺教室为新陶艺教室,又添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大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对陶艺基础的认识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不同的民族、时代、经济模式、社会形态下,会有不同的艺术追求与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技术、实用与审美、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统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设计先从设计基础教育开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联系,使得我们在专业设计上突显出创造力。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知识与观念更新的时间在不断缩短,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加强,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在日益淡化,且向边缘化发展。基础教学也应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陶艺艺术设计的一部分。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拉胚的制作方法:如果你是新手就把机器调慢点,下面说正题,先把一块泥放在机器中央(放好后开始转机器)用大母手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个洞,之后用两只手把泥按成一个笔筒状,如果干的话手沾点水.之后就是你随意创作的时候了.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陶艺主要传达现代人的观念和心声,特别强调对泥、釉及成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强调创新意识,以充分展示设计者的观念和材质的美感。从本质上说陶艺并不是以时间来界定,而主要看作品中体现的观念和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做陶艺的体会

陶艺之旅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因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合适不同,其中都赋予了同学们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那些小东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更会认真的对待。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最后几周我们去了工厂,所获良多。 在7周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集艺术审美,设计,动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学。陶艺科学能静心,能审美,能设计,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设计好多创意,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设计元素来供我们设计。他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提升人的品位。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经过陶艺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从做人还是团队合作的大方面还是从生活修养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受益匪浅。陶艺雕塑的语言,不只是形体,而是以形体为基础的造型、色彩、光泽、肌理纹饰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综合性语言。如果说一般雕塑在完成了形体塑造之后,便已基本上显示出它最终形体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话,那么陶艺雕塑则大不一样。也就是说,现代陶艺雕塑在进行艺术塑造的同时,还须介人相应的成型、施釉、烧成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审美表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成为完美雕塑形象的必要成分。总之,陶艺雕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篇二:对陶艺的感悟 对陶艺的感悟 在很小的时候,用一些胶泥制作一些小动物或者厨房里的应有尽有的东西。当时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游戏。上高中的时候看一些书上的有关陶艺的图片。对于陶器的喜欢就此产生。我喜欢它身上那种远古的气息的红色,就像沉淀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气息。也许是由本人的性格决定的吧,喜欢古老的事物,那种老老感觉的东西对我的吸引力最大,因为那是历史的沉淀,也是记录历史的唯一的见证历史的东西。 当我知道有陶艺这门课的时候,简直欢喜的不得了。因为我还没有真正的接触过陶艺,仅仅只是在电视上做陶艺的过程,是那么的令人向往。自从上了陶艺课,我才真正地了解到和领悟到陶艺的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灰陶、磁山文化的红陶、仰韶文化的彩陶、悠久历蛋壳黑陶、商代白陶、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旧时的陶器只是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欣赏价值。但是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的提高,以及文化的日益提高,制造出来的陶器具优美的造型,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都具有

(完整版)少儿陶艺课程介绍

少儿陶艺教育课程介绍 一、常规基础班 常规基础班是功夫小瓷专业而系统的儿童创意陶艺课程,美容涵盖了各种专业陶艺技法,包括捏、搓、拍、盘、压、印、画等,全民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主题性、趣味性的课程设计,培养儿童早期的艺术素养,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加深儿童对陶艺文化底蕴的兴趣,让艺术回归生活(按年龄划分为5个班级) A、美陶启蒙班(3—4岁) 以故事或情景角色扮演贯穿的形式,从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为切入点,学会通过各个角度来观察对象,运用类比的方式,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结合自己生动有趣的作品能够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或表达情绪情感;初步合作、欣赏、交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B、美陶启智班(5—6岁)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和一些探索实验的游戏,体验不同的材料、技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兴趣和探究精神,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简单原理,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使作品呈现出儿童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理解、欣赏他人作品,用简单的口头语言或表情动作来描述和评价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C、美陶创造班(7—8岁) 通过观察生活和自然界中熟悉的事物,对其进行造型特点等引发思考、展开联想,并夸张表现。结合不同的美术形式,欣赏与自然或生活元素相关的艺术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自我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陶艺的语言来表达自然和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D、美陶梦想班(9—10岁) 学习观察、分析生活及周围熟悉的校园活动以及生活场景等,以写生、观察再回顾等形式为主,对表达对象进行较为细致的表达和深入刻画,较客观、完整地进行作品呈现,感受其所带来的生活趣味。带领学生通过对适合用陶艺进行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并进行传承学习和创意设计,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和文化魅力。 E、美陶探索班(11—12岁) 以学生能理解和表现的社会现象、精神建设、人文关怀等题材为切入点,能较为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材料、工具、技法进行记录、表现主题构思和创作,能在作品中较好地传递学生思想和情感,感受陶艺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和修养。 二、主题特色班 主题特色班是综合积累的表现课程。从孩子兴趣主题入手,综合技术与艺术、二维与三维,用双手创造出系列性、主题性艺术作品。例如玩具总动员、陶艺小博士、绘本陶艺等。

陶艺课程总结

陶艺教学总结 授课教师:KK 一、课程名称:陶艺 二、授课时间及班级:2014年下 20班 三、周课时:4节/周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熟悉陶艺名家作品,掌握陶艺基本技法,能独立设计创作简单陶艺作品并具备陶艺鉴赏初级水平,能从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陶瓷的魅力并获得快乐。 五、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 2、教学效果: 新生对陶艺充满好奇与激情,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师生合作默契,共同享受陶艺的艺术魅力。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问题: (1)、一周两节课时时间太少,好不容易盼来陶艺课,但加工泥料,构思设计又花了点功夫,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就更加有限。好不容易在反复修改中找到感觉想要大施手脚,下课铃又响了。像样的陶

艺作品需要充足的时间去修饰它,完善它,一周两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学生往往大呼不过瘾,令人遗憾。 (2)、陶艺室设施一般,只配有两个水龙头,缺少练泥机和专用小窑炉,所以学生做作品并不能尽兴,不能随做随烧,随做随用(泥)一定程度上有损创作积极性。 (3)陶艺室空间大,搞卫生麻烦,且粉尘多,影响创作。 (4)没有合适教材,教师备课存在难度,不能系统化,标准化和秩序化。 改进措施: (1)开辟第二课堂或增加课时,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拥有充足时间进行陶艺创作; (2)在学校无增加预算购置新机的情况下,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烧窑衔接工作,确保学生作品能随做随烧,保证本周结束创作后三四天就能看到烧成效果,激发创作热情; (3)做好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帮助学生意识到打扫陶艺室也是陶艺人自我修养的学习一部分,需要做好这门功课才能更好的做好陶。并且也会纳入平日成绩; (4)积极收集平时上课素材,自编适合本部门学生的陶艺教材,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陶艺创作水平。

陶艺简介美术

陶艺简介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传统陶瓷艺术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下彩-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里、意识以及审美等哲学理念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陶艺索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而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中国的现代陶艺创作相对较晚。1985年一股西方文艺浪潮刮进中国内地,对当时的大陆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国际友人把国外的现代陶艺的概念。形式、信息引入当时还处于风平浪静状态的传统陶艺创作领域,原来陶瓷材料还可以如此表现,陶瓷语言竟有如此魅力!

陶艺:手工制作(泥板成型)课程小结(精)

手工制作二课程小结 专业班级:陶艺三班 姓名:段琰 学号:201110112323 结课了,在何善影老师缜密的课程安排和细心的指导下,我 们度过了四周愉快而充实的手工制作课程。老师是华侨,课堂上与我们交流了许多美国制作陶艺作品的方法和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这也让我们在第一周便意识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将陶艺专业学习好,不仅要把握好天时地利就近努力汲取景德镇的传统工艺的精华,还要多关注全世界陶艺发展的动态和优秀陶艺大师的作品。 我们的手工制作课程主要是泥板成型。也就是以压好的泥板为基础来建构我们的作品。这种看似简单的活,在之后的实践中让我们叫苦不迭。作为一个初学者,你会发现苦的不是你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创作,而在于花更多的时间在修修补补上。从最开始大大咧咧总是一不小心就碰碎、捏碎抑或摔碎了自己或同学的珍贵的作品后,大家变得细心起来。让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陶艺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有多么伤不起,“裂”字令我们多么神伤。 第一周的第一堂课,是咱们与何老师的见面会。老师用大屏幕展示完她的作品后,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要求我们每人写份小纸条回复给她。三个问题分别是:一、你觉得什么是创意、设计?二、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三、为什么来学习陶艺。这些问题有的可能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思考是真的很有必要,并且思考这些问题本是我们进大学前的必修课。 之后老师带我们来到教室,教了我们压泥机的使用方法。因为泥巴的特性,掌握不好就很容易压裂。而想要将泥完美地压成一份均匀的泥板,压泥机就成了很棒的选择。其次,我认为新泥是压泥的最佳选择,因为其干湿程度刚好适合。在压的时候,还要注意,想要1CM厚不能一次性调到刻度2,而要从刻度4开始,然后到3,再至2,最终将泥板逐渐压薄。

陶艺学习心得体会

陶艺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 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 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 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 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 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 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 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 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 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

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 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 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 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 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 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 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 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 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 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

陶艺基础答案

陶艺基础 题目 1、童年记忆 2、花开时节 陶艺基础的课程使我们享受在泥巴在手中随意成型的感觉,喜欢泥浆从指缝间流淌的遐想,留恋制陶时释放心情的过程,幻想烧窑时难以捉摸的窑变。陶艺完全是手工制作成

型,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对智力的开发也大有帮助。 陶艺基础是制作陶瓷过程中最简单的过程,也是我们陶艺启蒙的基础。陶艺基础让我们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契合形态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掌握这些基本技法我们就可以深入的学习其它的技法,陶艺的作品好环不在于其造价而在于其制作的技巧性,因为技巧性是陶艺创作的生命,技巧性的陶艺作品是使其作者载入史册的源泉。 陶艺的基础技法练习锻炼了我们对泥和水结合性能的掌握程度也是在考验我们的耐心及意志力。第一周我们做了10个不同边长为10CM的正方块的泥板,在泥板上采用揉、搓、刻、画等不同手段在泥板上制作出不同的肌理,不同的肌理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及心里感受,在这个肌理的制作过程中也在锻炼我们对泥进行不同处理而呈现不同的效果,泥干到什么时候就可以做效果,在什么时间段对泥进行施加外力它又会有怎么样的形变?这些因数的考虑也在我们的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周全,初步对泥及水结合的考虑为之后的泥片及泥条成型奠定了基础。第二周,老师安排了我们用泥条成型的方法盘一个直径为20CM高为40CM 的圆柱形,听起来相比之前难度是加大了不少,因为盘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泥的湿度没控制好的话容易垮掉,形变程度也会很大,泥条上下没有压实的话也容易导致泥干后收缩而开裂。经验不足的我们屡败屡战最后还是收获不少,真是不亏我们在运动期间和周末天天奋斗盘泥条的艰辛劳动的付出,真是考验我们的耐心,盘泥要一点一点的加不能急,不然功亏一篑。最后一周就是做契合形态的泥条,这是在掌握好基本技法后自己可以进行随意的创作,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陶艺基础课程结束啦,学了很多,也锻炼了我们的耐力,更磨砺出我们认真做事的意志力!

陶艺课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陶艺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的陶艺教学,使我认识到各年龄段学生在陶艺学习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低段小学生,可爱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愿意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兴趣面很广,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技巧技能、动手能力比较弱,判断力不是很强。 中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对事物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新的选择,想象力很丰富,探索能力很强,动手操作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开始对陶艺的知识技有了要求,渴望学到更多的陶艺方面的知识。 高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学习,主动性变得弱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积极性很高,不感兴趣的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愿搭理。所以我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短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课题,同时也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保证每次课学生人人都有作品,都能够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制作,部分学生都能够厂做优秀作品。具体的方法如下介绍: 一、教学方面 1、学习态度 陶艺课,是非常神奇的课,是非常有特点的课,是非常活跃的课。对学生而言,是开心、快乐的课,是幸福,是自我满足,是充满微笑的课,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课。所以在陶艺课中学生往往会认为是玩的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子玩,我不反对学生有这样的认识,玩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部分,但玩得好与不好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玩得好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好的帮助,玩得不好,又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陶艺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我要求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中端正自己的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陶艺的独特魅力,艺术价值,艺术素养。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黄新豪的学生,从四年级一直呆到五年级,在这段期间,他的变化很大。起先我发现这个写生对陶艺课的理解有些歪曲,不懂这门课程,认为陶艺课是随意玩,想怎样就怎样,学习态度不端正。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和她面对面的沟通,主动找她聊天,主动去了解它的各方面的情况,久而久之,我渐渐的发现他开始转变了,上陶艺课不那么浮躁了,开始认真听讲了,我暗暗高兴,接着我利用兴趣班学习时间,给他看一些优秀的学生陶艺作品,欣赏一部反大师们制作的作品,鼓励他尝试着做一些,模仿或是创作都可以,作的质量好不好不要紧,最要紧的事去做,后来我惊喜的发现他真的爱上了陶艺,而且爱上了陶艺老师。在他的部基本中我清楚地看到它是这样写的“我以后要成为陶艺老师”。作为老师,看到自己学生有这样大的变化,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我相信只要用心做,声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好。 2、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上课最主要的环节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或没有,那我们这节课就不用上了,是很失败的课,所以怎样调动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是我上课的头等大事。有一个叫杨子华的学生,他是一个很乖巧的男孩,尚可纪律很好,认真听讲,一直我都示他为班级的好榜样,但我渐渐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听话,但他不愿意创作作品,其实他的陶艺作品做得很不错,很有想法,就是没有积极

捏塑 陶艺基本技法

捏塑陶艺基本技法 泥塑制作方法陶艺技法:捏塑法之小泥片叠加法 2月10日起,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回顾展在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展出,共有郭琳山大师生前创作的陶瓷作品75件,绘画作品13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2009年,较完整地展现了其从艺几十年的创作风貌。展厅内貌郭琳山(1939—201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毕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佳作,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陶瓷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擅长陶瓷艺术雕塑,作品以材质与釉色的运用见长,尤其是人物和动物的创作。他将南宋官窑釉和越窑釉与瓷塑结合,创作了一批具有地域风格的陶瓷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及陶瓷艺术展览并屡获大奖。《花釉卧虎》获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作品《婴戏》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弘一法师——李叔同》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唐女系列》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鹅韵》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展出作品:《李时珍》白瓷1975年作《唐女舞(之二)》青花斗彩2002年作《妞妞》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佛缘》越窑青瓷捏塑

2005年作《禅》陶捏塑2001年作《弹琵琶少女》南宋官窑釉瓷雕1998年作《唐女舞》陶塑1996年作《捧桃女娃》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梳妆少女》高温白瓷雕1983年作《躲》(之十)青花斗彩婴戏瓷雕2006年作《论剑》陶捏塑2005年作《卧虎》高温花釉1980年作《回头豹》陶花釉1986年作《向往》陶捏塑2005年作《鹅韵》陶捏塑2005年作《卧猫》南宋官窑釉瓷雕2000年作《游鱼》青釉捏塑2001 年作《放牧》高温釉装饰瓷雕1979年作《伏虎罗汉》南宋官窑釉瓷雕1997年作《斗牛》黑釉陶塑2001年作《白天鹅》白釉瓷雕1990年作《豹》(之一)高温兰花釉瓷雕2004年作《卧虎》陶塑1994年作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捏塑法制作的作品有时可以形成特别的自然肌理。提醒你应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以及壁的厚薄要均匀。泥球捻捏法步骤1、将泥块搓成泥球;2、湿润拇指按入泥球,压出凹形;3、边转边向外向上捻捏;4、继续向外向上扩展捏薄;5、整理完成。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捏塑法制作的作品有时可以形成特别的自然肌理。提醒你应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以及壁的厚薄要均匀。小泥片叠加法步骤1、用手指捏出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艺制作心得体会 艺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艺制作的第一节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泥巴揉成长长圆圆的形状,该往拉坯机上"砸"了,要砸到正中间,可在我砸了两次之后,我发现它就爱往拉坯机边缘上粘,我该怎么砸,唉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它比较稳固的粘在拉坯机上了。那就开始拉坯吧。那泥巴随着拉坯机转啊转,我的手就推啊推,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那泥巴的位置终于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战斗期间,是何其惨烈,泥巴带着我手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个子不算矮,那围裙穿着和没穿差不多,我的裤子就无处躲闪了,可想而知,我虽是战斗的胜利者,可代价也是惨痛的。总算到中间了,可以拉了吧。刚开始有个小碗的雏形时,我满怀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时吃饭用的碗,可当它又长大了一倍时,就不协调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运动的,结果就在下面转的快,上面追不上的情况下,碗消亡了,变成杂乱无章的泥片了,它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进泥桶。接下来 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所以不确定是什么的壁,是因为不确定能做出什么,最后就只能做出什么就叫它什么了。嗯,这次不错,做出了一个很小的坛子。这节课也算是在我的胜利中幕了吧。看看双手,真不敢相信这是我的胜利啊,当成拉坯机胜利了也是有道理的。 第三节课,还是拉坯课。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品总是有点歪斜以及厚度控制不好。于是请教了女老师,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