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规定提纲

关于印发《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的通知

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

为规范全省煤矿地质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地质报告的编制质量,更好地给煤矿

生产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省煤炭局组织有关人员在原有规定的基

础上,结合国家最新煤矿规范、规程及规定,重新修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提纲及要求》、《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

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以下简称《提纲要求》),现印发给你们。今后,凡在

我省境内进行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编制均应严格执行本《提纲要求》,否则,不予受理地质报告审批事项。

附件: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2、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3、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附件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山东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页码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第三节自然地理………………………………………………………页码第四节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第五节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页码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第二节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第三节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第三章矿井地质…………………………………………………………页码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含煤地层……………………………………………………页码

第三节构造……………………………………………………………页码第三节岩浆活动………………………………………………………页码第五节岩溶陷落柱…………………………………………………页码第六节地质构造评价………………………………………………页码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页码第一节煤层……………………………………………………………页码第二节煤质……………………………………………………………页码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页码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页码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页码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页码第三节矿井涌水量及预计……………………………………………页码第四节主要水害及防治措施…………………………………………页码第五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页码第六节供水……………………………………………………………页码第六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页码第一节开采方法及顶底板条件………………………………………页码第二节特殊开采…………………………………………………页码第三节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页码第四节地温与地压……………………………………………………页码第五节环境地质………………………………………………………页码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页码第一节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页码第二节估算方法和参数的确定………………………………………页码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及块段划分原则………………………………页码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页码第五节资源储量变动对比与利用情况………………………………页码第六节开拓、准备、回采煤量情况……………………………………页码第八章结论…………………………………………………………页码第一节主要地质成果…………………………………………………页码第二节问题与建议……………………………………………………页码资料总目录………………………………………………………………页码(四)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件名称比例尺(五) 附件目录

顺序号附件名称页码(六)附表目录

顺序号附表名称页码

(七)正文文字编排要求

1、章名:黑体小二居中

2、节名:黑体小三居中

3、文字:宋体小四,字符间距为“标准”

4、行距为固定值22磅

5、选用纸张A4

6、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装订线为0 cm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

简要叙述现矿权人名称、矿山名称及其变化过程。矿井所在行政区划,经济属性,行业管理隶属关系,矿井设计单位、设计能力,建井、投产时

间,最近核定能力。上一次提交地质报告的名称、时间、审批情况,本次报告的名称、所使用资料的截止日期、工作时间、资源储量估算基准日。

编制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系统的总结该时段所做的各项地质工作,依据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工作成果,为煤矿合理组织生产、实现安全生产,制定生产计划、发展规划和进行技术改造提供更充分更可靠的地质技术资料。

任务是对相关因素进行重新评价,修编图纸等。

本次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批复文件。

本报告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

1.交通位置

简述矿井所在行政辖区及地理位置,矿井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简述经过本井田的铁路、主要公路和水路交通情况。附位置交通示意图,插图中要有线段比例尺,矿井应基本位于图的中央并醒目。

2.井田位置与范围

简述井田与所在煤田的位置关系,现井田的自然边界线、技术边界线及采矿许可证核定的平面境界拐点情况(附拐点坐标表),周边矿井名称与周边矿井的边界关系。现持采矿许可证编号、有效期年限、批准的井田长宽及面积、开采煤层及上下限标高、地理极值坐标等。

第三节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简述矿区及井田的地形、地貌类型。地面极值标高、坡度,地形起伏的总体特征。井口标高、地面工业广场地坪标高。

2.地表水系

简述矿区地表河流的位置、名称、长度、宽度、流向、枯水与沣水季节、最小与最大流量、河堤情况等。水库的名称、位置、库容量。冲沟的发育情况。塌陷积水区的位置、面积、最大积水深度。矿区地表水系的径流情况,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要说明观测时间、观测位置、资料来源等)及与井口、工广标高的相对关系。

3.气象

简述历年平均气温、极值气温;历年最大冻土深度、最早冻结日期、最晚解冻日期;历年平均降水量、极值降水量及其年份、历史一次最大降水量及其日期、雨季时间;历年最大积雪深度、最早霜、雪日期;年平均气压、极值气压;年平均相对湿度,极值相对湿度;年平均蒸发量、极值蒸发量;全年主导风向、最高风速。

4.地震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所属分区,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

第四节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

1.矿权设置

第一次持有采矿许可证的核发单位、矿权人、矿山名称、证编号、面积、载明的开采煤层、上下限标高、有效期限、井田边界拐点数目。

采矿许可证的历次沿续情况(换证原因、可采煤层及井田边界变化情况)。

现持有效生产许可证的核发单位、矿权人、矿山名称、编号、面积、载明的开采煤层、上下限标高、有效期限。

2.生产建设情况

建矿批文、依据地质报告名称及审查批准情况;矿井设计单位、设计

能力、参与设计开采的煤层及资源储量情况、服务年限;矿井建设单位、开工时间、投产时间、现核定能力,历年的采出量、损失量、动用量及采区回采率情况。

3.主要生产系统

矿井开拓方式、井筒数目、井口坐标、井底标高、井筒特征等内容。水平划分情况,已报废水平及现生产水平情况。采区划分情况,已报废采区及现生产采区情况。开采顺序、煤层群分组与开拓联络方式,采煤方法、工艺及顶板管理方法。提升系统及装备情况。排水系统的分级情况、各级泵房装备情况、水仓容积,矿井涌水的处理、利用及外排情况。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型号、配用电机。通风阻力、总进风量、总需风量、等积孔。运输方式,主要运输设备。供电系统:地面电源及线路,地面主变电器型号、台数、下井电压,井下主变电所的个数、位置。压风系统:地面、井下压风机台数、型号,主要供风管路规格。地面煤炭加工方式及外运方式。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及通讯系统。矿井单产、单进、采掘工作面个数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五节周边矿井开采情况

简述本矿井与周边矿井(包括闭坑矿井)的位置关系,自然边界、技术边界等情况。

分矿井简述矿权人名称、矿山名称、矿井设计单位、设计能力,建井、投产时间,最近核定能力,井田长宽及面积、开拓方式,水平划分、采煤方法、载明煤层、上下限标高,现已开采动用煤层、动用范围、矿井涌水情况、采空区积水、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井田边界煤柱的留设情况,明确相互间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有超层越界行为的要说明现已采取的措施及保证情况(附周边矿井示意图)。

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

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按资源勘查阶段、矿井建设阶段及矿井生产阶段分别总结(附分时段的勘探工程量统计表)。

主要说明勘探施工单位、工作时间、目的任务、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量(孔数、累计钻探工程量),电测井孔数、工程量,水文孔个数、工程量,抽(放、注)水试验层次,煤岩样采集化验,二维、三维地震位置、有效控制面积、测线线距、累计测线长度、物理点数目、提交报告名称、审查批准情况、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工程质量情况(测井参数、见煤点质量、测斜方法及质量、封孔质量标准及等级评价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跨井田的地质工程量及提交的资源储量要进行分割,最后统计本井田的地质工程量及单位面积地质工程量,对是否滿足矿井生产需要要有结论性意见。

第二节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地测管理

①总结执行《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工作情况;②地质编录方法、地点、工作量;③完成的水平、采区地质报告、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采后总结工作量及审批情况;④各种图纸绘制情况;⑤已建立和完善的各种地质档案、台帐、卡片、报表及保管制度情况;⑥矿井涌水量及地下水动态观测站的设立、日常观测情况;⑦采前地质预测预报的方法及地质效果;⑧历次资源储量简测、检测、核实报告的提交及审批情况;⑨采用的新科技方法;⑩地测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

2.生产补勘(包括地质、水文)

补勘的原因、目的、补勘的地点范围、设计的编制和审批、施工时间、单位、完成的具体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提交的报告及报告的审批。

3.基础工作

①两带观测;②岩移观测;③矿压观测;④瓦斯、煤尘爆炸、煤层自燃样采集监测;⑤地形补测、重测。

第三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原地质报告是指上一次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或精查、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有扩层扩界的矿井还包括相关补勘报告。

说明原地质报告的提交、编制单位、时间,报告审查批准情况。所采用的勘探类型、方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性可采性、煤类、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的主要结论及生产验证情况;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参数选取、各类边界线的圈定情况及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地层

由老至新,按新的地史年代划分,详细说明井田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出露、揭露情况;极值厚度、平均厚度、厚度的变化、主要岩性及沉积特征变化、古生物组合特征、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附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

第二节含煤地层

由老至新详述井田含煤地层的时代、极值厚度、平均厚度、主要岩性、岩相、标志层特征及其沿走向、倾向的变化情况等。含煤层层数、编号原则、煤层累计总厚度、含煤系数;含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大部可采、局部可采)的层数、累计厚度、可采含煤系数。

第三节构造

简要说明井田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构造格局、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分组及切割关系,岩浆活动的年代、主要岩性、最高侵入层位等(附

区域构造纲要示意图)。

详细说明井田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按断层的展布方向分组情况,落差≥100m、100~≥50m、50~≥30m、30~≥10m的断层数量,落差<10m的断点数及小断层组合情况,二、三维地震勘探区的断层控制情况。

对落差≥10m的断层要按条描述各断层的性质、位置、走向、倾向、倾角、落差、延展长度、揭露断点深度、断层带的铅直厚度、上下盘错动方向。巷道揭露断点位置、所见主要地质现象,对生产的影响。与其它断层的切割关系。控制查明程度(查明、基本查明、初步控制、推断)。

主要褶曲构造的名称、性质、位置、两翼地层产状、轴向、倾伏方向(附井田构造纲要示意图、主要构造特征一览表)。

第四节岩浆活动

主要叙述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产状、发育分布规律,钻孔及井巷的揭露情况、分析评价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瓦斯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侵入规律。(附岩浆岩侵蚀可采煤层范围示意图)。

第五节岩溶陷落柱

叙述岩溶陷落柱的查明情况及岩溶陷落柱的位置、层位、平面与剖面形态、长短轴尺寸、充填物大小、充填物岩性特征、富导水性,对煤层、煤质、生产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处理方法。多个层位揭露同一岩溶陷落柱的要说明陷落柱轴的偏倾情况、上下大小关系。

一个矿井揭露多个岩溶陷落柱的要总结分析其发育分布规律,矿井生产所选用的探测手段及其探测效果。

第六节地质构造评价

综合确定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

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第一节煤层

1.可采煤层

分层叙述赋存层位、两极厚度、平均厚度、上下与其它可采煤层及主要标志层的极值层间距、平均层间距;钻孔见煤点总数、可采点数、不可采点数、沉缺点数、断缺点数、剥蚀点数,计算可采煤层可采性指数、煤厚变异系数,煤层赋存面积,占井田面积的比例,可采区面积、可采区占煤层赋存面积的比例、可采区的分布情况;夹矸层数、夹矸厚度及岩性,结构情况(简单、较简单、复杂、极复杂);对煤层的稳定性、可采性、结构复杂程度要有明确的结论(附可采煤层特征表)。

对工作面已开采实见钻孔要对钻孔揭露厚度与工作面实见厚度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在开拓开采中实际揭露煤层情况要详细阐述,要与原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为直观表现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可采范围,可附主要可采煤层分布范围及厚度等值线示意图,对煤层间距变化大的煤层可插入煤层间距等值线示意图。

2.煤层对比

论述煤层对比依据,煤层对比方法,对煤层对比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第二节煤质

对以往煤质分析资料要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质量分级国家标准,煤炭灰分分级(GB/;煤炭硫分分级(GB/;煤炭发热量分级(GB/T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煤中磷分分级煤炭行业标准(MT/T562-1996)。

选用煤质测试成果应包括地质勘查煤芯煤样及矿井生产煤层煤样的全部资料,应注意新旧分析标准间的换算关系,两者差异较大的要有专门文字说明。

1.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叙述各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条痕色、光泽类型、断口类型、内生裂隙发育程度、外生裂隙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构造类型(附煤层物理性质表)。

叙述各可采煤层的宏观煤岩组分及宏观煤岩类型(附宏观煤岩类型特征表),显微组分及显微煤岩类型(插附微观煤岩组分定量表)。

叙述煤的变质阶段、变质类型及变化规律。

2.煤的化学性质

叙述各可采煤层原煤、浮煤的工业分析结果(水分、灰分、挥发分等),阐述煤的元素组成,评价煤的全硫、磷、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及水平方向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在文字叙述的同时,应插入煤质分析成果表,列出各指标的两极值、平均值和采样点数。等级,灰分、硫分等煤质指标变化较大时,应附相关煤质指标的等值线图。附生产期间煤样化验成果表、各煤层煤质指标表、各煤层灰成分和灰熔点测定表、各煤层各种硫含量系数表、各煤层脱磷系数表等。

3.煤的工艺性能

叙述各可采煤层发热量、粘结性、低温干镏半焦产率、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热稳定性、抗碎强度、煤灰成分、灰熔融性、灰粘度、结渣性和焦油产率等项目的试验结果并进行评价。

在文字叙述的同时应插入相应的图表。如:各煤层粘结性指标表、各煤层焦油产率表等。

4.煤的可选性

叙述可选性试验成果(筛分试验、浮沉试验)并评价煤的可选性。

在文字叙述的同时应插入相应的图表。如筛分试验结果表、粒级浮选

试验表、理论净煤回收率表等。

部分矿井没有煤的可选性试验成果,可参照周边矿井,但要注明参照矿井名称。

5.煤类

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2009)确定各煤层的煤类,叙述各可采煤层的煤类及其确定依据,叙述各煤层各煤类分布范围和煤类变化界线确定原则。

6.煤的风化和氧化

叙述确定煤的风、氧化带的方法,风、氧化带煤的一般煤质特征,煤的风、氧化带的分布范围。评价风、氧化带煤利用的可能性。

说明勘查阶段确定煤的风、氧化带的分布范围,垂深与生产实际揭露的变化情况。

7.煤的工业用途评价

对各可采煤层的煤质进行总结评价。对煤的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作出评价,指出煤的最佳利用途径。说明近几年煤的实际产品品种及主要供应去向。

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

叙述井田内与煤系煤层共生、伴生的有益矿产种类、质量、赋存规律及相关化验测试结果,评述其利用价值。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叙述井田所处区域地表的主要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等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区域内与井田水文地质有关的主要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水温、补给水源

等水文地质特征。

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

1.大气降水

简述井田地形、地貌类型。地面极值标高、坡度,地形起伏的总体特征。井口标高、地面工业广场地坪标高。历年平均年降水量、极值降水量、雨季时间,大气降水是否能直接渗漏到井下、大气降水量与矿井涌水量的关系等。

2.地表水

简述矿区地表河流的位置、名称、流向、最大流量及流量变化情况。水库的位置、名称、库容量。冲沟的发育情况。塌陷积水区的位置、面积最大积水深度。矿区地表水系的径流情况,历史最高洪水位(值、来源)及与井口、工广标高间的关系。要着重说明地表水与矿井涌水量的关系。

3.主要含水层

分层叙述各含水层岩性、赋存位置、露头或隐伏露头的位置、含水层两极厚度、平均厚度、上下与其它含水层、可采煤层的极值层间距、平均层间距;孔隙或裂隙或岩溶的发育分布规律;完成的抽(放、注)水试验时间、静止水位标高、抽(放、注)水试验单位涌水量、渗透性系数、矿化度、水温、水质类型。井下生产揭露点、出(突)水点的位置、标高、出(突)水量、历时变化、采样分析及后期处理情况,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分析总结该含水层水的历史动态变化规律、与其它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主要补给途径和部位及排泄方式。各主要含水层实际揭露情况、揭露前采取哪些防治水措施、取得的效果。附各含水层相关参数一览表、各出(突)水点情况表、各含水层水位变化情况表。

4.隔水层

分层叙述各隔水层的岩性及组合特征、赋存位置、两极值厚度、平均

厚度,与上、下含水层的间距。对其隔水性能要有客观评价矿井生产阶段的实际隔水效果。

5.导水断层

叙述导水断层的性质、落差、两盘含水层的对口情况、破碎带宽度、断层带抽水试验、连通试验的时间、静止水位标高、单位涌水量、渗透性系数、矿化度、水温、水质类型。井下生产中对导水断层的探查情况,采取的防治水措施、取得的效果,实际揭露情况。

6.封孔不良钻孔

叙述钻孔封闭质量定级标准。封孔不合格钻孔的位置、原因、分析其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采取的措施。启封钻孔的个数、孔号、时间、位置(附钻孔启封情况表、封孔不良钻孔统计表)。

7.古(采)空区积水

说明井田内小煤矿、老窑及周边矿井、本矿井的开采情况、古(采)空区积水情况(上下限标高、积水面积、积水量),分析其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程度。若存在空区积水威胁,需评价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能否沟通空区积水。对古(采)空区积水疏放情况(范围、水位标高、积放水量、时间等)、古空积水留设防水煤柱情况。插积水古(采)空区情况表。

第三节矿井涌水量及预计

说明最近一次地质报告资料截止日期以后的分月、水平涌水量情况,(附表),统计历年矿井平均涌水量,对涌水量变化大的月份要说明变化原因,对矿井涌水量的具体构成要有定量分析。叙述矿井涌水量与大气降水量关系并附表,附矿井涌水量相关因素曲线示意图。

对主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要分层进行矿井涌水量预计。说明确定涌水量计算范围、标高、计算方法、选择计算公式和确定参数的依据,叙述涌水量计算结果并评述其可靠性。

涌水量计算结果可靠性评述内容应包括:○1应用的参数,是实测的参数还是经验的参数,可靠程度如何。单孔抽水试验,其影响半径是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因此,计算的渗透系数属于半实测的参数。大井或集水廊道的影响半径,一般是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属于经验的参数。○2矿井涌水量计算的公式是理论公式,还是经验公式。不常见的公式,要说明它的出处。○3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否适合报告使用的稳定流或是非稳定流矿井涌水量计算公式。○4计算的结果可能偏大还是可能偏小,讲明原因。○5计算的矿井涌水量考虑了哪些充水因素,没有考虑哪些充水因素。○6报告提交的矿井涌水量精度,是否可以满足矿山设计、生产要求。

第四节主要水害及防治措施

叙述矿井存在的主要水害及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情况;叙述矿井开采以来受水害的影响情况,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水害事件,主要突水实例(包括突水时间、性质、水源、水量及对生产影响程度,采取的防治水措施),主要水害类型及对采掘的影响。

对于受底板水威胁的煤层、要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计算出突水临界水头值,安全开采标高。对于受顶板水威胁的煤层,要《煤矿防治水规定》计算开采后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确定采高和开采上限。

叙述矿井现有排水系统、各级泵房、管路及水仓配置情况、排水能力及其验算结论。

叙述矿井已采用的防治水害的原则、方案、方法、工程量、技术经济效果、存在问题及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提出具体的水害防治措施。

第五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按《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六条标准评价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第六节供水

说明供水水源的含水层名称、水位、水质、取供水方式(水泵型号、

管路配置)、日供水能力,是否满足需要,供水的主要用途。

第六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

简述各可采煤层的开采方法、工程地质特征、煤岩层结构及其它对开采有影响的地质因素。

简述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裂隙及其结构面的发育情况、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顶板的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综合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现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及管理效果(附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成果表、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特征表)。

第二节特殊开采

叙述历年来矿井“三下”开采中,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以及地表岩层移动变形观测情况。“三下”开采、提高上限开采、反程序开采、复采、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及报批情况(附特殊开采情况统计表)。

第三节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

1.瓦斯

叙述勘探时对瓦斯的取样测试情况。据上级最近批复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叙述本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及绝对涌出量情况。是否存在局部瓦斯、二氧化碳异常区,自建矿以来,是否出现过瓦斯涌出异常、瓦斯突出现象,采取的治理措施。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地质因素对瓦斯形成、聚集、运移的控制作用、瓦斯涌出量变化与揭露断层位置、煤层埋深间的相关关系,叙述曾发生瓦斯事故的情况,评述瓦斯对未来安全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2.煤尘

说明各可采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单位名称、资质、时间、采样地点、

测试结果(插测试结果表),叙述矿井主要降尘措施和曾发生煤尘事故情况。

3.煤的自燃

说明各可采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单位名称、资质、时间、采样地点、测试结果(附测试结果表),叙述矿井防治煤层自燃的主要措施和曾发生煤层自燃事故的情况。

第四节地温与地压

叙述本矿井的地温和地压基本情况、变化规律。

本区地表年平均温度、恒温带深度、恒温带温度及地温梯度(煤系地层与非煤系地层地温梯度值)。推算地温26、31、37℃所对应的埋深情况、矿井在不同生产水平实测的岩温和气温。高温矿井目前采取的主要降温措施及效果。

叙述矿井地压情况,根据矿井岩层特征,分析煤层埋深与矿压的关系、顶板中是否存在巨厚坚硬岩层、是否具有诱发冲击地压的顶板条件。根据煤层单向抗压强度、动态破坏时间、冲击能指数、弹性能指数,按煤炭行业标准MT/T 174-2000《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确定冲击倾向性等级(插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表)。叙述曾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情况。

第五节环境地质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井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井田环境地质基本特征,初步评价环境地质现状,预测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收集叙述矿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运动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叙述自然状态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强度。

对煤矿开采中可能引起的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表沉降和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意见。

叙述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开发利用状况和水质现状。依据地下水、地表水资源分布特征,预测矿井排水对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对植被的影响和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现已采取的措施。提出今后水资源保护建议。

叙述煤层和岩层中有害物质和有害元素分布特征,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中煤矸石堆放,瓦斯排放、污水排放、煤炭洗选、地表沉陷、噪音、扬尘等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破坏程度,已采取的治理措施。

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第一节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基准日、平面范围、上下限标高、参加估算的煤层、估算最大面积及与现采矿许可证的关系。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及确定依据,与最近一次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上次地质报告所采用工业指标的关系(原则上与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致)。

第二节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从煤层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并阐述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原则上与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致)。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原则(原则上与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致)。

叙述有夹矸煤层采用厚度的确定方法、块段平均采用厚度计算方法、块段面积求算方法、煤层的视密度(体积质量)。

五阳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五阳煤矿南峰扩区位于襄垣县境内,潞安矿区北中部,五阳井田西部,东以淤泥河保安煤柱为界,南至王文山北断层,北以小黄庄断层为界,西至经线38403800线与南峰井田深部相连,南北长约4.0㎞,东西宽长约7.0㎞,面积为28.0 k㎡。 五阳矿井交通便利,太焦铁路贯穿全区,南经新乡与京广、陇海线相连,北至太原可达石大线及同蒲线,距襄垣车站3.5㎞,五阳车站2.5㎞. 208国道经扩区西约2㎞处自北而南经过,榆黄公路横跨井田东部,东有邯长公路,南有长临公路,区内交通可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附: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势 五阳井田地处襄垣盆地的东南部,属黄土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缓,呈西高东低之趋势,黄土冲沟及河流阶地发育。全区广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靠近漳河两岸零星地段出露有石盒子地层,区内最高点位于西北部,标高为939.6m,最低点位于西漳河与淤泥河交汇处,标高为865.3m,高差74.3m. 三、河流、湖泊等分布情况 区内发育主要河流为西浊漳河,西浊漳河自西向东流经扩区北部,河床开阔,阶地发育,常年流水,为区内最大河流,该河流经付村村东时形成一约400m×500m的小型水库,八五年测得其流量为0.680m3/s.区内另一条河流为淤泥河,系浊漳河支流,自南而北流经本区,在东李村汇入浊漳河,流量较小,为季节性河流,八一年十月测定流量为360 m3/h.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根据襄垣县气象资料统计: 年最大降水量为826.6㎜(71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79.8 ㎜ (50年),年蒸发量为1648.2㎜.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最高温度38.1℃,冬季最低温度-29.1℃,年平均温度9℃,最冷月平均温度-8℃.冰冻期多在十月末开始, 次年四月开始解冻,冻土平均厚度0.55m,年主要风向为南风,最大风速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二〇一八年一月

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项目负责:苏臣 技术负责:叶吉庆 报告主编:张礼军 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 提交时间: 2018年1月

目录 一、矿井概况 ................................................... - 3 -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 4 -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 5 -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 5 - (一)、瓦斯 ................................................... - 5 - (二)、煤尘 ................................................... - 6 - (三)、煤的自燃 ............................................... - 6 - (四)、地温、地压 ............................................. - 6 - (五)、涌水量 ................................................. - 6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 6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 6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 7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 7 -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 8 -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 8 -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附件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四川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页码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第三节自然地理………………………………………………………页码第四节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第五节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页码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第二节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第三节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第三章矿井地质…………………………………………………………页码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含煤地

矿井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刘燕 班级:地质工程2010-2 学号:001101825 实习地点:盘城岭井田 实习时间:2011.7.10-7.20 2010年 7 月 10 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2)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2) 第三节自然地理 (2) 第二章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3) 第三章矿井地质 (3) 第一节区域地质情况 (3) 第二节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 (4) 第三节构造 (5) 第四章煤层煤质 (6) 第五章矿井充水 (6) 第六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7) 第七章实习心得 (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15~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 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平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五阳煤矿

我叫XXX,于1977年参加本企业工作,1981年调来机分厂煤溜检修组,新来伊始对各种各样的大小设备充满好奇,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检修各种设备的技术和经验学到手,白天向师傅们请教,晚上看书,学习所检修设备的原理、性能、修理方法,使自己很快入门。经过一年多的刻苦锻炼,很快掌握了检修技能并成为一名技术骨干。 我们组担负着我矿所有减速机、刮板输送机、各种绞车、装岩机、破碎机的检修和大型设备的安装任务。三十余年来,我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出满勤,干满点,对检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检修设备数千件,下井处理事故上百次,没有出现一次质量事故,没有一次完不成任务,得到领导和大家的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于2009年被评为“最佳师傅”。 我的主要业绩: 80年代中期,我们在对北风井主扇风机的检修中,遇到一次怪事,对新更换的轴承、轴的平衡度、直线度、各方面间隙注润滑油量、油质检查全部符合要求,但2号轴承温度居高不下,反复拆卸,清洗检查,重新注油两天两夜,故障无法排除,使主扇不能工作。我对当时的现场负责人陈积录提建议,在电机和轴的联轴器中间(按规定有10毫米左右的间隙)加9毫米的橡胶垫,直径和轴头一样大,再加注沥青和松香混合物,冷却一段时间后,启动主扇,2号轴承温度降在了规定的60度左右,经24小时的试运转,一切正常,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得到领导的好评。 1991年,我矿五一采区工作面运输巷坡度太大,致使与桥式转

载机配套的锤式破碎机难以前移。当时的矿领导很着急,让机分厂想办法解决。厂长刘凤斌给我们布置任务的时候,我经反复考虑,给他提建议,用四根综采支架的推移千斤(在破碎机箱体上面前后各焊接一根工字钢,用耳固定千斤,前面两个,右面两个,每个千斤下穿防滑靴,在工作的时候,千斤角度稍微小于坡度,这样在千斤连顶带推,并配以输送机的涨紧装置,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后经使用,此法可行,并获得局当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 我们检修的400、315减速机,在检修前需要把联轴节取下来,厂家的随机工具只有丝杠拔轮器,在使用过程中,只有联轴节稍有过盈,就难以将联轴节取下,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将设备损坏。我通过小改小革,制造的拔轮器,用液压千斤配以4条螺栓,把螺丝固定在连接筒上,一根工字钢,就把这个难题解决了,非要实用。 前几年,我矿对10立方米空气压缩机用量非常大,几乎一线的每个队都要配备一至两台,压风机的检修成了我们组的主要工作,由于压缩机的零部件比较多,判断故障比较复杂,尤其是压风机的风路和冷却水路串通,致使风中带水,导致用风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必须检修。刚开始检修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是那一部分串通了,只好把设备全部拆开,找出问题所在部位,重新装配,费工费时,浪费材料,使用单位非常着急。我通过仔细琢磨,发明的漏水故障快速查找法(只需在缺体上拆下两个阀座,就可找出串通的部位,其他地方无需拆卸)可减少工时的70%,减少材料50%,还为用户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压风机的使用寿命。

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及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预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1 前言 1.1目的任务 说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目的任务及其文号、内容、要求。 1.2位置、范围 简要说明预查区位置、地理座标、范围、面积。 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简要说明预查区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概况、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1.4以往工作评述 简要说明预查区以往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项工作情况,主要成果与结论意见。 1.5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各地质勘查单位及矿山等在预查区内的矿权登记项目、面积、范围及地理座标。 2 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 2.1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并较详细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有条件时(能收集到资料)应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紧扣主题)。 2.2预查区成矿地质条件 若调查区内有几个找矿区,应分别叙述。

2.2.1简要叙述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与成矿的关系。

2.2.2叙述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重砂等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2.2.3根据区内已知矿床(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阐明区内已知矿床(点)的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空间关系、分布特征、矿石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含矿围岩蚀变特征等。 3 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 3.1总体思路和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目的任务和区域矿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如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综合评价,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包括各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 3.2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路线地质调查 说明路线地质调查方法选择的依据、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2地质填图(或遥感地质填图) 说明地质填图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范围、面积、比例尺、剖面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等方面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3槽井探工作 说明种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及质量要求。 3.2.4物化探工作 参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概况 1.1矿井基本情况 简述矿井的位置、交通、范围、自然地理、四邻关系、煤层、水文地质简况、排水系统、简要概况(如建井时间,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量等)。 1.2矿井以往开采情况 叙述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采情况,包括已采煤层、范围、采煤方法等。 1.3矿井生产现状 简述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水平,主采煤层,现采煤层、现采采区。 1.4以往地质勘查简述 简述历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成果;对采空积水的专门物探要说明物探异常区的范围及其可靠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中钻探及开采的验证情况。 2本次采空积水专项普查情况 详细说明本次勘查设计及施工情况。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本次普查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及手段、完成的工作量。 具体列出调查时间、调查及被调查人姓名、职务、调查成果。。 3采空积水及相关因素评价分析 3.1采空积水评价分析 叙述矿井兼并重组前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矿井兼并重组后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和周边矿井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均应说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等,积水量大于5000m3的积水区实际工程验证情况。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评价分析 应列表说明废弃老窑(井筒)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 井筒和钻孔是否受采动影响,尤其是靠近沟谷附近的。 3.3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对采空积水的影响 查明是否存在沟通采空积水区、地表水体、含水层的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等。3.4计算导水裂缝带与上覆采空积水及地表水的关系。圈定危险区。

潞安集团五阳煤矿建井五十五周年

潞安集团五阳煤矿建井五十五周年(组图) 来源:山西都市报-三晋都市报2011年05月25日04:07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风雨55载,辉煌半世纪。在五阳煤矿建井55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矿井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在五阳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倾注心血的创业者们,向为建设青春五阳、活力五阳、百年五阳真情奉献、艰辛付出的矿山儿女,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往事如昨,岁月留痕。 55年来,五阳人一路坎坷,一路拼搏,一路奋进,一路高歌,薪火相传的是不灭矿魂,血脉相连的是逐日豪情,用“艰苦奋斗,与天为党”的企业精神,续写了一部动人心魄的英雄传奇。 55年来,五阳人自强不息,愈挫愈奋,挑战极限,追求卓越,一次次从低谷中攀升,一次次从困境中突围,靠“科技强矿,人本兴企”的企业传统,谱就了一部大气磅礴的恢宏交响。 55年来,五阳人艰苦创业,负重赶超,敢为人先,永争一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土变洋、由黑变绿、由弱变强的历史蜕变和华丽转身,铺展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55年来,五阳人爱矿如家,以苦为乐,奉献自我,超越自我,以产业报国为使命,以回馈社会为己任,为潞安建设发展建功立业,为中国煤炭工业增光添彩,矗立的是一座令人景仰的浩浩丰碑。 55年来,五阳人永不服输,排难前行,永不满足,持续创新,披荆斩棘闯新路,攻坚克难举大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奠定的是一个永续发展的百年基业。 抚今追昔,后人应铭记历史,持续英雄之事;继往开来,我辈当奋力前行,成就浩然之举。 让我们高举“中国潞安”的伟大旗帜,放眼世界,放手创业,放胆争先,坚定不移地走安全和谐发展、集约高效发展、转型持续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一个青春永驻、活力四射、百年不老的新五阳,在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战略发展中体现独特优势、占有重要地位、发挥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设计题纲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目的任务: 1.说明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生产建设对工作地区或矿区的具体要求。 2.说明设计的目的并具体地提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各种技术方法予期完成的主要地质成果和专题研究成果。勘探矿区,还需说明以往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及本次设计增长和累计达到的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勘探矿区,必须说明矿产工业指标的依据。 3.规定各项工作(野外和室内)完成的期限及提交地质报告的名称和日期。 (二)地理、经济条件: 1.工作地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地理座标、图幅、范围和面积。 2.工作地区的主要交通情况、距最近主要城镇及工矿企业的距离。 3.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水系、切割程度、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地震情况以及对工作有影响的气候条件(气温变化、封冻情况、雨季、风力和其它特殊情况)。 4.工作区内的工矿企业、电源、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生活用品的供应及劳动力情况。 上述内容中,与工作无关系或关系不大者,可不写或少写。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按时间先后简要叙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主要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指出工作地区已经达到的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勘查区内矿权登记项目、地理坐标、面积、范围。 二、地质特征

本节是从地质矿产方面说明布置工作的依据。着重说明与设计的目的任务密切相关的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特征。避免泛泛罗列资料和叙述 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系普查设计,应着重说明区域地质矿产的分布、区域成矿地质 条件和找矿标志;勘探设计则着重说明矿床地质特征。一般要阐明的内容是: (一)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沉积作用、火成作用、变质作用、风化淋滤及次生富集作用等。 需要时还应叙述地质发展史。 (二)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空间位置、分布和埋藏情况。 (三)矿体的围岩特征:如岩石类型、物质成分、含矿性及围岩蚀变等。 (四)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品级及其分布规律。 (五)矿石的主要有益组份、伴生有益组份和有害组份的赋存状态、含量及变化规律。 共生矿产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和矿物物质组份、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必要时还要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六)矿床成因及远景。 (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三、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根据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地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总体工作部署。详细说明 各项工作的具体布置、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航空地质、遥感技术等)、技术要求、技 术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顺序。 (一)说明设计的总体工作部署、布置原则、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各项工作的基 本任务。勘探设计还应说明矿区(矿床或井田)边界的划定、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与 间距的确定、控制程度与研究程度、勘探深度和储量计算深度以及予期提交的各级储 量的分布范围。列表说明予期新增、升级的储量和各项工作的总工作量及年度、季度 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工作量很大的矿区的工作部署应进行不同方案的研究和比较, 从中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简要说明不同方案的特点及最佳方案的选择依据。 (二)地质填图: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附件二: 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验证和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全面,凡原报告已有交待,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和新进展的部分,也应做详细交待说明,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全面充分予以总结。凡与原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与今后生产或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待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其报告编制的章节、内容可参照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一、文字说明(提纲) 一章概论 一节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叙述建井地质报告编制的依据、目的、基本任务、资料来源、资料截止日期等。 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审批情况。 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重新核定井田资源储量,为今后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生产计划、发展规划和进行技术改造提供更充分更可靠的地质资料。主要任务是对建井期间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修改和编制相关图件及表格;核算矿井资源储量,并阐明增

减原因;编制系统的建井地质报告。 二节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及四邻关系 叙述矿井所在的行政区划位置,井田的范围(批准范围及文号、拐点坐标),批准开采煤层,交通条件(公路、铁路);相邻矿井名称及建设情况。 附图:井田位置交通图;井田范围及相邻矿井分布图。 三节自然地理 地形与河流(地表形态、地面标高,井口标高,河流名称,流量,洪水位,最高洪水位等),气候(气候特征、气温、降水等)等自然条件,自然地震(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 四节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叙述井田地质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五节矿井设计概况 叙述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附图: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六节矿井建设情况 叙述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工程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七节建井地质工作 叙述建井期间的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质观测、地质素描、地质资料的编录与整理,地质台账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矿井水文动态,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台账等。 注:在建井过程中进行过正式补充勘探或补做地质工作量较大时,应

霍洛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神东天隆公司霍洛湾煤矿水文地质条分类报告 神东天隆煤炭集团公司 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神东天隆煤炭集团霍洛湾煤矿水文地质条分类报告 编制:原保才 审核: 矿总工程师: 神东天隆煤炭集团公司 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目录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1)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1) (二)位置、交通 (1) (三)地形地貌 (2) (四)气象、水文 (3) (五)地震 (4) (六)矿井排水能力状况 (4) 二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5) (一)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5) (二)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6) 三地质概况 (8) (一)地层 (8) (二)可采煤层 (9) (三)构造 (11) (四)岩浆岩 (11) 四区域水文地质 (12) 五矿井水文地质 (12) (一)地层含(隔)水层 (12) (二)矿井充水条件 (13) (三)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积水分布情况 (14) (四)矿井充水状况 (14) 六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16) (二)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16)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17) (二)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8)

附图: 1、霍洛湾煤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 2、霍洛湾煤矿矿井充水性图 1:5000 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1:2000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由西安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华能精煤公司神府东胜煤田矿区总体设计(修改)》中将霍洛湾井田划归伊金霍洛旗地方开采,该总体设计于1990年6月经能源部审查同意,据此,杭州煤炭设计研究院于同年12月完成霍洛湾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设计该矿生产能力为30万t/年,预留发展60万t的能力。矿井于1992年5月开始正式建设,后霍洛湾煤矿又委托杭州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该矿由30万t/年改扩建为120万t/年能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改扩建可行性报告由杭州煤矿设计研究院于1993年6月编制成,并经伊金霍洛旗政府,华能精煤公司,东胜公司审查同意。据此,矿井进行改扩建,2008年霍洛湾煤矿改扩建为270万t/年,2009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 矿井采用三条斜井开拓,一个水平单层布置,分为四个盘区:设计为走向长壁法和倾斜长壁法采煤, 中央并列式通风,以胶带运输为主,辅以绞车提升与矿车运输。 (二)位置、交通 一、位置 霍洛湾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东南,东胜煤田补连区之东北部,距伊金霍洛旗约35km,属布尔台乡所辖。井田北与寸草塔一号井田相接,南至呼和乌素沟南岸,东邻乌兰木伦河,西以纵坐标Y=3742310为界,井田东西宽约3.5 km,南北长约4.1 km,面积约13 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4′27″-110°07′20″ 北纬:39°23′16″-39°25′48″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二OO一年九月十日颁发的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霍洛湾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140506),煤矿开采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标高在1035-1163m之间。拐点坐标见表1-1:

潞安下属煤矿企业基本情况搜集

潞安集团本部:王庄、漳村、五阳、常村、司马、石圪节、慈林山、夏店、潞宁、高河、李村、古城,以及新整合的34座(温庄、上庄、华润、临汾9矿等) 李村煤矿李村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隶属于潞安集团,目前尚属于在建煤矿,建设单位主要有:中煤第三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一工程处、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处等。李村煤矿建设管理处,在建设施工期间,严抓安全,在安全第一的理念下,加快李村煤矿的建设施工速度。目前李村煤矿的各项施工以及建设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相信李村煤矿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够安全的如期完工,并在今后的运营中逐渐后来居上,成为潞安集团的标杆。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李村矿井由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采用立井开拓,工业场地内布置有主、副、风三个立井井筒;工业广场位于长子县大堡头镇南小河村和南李村之间,距长治约24km,屯—龙二级公路从工业广场以东约1.8km处南北通过,交通极其便利。李村矿井巷道工程(风井区)主要包括:副井环形车场、南翼1#回风巷、南翼2#回风巷、南翼3#回风巷、机车修理充电间、南翼进风大巷、南翼轨道运输大巷南翼、井下爆炸材料库、集中回风巷(两条)、采区变电所、采区水泵房、泵房变电所、1301工作面回风顺槽、1303工作面回风顺槽。 高和能源是一个新矿,离市区也不远,相对于潞安其他几个老矿来说,高河矿,司马煤矿等几个新矿的发展前景绝对看好。刚工作前几个月可能工资会少一点,但增速快。潞安最好的一点就是有季度奖,半年奖,和年终奖等几大类奖金,会发好多。这在好多单位都是没有的。大学生如果是本科,那升迁的机会有很多,各种福利也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潞安 大概有11个矿,还有什么多晶硅等企业 煤矿里, 常村是交通最便利,井下环境最好的,工资一般, 王庄是最重视大学生的,住宿条件最好,工资不低, 屯留是高瓦斯矿井,新矿稍有利于发展,工资稍高, 五阳矿10年去的采矿的貌似直接就是技术员了,但是以后去的就不好说了,每个队技术员不是很多,老矿井了,不累工资不低, 漳村矿,今年一个队分了7,8个大学生,貌似培养一下就应该去整合矿了,工资不低, 李村矿,尚未投产,但是很有前景,有利于发展,工资暂时不高, 高河,司马不是很了解,听说工资很可观, 以上煤矿中,常村,司马今年都有一部分人去了整合矿,王庄,漳村说是过一年后自愿去,司马听说是抽签去整合矿(有待考究),常村的整合矿在寿阳,漳村的在临汾,司马的在左权, 整合矿,就是山西小煤窑整合后的矿井,都是经过潞安改造的矿井,有些还没投产,设备都是先进的,很有发展前景,去了很多同学都是科室的骨干了,升值快些,有集团额外的补助, 留在主矿,就是不去整合矿的,大学生一般下去都是和工人一样干,要能吃苦,要知道那苦是相当的苦,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精炼,凡原报告已有交代,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的新进展的部分,应一律从略,但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充分予以总结。凡与报告的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今后生产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代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 一、文字说明 第一章概论 1、矿井交通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2、井田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 3、老窑、火区、岩溶陷落范围及分布情况; 4、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

情况。 5、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6、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施工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1、井田总的构造特征; 2、开拓区范围内影响断层、褶皱(褶曲)煤层的产状要素,各主要构造的控制程度及其对煤(岩)层的破坏情况。 3、井田内已控制地质构造的可靠程度; 4、井田内中小型构造的特征、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 5、岩浆侵入体的分布、产状、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情况; 6、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三章煤系、煤层及煤质特征 1、煤系断层:煤系断层的地质年代、厚度、岩性、含煤层数、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以及煤系变化情况。

2、煤层:煤层特征,分层叙述煤层的最小、最大厚度和一般厚度,层间距,结构,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3、煤质特征。 4、瓦斯情况。 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组)分布规律和特征。 2、井巷实见涌(突)水点位置、涌(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3、井巷涌水量与巷道长度的关系。 4、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储量与三量计算 1、储量计算或核算的依据和方法; 2、矿井储量和可采储量(未经个性的快段,按原储量统计); 3、储量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 第六章结论 1、对建井过程中基本地质问题的结论。

古城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二○○七年十月

报告名称: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报告主编:李振谭效林 报告编制人员:李振谭效林卢忠良王明山潘发旺 华夏张晓坤王孝臣 审核人:谭效林 总工程师:卢忠良 队长:张正修

正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位置、范围和交通 (2) 第三节自然地理 (3) 第四节生产建设情况 (4) 第五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6) 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 (8) 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 (8) 第二节矿井补充勘探 (9) 第三章矿井地质 (11) 第一节地层 (11) 第二节含煤地层 (14) 第三节构造 (16) 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34) 第一节煤层 (34) 第二节煤质 (42) 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 (46) 第五章水文地质 (49)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49) 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 (50) 第三节矿井涌水规律及涌水量预计 (59) 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63) 第五节供水 (65) 第六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66)

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 (67) 第一节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 (67) 第二节特殊开采 (69) 第三节瓦斯、煤尘和煤自燃 (71) 第四节地温和地压 (74) 第五节环境地质 (75) 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77)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工业指标 (77) 第二节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 (77)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78)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81) 第五节资源储量变化及原因 (89) 第六节矿井服务年限 (92)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93)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地质报告)关于煤炭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和块段划分原则

关于煤炭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和资 源/储量块段划分原则的规定说明针对公司各矿井生产地质报告修编中资源/储量块段类型划分和块段圈定遇到的问题,公司地质测量部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对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和块段圈定做出具体规定如下。 一、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总原则依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勘查程度确定) (一)矿井地质条件以构造为主的各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如下:一类矿井: 1.勘探网度750m×75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井工巷道圈定范围内的煤量类型确定为111b类; 2.勘探网度1500m×15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实见煤巷与外围钻孔间距符合本网度规定的范围内煤量类型确定为122b类; 3.勘探网度3000m×30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122b类型外推1500m范围内煤量类型确定为333类; 二类矿井: 1.勘探网度500m×5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井工巷道圈定范围内的煤量类型确定为111b类; 2.勘探网度1000m×10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实见煤巷与外围

3.勘探网度2000m×20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122b类型外推1000米范围内煤量类型确定为333类; 三类矿井: 1.勘探网度250m×250m范围内资源/储量(结合必要的煤巷加以查明)或井工巷道圈定范围内的煤量类型确定为111b类; 2.勘探网度250m×25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实见煤巷与外围钻孔间距符合本网度规定的范围内煤量类型确定为122b类; 3.勘探网度500m×5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122b类型外推250米范围内煤量类型确定为333类; 四类矿井: 1.井工巷道圈定范围内的煤量类型确定为111b类; 2.勘探网度250m×250m范围(巷探与钻探结合进行圈定)内资源/储量类型确定为122b类; 3.勘探网度500m×500m范围内资源/储量类型确定为333类; 五类矿井:资源/储量类型定为333类; (二)矿井地质条件以煤层稳定性为主的各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如下: 一类矿井: 1.勘探网度1000m×10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井工巷道圈定范围内的煤量类型确定为111b类; 2.勘探网度2000m×2000m范围内资源/储量或实见煤巷与外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