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1.201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党管保密;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3.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依法公开方针。国家秘密的基本属性包括专属性、限定性、法定性。国家秘密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4.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

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6.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7.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涉密事件的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个人发生泄密案件时,应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节如实报告本单位保密组织;需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向发案地点的公安机关报案。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

8.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原则。

9.保密工作要做到四个管好:管好一双眼、管好一张嘴、管好一个门、管好一张网。

10.涉密信息设备不得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不得具有无限互联功能。将非涉密信息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应对复制的数据进行病毒查杀、使用一次性光盘导入、使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11.保密法制的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引导功能和制裁功能。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12.起草涉密文件、资料时,产生的过程稿、送审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不可以当废品出售;不能使用非涉密计算机。

13.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也不能互相谈涉密事项。与家人和亲朋好友谈论国家秘密的行为,属于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泄密行为。

14.《成都铁路局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涉密文件管理人员应对当年收到的涉密载体进行每月清点,每季核查,及时收回在外流转的涉密载体。。

15.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机密★10年。某文件为秘密级,该文件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10 年。

16.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案: 泄露绝密级1项(件)以上的、泄露机密级3项(件)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4项(件)以上的,违反保密规定,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

17.1951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必须十分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18.《保密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机关、单位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开”。

19.保密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保密法律法规、保密知识技能、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保密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包括: 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公务员、保密干部。

20.保密工作的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

21.涉密岗位,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经管或者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重要和一般三个等级。

22.涉密载体是指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纸质载体的密件,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面)标明。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手续;使用涉密载体,要根据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确定知悉人员范围;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阅读、使用。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管理绝密级涉密载体,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

制、摘抄。涉密载体销毁应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销毁登记、审批记录应当长期保存备查。

23.涉密网络中介质交叉使用的风险是指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导致涉密信息极易被窃取。

24. 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工作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严格参加人员审查、严格涉密载体管理、严格场所设备检查、严格新闻报道审查保密措施。不准携带手机进入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场所。查阅、收听、观看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记录、录音、录像。涉密会议不能使用无线麦克风和其他不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音响设备。

25.机构撤销、合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制发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合并后的新单位。移交时,须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26.对保密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泄密隐患的网络、设施、设备和场所,检查人员应当立即向检查组负责人或者组织检查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采取责令停止使用、断开网络连接、封存设备处置措施。

27.保密干部,是依照保密法律规定,组织开展保密工作的人员,包括各级保密委员会组织成人员、各级保密行政管理

部门工作人员、各级保密工作机构的专兼职工作人员。保密干部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调研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

28.涉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涉密程度是指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国家秘密信息的密级,是确定系统安全保密防护级别的依据。

29.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机密级计算机,身份鉴别口令的更新周期为7天。

30.保密要害部位应当是存放、保管涉密载体的最小专用场所、独立场所、固定场所,如机关、单位内部计统保密室、档案室和涉密信息系统机房等。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该根据有关规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不能随意携带家人、亲朋好友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保密知识和常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和常识应知应会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颁布31周年,也是深入贯彻“十三五”规划、开展保密自查、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之年。日常工作中,有哪些保密知识和常识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呢? 一、保密载体有哪些种类?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二、摘抄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摘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经文件、资料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的笔记本,要做出与原件一致的国家秘密标志,按原件同样的保密措施进行管理,且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与原件一致。 三、复制保密载体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1.复制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复制其他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

应当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复制。 2.复制涉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或删除国家秘密标志。 3.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复制件要采取与原件相同的保密措施。 4.复制涉密载体应尽量在本机关、本单位内部进行,需要送外单位复制的,应当委托具有涉密载体印制资质的单位复制。 5.严禁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必须经本机关、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非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须经原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四、为什么非涉密计算机、存储设备不可以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非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无法按照国家保密规定进行管理,缺乏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而且连接互联网可能被感染计算机病毒,或被植入窃密程序。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1.201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党管保密;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3.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依法公开方针。国家秘密的基本属性包括专属性、限定性、法定性。国家秘密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4.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

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6.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7.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涉密事件的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个人发生泄密案件时,应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节如实报告本单位保密组织;需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向发案地点的公安机关报案。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 8.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原则。 9.保密工作要做到四个管好:管好一双眼、管好一张嘴、管好一个门、管好一张网。 10.涉密信息设备不得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不得具有无限互联功能。将非涉密信息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应对复制的数据进行病毒查杀、使用一次性光盘导入、使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11.保密法制的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引导功能和制裁功能。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保密知识问答50题

保密知识问答50题 1.什么是保密法? 答:人们在涉及国家秘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都称为保密关系。保密法就是调整保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保密法》于何时颁布和实施? 答: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颁布施行。 3.《保密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保密法》的作用有三点: (1)是保障国家秘密安全的法律武器; (2)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保密工作进行的重大改革; (3)是健全和完善我国保密法规体系的根本依据。 4.2010年修订保密法确定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答:保密工作责任制度、定密制度、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涉密载体保护制度、涉密信息系统保护制度、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涉外保密审批制度、涉密会议活动保密制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制度、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业务保密审查制度、保密法律责任制度。 5.《保密法》第十二条规定了定密责任人制度,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6.保密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审查解密制度,其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7.什么是保密工作? 答:保密工作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从工作目的看,保密工作包括预防和打击窃密泄密;从工作过程看,保密工作贯穿国家秘密运行的全过程;从工作方式看,保密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从工作领域看,保密工作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8.保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是: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教育培训、加快科技发展、强化检查查处、推进系统建设。 9.保密工作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保密法》知识240题(附参考答案)

《保密法》知识240题(附参考答案) 《保密法》知识240题(附参考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什么时间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答:1988年9月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什么时间正式施行? 答:1989年5月1日 3、今年是保密法颁布多少周年? 答:20周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答:五章三十五条 5、《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 答:《宪法》 6、什么是国家秘密? 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7、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哪几级? 答:“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8、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按照什么来确定密级? 答:应当按照《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 9、变更密级的条件是什么? 答:1、该事项泄露后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损害的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因为各种需要, 原接触范围需做很大调整的,需要变更密级。 10、如何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 答: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保密期

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11、如何确定国家秘密?如何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满后要延长怎么办? 答:确定国家秘密工作是由具体承办该事项的工作人员和主管领导共同完成。承办人根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提出密级意见,并做出密级标识送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审定。在一般情况下,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要延长的,应当上报中央国家有关机关批准,有关机关须在30日内作出答复。 12、国家秘密具有哪些特征? 答:国家秘密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本质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二是程序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确定。三是时空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而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限定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13、构成国家秘密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是什么? 答:1、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14、国家秘密事项在什么情况下解密? 答:国家秘密事项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解密:1、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不需履行解密手续。2、经主管机关、单位正式公布后,即视为解密。3、在保密期限内,由于情况变化,不需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可以决定解密。 15、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 答:一是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二是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泄露国家秘密分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 16、什么是过失泄露国家秘密? 答: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国家秘密的泄露,造成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致使国家秘密泄露。

保密基本知识培训材料

保密基本知识培训材料 1. 保密的重要性 保密是指对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保护和管理,以防止这些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使用或泄露。保密对于个人、组织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保密法律法规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该法规定了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义务和罚则,明确了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划分标准。 2.2 《保密法》 《保密法》是我国涉密工作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我国的保密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责任分工。 3. 保密等级的划分和标识 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信息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内部等级。划定信息的保密等级后,应使用相应的保密标识进行标注,以警示处理该信息的人员。 4. 保密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有保密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时刻注意保护身边的信息,不得泄露或不当使用。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保密措施和技术,如密码保护、防火墙设置、信息备份等,以保障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6. 保密违规行为处理 一旦发生保密违规行为,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约谈、警告、罚款、降级、开除等处罚。 7. 保密意识培养 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密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保密培训、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保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增强保密工作的整体效果。 8. 保密审查 在信息交流和传递过程中,对重要的、涉密的文件和资料进行保密审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9. 保密知识的演示 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向大家展示保密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10. 保密制度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的责任与义务,规范保密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提高保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五十题详解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五十题详解 员工平安保密工作《应知应会五十题》 一、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分几个等级? 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平安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分为三级,即“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二、保密工作的原那么是什么?答:业务谁主管,保密谁负责。 三、保密工作“四同步〞是什么? 答: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工程工程建设,保密防护措施要与根本建设“同方案、同预算、同建设、同验收〞。四、保密工作“五同时〞是什么? 答:保密工作要与主管业务工作“同方案、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五、国防科技工业平安保密“六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答:1、禁止私自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网; 2、禁止在家用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3、禁止涉密网与互联网连接或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4、禁止私自留存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涉密文件资料; 5、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6、禁止擅自对外披露单位涉密信息和内部信息。六、保密工作“七个不放过〞内容是什么? 1、不放过一个人; 2、不放过一台计算机; 3、不放过一个存储介质; 4、不放过一件涉密载体; 5、不放过一个文件柜; 6、不放过一个办公桌; 7、不放过一个抽屉。七、中船重工集团涉密人员“十不准〞是什么?答:1、不准擅自复制、私存或横传涉密载体; 2、不准携带涉密载体到无平安保障的场所〔包括家中、公共场所、涉外活动场所等〕或擅自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3、不准使用无密码保护措施的通信系统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4、不准擅自安排、接待无关人员参观泄密场所或产品; 5、不准在涉密会议会场使用无线话筒; 6、不准使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使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 1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最新版】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31.涉密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涉密人员资格审查、保密承诺、分类管理、教育培训、绩效考核、监督检查、奖励处分等方面的制度。脱密期管理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从就业、出境等方面对离岗离职涉密人员采取限制措施。 32.涉密人员某些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报告。须报告的重大事项有发现针对本人的渗透行为、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与境外人员结婚。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实行脱密期管理,其中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2-3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1-2年,一般涉密人员为6个月至1年。 33.涉密人员工作责任主要有: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培训;依法保管和使用涉密载体及设施、设备;制止和纠正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接受保密监督检查;发现泄密隐患或泄密行为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等。 34.涉密计算机改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应当经过机关、单位批准,并采取拆除信息存储部件的安全技术处理措施。

35.严禁在手机存储、处理、传输和谈论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普通电话线连接。 36.保放结合,是指在开展保密工作时,要正确处理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做到保核心保重点。 37.第一部保密法颁布于1988年。199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由国家保密局颁布实施。保密法、国家保密标准、相关司法解释属于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 38.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39.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单台计算机,应当根据所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按照相应级别涉密信息系统的有关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 盘只能在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40.随着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空间被称

保密基本知识学习

保密基本知识学习

保密基本知识学习 1、什么是保密?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人为地控制某些信息,使之不被扩散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保密”这种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小至一个人、一个家庭,大至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其不愿为他人知悉的事项或信息,都会根据需要实施“保密”行为。对于个人、家庭来说,这种行为属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是自发性的。对组织、政党、国家来说,保密就不是自发行为,而是有统一的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的,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并且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的,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这种围绕保护国家秘密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就是保密工作。 我们所说的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三是由各级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四是由具体业务工作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2、保密工作方针是什么? 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 3、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原则是什么? 业务谁主管, 保密谁负责。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

组织领导责任; 分管有关业务工作的领导对所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4、为什么说保密工作人人有责? 《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这就明确了保密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这个范围前面冠以一切,表明没有任何例外,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都是义务主体。那种认为保密仅仅是保密部门和保密干部的工作的认识是错误的。 5、公民为什么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和《保密法》中有明确规定。《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宪法》第五十四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损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这就是说,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享有公民的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公民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6、国家对公民保密有哪些规定?

保密基本知识培训材料

保密基本知识培训材料 会议保密是指在会议过程中,对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进行保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会议召集人应在会议通知中明确 会议的保密性质,列明参会人员名单,并告知参会人员要保守会议内容的机密性。会议前,要对会议室进行保密检查,保证会议室内没有窃听器等窃听设备。 2、会议中的保密措施。会议中,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保 密纪律,不得擅自带出会议资料、笔记等。会议记录应由专人负责,记录完毕后应及时收回。会议中涉及机密内容的讨论和决策,应在保密场所进行,不得在公共场所讨论。会议结束后,应对会议资料、笔记等进行收集,防止泄密。 3、会议后的保密工作。会议结束后,应及时整理会议资料、笔记等,将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归档,存放在保密柜中。对于不需要保留的资料,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严禁将机密文件当废纸出售。 二、涉外保密 一)涉外保密的概念和意义

涉外保密是指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对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进行保密管理。涉外保密的意义在于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商业机密和经济利益,维护公司声誉和形象,促进公司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 二)涉外保密的措施 1、涉外人员的保密教育。涉外人员在出国前,应接受保 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惯,掌握涉外保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2、涉外文件的保密。涉外文件应按照涉密文件的管理要 求进行处理和传递,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向外泄露机密内容。对于需要涉外传递的文件,应经过保密审查和批准后,采取安全可靠的传递方式,如专人送达、加密传输等。 3、涉外会议的保密。涉外会议应按照会议保密的要求进 行组织和管理,对于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应在保密场所进行讨论和决策,不得在公共场所泄露。会议后,应及时整理会议资料、笔记等,将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归档,存放在保密柜中。 4、涉外出差的保密。涉外出差人员应按照公司的规定和 要求进行出差申请和审批,了解目的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惯,掌握涉外保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保密意识和能力。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保密学习资料:保密工作知识点 保密是保哪些密? 1.“保密”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或社会组织在意识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他人知悉或对社会公开,可能会对自己造成某种损害,因而,对该事项所实施的一种保护行为。简言之,“保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人为地控制某些信息,使之不被扩散的行为。 2.“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4.“工作秘密”是指各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在一定范围内不宜对外公开,一旦泄露会直接干扰机关、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影响正常行使管理职能的事项和信息。 5.“内部资料”是指企业内部认为比较重要,在一定时间内不宜公开,但是又不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 6.“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公开的信息。 如何做到不泄密? 1.收发涉密文件、资料要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汇编涉密文件、资料,不能改变密级、保密期限或知悉范围,要按其中最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标志和管理。 2. 复印、摘抄、转发涉密文件、资料要履行审批程序。销毁涉密载体,

一定要经过单位领导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3. 保存涉密载体,要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并配备保密设施设备。携带涉密载体外出,需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4. 不能将个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带入重要涉密场所。不能擅自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存储介质外出。不能擅自将涉密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交由外部人员维修。 5. 不将涉密计算机及网络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不能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 6. 绝不能在私人交往、通信、谈话和家庭生活中泄露国家秘密。更不能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 7. 不能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不能买卖、转送国家秘密载体,不能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8. 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发布信息不能涉及国家秘密。 9. 向新闻出版媒体投寄稿件、接受采访不能泄露国家秘密。不能向境外组织、机构投寄涉密稿件或其他作品。不能以任何方式私自对外提供国家秘密信息。 10. 不能在门户网站上登载涉密信息。不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传递国家秘密。不能在非涉密办公网络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发现他人泄露国家秘密要及时制止并向有关单位报告。 泄密有哪些后果? 典型案例1 六十年代,当我国大庆油田开发刚刚甩掉贫油国的帽子的时候,日本情

保密知识学习

保密知识学习 保密知识学习 保密知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等方面。学习保密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保密知识的学习内容。 首先是了解保密法律法规。保密法律法规是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了解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常见的保密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这些法规规定了保密的范围、内容和处理措施等,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保密等级,并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保密工作。 其次是保密意识的培养。保密意识是指对保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泄露自己的私密信息,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同时,还应该了解社交媒体的保密风险,不随意发布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后是信息安全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保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学习如何避免信息泄露,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攻击,如何设置强密码等。此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 此外,还应该学习物理安全知识。物理安全是指对机密场所、

设备和文件等的保护措施。我们应该了解物理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设备。比如,要注意保持办公室的门窗闭合,严格控制访客,加密重要文件等。 最后是保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知识。保密工作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我们应该了解保密工作规程和流程,掌握保密文书的填写和处理方法,熟悉保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此外,还要了解现代保密技术的应用,比如加密通信、网络隔离等,以提高保密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保密知识学习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保密意识和技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ff0000;"> 保密知识应知应会 1.201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党管保密;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 3.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依法公开方针。国家秘密的基本属性包括专属性、限定性、法定性。国家秘密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4.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6.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7.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涉密事件的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个人发生泄密案件时,应立即将事件的具体情节如实报告本单位保密组织;需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向发案地点的公安机关报案。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 8.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原则。 9.保密工作要做到四个管好:管好一双眼、管好一张嘴、管好一个门、管好一张网。 10.涉密信息设备不得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不得具有无限互联功能。将非涉密信息复制到涉密计算机,应对复制的数据进行病毒查杀、使用一次性光盘导入、使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11.保密法制的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引导功能和制裁功能。保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12.起草涉密文件、资料时,产生的过程稿、送审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不可以当废品出售;不能使用非涉密计算机。

一般涉密人员应知应会

一般涉密人员应知应会 1.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几等 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核心(即绝密级)、重要(即机密级)和一般(即秘密级)三个等级。 3.新的《保密法》于何时修订和施行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4.涉密载体包括哪些种类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5.涉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 ①依据相关法规,掌握、知悉、管理其职责和业务范围内相应等级国家秘密的权利。 ②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相应等级涉密会议、科技交流、展览等涉密活动的权利。 ③进入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相应等级涉密场所的权利。

④按照学校相应管理规定,享受相应等级的涉密人员保密补贴。⑤涉 密人员应享有的其它法定权利。(2)义务: ①保守国家秘密,不以任何形式泄露所掌握、知悉、管理的国家秘密。 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上级机关、学校制定颁发的 各项保密制度、规定。严格遵守和履行《涉密人员保密守则》。 ③自觉接受各级保密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④学习保密知识,提高保密技能,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保密教育、培训。 ⑤发现泄密隐患和发生泄密事件,立即向学校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及 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3)涉密人员除愿意承担以上涉密人员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定义务之外,还承担以下义务: ①掌握本岗位的保密范围,明确所负责工作的保密责任。 ②不向任何第三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披露、提供、 泄露所掌握、知悉、管理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商业秘密。 ③不以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教学、科研、学术报告、新闻报道、成 果申报等任何方式公开或传播涉密信息。 ④不使用或者允许他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使用上述 秘密信息。 ⑤不在国际互联网,无技术加密措施的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涉密信息,不在无保密保障措施的情况下携带和存放密件、密品。

保密工作应知应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保密工作应知应会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秘密的本质属性是()。[单选题] * A.依照法律程序确定 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C.在一定时间内保密 D.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2、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单选题] * A.党管保密√ B.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C.依法行政 D.依法管理 3、2010年4月,()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单选题]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保密工作的意见》 B.《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通知》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 4、1951年,()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单选题] *

A.毛泽东同志√ B.周恩来同志 C.刘少奇同志 D.邓小平同志 5、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的义务。[单选题] * A.国家秘密√ B.党和国家秘密 C.商业秘密、工作秘密 6、()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单选题] * A.中央保密委员会√ B.国家保密局 C.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D.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7、下列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的是()。[单选题]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党纪处分 8、保密法制的核心价值是()。[单选题] *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B.保障公民正当权益

C.制裁泄露国家秘密行为 D.规范保密管理行为 9、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单选题] * A.机密10年 B.机密★ C.机密★10年√ D.机密●10年 10、某文件为秘密级,该文件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单选题] * A.24个月 B.5年 C.10年√ D.20年 11、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届满,()。[单选题] * A.继续保密 B.自行公开 C.自行解密√ D.自行作为工作秘密管理 1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单选题] * A.进行批评教育 B.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网上保密知识问答(带答案)

网上保密知识问答(带答案) 网上保密知识问答(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什么? 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B。定密管理暂行规定。 C。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D。保密法及实施条例。 2.定密工作程序是什么?

A。由承办人定密责任人法律责任,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定密小组组长行政责任审核批准并承担。 B。由承办人定密小组组长法律责任,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定密小组组长行政责任审核批准并承担。 C。由承办人定密小组组长法律责任,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定密小组组长行政责任审核批准并承担。 D。由承办人定密责任人行政责任,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定密小组组长行政责任审核批准并承担。 3.关于涉密场所使用手机的规定是什么? A。禁止使用手机。

B。限制使用手机。 C。可以使用手机。 D。定时使用手机。 4.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向有关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 A。24小时。 B。12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5.以下哪项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 A。私自买卖涉密地图。

B。利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存储、处理绝密信息。 C。将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 D。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涉密载体进行销毁。 6.给受检单位的检查通知一般应该提前多少个工作日发出? A。不发通知。 B。提前7个工作日发出。 C。提前3个工作日发出。 D。提前1-2个工作日发出。 7.关于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的程序及有关规定,哪个是正确的?

保密基础知识问答

保密基础知识问答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保密工作,是保障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基础。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保密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保密基础知识 1、什么是保密? “保密”,是指国家、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对关系自身安全和利益,公开后会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秘密信息,控制其知悉范围,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保障其安全的一种保护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秘密”产生后,就有了“保密”的行为,小至个人、家庭,大到组织、政党、国家,为了维护其秘密信息,都需要“保密”。 2、什么是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这一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国家秘密的这一要素,是强调确定国家秘密的统一性与合法性,防止主观随意性。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密级由低变高的现象。国家秘密的接触、知悉的范围必须限定在需要知悉的

保密知识问答50题

保密知识问答50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是什么时候颁布?什么时候实施? 《保密法》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8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公布)本法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 {2}什么是国家秘密? 《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什么是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的概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提出。(1)工作秘密是各级国家机关产生的事项,工作秘密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2)工作秘密是涉及机关单位的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的事项。(3)工作秘密是不属于国家秘密,又不宜公开的事项。 {4}什么是国家科学技术秘密? 科学技术秘密是国家秘密的组成部分,是指科学技术中的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关键技术。 {5}什么是军事秘密? 军事秘密,是指涉及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军事秘密是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6}什么是秘密情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司法解释,“情报应当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不应公开的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秘密信息。” {7}什么是商业秘密? 根据我国《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8}哪些人要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9}国家秘密有哪些基本范围? 《保密法》第八条规定的国家秘密基本范围包括:(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法》在规定上述范围的同时,又进一步规定:“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10}哪些事项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后果,需要确定为国家秘密? 《保密法实施办法》规定了下列事项泄露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后果之一的,要确定为国家秘密。(1)危害国家政权的巩固和防御能力;(2)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3)损害国家在对外活动中的政治、经济利益;(4)影响国家领导人、外国要员安全;(5)妨害国家重要安全保卫工作;(6)使保护国家秘密的措施的可靠性降低或失效;(7)削弱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8)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失去保障。 {11}如何区分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 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有6个方面区别: (1)利益主体不同。国家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国家,一旦泄露会对国家的整体利益造成危害。工作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有关国家机关,一旦泄露仅对有关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力和职责等局部利益造成危害。(2)确定方式不同。国家秘密的确定必须依法进行。工作秘密的确定以各级国家机关自行确定为主。(3)标志不同。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载体,可以以“内部”作标志,不得标上国家秘密的密级标志。(4)管理不同。国家秘密的管理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国家机关工作秘密的管理可参照国家秘密管理的办法,但不需要按法定的程序加以规范。(5)适用法律不同。对国家秘密的保护适用《保密法》,不仅可以使用行政手段,而且还可以使用刑法等法律手段。而工作秘密的保护适用《国家公务员法》,主要以行政手段对工作秘密给予法律保护。(6)责任不同。国家秘密泄露后,要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他情节确定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工作秘密泄露后,有关责任人只承担行政责任。 {12}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如何区分?

保密工作常识100问

保密工作常识100问 第一章总则 1、制定保密法的目的是什么?(23) 答: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什么是国家秘密?(24) 答: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据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包括哪些方面?(25) 答:主要包括危害国家防御能力,危害国家政权的巩固和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失去保障,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损害国家经济利益和科技优势,妨碍国家外交、外事活动正常进行,妨碍国家重要保卫对象和保卫目标安全,妨碍国家秘密情报的获取和削弱保密措施有效性等。 4、保密法律关系义务的主体有哪些?(26) 答: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有哪些?(28) 答:主要包括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境内外一切组织、机构和人员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等。 6、保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28) 答: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 7、“依法管理”的内涵是什么?(30) 答:①有法可依,要求建立完备的保密法律制度,将保密工作的各个 方面纳入法制轨道,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增强保密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权威性、有效性;②有法必依,要求机关、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活动;③执法必严,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

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④违法必究,要求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8、“依法公开”的内涵是什么?(31) 答:①法律法规要求公开的必须公开,不得以保密为由不予公开或者拒绝公开。②公开前必须进行保密审查,公开事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③公开的程序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9、保密法对保密行政管理体制有什么规定?(31) 答: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10、国家保密局的主要职责有哪些?(33) 答:主要职责有: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决定、指标,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②制定全国保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提出改进和加强保密工作的全局性、政策性建议。③拟定保密法规,经国家立法机关审定颁布,制定或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保密规章制度,负责保密法的解释。④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⑤代理国家处理涉外有关保密工作事务等。 11、“机关、单位”具体是指什么?(34) 答:指各级党政军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以及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企业事业单位。 12、保密法对机关、单位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5) 答: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13、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5) 答: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保密要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 14、“健全保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7)

党政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常识必知必读150问完整版

一、保密工作方针、原则和体制 1.什么是保密工作?保密工作就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从工作目的看,保密工作包括预防和打击窃密泄密活动;从工作过程看,保密工作贯穿国家秘密运行的全过程;从工作方式看,保密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 2.保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保密法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3.保密工作应当坚持哪几项原则?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五项原则。 4.保密工作领导体制是怎样的?中央保密委员会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各级党的保密委员会是党管保密的专门组织。下级保密委员会接受上级保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5.保密工作管理体制是怎样的?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机关、单位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6.行业系统内上下级单位保密工作管理关系是怎样的?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垂直管理的单位,保密工作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业务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单位,保密工作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二、国家秘密 7.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8.国家秘密分哪几个等级?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9.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包括哪些?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属于国家秘密。 10.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确定的原则是什么?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工作需要原则。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二是最小化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