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

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4. 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

4.1 在这一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4.2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4.3 中国民航企业从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6年和1976年共获利近3500万元,从而扭转了长期亏损和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5. 新的发展时期(1977年至2001年)

5.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航事业加快了前进步伐,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5.1.1 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的道路。同年三月,民航局再次改为由国务院领导的直属局。此后,中国民航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为改变独家经营的局面,以原有6个管理局为基础,分别组建了6家国家骨干航空公司;积极支持各地、各部门创办航空公司;将机场和航务管理分开,机场成立独立的 . 企业单位;航务管理归属政府部门,受地区管理局领导。民航总局作为国务院管理民航事业的部门,不再直接经营航空业务,主要行使政府职能,进行行政管理。

5.1.2 1980年,中国民航购买了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标志飞机使用已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后,通过贷款、国际租赁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了一批波音和麦道多种型号的先进水平,使中国民航使用的运输飞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淘汰了一批老型号的飞机,加快了机型更新速度。到1990年末,中国民航已拥有各型飞机421架,其中运输飞机206架,通用航空和教学校验飞机215架。

5.1.3 大、中型客机的引进,客观上要求民航机场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和配套设施。民航机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

局面。截至1990年底,有民航航班运营的机场总数达到110个,其中可起降波音—747型飞机的机场有7个。

5.2 “八五”期间,中国民航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到1995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1.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117万人,货邮运输量101万吨,五年年均增长率为23.4%、25.3%、和22.2%。航线总数达到 797条。

5.2.1“八五”时期是我国民用飞机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995年末,我国民用飞机总架数达到852架,其中运输飞机416架,通用航空和教学校验飞机436架,运输飞机商载总吨位7900吨,飞机座位数

6.05万个。五年融资租赁飞机198架,利用外资72亿美元;使用车船飞机购置贷款86.4亿元,购置飞机和特种车辆。飞机维修也具备了对我国部分在用飞机、发动机的D级检修和大修的能力。 6.2.2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

6. 2002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时期:

2002年航空运输实现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行业完成运输

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到162亿吨公里、8425万人和19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4.9%、12%和15.8%,均高于年初预期。其中旅客运输量增长率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平均正班客座率、正班载运率为64%、61.1%,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2.7个百分点。通用航空增长也在10%以上。全行业效益比上年有较大增长。航空运输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全线飘红”,运输需求增长较多,此外新增生产能力投入使用也是增长加快的推动因素。中国民航的增长与世界民航特别是欧美地区民航的增长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世界民航业由于受恐怖主义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回升乏力。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初步统计,2002年全球航空公司客运量(收益客公里)增长约1%,欧洲航空公司运输量比上年有所下降,美国的航空公司运输量下降最多。另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统计,2002年全球航空公司亏损将达到120亿美元,其中北美航空公司损失最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3月3日,国务院颁发2002年6号文件,批准了《民航体制改革方案》,深化民航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实行属地管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西藏地区内民用机场除外),改革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组民航服务保障企业,改革民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民航公安体制。 10月11日,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隆重宣告成立,与民航总局脱钩,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民航重组六大集团成立”被中国产业报协会评选为2002年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之一。 12月28日,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成立,它是以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为基础,联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这是继六大集团公司成立后,民航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在8月份,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前者是对原武汉航空公司改造而成立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原武航持股40%、上海均瑶集团18%、武汉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后者是对四川航空公司改造而成立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9%(原川航持股40%、上海航空公司10%、山东航空公司10%、银杏公司1%)。这两家公司的成立,是中央所属企业与地方所属企业实施联合、同时又有民营企业参与的重组案例。此外,上海航空公司发行了A 股,海口美兰机场境外发行了H股。已拟定民航地区管理局机构改革方案,民航省(区、市)局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场管理体制具体改革方案,并进行试点工作。山东、湖南、青海三省民航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展顺利。还拟定了民航机场公安改革方案和空中警察部队组建方案,拟定了民航科研体制改革方案,均已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审批。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已在2001年基本完成,新的体制运行情况较好。按照《民航体

制改革方案》,民航体制改革之后,民航总局作为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机构,不再代行对六大集团公司和下发机场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主要承担民用航空的安全管理、市场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宏观调控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职能。根据这样的职能定位,民航总局积极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加强法规建设。国务院在11月份公布了《国务院决定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其中包括民航总局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共64项。全年民航总局共颁布民用航空规章10部,同时清理了现有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对外开放步子加大。6月21日,民航总局、外经贸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从2002年8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是在对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由民航总局和外经贸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有关政策的通知》及其解释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制定的。与原有的投资政策相比,《规定》扩大了外商投资范围,拓展了外商投资方式,放宽了外商投资比例,增加了外商管理权限。全年有关部门审批外商投资民航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8000多万美元;同时批准国内民航企业境外投资项目4个。中国与他国的民航双边关系继续发展,与冰岛和埃塞俄比亚草签了民用航空协定,与突尼斯和卢森堡正式签署民航协定;到年底,中国与他国民用航空协定总数达到89个。中国民航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也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中国

民航对内开放也实现了突破,上海均瑶集团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营资本首次进入运输航空公司。

基本建设进展良好。宁波栎社机场航展区扩建工程和敦煌机场工程通过了验收并投入使用,哈尔滨太平机场飞行区应急改造工程、天津机场飞行区整修加固工程、京沪航路雷达管制工程、沪穗航路雷达管制工程、移动雷达工程、航行情报发布系统一期工程按计划竣工。全球分销系统(GDS)工程完成了主体验收,西安咸阳机场航展区扩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广州新白云机场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或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科教工作继续进步。积极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保障航空安全中的应用,如在飞机上安装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TAWS)和空中防撞系统,利用快速存取记录器(QAR)进行飞行品质监控等等。推进民航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启动了民航数据通信网、离港系统和空管信息系统集成三大工程建设。从3月18日开始,中国BSP 实现每周清算,标志其技术发展和现代化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全年有30多个科研项目立项,近40项科研成果评审和鉴定。一批科研成果投入应用,推进了科技产业化,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研制的行李自动分拣系统完成了放大试验。进一步推进民航院校教育改革和基础建设工作,提高了办学质量。大力加强人员培训,在飞行、机务、空管和高级管理人才培训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提高了队伍素质。经受了安全事故的严峻考验。4月15

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B767-200/2552号飞机执行北京-釜山CA129航班任务,在韩国釜山金海机场北60公里处撞山失事。5月7日中国北方航空公司MD82/2138号飞机执行北京-大连CJ6136航班任务,在大连机场东侧20公里海面失事。“4·15”事故原因的最终结论尚未做出,“5·7”事故系乘客张丕林纵火破坏所致。一年中还发生了3起劫机未遂事件。“4·15”、“5·7”空难发生后,中国民航提出了扭转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的九项措施,认真组织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和全面整顿工作。对飞行人员进行技术排查,不合格被暂停飞行,进行补训。对执管的飞机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故障较多的飞机提前安排大修。加强对飞行运行的管理,纠正超时飞行,取消了“红眼航班”。全面加强安检工作,加大了人身检查和开包检查的密度,严格控制要客和礼遇范围。取消在机场控制区外的货运安检。经财政部同意安排民航基金8亿元,支持航空公司安全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改造,主要用于飞机加装机载防撞系统、驾驶舱门加固改装和添置货运安检设施。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对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征候和不安全事件进行严肃处理。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安全工作,使民航安全态势趋向基本平稳。

2003年的中国民航将继续引人注目

全力保障飞行和空防安全。随着飞行量的增加,中国民航保

障航空安全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全行业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毫不动摇,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严格规章标准、强化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提高人员素质、增加安全投入和落实安全责任制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夯实安全基础,提升综合防御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2003年飞行和空防安全年。航空运输增长将保持稳中加快态势。从总体上看,2003年航空运输增长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有:(1)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2002年GDP实现了8%左右的惊人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3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左右,而一些经济专家乐观地预测可望达到7.9%至8.2%。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引发的人流、物流需求增长将带旺交通运输业包括航空运输。(2)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3年全球GDP增长3.7%,比2002年高0.9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回升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进而有利于我国航空运输特别是国际航空运输的增长。(3)中国旅游业继续繁荣。2002年,中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超过97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左右;因公因私出境人数超过16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接近40%。预计2003年三大旅游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繁荣景象。(4)客运票价改革方案出台。在2002年年末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已明确,2003年内将出台民航客运

票价改革方案。航空运输企业在定价方面将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灵活的价格政策将有力地促使潜在的航空需求转变成现实的需求。(5)体制改革效应将释放。航空运输企业重组并与民航总局脱钩后,经营自主权增大,追求高增长的内在动力增强。不利因素有:(1)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如果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有可能引发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将直接冲击世界航空运输业,对中国民航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中国民航目前一些航路、一些机场已处于运行饱和状态,空域资源利用受军队方面一定限制,飞行、机务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这些对航空运输增长的制约作用将进一步凸现。综合考虑以上有利与不利因素,同时根据近年来的增长趋势,得出2003年航空运输增长将保持稳中加快态势的判断。不考虑突发事件的影响,预测运输总周转量增长可达到16%左右,旅客运输量增长14%左右。另外,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发展通用航空的积极性,作业飞行小时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型民航管理体制有望初步建立。2003年将努力完成三大体制改革任务:一是民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成民航地区管理局机构改革和省(区、市)航空安全监管办公室的组建。民航总局也将加快职能转变,对内设机构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界定各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二是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全面推开。三是机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和组建空中警察部队。民航机场公安下放地方公安管理。如果各项改革

顺利完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民航管理体制将具雏形。与此同时,企业改革将继续推进。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将加快内部重组,实施主副业剥离,进行主业一体化运作,比如统一代号、标识和服务标准,统一航线布局和运力安排,统一机队规划和飞机购置,统一机务维修和航材配置,统一市场营销,统一人员培训。三大航空运输服务保障集团和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内部整合也将迈出实质性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推动对内开放。航权交换将增加,与欧、美等几个主要国际市场航权偏紧的状况将得到缓解,与东盟国家的航空运输合作将进一步发展,与南美、非洲国家的通航将积极推进。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机场项目,尤其是西部机场项目。鼓励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民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有望在年内颁布,航企业的改组改造。

将为国内其他行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民航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基建新开工项目将增多。将启动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改造工程、西藏林芝机场工程等10余个重点新开工项目。西安咸阳机场航站区扩建等5个重点项目将竣工投产,其他续建项目将进一步推进,一大批项目将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民航专项基金的投资安排将继续突出空管、机场和安全设施建设。继续积极支持西部地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法制建设的进程将大大加快,“科教兴业”战略将进一步实施,行业文化建设将受到高度重视。总之,在2003年,中国民航将乘党的十六大的强劲东风,驶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里程。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

航空发动机未来发展的智能化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航空航天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而纵观历史,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并不算久远但是其发展速度却是很迅速的。从最早的活塞式发动机到现在的喷气式发动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航空飞行器的发展。早期的飞机飞行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主要是受制于发动机的技术,但是今天的飞机不仅飞行速度惊人,而且飞行的安全系数也更高了。现在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虽然已经很先进,但是还没有到达最高点,也就是说现在的发动机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的发动机会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包括智能节油技术,智能修复技术等等。 关键词:发动机安全系数智能技术历史前景 一.引言: 航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支持,发动机对于飞机而言就像心脏对于我们人类一样重要,离开了发动机,飞机就成为了空壳,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发动机才是飞行器的核心,发展飞行器虽然要求各方面的技术均衡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发动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各方面技术的发展,故发动机的技术在某一个层面上也代表了航空工业的发展现状。从飞机诞生到其被用于战争,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飞机将带给世界的巨大影响,于是纷纷开始发展航空飞行器,于是一个更深层面的技术发展拉开了帷幕,它就是发动机的技术研究。 二.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1.活塞式发动机的发展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世界上首架飞机是由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来的。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

一、民航飞机发展史(全)

一、民航飞机发展史 1、梦想 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却在人类的心中种下了梦想。人类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树上攀援、可以像鱼儿那样在水里畅游,却不能像飞鸟那样在空中翱翔。也许正因为自己不能飞行,我们的祖先在神话故事中创造了能够腾云驾雾的神仙,或者骑着扫把的女巫,以寄托对天空的渴望。 然而人类不仅仅满足于精神上的飞翔,试飞行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不能飞,是因为缺少翅膀,因此,只要造出一个合适的翅膀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了。早在中国西汉,就曾有人用鸟的羽毛制成翅膀,绑在身上从高台上跳下并滑翔了几百步。历史上这样的“飞人”还有很多,他们本想像鸟儿那样拍拍翅膀直冲云霄,结果大都非伤即亡。不过,也有少数的“飞人”比较成功。据说在公元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的时候,亲眼看到有人乘着风筝在空中飘舞的景象。 嫦娥奔月 2、先驱 气球 历史的指针静静而缓慢地滑到1783年,蒙特哥菲尔兄弟偶然地发现

了氢气的存在,将人类航空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年的11月21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面前,两位勇敢的化学家罗泽尔和德尔朗登上了蒙特哥菲尔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在滚滚浓烟和热气中,热气球徐徐升空,飞向法国首都巴黎上空,在25分钟之后,安全降落于9公里以外的地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气球载人的自由飞行。在两年后,有人乘坐氢气球横渡英吉利海峡,用时两个半小时。 飞艇

飞艇和气球最大的区别是,有了一定的操纵性,方向性,不单单靠风的作用飞行。 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由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试验中,飞机成功地飞行了约260米距离。 这次飞行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航空史上第一个主要依靠动力飞行的航空器,能绕三个轴线改变航向,按照人们的意志驾驶,实现了真正的自由飞行。

航天技术论文

我的航天技术论文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2003年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

民航发展史

民航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 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 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 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 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 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 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 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 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 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 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 —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

航天发展史论文

世界航天器发展历史 摘要:航空作为前人的梦想如今已经初步实现。当然所有科技的研发最初都运用于军事航空也不例外。据说飞机最早的雏形是中国的风筝,风筝最初是用来传递信息,这也为人类上空埋下伏笔,但是真正想让人飞上空中的却不是中国。 关键词:飞行研究气球飞艇动力 正文: 人类对飞行的最初探索自古以来人类就怀有飞行理想,这种理想来自生产、生活和对自由飞行的向往。但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种理想始终不能实现,只能在神话和传说(见飞行神话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 航空作为前人的梦想如今已经初步实现。当然所有科技的研发最初都运用于军事航空也不例外。据说飞机最早的雏形是中国的风筝,风筝最初是用来传递信息,这也为人类上空埋下伏笔,但是真正想让人飞上空中的却不是中国。中国早在五代时期就使用过原始的热气球──孔明灯。历史上还记录过各种轻于空气的飞行器的其他设想和尝试,在西方,13世纪的R.培根曾提出用稀薄空气或液体燃料充入薄壁金属球使它在空气中上升的想法。但首次制造成功载人气球的是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他们于1783年6月4日进行了自己制作的热气球表演。他们用一只更大的热气球,载上羊、公鸡和鸭各一只,飞行8分钟后安全降落。中世纪欧洲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尝试,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塔上或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对飞行的探索进展缓慢,文艺复兴时期的L.达·芬奇科学地研究了飞行问题,但他的研究成果直到19世纪后期才为后人发现,对航空的发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783年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的热空气气球和J.-A.C.查理的氢气气球相继升空成功,标志着人类航空发展的第一次重大突破。而随着对航空器的研究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用自己制造的飞机,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但对到底是谁第一个制造了飞机人们在当时产生了争论,但大部分人认为是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 前言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类型:选修课 2、课时:36课时 3、授课方式:讲课、讨论、作业、考试等 4、考核方式: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的考试(70%) 5、期末考试:开卷考试 6、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在日常、重在态度、重在表现 二、课程目标:旧中国民航起步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1、时间:1919--今 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背景、发展思路、管理体制变迁、对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行业文化沿革等 3、目的:分析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民航发展规律 三、课程结构 1.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 2.1929-19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3.1949-1979:新中国民航的创立 4.1979-1999:中国民航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5.1999-今: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民航 6.台港澳地区的民航业

第一章中国民航早期的发展(1903-1929) 第一节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回顾 一、飞机发明 18世纪:产业革命促进了航空理论、器械的研究和探索 1782年,【法】Joseph Montgolfier制造出热气球 1783年6月4日,Montgolfier兄弟的热气球首次公开飞行 1783年11月【法】成功把人带离地面 1852年9月24日【法】H.吉法尔载人飞艇(蒸汽动力)巴黎——特拉普斯,航程28公里,实现了操作飞行 19世纪【英】G.凯利发明了滑翔机,揭示动力飞行的基本原理——利用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利用不同的翼面控制和推进飞机 1891年夏奥托〃李林达尔设计并制成一架悬挂式滑翔机,并完成15米距离滑翔 1896年失事遇难,共进行了2000多次滑翔飞行。 1903-12-17,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号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 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持续的、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这次飞行标志着飞机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二、外国人在华的飞行表演 1910年【俄】布尔列奥,XT单翼飞机,北京东交民巷 1911年【比利时】广州近郊,五次 1911年【法】范龙,上海泯城桥赛马场表演时失事,机毁人亡,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牺牲的外国飞行家

航空航天相关论文

对航空航天的认知 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表达一下我对航空航天的认知。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

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 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民航资源中国网点击数:2014 更新时间:2007-1-26 摘要: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 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4. 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 4.1 在这一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 公里,占通 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4.2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 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4.3 中国民航企业从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6年和1976年共获利近3500万元,从而扭转了长期亏损和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中国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李永健陕西西安西安航空学院 710077)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著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著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著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航空航天论文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 邓阳杰2014030102022 蓝天,广袤无垠,深邃辽阔。仰望天空,常常被它的博大所吸引,常常陷入情不自禁的想象中:如果能如鸟儿般翱翔苍穹,俯瞰大地,穿梭云层,沐浴清风,那该是何等的畅快! 人类的航空史,是一部梦想到现实的进步史。对天空的渴求与幻想,同样是人们为航空奋战不朽的动力。从风筝到热气球,从飞艇到飞机,探索路上,人们不断总结失败经验与教训,不断前进。从无人到有人,从低空到高空,从低速到高速,航空器一步步完善,一步步发展。从军用到民航,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齐备,从惊险刺激到安全舒适航空技术日日翻新,时时进步。 纵揽当今世界,战争已不再是由人数或枪数决定了,制空权,空战成了战争取胜的要素;而国民经济也同样被航空工业准确的衡量着。这无不尽显航空越来越重的分量。 提到航空,就不能不提到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航空实力不容置疑。首破声障的X-1研究机;两倍声速F-104的战斗机;高级动性的F-18战斗机,具有隐身性能的F-117战斗轰炸机;大型宽身的波音-747客机;以及世界目前唯一第四代战斗机F-22。这些高精尖技术始终是在世界最前沿。也正是因为强大的空军实力,美国才轻易取胜于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另一个前超级大国也毫不示弱,他们的米格战斗机与时俱进,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始终代表着战斗机先进水平;他们的图-144成为少有的超声速客机;他们的雅克号更在二战中大显威力。空前则国强,看来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听罢钱小妹老师的《航空航天发展史》这门课,我对航空有了进一步了解。第一个制作飞机的冯如为科技献身,成了中国飞行第一人,为中国航空打下了铺垫。 1910年,清政府筹办飞机制造厂。旧中国只有十多个设备想当简陋的航空工厂,所有原材料,机载成品与设备都依赖外国进口,根本就没有自己独立的航空工业。二战后,饱受欺凌践踏与侮辱的中国,看明白了制空权丢失后果的严重,以及航空事业发展的关键与紧迫。那段血泪史,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耻辱,更刺痛了中国人发展航空事业的决心。二战胜利后,党中央迅速筹建航空工业局发展航空工业。尽管条件艰苦,尽管设备简陋,尽管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经验尚浅,但航空人们咬紧了牙关,铭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这一口号,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辛苦的奋战着。当苏联的技术人员猛然撤离,中国航空事业闪失不小,更让我们认清了独立自主的重要。于是,航空人们再次坚强的站起来,不屈的奋斗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把中国航空事业带上了一个高峰! 虽然我并不是航空航天专业的,但是我认真学习到了许多航空航天知识。 飞机是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其运动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其良好的飞行必有足够的升力与动力,良好的稳定性与操纵性。飞机主要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动力系统和机载设备组成。 “机翼主要提供升力,以及部分稳定操纵;机身主要装载,与其它部件连接;尾翼主要是稳定和操纵(分为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起落架主要作用是支撑,滑跑,起飞,着陆;动力系统产生飞机前进的动力;记载设备则提供一些正常指标与参数,保障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于是,我明白了设计师们为什么倾尽全力减轻每一克可能的重量,明白了他们为何要把飞机设计成各种形状。原来飞机重量,原来飞机气动布局的每一丝微小变化竟会引起重大改变,甚至计划失败!这更让我不得不小心谨慎,不得不认真仔细做事了!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航空也有了重大突破,空海军力量也处在世界前沿。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的“枭龙”很猛,我们的“歼十”很

空客民航运输发展历程与机型介绍

空客民航运输发展历程与 机型介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空客民航运输发展历程与机型介绍空中客车公司(Airbus,又称空客、空中巴士、空巴),是一家飞机制造公司,1970年于成立。其创立的公司来自国家包括有、法国、西班牙与。空中客车公司由欧洲一个最大的军火供应制造商(100%股份)拥有。作为一个航空公司的联合企业,空中客车公司其创建的初衷是为了同波音和那样的美国公司竞争。 A300与A310系列 1967年9月,、法国和德国政府签署一个谅解备忘录(MoU),开始进行的研制工作。这是继之后欧洲的第2个主要的联合研制飞机计划。空中客车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Airbus Industries)设计生产的一种中短程宽体客机,A300是世界上第一架双发动机宽体客机,亦是空中客车公司第一款投产的客机。A300于1972年投入生产,2007年7月停产。共生产561架。A300飞机采用了许多其竞争对手机型所没有的技术。这些技术改善了飞机的可靠性,降低了营运成本,并且为双发延程飞行(ETOPS)铺平了道路。A300的生产后来又促使波音公司研制波音767。十年后1982年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在空中客车 A300基础上研制出了200座级中短程双通道宽体客机A310。 A320系列 1987年空客A320首航,它是一种中短程经济型旅客飞机。 A320的诞生意义非凡,它是第一款全是数位电传操纵(fly-by-

wire)飞行控制系统用于民航,第一架放宽静稳定度设计的民机;它是第一款使用侧置的操纵杆(简称侧杆)代替传统驾驶盘和驾驶杆的民用飞机;它只需要2名飞行员(波音727则至少需要3名);它有全新格局的玻璃座舱,不同于混合型的空中客车A310, 波音757和波音767座舱;它是第一款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窄体飞机;他所拥有的集中维护诊断系统可以让机务人员在飞机驾驶舱完成对整个飞机系统诊断检测;他还是第一款带有集装箱货物系统的窄体飞机。正是这些特性使得A320系列飞机(A318、A319、A321)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波音公司在6年时间内已经卖出1500架737,从1960年代起截至2004年已经收到总计5415个订单;空中客车从1989年此款投入市场到2004年收到A320订单3117个。平均起来A320卖的更好(A320 195架/年-737 144架/每年)。其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一斑。之后空客公司开发的A320系列其他飞机也是各具特色。A321首航于1993年是A320的加长型,其机翼面积略微扩大,起落架被加固,使用高推力CFM56和V2500发动机,可以乘坐186名乘客巡航距离约2300海里(4300公里)。 A319则是缩小版的A320,首航于1995年,由于使用与A320-200相同的燃料容积以及较少的载客量,即2类布局情况下124名乘客,使得它的航程可以达到3900海里(7200公里),是这个系列里航程最长的机型。A318则是空客公司于21世纪初推出的“迷你空中客车”,是A320家族里面最小的成员。A318其实是由A319直接衍生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 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 (初创时期)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 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 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 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 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 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 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 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 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 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 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 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4.1966—1976年 (曲折前进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 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 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中国民航企业从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6年和1976年共获利近3500万元,从 而扭转了长期亏损和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5.1977年至2001年 (新的发展时期)

航空航天发展史论文

那些被遗忘的英雄们 100111班10011009 孙旸云丽 航空航天事业在我们大众眼中看起来永远都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所以,那些飞行器的设计员,那些飞天任务的总工程师,那些成功飞天的宇航员……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可是,似乎,我们忘记了那样一群人,他们离开自己的亲人,远赴他乡,经历着非人的训练,他们同那些英雄一样,在辛勤努力地在为航空航天事业做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在为航空航天事业奉献着自己宝贵的青春韶华……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在一轮轮选拔中脱颖而出却最终止步于舱门,无缘飞天的航天员们。 想必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刚大家都不陌生吧,神州七号飞天后,他站在镁光灯下受着众人的称赞与仰望。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他的光环背后隐藏着多少汗水与泪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直到神舟七号升空时才得意触摸到自己梦想的那片天空,等待等待再等待,磨练磨练再磨练,这其中要承受多少要经历多少我们可想而知。在那么多的日日夜夜里,每日每夜的苦苦训练,一次次的在亲情与梦想中抉择,一次次的在希望与失望中徘徊,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他牺牲了太多,奉献了太多,不过,还好,命运之神最终还是眷顾了他,让他成功抵达了那梦寐的苍穹。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虽与翟志刚一样,一次次的“忍辱

负重”,一次次的“卧胆尝薪”,一次次的经历失望与希望,可是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岁月,从此再也无缘自己梦中的那片浩瀚天地。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不够努力吗?我想不是。是他们不够坚持吗?我想也不是。是他们不够勇敢吗?我想更不是。可那是为什么呢?依我看来,最大的可能也许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了那么一点天时,那么一点地利吧。难道仅仅因为他们少了那么一点天时地利他们就比那些顶着光环“太空人”逊色了吗?我想并没有,他们和那些“太空人”一样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都是可歌可泣“硬汉”。 我无从知道那些“太空人”心中的想法,但是我相信,在他们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并深深感谢着那些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虽然曾经他们是彼此的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同时也是彼此的精神支柱。因为怀着相同的梦想,他们走到了一起,在一次次严格艰难的训练中,他们相互比赛相互支持,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中,他们因为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而不寂寞,他们带着共同的目标,携手一同向前奋进……我猜想,如果没有彼此,他们不会有在竞争中锻炼出的那般优秀,他们无从体会到飞天机会的可贵,他们难以坚持走过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岁月……所以我以为,那些荣誉,那些光环,虽是加在那些“太空人”身上,却是共同属于这些一起奋斗互相扶持的人们的,是他们共同达成了国人飞天的梦想,是他们共同成就了祖国的伟壮的航空航天事业。 我还记得,在军训期间学校组织大家看的一部电影:《飞天》。它讲述了中国的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带着自己的梦想一次次的止步于

航空航天论文

遥感图像高精度匹配方法研究 摘要:影像匹配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图像镶嵌、图像融合、变化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遥感图像匹配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且对几种经典的匹配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关注新的匹配方法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匹配方法的优势,对提高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对后续高精度匹配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遥感图像;对比分析;高精度匹配 Research on High Precision Match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Abstract: Image matching is a fast developing technique in image processing.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image mosaicing , image fusion, change det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image, analyses comparatively several classical matching method,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new ones. The analysis of the image methods helps to find the 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enhanc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nd is helpful to research on high precision image matching.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image; comparative analysis; high precision image matching 0 引言 随着不断发射自己的遥感卫星,遥感影像的获取不断向多源、多时相和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发展。不同影像类型有各自的特点,对同一区域进行研究,根据需要会同时使用不同的数据类型,这就要求对不同来源的影像进行综合处理。遥感影像匹配是各类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前提,其匹配精度决定遥感后续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匹配精度的不断提高是保证遥感数据有效使用的前提。 国内外对匹配方法的研究,一是为了提高匹配方法对具体应用的适应性,一是为了提高匹配精度。传统的影像匹配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基于影像灰度信息和基于特征空间信息两大类,随着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的丰富,出现了对图像理解和解译的匹配、加入智能计算的匹配等方法。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影像匹配将向快速、有效、高精度地完成大量遥感图像的自动匹配方向发展,实现影像匹配的实时化、快速化和智能化。 1 影像匹配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得到的遥感图像越来越多,形成了观测地球空间的金字塔。在许多遥感图像处理中,需要对这些数据源进行比较和分析,如进行图像的融合、变化检测、统计模式识别、三维重构和地图修正,都要求多源图像间必须保证几何上是相互配准的[1]。

航空航天发展史

航空航天发展史课程论文 ——论战争与航空发展的关系 15191001 李想

摘要 每当我们提起战争,总会联想到残酷,杀戮等不好的名词。由于战争,人民流离失所,血流漂橹,社会动荡不安。虽然战争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大阻碍,但战争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剂。从航空航天技术来看,战争无疑是该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动剂。从1903年莱特兄弟自制飞机的试飞成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空天战争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从第一架飞机的产生到二战结束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飞机,可以看出,不到50年的时间里,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航空技术也是由于世界局势的紧张,美俄之间的冷战促进发展的。同时,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战争中,空战将成为战争中最主要的战争形态。 关键词 战争,航空技术,发展

引言 时代背景 我们羡慕鸟儿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对飞行的渴望深深的植入人类的心中,我们将对飞行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之中。嫦娥奔月,阿波罗,赫尔墨斯等都是有关飞行的神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发明了很多有关飞行的技艺。例如竹蜻蜓,木鸟,风筝。同时还有一些人为飞行的尝试付出了生命。这些都不断的激励着后人对航空技术的研制。 发展过程

正文 战争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影响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开始,航空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但航空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李林塔尔因滑翔事故牺牲后,欧洲航空技术一度陷入困境,许多科学家和航空探索者对飞机失去了信心。直到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后,欧洲航空技术才一改之前低迷的状态。人们对飞机不断的进行改造,飞机速度不断提高,飞行时长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高。单翼机,双翼机多种种类的飞机不断出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飞机只是被人们看做一种有趣的玩物,其应用价值和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首先发现飞机具有空中侦察和同炮兵配合校准炮弹落点。这两种作用促进了对于飞机飞行平稳以及观察精度提高的研究。于此同时,在侦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空中战斗。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提高飞机的战斗力的重要性。人们尝试着在飞机上安装机枪,大炮等,形成了战斗机的雏形。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出现了战斗机,轰炸机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之久,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具体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