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

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美景的情感符号,一个言说的起点,围绕着它,作者所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对这一人间之美的多维穿透。文本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将苏州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第二部分作家笔锋一转,写到古代文人事成事败之后都愿来苏州走走,从而译解了苏州作为中国人心理深层的一个美好情结之谜:如果说京城是中国文化喧闹的“前台”的话,苏州则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尽管如此,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公平,“历来很有一些人,在这里吃饱了,玩足了,风雅够了,回去就写鄙薄苏州的文字”。第三部分状写苏州老百姓在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厮杀混战中的苦难命运。第四部分作家一反中国集体无意识中视苏州为阴柔之美的俗论,写出“柔婉的苏州人”在那场明末反抗魏忠贤阉党政治的斗争中搅起的风暴,它的五位被杀的普通市民;以及傲视大小官员,与统治者持不合作姿态的唐伯虎、金圣叹等,从而坦露了苏州阳刚之美的一面。最后作者漫步在苏州的小街小巷,感受着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的“无数厚实的灵魂”,获得一种“奇特的经验”。上述五个方面分别以中外对比、文化界定、阶级压迫、美学梳理、个人观感等五种视角评说苏州,并最终渗透着或统一于历史追踪这一总的视角之中,诚可谓既“形不散神散”,又放得开,收得拢。再如《笔墨祭》,作者围绕着“笔墨”这一中国文人日常打交道的物体,广博而精练地征引了一切与笔墨有关的美学信息,多层次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脉络,其中有文人工具史、书法兴衰史、文人心态史以及文化演进史等,充分展示了文本主旨的多元化与多维性。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

助于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轨迹的做法,在虽然可以接纳想象但决不能虚构的散文中还是不多见的。其五,从体裁上考察,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苦旅”系列抑或是“山居”系列,均属于“游记”。“游记”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古典时代,山水游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那一文苑中极为光亮的一部分。然而,到了本世纪末期,山水游记却渐渐地趋向了黯淡,个中的原因当然也很复杂,最为表面的不外乎这样几种:

1)随着物质文明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高度发展,影视、摄影已部分地取代了游记的职能;此外,交通的发达,也使世界的距离相对缩小,在古人那里很难亲历的自然风光在今天已如家门前的风景,唾手可得。

2)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

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4、作者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

(1)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

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2)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3)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

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苏东坡(《苏东坡突围》)、朱喜、张械(《千年庭院》)、八大山人(《青云诺随想》)、被放逐的文人(《流放者归来》)、“酒公张先生”(《酒公墓》)、文学家陈旭麓教授(《家住龙华》)等,二、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如都江堰、柳州、黄州、海南岛、三峡、洞庭、庐山、西湖、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

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千年庭院》中的岳麓书院,《乡关何处》》中的河姆渡陶瓷碎片等,这些景观与物象都曾在作家的个人实践中起过重要作用,与作家主体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大有关联。这就与17年时期散文作家们于走马观花中浮光掠影的景物速写大不相同,同时也与古典主体在个人生命之旅中主客体之间那种“随遇而感”式的取像区别开来。

(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与《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模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文化品位与文化贡献。

(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历史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

(4)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4)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5)余秋雨《霜冷长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分析

喀什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艺术与美学--论余秋雨散文 专业:汉语言文学 形式: 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艺术与美学--论余秋雨散文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同时也开创的新时代散文的大门,让更多的人会来喜欢和阅读他的散文。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孰不知余秋雨,余先生散文迷更是遍天下。从小看余先生的文章,就有种逸群脱俗的意味,加之先生的艺术方面的造诣,其散文更是充满了艺术魅力。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 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 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风格(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师函授毕业论文 题目论余秋雨散文艺术风格 作者唐玉琳 2011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正文目录┈┈┈┈┈┈┈┈┈┈┈┈┈┈┈┈┈┈┈3 一、艺术特色 (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3 (二)、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5 (三)、寻找隐藏于ft水古迹的文化意蕴———————————5 (四)、将散文与小说结合追求小说化效果——————————6 二、美学特色 (一)、对传统了历史文化的探讨——————————————8 (二)、开创了新型散文典范———————————————9 注释┈┈┈┈┈┈┈┈┈┈┈┈┈———————————————10 参考文献┈┈┈┈┈┈┈┈┈┈┈┈┈┈┈┈┈┈┈┈┈┈——11

论余秋雨散文艺术风格 唐玉琳 内容提要: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 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 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与美学风格的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 是叶,这三者共同浇灌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 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 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 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 11 次,可见 其散文的魅力。”[1]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 合的文化散文,借ft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 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一)、对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 1、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 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 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 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 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 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2]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

浅谈我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与认识

浅谈我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与认识 班级:10美学国画姓名:杨清清学号:24号 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戏剧、建筑,甚至音乐、舞蹈,都是以一种相对整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示出来的,除了建筑和工艺这些特殊的形式之外,艺术主要诉诸人们的精神。艺术创作很少来自于直接的功利性。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审美既是一种可以通过判断来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可以通过形象来体认,通过快感来表述的体验活动。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然而,美是有相对性的。美的相对性是美和审美的辩证属性的重要方面,它与美的绝对性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美的相对性具有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审美对象自身对美的表现有程度的区别,这种表现程度的差异性是以对象自身属性为基础的;其二是指不同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即使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感受也有程度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是美感的相对性;其三是随着主客观因素及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审美活动的逐步深化,主体的审美情趣将呈现出多层次、多趋向的状况,因而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美的相对性的三种情况在美学史上的均被注意到,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谓“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的”就意识到美本身的相对性,中国古代关于人体美的标准变迁如“环肥燕瘦”也显示出人们对美的相对性的思考。 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是一种修饰,男

摄影艺术赏析论文

摄影艺术赏析论文 摄影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现在照相机已经普及了,手机上也都有自带的摄像头随时可以拍摄,但是我们只是处于简单的拍摄并无任何技巧而言,拍出的照片也没有美感。学会欣赏摄影作品是摄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会欣赏才能从别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经过《摄影艺术赏析》这门课的学习,我对摄影艺术赏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以下是我经过学习学到的知识和一些感想。摄影艺术欣赏也叫影鉴赏。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它具有以下的性质和特点:1.摄影艺术欣赏是对摄影作品的接受与反馈摄影家创造出来的摄影作品,必须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接受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能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就如同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就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就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石块,摄影作品也是如此。只有通过观众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生命力。 2.摄影艺术欣赏是一种主体创造活动观众在摄影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摄影作品无论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其中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它们需要欣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

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3.摄影艺术欣赏是审美经验与综合效应的活动从根本意义上讲,摄影欣赏和摄影创作一样,都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在摄影欣赏活动中这种主体力量集中表现在观众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将这多种经验综合起来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获得强烈的美感。对于摄影艺术的受众,特别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怎样才能在面对一幅摄影作品时不但能懂得摄影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而且能够捕捉到摄影家在作品中带给观众的激情,从而体会到美的感受呢?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时,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到一种“其次,要深入体会摄影画面所传达的情感。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和普通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优秀的摄影作品中蕴涵着人类的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形式手段终究只是传递情感的中介物,摄影者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以情感动观众,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体会到摄影者按下快门时那一刻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再次。要努力唤起自己内心的联想和想象。事实上,任何的艺术性活动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对一幅摄影作品唤起想象和联想的时候,不要忽视标题所提供的信息。摄影作品的标题非常重要,它常常标示出这幅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另外摄影作品还非常注重画面的节奏,观众可以从画面提供的音乐性节奏展开联想,从而更好地

网上农大摄影艺术赏析在线作业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 1. 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是( )。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 达盖尔(Daguerre ) 大卫?穆恩奇(David Muench) 弗朗科?方塔纳(Franco Fontana )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达盖尔(Daguerre ) 知识点:??0 走近摄影艺术 2.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 达盖尔(Daguerre ) 大卫?穆恩奇(David Muench) 弗朗科?方塔纳(Franco Fontana )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 知识点:??1 与风景对话——风光摄影(上) 3. 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 ) 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 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法并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有“约塞密提大师”美誉的摄影家是( )。 以下哪位摄影家善于抓拍作品( )

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 ) 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 )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 知识点:??2 与风景对话——风光摄影(下) 4.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 曼?雷(Man Ray ) 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 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 Paolo Barbieri )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 知识点:??5 平凡中的不平凡——静物摄影 5.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艾森斯塔特 埃里克?沙洛蒙 罗伯特?卡帕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知识点:??8 凝固的现实——纪实与新闻摄影(上) 6. 显微拍摄 美国着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许多花卉摄影经典之作的女性摄影家是( )。 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是( )。 通常可用于对名画真伪进行辨别的科技摄影类型是( )。

浅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论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关键词:艺术特色,历史主题,对文明的思考 《文化苦旅》的问世,标志着“余秋雨热”的开始,此后,余秋雨的散文与广大的读者就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相遇就意味着燃烧,这股燃烧的热情随后就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也点燃了许多海外华人阅读的狂热。《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的相继推出,犹如火里加薪,让“余秋雨热”长热不熄。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苏东坡左手牵猎狗,右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显得洒脱、放达,却自称“老夫聊发少年狂”,而那时苏东坡也还不到四十岁,可见苏东坡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将老之际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历时两年写成,虽然只有区区十一篇文章,却已力图把对历史深涩嶙峋的思考萃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山居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中,把艰辛的结果拿出来分享,不但没有让人感受到艰辛,而且还招呼读者用当代生命去感触和体验那些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霜冷长河》是漫步河岸的遐想,是从黑河出发,先向东,到瑗珲,再向西,到呼玛,最后回黑河的漂流,余秋雨在梦中的长河与现实的黑龙江在遐想与漂流中交织成霜冷长河的背景下,像饭后茶余一般,谈人生,谈文化。《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探讨了世界上的文明兴亡宿命的疑问。《行者无疆》则是北极圈的欧洲一侧,二千年的最后几天,余秋雨站在雪地里,喝上一口鹿血酒,抬头看星星,辨别方向,对着十五年前的自己,长长的思索,思索自己离开书斋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对比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 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在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把滔滔江水中明月的倒影,作为一生脚步的句号。谁也不知道那天夜晚他究竟是酒醉还是失足,是主动还是被动,但谁也想不出另一种更好的结束方式。他的明月就是他的故乡……①余秋雨从《文化苦旅》开始就呈献出关于行走的文章,但不管地点怎么变换,他的散文总是有那么一个向心力,指向中国文化,指向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散文受到欢迎的原因——以中华历史为散文主题。通过对文化传承、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追寻文明的踪迹和穴位,思考中国历史的重大难题,文明和野蛮构成的对应和传承等的探讨,余秋雨独立地发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山水、面对文明时内心真切的声音,发出了一种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批判,一种不露声色的批判,一种商量性的批判,一种构建多于破坏的批判,所以他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余秋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引起的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褒贬皆有,但无论是崇拜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观点不免都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应该认识到的是余秋雨只是个文化的拓荒者,是个文化的建设者,

浅谈“艺术美学”

浅谈“艺术美学” 摘要:“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有30年的发展历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 理论学科”。然而,笔者认为传统的“文艺美学”教程存在难以服众的悖论,也起不到激发学生想象力,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功能。大量枯燥无味、累赘拗口的抽象概念扼杀了学生的五彩斑斓的思维意识,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审美。用“艺术美学”这个词可以更好地代替“文艺美学”,此外文章还表达了笔者对当下一些审美观点的批驳。 关键词:文艺美学;艺术美学;谬论;鉴赏;个性化,不确定性,精神性;暴力美学;战争艺术 一、什么是艺术美学?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文艺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学科观点,具有文艺学和美学的双重特色。 实际上,“文艺美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存在争议。因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文学理论教程》中,第一章开篇就有这样一句话:“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 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这个词是建国后 从俄文中翻译过来的,应理解为“有关文学这门艺术的学科”。 由此看来,文艺美学应该是研究文学审美的学科。然而事实是,“文艺美学”这门学科是“研究艺术与艺术活动的审美审美特性和独特的美学规律的学科”(周来祥《文 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美学规律》),研究对象十分宽泛。 所以说,当初就不应该提出“文艺美学”这样一个让人困惑的概念,叫做“艺术美学”甚至“艺学”也许更好些。如果叫做“文艺美学”,那就应该把研究范围控制在 文学这一门艺术内。这样的话,概念更加清楚,理解起来也不会有争议。接下来的文 章中,笔者会用“艺术美学”替代“文艺美学”这个概念,以明晰读者的思路,让大 家知道研究对象是包含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即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 剧、电影、建筑等八大艺术)。 艺术美学,是艺术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及其规律的学科。而美学,则是把美的本质及其意义作为研究主题的学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艺术美学的 定义:“艺术美学是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 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引自百度百科“美学”概 念) “艺术美学”这个词可以用概念性的词语来定义,但“艺术美”是无法定义的,尤其是“美”这个字,人们无法诠释出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概念。 中国学者唐震在其新著《接受与选择》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自由自在地劳动。 美是表达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事物,理解美的本质的关键在于理解创造美的劳动 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笔者不认同上述观点,因为自然之美是无法用“劳动”解释的。简单说,“美” 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的一种感知属性。离开人类,“美”字无从说起。世界是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

关于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探讨

关于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探讨 摄影是艺术表达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其艺术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内容的深层次感以及内涵的独特性。摄影师通过独特的视觉角度和高超的摄影技巧,来捕捉社会与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因此,摄影师不仅需要掌握摄影技巧,更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基础,才能在美学视角前提下拍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艺术作品。 标签:摄影艺术;美学视角;探讨 一、摄影艺术内涵的具体内容 摄影作品的内涵是通过审美价值来体现的。而其审美价值大多是由摄影师的美学修养决定的。摄影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能够把生活各种美好感动的画面定格在某个瞬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高于艺术,对生活有敏锐观察力的摄影师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同时具备丰富的文学和美学修养的摄影师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摄影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对美的理解力,才能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摄影艺术表面是表达实际现实,而其内在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来说大多数的摄影师是通过作品说话,来引起社会现实的共鸣。 二、摄影艺术特征的表现形式 摄影艺术在美学视角下属于特殊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生动、真实、鲜明等。真实的物体形态通过摄影来呈现,从而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摄影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纪实性 摄影艺术的特殊审美形式为纪实性,也是摄影艺术的主体功能和主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和功能都是以纪实为基础。摄影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真实的记录,摄影纪实是为塑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来实际地表达出作品真实的美感。 (二)瞬间性 审美价值高的作品大多是来源于摄影师的瞬间捕捉技巧或是摄影师的灵感表现形式。生活中有很多美的瞬间有待挖掘,摄影师可利用高超的摄影技能及对有美的深刻理解,发现和抓住生活独特的美,从而再现生活美的瞬间。 (三)节奏性 节奏性是影响摄影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节奏性是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都具有节奏和动律,生命若无节奏,则会缺乏生机;摄影作品若

摄影艺术赏析作业答案全套满分!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 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是()。 (5.0 分) a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b 达盖尔(Daguerre) c 大卫?穆恩奇(Davi d Muench) d 弗朗科?方塔纳(Franco Fontana) 2. 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公园法并开辟约塞密提为国家公园,有“约塞密提大师”美誉的摄影家是()。 (5.0 分) a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b 达盖尔(Daguerre) c 大卫?穆恩奇(Davi d Muench) d 弗朗科?方塔纳(Franco Fontana) 3. 以下哪位摄影家善于抓拍作品?() (5.0 分) a 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 b 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c 阿诺德?纽曼(Arnol d Newman) d 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 4. 美国著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许多花卉摄影经典之作的女性摄影家是()。 (5.0 分) a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 b 曼?雷(Man Ray) c 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 d 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 Paolo Barbieri) 5. 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家是()。

a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b 艾森斯塔特 c 埃里克?沙洛蒙 d 罗伯特?卡帕 6. 通常可用于对名画真伪进行辨别的科技摄影类型是()。 (5.0 分) a 显微拍摄 b 红外摄影 c X光摄影 7. 创立了“集锦摄影”,并以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的中华摄影家是()。 (5.0 分) a 奚志农 b 陈复礼 c 罗红 d 郎静山 8. 《雕塑家贾柯米蒂》的作者是()。 (5.0 分) a 优素福?卡什 b 理查德?阿维顿和欧文 c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d 爱德华?斯泰肯 9. 《老黑奴》的作者是()。 (5.0 分) a D?柯克兰德 b 吉安?帕洛?巴尔贝里 c 卡什 d 阿维顿 10. 《满天星》的作者是()。

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

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 余秋雨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一个新的高峰,其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与文学艺术魅力熠熠生辉,闪烁着时代的光彩。本文就其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其基本风格 1、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如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2、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3、还原历史现场,进行精辟剖析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

浅谈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汉师0701 张纪红 1502070126 “美”是一个神圣的词,生活中因为有了美而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美”又是一个抽象的词,美的事物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主要方面,那就是美的内涵必须以可感的存在形态显现出来,必须具有感性形式方面的规定性。这种感性形式的表现就是艺术,而对艺术的感知就是审美。艺术和审美是“美必不可少的两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美是对艺术价值的判断。 艺术的形式千千万万,但并不是说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能对艺术产生审美活动,对艺术的价值进行判断。 首先,动物不具有审美活动,因而就无所谓欣赏艺术。但是有些人却从中提出了疑义,认为动物具有审美活动。例如,达尔文就持动物具有审美活动的观点,他通过对飞禽走兽的观察,证明说:“如果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之前尽心竭力地炫耀他的漂亮羽毛,同时没有这种装饰的其他鸟类却不能进行这样的炫耀那就不可能怀疑雌鸟对其他雄性配偶的美是赞赏。因为到处的妇女都是用鸟类的羽毛来打扮自己,所以这等装饰品的美是毋庸置辩的。”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达尔文观察到的鸟兽虫鱼的所谓的“审美活动”,不过是它们繁衍后代而进行求偶的性感活动。雄性鸟类向自己的雌性伙伴展示自己的羽毛和歌喉,同雌性鸟类施放某种气味一样,都是基于求偶的性感活动。所以动物是没有审美活动的,材料中也暗示了动物不会为了无关紧要的光线所激动,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只有人类才具有审美活动,才会对艺术价值进行肯定。动物不仅感受不到人类及其社会生活的美,也感受不到自然界其他事物的美,既不会欣赏风景,也不会欣赏对人来说比它更美的别的动物。它们对同类动物的取舍仅限于本能。所以“动物只为生命所必须的光线所激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所以“人却更加为最遥远的星辰的无关紧要的光线所激动,只有人,才有纯粹的、理智的、大公无私的快乐和热情。” 由上我们知道,在艺术价值的判断上,动物对艺术无法进行判断,所以动物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能依据审美活动对艺术价值进行判断,进行取舍。 二、审美大于艺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艺术并不是指所有的事物,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审美活动,对这些零散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情绪。然而艺术的范围却不那么宽广,它更侧重于人类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能够引发人们审美活动的事物,如舞蹈、绘画、文学、音乐等等,它属于人文科学。 艺术与科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艺术是主观的情感上的表现,而科学则是客观的,理性上的表现。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趋向统一。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这个新趋向,引起了美学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10涉外2班崔晓燕13号最先接触余秋雨的作品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浅读之后,我深深的被他的文字所震撼,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无一不给我以深刻的思考。 《废墟》是这部散文集中的一篇,细细品读之后,我从中对余秋雨散文的风格和内涵获得了一些认识。 总的来说,余秋雨惯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我认为在《废墟》这篇散文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废墟》中,几乎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对文化、民族、人生等的思考和内心的呼喊。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让我思考着些什么。 其实,与其将余秋雨说成是散文大家,不如说成是一位辩思的哲人,正如一些评论者对他的评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

余秋雨的散文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以其厚重的责任感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润物细无声中,把一腔爱国情怀根植到读者心中。我认为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个重要的内涵。 在这篇散文中,字里行间涌动着浓浓的忧患意识。他以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历史现象和历史现实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从而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对民族、历史、现状和前途的深深思索之中。无可厚非的是,余秋雨文化散文对青年一代作了积极的人文引领。正如《废墟》这篇散文的结尾处写道:“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毋庸置疑,“余秋雨”热已逐渐冷却。围绕余秋雨文化散文及其个人在新闻传媒上的表现的争议已不受时人的关注,甚至已被很多人淡忘。但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所发掘和品味的有悟性的文人、有品性的常人、有灵性的自然山水和封存已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等要素不应被淡忘,它们将穿越时空,对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继续作人文引领。

浅谈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及艺术美育

浅谈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及艺术美育 发表时间:2012-06-13T15:09:38.82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吴晓宁 [导读] 综上所述,通过人类审美能力的开发,从人类的实践生活中不断的发现美,创造美。 吴晓宁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社会实践成为创造艺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人们一定审美理想的实现过程,真实的反映现实社会的状况,且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带动人类的审美观念和理想,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现今社会中对于表现艺术的作品根据社会的需要逐渐增多,艺术作品中也越来越多的展现丰富的艺术美感,并通过艺术作品将人类的情感,以及对现实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进一步传达给其他受众,以供人们欣赏。因此,我们说确实地反映真、符合善的自由形式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才具有真正艺术美的魅力,并进一步延伸到艺术美育的范围,促进艺术的向前发展。本文根据目前艺术作品的发展形势,对其艺术美及其艺术美育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作品;艺术美;艺术美育;发展 1 艺术美及艺术美育的界定 1.1 艺术美 艺术美的广义概念可以指各种技艺,是人们在完成日常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熟练的审美技能和技巧,是世界艺术古老文化内涵的延续和发展。艺术作品中所展现的艺术美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生活,得到的真实的感受,加以升华,就得到了类似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美的展现形式,更好的传达了人们思想的传播性。而狭义的艺术美则是反应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具有较强的精神文化中的艺术创作,范围较广,包括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等,这种形式的表现满足了人们艺术审美的精神需求,更贴切的展现现实美感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的展现形式,通过艺术集中展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艺术美则是其最高的形态。 艺术美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作为个体它是艺术家在掌握艺术媒介的属性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产物,是艺术家的崇高的审美理想的实现产物。另外,人类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方式比较复杂,这就导致人们的审美思想和意识也就有所不同,传达审美意识的物质媒介也丰富多样,因此,就形成了多种类、多风格的艺术美,而不管什么样特征的艺术美都具备共同的审美性质。 1.2 艺术美育 艺术美育的概念是指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所进行的美育,它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艺术审美环境的不同,艺术美育凭借的手段不同于自然美与社会美的艺术美,它具体表现在艺术作品上,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人们创造性的艺术美形态。艺术家运用其独到的眼光和审美能力,把现实社会中不易察觉的美发掘出来,为人们提供美与丑的审美依据,通过作品展现高尚情感的艺术结晶。 在艺术作品中,由于其具有形象性与感情性相统一的特点,每一部作品都很大程度的在具体的、可感的形象之中,融入了作家强烈的情感依靠,更容易传达一般生活形象的情感效果,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因此,艺术美育的表现对于人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情渲染力,并展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神奇魅力。艺术美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有娱耳悦目,怡情养性的功能。它能使人们在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过程中既得到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陶冶,又得到创造的愉悦,从而在自愿的审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2 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及艺术美育 总体来说,艺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艺术作品展现艺术感化的作用,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一定基础上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素质,将艺术形象的感染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塑造人类的完美个性的形成,自觉地为实现人类崇高的审美理想而奋斗。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诗人领导人们追求对于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的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习惯于对于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感到厌恶,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因此,艺术的审美功能具备最积极的意义,跳跃出一般修身型的范畴,形成一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进一步的引导人们更形象的认识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由此可知,艺术美育自身具备广泛性、深刻性、时空超越性以及典型性等特点,在塑造人类崇高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发展艺术欣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可或缺,是形成人类超群能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艺术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领域宽广、品级丰富的美感展现。艺术家把显示社会生活中细小的,不易察觉的,或者是丑的事物经过从审美角度经过提炼,概括、加工,熔铸形成具有独特美感的,更精练、更典型的艺术美的展现,符合大众的审美目的。现实本身所具有美并不是美在形式上,而是在成分和内容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美好的,独特的东西,其美是美在本质上的。就这一点而论,现实好似地下矿藏中未经洗练的纯金,科学和艺术则把现实这黄金洗练出来,熔化在美的形式里。艺术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把自己本身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把他对生活美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把他的审美理想熔铸到作品之中,作为作品的血肉和灵魂,通过艺术作品展现给受众。因此,在艺术家的眼中,艺术美感表达的情感比现实生活更为理性化。艺术理想的本质就是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表象附和心理,成为心灵的表现,美的艺术作品总是倾注着作者的审美理想。 当然,我们必须要认清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的差别,现实美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能供一时一地的欣赏,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较大的限制,缺少长久性、保存性。而艺术家则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将现实事物的美感定格在作品中,成为凝固形象的艺术美,具有长久的保存性,以供人们保存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欣赏,并且人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欣赏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现实美,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审美心理。例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通过陆上车马喧嚣,河中舳舻相接,人生鼎沸、车轿穿行,闲者酒楼欢宴,劳者辛勤操作等节日盛况的淋漓尽致地描绘,生动地再现了12世纪我国都市社会生活的面貌,集中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及审美心理、情趣,成为一件博得各时期各阶层观众所喜爱的内容极其丰富的艺术珍品。 艺术美的形式并不是间接性的活动,而是具有较强直接性的审美艺术,直接引导人们感受和领悟现实生活的美好,给人更深的人生道理体会。艺术美育则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的传播审美的教育方式,是美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充分体现艺术美学教学的重

摄影艺术赏析_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3-10 10:43:15 一、单选题 1. 拍摄表现二战胜利的经典之作《胜利之吻》的摄影家是( ) A. 艾森斯塔特 B. 威廉克?莱因 C?路易斯?海因 答案A 2. 《玉兰花》的作者是( )。 A. 伊莫金.坎宁安 B. 爱德华?韦斯顿 C. 哈罗德?费因斯坦 D. 八木祥光 答案A 3. 第一位获得古根海姆奖,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F?64小组创始人之一的摄影家是( ) A. 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 B. 吉安?帕洛?巴尔贝里(Gian Paolo Barbieri ) C.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 D. 哈罗德?费因斯坦(Harold Fe in stein ) 答案C 4. 摄影作品《月光曲》的作者是( )。 A. 陈复礼 B.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

C. 大卫?穆恩奇 D. 弗朗科?方塔纳 答案A 5. 被称为“美国人像摄影的怪杰”的摄影家是( ) A.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 B.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 ) C.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 D.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 答案B 6. 摄影技术的基本原理来自“()”光学现象 A. 针孔成像 B. 遥感成像 C. 凸透镜成像 D. 小孔成像 答案D 7. 《滇金丝猴》的作者是( )。 A. 戴维?杜比莱 B. 保罗?斯梯瑞 C. 岩合光昭 D. 奚志农 答案D 8. 荣获了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显示了摄影纪实警示社会的强大力量,这组照片是( ) A. 《乌干达旱灾》

摄影造型艺术美学浅析

摄影造型艺术美学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摄影艺术造型美学特征和摄影造型语言的审美意蕴;探讨了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摄影造型语言构筑摄影艺术美的意义及其表现。 关键词:摄影;造型艺术;美学 人类对美的热爱、追求与创造是来自于本身的原始信念,是人的本质天性。美存在于人类的活动之中,是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的结晶。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无不蕴含着人类对美好追求的愿望。因此,摄影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其产生的摄影艺术作品,也是人类对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 一、摄影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 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与其他造型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美感,是十分丰富的,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等。我们从摄影艺术中,所获得的美感,是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的。 1.摄影作品的空间感 空间感,亦称深远感,在中国传统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画家们所倡导的“画贵深远”,就是强调绘画要有深远的空间感。同样,在中外摄影史上,一些经久不衰的作品,亦多是摄影家们娴熟地运用透视规律成功地表达出深远空间感的结果。如亚当斯的《月升》,张印泉的《七星烟雨》等,即是如此。 摄影艺术的空间感是怎样借助透视规律表现出来的呢?或者说,摄影作品表达空间感是运用的什么“材料”和“语言”呢?摄影艺术表现深远的空间感,所用的艺术语言主要是线条和影调。因为摄影作品对空间的表现,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形体透视,即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即影调透视。当然,这两种透视,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又要借助适当地选择光线和拍摄角度等来实现。 2.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画面的立体感,即体积感,是使摄影作品生动自然,真实可信的重要一

相关主题