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范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3,4]。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5]: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 L S 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

在规范临床送检的前提下[6],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和报告药敏结果时,应首先考虑标本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标本如下。

1.脑脊髓液:

正常和疾病状态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报告审核时,对于分离自脑脊髓液的菌,下列药物不能报告:仅有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一、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2.尿液:

有些药物如呋喃妥因,仅限于测试和报告尿分离株,其他标本的分离株,不应报告此药;尿道标本常规不应报告氯霉素。

3.呼吸道:

呼吸道标本分离株不应测试和报告达托霉素的敏感性。

(二)药敏方法的选择和判定标准的规范化

不同药物/菌种组合,应遵照C L S I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药敏方法和判定标准。药敏判定标准至少采用近两年的折点[3,7]。实验室应每年评审本室药敏检测系统的折点范围;采用新折点前,应进行临床验证,并和临床科室进行咨询和沟通;因药敏板条浓度范围受限,无法采用新折点的,应补充相应的耐药表型检测试验,且告知临床。

判定标准的适用性:与菌种、药敏方法、检测条件、纸片含量、感染部位、药物(种类、剂量、频次、途径)有关。上述条件符合规范要求时,折点方适用。对于C L S I M100没有给出折点的药物,建议采用国内外专家共识、权威文献等进行操作和判断,如替加环素药敏试验建议参照《替加环素体外药敏试验操作规程专家共识》进行[8]。

(三)常规测试和报告药物选择

C L S I药敏标准等同于我国部颁标准。因此C L S I文件推荐的药物是最重要的选择依据。

C L S I M100-S25文件列出了美国常见细菌的药物测试和报告的建议;M45列出部分少见细菌的测试和报告药物建议[1,9]。

以规范和指南为基础,结合当地病原谱特征、药物代表性、所在医疗机构临床需求和本实验室条件,满足临床治疗、流行病学监测等目的,并充分听取临床科室如感染科、I C U以及临床药师和感染控制医师的意见,综合确定本室不同菌种/药物测试和报告组合。

自动化药敏板的选择应综合上述原则;当药敏板无法同时满足某些重要药物时,建议采用手工法予以补充。

药物选择应有一定连续性,保证不同时期药敏的可比性;同时兼顾适当灵活性,以满足临床需求和检测要求。药物选择不应受商业因素和实验室利益因素影响。

可有选择性地报告测试药物,报告中可以标示出所测试药物的分组(A/B/C/U类等)。当临床有特殊需求时,可同时报告多类敏感的药物。应注意的是,A类药物是常规必测必报药物,而不等同于"临床首选药物"。同理,B和C也不等同于临床替代药物。

最少必测药物/菌种组合可参考C L S I M100-S25。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必测药物应包括: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磺胺;利奈唑胺;1种四环素类;万古霉素;1种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尿标本还应加做呋喃妥因。当遇到特殊耐药表型,如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时,建议加测黏菌素、米诺环素、磷霉素、替加环素等。

三、特殊耐药性和耐药表型的审核要点

在药敏试验中,由某一药物的药敏结果可以"预报"或"指示"其他药物敏感或耐药的药物,该药物即预报药或指示药。

(一)预报药/指示药举例

1.苯唑西林:

预报葡萄球菌属对β内酰胺类药物(除头孢洛林外)的敏感性。

2.苯唑西林(纸片法):

预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3.四环素敏感:

预测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

4.肠球菌对青霉素敏感:

预测肠球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敏感;但氨苄西林敏感,不能预测青霉素为敏感。

5.头孢唑林:

其结果可以预报非复杂性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口服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克罗、头孢丙烯、头孢泊肟、头孢呋辛的敏感性。

6.红霉素敏感:

可以预测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敏感。

7.万古霉素敏感:

预报对替考拉宁敏感。

(二)特殊耐药性或耐药表型检测

1.需要关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 t h i c i l l i n r e s i s t a n t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M R S A)、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e r y t h r o my c i n i n d u c i b l e c l i n d a m y c i n r e s i s t a n c e,D试验)、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 a n c o my c i n i n t e r me d i a t e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V I S A)、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 a n c o my c i n r e s i s t a n t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V R S A)、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 a n c o my c i n-r e s i s t a n t E n t e r o c o c c u s,V R E)、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 e n i c i l l i n r e s i s t a n t S t r e p t o c o c c u s p n e u mo n i a e,P R S P)、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h i g h l e v e l a mi n o g l y c o s i d e r e s i s t a n t,H L A R)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 x t e n d e d-s p e c t r u mβ-l a c t a ma s e s,E S B L)、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c a r b a p e n e m-r e s i s t a n t E n t e r o b a c t e r i a c e a e,C R E)等。

2.D试验:适用于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当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时,需要做此试验。如"阳性",则克林霉素修改为耐药。

3.H L A R试验:能够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与一种氨基糖苷类之间的协同效应。适用于肠球菌属。除了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外,不需测试其他的氨基糖苷类。

4.E S B L:多见于肠杆菌科,可以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包括三代、四代)和氨曲南。

5.需要检测β内酰胺酶的菌种:葡萄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厌氧菌等。β内酰胺酶阳性预测对青霉素酶不稳定的青霉素类耐药。

6.当出现罕见或不常见耐药表型时,如V R S A时,要复核鉴定和药敏,并提交上级实验室。

(三)葡萄球菌属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少见耐药表型:

如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中介或耐药的葡萄球菌,需要用肉汤稀释法复核。

2.方法:

万古霉素药敏不能用纸片扩散法,必须用M I C方法检测。

3.青霉素敏感:

应重点审核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和结果。

4.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 e t h i c i l l i n r e s i s t a n t 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M R S):

必须报告是否为M R S,头孢西丁仅为检测M R S的替代用药,不能直接报告头孢西丁为R 或S。

5.β内酰胺类:

目前仅报告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药敏结果。

6.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

报告D试验结果,如阳性,应修正克林霉素的"S"(敏感)为"R"(耐药)。

7.氟喹诺酮类:

多数品种间药敏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四)肠球菌属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少见耐药表型:

如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中介或耐药的肠球菌,需要用M I C法(如肉汤稀释法)复核。

2.天然耐药:

肠球菌属对氨基糖苷类(除高浓度外)、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甲氧苄啶和复方磺胺天然耐药,即使体外敏感,但是临床治疗无效,因此不能报告为敏感。

(五)肺炎链球菌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青霉素:

无纸片扩散法折点,可用苯唑西林纸片法结果(当直径≥20m m)预测青霉素的敏感性,或直接检测青霉素的M I C。不能报告苯唑西林的敏感性。

2.青霉素折点:

6

可预报其对莫西沙星也敏感,反之不可。

5.脑脊髓液中的肺炎链球菌:

应报告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美罗培南的M I C。

(六)草绿色链球菌群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链球菌草绿色群包括:

变异群(m u t a n s g r o u p)、唾液群(s a l i v a r i u s g r o u p)、牛群(b o v i s g r o u p)、咽峡群(a n g i n o s u s g r o u p)(以前称为"米勒链球菌"群)以及缓症群(m i t i s g r o u p),共5个群,每个群有几个种类。咽峡群包括含A、C、F和G群抗原的β溶血小菌落。

2.正常无菌部位草绿色链球菌:

对于分离自正常无菌部位(如脑脊髓液、血液、骨髓)的草绿色链球菌,应使用M I C法检测青霉素的敏感性。

(七)β溶血链球菌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大菌落化脓性β溶血菌株:

包括携带A(化脓链球菌)、C或G群抗原和B群抗原(无乳链球菌)。

2.小菌落的β溶血菌株:

携带有A、C、F或G群(咽峡炎链球菌过去称为"米勒链球菌")抗原,这些细菌作为草绿色菌群的一部分,应使用草绿色菌群的判读标准。

3.选择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用于治疗β溶血链球菌的感染:

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不必常规做药敏试验。因为在β溶血链球菌中,非敏感菌株(也即,青霉素M I C>0.12m g/L及氨苄西林M I C>0.25m g/L)极为罕见而且化脓性链球菌的非敏感株未曾报道过。如果做了药敏试验而且β溶血链球菌为非敏感株,则要重新鉴定、重新药敏试验,得到确认后送往公共卫生实验室。

4.青霉素敏感则预报敏感:

对于β溶血链球菌,当以下药物要用于批准的适应证时,青霉素敏感则视为对这些药物敏感,无需再做药敏试验。A、B、C、G群: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洛林、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唑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仅仅用于A群:头孢克罗、头孢地尼、头孢丙烯、头孢布烯、头孢呋辛、头孢泊肟和头孢匹林。

(八)肠杆菌科细菌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β内酰胺类:

首先审核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使用的药敏判定折点;当部分药物仍使用旧折点时,或出于感控、流行病学目的时,仍应进行耐药表型的检测,如E S B L或碳青霉烯酶确认试验,并根据表型试验,修改部分药物敏感性判断结果。

2.碳青霉烯类耐药:

仪器法或K-B法检出C R E时,应进行复核,并采用H o d g e试验或C a r b a N P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如碳青霉烯酶阳性,应在报告上明确标示"C R E",并加特殊注释,包括感染控制建议和治疗建议等。

3.少见的"矛盾"耐药表型应复核:

如阿米卡星耐药而庆大霉素敏感;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头孢菌素敏感;酶抑制剂类复合药耐药而头孢菌素敏感。

4.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和摩根摩根菌:

亚胺培南M I C高于美罗培南。

5.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

对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头霉素和氨基糖苷类体外可能敏感,但是临床无效,因此不能报告为敏感。

6.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

常规报告氨苄西林、1种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

7.肠道外分离的沙门菌:

应加做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和氯霉素。

(九)非发酵糖革兰阴性菌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天然耐药:

非发酵糖菌对多种药物天然耐药,应告知临床,但不应出现在结果栏中。

2.方法学:

除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博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其他非发酵糖菌,目前只能用M I C方法,不能用纸片法检测。

3.碳青霉烯类耐药:

需报告是否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 a r b a p e n e m-r e s i s t a n t A c i n e t o b a c t e r b a u ma n n i i,C R A B)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 a r b a p e n e m-r e s i s t a n t P s e u d o m o n a s a e r u g i n o s a,C R P A)。

4.氨基糖苷类:

当仪器法检测C R A B出现"庆大霉素R、阿米卡星S"时,需用其他方法复核阿米卡星的药敏结果。

5."矛盾"耐药表型:

应当复核。阿米卡星耐药而庆大霉素敏感;左氧氟沙星耐药而环丙沙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左氧氟沙星敏感而环丙沙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

(十)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药敏报告审核要点

1.脑脊髓液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

只报告氨苄西林、一种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和美罗培南。

2.氨苄西林敏感:

可以预测阿莫西林的活性。

3.罕见表型:

氨苄西林耐药而β内酰胺酶阴性(β-l a c t a ma s e s n e g a t i v e a m p i c i l l i n-r e s i s t e n t,B L N A R)菌株,在我国罕见。B L N A R阳性,提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罗、头孢丙烯、头孢呋辛、头孢他美等药物耐药。

四、报告形式

(一)一般信息

报告单应包括:患者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临床信息(如科室、临床诊断、抗菌药物使用、标本类型、医嘱码等)、实验室信息(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接收时间和审核报告时间、操作人和审核人双签名)等。

(二)与涂片、培养鉴定等分列显示

涂片、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应不同的医嘱,报告呈现时不能彼此混淆。

建议先写涂片、培养鉴定等。按原始标本涂片、培养鉴定结果、药敏试验顺序呈现。注意涂片、培养鉴定等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咳痰标本的质量判断结果,应体现在报告中。

(三)普通药敏试验

1.细菌和药物名称:

细菌名称应规范化。参见细菌名称标准[10,11]。并尽可能标注拉丁文名称。例如:大肠杆菌应写成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应为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名称应使用规范的化学通用名称,禁止使用商品名,比如舒普深、特治星等。建议同时显示药物的中英文名称,且同一类药物不同品种集中排列;特殊情况,如肠球菌属对高水平庆大霉素/链霉素,不宜使用"链霉素增效"、"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链霉素筛选试验"、"高水平庆大霉素协同"等。

2.结果呈现:

(1)建议报告单明确列出各类药物对待测菌种的药敏判定标准(即折点)。本实验室所用标准及其版本号和出版时间。(2)如没有折点、借用其他菌种折点或采用来自权威文献折点,需备注说明。(3)M I C法须报告M I C数值和结果解释,M I C的单位为μg/m l,或mg/L;纸片扩散法须同时报告抑菌圈直径和结果解释(敏感、耐药或中介),抑菌圈直径数值为整数,单位为

m m。结果解释:根据折点判断为敏感、中介、耐药、不敏感或剂量依赖敏感等类型。(4)预报药或替代药物的报告: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的头孢西丁,判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的苯唑西林,不能报告敏感或耐药,可以报告阳性或阴性。

3.特殊耐药表型:

(1)范围如前。少见和矛盾耐药表型需要进行确认。(2)建议在报告中明确标注这些特殊耐药表型,如M R S A、C R E等。(3)对特殊耐药表型进行专业解释,包括含义、机制、用药限制和建议等。对于罕见耐药现象,需要进行复核,并标示结果状态,如复核中,已复核等。

(四)备注或注释

1.形式性注释:

用于符号、缩写等的详细解释。

2.专业性注释:

包括概念解释(如特殊菌天然耐药)、临床意义、治疗建议等,专业性注释应有科学依据。举例,当报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时,可增加备注"该菌对碳青霉烯类等药物天然耐药";当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 a r b a p e n e m-r e s i s t a n t K l e b s i e l l a p n e u mo n i a e,C R K P)时,可增加注释"C R K P并非一般的多重耐药菌,其病死率高、治疗用药有限,通常仅对替加环素和黏菌素敏感。建议联合用药,如使用碳青霉烯类作为联合方案之一,可以增加用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最重要的是,加强感控措施、注意隔离、防止播散"。

3.重要性提示:

如"高致病性/高传播性"。

4.时效性提示:

如"若有疑义,请于48h内与实验室联系"。

5.管理性提示:

如"需要上报传染病卡"。

6.免责提示:

如"该结果仅对该标本负责","该结果解释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与治疗反应,仅供参考"。7.其他:

医院地址和实验室联系方式。

(五)报告发出

原则上,检验报告应尽快发出。紧急情况时,可将部分结果先行发出,如快速药敏试验结果。无论提前还是延时,报告上应有时间显示,来说明时限。

(六)实验室信息系统

对实验室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应该实现本共识和C L S I系列文件基本要求。否则不予准入。参考文献:略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磺胺等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导致了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对于临床治疗中选择用药,避免滥用药、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以及细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敏感度的测定方法很多,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为Kirby-Bauer 纸片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重视性好的优点,本法是将含药纸片贴敷在接种细菌的琼脂平板上,利用含药纸片在琼脂上的扩散作用来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K-B纸片法的原理是建立在抗菌药物抑菌环直径大小与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之间呈负相关的基础上,即抑菌环直径越大,则MIC越小。 结果判定:按抑菌环直径大小报告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 敏感:是指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剂量的某种抗菌药物治疗。 中度敏感:是指通过提高种抗菌药物的剂量或在该药浓集的部位,细菌生长可被抑制,感染可被治愈。这类药物毒性较小,剂量可以加大。β-内酰胺类药物可出现中度敏感。 耐药:是指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不能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所治愈。 中介度:这一范围是“缓冲域”是由试验的误差造成的不作为报告形式。如确需明确的敏感度,应重复实验或做稀释法,抑菌环为中介度的药物不可提高剂量。

最低抑菌浓度(MID):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以针形接种器沾取菌液加至药盒各孔,35℃培养过夜,含抗菌素浓度最低而无细菌生长的(清亮孔),即为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抗菌药物杀灭细菌所需要的最低浓度。经48小时35℃培养后,含抗菌素浓度最低而无细菌生长的(清亮孔),即为MBC。 由于纸片法影响因素多,很难控制精度,现大多数医院采用MIC测定盒。 MIC由经典二倍肉汤稀释演化而来,具有终点判断精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此方法采用病美国DYNATECH接种器,更具科学性。 使用国产“华士达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所做的定量药敏(MIC)试验,报告自动由打印机印出,附印出抗菌素对受试菌的MIC外,还可提供各种药物的用量,给药途径(口服、肌注、静滴)及血和尿中可能达到的药物浓度一览表,供临床医师参考。 纸片法抑菌环直径及其相当的MIC(表16-4)。 表16-4 抑菌环直径标准及其相当的MIC(不包括嗜血杆菌和淋球菌) 1990.4.NCCLS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

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具体的专业要求 1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在规范临床送检的前提下,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和报告药敏结果时,应首先考虑标本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标本如下。 1.脑脊髓液: 正常和疾病状态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报告审核时,对于分离自脑脊髓液的菌,下列药物不能报告:仅有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一、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微生物检验第三十章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练习

第三十章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 一、A1 1、常规用于纸片扩散法的菌悬液浓度为 A、1.0×108CFU/ml B、1.1×108CFU/ml C、1.2×108CFU/ml D、1.4×108CFU/ml E、1.5×108CFU/ml 2、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中,MH平板的厚度应为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3、K-B法试验中,头孢他啶的抑菌环直径为20mm,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为22mm,正确判断是 A、报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都敏感 B、报告头孢他啶耐药,头孢噻肟敏感 C、可排除该菌产生ESBLs D、怀疑该菌产生ESBLs E、可确认该菌为ESBLs菌株 4、MBC的含义 A、最低抑菌浓度 B、最低杀菌浓度 C、最高抑菌浓度 D、最高杀菌浓度 E、最低稀释浓度 5、最低药物浓度能杀死99.9%原始种入的细菌即为该菌的 A、MIC B、MBC C、IC D、MPC E、BC 6、下列关于FIC(联合抑菌分数)指数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FIC指数=甲药联合时的MIC/甲药单独时的MIC+乙药联合时的MIC/乙药单独时的MIC B、FIC指数=甲药联合时的MIC/乙药联合时的MIC+甲药单独时的MIC/乙药单独时的MIC C、FIC指数=甲药联合时的MIC/乙药单独时的MIC+乙药联合时的MIC/甲药单独时的MIC D、FIC指数=甲药单独时的MIC/甲药联合时的MIC+乙药单独时的MIC/乙药联合时的MIC E、FIC指数=乙药单独时的MIC/甲药联合时的MIC十乙药联合时的MIC/甲药单独时的MIC

7、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规定的药物分类,“C”组代表的药物是 A、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 B、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 C、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 D、替代性药物 E、仅用于研究的药物 8、产生ESBLs最常见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阴沟肠杆菌 9、下列既是ESBLs的主要产生菌,又是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阴沟肠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伤寒沙门菌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菌液标准比浊管制备时,选管径与接种菌液试管相同的试管,每管分装4~6ml,密封,在室温下置于暗处保存,其浊度为0.5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1.5×108/ml的含菌量。 【该题针对“扩散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7008】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采用水解酪蛋白(M-H)琼脂,pH7.2,90mm内径的平板须倾注25~30ml,使琼脂厚度为4mm。【该题针对“扩散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7009】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筛选产ESBLs菌时对头孢他啶抑菌圈≤22mm或氨曲南、头孢噻肟≤27mm时高度怀凝,需进行ESBLs确证实验。 【该题针对“扩散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7010】 4、 【正确答案】 B

特殊细菌药敏试验规范化操作系列

特殊细菌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 一、目前我国细菌药敏试验现状 20年以来,我国在卫生部和各地临床检验中心和检验学会的共同努力下引进CLSI药敏系列标准,使全国微生物实验室能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当前,微生物实验室对常见临床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的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特殊细菌的药敏试验的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还不能得到普及,对目前还无折点的细菌能否做药敏试验,以及如何判断细菌的药物敏感和耐药,仍然概念模糊,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普及。 目前常见错误做法: (一)铜绿假单孢菌的药敏判断标准用于其他非发酵细菌;嗜血杆菌的标准用于卡他莫拉菌等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 (二)借用同属细菌敏感标准 (三)借用同类抗生素的敏感标准 二、各菌属的药物敏感性报告及试验方法的CLSI药敏标准 (一)“嗜麦芽”菌属药敏报告标准 1.CLSI对“嗜麦芽”纸片药敏判断标准 药物名称纸片含量ug/片耐药 R 中介I 敏感S 米诺环素30 ≤1415-18 ≥19 左氧氟沙星 5 ≤1314-16 ≥17 复方新诺明 1.25/23.75 ≤1011-15 ≥16 2.CLSI对“嗜麦芽”稀释法判断标准 药物名称S I R 替卡西林/棒酸≤16/232/2-64/2 128/2 头孢他定≤816 ≥32 米诺环素≤48 ≥16 左氟沙星 2 4 ≥8 复方新诺明≤2/38- 4/76 氯霉素≤816 ≥32(二)无折点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报告 1. 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报告: CLSI推荐的药物可以报告MIC值和敏感度(S、I、R),临床需要的其他药物的药敏试验报告可以直接报告MIC值但不报告S、I、R。 2. 不要用认为相近细菌的折点代替报告S、I、R,这会误导医生用药。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范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3,4]。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5]: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 L S 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

细菌耐药及应对措施

本课重点介绍临床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最大挑战的细菌耐药问题。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出现。这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如果正常、合理使用,耐药就出现的晚、慢;如果滥用抗菌物,细菌受到的压力更大,它出现的耐药能力就越大,出现耐药的机会就越高,耐药的强度也会强。这将导致临床可用药物越来越少,治疗愈加困难。 举例: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被称为MRSA,其我国调查大约为60%;从国外耐药后导致的结果看,在美国,发生耐药菌感染和非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21%和8%;每个患者的治疗费分别为3万4千美元和3万1千5百美元。可见,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导致更多患者死亡及更多医药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在用药中,治疗性运用抗菌药物及预防用抗菌药物都要合理。在我国医院,抗菌药的患者使用率达70%多,使用最多的在外科,大约95%患者以上都需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大部分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所以,做到预防性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会大幅度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比例,它包括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内科与儿科预防用药 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对于内科和儿科的预防用药,相对比较严格。对于其应用范围具有以下相关规定: (1)预防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外科的预防用药在我国较宽松,需要明确的是,它是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以及这个切口深在部位的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并非预防手术以后所有发生的感染。

细菌药敏试验

实训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操作方法,能够利用本试验方法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兽医临床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 材料准备 1.器材:温箱、天平、打孔机、滤纸、无菌试管及吸管、镊子、接种环、酒精灯等。 2.试剂:蒸馏水。 3.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4.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物。 5.药品:链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 6.硫酸钡标准管:取1%~1.5%氯化钡0.5ml加1%硫酸溶液99.5ml,充分混匀即成,用前充分振荡。 方法步骤 将抗菌药物置于接种待检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抗菌药物通过向培养基内的扩散,抑制敏感细菌的生长,从而出现抑菌环。由于药物扩散的距离越远,达到该距离的药物浓度越低,由此可根据抑菌环的大小,判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 (一)含药纸片的制备 1.滤纸片最好选用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直径6mm的滤纸片,放在小瓶中或平皿中,在121.3℃灭菌15min,再置100℃干燥箱内烘干备用。 2.药液的配制用无菌蒸馏水将各药稀释成以下浓度:磺胺100mg/ml、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多粘菌素1000μg/ml。 3.含药纸片的制备将灭菌的滤纸片用无菌的镊子摊布于灭菌平皿中,按每张滤纸片饱和吸水量为0.01ml计算,50张滤纸片加入药液0.5ml。要不时翻动,使纸片充分吸收药液,浸泡1~2h后于37℃温箱中烘干备用。对青霉素、金霉素纸片的干燥宜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法,干燥后立即放入瓶中加塞,放干燥器内或置-20℃冰箱中保存。纸片的有效期一般为4~6个月。 (二)测验方法 1.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落各4~5个,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4~6h。 2.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培养菌液,使其浊度相当于硫酸钡标准管。装有以上两种成分的试管须相同,硫酸钡应用前需充分振动。 3.用无菌棉拭子蘸取上述肉汤培养液,在试管壁上挤压除去多余的液体,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每种细菌分别接种1~2个琼脂平板。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 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

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验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验 1、扩散法: 琼脂加上细菌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将培养基融化后,倒入无菌培养 皿中,冷却,凝成一个平面或叫平板(平皿)。 这时将含有少数细菌的菌液涂到平板上,培养后细菌就 会分别在平皿上繁殖,如果在平皿的培养基内事先加入抗生素纸片,由于药物在培养基中扩散,起了抑(杀) 菌 作用,形成了不长菌落的抑制圈。 抑制圈的大小,反映某一抗生素对该菌抑菌的程度。 K-B 法: 最常用的药敏试验是WHO推荐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 (K-B 法)。 该法将药敏试验抑菌环大小分为四个等级,即:敏感、中度 敏感、中介度、耐药。 由于中介度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所以不予报告,故化验单上只报告敏感、

中度敏感或耐药。 【临床意义】 1.敏感:表示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治愈,禁忌症除外。 2.中度敏感:表示被测菌株可以通过提高剂量被抑制或在药物被生理性浓集的部位被抑制,如B -内酰胺类药物。 3.中介度:这一范围只是抑菌环直径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所导致的较大的结果解释错误。抑菌环落入中介度范围,意义不明确,如果没有其他可替代的药物,应重复做药敏试验,或以稀释法测定MIC。 4.耐药:被测菌不能被常用剂量所达到组织内或血液中的 抗生素所抑制。 5.最低抑菌浓度:抑制被测菌的最低药物浓度。 6.最低杀菌浓度:抗菌药物杀灭细菌所需的最低浓度。 联合药敏试验: 【临床意义】常用于严重感染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 的选择。常用K-B法和方阵棋盘稀释法。结果以部分抑菌浓度FIC的指数报告。

1.FIC指数v 0. 5,为协同作用。即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后的药效大 于同样浓度的两种药物抗菌作用的总和。 2.FIC指数0. 5?1,为相加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后其活性等于两 种药物抗菌作用的总和。 3.FIC指数1?2,为无关作用,即联合药物的活性与 单独的抗菌作用相同。 4.FIC指数〉2,为拮抗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后的抗菌活性小于单 独一种药物的抗菌作用。 K-B纸片琼脂扩散法 (1)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 在纸片周围可抑菌浓度范围内测定菌的生长被抑制,从 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 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性。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题库1-1-6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题库 1-1-6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24mm 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大于15mm C.直径90mm的平皿可贴6张纸片 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 E.培养16~18小时后读结果 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其药物纸片各中心应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15mm,35℃培养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培养基的pH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 A.米诺环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诺氟沙星 E.头孢菌素 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的培养基要求,其pH值为7.2~7.4,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药物效能。碱性可扩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抑菌圈,酸性可扩大四环素类药物的抑菌圈,米诺环素为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辽宁11选5 https://www.sodocs.net/doc/2817049533.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ESBL菌株感染者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氨苄 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E.氨曲南 目前认为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菌感染的最佳选择,产ESBL菌重症感染的患者应首选亚胺培南治疗。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可同时做测定某种药物对多株菌的MIC的方法为() A.纸片琼脂扩散法 B.肉汤稀释法 C.琼脂稀释法 D.E试验 E.直接药敏试验 琼脂稀释法是将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加入融化并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琼脂中,制成含不同递减浓度抗菌药物的平板,接种受试菌,孵育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最低药物浓度为MIC。本法优点是可在一个平板上同时做多株菌MIC测定,结果可靠,易发现污染菌;缺点是制备含药琼脂平板费时费力。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怀化医专《微生物学检验》教案编号:10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AST) (一)概念:在体外检测药物抑制或杀死细菌能力的试验。 (二)检测意义: 1、疾病的治疗:指导用药。 2、耐药菌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3、评价新药抗菌作用。 4、某些菌种的鉴定。 第一节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种类抗菌活性 1、天然青霉素不产青霉素酶的G+G-球菌、普雷沃菌等。 青霉素G、青霉素V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产青霉素酶的G+G-球菌 甲氧西林、奈夫西林、苯唑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青霉素G敏感细菌、大部分大肠埃希菌、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G-菌 替卡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无效的G-菌,产β-内酰胺酶 美洛西林、派拉西林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厌氧菌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啶、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等) 作用:对G+菌作用强,如金葡菌、链球菌等。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羟唑、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尼西、头孢雷特等) 作用:产青β-内酰胺酶G-菌有作用,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第三代头孢菌素 注射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派酮:对产青β-内酰胺酶G-菌有很大

抗菌活性。 口服用头孢克肟、头孢布坦等:对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无用。 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头孢匹美) 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 三、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卡芦莫南) 对G-菌作用强 2、头霉素类:对G+菌、厌氧菌作用较好 氧头孢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产β-内酰胺酶G-菌作用强,对产酶的金葡菌有效3、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米洛培南等) 广谱(最广),抗菌活力强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能增强后者的抗菌活性。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等 作用:对需氧G-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对沙雷菌属、气单胞菌属、产碱杆菌、不动杆菌属、分枝杆菌属也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对G-球菌效果差。 五、喹诺酮类抗生素: 第一代:(新恶酸等)窄谱抗生素(G-) 第二代:(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对G+G-菌均有作用。 第三代:(斯帕沙星、妥舒沙星、左氟沙星等)超广谱抗生素。 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作用:和青霉素相似,主要是G+菌、厌氧菌。 新一代: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阿齐霉素等。 七、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八、糖肽类抗生素 九、磺胺类药物及其增效剂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 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 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 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试验又称药敏。目的是指导临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使感染能够及时控制,做到有的放矢。 测定细菌在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以下称药敏试验)的试验方法很多。绝大多数临床实验室以琼脂扩散法作为常规方法测定常见的快速生长的病原菌。本文介绍的是标准纸片扩散法。本文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有助于药敏试验的标准化。具体地叙述了现行推荐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其适应性和局限性。本文还重温了国际协作研究会(ics)的有关建议和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有关规定,并采纳了其中的有关章节。 只根据是否出现抑菌环而不考虑其大小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结果是不准确的。纸片扩散法试验必须遵循标准的方法学原理,并根据抑菌环与最低抑菌浓度的相关性,并结合临床上已知敏感或耐药菌株的状况进行标准化,结果才能可靠。 要得到可靠结果,必须严格地按照本文的方法进行操作。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下设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分委员会推荐的标准方法,以bauer等介绍的方法为基础,是目前叙述最完整的试验方法。其中的解释标准是综合临床和实验室的数据发展而来,并得到证实。 要测定和报告给哪些药物,须与感染科医生、医院的药品委员会及感染控制委员会协商,然后由实验室制定最合适的方案。表1和表1a列出了治疗各类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也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做药敏试验,应从分离平板上挑选各种疑为致病菌的单个菌落,同时做菌种鉴定。不同菌种不可在同一平板上做混合细菌药敏试验。一般避免用临床标本(如无菌体液和尿液)直接做药敏,除非临床上急需且革兰氏染色只见到单一菌种,但随后应再以标准方法重做。对感染性质不同,标本中混有浑浊细菌或正常菌群的情况,其中的细菌也许与感染治疗关系不大,常不必做药敏,不然反会招致错误的引导。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范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在规范临床送检的前提下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中国专家共识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在规临床送检的前提下[6],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篇一:药敏试验报告 药敏试验报告(琼脂稀释法) 一、实验目的 检测载铜离子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平板,锥形瓶,10mLep管等; 试剂:载铜离子土,沙门氏菌,琼脂平板计数培养基,mh肉汤培养基,硫酸(1%),氯钡(0.25%)。四、实验方法1配制琼脂平板计数培养基,按配方配制300mL,mh肉汤培养基100mL,待高压;2高压灭菌平板,锥形瓶,10mLep 管等; 3沙门氏菌扩大培养:10mlep管中加入4mlmh肉汤培养基,4ul菌液,放置摇床37℃,220rpm过夜培养; 4麦氏比浊管0.5的制备:0.25%氯化钡0.1ml,1%硫酸4.9ml。

8 (即细菌的近似浓度为×10/ml) 5将扩大培养的沙门氏菌调制0.5麦氏比浊度后,再稀释100倍备用; (每组做三个重复,16-24h后观察结果)五、实验结果实验组1、2以及对照组平板中,肉眼可见针尖状半透明菌落,革兰氏染色后,镜下形态为红色短杆状,初步断定为沙门氏菌;实验组3、4、5未见菌落,涂片染色后,镜下也未观察到细菌。六、结论 载铜离子土对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g/L。 篇二:001-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实验方法――药敏试验 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耐药菌株可能会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专家强调指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一、什么情况下做药敏试验 做药敏试验的原则是只对与感染相关致病菌或可能致病菌做药敏试验,否则将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做药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标本来源 (1)无菌部位标本分离的细菌最具临床意义 如脑脊液、血液、体液和骨髓等。血、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的任何细菌均需做药敏试验,除外血培养单次分离的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登葡萄球菌);除外无菌体液中分离的芽孢杆菌属。如果多次培养分离出以上所示同一种细菌,仍需做药敏试验)。 (2)来自正常菌群或污染部位的标本 需做药敏试验的情况如伤口、脓肿和来自其他污染部位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质量合格痰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对正常菌群或污染菌不做药敏试验。 2、不能预测治疗用药的敏感性 如伤口分离的化脓链球,因通常对青霉素敏感,不用做药敏试验;如伤口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敏感性不可预测,需做药敏试验。

3、定量培养 以下情况需做药敏试验: (1)中段尿标本菌落计数>10^5CFU/ml,且分离到1种或2种可能致病菌;女性有临床症状患者分离到1种致病菌,菌落计数≥10,000CFU/ml;从65岁以上患者留置导尿管取尿标本,菌落计数>10,000CFU/ml纯培养;直接导尿或膀胱镜等采集尿标本,纯培养或分离到2种致病菌,每种菌的菌落计数均>1000CFU/ml。 (2)静脉插管尖端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个菌落。 4、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和定量 正常菌群的存在和定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通常对纯培养细菌做药敏试验,混合细菌生长是否做药敏试验不确定。需做药敏试验的定量培养支气管镜采集标本: 保护毛刷标本生长≥10^3CFU/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长≥10^4CFU/mL(或半定量为中量/大量并多于正常菌群)分离培养出的下呼吸道致病菌、厌氧菌(只限保护毛刷标本)、定量计数≥10^3~10^4CFU/mL纯培养物、任何数量的铜绿假单胞菌等。 5、患者年龄

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方法及步骤

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及操作步骤无菌取血液或脏器、淋巴结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或血清琼脂平面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观察其生长特性。目前细菌分离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加热分离法和实验动物分离法。 平板划线接种法 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离接种方法。它可以从被检病料中通过划线可使细菌分离、分散生长而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以便挑选可疑菌落作纯培养加以鉴定。具体操作: 1、右手持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火焰灭菌; 图1 病料采集图2 接种环灭菌 2、待接种环冷却后,挑取被检料少许,左手持琼脂平板,以食指为支点,用拇指和无名指将平皿揭开一空隙。大约20℃时,迅速地将接种环轻轻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边缘。 3、在涂布处来回移动作曲线形划线接种。(注意:划线时,以腕力使接种环在琼脂平板表面划动,尽量不要划破培养基,划的线条要密,但不能

重复旧线,以免培养物形成菌苔。) 图3 平板划线接种法 4、划线完毕,合上平皿盖,将琼脂平板倒置,放入37℃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 注意:分离培养用的平板培养基应表面干燥,可于临用前置37℃孵育箱内30分钟,这样表面即干燥有利于分离培养,又使培养基预温,对培养某些较娇弱的细菌有利。

细菌药敏试验方法操作步骤药敏试验是抗菌药使用以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一个正确的药敏结果能够科学的指导养殖户用药,减少抗菌素使用的盲目性,从而减少养殖户损失。在临床实际生产中具备重要意义。 1、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 图4 接种环划线 2、以无菌操作将灭菌的不锈钢小管(外径为4毫米、孔径与孔距均为3毫米,管的两端要光滑,也可用玻璃管、瓷管),放置在培养基上打孔,将孔中的培养基用针头挑出,并以火焰封底,使培养基能充分的与平皿融合(以防药液渗漏,影响结果)。 3、添加药物:按不同药液加样,样品加至满而不溢为止。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效果。 图5 添加药物 药敏试验结果: 图6 药敏试验结果 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 1、培养基:应根据试验菌的营养需要进行配制。倾注平板时,厚度合适,

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解释标准

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解释标准 1.1 常见非苛养菌和苛养菌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 因判定折点每年更新一次,常见非苛养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不动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和常见苛养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参照CLSI M100的每年更新版文件。 1.2 不常见苛养菌和不常见非苛养菌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 1.2.1 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 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属于苛养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致病菌。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来自呼吸道或伤口的分离株不必进行药敏试验,来自无菌部位如血液、深部组织、植入的假体装置,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应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解释标准见表1。 表1 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 1.2.2 其他革兰阳性球菌(气球菌属、孪生球菌属、乳球菌属和微球菌属) 气球菌属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孪生球菌属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乳球菌属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格氏乳球菌对克林霉素天然耐药。 微球菌属首选检测抗菌药物为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微球菌属常为污染菌,多次血培养阳性或植入假体装置分离的菌株可进行药敏试验。这些菌属药敏试验解释标准见表2。 表2 气球菌属、孪生球菌属、乳球菌属和微球菌属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

1.2.3 对糖肽类药物天然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无色藻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猪红斑丹毒丝菌和乳杆菌属) 无色藻菌属、明串珠菌属和片球菌属 无色藻菌属、片球菌属和明串珠菌属为苛养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首选检测抗菌药物为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分离自无菌部位如血培养、深部组织的菌株,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无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解释标准见表3。 猪红斑丹毒丝菌 猪红斑丹毒丝菌为苛养菌,对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天然耐药。首选检测抗菌药物为青霉素或氨苄西林。猪红斑丹毒丝菌不必进行药敏试验;但因其引起的心内膜炎的暴发性特质和对常用于革兰阳性菌经验治疗的万古霉素天然耐药,应立即进行药敏试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需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性。药敏试验解释标准详见表4。 乳杆菌属 乳杆菌属通常属于苛养菌。首选检测抗菌药物为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阴道乳杆菌和玉米乳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而嗜酸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美罗培南的MIC值一般比亚胺培南MIC值高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