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登基。在她统治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科学、文化、艺术出现繁荣的局面。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诗风,诗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注重形式的典雅,对诗艺精益求精。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早年从事过戏剧创作,后来专门写戏剧独白。戏剧独白是一种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或议论来抒发情感的无韵体诗。在《皮帕走过了》(Pippa Passes)、《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等作品中,诗人带上"面具",进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以其口吻娓娓而谈,语言极为生动,说话者跃然纸上。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诗,诗风凝重、典雅。丁尼生的剑桥挚友哈勒姆溺水而死,对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诗人在挽诗《悼念》(In Memoriam A. H. H)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国力昌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受到科学思想的挑战,日益衰微,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焦虑不安的暗流。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写于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章》(Stanzas from the Grande Chartreuse)中揭示了人们的处境:"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杰出代表,他有关文学与文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诗歌相比,19世纪英国小说成就更为辉煌。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密得洛西恩监狱》(The Heart of Midlothian)、《艾凡赫》(Ivanhoe)等小说的特点是讲述卷入重大历史事件的普通人物的故事,并展示导致书中人物所作所为的那些社会力量和历史力量。与此相对照,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则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刻画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她认为:"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是合适的写作对象。"《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爱玛》(Emma)等作品涉及婚姻、爱情、门第和财产,小说结构精巧,人物对话机智,语言幽默含蓄,耐人寻味。勃朗特三姐妹在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的《简·爱》(Jane Eyre)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克服男性统治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压制最后取得自主独立的成长小说,浪漫爱情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严肃的思想内容,受到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家的青睐。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想象奇特,《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采用间接叙述手法讲述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小说中野性与文明、浪漫与现实反差强烈,具有神秘恐怖色彩。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9)在《简·爱》和《呼啸山庄》问世的1847年也发表了小说《阿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的笔名,这位才女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真正代表。《弗罗斯河上的磨房》(The Mill on the Floss)、《织工马南》(Silas Marner)和《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等作品以写实手法展现英国的社会人生图画,对人物内心活动和行为动机的刻画十分生动细致,艾略特因此被誉为心理小说的先驱。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作家。狄更斯的著名小说《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均以孤儿为主人公,这与作家的不幸童年经历有关。《荒凉山庄》(Bleak House)揭露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腐败与黑暗。《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当时伦敦和巴黎的局势,情节跌宕起伏。狄更斯在他的小说中

展示了一幅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但他是一位具有浪漫、幽默气质的作家,笔下经常出现性格怪异的人物。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ray,1811-1863)是19世纪另一位出色的小说家,曾一度与狄更斯在文坛上平起平坐。《名利场》(Vanity Fair)通过女主人公丽贝卡·夏普不择手段跻身上流社会的故事,对势利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萨克雷的《亨利·埃斯蒙德》(The History of Henry Esmond)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19世纪中下叶其他重要的小说家还有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1815-1882),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发表小说达47部之多,主要作品是"巴塞特郡系列小说"(Barchester Series)。塞缪尔·勃特勒(Samuel Butler,1835-1902)的《埃瑞璜》是一部讽刺小说,"埃瑞璜"是英文nowhere的倒写,通过一个游客在埃瑞璜的所见所闻,记述了这个乌托邦国家的生活,以此抨击和讽刺英国社会。他去世后出版的《众生之路》(The Way of All Life)批评英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矛头直指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宗教、道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不少小说家创作出以"幻灭"为主题的小说,最为典型的是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哈代的小说一直以故乡多塞特郡和该郡附近的农村地区作为背景,早期作品描写的是英国农村的恬静景象和明朗的田园生活,后期作品明显变得阴郁低沉,其主题思想是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和内心冲动决定着个人命运,并造成悲剧。他的《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和《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讲述了英格兰南部农村青年男女走投无路、陷于绝望的悲剧故事。与此相对照,以海外为题材的小说作为英国当时海外扩张的折射,基调并不那样灰暗,如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的《吉姆》(Jim)宣扬了英雄主义的可能性,带有帝国主义色彩。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展示了西方扩张主义转型的历史过程,并对此进行反思。《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表现出他对西方特别是比利时帝国主义的扩张、对民族剥削和压迫的不满。《吉姆老爷》(Lord Jim)的故事发生在东南亚马来地区,主人公执著于道德理念,因自己的过失常常遭受良心的谴责,为了赎罪,最后导致悲剧性结局,作品包含着对具有殖民主义色彩的英雄主义的批判。康拉德在小说布局、叙述角度及象征手法等方面有意识地进行一系列革新,他的小说成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先声。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是这个时期小说创作的特点。阿诺德·本涅特(Arnold Bennett,1867-1931)的《老妇谭》(Old Wives’Tale)等自然主义小说描绘了英格兰北部生产陶瓷的工业城镇生活。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的创作也深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他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展现了主人公摆脱精神枷锁的过程。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创作的《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等一批科幻小说,将科学幻想与社会批评结合起来。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在《福尔赛世家》(The Forsyte Saga)中以批判的眼光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家庭、社会关系。E. M. 福斯特(E. M. Forster,1879-1970)的《霍华兹别墅》(Howards End)针对英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富人与穷人、男性与女性之间愈益尖锐的矛盾冲突,探索建立"联结"关系的途径。在《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中,他将"联结"的思想运用于英帝国与殖民地关系这一更大的国际范围。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塑造了智力超凡、逻辑严密、个性鲜明的福尔摩斯这一著名侦探形象。在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中,犯罪威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侦探的作用是通过破案来恢复平衡和稳定。

19世纪末迎来英国戏剧的复兴。英国戏剧在18世纪除了哥尔德斯密斯的《屈身求爱》(She Stoops to Conquer)与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登(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的讽刺喜剧《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之外,没有太多的建树。在随后的一百年间,英国戏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到了19世纪90年代,在易卜生等欧洲大陆

剧作家的影响下,英国发生了新戏运动,戏剧才摆脱了衰退、委顿的状况,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喜剧天才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的风俗喜剧对上层社会进行揶揄讽刺,妙语连珠,充满似非而是的怪论、机智诙谐的俏皮话。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以易卜生为榜样,倡导一种有思想的"问题剧",将社会问题引入剧坛,使戏剧走向现实。萧伯纳一生写了许多优秀的剧本,如《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圣女贞德》(Saint Joan)等。他擅长表现舞台对话,人物语言锐利、简洁、风趣。王尔德和萧伯纳是戏剧复兴的里程碑,他们的戏剧创作活动使英国剧坛发生根本的变化,一改英国戏剧百年不振的局面。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与音乐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与音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浪漫主义时期建筑和音乐的艺术特色,文化背 景,思想根源及其和相互影响 关键字:起源,发展,艺术,联系 一、浪漫主义的由来及其思想文化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曾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乔治·桑的这段话表明她在创作上所遵循的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方法,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当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 浪漫主义由于理想性质的不同,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理想,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一致的,因而能够激励人们改造现实,增强人们的斗争意志。高尔基说:应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可以美化人性,克服兽性,提高人的自尊心。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西游记》,郭沫若的《女神》,就是我国这类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消极浪漫主义的理想,反映的是没落阶级对现实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敌视。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总是美化和怀恋已经消逝了的社会生活与制度,妄想历史能够按照他们的愿望倒退,因而思想悲观,情绪悲哀,作品内容表现为怀旧,逃避现实,或者陷入神秘主义。在艺术上则是格调低沉,色彩灰暗,往往蒙上一层迷离恍惚、虚无缥缈的纱幕。十九世纪英国的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

英美文学选读(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笔记

Chapter 3 The Romantic Period 1. The Romantic Period: The Romantic period is the period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u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 in the Parliament. It is emphasized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each individual’s mind. 2.Social background: a. during this period, England itself had experienced profoun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The primarily agricultural society had been replaced by a modern industrialized one. b. With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oming into its full swing, the capitalist class came to dominate not onl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trade and world market. 3.The Romantic Movement: it expressed a more or les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exist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that came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bourgeoise. The romantics demontrated a a strong reaction against the dominant modes of thinking of the 18th-century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They saw man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solitary state. Thus, the Romanticism actually constitutes a change of direction from the outer world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o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Romantic period is an age of poetry. Blake, Wordsworth, Coleridge, Byron, Shelley and Keats are the major Romantic poets. They started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literature, which was later regarded as the poetic revolution.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were the major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movement. Wordsworth defines the poet as a “man speaking to men”, and poetry a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Imagination, defined by Coleridge, is the vital faculty that creates new wholes out of disparate elements. The Romantics not only extol the faculty of imamgination, but also elevate the concepts of spontaneity and inspiration, regarding them as something crucial for true poetry. The natural world comes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poetic imagination. Nature is not only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poetic imagery, but also provides the dominant subject mattre. It is in solitude, in communion with the natural universe, that man can exercise this most valuable of faculties. Romantics also tend to be nationalistic, defending the great poets and dramatists of their own national heritage against the advocates of classical rules. Poetry: to the Romantics, poetry should be free from all rules.they would turn to the humble people and the common everyday life for subjects. Prose: It’s also a great age of prose. With education greatly developed for the middle-class people, there was a rapid growth in the reading public and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ading materials.Romantics made literary comments on the writers with high standards,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and valuable type of critical writings. Colerige, Hazlitt, Lamb, and De Quincey were the leading figures in this new development. Novel: the 2 major novelists of the period are Jane Austen and Walter Scott. Gothic novel: a tyoe of romantic fiction that predominat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was one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ts principal elements are violence, horror, and the supernatural, which strongly appeal to the reader’s emotion. With is description of the dark, irritional side of human nature, the Gothic form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ver the writer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3. Ballad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popular literature; flourished during the 15th century; Most written down in 18th century; mostly written in quatrains; Most important is the Robin Hood ballads. 4. Romanticism: it is romanticism is a literary trend. It prevailed in Engl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1798-1832. Romanticists were discontent with and oppos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hey split into two groups.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罗伯特·骚塞(1774—1843)是“湖畔派”三诗人中才气较差的一位。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撒旦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揶揄奚落。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外国文学专题之现实主义文学篇

外国文学专题之现实主义文学篇 主要内容 第一讲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讲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讲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四讲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讲德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讲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即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第二、批判性,即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第三、典型性,即重视对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法国现实主义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又向前发展为自然主义,因此,在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到了福楼拜时代,现实主义正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成为一种自觉的运动。 法国文学的特征: 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法国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现实主义在法国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前期(30、40年代):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批判性和揭露性,对封建时代

的依恋之情,代表作家斯丹达尔、巴尔扎克 二、后期(50年代后):以福楼拜为转折,以自然主义为主体,70年代前后出现了巴黎公社文学这一现象。比较有名的作 家有阿尔封斯·都德。 斯丹达尔 我曾经是谁,现在是谁,我将难以回答。 ——斯丹达尔 你很丑,可是你相貌非凡。 ——加尼翁舅舅 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福楼拜 19世纪中期法国的重要作家,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自然主义和20世纪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艺术上,福楼拜提出和实践了一套新主张:一是追求真实性;二是追求客观态度;三是追求艺术美。 第二节阿尔封斯·都德 “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他非常接近左拉,崇信龚古尔兄弟和左拉的美学原则。为此,左拉将他归入“自然主义小说家”之列。 创作 都德一生写了13部长篇,4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诗集。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小东西》(1868),主人公为少年爱赛特,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笔调清淡,带有幽默和含蓄的感伤,即“含泪的微笑”。为此,都德亦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作家.

William Wordsworth (7 April 1770 –23 April 1850 was a 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 who, with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helped launch the Romantic Age in English literature with their 1798 joint publication, Lyrical Ballads. Wordsworth's masterpiec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Prelude, a semi autobiographical poem of his early years which the poet revised and expanded a number of times. The work was posthumously titled and published, prior to which it was generally known as the poem "to Coleridge". Wordsworth was England's Poet Laureate from 1843 until his death in 1850. The poet Robert Southey as well as Coleridge lived nearby, and the three maen bec ame known as“Lake Poets”.骚塞,柯勒律治也居住在同一地城,三人并称为“湖畔诗人”。 Wordsworth was a defining member of the English Romantic Movement.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Like other Romantics, Wordsworth’s personality and poetr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 love of nature, especially by the sights and scenes of the Lake Country, in which he spent most of his mature life. 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大部分人生所度过的地方--湖区--的风光景色都对他的性格和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A profoundly earnest and sincere thinker, he displayed a high seriousness tempered with tenderness and a love of simplicity. 他是一位真挚深刻的思想者,作品在严谨中充满纯真质朴与敏感。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登基。在她统治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科学、文化、艺术出现繁荣的局面。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诗风,诗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注重形式的典雅,对诗艺精益求精。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早年从事过戏剧创作,后来专门写戏剧独白。戏剧独白是一种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或议论来抒发情感的无韵体诗。在《皮帕走过了》(Pippa Passes)、《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等作品中,诗人带上"面具",进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以其口吻娓娓而谈,语言极为生动,说话者跃然纸上。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诗,诗风凝重、典雅。丁尼生的剑桥挚友哈勒姆溺水而死,对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诗人在挽诗《悼念》(In Memoriam A. H. H)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国力昌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受到科学思想的挑战,日益衰微,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焦虑不安的暗流。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写于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章》(Stanzas from the Grande Chartreuse)中揭示了人们的处境:"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杰出代表,他有关文学与文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诗歌相比,19世纪英国小说成就更为辉煌。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密得洛西恩监狱》(The Heart of Midlothian)、《艾凡赫》(Ivanhoe)等小说的特点是讲述卷入重大历史事件的普通人物的故事,并展示导致书中人物所作所为的那些社会力量和历史力量。与此相对照,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则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刻画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她认为:"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是合适的写作对象。"《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爱玛》(Emma)等作品涉及婚姻、爱情、门第和财产,小说结构精巧,人物对话机智,语言幽默含蓄,耐人寻味。勃朗特三姐妹在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的《简·爱》(Jane Eyre)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克服男性统治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压制最后取得自主独立的成长小说,浪漫爱情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严肃的思想内容,受到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家的青睐。艾米丽·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想象奇特,《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采用间接叙述手法讲述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小说中野性与文明、浪漫与现实反差强烈,具有神秘恐怖色彩。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9)在《简·爱》和《呼啸山庄》问世的1847年也发表了小说《阿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的笔名,这位才女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真正代表。《弗罗斯河上的磨房》(The Mill on the Floss)、《织工马南》(Silas Marner)和《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等作品以写实手法展现英国的社会人生图画,对人物内心活动和行为动机的刻画十分生动细致,艾略特因此被誉为心理小说的先驱。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作家。狄更斯的著名小说《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均以孤儿为主人公,这与作家的不幸童年经历有关。《荒凉山庄》(Bleak House)揭露了英国司法制度的腐败与黑暗。《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当时伦敦和巴黎的局势,情节跌宕起伏。狄更斯在他的小说中

现实主义时期英国文学概述

现实主义时期英国文学概述 现实主义时期文学(19世纪30年代-1918)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登基。在她统治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科学、文化、艺术出现繁荣的局面。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诗风,诗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注重形式的典雅,对诗艺精益求精。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早年从事过戏剧创作,后来专门写戏剧独白。戏剧独白是一种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或议论来抒发情感的无韵体诗。在《皮帕走过了》(Pippa Passes)、《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等作品中,诗人带上"面具",进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以其口吻娓娓而谈,语言极为生动,说话者跃然纸上。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诗,诗风凝重、典雅。丁尼生的剑桥挚友哈勒姆溺水而死,对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诗人在挽诗《悼念》(In Memoriam A. H. H)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国力昌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受到科学思想的挑战,日益衰微,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焦虑不安的暗流。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写于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章》(Stanzas from the Grande Chartreuse)中揭示了人们的处境:"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杰出代表,他有关文学与文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诗歌相比,19世纪英国小说成就更为辉煌。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密得洛西恩监狱》(The Heart of Midlothian)、《艾凡赫》(Ivanhoe)等小说的特点是讲述卷入重大历史事件的普通人物的故事,并展示导致书中人物所作所为的那些社会力量和历史力量。与此相对照,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则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刻画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她认为:"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是合适的写作对象。"《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爱玛》(Emma)等作品涉及婚姻、爱情、门第和财产,小说结构精巧,人物对话机智,语言幽默含蓄,耐人寻味。勃朗特三姐妹在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的《简·爱》(Jane Eyre)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克服男性统治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压制最后取得自主独立的成长小说,浪漫爱情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严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On Major Poets and Masterpieces of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ChapterI: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 1789 (French Revolution) brought hope to the future of human,and it impacted on British Society ,too.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not only created wealth, but also intensifyi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traditions, man and nature promoted intellectual differentiation. Then, a group of better educated people felt confused about the society and they were at a loss what to do .In this context, the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rose.It originated in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became prosperou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apterII:the classification of poet in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2.1 the pioneer of Engl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he pioneer of romantic literature is poet Robert Burns who lived in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William Blake. Burns draw nourishment from the folk songs in Scotland, ("Poems, chiefly in Scottish dialcet") is his masterpiece, specializing in Lyric and satire ; Blake's "songs of 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which describe the ideal society order,are creative and fresh,full of originality. 2.2 the two schools of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wo opposing schools were form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omanticism.They are active romanticism and passive romanticism. Active romanticism is a positive trend of progress.Active romantic poets dare to face up to reality, criticize the social darkness and lead people to look ahead.Passive r omanticism is a reactionary countercurrent negative trend, it takes a negative attitude to escape, against the status quo, cling to the past and leads people to look back. 2.2.1 the representatives of Active Romanticism The emerged poets put forward the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o a climax.The representative poets are Byron, Shelley and Keats,they are active romanticist.Unlike the lake poets, they put more fighting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 trends in his works. Shelley (1792 - 1822)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romantic poet and a British Utopian.In

外国文学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文化背景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 ★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另外,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 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 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 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 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 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 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 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 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 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 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 2、法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 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 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 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Henry Wor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Elle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有爱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ppt.Convertor

第三节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19世纪初期的英国 工业革命、海上霸权和殖民扩张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高涨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19世纪中期前,英国人一直用Romantic 来指中世纪的骑士故事,没有人自称是“浪漫派”的。 1813年,斯塔尔夫人的《论德国》在伦敦出版后,施莱格尔关于“古典的”和“浪漫的”的划分才为英国人所知。 19世纪末,“浪漫的”才为大家所悉用,运用到许多著名诗人的研究上。 直到现代,艾略特还指出“古典的”与“浪漫的”区别就是“完整和片断的,已成熟和未成熟的,有秩序和混乱的之间的区别”。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英国文学史》,谈到19世纪初的诗歌派别,只指出具体的“湖畔派”、“恶魔派”,没有用“浪漫主义”一词。 主要成就是诗歌;表现为对18世纪理性主义的反动;与法国大革命同步,崇尚自然,推崇想象 (一)先驱作家 1、彭斯苏格兰民族诗人《一朵红红的玫瑰》 2、布莱克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他最早用浪漫主义手法写诗 《天真之歌》《经验之歌》 英国画家Thomas Phillips于1807年所绘的布莱克肖像 The Ancient of Days (aka God as an Architect) Jacob's Ladder William Blake, Pietà, 1795 天真的预示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梁宗岱译) Auguries of Innocenc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The Tige r Tiger! Ti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And what shoulder, and what art, 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And when thy heart began to beat, What dread hand and what dread feet? 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 In what furnace was thy brain? What the anvil? What dread grasp Dare its deadly terrors clasp? 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 And water'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