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解析.doc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解析.doc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解析.doc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解析.doc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 3 小题)

AD⊥BC 于点D,若∠ BAC=128°,∠C=36°,则∠ DAE的度数是()1.(2012?梧州)如图,AE是△ ABC的角平分

线,

A. 10°B.12°C. 15°D.18°

2.( 2011?随州)如图,在△ ABC 中 E 是 BC上的一点, EC=2BE,点 D是 AC的中点,设△ ABC,△ ADF,△ BEF 的面积

分别为 S△ABC, S△ADF, S△BEF,且S△ABC=12,则 S△ADF﹣ S△BEF=()

A. 1 B.2 C. 3 D.4

3.( 2009?内江)如图,小陈从O点出发,前进 5 米后向右转20°,再前进 5 米后又向右转20°,,这样一直走

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一共走了()

A.60米B. 100米C.90米D. 120米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4.( 2009?黔东南州)如图,某村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即△ABC),其中 A 点处靠近水源,现村长准备将它分给甲、

乙两农户耕种,分配方案规定,按每户人口数量来平均分配,且甲、乙两农户所分土地都要靠近水源(即A点),已知甲农户有 1 人,乙农户有 3 人,请你把它分出来.(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要求证明)._________ .

5.( 2007?资阳)如图,对面积为 1 的△ 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至点 A1,B1,C ,使得 A B=2AB, B C=2BC, C A=2CA,顺次连接 A ,B , C ,得到△A B C ,记其面积为S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1111111 1 1 1 1

A1B1, B1C1,C1A1至点 A2,B2, C2,使得 A2B1=2A1B1, 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A2, B2, C2,得到△A2B2C2,记其

面积为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B5C5,则其面积S5= _________ .

6.( 2012?通辽)如图,△S= _________.△CAO ABC 的三边AB、BC、CA长分别

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S△ABO:S△BCO:

7.( 2012?通辽)如图,梯形 ABCD中, AD∥BC, DC⊥BC,将梯形沿对角线处,若∠ A′BC=15°,则∠ A′BD的度数为_________.BD折叠,

A 恰好落在DC边上的

A′

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11.(2012?牡丹江)如图①,△ ABC

H.易证 PE+PF=CH.证明过程如下:

中. AB=AC, P 为底边BC上一点, 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

如图①,连接AP.

∵PE⊥AB,PF⊥AC,CH⊥AB,

∴S△ABP=AB?PE,S△ACP=AC?PF,S△ABC=AB?CH.

又∵S△ABP+S△ACP=S△ABC,

∴AB?PE+AC?PF=AB?CH.

∵AB=AC,

∴PE+PF=CH.

( 1)如图②, P 为 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 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

以证明:

( 2)填空:若∠ A=30°,△ ABC 的面积为49,点 P 在直线 BC上,且 P 到直线 AC的距离为PF,当 PF=3时,则

边上的高CH= _________.点P到AB边的距离PE= _________.

AB

12.( 2012?云南)如图,在△ ABC 中,∠ C=90°,点 D 是 AB边上的一点, DM⊥AB,且 DM=AC,过点 M作 ME∥BC

交AB于点 E.

求证:△ ABC≌△ MED.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3 小题)

1.(2012?梧州)如图,AE是△ ABC的角平分线, AD⊥BC 于点 D,若∠ BAC=128°,∠C=36°,则∠ DAE的度数是(

)A. 10°B. 12°C. 15°D. 18°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AD,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AE,然后根据∠ DAE=∠CAE﹣∠ CA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 AD⊥BC,∠ C=36°,

∴∠ CAD=90°﹣ 36°=54°,

∵AE 是△ ABC的角平分线,∠ BAC=128°,

∴∠ CAE=∠BAC=×128°=64°,

∴∠ DAE=∠CAE﹣∠ CAD=64°﹣ 54°=10°.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找出各角度之间的关系并求出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2.( 2011?随州)如图,在△ ABC 中 E 是 BC上的一点, EC=2BE,点 D是 AC的中点,设△ ABC,△ ADF,△ BEF 的面积

分别为S△ABC, S△ADF, S△BEF,且 S△ABC=12,则 S△ADF﹣ S△BEF=()

A. 1 B. 2 C. 3 D. 4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本题需先分别求出S△ABD, S△ABE再根据 S△ADF﹣ S△BEF=S△ABD﹣ S△ABE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S △ABC

=12,

EC=2BE,点 D 是 AC的中点,

∴S△ABE==4,

S△ABD==6,

∴S△ABD﹣S△ABE,

=S△ADF﹣ S△BEF,

=6﹣ 4,

=2.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在解题时要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并对要求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差进行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3.( 2009?内江)如图,小陈从O点出发,前进 5 米后向右转20°,再前进 5 米后又向右转2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一共走了()

A.60米B. 100米C.90米D. 120米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专题:应用题.

分析:利用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 度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小陈从O点出发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正好走了一个正多边形,

∴多边形的边数为360°÷ 20=18,

∴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一共走了18×5=90 米.

故选 C.

点评: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4.( 2009?黔东南州)如图,某村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即△ABC),其中 A 点处靠近水源,现村长准备将它分给甲、

乙两农户耕种,分配方案规定,按每户人口数量来平均分配,且甲、乙两农户所分土地都要靠近水源(即A点),已知甲农户有 1 人,乙农户有 3 人,请你把它分出来.(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要求证明).答案如图.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作图题.

分析:因为按每户人口数量来平均分配,且甲、乙两农户所分土地都要靠近水源(即 A 点),已知甲农户有 1 人,乙农户有 3 人,所以需要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为 4 份,甲占 1 份,其余的是乙的,由此把 BC四等分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结合图形利用等分点即可解决问题.

5.( 2007?资阳)如图,对面积为 1 的△ 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至点 A1,B1,

C1,使得 A1B=2AB, B1 C=2BC, C1A=2CA,顺次连接 A1,B1, 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 B1C1,C1A1至点 A2,B2, C2,使得 A2B1=2A1B1, 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 A2, B2, C2,得到△A2B2C2,记其

面积为 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

5B5C5,则其面积S5=19 .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专题:操作型.

分析:

根据高的比等于面积比推理出△A 1 1 1 BC面积的

2

1 1 1

倍,B C的面积是△A倍,则△A B B 的面积是△A BC面积的 3

以此类推,得出△A2B2C2 的面积.

解答:解:连接 A1C,根据 A1B=2AB,得到: AB:A1A=1: 3,

因而若过点 B, A1作△ ABC与△ AA1C 的 AC边上的高,则高线的比是1:3,因而面积的比是 1:3,则△A1BC的面积是△ ABC 的面积的 2 倍,

设△ ABC 的面积是 a,则△A1BC的面积是2a,

同理可以得到△A 1B1C的面积是△A 1 BC面积的2倍,是4a,

则△A1 B1 B 的面积是6a,

同理△B1C1 C和△A1C1 A的面积都是6a,

△A B C 的面积是 19a,

1 1 1

即△A1 B1 C1 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19 倍,

同理△A2B2 C2 的面积是△A 1B1C1 的面积的19 倍,

即△A1 B1 C1的面积是19,△A2B2 C2的面积 192,

5

依此类推,△A 5B5C5 的面积是S5=19 =2476099.

点评:正确判断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度较大.

6.( 2012?通辽)如图,△ ABC 的三边 AB、BC、CA长分别为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 S△ABO:S△BCO:

S△CAO= 4: 5: 6.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首先过点O作 OD⊥AB 于点 D,作 OE⊥AC 于点 E,作 OF⊥BC 于点 F,由 OA,OB, OC是△ ABC的三条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D=OE=OF,又由△ ABC 的三边 AB、BC、CA长分别为40、50、60,即可求得

S△ABO: S△BCO: S△CAO的值.

解答:解:过点O作 OD⊥AB 于点 D,作 OE⊥AC 于点 E,作 OF⊥BC 于点 F,

∵OA, OB,OC是△ ABC的三条角平分线,

∴OD=OE=OF,

∵△ ABC 的三边 AB、BC、 CA长分别为40、 50、60,

∴S△ABO:S△BCO:S△CAO=(AB?OD):(BC?OF):(AC?OE)=AB:BC:AC=40:50:60=4:5:6.

故答案为: 4: 5: 6.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7.( 2012?通辽)如图,梯形ABCD中, AD∥BC,DC⊥BC,将梯形沿对角线处,若∠ A′BC=15°,则∠ A′BD的度数为30°.BD折叠,

A 恰好落在DC边上的

A′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由梯形ABCD中,AD∥BC,DC⊥BC,∠ A′BC=15°,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得∠

DA′B

叠的性质,可得:∠ A=∠DA′B=105°,∠ ABD=∠A′BD,继而求得∠ A′BD的度数.

的度数,由折

解答:解:∵梯形ABCD中, AD∥BC,DC⊥BC,

∴∠ C=90°,

∵∠ A′BC=15°,

∴∠ DA′B=∠A′BC+∠C=15°+90°=105°,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A=∠DA′B=105°,∠ ABD=∠A′BD,

∵AD∥BC,

∴∠ ABC=180°﹣∠ A=75°,

∴∠ A′BD==30°.

故答案为: 30°.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梯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1.(2012?牡丹江)如图①,△ ABC 中. AB=AC, P 为底边BC上一点, 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H.易证 PE+PF=CH.证明过程如下:

如图①,连接AP.

∵PE⊥AB,PF⊥AC,CH⊥AB,

∴S△ABP=AB?PE,S△ACP=AC?PF,S△ABC=AB?CH.

又∵S△ABP+S△ACP=S△ABC,

∴AB?PE+AC?PF=AB?CH.∵AB=AC,

∴PE+PF=CH.( 1)如图②, P 为 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以证明:

PE、PF、 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

( 2)填空:若∠ A=30°,△ ABC 的面积为 49,点 P 在直线 BC上,且 P 到直线 AC的距离为 PF,当 PF=3时,则 AB 边上的高 CH= 7 .点 P 到 AB边的距离 PE= 4 或 10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

( 1)连接 AP.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出

△ABP△ACP△ABC △ABP △ACP △ABC

S , S ,S ,再由 S =S +S 即可得出

(2)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2CH,再由△ ABC的面积为 49,求出 CH=7,由于 CH> PF,则可分两

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为底边 BC上一点,运用结论 PE+PF=CH;②P为 BC延长线上的点时,运用结论 PE=PF+CH.解答:解:(1)如图②,PE=PF+CH.证明如下:

∵PE⊥AB,PF⊥AC,CH⊥AB,

∴S△ABP=AB?PE,S△ACP=AC?PF,S△ABC=AB?CH,

∵S△ABP=S△ACP+S△ABC,

∴AB?PE=AC?PF+AB?CH,

又∵A B=AC,

∴PE=PF+CH;

( 2)∵在△ ACH 中,∠ A=30°,

∴AC=2CH.

∵S△ABC=AB?CH,AB=AC,

∴× 2CH?CH=49,

∴CH=7.

分两种情况:

①P为底边 BC上一点,如图①.

∵PE+PF=CH,

∴PE=CH﹣ PF=7﹣ 3=4;

②P为 BC延长线上的点时,如图②.

∵PE=PF+CH,

∴PE=3+7=10.

故答案为7; 4 或 1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运用面积证明可使问题简便,

论是解题的关键.

( 2)中分情况讨

12.( 2012?云南)如图,在△ABC 中,∠ C=90°,点 D 是AB边上的一点,DM⊥AB,且DM=AC,过点M

ME∥BC 交AB于点 E.

求证:△ ABC≌△ ME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B=∠MED,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BC≌△ MED.

解答:证明:∵ MD⊥AB,

∴∠ MDE=∠C=90°,

∵ME∥BC,

∴∠ B=∠MED,

在△ ABC 与△ MED中,,

∴△ ABC≌△ MED( AAS).

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要求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难度一般.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基础练习证明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班级: 姓名: 1.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BE ⊥AD ,CF ⊥AD ,求证BE =CF 。 2.已知AC =BD ,AE =CF ,BE =DF ,求证AE ∥CF 3.已知AB =CD ,BE =DF ,AE =CF ,求证AB ∥CD 4.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CB ,求证AB ∥CD 5.已知∠BAC =∠DAE ,∠1=∠2,BD =CE ,求证⊿ABD ≌⊿ACE . 6.已知CD ∥AB ,DF ∥EB ,DF =EB ,求证AF =CE 7.已知BE =CF ,AB =CD , ∠B =∠C ,求证AF =DE 8.已知AD =CB , ∠A =∠C ,AE =CF ,求证EB ∥DF 9.已知M 是AB 的中点,∠1=∠2,MC =MD ,求证∠C =∠D 。 10.已知,AE =DF ,BF =CE ,AE ∥DF ,求证AB =CD 。 11.已知∠1=∠2,∠3=∠4,求证AC =AD 12.已知∠E =∠F ,∠1=∠2,AB =CD ,求证AE =DF 13.已知ED ⊥AB ,EF ⊥BC ,BD =EF ,求证BM =ME 。 14.在⊿ABC 中,高AD 与BE 相交于点H ,且AD =BD ,求证⊿BHD ≌⊿ACD 。 A C D B 1 2 3 4 A B C D E F 1 2 A B C E H A C M E F B D A B C D F E C B D E F D C F E A B A D E B C 1 2 A D C E F B A D B A D F E C M A B C D 1 2 D C F E A B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 1.(2016?常德)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AB⊥AD,连接AC,过点A作AE⊥AC,且使AE=AC,连接BE,过A作AH⊥CD于H交BE于F. (1)如图1,当E在CD的延长线上时,求证:①△ABC≌△ADE;②BF=EF; (2)如图2,当E不在CD的延长线上时,BF=EF还成立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2.(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 ⊥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4.(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 (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 (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 (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5.(2013春?北京校级期中)探究 问题1 已知:如图1,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AE⊥BC,BF⊥AC,垂足分别为点E,F,AE,BF交于点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______. 拓展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一、角平分线型 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 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3. 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 (1) 求证:∠ABE=∠C ; (2)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AC=8,求DC 的长。 . A B C D E P D A C B M N

5、如图所示,已知∠1=∠2,EF ⊥AD 于P ,交BC 延长线于M ,求证:2∠M=(∠ACB-∠B ) 2 1P F M D B A C E 6、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为直角,AB=AC ,D 为AC 上一点,CE ⊥BD 于E . (1) 若BD 平分∠ABC ,求证CE=1 2 BD ; (2) 若D 为AC 上一动点,∠AED 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 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8、如图,在△ABC 中,∠ABC=60°,AD 、CE 分别平分∠BAC 、∠ACB , 求证:AC=AE+CD . 二、中点型 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含答案版)

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G是 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G,点E、F分别在AG 上,连接BE、DF,∠1=∠2 ,∠3=∠4. (1)证明:△ABE≌△DAF; (2)若∠AGB=30°,求EF的长. 【解析】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 在△ABE和△DAF中,? ? ? ? ? ∠ = ∠ = ∠ = ∠ 3 4 1 2 DA AB , ∴△ABE≌△DAF. (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4=90o ∵∠3=∠4, ∴∠1+∠3=90o ∴∠AFD=90o 在正方形ABCD中,AD∥BC, ∴∠1=∠AGB=30o 在Rt△ADF中,∠AFD=90o AD=2 , ∴AF=3 , DF =1, 由(1)得△ABE≌△ADF, ∴AE=DF=1, ∴EF=AF-AE= 1 3- . 2、如图, , AB AC AD BC D AD AE AB DAE DE F =⊥=∠ 于点,,平分交于点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 证明. 【解析】 (1) ADB ADC △≌△、 ABD ABE △≌△、AFD AFE △≌△、 BFD BFE △≌△、 ABE ACD △≌△(写出其中的三对即 可). (2)以 △ADB≌ADC为例证明. 证明: ,90 AD BC ADB ADC ⊥∴∠=∠= °. 在Rt ADB △和Rt ADC △中, ,, AB AC AD AD == ∴Rt ADB △≌Rt ADC △. 3、在△ABC中,AB=CB,∠ABC=90o,F为AB延长线上 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 (1)求证:Rt△AB E≌Rt△CBF; (2)若∠CAE=30o,求∠ACF度数.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组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5?荆门)如图,点A,B,C在一条直线上,△,△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和,分别交,于点M,P,交于点Q,连接,,下面结论: ①△≌△;②∠60°;③△为等边三角形;④平分∠, 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4?山西)如图,点E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且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M、N.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的面积为() A.a2B.a2C.a2D.a2 3.(2013?东营)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的边、上的点,且,、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1);(2)⊥;(3);(4)S△四边形中正确的有()

4.(2012?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若点C的坐标为(m﹣1,2n),则m与n的关系为() A.21 B.m﹣21 C.2n﹣1 D.n﹣21 5.(2012?山西模拟)如图,点P、Q是边长为4的等边△边、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连接、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的度数不变,始终等于60° D.当第秒或第秒时,△为直角三角形 6.(2012?镇平县校级一模)如图,在△中,∠90°,平分∠,⊥于D,如果3,那么等于()

A.2B.3C.4D.5 7.(2011?恩施州)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F,,△和△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的面积为() A.11 B.5.5 C.7D.3.5 8.(2010?武汉模拟)如图,△中,∠、∠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下列结论: ①平分∠; ②∠∠180°; ③若点M、N分别为点P在、上的正投影,则; ④∠2∠.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①②③B.只有 ①③④ C.只有 ②③④ D.只有①③ 9.(2004?内江)如图,∠30°,平分∠,∥,⊥,如果6,那么等于()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EH 、3,4EB AE ===,则CH 的长是( ) A. 4 B. 5 C. 1 D. 2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25CD AB ==,则ABD ?的面积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3.如图,在Rt ABC ?中,90,12,6C AC BC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线段AC 和以点A 为端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的长为 . 4.如图,//,,,,2,3AD BC AB BC CD DE CD ED AD BC ⊥⊥===,则ADE ?的面积为 . 5. (1)观察推理:如图①,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BD l A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EC CDB ???. (2)类比探究:如图②,在Rt ABC ?中,90,4ACB AC ∠=?=,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

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求AB C '?的面积. (3)拓展提升:如图③,在EBC ?中,60,3E ECB EC BC ∠=∠=?==,点O 在BC 上,且2OC =,动点P 从点E 沿射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 .要使点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P 运动的时间t . 6.【初步探索】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ADC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探究图中,,BAE FAD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灵活运用】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C ADC AB AD ∠+∠=?=.若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 BE FD =+,请写出EAF ∠与DAB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6.现将 △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使△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点M.在△DEF 运动过程中,若△AEM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则BE的长为______. 【答案】363 【解析】 【分析】 分若AE=AM 则∠AME=∠AEM=45°;若AE=EM;若MA=ME 则∠MAE=∠AEM=45°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若AE=AM 则∠AME=∠AEM=45° ∵∠C=45° ∴∠AME=∠C 又∵∠AME>∠C ∴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若AE=EM ∵∠B=∠AEM=45° ∴∠BAE+∠AEB=135°,∠MEC+∠AEB=135° ∴∠BAE=∠MEC 在△ABE和△ECM中, B BAE CEN AE EII C ∠=∠ ? ? ∠=∠ ? ?= ? , ∴△ABE≌△ECM(AAS), ∴CE=AB6, ∵AC=BC2AB=3

∴BE =23﹣6; ③若MA =ME 则∠MAE =∠AEM =45° ∵∠BAC =90°, ∴∠BAE =45° ∴AE 平分∠BAC ∵AB =AC , ∴BE =12 BC =3. 故答案为23﹣6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ABC ?中,90BAC ∠=?,AD B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F ,AG 平分D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C ∠=∠;②EBC C ∠=∠;③AE AF =;④//FG AC ;⑤EF FG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①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故①正确;②如果∠EBC=∠C ,则 ∠C=12 ∠ABC ,由于∠BAC=90°,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故②错误;③由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得到∠ABF=∠EBD .由于 ∠AFE=∠BAD+∠FBA ,∠AEB=∠C+∠EBD ,得到∠AFE=∠AEB ,可得③正确;④连接EG ,先证明△ABN ≌△GBN ,得到AN=GN ,证出△ANE ≌△GNF ,得∠NAE=∠NGF ,进而得到GF ∥AE ,故④正确;⑤由AE=AF ,AE=FG ,而△AEF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得到EF 不一定等于AE ,于是EF 不一定等于FG ,故⑤错误.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100题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A D B C

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7.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8.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9.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10.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11.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12.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13.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D C B A F E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及分类解析

B O D C E 图8 七年级下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 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2. 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N 、BM 相交于O. ① 求证:AN=BM ② 求 ∠AOB 的度数。 ③ 若AN 、MC 相交于点P ,BM 、NC 交于点Q ,求证:PQ ∥AB 。 (湘潭·中考题) 同类变式: 如图a ,△ABC 和△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 ,连接AF 和BE. (1)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 中的△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图c 3. 如图9,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EB CD 的中点,易证: CD 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C B O D 图7 A E A B C M N O P Q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 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 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 CD =;②AN AM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4. 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均为正方形,连接BG 与DE 相交于点H . (1)证明:△ABG ≌△ADE ; (2)试猜想∠BHD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图9 图10 图11 图① 图②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一、角平分线型 角平分线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它的轴对称性,常作的辅助线是:一利用截取一条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经过平分线上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另外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1.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 连结DE ,已知DE=2cm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2. 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 3. 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 (1) 求证:∠ABE=∠C ; (2)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 AC=8,求DC 的长。 A B C D E P D A C B M N

二、中点型 由中点应产生以下联想: 1、想到中线,倍长中线 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构造8字型全等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4、三角形的中位线 2、已知: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 (2)求证:1 2 CE BF =

D A E F C H G B 3、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DE⊥DF,试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 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

全等三角形证明100题

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 AD 是整数,求AD 长。 2: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已知:∠1=∠2,CD=DE ,EF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B C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7: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

11:如图,OM平分∠POQ,MA⊥OP,MB⊥OQ,A、B为垂足,AB交OM于点N.求证:∠OAB=∠OBA : 12: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 (1)求证:MB=MD,ME=MF (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3:已知:如图,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 (1)求证:△AED≌△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二全等三角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 知识点: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常考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解析.doc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 3 小题) AD⊥BC 于点D,若∠ BAC=128°,∠C=36°,则∠ DAE的度数是()1.(2012?梧州)如图,AE是△ ABC的角平分 线, A. 10°B.12°C. 15°D.18° 2.( 2011?随州)如图,在△ ABC 中 E 是 BC上的一点, EC=2BE,点 D是 AC的中点,设△ ABC,△ ADF,△ BEF 的面积 分别为 S△ABC, S△ADF, S△BEF,且S△ABC=12,则 S△ADF﹣ S△BEF=() A. 1 B.2 C. 3 D.4 3.( 2009?内江)如图,小陈从O点出发,前进 5 米后向右转20°,再前进 5 米后又向右转20°,,这样一直走 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一共走了() A.60米B. 100米C.90米D. 120米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 4.( 2009?黔东南州)如图,某村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即△ABC),其中 A 点处靠近水源,现村长准备将它分给甲、 乙两农户耕种,分配方案规定,按每户人口数量来平均分配,且甲、乙两农户所分土地都要靠近水源(即A点),已知甲农户有 1 人,乙农户有 3 人,请你把它分出来.(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要求证明)._________ .

5.( 2007?资阳)如图,对面积为 1 的△ 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至点 A1,B1,C ,使得 A B=2AB, B C=2BC, C A=2CA,顺次连接 A ,B , C ,得到△A B C ,记其面积为S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 1111111 1 1 1 1 A1B1, B1C1,C1A1至点 A2,B2, C2,使得 A2B1=2A1B1, 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A2, B2, C2,得到△A2B2C2,记其 面积为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B5C5,则其面积S5= _________ . 6.( 2012?通辽)如图,△S= _________.△CAO ABC 的三边AB、BC、CA长分别 为 40、50、60.其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S△ABO:S△BCO: 7.( 2012?通辽)如图,梯形 ABCD中, AD∥BC, DC⊥BC,将梯形沿对角线处,若∠ A′BC=15°,则∠ A′BD的度数为_________.BD折叠, 点 A 恰好落在DC边上的 点 A′ 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11.(2012?牡丹江)如图①,△ ABC H.易证 PE+PF=CH.证明过程如下: 中. AB=AC, P 为底边BC上一点, 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 如图①,连接AP. ∵PE⊥AB,PF⊥AC,CH⊥AB, ∴S△ABP=AB?PE,S△ACP=AC?PF,S△ABC=AB?CH. 又∵S△ABP+S△ACP=S△ABC, ∴AB?PE+AC?PF=AB?CH. ∵AB=AC, ∴PE+PF=CH. ( 1)如图②, P 为 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 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 以证明: ( 2)填空:若∠ A=30°,△ ABC 的面积为49,点 P 在直线 BC上,且 P 到直线 AC的距离为PF,当 PF=3时,则 边上的高CH= _________.点P到AB边的距离PE= _________. AB 12.( 2012?云南)如图,在△ ABC 中,∠ C=90°,点 D 是 AB边上的一点, DM⊥AB,且 DM=AC,过点 M作 ME∥BC 交AB于点 E. 求证:△ ABC≌△ MED.

第1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第1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训练 (1) 1.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EH 、3,4EB AE ===,则CH 的长是( ) A. 4 B. 5 C. 1 D. 2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边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25CD AB ==,则ABD ?的面积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3.如图,在Rt ABC ?中,90,12,6C AC BC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线段AC 和以点A 为端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X 上运动,要使ABC ?和QPA ?全等,则AP 的长为 . 4.如图,//,,,,2,3AD BC AB BC CD DE CD ED AD BC ⊥⊥===,则ADE ?的面积为 . 5. (1)观察推理:如图①,在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BD l A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EC CDB ???. (2)类比探究:如图②,在Rt ABC ?中,90,4ACB AC ∠=?=,将斜边AB 绕点A 逆时

针旋转90°至AB ',连接B C ',求AB C '?的面积. (3)拓展提升:如图③,在EBC ?中,60,3E ECB EC BC ∠=∠=?==,点O 在BC 上,且2OC =,动点P 从点E 沿射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 .要使点F 恰好落在射线EB 上,求点P 运动的时间t . 6.【初步探索】 (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90AB AD B ADC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探究图中,,BAE FAD E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BE ADG ???,再证AEF AGF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灵活运用】 (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 AD B D =∠+∠=?.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F BE F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延伸拓展】 (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180,ABC ADC AB AD ∠+∠=?=.若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仍然满足EF BE FD =+,请写出EAF ∠与DAB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过程.

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 2.如图,在△ABC和△DEB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 3.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 60,CP2 =,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A.2 B.2 C.3D.3 2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D=CE B.AD=AE C.DA=DE D.BE=CD 6.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7.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 条直线l 1,l 2 ,l 3 上,且l 1 ,l 2 之间的距离为1 , l 2 ,l 3 之间的距离为2 , 则AC的长是()

A .26 B .52 C .24 D .7 二、填空题 8.如图,已知∠C=∠D ,∠ABC=∠BA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 . 9.如图,在Rt△ABC 中,∠A=Rt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3,BC=10,则△BDC 的面积是 。 10.如图,已知BC=EC ,∠BCE=∠ACD ,要使△ABC≌△DEC ,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 11.如图,在Rt△ABC 中,∠ACB=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F=30°,DE=1,则BE 的长是 . 12.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AE 是角平分线,CF ⊥AE 于F ,AB=5,AC=2,则DF 的长为 . 13.如图,在△ABC 和△DEF 中,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BF = CE ,AC ∥DF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4.如图,点O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 =118°,则∠A

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 例1: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 =CB ;(2)AE =CF ;(3)DF =BE ;(4)AD ∥BC 。请将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一方面考查证明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首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为三边对应相等,而四个论断中有且只有三个条件与边有关,因此应把论断中的(1)(2)(3)作为条件,来证明论断(4)。在证明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 解答过程: 已知: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D =CB ,AE =CF ,DF =BE 。求证:AD ∥BC 。 证明:∵AE =CF ∴AE +EF =CF +EF ∴AF =CE 在△AFD 和△CEB 中, ∵ & ∴△AFD ≌△EBC (SSS ) ∴∠A =∠C ∴AD ∥BC 解题后的思考: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1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三边的对应关系,然后给出证明。 小结:本例题一方面考查了命题的书写与证明,另一方面通过本题的严格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了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书写。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 AD CB AF CE DF BE =??=? ?=?

例2:已知:如图,是和的平分线,。 * 求证:(1)△OAB ≌△OCD ;(2)。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2中的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证明:(1)∵OP 是和的平分线, ∴∠AOP =∠COP ,∠BOP =∠DOP ∴∠AOP -∠BOP =∠COP -∠DOP < ∴∠AOB =∠COD 在△OAB 和△OCD 中, ∵ ∴△OAB ≌△OCD (SAS ) (2)由(1)知△OAB ≌△OCD ∴AB =CD 解题后的思考:在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找准对应边和对应角。 . 例3:已知:如图,AB ∥CD ,AB =CD ,求证:AD ∥BC ,AD =BC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2的应用。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将用于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准备好。即如何由已知条件证明出两边和一角相等,以及如何用上AB ∥CD 这个条件。 解答过程: 连接BD ∵ AB ∥CD 、 OP AOC ∠BOD ∠OA OC OB OD ==,AB CD =AOC ∠BOD ∠OA OC AOB COD OB OD =?? ∠=∠??= ?

初二数学之全等三角形及解析

初二数学之全等三角形 及解析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二数学的全等三角形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6春?龙口市期末)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6春?永新县期末)如图,已知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一点,若△ADE≌△CFE,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D=CF B.AB∥CF C.AC⊥DF D.E是AC的中点 3.(2016?黔东南州)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C=90°,点O是AB的中点,且AB=,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始终保持该直角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AC、BC相交,交点分别为D、E,则CD+CE=() A.B.C.2 D. 4.(2016?铜仁市)如图,已知∠AOB=30°,P是∠AOB平分线上一点,CP∥OB,交OA于点C,PD⊥OB,垂足为点D,且PC=4,则PD等于() A.1 B.2 C.4 D.8 5.(2016?湖州)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A.8 B.6 C.4 D.2 二.填空题(共2小题) 6.(2016?南京)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DO.下列结论:

①AC⊥BD;②CB=CD;③△ABC≌△ADC;④DA=DC.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7.(2016?潮州校级一模)如图,AB∥CF,E为DF的中点,AB=10,CF=6,则 BD=______. 三.解答题(共5小题) 8.(2016?湖北襄阳)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 (1)求证:AB=AC; (2)若AD=2,∠DAC=30°,求AC的长. 9.(2016?宜宾)如图,已知∠CAB=∠DBA,∠CBD=∠DAC. 求证:BC=AD. 10.(2015秋?增城市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1=∠2,BD=C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B=∠C. 11.(2014秋?上饶校级月考)已知如图,AC=AE,AD=AB,∠ACB=∠DAB=90°,AE∥CB,AC、DE交于点F. (1)求证:∠DAC=∠B; (2)猜想线段AF、BC的关系. 12.(2015?陕西)如图,在△ABC中,AB=AC,作AD⊥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D,作AE∥BD,CE⊥AC,且AE,CE相交于点E,求证:AD=CE. 初二数学的全等三角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3)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3) 16.(2015秋?垫江县期末)如图(1),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60°”,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2015秋?临海市期末)在△ABC和△DEC中,AC=BC,DC=EC,∠ACB=∠ECD=90°(1)如图1,当点A、C、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C=12,EC=5 ①求证:AF⊥BD ②求AF的长度; (2)如图2,当点A、C、D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证:AF⊥BD;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CF并延长CF交AD于点G,∠AFG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求出∠AFG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8.(2015秋?番禺区期末)△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点D在AB边上(不与点A、B重合),以CD为腰作等腰直角△CDE,∠DCE=90°. (1)如图1,作EF⊥BC于F,求证:△DBC≌△CFE; (2)在图1中,连接AE交BC于M,求的值; (3)如图2,过点E作EH⊥CE交CB的延长线于点H,过点D作DG⊥DC,交AC于点G,连接GH.当点D在边AB上运动时,式子的值会发生变化吗?若不变,求出该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